第一篇:地铁车站通风系统调试中的监理实施要点
地铁车站通风系统调试中的监理实施要点
一、本次通风系统调试的目的:
通风系统在安装完毕以后和在进入空调温度调试前必须进行本系统的测定和调整。本系统调试以检测调整系统风量、风速、室内正压保持等为目的。以实际数值满足设计规定值域来衡量检验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通过测定与调整,一方面可以发现系统设计、施工和设备性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系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地铁运行人员(将在调试阶段后期介入)熟悉和掌握系统的性能和特点,并为系统的经济合理运行积累资料。
因此,对通风系统的测定与调整是检查该系统是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主要由施工、监理单位组织参与实施。相关供货厂家给予配合。(必要时也需要设计单位、建设给予介入)一旦在发现问题时可以协商解决。
本次系统调试按送(新)风系统、回排风系统、防排烟系统分别进行。
在系统经过测定与调整,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和满足使用效果后,当现场具备适当条件后就可以进入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试阶段。(此项将另文说明)
二、提出系统调试所具备的条件和时机
1、先应对风机单机试运转,使其设备完好符合, 设计要求。通风机试运转过程中应无卡阻和碰擦现象;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在额定转速下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 小时。
2、通风系统(设备、部件、风阀、管路等)等工作内容必须全部完成,并且在系统运转调试之前要报经监理单位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给予书面确认。
3、应有施工单位编制并报经监理批准的系统运转调试专项方案。该调试方案内容包括调试目的要求,各站时间进度开始完成节点计划,调试项目,程序和采取的方法、各专业各单位相互配合及介入的时机要求以及主要参与人员和使用的主要仪表工具(测量风速的仪表;测量风压的仪表)等等。
三、系统调试操作程序及监控要点
1、现场准备工作
1)、要求参与调试的各方人员要熟悉通风系统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领会设计意图以及各房间、区域的风机和风口的风量参数要求(在通风图纸中已明确)等,弄清送(回)风系统、防排烟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2)、参与调试人员应深入现场,查清系统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的地方,记录在缺陷明细表中,限期修改完。3)、按运转调试方案,备好仪表和工具及调试记录表格 4)、、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5)、在动力电源和控制电路(BAS)专业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进行运转和调试。
2、通风系统运转调试前的检查
1)、检查通风设备的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振垫是否放置和找正。(减振垫放置数量及方法依据设备厂家相关书面说明)
2)|检查电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连接是否可靠。
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后应灵活、定位装置可靠。风道系统的调节阀、防火阀、排烟阀、造风口和回风口内的阀板[叶片应在开启的工作状态位置
3、通风系统的风量测试与调整
1)、按各站工程系统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置,送(回)风口的位置,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 2)、开风机之前,将风道和风品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三通调节阀门放在中间位置,空调机组中的各种调节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位置。3)、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4)、对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采用何种仪器和何种方法进行测试,由施工单位在向监理报审的调试方案中予以明确)。5)、在调试过程中,通风专业应与BAS专业(或厂家人员)配合,要对系统的电动风阀的开启角度及灵活状态给予全数确认。以保证现场电动风阀实际状况与控制表盘的显示状态相符。6)、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
A、测定点截面位置选择应在气流比较均匀稳定的地方,一般选在产生U局部阻力之后4~5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以及局部阻力之前约1.5~2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的直风管段上。
B、在矩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将风管测定截面划分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使其尽可能接近于正方形
C、没有调节阀的风道,如果要调节风量,可在风道法兰处临时加插板进行调节,风量调好后,插板留在其中并密封不漏。
风量计算公式为:
L=3600Fυρ
m3/h
式中F-测定处风管断面积,m2
υρ-测定断面平均风速,m/s
系统联动试运转应在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和风管系统漏风量测定合格后进行。系统联动试运转时,设备及主要部件的联动必须协调,动作正确,无异常现象。系统试运转及调试应按下列工序进行:逐一系统总风量、风压及性能测定→逐一系统风口风量平衡、综合平衡。
四、通风系统调试的质量标准
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
1、各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误差值不大于10%。
风管系统的漏风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不应大于10%。
2、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的送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3、系统风量测定包括风量及风压测定,系统总风压以测量风机前后的全压差为准;
4、系统总风量以风机的总风量或总风管的风量为准。
特别要注意对防排烟系统风量的测试与调整。可将系统从正常状态切换到重新处于设计确定的发生火灾状况来进行防排烟系统风量的测试与调整。
五、安全措施
1.遵守安全用电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2.遵守建筑防火的相关规定。
3.吊顶内或风道以及设备内的照明必须用24 伏低压电,且不准吸烟。
4.操作人员进入吊顶内操作应执行高空操作规定。并需增设安全措施,以防坠落。
5.登高设施必须有防滑和固定措施。6.注意做好成品保护。
第二篇:地铁工程空调通风与消防给水系统调试方案[定稿]
目 录
一、调试工作的总体要求
二、调试工作的内容及范围
1.生活给水与排水系统 2.通风与空调系统:
3.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消火栓系统
三、调试时间的确定及组织工作落实
1.调试时间的确定 2.调试指挥小组机构成员 3.各专业负责人名单 4.调试指挥小组组长指责 5.各专业负责人指责 6.调试值班人员职责 7.调试纪律 8.调试交接班制度 9.调试工作依据
四、调试工作的主要项目与程序
1.生活给水与排水系统的调试 2.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调试
3.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消火栓系统的调试
调试方案
一、调试工作的总体要求:
本工程设备安装调试总体要求是属于我单位施工范围内的生活给水与排水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消火栓系统的使用功能。
二、调试工作的内容及范围: 1.生活给水与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使用功能调试的范围为:站台、站厅层生活给水系统管道的水压试验、清洗试验;排水管道系统的通水试验,通球试验,卫生器具盛水试验。确保给排水系统管道畅通、无渗漏水,液位控制以及供排水系统设备的有效控制和正常运转。
2.通风与空调系统:
通风系统使用功能调试的范围为:风管的漏光试验;站台层、站厅层送风、防排烟系统及小系统的漏风量测试。各类风机风量、风速、风压、的测试;空调水系统管道清洗、试压试验和管道流量调试。
站厅空调冷冻循环泵供回水机组运转调试,保证管道内的介质顺利实现输送、循环或排出,以及风量、风速、风压、温度、湿度、噪音等指标达到施工图设计总说明对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的要求。
3.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消火栓系统:
本工程的消防调试主要对:站台,站厅消防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等系统喷淋系统最不利部位的喷水流量和压力、水泵自动手动和切换、模拟火灾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切换功能;
三、调试时间的确定及组织工作落实
1.调试时间的确定 2.调试指挥小组机构成员: 3.各专业负责人: 4.调试指挥小组组长职责:
