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非法用工工伤赔偿纠纷案案例提示
深圳非法用工工伤赔偿纠纷案案例提示
【案情简介】2009年3月,私营企业主黄某某,欲成立一家专营轮胎的公司,公司暂定名为:甲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甲公司),其经营范围为从事轮胎的技术开发和销售。随后,黄老板招用了张某等几名员工,专门从事轮胎翻新工作。在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时,黄老板认为某这个名字不够响亮,于是决定用“乙”作为开设公司的名字。2009年9月,乙轮胎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黄老板为其法定代表人,乙公司注册地址仍在原址。张某等也在乙公司继续从事轮胎翻新工作。但是,黄老板、乙公司与张某并未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为其购买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并且因为黄老板与张某是老乡关系,公司在支付其工资时,也没有办理签收手续。
2009年12月,张某在工作中因轮胎爆炸左下肢受伤。事故发生后,黄老板积极为张某治疗,亲自联系医院,并为张某支付医疗费、护理费。2010年3月,在张某第一次医疗期结束后,双方在某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约定由黄老板承担张某医疗期的所有费用。2010年5月,张某在第二次医疗期终结后,黄老板以甲公司的名义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张某被评定为九级伤残。随后,张某要求黄老板按非法用工九级伤残标准给予工伤赔偿。黄老板非常气愤,觉得自己明明是合法注册的公司,怎么一下就成为非法用工呢?因此,双方在某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进行了第二次调解,但未达成任何协议。
此后,张某以黄老板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黄老板按《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方法》支付其一次性工伤赔偿金。起诉时,张某提交了印有某轮胎公司的名片一张及工商查档证明一份,证明工商部门并未有甲公司的登记记录。
【争议焦点】甲公司与张某的劳动关系否构成非法用工。
【案例评析】本案究竟能否构成非法用工,存在很大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当然构成非法用工,理由是:首先,黄某某在招用张某时,是以甲公司的名义招用的,张某提交的名片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次,是以甲公司的名义申请伤残鉴定;再次,甲公司并没有经工商部门合法注册登记。因此,黄某某的行为符合《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确定的非法用工单位的特征,是典型的非法用工行为。而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案不构成非法用工。首先,非法用工的实质是指用人单位没有合法的用工身份,私自招用员工的行为。而本案中,黄某某开办的乙公司已经合法注册了,只是注册的公司名称与当初申请开办的公司名称发生了变化,不相一致,但其开办的公司确实只有一个且是合法注册的,因为公司的开办人、经营范围、经营性质、经营地址及客户完全是一样的,所以,张某所称的非法用工单位其实并不存在,客观存在的就是黄某某开办的乙公司。其次,张某始终是在同一家单位工作,其从事的也一直是轮胎翻新工作,工资也一直由乙公司发放。因此,实质上张某是在黄某某开办的乙公司工作,也就是说张某某受雇的公司事实上是合法注册的公司。其三,从时间上分析,即便最早招用张某时公司还来不及注册,那么在发生工伤时(2009年12月),乙公司业已合法注册。张某在发生工伤时,其用工主体已经具备合法用工资格。所以,不能认定为非法用工。其四,从常理分析,作为黄某某,不可能开办两家经营完全一样的公司,并且不可能在一家业经合法注册后,还以未经注册的公司名义开展业务,招用员工。其五,打击非法用工的目的,主要是为杜绝非法经营给员工造成的伤害。而本案中,存在合法经营的用工单位,对张某可以按照合法劳动关系处理。【处理结果】法院经审理,认定黄某某构成非法用工,判令黄某某按《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方法》,支付原告张某93765元的赔偿金。
本案一审最终采用了第一种意见,认定黄某某构成非法用工行为,并判令黄某某按非法用工给予张某补偿。应该说一审判决的结果使原本应由乙公司承担的工伤责任却转由黄某某个人全部承担,使原本应按正常工伤保险标准进行的赔偿却转为以非法用工的标准进行赔偿,加重了黄某某的责任。究其原因,本案中黄某某之所以败诉,纯粹是因为黄某某严重缺乏劳动法知识及其在发生工伤事故后操作不当导致的:首先,在工伤事故发生后,黄某某应以乙公司而不应以甲公司名义申请工伤认定,明确乙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防止员工因未认定工伤或对用工主体引发争议,但是黄某某却以甲公司的名义申请伤残鉴定。其次,在某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的两次调解中,黄某某应以乙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参与调解,并应以乙公司的名义签署调解协议书。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两次调解,黄某某均以其个人的名义参与,并在第一次的调解协议中明确认可由自己负担张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黄某某的这种错误做法是其败诉的主要原因。最终法院以人民调解书由黄某某签字以及其同意支付医疗费的承诺作为重要证据,认定黄某某属于个人用工。其三,乙公司向张某每月支付工资,却没有任何工资支付凭证,所以在审理时,黄某某主张张某是乙公司员工时却拿不出任何有效证据。其四,黄某某在用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违法的行为,如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未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黄某某的这些做法很容易给法院留下一个不守法经营的印象,加强了法院对其非法用工的判断。本案中,因黄某某的错误做法及处理失当,使本应对其有利的事情转为不利的认定。
