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务科典型材料汇报
强管理 慎开发 重保护 巧利用
提高资源性资产经营管理效率
胜利农场始建于1964年,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抚远县、同江市三大开放口岸交汇处,境内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好山河”之美称。农场总控制面积9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200公顷、林地22163公顷、湿地5000公顷、水面1315公顷、公路及建筑占地17522公顷(属完达山余脉半丘陵地区)。主要经济支柱是现代化农业生产。近几年,区域内丰富的森林、草原、水面等天然资源和21座大小山峰蕴藏的风化石、石灰石、大理石、层岩等矿山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成为农场经济的重要补充,耕地以外的资源经营收入占农场经济总量的8.5%。
胜利农场土壤肥沃,资源丰富,集山、水、石、林、湿地于一身。过去,农场对资源经营、生态平衡的认识不高,方法不当,只是单一的注重开荒种地,尽可能多地把森林、草原、湿地等资源转化为耕地,造成其他资源的管理和经营盲目、无序、浪费和低效,森林过度采伐,荒坡、草原和湿地过度开发,采石等行为时有发生,开地投入大、风险高,十年九亏;采石品级低、成本高、安全事故多、生态破坏严重。由于资源管理经营的低效和无序,宝贵的资源被他人低价使用和无偿侵占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
2004年,建三江管理局出台了《建三江分局关于加强经济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着重强调了资源管理经营问题。《意见》出台以后,胜利农场历界领导班子对其都高度重视。近年来,胜利农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档案管理为载体,以持续发展、和谐相处、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为目的,加强管理、谨慎开发,注重保护、巧妙利用,使农场各类资源的经营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一、科学掌控,树立资源资产化管理理念
国家划拨给国有农场区域的国有土地、林地、草原、水资源等资源性资产,是国有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场对此享有使用、经营、收益的权利。科学的掌控和经营管理各类资源,对农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场为摸清家底全面开展资源性资产经营、管护工作,根据管局《意见》成立了农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将原来资源性资产行业部门管理的局面,转变成资源性资产由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建立档案、统一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相关行业部门协管(归集资料、执行政策、行使管护)的格局,形成了各司其职、各担其责的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建立完备的资源性资产档案
首先,明晰资源性资产产权关系。2004年农场组织财务、计划、林业、土地、水利、畜牧等行业部门开展资源性资产产权界定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农场资源性资产错综复杂,矛盾众多,牵涉区域位置和少数人的利益。通过查阅财务、统计、水利、林业等行业资料、走访农场老职工及采摘捕捞人员,结合农场行政区划图和最近的农场资源航拍图表,界定农场辖区内农场产权的林地、水面、湿地、非煤矿山资源性资产。
其次,明确资源性资产普查分工及内容。资源性资产以管护行业部门分工普查(林业部门负责森林、湿地资源;畜牧部门负责草原、河流水面资产;国资及土地部门负责非煤矿山)。资源性资产多处在山区、河流、湿地,普查困难,同时资源性资产普查因专业性强,农场及行业部门组织精干技术人员及设备开展此项工作。
资源性资产普查的内容是按资源属性分类。林木资产从区域数量和区域结构确定普查内容,在数量上确定林地面积、腐殖层厚度、林木蓄积面积、龄级、胸径、树高等14项测量数据;从林木结构角度确定林木的起源、树种、保护等级、龄组、土壤结构、林木工程类别等19项分类数据。水面资产从区域位置、面积、自然特性、承包人、承包期、经营管护权限等13项普查数据。矿山资产从区域位置、距离、蓄量、矿石种类、地面植被覆盖量、等进行普查。
最后,归集资源性资产普查资料档案。通过对资源性资产普查取得的各类资产基础资料归集、分类、汇总,结合农场航拍图及以往林木、水面湿地、矿山历史资料整理并建立相关档案。林木资产形成41套林班档案及3082份森林资源小班卡片;水面
资产形成1套水面档案16份卡片水面湿地3卡片。矿山资产形成1套矿山档案22份矿产卡片。
(二)实施资源性资产档案动态管理
资源性资产档案建立后,为保证档案的有效利用与动态可持续管护工作全面推进。农场本着“位置准确,内容详实,数据真实,信息可靠,查阅方便”原则,出台一系列资源性资产管护办法,如:《胜利农场人工林转让实施办法》、《胜利农场非煤矿山管理办法》,同时按照自动化办公需要,农场将各类档案计算机平台化动态管理,及时核对资源性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延续登记。
动态化平台化资源性资产档案的建立,改变了以往资源性资产无账可查、无人管理、流失严重、利用率低的局面。为管理和经营资源性资产,充分挖掘资源性资产的潜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发挥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实现资源的资本化运营,达到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目的。
(三)建立资源性资产管理新机制