检查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签发起动和停车命令。听取各值班人员的试运转报告,协调各专业间的调试工作。组织处理调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落实各项指令及及时反馈信息。
5.专业负责人的职责:
组织并实施各项起动前的准备。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检查值班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复核运行记录,填写调试记录。发生异常情况紧急停车。组织实施检修工作。
6.调试值班人员职责: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认真进行操作。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汇报。如实、全面、准确、清晰的填写调试值班记录。在专业负责人的指挥下实施运行中的检修。
7.调试纪律: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精神集中、坚守岗位、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操作。
8.调试交接班制度:
值班人员提前15分钟进入现场,在专业人员的召集下开好班前会,交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完毕后方可离去,交班人员必须详细的介绍运行情况和运行记录,专业负责人除自己交接班外,还需检查专业内其他人员的交接情况。交班过程中发现设备的故障,交班人员应协助接班人员排除故障。
9.调试工作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安装工程各专业设计施工图、设计变更。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公司有关管理文件
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1-9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年版)《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四、调试工作的主要项目与程序
1、生活给水与排水系统的调试 1)、给水管道调试:(1)调试要求
1.给水系统管道安装完毕以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试压,压力试验按设计1.4MPa的要求进行,若无设计要求,室内给水管道试验压力不应小于0.6MPa。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不得超过1.0MPa。水压试验时,在2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作外观检查,以不漏为合格。
2.室内给水管道进行水冲洗,如不能用水冲洗或不能满足清洁要求时,可采用空气进行吹洗,但应采取相应措施。
3.水冲洗的排放管必须接入可靠通畅的排水管网,并保证排泄物的畅通和安全,排放管的截面不应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的60%,不能因为排水管网堵塞造成地面大量积水。
4.冲洗用水采用临时给水管网接入的自来水。水冲洗应连续进行,冲洗最大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按照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以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处的透明度目测一致为合格。
5.管道系统的调试应在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2)调试方法 1.把进入各用水点的阀门全部关闭严密。
2.把各分支系统上的控制阀门关闭,并把水箱口处阀门关闭严密。3.对浮球阀经水位调试调整,确保浮球阀的正常工作。待蓄水池注满水后,检查蓄水池的出水管处是否有渗漏等现象;完毕后由电气专业配合启动水泵,检查给水设备的供水是否正常;水泵运转是否正常;是否有不正常的杂音:管网的压力表工作是否正常;待正常后,检查是否有水的渗漏,是否有其他原因对管网造成的疏漏,合格后随时做好记录备查。
4.上述步骤调试成功后,首先进行屋顶水箱送水。关闭所有支系统的阀门后,打开给水主管阀门对水箱进行注水,检查不渗不漏后开始支系统的调试,支系统由下向上进行,每调试一处必须严格检查阀门压盖、水嘴、冲洗阀、活接、丝扣、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等连接处是否严密,确保不渗不漏,并做好记录、按要求填写好竣工资料。
5.给水管和卫生器具连接后应作一次通水试验,试验前水龙头,阀门应全部关闭。试验时龙头、阀门根据需要逐渐开启由上至下检查,检查管道和卫生器具渗漏情况。
2)、排水管道调试:(1)调试要求
对卫生器具进行清洗,对渗漏点进行补修,对排水不畅处进行处理,清除在室内装潢时施工中留下的管内异物。
检查管道畅通的通球试验。检查管道渗漏的通水试验。
卫生器具盛水试验,确保器具不渗不漏。地下室潜水泵测试液位自动控制装臵的可靠性
(2)调试方法
1.待卫生器具安装完毕后,对所有横管弯头及存水弯清扫口处进行清扫,并且用纸筋石灰水泥或水泥或橡皮作填料,将清扫口密封。
2.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做通球试验,检查管道畅通情况,对于不畅通管道作出处理。
3.从各卫生器具排入清水,对系统进行清洗,对渗漏点进行补修对排水畅处进行处理,清除管内异物。
4.进行通球试验,球的规格取排水管道直径的3/4左右,球由上至下投入,注入一定水量于管内后,球应顺利流出。排水系统的排放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进行盛水试验,盛水量分别取:大、小便冲水槽不少于槽深的1/2;洗水槽不少于槽深的2/3;倒水池低池放满、高池不少于池深的1/3;水盘不少于盘深的2/3,马桶水箱按要求放足;洗脸盆、化验盆放至溢水处;浴缸不少于缸深的1/3。盛水时间不少于24小时。
6.地下室潜水泵平稳地安放在集水坑的底部,检查潜水泵于排水管道之间的卡口是否联接牢固。液位控制器调整到设计要求的水位高度,并检查反应是否灵敏。检查阀门和止回阀是否严密,安装方向是否正确。自动控制箱拉上电源,集水坑注水,使其达到要求的水位,测试液位自动控制装臵的动作,并做好调试记录。
7.管道试水试验,专人检查渗漏情况。
在调试期间,派专人24小时值班,确保地下室集水坑中的水及时排出室外,避免其他设备被浸没。
给排水系统的调试资料整理编制调试纪录:对通水,灌水,通球试验情况,均必须记录。、3)、各类泵的调试: a.进行主回路的校对,检查其接线的正确性及接线符合规范。b.电机主回路的绝缘测试,做好测试记录,发现电机受潮要及时处理。
c.电机试运转二小时,测量其起动电流及运行电流,确认电动机转向,泵体的发热情况,做好相关记录。
4)、消防系统水泵和给排水系统水泵电气控制系统: a.检查主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和安全,二次回路控制的正确性,消火栓远程控制的可靠性。
b.检查双电源相互切换的功能,二次回路控制中水泵手动、自动控制功能、常、备用水泵故障换的功能,设备的过载热保护功能。
c.控制箱按钮、信号灯的工作状态,各种仪表工作状态。d.回线的绝缘阻值测试并做好记录。
e.积极配合供货商或外商的机组调试,做好相关记录。
5)、系统要求: 电气管线敷设完毕,穿线完毕。各种灯具接线完,各种开关面板接线完。管线经过绝缘电阻测试合格。配电箱安装完毕,且经过绝缘测试合格。线槽、桥架、电缆敷设完毕,电缆绝缘测试合格。配电箱、柜安装完毕,绝缘测试合格。
各种低压配电柜安装完毕,测试合格。
2、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调试:(1)调试要求:
1、测定系统总风量、风压及风机转速,将实测总风量值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偏差值不应大于10%。
2、风管系统的漏风率应符合GB50243中4.2.5条规。
3、系统与风口的风量必须经过调整达到平衡,各风口风量实测值与设计值偏差不应大于15%。
4、无负荷连续运转试验调整后,应使空气的各项参数在设计给定的范围内。
5、成品保护
A、通风空调机房的门、窗必须严密,应设专人值班,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B、风机、空调设备动力的开动、关闭,应配合电工操作,坚守工作岗位。C、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不应损坏风管保温层。调试完成后,应将测点截面处的保温层修复好,测孔应堵好,调节阀门固定好,划好标记以防变动。
D、自动调节系统的自控仪表元件,控制盘箱等应作特殊保护措施,以防电气自控元件丢失或损坏。
E、空调系统全部测定调整完毕后,及时办理交接手续,由使用单位运行启用,负责空调系统的成品保护。
(2)调试仪器仪表要求:
1、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和鉴定文件。
2、严格执行质量法,不准在调试工作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仪器仪表。
3、必须了解各种常用测试仪表的构造原理和性能,严格掌握它们的使用和检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4、综合效果测定时,所使用的仪表精度级别应高于被测对象的级别。
5、搬运和使用仪器仪表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和撞击,不使用仪表时应放在专用工具仪表箱内,防潮防污秽等。
(3)主要仪表工具:
测量温度的仪表: WMY-01数字温度计 测量湿度的仪表: 272-A干湿温度计 测量风速的仪表: QDF-2热球式风速仪 测量风压的仪表: 0-250Pa膜合压力表 转速表: 转速表 声级仪: 声级仪
(4)作业条件:
1、通风空调系统必须安装完毕,运转调试之前会同建设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全部符合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才能进行运转和调试。
2、通风空调系统运转所需用的水、电等,应具备使用条件,现场清理干净。
(5)调试工艺程序:
准备工作→通风空调系统运转调试前的检查→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试→设备性能测定与调整→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准备工作→空调自动调节系统控制线路的检查→调节器及检测仪表单体性能校验