【律师提示】通过本案,建议用人单位在劳资管理中,注意以下问题:
一、企业在招用员工前,必须具备主体的合法资格,即必须办理完成公司工商登记手续,领取营业执照;
二、为防范风险,规范用工,公司应主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交社保,尤其是工伤保险,避免工伤引发的纠纷,特别是非法用工纠纷。
三、培养证据意识。注重做好公司入职登记、在职管理、离职手续,保存相关的原始资料(证据)如:入职表、工资单等。(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第二篇:工伤赔偿案例
王某刚到工地上工一星期,就在工作过程中摔倒导致脚骨骨折,进院到今为止已经一个半月,伤情稳定,现在提出要申请工伤。王某所在工地并没有和王某签订劳动合同,请问需要如何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申请工伤需要提交哪些证明材料,而且,能否就公司未同他签订劳动合同而要求赔偿?
1、《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向工伤认定机关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在上述期间内没有提出申请的话,劳动者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然后再申请相关的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获得相应的工伤待遇。案例中王某仍在工伤申请有效期内,应尽快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工伤鉴定所需材料包括
(1)工伤认定申请表(当地劳动部门领取);
(2)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的复印件)
王某在申请工伤鉴定之前必须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盖有印章的工作牌或出入证、工资条、盖有印章或有负责人签名的考勤记录、或已与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工友证言。
3、如王某未能证明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还可从雇佣关系、承揽合同、人身损害赔偿等角度对单位提出索赔。
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要求赔偿
赔偿计算医疗费计算公式
医疗费赔偿金=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费金额+后续医疗费交通食宿费计算公式
交通食宿费金额=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单位职工出差交通费标准*往返次数*人数+单位职工出差食宿费标准*天数*人数+单位职工因工出差伙食费标准*天数*人数住院伙食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
住院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因工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日)*70%*人数*天数辅助器具费计算公式
辅助器具费赔偿金额=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器具数量停工留薪期间的计算公式
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工伤职工受伤前的月工资福利待遇*医疗期生活护理费的计算
护理费=护理人收入(护理人有收入的按误工费的规定计算,参照当地同级护工劳务报酬计算)*护理人数(原则上为一人,如需多人照顾,医院或鉴定机构应明确指出须多人照顾)*护理期限(计算到评残时为止)评残后:护理费赔偿金额有三种情况:
1,进食2,翻身3,大小便4穿衣洗漱5,自我移动满以上5项为完全不能自理,满以上三项为大部分不能自理,满其中一项为部分不能自理
完全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50%
大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40%
部分不能自理的计算公式:
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平均月工资*护理期限(月)*30%
评残后的护理期限计算到职工恢复生活治理能力为止,最长不超过20年各级伤残待遇的计算公式
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月数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3个月
八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9个月
十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7个月
伤残金贴(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本人工资*百分数
一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二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三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四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五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每月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第三篇:非法用工案例评析(最终版)
非法用工案例评析案例
刘某2012年4月进入某餐厅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同年5月12日餐厅安排员工刘某值夜班。夜间刘某发现有小偷进入店内,为保护餐厅财产安全,被小偷扎伤,后被送往医院治疗。事件发生后餐厅老板积极配合员工治疗,并支付前期部分医疗费。此时该餐厅已申请办理工商登记,但未登记。由于未能与餐厅达成赔偿协议,刘某遂申请劳动仲裁,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该案属非法用工为由不予受理。随后,刘某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劳动部《非法用人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三、四条的规定向某市某区法院起诉餐厅及餐厅负责人,请求确认非法用工关系及赔偿医疗费、一次性赔偿金的诉讼请求,并向法院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非法用工界定
