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道桥镇二0一一年十个一工程1-4汇报1
三道桥镇二0一一年社会帮扶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社会帮扶工作的各项要求。各包村领导主动到位、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一年的帮扶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三道桥镇共辖15个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农户7739户,总人口33128人。今年以来,各包扶我镇各村的单位领导先后多次深入到所包村社进行走访调查、实地调研等形式帮助所包村社理思路、谋发展。对症下药,解难题。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了所包村社极大的支持帮助。
在新农村示范点的建设方面,各帮扶单位继续完善小油路建设、沼气入户工程。继续鼓励和支持主导产业发展,扩大种养业规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村屯绿化项目、节水改造工程等都同步进行。在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共规划投资总额200万元。其中包村领导投入共64万元。项目的实施使得当地种养业结构更趋合理化,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为进一步壮大农村产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各帮扶单位积极到各村调查实际,根据包扶村社的具体实际,培育和发展了15个富民产业,计划投入资金200万元,其中到位50万元。这批新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安排就业人员155人。为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各帮扶单位改“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他们脱贫致富的规划,提供资金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业等,共帮扶贫困户总数51户,投入帮扶资金101万元。至年底,累计脱贫人数20户。通过帮扶,这些困难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增收致富的信念也得到了提高。
为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各帮扶单位深入困难群众家中,听取他们的心声,给他们带去党的问候。在春节前,土地局慰问所包扶村贫困户张庆云、周宗全、连银花,每户帮扶现金1000元。慰问贫困学生朱月美、郭小伟,每人帮扶现金1000元;环保局慰问乌兰村贫困户10户,每户送去1袋米;科技局慰问热水村贫困户4户,每户送去1袋米;教育局慰问永进村贫困户2户,每户送去米面各1 袋,帮扶贫困大学生现金500元;旗委郭占江旗长来到和平村进行了实地察看、了解情况,共同制定了和平村瓜菜批发市场和村委会办公场所建设方案,并计划投入资金;三道桥镇党委书记卢欣慰问柴脑包村贫困户5户,每户送去米面各1袋;镇长刘子平慰问贫困户5户,每户送去米面各1袋。其他各单位均表示,将进一步深入各包扶村了解情况,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为村民们办更多的好事。
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社会保障。为进一步创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各帮扶单位积极深入村社,了解民情、民意,排查农村社会可能存在的各种隐患。共排查矛盾7起,各帮扶单位积极与当事人谈心,找出矛盾产生的根源,根据实际进行得当的处理,成功解决矛盾3起,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
为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帮扶单位积极与村里联系,共投入资金1.5万元组建宣传文艺队15支,演出场次达47次,受到了农民的热烈欢迎。
一年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帮扶单位的鼎力帮助下,我镇各帮扶村社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社会帮扶工作圆满的完成。
中共三道桥镇委员会 三道桥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第二篇:三道桥镇农村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三道桥镇农村经济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2010年,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党委、政府以“珍惜古镇荣誉,推动古镇发展,挖掘古镇潜力,振兴古镇经济”这一目标,凝民心、聚民力、集民智、解民忧,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全镇农牧业总产值完成4.9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84元,同比增长1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了5‰以内,圆满地完成了旗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一、2011年工作思路及“十二五”总体规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镇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旗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特色农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提高集镇化水平
2011年,我镇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使生产要