→自动调节系统及检测仪表联动校验→空调系统综合效果测定→资料整理编制交工调试报告
(6)准备工作:
1、熟悉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恒温精度要求等,弄清送(回)风系统,供热和供冷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2、调试人员会同设计、施工和建设单位深入现场,查清空调系统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地方,查清施工与设计不符的地方,记录在缺陷明细表中,限期修改完。
3、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工具,消除缺陷明细表中的各种毛病。电源、水源、冷、热源准备就绪后,即可按计划就绪运转和调试。
(7)通风空调系统运转前的检查:
1、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是否与设计相符。
2、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减震台座是否平,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找正。
3、检查轴承处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加注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4、检查电机及有接地要求的风机、风管接地线是否可靠。
5、检查风机调节阀门,开启应灵活、定位位臵可靠。
6、风机启动可连续运转,运转应不少于两个小时。
(8)空调水系统调试: 1)、系统要求
空调水管一般用水冲洗,应连续进行。冲洗前应先将系统中的电动两通阀的前后阀门关闭,打开旁通阀后,进行系统水冲洗,把不应与管道冲洗的风机盘管、二通阀等与清洗的管道隔开。
室内空调水管道按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完毕,工作介质为液体的管道,一般应进行水冲洗。
水冲洗的排放管必须接入可靠通畅的排水管网,并保证排泄物畅通和安全。排放管的界面不应小于被冲管截面的60%。
冲洗用水采用市政水源,并启动空调水循环泵进行加压,确保达到一定流速。
水冲洗应以管内可能达到的最大流量或不小于1.5M/S流速进行。水冲洗应连续进行。当设计无规定时,则以出口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处的透明度目测一致为合格。管道系统的冲洗应在管道试压合格后,调试运行前进行。
2)、调试方法
关闭空调水上的所有控制阀门,特别检查风机盘管的旁通阀门是否关闭严密。
检查风机盘管上的放气阀是否完好。
首先接好水源,系统注满水后,对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无渗漏后进行对支系统的注水,待支系统注满水,检查无渗漏后,进行设备的注水、放气、查漏工作,的调试需逐组进行。
启动空调水系统的循环水泵,进行系统循环经8h运行正常后,开始进行热水循环,调整电动二通阀,使房间的温度达到设计要求。冷冻水调试待夏天有足够负荷时进行,方法与热水调试相雷同。
特别需要注意检查电动二通阀、过滤器、设备空调箱、阀门、放气阀等是否由渗漏现象,并做好记录和填写竣工资料。
(9)空调风系统调试: 1)、通风空调外观检查要求
风管、管道和设备(通风机、制冷设备、消声器、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安装的正确性和牢固性。
风管联接处以及风管与设备或调节装臵的连接处是否有明显漏风现象。
各类调节装臵的制作安装是否正确牢固,调节灵活、操作方便。各类通风机的皮带传动是否正确。风管及静压箱内是否清洁、严密。
隔热层无断裂和松弛现象,外表面是否光滑平整。
2)、通风空调联合调试前应先做好下列设备的单机试运转 各类通风机试运转前必须加上适度的润滑油,并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盘动叶轮,应无卡阻和摩擦情况,叶轮转动方向必须准确;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得大于80℃。
3)、通风空调工程的试运转
风口风量的测定:用热球风速仪在贴近风口处作定点测量或等速回转法测量风速,取定点法测得的风速取平均值,就为该点的风速,代入流量方程即为风口的实测风量。
在计算风口送风量时,由于风口送风口带有格栅或网格,其有效面积和外框相差较大,送出气流为紧缩现象,因此计算面积时应乘以0.7~1.0的修正系数,使计算风量更符合实际,而吸风口,则由于吸气作用范围较小,气流较均匀,只要靠近风口,测量结果一般较正确。
风口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偏差不大于10%。
系统风量的平衡:在风机风量风压测定、系统风量的全面测定(包括送、回风总风量、新风量、一、二次回风量、排风量以及系统中各总、干、支风管风量风口风量、室内正压值等)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在全系统风量摸底基础上方可进行系统调整,使之达到系统风量的要求。
系统风量的平衡调整,可通过各类调节阀实现,利用新风,一、二次风,风口处的百叶窗、风机及管道各部位的调节阀等进行调节。
4)、调节方法如下:
A、流量等比分法:先从系统最不利环路(一般为最远的分支系统,假设最远的支系统设为1,其次为2,以此类推)开始,根据支管的实测风量利用调节阀将其风量的比值L1`/L2`调整到与设计风量L1/L2的比值近似相等,即是使L1`/L2`≈L1/L2,再依次调整L3`/L4`≈L3/L4、L5`/L6`≈L5/L6……最后调整到第一支管的风管段,使之前后比近似为1。(实际总风量近似于设计总风量)B、逐段调整法:调试方式从风机开始,将风机送风管先调整到大于设计风量的5%~10%,再调整靠近总管处的支管和最末端的两支管,使之依次接近设计风量,将不利环路调整平衡后,再调整中间支管,最后调整风机与第一支管间风管的总风量,使之接近设计风量。
通风空调房间的噪音测定,一般以房间中心离地高度1.2M处为测点,室内噪音的测定可用声级计,并以声压级A档为准,若所测噪音比环境噪音低10分贝以下时,可不作调整。
空调系统联动试运转时间不少于8h。
在无生产负荷下进行风机、风管与附件等全系统的联动试运转,其连续运转时间不少于2h。
通风空调系统的联合试运转情况均应做好记录,作为工程验收的技术资料之一。
(10)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按工程实际情况,绘制系统单线透视图,应标明风管尺寸,测点截面位臵,送(回)风口的位臵,同时标明设计风量、风速、截面面积及风口外框面积。
2、开风机前,将风道和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臵。空气处理室中的各种调节门也应放在实际运行位臵。
3、开启风机进行测定与调整,先粗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4、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和支管的风量可用皮托管、微压计仪器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调整常用“流量等比分配法”或“基准风口调整法”等,从系统的最远最不利的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5、风口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叶轮风速仪或转杯风速仪,用定点法扩匀速移动法撤出平均风速,计算出风量。
6、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风口的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不大于10%。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的送风量,或个送风量之和。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与排风量之和。
(11)系统风量测试调整时应注意的问题:
1、测定点截面位臵选择应在气流比较均匀平稳的地方,一般选在产生局部阻力之后4~5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以及局部阻力之前约1.5~2倍管径(或风管长边尺寸)的直风管段上。
2、在矩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将风管测定截面划分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使其尽可能接近正方形,且每个小截面边长控制在200~250mm之间;在圆形风管内测定平均风速时,应根据管径大小,将截面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应测量四个点。直径每200~300mm增加一个圆环。φ200mm以下至少分二环。
3、没有调节阀的风道,如果要调节风量,可在风道法兰处临时加插板进行调节,法兰调好后,插板留在其中并密封不漏。
(12)防排烟系统调试 1)、调试过程:
1、主楼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四个正压送风系统,合用前室的常闭多页送风口,在模拟火灾时能按照消防控制信号打开。防烟楼梯间常开百页送风口的风压能保持50Pa,合用前室的常闭多页送风口风压能保持25Pa,2、各系统送风管穿越机房及防火区域处防烟防火阀手动控制应正常,复位应正常,在模拟火灾时能按照消防控制信号开启、关闭正常。
3、排风机、排烟风机、消防正压送风机电气控制系统主回路接线正确和安全,二次回路控制的正确性,远程控制的可靠性。消防双电源相互切换的功能,二次回路控制中风机手动、自动控制功能、设备的过载热保护功能,与消防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联动控制功能。控制箱按钮、信号灯的工作状态。
2)、调试要求:
1.防排烟风机现场启、停运行应正常,且在启动后60秒内有效工作。2.防排烟风机叶轮严禁与壳体碰擦。
3.防排烟风机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必须正确,经不少于2h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40℃(?),最高不超过80℃。(见GB50243 P75)