一、非法用工的定义:
非法用工是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务工者与用工单位所建立的非法劳动关系。根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也就是说没有营业执照不具备法律规定要件的单位用工都在非法用工的范围。
常见的非法用工包括:“使用童工、未经备案登记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招用员工、外籍员工未经批准在国内工作等都属于非法用工”。
二、非法用工的法律特征:
根据上述规定,“非法用工”具备以下特征:
1、非法用工的主体是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后没有再领取营业执照、再行登记、备案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用人单位;
2、用人单位有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包括过去、现在二个时间段);
3、用人单位有非法用工的事实。简而言之,就是非法用工单位无“用工权”而非法用工的情形。区分用工单位是“非法用工”还是“合法用工”,关键是要看用工主体是否经过依法登记、备案,是否有无营业执照。有无营业执照、是否经过依法登记、备案是成立“非法用工”或“合法用工”的核心要件。
三、非法用工关系
非法用工毕竟在务工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了契约关系,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关系,实务中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务工者与用工单位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且《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劳动部《非法用人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三、四条也规定因在非法用工单位工作造成的伤亡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种意见认为,务工者与用工单位在非法用工期间已建立了雇佣关系,务工者可提起“人身损害赔偿”之诉,直接列自然人(负责人)为被告即可。
四、非法用工赔偿范围
在非法用工中受伤致残或死亡,人们关心的就是能得到哪些赔偿。《办法》第3条规定:“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这一条很清楚地告诉人们,赔偿范围有三项,即治疗费、一次性赔偿金、劳动能力鉴定费。对于鉴定之前的费用,根据《办法》第4条规定:“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五、合理计算赔偿数额
有了赔偿范围,一次性赔偿金应怎么计算?《办法》第7条规定:“以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为赔偿基数。”这个基数到劳动保障部门就可以查到。有了赔偿的基数,具体的计算则根据第5条规定。也就是受伤致残的一次性赔偿金支付标准,按照伤残等级的不同,一级伤残至十级伤残分别按照赔偿基数的16倍至1倍支付。对于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根据《办法》第6条规定:“按照赔偿基数的1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
本案点评
本案案情简单,为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意向,以调解撤诉结案。现结合刘某的案情分析本案。
实务中非法用工有两种意见。
一、第一种意见
实务中有人认为,刘某和某餐厅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应当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且《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劳动部《非法用人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三、四条也规定因在非法用工单位工作造成的伤亡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本案刘某以劳动争议案件起诉用工单位和负责人为被告。
笔者认为,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有关劳动权利义务的争议,其中一方当事人肯定是用人单位。由于用人单位必须取得营业执照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资格,所以对未办理营业执照的雇主,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也就很难说它们之间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
本案被告主体是否适格?主体适格是诉之基本,《工伤保险条例》规定非法用工单位成为诉讼主体,确有变相承认其合法性,造成用工主体认定混乱之嫌。立足我国现今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此种立法也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因“名不正、言不顺”造成的“有理说不清”问题的解决。但放在本案劳动合同纠纷中刘某将餐厅列为被告是合法的,本案某餐厅虽不是合法用工主体,但应是合法的赔偿主体。
需要指出的是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该案属于非法用工为由不予受理是不正确的。因为刘某与某餐厅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