建立资源性资产档案,实行资源性资产平台化管理,初步达到摸清资源性资产的家底,为了将即得的资源进行有效转化,农场依据建垦局[2004]6号文件精神,出台制定了资源性资产数量保值与质量保值计划,以保护资源再生和合理经营资源为目的,制定林木绿化、还耕还林、草原湿地退耕、矿山开采植被恢复等保护资源计划指标,同时制定林下经济开发、人工林转让、水面经营管护、经营毛石等资源性资产经营指标。农场以市场化法则入手流转农场资源性资产,创新农场资源资产运营理念,积极探索农场资源性资产经营管理的新机制和资源性资产流转试点工作,促进了农场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二、强化管理,注重保护资源性资产保值增值
农场积极探索资源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互补双赢的路子,本着“精管、实效”的原则,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自2004年实行资源性资产逐步强化管理以来到2011年八年间,农场累计投入资源性资产管护基础建设资金502万元。更新增设林业防火执法设施 200 台套,水面湿地保护设施 5台套,矿山矿石管护设备2台套。农场对挠力河胜利段水面、湿地、草原的有效管护,并成功申报建立了省级、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对喀尔喀山玄武岩地貌的实施管理与维护,使其被批准为省级喀尔喀山地质自然保护区;按照防御自然灾害与打造自然景观相结合的理念,合理的对昔日洪水泛滥成灾的“长流水”地段进行治理,打造出具有北国特色的“喀尔喀湖”景观,成为建三江地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林业资源管护改变了原来单一采伐木材的传统经营方式,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培育体系,森林防火、资源和林政管理等各项工作迈入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实现了林业用地、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三增长”。
三、谨慎开发,合理利用资源获得收益
农场在林业、水面湿地、矿山资源保值增值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动职工积极发展自营经济,取得了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可喜成效。农场通过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加强资源保护的成果转化,已累计取得资源转化收入1300万元。其中:一是通过人工林转让累计7182.3亩,农场转让取得一次性收益233万元,化解农场债务120万元,同时每年人工林转让管理费收入8.8万元。二是改变造林机制,采取个人造林。与农场林业局签订合同,农场与个人权属比例2:8。并允许个人在林地间种植各种矮棵作物发展林下经济,每年取得收入50多万元。三是区域河流、水库、池塘、河沟、人工渠捕捞养殖权竞价发包,每年可收取承包收入10余万元。四是非煤矿山的开发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农场统一经营,实现毛石收入810余万元。
八年来农场通过政策鼓励、干部带头,引导农场职工发展自营经济收入达 2305万元,经营资源总面积达35000亩,收入年均增长15 %。一是形成以人参种植、林下鸡、果树、五味子、黑木耳、人工饲养鹿、林下野猪等林下经济。通引进吉林扶松客商来我场合作开发种植人参200亩,其中林下参50,棚参150亩,引进小佳河养殖户林下养殖野猪500头,从而为我场带来了种、养植技术,带动了我场该项目的发展,目前在他们带动和帮助下,种植林下参30户,种植面积200亩。同时我场在抓住主打项目的同时各项目全面发展,目前我场果树种植面积已发展到
200亩,品种有123、黄太苹、李子等,五味子已达100亩,鹿100头。二是形成以鱼苗、商品鱼、河蟹养殖、湿地“三花五罗十八子”捕捞为主的水面湿地经济。仅2011年就产育苗9吨,生产商品鱼200吨,放养水面1200亩,河蟹养殖150亩,出产河蟹3吨,实现渔业产值150万元。
目前农场资源性资产的合理利用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只对人工种植林流转和部分林下经济、水面养殖捕捞、矿山风化石资源进行了有限的转化。已知未进行开发的资源有188.5万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量、每年可捕捞不同种鱼类3—10万公斤的挠力河睡眠、11510公顷的可承载近3万头牛或者15万只羊放牧的湿地草原等。农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其中:自然林经营转化、地表水节水综合利用、挠力河湿地及喀尔喀山观光旅游等急待合理开发。未来农场通过合理经营资源取得的资源性收入潜力巨大。
四、拓宽思路,创新资源创收新渠道
农场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着力推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前提是必须把解决农业、城镇及自然资源三者的利益平衡,把三者间的保护、治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放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同时着力探索新的创新资源创收,保护农场人民长远利益和调动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如在经营城镇资源上,农场始终坚持“宜工、宜商、宜居”的城市经营理念,以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的农垦新城为目标,按照总局“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
量管理、高效能经营、高品位发展”的要求,利用周边闲置土地,将农场场部打造成2万人口以上的万人小城镇。截止2011年,全场已完成34个居民点整体拆迁,搬迁3011户7000多人搬进新居。近三年建设高标准住宅40万平方米,门市及车库为农场创收2664万元。
利用搬迁居民区房区废弃地建设蔬菜大棚区50余亩,恢复耕地1020亩,集中建设大棚2600余栋,既解决了部分职工就业问题,又解决了场直居民冬季吃菜难的问题;促进了土地高效合理利用。