三、消防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的调试(1)、调试条件
1)、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给水管道调试的条件:
1.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管网的试压已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强度试验为1.4Mpa,试验时间30min后管网压力下降不大于0.05 Mpa;管网的水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试验时间24h后管网压力下降不大于0.05 Mpa,且管网不渗不漏。
2.湿式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管网的清洗工作已完成,观察冲洗出水口的浊度,与进水口的水质基本一致,清澈透明,符合GB50261-96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
3.市政消防水源的两路供水的配套工程已结束。4.消防给水的气压装臵的水位、气压已符合设计要求 5.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已充满水,阀门均无泄漏。
2)、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管网试运行调试准备: 1.检查市政消防水源的两路供水的管网的压力表显示情况。2.湿式报警阀组阁部件的开关按不同要求已处在临警状态。3.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泵、喷淋泵应在5秒钟以内投入正常运行。
4.以备用电源切换时,消防泵、喷淋泵应在90秒钟以内投入正常运行。5.模拟设计启动条件,稳压泵应立即启动。当达到设计压力时,稳压泵应自动停止运行。
6.湿式报警阀组在其试水装臵出放水,报警阀应及时动作,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应输出报警电信号,压力开关迎接通电路报警并应启动喷淋泵。
7.泵房现场启动、停止消防泵运行正常。
8.启动消火栓箱内的远程启动按钮,主泵正常运行,稳定加压。9.自动控制状态,主泵运行发生故障时,备用泵应能自动启动加压。
(2)、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调试步骤: 1)、消防水泵房:
1.分别开启消防泵房设臵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灯应符合设计要求
2.工作泵、备用泵出水管上的泄压阀、信号阀动作正常。出水管上的闸阀应锁定在常开位臵。
3.开启消防泵放水管的排放水池的排水设备动作正常,水池液位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消防水泵:
1.分别手动状态开启喷淋泵,喷淋泵能运行正常,管网水压及时达到设计要求
2.分别开启系统的末端试水装臵,用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电信号启动喷淋泵。
3.将转换开关切换在自动状态下,打开喷淋泵出水管上的试验放水阀,喷淋泵能启动正常;关掉主电源,进行主、备电源切换。4.将转换开关切换在自动状态下,喷淋主泵运行,人为设臵故障,进行喷淋备用泵自动切换运行。3)、消防喷淋管网:
1.分别进行对系统最末端、每一分区末端或每一层系统末端设臵的试水装臵进行调试。
2.检查管网不同部位安装的报警阀、闸阀、止回阀、减压阀、电磁阀、信号阀、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
3.检查管网的排水装臵与排水管是否符合要求。
4.消防结合器出供水,管网压力上升,压力表水压显示正常。5.消防结合器试水后,止回阀关闭无水流出。
4)、喷淋报警阀组:
1.打开放水试验阀,测试管网的流量、压力。
2.检查水力警铃设臵的位臵是否正确,测试时水力警铃出压力应不低于0.05 Mpa.距水力警铃3米远处警铃声强度不低于70dB。
5)、系统进行模拟灭火功能调试
1.将转换开关切换在自动状态下,开启系统的末端试水装臵。2.报警阀动作,警铃鸣响。
3.水流指示器动作,消控中心有信号显示。
4.压力开关动作,信号阀开启,消控中心有信号显示。5.喷淋水泵启动,消控中心有信号显示。6.管网压力上升,压力表水压显示正常。
6)、喷淋系统调试要求:
1.喷淋系统的流量、压力包括屋顶水箱、动力、控制功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2.在系统临警状态下,静水压力应满足报警阀组初始状态工作压力要求,最不利点压力不小于相应的喷头工作压力0.05 Mpa。
3.在系统水泵运行时,报警阀出模拟放水,最不利点的水压应不小于0.05 Mpa,但水泵工作时,管网最高压力不得高于0.8 Mpa。
4.水泵房现场启、停喷淋水泵,运行正常。
5.喷淋系统的末端放水,模拟喷头动作,系统压力值低于设定值或报警阀出水腔压力小于进水腔压力时,湿式报警阀动作,水力警铃鸣响,喷淋主泵运行,并稳定加压。
6.自动控制状态,主泵运行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能自动启动加压。
(3)消火栓系统的调试步骤: 1)、消防水泵房:
1.分别开启消防泵房设臵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指示灯应符合设计要求
2.工作泵、备用泵出水管上的泄压阀、信号阀动作正常。出水管上的闸阀应锁定在常开位臵。
3.开启消防泵放水管的排放水池的排水设备动作正常,水池液位控制应符合设计要求。
2)、消防水泵:
1.分别手动状态开启消防泵,泵能运行正常,管网水压及时达到设计要求
2.将转换开关切换在自动状态下,打开远程控制启动按钮泵能启动正常;关掉主电源,进行主、备电源切换。
3.分别开启系统的远程控制启动按钮电控享有电信号反馈,启动喷淋泵。
4.将转换开关切换在自动状态下,消防主泵运行,人为设臵故障,进行消防备用泵自动切换运行。3)、消防管网:
1.对系统最末端试验消火栓压力表指示状态,检查试验消火栓充实水柱的高度。
2.消防结合器出供水,管网压力上升,压力表水压显示正常。3.消防结合器试水后,止回阀关闭无水流出。
4)、系统进行模拟灭火功能调试
1.将转换开关切换在自动状态下,开启系统的远程控制启动按钮。消防水泵能自动启动。
5)、消火栓系统调试要求:
1.系统的流量、压力动力、控制功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2.在系统临警状态下,静水压力不得高于0.6 Mpa。,最不利点压力不小于0.2 Mpa。
3.消火栓模拟放水,最不利点的水压应不小于0.07 Mpa,但水泵工作时,管网最高压力不得高于0.8 Mpa。
4.水泵房现场启、停消防水泵,运行正常。
5.自动控制状态,主泵运行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能自动启动加压。
第三篇:地铁车站通风排烟系统典型施工说明
地铁车站通风排烟系统典型施工说明
摘 要:文章介绍了地铁车站通风排烟系统的典型施工说明,通过对管材、保温、防腐及防火措施、管道支吊托架、风阀风口、风管安装、水系统安装、设备安装等系统安装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对于地铁车站功能比较相似的场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地铁车站通风排烟的安装施工提供了一种典型的施工说明。
关键词:车站;通风排烟;施工管材
1.1 风管
车站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风管穿墙需用不燃材料做好防火封堵,变电所和电阻室房间的送风管应用离心玻璃棉进行保温,保温层外用0.5mm铝板做保护层。风管与风管及风管与配件、部件连接采用法兰连接。
车站内通风系统的钢板材料厚度按如表1选用。其中δ≤1.2mm采用镀层质量为235g/m3的热镀锌钢。钢板厚度、法兰等附件规格按表执行。
表1
穿气瓶间的风管(不含为其服务的风管),采用9mm纤维增强硅酸盐防火板包覆。
1.2 水管
车站冷凝水管PP-R管,PP-R管等级为S4。PP-R管材与管件DN100时采用管材连接。凝结水管试压压力不得小于0.9MPa。热熔连接的管道,水压试验时间应该24h后进行。保温、防腐及防火措施
(1)风管。保温材料选用离心玻璃棉板,比重为48kg/m3,其保温层厚度如下:
空调送风管和回排风管设在具有空调的房间内δ=40mm(无吊顶空调房间内,回风管不保温),空调送风管和回排风管设在无空调的房间内(以及所有位于新风道内的风管)δ=50mm。分体空调冷媒管采用橡塑保温。
(2)水管。水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复合保温材料,当穿越变电所房间时在保温材料外包裹无甲醛玻璃棉管壳(容重80kg/m3),保温层外贴专用防火防潮铝箔作为保护层,厚度40mm。
(3)所有穿越墙体(楼板)的的管道敷设后安装后其孔洞周围采用与墙体(楼板)耐火等级相同的不燃材料密。管道吊、支托架
(1)风管支吊架按国标03K132规定制作。所有水平或垂直风管必须设置吊、支、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外部,但不得损坏风管保温层,且不得设于风口、风阀、检查门及自控机构处。(2)管道吊、支、托架均为槽钢或角钢,固定点采用绝热木质管卡,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对构件表面进行清理除锈,涂防锈底漆和面漆各两遍。金属支吊架采用热浸镀锌防腐处理。(3)风管垂直安装时,吊、支、托架间距小于4m,且每根立管固定件不小于2个。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安装时必须单独配置风管吊、支托架。(4)水管支吊架必须设于保温层外部,水管穿越支吊架处应加酚醛垫块,支吊架间距视管径大小按规范而定。风阀、风口
(1)送风管各类风阀及风口不应安装在电器设备轮廓线投影范围的正上方,在各类风口安装需与土建装修工程配合进行,其要求是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对有调节和转动装置的风口,装后应转动灵活,对同类型风口应对称布置,同方向风口调节装置置于同一侧。(2)风管阀门要有固定的独立支撑,安装调节阀时,必须注意将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转动部件要保持转动灵活。与风机联动的风阀均为消防负荷。(3)风量调节阀,防火阀、排烟口其执行器手柄位置对应的天花板处应设检查孔,由建筑装饰时做成可拆装的活动天花板。(4)建筑装修设计时风管的风口型式,风口数量等须与装修相配合。风管安装