从本案刘某的诉讼请求分析,刘某与某餐厅已经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法院以劳动争议案件受理,应当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但这种方式解决会使当事人刘某进入漫长的诉讼过程,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刘某能得到那些赔偿?本案调解结案没有判决,但笔者认为法院最终会确认刘某与餐厅存在非法用工关系,支持刘某的医疗费请求。对于刘某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法院不会受理。因为根据《非法用工一次性赔偿办法》第七条:“单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赔偿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第八条 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从以上发条表述可知,刘某应先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然后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提起仲裁请求。而实务中由于单位拒绝高额赔偿,将案件拖入漫长的诉讼过程,即使劳动者胜诉也不会立即得到赔偿。
从赔偿额分析本案,假设刘某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伤残,根据《办法》第五条:“ 一次性赔偿金按照以下标准支付: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前款所称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职工年平均工资”。依2011山东职工年平均工资38114元计算,刘某最终能得到76228元的一次性赔偿金。
二、第二种意见
实务中有人认为某餐厅在非法用工期间已与刘某建立了雇佣关系,吴某可提起“人身损害赔偿”之诉,直接列自然人(负责人)为被告即可。
笔者认为,从法律关系出发,本案刘某与某餐厅属于雇佣关系,可以直接提起人身损害赔偿之诉。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保护刘某的权益。本案刘某可向法院提出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诉讼请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规定:“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第十八条规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
(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所以本案刘某可向法院提出支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诉讼请求。
从赔偿额计算方式分析本案:假设刘某劳动能力鉴定为九级伤残,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人均纯收入作为赔偿标准的系数,即一至十级对应百分比系数分别为100%至10%,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级伤残为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二级伤残则乘以90%,依此类推,九级伤残乘以20%,十级伤残乘以10%。依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刘某可得22792×20×20%=91168元残疾赔偿金;依2011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刘某可得8342×20×20%=33368元残疾赔偿金;再加一倍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刘某以雇佣关系起诉得到的赔偿金并不比非法用工得到的少。
笔者建议,从保护劳动者权益出发,此类事故当事人应该走人身损害赔偿程序,直接向法院起诉,按雇佣关系中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索赔,不但实体定性容易、程序上清晰明了,举证也较简单。况且作为非法用工单位的劳动者,也没有理由承担不必要的诉累。
北京市盈科(济南)律师事务所王洪奇律师
第四篇:四级工伤赔偿案例
工伤保险:本人工资与实际缴费工资不符,帮当事人要回差额23万元
作者:胡小蓉 律师 时间:2012年07月25日
工伤保险:本人工资与实际缴费工资不符,帮当事人要回差额23万元
一、案情简要:
2010年3月8日,申请人应聘至被申请人处工作,约定工资为3000元/月。2010年11月13日,被申请人生产大楼的载货电梯,出现故障停留在生产大楼四楼和五楼之间。当日下午15时50分许,被申请人管理人员要求申请人去检修电梯,申请人在电梯顶部,查看电梯故障原因时,电梯突然坠落,申请人随电梯掉落到底层,造成其全身多处受伤,经诊断结论为全身多处受伤、左小腿离段毁损伤、右侧肱骨上段骨折、右肩关节脱位、骨盘耻骨联合分离、骶尾骨骨折等。经瑞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申请人因工受伤属于工伤。2011年8月29日,经温州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申请人因工致残等级为肆级,可以安装左大腿假肢。
事故发生后,被申请人仅向申请人支付了部分医疗费,以每月2000元标准支付了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的工资。嗣后,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缴纳了最低基数的工伤保险(1480元/月),申请人在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只能拿到1480元标准的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其他费用。申请人多次向被申请人要求支付其他工伤待遇以及损失均无果。
二、代理经过:
申请人多次咨询胡小蓉律师后,决定委托胡律师维护其合法权益。胡律师接受申请人的委托后,综合分析了案情,因申请人准备提起劳动仲裁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未将相关的赔偿款交付给申请人,且申请人也不知道被申请人为申请人缴纳的工伤保险情况。于是,提出了以下仲裁请求:
1、依法判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共计63000元;