几年来,农场先后出让农贸市场前870平方米空地,由开发商无偿给农场修三条水泥街道,价值130万元;出让面积狭小、设施陈旧的老客运站,由开发商在指定位置无偿给农场建1000平方米的新客运站,价值110万元,转让废弃校园建住宅楼收入600万元,闲置场地转让建住宅楼收入130万元,农场累计收入达1000元万元。农场不仅直接获得经济收益,而且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同时也带动了新区土地的升值,使农场城镇建设步入了以城镇经营城镇的良性循环。
五、几点体会
回顾八年的资源性资产经营管理历程,既坚定了我们高效经管的信心和决心,也给了我们诸多的经验和启示:
(一)认识要高。资源的开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如开发得当,可以有效地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如不尊重客观规律,极有可能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在自然资源开发中,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开发,不重视生态保护,最终导致开发的失败和区域生态环境的退
化;另一种是唯生态保护而生态保护,而排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国营农场条例赋予我们辖区内资源管理经营权责,我们责无旁贷,必须管理好用好这份宝贵资源,否则,就会资源就会成为三不管地带,造成损失和浪费,我们并将成为历史罪人。
(二)力度要大。力度体现在方法得当,如果开发方式和手段得当,不是强行向自然索取,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治理、利用、改造、保护,建立新的生态体系,其系统的生产力就会大大提高。实践证明,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先进的管理和组织方式,以及符合实际的融资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是自然资源开发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三)思路要宽。从资源的概念去理解资源,这样才能摆脱狭隘企业利益和眼前利益观,站在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子孙万代利益的角度去管理经营资源,农场利益才能相得益彰的最大化。
(四)方法要新。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的问题,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创新适应了农场目前条件下的大农业需要,形成了“一业带动多业,多业协调发展”,初步走出一条具有农场特色的新型发展之路。
六、下步资源管理经营打算
今后农场将进一步调查地下资源,研究创新资源,开阔农场经营思路。紧迫的是地下水资源的调查,事关大农业的发展。农场水稻面积已经发展到46万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已经成
为农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场目前以通过江水灌溉、截留地表水、节水灌溉等三项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通过农场几年的运作,资源性资产的管理模式已经由原先的粗放型管理转化为精细型管理,增加国有资产收益,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达到了管局要求的“全程管理、全面经营”理念。我场2009年-2011年,连续三年被建三江管局财务处评为国有资产管理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利于管局领导的正确指导,农场领导的高度重视,所有财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今后的工作更加艰巨,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决心从加快农场经济发展,拓宽农场增收节支的渠道,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力度,以经营资源性资产为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第二篇:典型汇报材料
转变作风 优化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
----虹桥社区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典型材料
喀格勒克镇虹桥社区自开展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以来,一直以为民办实事为宗旨,将居民上访变为干部下访,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领导重视,部署到位。“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活动启动后,社区党支部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讨论研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于2012年3月6日召开了动员大会,要求全广大党员干部把“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活动与正在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把创先争优的工作重心放在服务群众上,在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创先争优,切实转变作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凝聚民心,推进发展。