(1)所有穿越墙体(楼板)的管道敷设后及附件安装后其孔洞周围采用与墙体(楼板)耐火等级相同的不燃材料密封。(2)穿越变形缝的风管两侧,以及风机通风进、出口连接处,应设200mm的软接。(3)风管安装时应注意风管和配件的可拆卸接口及法兰不得装在墙和楼板内,风管的纵向闭合缝必须交错布置,且不得在风管底部。(4)风管安装的水平度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风管穿越高噪声的机房时,其通过墙壁或悬吊于楼板下的风管以及风管支架应做隔声处理。水系统安装
(1)管道安装前必须将管内的污物及锈蚀清除干净,施工时严禁垃圾、杂物、焊渣等落入,安装停顿期间对管道开口应采取封闭保护措施。(2)所有凝结水管路保持不小于1%的坡度,坡向排水地点.(3)水管穿越变形缝处需设置300mm长的同管径承压1.6MPa的不锈钢伸缩管。设备安装
(1)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在安装时应严格按照厂家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要求安装。设备预留基础,地脚螺栓,预埋件必须与到货设备核实后进行施工。所有运转设备均设减振基础。其中大型设备的减振器及减振台架均由设备厂家配套供货。(2)风机前后设软接和消声器,设备采用刚性支吊架安装,分体空调、新风机等设备安装需做减振处理。风机、新风机等振动设备进出口均设保温型软接,排烟风机前后设置耐火软节。风机的软接头(包括耐火软接头)由设备厂家自带。(3)多联机室内机,定位尺寸按施工图执行。其凝结水管道敷设应注意坡向排水点。并保证不小于0.01的坡度。(4)通风机底座采用减振装置时,其基础顶面宜附设底座水平方向的限位装置,但不得妨碍底座垂直方向的运动。(5)设备及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送风机的出口和排风机的入口处设置管式消声器,土建风道中设置大型片式消声器。管道式消声器宜在预埋钢板上焊接吊杠。(6)通风机房的隔墙应做隔声吸声处理。通风机房的外门应采用隔声防火门。(7)风道上的测孔在调试验收完毕后应进行封堵。(8)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对已安装完毕的设备、管路系统和土建结构及装饰等进行成品保护。(9)风道内短边长度大于400mm的孔洞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10)风管穿越墙体防护套管设置2mm厚钢板,长度大于墙体2cm;风管穿越楼板时防护套管设置9mm后防火板,长度大于楼板2cm。套管与风管间用不燃材料封堵。其他
(1)设计施工图高程、标高以米计,其余均以毫米计。标高以公共区装修完成面为±0.00。(2)管线标高均为未保温前的管底标高,风机设备标高一般为中心标高。(3)所有临空高度大于0.5m的孔洞、错台等的边缘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1m高的不锈钢管作安全护栏。(4)严格按国家相关验收规范和厂家技术要求进行设备调试。(5)如设有吊顶,则风口的安装高度与吊顶平齐;如不设吊顶,则风口安装短管的长度以装下相关的辅助设备(调节闸,滤网等)及风口为原则。(6)所有设备订货均需满足FAS、BAS系统接口要求,所有设备的安装应便于调试、日常使用、检修。
第四篇:地铁车站土建工程监理DOC
地铁车站土建工程监理
一、工程概况
车站主体为二层三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顶板厚60cm,中层楼板厚40cm,底板厚115cm。车站全长234m,宽20.3(端头井宽25.2m)。车站分地面地下两部分,总面积为15407.3m2,其中地面为2305.8m2,地下一层为7926.1(站厅),地下二层站台层为5172.8m2,车站层高:地面为4.50m;地下一、二层为5.20m(平均高度),车站地面除地铁控制中心出入口及少量车站辅助用房外,将作为综合开发地面建筑使用。
工程施工工期:
年12月10日至
年12月10日竣工。
二、监理机构
石灰桩监理单位在石灰桩施工开工前就进驻现场成立监理机构,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是。监理机构由总监理工程师1人,岩土、地质、测量、技术经济监理工程师各1人,监理员2人等组成。
(一)总监理工程师职责
总监理工程师由具有丰富的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经验,且对合同管理比较熟悉的高级工程师负责全面管理和重大问题决策,基主要职责:
(1)审查有关监理实施细则、程序和工作制度,并检查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情况;
32)审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报告文件;(1)发布有关监理指令;
(2)指导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工作;(3)定期与业主或其代表联系。(二)监理工程师职责
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由各专业的高、中级工程师担任,他们负责解决一般技术问题和合同管理问题,主要职责是:
(1)对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部分进行监理;
(2)对涉及本专业报告、文件进行核实、研究,并提出建议报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3)检查监理员的检查记录、实验资料;(4)编制付款凭证。(三)监理员职责
监理员有关具有中或初级技术职称的人员组成,承担一般现场监督、检查、试验和其它辅助工作。
三、监理工作制度 1.图纸学习会审制度
分层分段工程开工前,组织本小组监理员对分层分段图纸再深入学习和审查,通过审查预见施工薄弱环节和隐患,研究确定监理方案和预控措施;
2.技术交底制度
在学习审查图纸的基础上,由监理工程师向小组成员进行“四交底”:设计要求交底、施工要求交底、质量标准交底、技术措施交底。
3.材料检验制度 分层分段工程施工前,材料监理员应负责检查和审阅承建单位提供的材质证明和试验报告,对材质有怀疑的主要材料,应负责抽样复查。抽样复查合格时,检验费由监理组支付,不合格时,检验费应由承建单位支付,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4.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隐蔽前,承建单位应根据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自检,并于评定后将自检资料报送监理组,监理组收到承建单位自检资料后,应立即在承建单位自检基础上组织复查,复查无误后,方可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对重要结构,监理组还应邀请设计单位会同验收。
5.工程质量整改制度
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一般质量通病,应随时口头通知承建单位有关人员进行整改,作好通知整改记录,对较大质量问题或工程隐患,还应书面通知整改,整改后应报监理组复查、签证。
6.设计变更制度
有关设计变更事宜由监理组归口同设计单位联系协商,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联系单主送监理组,抄送承建单位。
7.钢筋代换制度
钢筋规格、型号应尽可能满足原设计要求,必须代换时由承建单位提出代换意见报经监理组与设计单位联系后审批,重要结构钢筋的代换,监理组应事先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和签证。
8.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制度 本站房主体结构工程采用分区分层验收评定办法,由承建单位先初步验收并整改后报请监理组会同设计院进行验收,在承建单位自评基础上评定质量等级后,办理验收签证。
9.施工进度监理制度
每月底由项目监理小组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工程进度计划对实际工程进度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计划完成情况,提出措施,向主管领导提出书面报告。
10.成本监理制度
凡设计变更增加工程,新材料新技术推广,设备订货和施工方案均应事先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后报经监理组审批,以严格控制工程成本。
11.业务学习制度
为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每周安排半天的业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结合工程实际学习规范和标准,以自学为主,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必要的辅导。
每月底召开一次小组会,总结当月工作,安排下月监理工作计划。每天下班前半小时召开碰头会,反映当天监理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研究采取预防和预控措施。
四、监理主要内容
监理的主要内容有: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地基加固及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及支护,车站主体结构,构筑物防水环境监测和其他。
1.地下连续墙施工监理 2.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 3.地基加固及井点降水施工监理 4.基坑开挖及支撑安装施工监理 5.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监理(1)模板工程
(2)钢筋工程(含地下墙十字接头板)1)钢筋加工注意检查:
①钢筋进场,须带出厂合格证及材质试验报告,经监理组验证,否则严禁进场;
②对国产钢筋须按同一尺寸和品种分批(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抽样做拉力和冷弯试验;对进口钢筋须作化学成份检验及焊接性能检验;上述试验,监理组对抽样和试验过程进行监督。试验报告须经监理组验证无误后,所试材料方准用于本工程。监理组同时按施工单位抽样的10%抽样复验;