素向集镇合理集聚,突出抓好集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集镇化水平,突出集镇建设。到“十二五”末,集镇城区面积将扩大到3.5平方公里,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建好集镇区内给排水、亮化、美化、垃圾处理等工程。
(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2011年,要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具有我镇特色的主导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着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富有成长活力的主导产业或新增长“亮点”。从镇情出发,应重点培育无公害西甜瓜、番茄、脱水菜、杂交花葵、奶牛、肉羊六大支柱产业。
1、做好引领示范作用,走无公害、规模化种植。落实无公害西甜瓜种植4万亩;建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功能瓜菜集散交易市场,使之进入市场化运作,从而更好的体现它的品牌效应,使其向规模化种植发展。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品种是农业增长之源,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的品种,就意味着我们拿到了进入国内外市场的通行证,特别是适销、高值的品
种;二是积极吸收消化先进技术,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现有传统的耕作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一家先进农业加工企业,就可以带来技术、资金、设备和市场,形成引来一家,带进一批,开发一片,富裕一方的结果。
(三)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
抓住热水5社肉羊繁育、改良、育肥积极性高这一机遇,利用该社闲置土地打造一个占地160亩、年出栏肉羊12万只的高效养殖小区,进一步提升畜牧养殖业对繁荣镇域经济的贡献力;奶牛和肉羊养殖不但要有量的扩张,还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扶持大户,建规模小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扶持具有现代化饲养模式的养殖大户和专业村,将使我镇饲养奶牛存栏达到1500头,2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50户,饲养肉羊达到20万只,100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100户;同时,稳定生猪生产,到“十二五”末,全镇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达到20个以上;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基地”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使全镇85%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四)林业生态建设纵向发展。
2011年我镇全面建设五乌线柴脑包段双侧12公里的通道绿化工程,全段落按照设计标准高、施工质量好的原则实行双侧四行树设计,为确保通道绿化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现
已经完成了通道两侧的树壕开挖、置换红沙和秋浇保墒等工作。至此我镇的绿色通道总里程已达到32公里,为全力打造好我镇绿色长廊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深入贯彻国家及自治区扶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机补助的优惠政策;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的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带动多元化投入;增加对农牧业的信贷扶持,建立健全农村牧区信用体系。
(六)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利用蒙海工业园区建在家门口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务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能够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力有序输出的大型就业综合服务中介机构,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务收入,创出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劳务输出要稳定在8000人以上。
(七)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011年,我镇党委要紧紧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这一目标,以农村党建活动为抓手,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推行好“四议两公开”一备案、“三一四全”两个工作法和“四权四制”村治模式的运行;完成好15个村支部党建活动室的建设任务,并配备相应的办公及活动设
施;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做好广大党员群众的培训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使我镇的党建工作载体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第三篇:三道桥镇农村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三道桥镇农村经济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2010年,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党委、政府以“珍惜古镇荣誉,推动古镇发展,挖掘古镇潜力,振兴古镇经济”这一目标,凝民心、聚民力、集民智、解民忧,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全镇农牧业总产值完成4.9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84元,同比增长1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了5‰以内,圆满地完成了旗委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