并于没周二专门召开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工作例会,传达部署上级党委的安排,工作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经验,促进了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完善机制,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以“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为平台,建立健全了定期汇报、信息报送、沟通交流、日排查、值班备勤、信息研判等制度,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营造浓厚氛围。以宣传引领为导向,社区积极组织干部、党员、片警、“四老人员”和居民代表,组成3个宣讲小组,采用集中宣讲和入户走访宣讲的方式,开展关于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地委及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对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正在推进的民生工程进行具体讲解,引导群众遵纪守法,把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追求共同富裕,走向现代文明,建设美好家园上来。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消除空白点和盲区,使宣传面达100%。以面对面宣传为平台,做好面对面宣传教育群众。制作精美的宣传专栏,引导广大干部、各族居民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投身到建设美好和布克赛尔建设中。
二、集中力量,深入细致做好维稳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各类信息报送。充分发挥“四老人员”、十户长和楼栋长作用,建立并完善了信息收集、分析研判、联络员、楼栋(巷道)及信息员例会制度,充分发挥楼栋、巷道、单元长及社区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做到信息每天收集、汇总、报送,牢牢掌握社情动态,确保信息的畅通。
二是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以“三管”(即房管、人管、网管)模式加强流动人员的管理。集中统一开展流动人口大清查,社区干部分成3个组,对全镇不漏死角的进行了排查,清理整顿外来人员的临时聚居点,对暂住人口进行核对清查,并强化管理。
三是做好值班备勤。为社区协警民兵等组成的巡逻队配备了迷彩服、木棍等巡逻设施,分成三个组,在居民区、小巷进行24小时义务巡逻。实行24小时值班制,领导干部亲自带班,双岗双值,确保在特殊期间不出任何问题。
四是认真化解矛盾纠纷。工作队成员在入户中收集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日研判,分析研究解决的办法,将解决问题落实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有效整合三大调解资源,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种调解方式的有机结合,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
三、深入走访调研,解决居民所需
保障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落实自治区“民生建设年”各项部署,将工作重心放到“便民、服务”上来,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二是认真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解决基层实际困难,让居民群众切实感受关怀和温暖。深入小组了解实情,帮助和引导群众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寻求适合自己家庭实际的发展路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化解矛盾纠纷。社区干部结合走访摸底工作,对可能出现的信访问题及时进行排查,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及时沟通,积极解决问题,争取工作主动权。把居民群众的心拢在一起,把思想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增强社区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总之,通过“转变作风 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与党员、群众的座谈、谈心,更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振奋了精神,完善了各种规范制度,广大干部与社区干部共同深入社区开展工作,查民情、知民意、访民苦、解民忧,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融洽干群关系,为建设和谐和布克赛尔镇谱写新篇章!
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典型材料
虹桥社区党支部
第三篇:教学典型汇报材料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管理过程。在当今“减负增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在“教”、“导”、“学”和“研”这四字上狠下功夫,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在反思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不断创新新的课堂管理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现就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情况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
一、课堂教学管理。