③钢筋加工之前,钢筋进行外观质量检验,表面应洁净,不得有诱皮,油渍等污垢,不得带有颗粒状和片状老诱,经除诱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格按原规格使用;
④若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监理组亦须抽样复验;
©检查钢筋是否顺直,调直后表面伤痕及诱蚀不应使钢筋截面积减少;©钢筋弯曲成型后,检验是否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等现象,否则严禁用于工程; ⑦检查加工钢筋的级别,钢号和直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认可,并报监理组备案后方准代换;
⑧钢筋加工成型后按表1进行质量检验。2)焊接
①对焊接工的资质进行审核,有资格者方准上岗,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焊工上岗证书;
②钢筋焊接前督促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方能正式焊接施工; ③检查焊接中所用的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④钢筋焊接成型时,施焊前,焊处不得有水诱,油漆油渍等,焊后焊接处不得有缺口,裂纹及较大的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时,应发出与钢筋同样的清脆声,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应予以校正或切除;
表1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检查十字接头钢板焊缝,其表面严禁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针状气孔和熔合性飞溅等缺陷。气孔咬边必须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5—95)。焊缝外观要求波纹较均匀,明显处的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T型接头,要求焊透的K型焊缝。其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1.5mm/m(用焊缝量规检查);
⑥对焊接头,按表2和表3抽样检验,不合格则加倍抽验,再不合格则全数检验,监理组抽查施工单位检查量的10%。
表2钢筋闪头对焊接头机械性能及允许偏差
表3钢筋电弧焊接头机械性能,缺陷和尺寸的允许偏差
3)钢筋安装 ①全数检查所配钢筋的级别,钢种,根数,直径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②检查绑扎,焊接成型后的两片或骨架是否稳定牢固;
③检查钢筋绑扎,焊接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特别注意检查,同一断面内同一根钢筋上只准有一个接头,(同一断面指30!区域内,且不得小于500mm),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应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于最大弯矩处;
©钢筋安装完毕后或安装过程中,特别注意留洞加强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工程(4)构筑物防水工程 1)水泥砂浆防水层
①防水砂浆的原材料、外加剂、配合比及分层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②铺抹水泥砂浆防水层前,应检查基层表面情况,要求平整、坚实、粗糙、清洁、并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③各种水泥砂浆防水层的阴阳角均应体积成圆弧形或钝角形; ©水泥砂浆防水层和施工缝处,留槎位置正确,按层次顺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
⑤施工气温不应低于5。C,且基层表面应保持正温度,否则采取防冻措施。
2)卷材防水 ①基层表面应符合:
基层必须牢固,无松动,起砂现象;
基层平整度5mm/m(用2m靠尺检验),且每米内不得多于1处,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
基层表面清洁,干净,干燥;
基层表面阴阳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
②铺贴卷材应展平压实,与基层和各层卷材之间必须粘结密实,无变形缝。预埋管等
细部做法,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③按表4检查铺贴卷材质量;
©为保护卷材防水层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受损伤,应在防水层上先铺抹水泥砂浆,再用砖墙或混凝土保护,所用保护层材料,厚度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保护层应在转角处和每隔一定长度的地方断开,并在断开的缝中用卷材条或沥青麻丝,防水油膏填实。
表4铺贴防水卷材的允许偏差
3)注浆堵漏防水
防水工程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且堵漏结果达到无渗漏,无线流。
五、现场管理
(一)现场监理组的组织和分工
(1)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受公司委派,按合同规定的监理内容组织现场监理组各专业人员开展监理工作,审查签发监理组有关业务技术报表,负责组织编写汇总监理组的计划和报告提出监理月报;
(2)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和领导下,各自负责本专业的有关监理业务。
(二)建立监理例会和汇报制度
(1)每周总监理工程师召集监理组成员会议,总结上周监理工作,布置下周监理要求,讨论和解决监理中有关问题;
(2)每月由总监理工程师提出监理月报内容,经过现场监理组全体成员和建设单位代表参加讨论后向本公司、建设单位和公司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当月监理月报。月报的内容应包括:工程进度情况、质量情况、控制工程投资造价情况,重大设计变更和工地洽商,重大质量事故情况等;
(3)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或指定其他专业监理工程师代表)参加现场定期召开的施工例会;
(4)施工监理过程中,一般专业技术问题由该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处理,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总监理工程师汇报;
(5)施工监理过程中遇有重大技术经济问题或影响到监理合同执行的问题时,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请示汇报,公司亦应及时组织研究处理。
(三)建立监理工作日记和考勤制度
(1)由项目总监理或临时委托他人,每天填写工作日记,记载工程监理主要情况;
(2)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按专业监理情况填写本专业监理日记;(3)监理工作日记应认真填写,妥善保存,作为归档技术资料;(4)建立工地考勤制度,应每月将本监理组当月考勤统计表报送公司。
(四)技术资料的管理
为统一监理技术资料的管理,提高工程监理水平,技术资料按下列整理:
(1)技术交底;(2)材质与产品检验;(3)施工试验报告;(4)施工记录。
(五)对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防护要求
监理工程师必须熟悉本专业的安全技术要求,认真审查有关施工中应认真注意的安全施工防护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程,有权随时检查各专业施工安全防护情况,如发现有重大不安全因素,应明确提出监理意见,要求施工单位切实纠正,并写进月报。监理工程师亦应树立严格的自我防护意见,自觉遵守施工现场有关安全防护规定。
(六)其他
(1)监理组进驻施工现场前,应将项目监理组组织情况及人员名单书面通知施工单位;
(2)敦促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将监理内容、监理工程师名单及所授权限书面通知施工单位;
(3)为配合施工进度,做好监理工作,监理组应建立现场值班制度。(4)事故处理
1)一般质量、设备事故,由项目总监理负责组织有关方面分析其事故原因,并责成事故责任方及时写出事故报告和提出处理方案,经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师同意后进行处理;
2)重大质量、设备事故,监理组应及时向本单位上级汇报,由公司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方案,并责成责任方写出书面事故报告和提出具体处理方案,经设计院和公司总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处理; 3)事故处理后责任方应提出事故原因和处理结果等文件,并对处理技术负责,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并对处理结果检查验收,将处理文件报送建设单位和本公司;
在施工过程的监理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建立工程监理日记,详细记录各分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情况,以及设计修改、工地洽商等有关工程施工必须记录的问题;现场监理人员应参加现场定期召开的监理会议,对有关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监理意见;监理人员必须汇总每月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写出监理月报,经项目总监理师审查认可后,送建设单位和本公司。
(5)工程验收
1)监理组在接到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和验收资料后,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初验和审查竣工验收资料,将初验意见书面答复施工单位,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漏项工程限定处理期限和再复验日期,对验收资料所缺部分和错误之处限期补正。