2011年工作思路及“十二五”总体规划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镇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旗委十二届六次全委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全面实施富民强镇战略。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特色农业强镇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全镇经济和社会协调、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2011年,我镇要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加强规划、建设与管理,实现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是新建的村庄按规划上线,闲置的村庄进行开 1
发,初步落实11个住房破烂不堪的小社并入大社,并落实了3个废弃的轮窑进行土地开发,从而实现土地置换。二是在2010年全面建好集镇区内给排水、亮化、美化、垃圾处理等工程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大胆设想,拟利用镇政府后的一块空地和拆迁部分零散居民建一个环境优美可容纳居民400户的集镇住宅小区,建成后可实现三道桥镇的集中供水、集中供暖等问题,从而使生产要素向集镇合理集聚,突出抓好集镇的功能培育和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集镇化水平。到“十二五”末,集镇城区面积将扩大到
3.5平方公里。
(二)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我镇要对和平新村进行提档扩容,建和平中心示范村,采取“一张蓝图定规划,五业并举求发展;增户扩容上规模,生态建设要先行,强化投入抓建设”的措施。一是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完成了中心村建设的近期和远期规划。二是确立致富产业,和平村立足实际确立了以西甜瓜种植和奶牛养殖为重点的的致富产业。一方面在中心村规划工业用地200亩,用于伊利牧场及西甜瓜集散农贸市场建设,种植业在完成西甜瓜商标注册的基础上走规模化种植和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路子,使其真正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实现群众增收。奶牛业在伊利牧场的带动下由现在的500头发展到900头。三是村庄规模要扩大,逐步将全村其余7个社350户分散住户迁入中心村,总户数突破400户,人口突破1500人以上。
(三)做好农作物种植安排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2011年,农作物种植安排上我镇首先要保证粮食面积,利用冬季科技培训的有利时机广泛宣传动员,实现人均一亩小麦,今年落实小麦面积4万亩,玉米面积4万亩,西甜瓜2万亩,番茄脱水菜面积2万亩,优质杂交花葵5万亩。把农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培育具有我镇特色的主导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通过调查,生产资料和种子准备充分,全镇发放农贷资金8000多万元。(三道桥信用社4600万、大树湾信用社2800万、沙海信用社300万、南渠信用社300万)
在设施农业发展上,我镇于2010年在柴脑包村9社拟建温室40栋,土地已选好,但由于地下水不符合农作物生长用水的标准,后没有建成,我镇将继续化验水质寻找适宜安排这一项目的土地尽快实施设施农业。
(四)畜牧养殖业向规模化发展
三道桥的养殖业一直是个软肋,在现有和平奶牛牧场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继续发展壮大;肉羊发展相对奶牛来说少一些,农民易接受,因此准备大力发展肉羊
繁育、改良、育肥这一产业,现热水12社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很高,利用该社闲置土地打造一个占地160亩、16个肉羊养殖户进驻、年出栏肉羊16万只的高效养殖小区,进一步提升畜牧养殖业对繁荣镇域经济的贡献力;年前以把160亩土地拿回,使用期30年,并与农户签订好了协议书。待土地消冻后4月份开工建设。在奶牛和肉羊养殖不但要有量的扩张,还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扶持大户,建规模小区,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全力扶持具有现代化饲养模式的养殖大户和专业村,将使我镇饲养奶牛存栏达到1500头,20头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50户,饲养肉羊达到20万只,100只以上标准化养殖户达到100户;同时,稳定生猪生产,到“十二五”末,全镇百头以上规模养猪场达到20个以上;使全镇85%以上的农牧户纳入产业化经营。
(五)林业生态建设情况
2011年我镇全面建设五乌线柴脑包段双侧12公里的通道绿化工程,全段落按照设计标准高、施工质量好的原则实行双侧6.5米宽四行树设计,为确保通道绿化工程质量不受影响,现已经完成了通道两侧的树壕开挖、置换红沙和秋浇保墒等工作。下半年我镇还要实施好原大树湾到蒙海工业园区6.8公里的通道工程,到时我镇的绿色通道总里程已达到40公里,实现了省道、县道、工业园区路的全绿化。到十二五末完成我镇区域内所有大小公路双侧的绿化、美化完全实
现我镇预定的“绿色长廊”的奋斗目标。
(六)科技培训、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情况