(一)校长听课。
我校一直坚持校长听课,由校长、副校长到课堂听课。校长听完课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出存在的问题或建设性意见,同时还要检查教师的备课本、学生的作业本以及班主任工作手册等资料,并把详情记录,作为教师考核的一个依据。对于有特别需求的教师(如有成长困惑的教师,有成长期望的教师等),我校还鼓励实行“邀请课”行动,即教师主动邀请校长室、教研室与教研组教师前去听课,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实质性的帮助,帮助教师更好的成长。
(二)教研员听课。
我校根据《教研员工作职责》和《教研室工作条例》要求,每年都组织教研员对全镇任课教师实行课堂教学评估,教研员本着“为检查而听课、为指导而听课、为研究而听课、为总结而听课、为提高而听课”的目的,听课过程重在调查研究,还要传递信息,更要发现人才、培养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评估中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有的放矢,充分准备
教研员深入学校听课目的是检查课程标准落实情况,了解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困惑,传递有关课改的新信息,发现人才培养典型等。要明确听课目的,根据检查课、指导课、研究课、选优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确定听课的侧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教研员作为老师的老师,平时必须孜孜以学,积累深厚,具有居高临下指导业务的水平,尤其是每次听课前应精心准备:对课程标准了如指掌,把握课程标准各方面要求;对教材烂熟于心,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及体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最后按课程标准精神初步构思出本节课教学的大致框架。此外,上课铃响时,要带好听课笔记、课本、笔等准时到教室落座,不要姗姗来迟,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2、专心致志,翔实记录
教研员是和教师共同成长的,应虚怀若谷,以学习者身份来听课,才能与教师在课改中共同成长。上课时间是流动的,课堂40分钟稍纵即逝,所以教研员做到需聚精会神,全
身心投入,做到听、看、思、记相结合。聆听教师讲得是否重点突出、清楚明白,启发引导是否得当到位;聆听学生回答问题怎样,是否敢于质疑问难。观察教师是否情绪饱满、入情入境,是否教态亲切自然、板书规范合理,教法选择是否灵活恰当等;观察学生是否兴趣盎然、精神振奋,是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等。听看同时要积极思考,认真分析,将实际教学与课前预想及以往经验进行对照,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教学特点、突出亮点和存在问题。还要详细、全面记录教学的整个过程,包括导入新课、教法学法运用、师生双边活动、练习设计、教学反馈、课堂小结、教学时间分配、板书等,同时把课堂哪些环节出现的亮点及失误写在听课笔记相应位置上,最后通过梳理分析,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标准,归结出教学的优点、缺点,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3、总结升华,提高素质
教研员到学校听课既是了解一线教学情况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提升的过程,因此,应把听课记录下来的东西,学校领导老师反映的问题和自己听评课中所见所感所悟及时整理,反复琢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带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写成有推广价值的经验材料或论文,为以后教研活动积累可以借鉴的资料。养成留心积累、勤于钻研的习惯,教研员便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三)、教研员评课。
教研员听完课后应与执教者交流磋商,充分发挥评课作用,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讲究评课方法
教研员评课是有方法和技巧的,我们要求教研员评课既要注重整体分析,又要注重局部分析,做到高屋建瓴,点面结合,抓住实质,找出特点,一针见血。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注重场合,把握分寸,褒贬得当,主次分明,以理服人。在与教师个别交流时,采取民主互动的评课方式,先由执教者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教研员开诚布公地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不要生搬硬套某种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评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商量的口吻与教师像朋友似的平等交流,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不要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要允许教师解释、说明,甚至申辩,允许发表不同见解,通过你来我往的交谈切磋,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问题,真诚地帮助教师不断成长,让教师心悦诚服。以肯定教师成绩为主,对于存在不足可以用提建议的口吻指出今后努力方向,一定不要在细枝末节问题上打转,要抓住关键实质问题分析评议,讲透道理,这样学校领导教师才会觉得受益匪浅,确实对今后教学有促进作用。
2、把握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教侧重看:
(1)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制定,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2)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潜能;所教内容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内容深广适度,容量得当,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注重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及知识积累,重视沟通课堂内外、学科内外。
(3)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环环相扣,课堂节奏和谐,结构严谨,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教学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民主融洽,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学;精心设计学生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能进行激励性评价。
(4)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根据教学需要,恰当、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意学生反馈,根据课堂的生成性,及时、得当地调整教学。
(5)教师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扎实,文化底蕴深厚,教学基本功过硬;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富有教学机智,应变能力强,能根据课堂非预设性调控教学;具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侧重看:
(1)参与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充分地讨论、交流、活动的时间,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互动合作,学生很好地体验了学习过程。
(2)思维状态,学生有足够地思考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思维积极活跃,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见。
(3)课堂气氛,学生情绪饱满,兴致勃勃,发言踊跃,讨论热烈,练习板演跃跃欲试,学得轻松愉快。
(4)学习效果,三维目标达成,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把握了学习方法,养成了自主学习习惯,当堂检测效果好,形成了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集体教研活动
根据我镇土地面积广,校间距离大、教师老龄化严重及教师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了如下活动:
1、以中心完小及竹园完小两校为地点,分时进行课堂教学开放活动,让
教师就近参加课堂教学观摩和课堂教学研究,同时听课教师和讲课的学科带头人进行相互研讨,把教学中的困惑、教学的感受进行相互交流。
2、推门听课活动:坚持推门听课制度,把平时的听课成绩记入过程管理档案,听课时既看学生学习行为,看对策略的应用,又重点看教学效果。
3、进行课堂帮扶活动:对新教师及弱师实施帮扶听课,在全镇范围内,根据课堂教学抽查,凡是评定为差的课堂教学的教师,实施帮扶式听课,做到问题发现在课堂,研究问题在课堂,辅导在课堂,效果彰显在课堂。这一做法使大部分弱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我们开展了汪沟镇中心小课堂教学达标活动。分为一、二、三级,自上学期开始,每人自主申报课堂教学等级,各校先自行初验,教研室根据初验等级进行复验,对达标者颁发相应等级证书,对评为二、三级的教师允许以后继续升级,根据评得等级情况,依次每学期在量化中另加10、5、3分。教师研究学习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二、教学常规管理。
工作中我校创造性的发挥了学校教干、教研室、教研组、学科年级组的管理职能,实施了“周查、双周结、月评”制度,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实行“一级督查,两级监控”。“一级督查”是各校教干及年级组长抓过程管理,各校对教师的备课实行周查,并进行签字制度,对备课质量进行适时打分,年级组长具体把关集体备课的检查,业务教干具体把关课时备课质量、作业批改、听评课、单元自测和补教补学。业务学习实行双周一查;课堂教学实行每月一查。各校把检查结果按月汇总,检查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然后按优、良、般、差四档,以3:4:2:1的比例记分上报教研室。“两级监督”是包校教干抽查制和教研室进行“筛查”对比制,具体做法是:包校教干对上报成绩不定时、不定项目的抽查,对各校的检查进行过程性监控,对抽查项目内容进行签字验收。教研室根据月报情况分类进行抽查,对上报数据详细核实,同一排队,对成绩虚报、评分偏高偏低学校,按所有被检查人员的成绩下调或上浮3%,并把抽查结果记入过程阶段性管理档案。这样真正做到了一级查一级,逐级抓落实,防止了教学常规管理中的粗放性和形式主义。同时把抽查结果以信息反馈的形式反馈给教师,让他们知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反馈卡就成了管理者与教师的连心卡,同时让教师为教学管理及时提出合理建议,实现了管理的零距离。为常规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的快车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我们争取以这次教学管理现场会为契机,在区教研室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引领下,以规范管理为起点,以完善制度为支撑点,以深化改革为切入点,更好的促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使我校再上一个台阶。