2)经初验合格后,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上签认正式竣工日期,然后向建设单位提出竣工报告,要求建设单位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参加正式验收工作。
3)如工程要求分阶段(或部位)进行正式验收时,应在前一阶段(或部位)正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单位工程正式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6)整理有关工程技术资料及归档工作:此项工作包括督促检查施工单位所应做好的资料整理工作,及监理组应做的监理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六、竣工验收及结算
(一)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理工作
施工单位在有关单位对基础桩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质量评定之后,向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提出竣工报告,监理组及时对施工现场和有关资料进行审查后,认为具备初验条件,随即通知建设单位参加监理初验,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初验,认为具备了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且由施工单位提出正式竣工验收申请,监理组对其进行了再次审查,提出监理意见,并报送质检站,最后由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由监理、设计、施工、勘察、质检站参加,共同签署竣工证明,基础工程质量等级评为优良,竣工验收在监理单位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
(二)工程结算监理
监理单位的任务是协助建设单位完成此项工作。在施工单位正式竣工报告通过后,监理单位就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并提供有关资料作为结算依据。最终结算总额由建设单位确定。
七、监理有关工程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一)施工单位提交资料送监理单位:(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施工合同;(2)竣工图;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旁站监理实施手册(3)开竣工报告;
(4)水泥、砂、石物理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5)试块试压报告;(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成孔验收记录;(8)钢筋物理、化学试验;(9)放线记录;
(10)设计变更及重要会议文件;(11)图纸会审纪要;
(12)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13)工程施工技术总结;(14)超声波检测报告;(15)抽芯检验报告。(二)监理组应整理的资料(1)监理合同;
(2)监理工作大纲及完成情况小结;
(3)监理组所收发的各种技术性文件和通知,及有关监理会议记录;(4)监理组上报每月工程进度报表;
(5)各分项工程抽验质量评定表,竣工初验评定资料;
(6)工程质量、设备事故处理、会议记录、处理结果和验证意见;(7)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修改、工地洽商等技术文件和会议记录;(8)由施工单位上报的所有送检和签证资料(包括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隐蔽工程记录。已完成工程量报表、材质检验单、试验报告、施工安装记录等);
(9)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日记和各专业监理日记;(10)监理组各阶段工作小结、工作总结。
第五篇:轨道交通地铁车站设计要点介绍
轨道交通地铁车站设计要点介绍
岩土隧道分院 宛超群
摘 要:结合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计的不足以合肥轨道交通2号线玉兰大道站总体设计方案为例,结合站址环境及车站的功能定位,对车站布置方案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并进行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确定最优方案并谈谈自己对轨道交通设计的理解。关键词:轨道交通;土地利用;车站设计;综合利用 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城市环境不融合
轨道交通车站在地区环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未被充分重视,由于缺乏对在车站地区交通接驳、公共空间环境、地下空间利用等方面整体化、人性化、细节化的规划设计,从而导致很多车站与周边环境品质地下。主要表现为换乘不便,缺乏接驳停车设施和集散广场,车站与周边建筑地上地下衔接不紧密,导向指示标志不清晰,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构筑物缺少整体景观设计等。
导致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不协调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涉及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就规划设计层面来说,受我国传统规划设计技术体系和规划编制方法的影响,不少规划虽提出了“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理念,但缺乏从宏观到微观系统性的规划互动研究。一方面,在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站位布点、车站出入口设置等规划设计中,时常过于注重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和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忽视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密切结合,尤其是与规划的城市功能相结合;目前我们地铁车站设计都是把周边规划作为设计的边界条件,而没有真正做到把轨道交通站点作为规划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确定建设用地规划指标、进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等工作中,对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也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启示
2.1 合理选择轨道交通站位是实现轨道交通引导发展的前提条件,车站设置应能够极大的改善交通服务质量和可达性,要与城市需要发展的地区相结合。
2.2 建设以车站为核心的结构紧凑、混合的土地利用模式。在轨道交通车站周围适于步行的范围内布置商业、居住、就业岗位、公共设施和开敞空间,并形成以车站为核心,向外递减的开发强度分布。根据现状条件和区位,不同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功能定位将有所区别。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节点地区一般亦是城市或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
2.3 综合利用轨道交通地下、地上空间。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在车站地下建设中,结合换乘以及周边建筑衔接等需求,进行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利用部分车俩段、停车场上盖进行物业综合开发,节约使用土地。
2.4 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车站地区的环境设计和建设,将轨道交通车站融入城市生活。在车站地区提供人性化的轨道交通服务、便捷的换成条件、友好的步行系统、宜人的景观环境,将轨道交通车站地区塑造为充满活力的高品质地区。
合肥2号线玉兰大道站整体规划设计思路和对策
3.1 站位及站址环境
合肥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东西走向的主干线,全线共设24座车站,平均站间距1.3公里,玉兰大道站是中间站,位于长江西路高架南侧,玉兰大道路口西侧处,沿长江西路东西向布置,路口东南角为盛臣大富豪酒店,西南角为绿地公园和安徽名人馆,西北角为永辉商城,东北角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区。地面交通流量较大,市政管线密集,长江西路现状道路宽为60米,为双向六车道; 玉兰大道道路红线50米,交通流量较大。
本站位于长江西路与玉兰大道交叉口处,改地段地下管线纵多,但大多管线埋深较浅,有一埋深2.9米直径400mm的横跨车站主体的污水管,和沿着车站主体纵向上方埋深2.24米直径400mm的雨水管,考虑施工期间永久改迁至车站主体外。拟定车站有效站台中心处覆土3.3米。3.2 设计思路
玉兰大道设计的思路分为2个层面:
○1车站地区规划范围内的整体城市设计。车站周边规划为教育用地,城市公共绿地和居住用地,东边为商业金融及医疗配套建筑。在此区域,重点研究车站站位与周边土地利用优化地区各类交通系统及其组织以及地区整体空间形态等问题。
○2车站核心区的一体化设计。重点研究车站主体与周边建筑、道路地上、地下空间的衔接,交通组织和接驳换乘,以及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3.3 设计对策