2、依法判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一次性支付伤残津贴共计人民币652500元;
3、依法判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康复费等共计人民币44861.88元;
4、依法判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维修费共计人民币262700元;
5、依法判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9500元及拖欠赔偿金4750元;
6、依法判令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鉴定费300元;
7、依法判令被申请人为申请人补缴社会保险。
三、结果
胡律师提交了相关仲裁材料之后,多处收集全国各地关于工伤保险缴费工资与实际工资不符,用人单位补偿相关赔偿差额的判例,并且将这些判例提交给仲裁委员会作为参考。开庭时,被申请人亲自出庭参加诉讼,而是由其代理律师出庭。开庭时,胡律师从法律规定、法律精神、实际判例等等多方面论证被申请人需要向申请人赔偿社保之外 的差额。开庭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后,被申请人主动联系申请人要求调解。双方达成以下调解协议:
1、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保留劳动关系,申请人推出工作岗位,被申请人自愿申请人退休前的全额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义务;
2、由被申请人一次性支付给申请人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差额(本人工资与实际缴费工资差额部分)、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共计227000元,于2012年1月15日前付清;
3、申请人放弃其他仲裁请求。
现申请人已从劳动社会保障局领取到伤残补助金,每月伤残津贴等工伤保险待遇,也从被申请人处领取了227000元。委托人对本案的最后结果非常满意,也多次表达了感激之情。http://lawyer.110.com/263332/article/show/type/2/aid/308250/
第五篇:劳动者工伤赔偿案例
劳动者工伤赔偿案例
来源:胡律师网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所属栏目:劳动纠纷律师案例
2O07年8月7日,张某经人介绍到上海某建筑公司第八工程处的一处项目部工。2O07年12月18日下午6时许,张某违反操作规程,在安放道板下的胶垫时未使用铁钩,直接用手放置。由于支撑道板的千斤顶滑落,重达10多吨的道板坠下,将张某的左手砸伤。张某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90天后出院,住院期间医院认为病人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要护理。2008年3月6日,上海市某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其所受伤害为工伤。经对张某的伤情进行鉴定,结论是张某左手第三、四掌骨骨折,食指、中指近节指粉碎性骨折,伤残等级为工伤七级。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赔偿责任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至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七条、第六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伤害,并通过法定程序认定工伤的,可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认定工伤后又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符合工伤保险标准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认定工伤后,应当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劳动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需要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按有关标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此外,工伤保险基金还应支付劳动能力鉴定费、经鉴定需要护理的生活护理费、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等级的差别支付伤残津贴或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因工死亡的,向其符合领取规定的近亲属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J跬工亡补助金。如果劳动者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后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上文中说到的情形是用人单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费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则上述的各项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另外,如果劳动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护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派人员进行护理,否则要向工伤劳动者支付护理费。
专业劳动纠纷律师认为,上面的案例中,由于某建筑公司没有为张某参加工伤保险,因此要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向张某支付相关的费用。
上海律师胡燕来,二十年只做法律,被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2008-2009卢湾区十位优秀律师之一,荣获上海“劳动争议代理最佳律师奖”,擅长劳动纠纷律师和企业法律顾问,手机***,邮箱hulvshi1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