汪沟镇中心小学
2011年10月24日
第四篇:典型材料汇报
龙潭河中学典型材料汇报
卢泽海、潘兆龙:情系留守儿童,奔走呼号,只为龙潭教育。龙潭河镇关公委成立于2010年1月,各届镇长亲任关工委主任、卢泽海、潘兆龙任常务副主任,康冬霞、张春华、彭志国等人为工作组成员。在他们东奔西走、呕心沥血的积极工作下、在龙潭河政府、社会爱心人士、龙潭河镇中学的积极推动下,各项工作取得飞跃性发展,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龙潭河镇地处偏远,学校留守儿童高达60℅以上,还有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特困家庭儿童,他们极需社会各界的关爱,以卢泽海、潘兆龙为主的关公委成员经常深入学校、家庭了解贫困家庭孩子情况,东奔西走筹措资金,送棉被、衣服、书包、学习用品、500元、800元、1000元,有时甚至是自己掏腰包支持孩子们的学习,这样的爱心活动3年之多从未间断。三年来卢泽海、潘兆龙个人资助特困家庭儿童资金各达6500元之多。
2012年关工委工作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2年8月23日在卢泽海、潘兆龙等关工委成员的努力和精心筹备下,慈利县关工委、龙潭河镇关工委在龙潭河镇中学举行联合主办的“三送一扶”暨“大手牵小手”,慈利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县关工委、永定区、武陵源区关工委领导及部分乡镇政府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现场,县关工委为龙潭河镇中学30名贫困家庭学生送去1.5万元扶助金。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学校送去了文体用品。龙潭河镇关工委为该镇4名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教师,17名优秀高中毕业生,12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发放了共计2.1万元的奖金。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募捐,县教
育局捐款2万元、张家界市技工学校捐款1万元、龙企学子基金捐款8500元、纯华(唐纯华)学子基金捐款6000元。市县相关单位、镇直各单位、企事业单位及个人80人次参与捐款,共计为龙潭河镇关心下一代基金捐款12.69万元。现场还进行了“大手拉小手”结对,全镇镇直各部门人员、各村干部、全体教师与13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并进行了现场“认亲”及帮扶活动,为130名留守儿童捐钱捐物合计1.2万元。同年的9月19日,在关公委卢泽海、潘兆龙推动下,慈利县民政局在龙潭河中学组织主办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爱心助学活动”,资助了32名中、小学家庭贫困同学,资助金额高达25000元。2013年8月23日上午,龙潭河镇关工委在政府会议室隆重召开的“大手牵小手” 暨“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表彰大会。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共11人,高考、中考优秀学生共24名,资助了10名家庭贫困儿童,奖励、资助金额达2.55万元。唐纯华“龙潭学子基金”为中考4名优秀学生发放了共计1600元的奖励资金。结对的“大手” 对参会的68名“小手”进行了慰问及资助,谭颖崴、谢晖等政府主要领导、卢泽海、潘兆龙等关工委成员为结对“小手”现场资助500元爱心资金,镇直机关负责人、学校行政领导、村(居)委会书记、主任等爱心“大手”为结对“小手”资助300元、200元不等,为68名小手”资助金额合计达1.3万元.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
李磊,男,现年13岁,现为龙潭河中学七年级88班学生。
暑假7月,家住水坪村的现七年级学生李磊勇救落水同学丁涛。现读三年级的8岁儿童丁涛在玩耍时不慎落入近2米的积水深坑中,一旁玩耍的李磊见状,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奋力将丁涛救出水坑,救出水面的丁涛已昏迷不醒,李磊在四周无人寻求不到帮助的情况下,勇敢、果断实施救治:按压胸腔、人工呼吸,经过近2分钟的紧急救治,丁涛同学口吐脏水终于苏醒。李磊少年的勇敢救人行为值得我们全体同学学习。
政教主任彭志国:忠孝两全责任重
政教主任彭志国,现年52岁,任教七年级历史课。2013年3月彭主任父亲直肠癌复发,晚期,82岁的他身体极度虚弱,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5月底,彭主任妻子又不幸把手摔断,做饭、给父亲洗澡、洗衣、背父亲上下楼散心等家庭所有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在家庭重担下,学校工作并未放松,学校政教工作在他的领导小有条不紊,一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从未耽误。家校间的不断奔走的他、夜半办公室整理资料、备课的他、教室里戴着老花眼上课看字的他,累,但很坚强!本学期,他尝试下载课件使用一体机,已多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忠孝两全责任重担下的他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汪金秀:开学工作中虚弱的身影
汪金秀老师,女,现年47岁,中小完小三年级班主任。暑假期间,汪金秀老师因卵巢囊肿诱发诱发急性盆腔炎,8月20日动完手术,8月29、30日,在未康复的情况下返校参加政治学习,每天由爱人接送回家。31日开学时工作繁忙,为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汪金秀带着(不是老师的)丈夫,打扫教室、报名收费、发放课本等,自政治学习到开学工作结束,从未提及“请假”二字,工作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管红翠:扎根山村无怨无悔,成绩优异