玉兰大道站设计的最终方案吸纳了土地利用、交通系统、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等方面的理念和作法,其主要设计对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1 优化调整周边土地利用
基于对玉兰大道站地区发展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将玉兰大道站地区设计定位为:“和谐、宜居、繁荣、便捷的区域公共中心”。靠近车站为公建与居住相混合的用地、文化娱乐用地、居住用地等,以车站为中心5~10min最佳步行区域内的土地利用模式,创造集换成、商业、零售、餐饮、办公为一体的全天候地区公共中心。3.3.2 创造为人行服务的交通环境
交通系统的设计是影响轨道交通车站能否发挥交通功能的重要因素。车站应十分重视与周边道路、公交接驳、自行车和步行环境的设计,其核心理念是创造为人行而非车行服务的交通环境,提供便捷、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换成条件以提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从而使其成为更多人选择的出行方式。
为此,将公交驻车功能与接驳功能分离设置,缩短公交与地铁的换成距离;在地铁出入口附近设置公交港湾、自行车停车位;地铁车站方案也进行了优化,增设了过街出入口,并将出入口与车站风亭建筑结合设置。3.3.3综合利用地下空间
利用地铁开挖的契机,将地下车站与周边用地以及道路的地下空间进行综合性开发是集 2 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由于玉兰大道复杂的地形及地下管线密集等因素的影响要求车站不宜开挖过大地下面积,因此在满足站内人流通行和人防要求的前提下让通道出入口最大程度的兼顾市政过街功能。3.4 总图设计方案介绍
玉兰大道西侧做单层设备外挂,这样可以尽量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地块,可以少占安徽名人馆地块,主体工程量小,节省投资。鉴于玉兰大道较宽,为了更好的吸引各象限客流在1、2号出入口预留了过街接口条件。由于受长江西路高架对主体围护结构施工的影响和高架对施工期间交通疏解的影响,结合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绿地,尽量少占安徽名人馆地块的原则,经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将设备用房外挂与主体之外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玉兰大道站总平面图
3.5 车站内部空间设计原则
3.5.1 车站建筑防灾设计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地铁设计规范》及国家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执行。除考虑车站自身的消防设计,还应注意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地面构(建)筑物和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并应满足《地铁设计规范》第23.2.10-23.2.12条噪声的要求。车站主体及风亭、出入口应远离加油站、加气站或其它危险品场地,其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3.5.2 车站设计规模应根据按控制期高峰小时预测客流集散量和车站行车管理、设备用房的需要来确定,要与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扶梯以及售检票等部位的通过能力相匹配,同时满足事故发生时乘客紧急疏散的需要。应注意车站分向客流、突发客流的影响。超高峰系数根据车站规模及周边用地情况所决定的客流性质不同分别取1.2~1.4;
3.5.3 车站设计应合理组织各种客流,减少相互交叉干扰,保证乘客方便进站、迅速出站,车站的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楼梯、自动扶梯和售检票机等各部位的通过能力应相互 匹配;
3.5.4 车站的规模、人行楼梯及自动扶梯的设计除应满足上、下乘客的需要外,还应满足站台层的事故疏散时间不大于6min;
3.5.5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应以功能为主,并注重交通性建筑应具备的简洁明快、美观大方、易于识别等特点,建筑设施突出交通功能,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时代气息,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环境相协调;
3.5.6 地下车站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优化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并进行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以压缩工程规模,节省投资;
3.5.7 地铁车站设计应积极配合城市地下和地上空间的综合开发并与周边地下过街道、地下商场、人行天桥及物业开发相结合。凡与车站合建或连通的物业开发区、过街通道等公共设施的防火措施,应满足地铁车站的要求;发生灾情时,应保证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和可靠性; 3.5.8 凡与规划路网相交的车站应根据换乘客流量及线路、站址等具体条件选择便捷的换乘方式,当不能同步实施时,应预留接口条件;
3.5.9 车站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满足客流、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设备的要求; 3.5.10 全线需统一考虑无障碍设计。车站应设无障碍电梯和残疾人专用厕所及盲道等无障碍设施。车站至少应有一处出入口设置无障碍电梯;
3.5.11 地下车站设计应按六级人防设防,车站出入口通道及风道应符合相应的人防要求,在站台层端部应预留按人防分区设置区间隔断门的条件;
3.5.12 车站设计应充分考虑与交通枢纽及公交站点的衔接,实现地铁公交一体化; 3.5.13 地铁车站顶板上覆土厚度,应按城市规划部门、市政园林部门和市政管线部门的要求进行具体协调,合理确定;
3.5.14 车站站厅层公共区应预留安检设施的设置空间。3.5 车站内部空间设计方案介绍 a)站厅层布置
站厅层均由中部公共区及两端的设备及管理用房组成。
公共区划分为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两区域之间设有进、出闸机和固定栅栏分隔,非付费区和付费区为完全独立的区域,在分隔带上靠近出闸机附近设有票务处(非付费区内设半自动售票机),以负责解决票务纠纷和办理补票业务。在非付费区内设有足够的乘客集散空间,布置有自动售票机,同时还设有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在付费区内设有2台上行自动扶梯、1台下行自动扶梯,2部2.4m宽步行楼梯,楼扶梯八字布置。站厅层付费区内设有1台残疾人电梯。
车站两端布置有通风空调机房和隧道风机房及设备用房,车站主要的设备管理用房集中布置车站外挂部分,这样可以有效的缩小车站主体建筑规模,降低投资成本,主要设有车站控制室、站长室、综合监控室、公安值班室、公安通信设备室、AFC票务管理室、AFC设备室、会议室、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照明配电室、男女更衣室、茶水间、清扫间、垃圾间、民用通信设备室、UPS电源室、气瓶间、通风空调电控室、通风空调机房等房间。在主 4 要管理用房集中区设置一直接出地面的消防专用通道。车站布局紧凑、功能分区合理,出入口布置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玉兰大道站站厅层平面图
b)站台层
车站采用11m岛式站台,有效站台长为120m。站台层东端布置有照明配电室、电缆井、清扫间、垃圾间、废水泵房等房间;西端布置有照明配电室、电缆井、再生设备间、牵引混合变电所、屏蔽门控制室、等房间。
玉兰大道站站台层平面图
c)车站剖面设计
地铁车站剖面设计原则是合理确定轨面埋深、车站顶板覆土深度,满足综合管线敷设和公共区人体工程学的空间感受合理确定站厅、站台层净高。玉兰大道受横穿车站主体埋深2.9米的污水管限制,车站有效中心覆土拟定为3.3m,轨面埋深14.95m。站厅层净高4700m,站台层净高4550m.玉兰大道站1-1剖面图
玉兰大道站2-2剖面图 结语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对策为:
4.1 优化车站站位与周边土地利用,使二者相辅相成。
4.2 创造为人行而非车行服务的站区交通环境,提供安全、高效、快捷的交换条件。4.3 综合利用轨道交通空间,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 《合肥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09.6);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3】 《合肥市轨道交通2 号线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2); 【4】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5】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 【6】 刘建国.《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作者简介:宛超群(1988-),男,助理工程师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88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电话:***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香樟大道180号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5 楼 岩土与隧道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