管红翠老师,女,现年43岁,大湖村点校代课教师。12年来1人坚守在大湖村,任教复式头,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热爱学生,有时还将留守儿童带回家当他们的妈妈,工作兢兢业业,从不计个人得失,12年来,所任教班级各科成绩在全镇范围内总能名列前茅,受当地群众的好评。
第五篇:典型材料汇报
龙潭河中学典型材料汇报
卢泽海、潘兆龙:情系留守儿童,奔走呼号,只为龙潭教育。
龙潭河镇关公委成立于2010年1月,各届镇长亲任关工委主任、卢泽海、潘兆龙任常务副主任,康冬霞、张春华、彭志国等人为工作组成员。在他们东奔西走、呕心沥血的积极工作下、在龙潭河政府、社会爱心人士、龙潭河镇中学的积极推动下,各项工作取得飞跃性发展,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龙潭河镇地处偏远,学校留守儿童高达60℅以上,还有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特困家庭儿童,他们极需社会各界的关爱,以卢泽海、潘兆龙为主的关公委成员经常深入学校、家庭了解贫困家庭孩子情况,东奔西走筹措资金,送棉被、衣服、书包、学习用品、500元、800元、1000元,有时甚至是自己掏腰包支持孩子们的学习,这样的爱心活动3年之多从未间断。三年来卢泽海、潘兆龙个人资助特困家庭儿童资金各达6500元之多。
2012年关工委工作更是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12年8月23日在卢泽海、潘兆龙等关工委成员的努力和精心筹备下,慈利县关工委、龙潭河镇关工委在龙潭河镇中学举行联合主办的“三送一扶”暨“大手牵小手”,慈利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县关工委、永定区、武陵源区关工委领导及部分乡镇政府领导出席活动。活动现场,县关工委为龙潭河镇中学30名贫困家庭学生送去1.5万元扶助金。爱心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为学校送去了文体用品。龙潭河镇关工委为该镇4名优秀班主任,2名优秀教师,17名优秀高中毕业生,12名优秀初中毕业生发放了共计2.1万元的奖金。活动现场还进行了募捐,县教
龙潭河中学典型材料汇报
育局捐款2万元、张家界市技工学校捐款1万元、龙企学子基金捐款8500元、纯华(唐纯华)学子基金捐款6000元。市县相关单位、镇直各单位、企事业单位及个人80人次参与捐款,共计为龙潭河镇关心下一代基金捐款12.69万元。现场还进行了“大手拉小手”结对,全镇镇直各部门人员、各村干部、全体教师与130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并进行了现场“认亲”及帮扶活动,为130名留守儿童捐钱捐物合计1.2万元。同年的9月19日,在关公委卢泽海、潘兆龙推动下,慈利县民政局在龙潭河中学组织主办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爱心助学活动”,资助了32名中、小学家庭贫困同学,资助金额高达25000元。2013年8月23日上午,龙潭河镇关工委在政府会议室隆重召开的“大手牵小手” 暨“优秀教师、优秀学生”表彰大会。表彰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共11人,高考、中考优秀学生共24名,资助了10名家庭贫困儿童,奖励、资助金额达2.55万元。唐纯华“龙潭学子基金”为中考4名优秀学生发放了共计1600元的奖励资金。结对的“大手” 对参会的68名“小手”进行了慰问及资助,谭颖崴、谢晖等政府主要领导、卢泽海、潘兆龙等关工委成员为结对“小手”现场资助500元爱心资金,镇直机关负责人、学校行政领导、村(居)委会书记、主任等爱心“大手”为结对“小手”资助300元、200元不等,为68名小手”资助金额合计达1.3万元.龙潭河中学典型材料汇报
勇救落水儿童的英雄
李磊,男,现年13岁,现为龙潭河中学七年级88班学生。暑假7月,家住水坪村的现七年级学生李磊勇救落水同学丁涛。现读三年级的8岁儿童丁涛在玩耍时不慎落入近2米的积水深坑中,一旁玩耍的李磊见状,奋不顾身的跳入水中,奋力将丁涛救出水坑,救出水面的丁涛已昏迷不醒,李磊在四周无人寻求不到帮助的情况下,勇敢、果断实施救治:按压胸腔、人工呼吸,经过近2分钟的紧急救治,丁涛同学口吐脏水终于苏醒。李磊少年的勇敢救人行为值得我们全体同学学习。
政教主任彭志国:忠孝两全责任重
政教主任彭志国,现年52岁,任教七年级历史课。2013年3月彭主任父亲直肠癌复发,晚期,82岁的他身体极度虚弱,生活不能自理。特别是5月底,彭主任妻子又不幸把手摔断,做饭、给父亲洗澡、洗衣、背父亲上下楼散心等家庭所有重担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在家庭重担下,学校工作并未放松,学校政教工作在他的领导小有条不紊,一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从未耽误。家校间的不断奔走的他、夜半办公室整理资料、备课的他、教室里戴着老花眼上课看字的他,累,但很坚强!本学期,他尝试下载课件使用一体机,已多次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忠孝两全责任重担下的他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龙潭河中学典型材料汇报
汪金秀:开学工作中虚弱的身影 汪金秀老师,女,现年47岁,中小完小三年级班主任。暑假期间,汪金秀老师因卵巢囊肿诱发诱发急性盆腔炎,8月20日动完手术,8月29、30日,在未康复的情况下返校参加政治学习,每天由爱人接送回家。31日开学时工作繁忙,为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汪金秀带着(不是老师的)丈夫,打扫教室、报名收费、发放课本等,自政治学习到开学工作结束,从未提及“请假”二字,工作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管红翠:扎根山村无怨无悔,成绩优异
管红翠老师,女,现年43岁,大湖村点校代课教师。12年来1人坚守在大湖村,任教复式头,既是老师,又是炊事员,热爱学生,有时还将留守儿童带回家当他们的妈妈,工作兢兢业业,从不计个人得失,12年来,所任教班级各科成绩在全镇范围内总能名列前茅,受当地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