科技培训工作我镇采取早安排,早动手的原则于2010年11月22日在澄泥村进行了第一场培训,会上市、旗科技局的科技人员从提高种植业科技含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做了很好的讲解,同时也对发展畜牧养殖业应注意的问题也做了很深的说明,使参会的所有产业带头人和群众都受益非浅,培训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后又相继在各村进行了培训。年后正月十六开始,我们联系农牧局的农艺师和畜牧师继续深入到各村进行培训。扶贫开发工作我镇将积极争取整村推进项目把热水养殖小区打造成高标准养殖小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今年没有安排新的开发片,我们将全力做好2010年永进片的后续工作,圆满接受上级验收。
(七)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
利用蒙海工业园区建在家门口的优势,积极发展劳务产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能够对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组织劳力有序输出的大型就业综合服务中介机
构,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劳务收入,创出劳务品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劳务输出要稳定在5000人以上。
(八)基层党建工作活动室建设情况
我镇基层党建工作活动室建设已完成好了13个村,还有两个村没有完成,今年我们要争取上级资金在永进村较为中心的地方新建该村的村支部活动室,并规划休闲健身场地,现地方已选好,同时镇党委政府要拿出资金对乌兰村的党建活动室进行改建,年内全面完成15各村的党建活动室的改扩建,并配备相应的办公及活动设施;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做好党员群众的培训工作。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使我镇的党建工作载体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第四篇: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
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
三道桥镇位于杭锦后旗的中西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16公里,周边与二道桥镇、双庙镇、沙海镇、陕坝镇接壤,杨家河纵贯全镇,全镇设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162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30209人,总户数7741户,辖地面积2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6万亩。
我镇集镇范围包括三道桥和大树湾两个街道,加上三道桥绕城公路、利一路、三达路、永进路等我镇的街道约有4.8公里。
今年以来,我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为民办实事、好事为突破口,全力实施集镇“新、亮、美、齐”工程。一是在集镇环境整治上下大力气。在3月份,组织全镇领导干部,利用10天的时间,集中对集镇的垃圾点、道路、树池、居民巷道内的生活垃圾进行了清理,对主干街道东西出口处的坑、洼路面进行了平整,对影响集镇镇容的广告牌、破旧垃圾池进行了彻底清理。并形成长效机制,规定镇机关领导干部对集镇街道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集中扫除,竭力使集镇干净整洁的面貌长久保持下去。6月份镇党委政府在资金短缺的请况下决定对街道两侧近12000平方米实行硬化,全部用工字砖进行了铺设,并用马路牙对街面所有的树池进行了衬砌,对各个路口实施混凝土浇筑,并在各个路口安装了防护栏,严禁车辆进入除道路以外的硬化区。二是在设施配套上狠下功夫。投资10万元,在集镇主干道、大树湾街道新安装47盏路灯,通过自控开关,定时供电,使集镇街道全面亮起来。新安装垃圾池53个,果皮箱26个,并且对垃圾池进行统一涂色,按序编号,粉刷宣传标语,对果皮箱统一规格,设立公益广告栏,为集镇街道增添色彩。投资226万元对集镇进行改造,在街道两侧新做下水2.8公里,铺设管道2.8公里,新做污水井38座,收水口41处,检查井55个,彻底解决集镇雨水淤积严重,生活污水排输不畅的问题。修建公共厕所2座,实施街道两侧硬化1.7万平米,目前工程已经开工,计划9月份完工。我们还将对集镇迎街店面的牌匾以适当补贴的办法进行统一规格、统一标准,实现整齐划一。在此之前,我们为把集镇工作真正抓在手上,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其他班子领导为成员的集镇改造和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办和城镇管理办具体负责街道日常事务。向驻镇单位和集镇居民发放了《致集镇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实行了环境卫生驻镇各单位分片包干制度和各住户、各经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度。招聘了3名责任心强的保洁工,每天早晨八点之前和下午六点钟以后,为集中清理垃圾和街道打扫时间,平时实行见脏就清的工作机制。
第五篇:三道桥镇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三道桥镇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珍惜古镇荣誉,推动古镇发展,挖掘古镇潜力,振兴古镇经济”这一目标和工作思路,不断抬高工作标杆,狠抓工作落实,使全镇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强基础、调结构,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1,农业产业化发展凸显成效
种植业是我镇的主导产业,一直以来镇党委着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寻找支柱产业。今年,在不断完善以和平、澄泥、黎
二、胜利、长庆为主的西甜瓜产业带;以红旗、西渠口、顺利、新渠、黎
一、长庆、热水为主的番茄产业带;以蒙海、乌兰、黎
二、黎
一、热水为住的杂交花葵产业带的同时,着力建设和平村瓜果交易市场。
和平村瓜菜交易市场位于镇政府西3公里,原梅林庙旧址五乌线北200处。该工程紧紧依托原米仓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环境,立足于三道桥两瓜、两菜得悠久历史和品牌效应来建设。通过“四议两公开”一备案工作法,并征得和平三社全体社员同意,利用和平三社的旧场面建设,总占地6000平米,建简易棚600平米,建200平米的综合活动室和办公室,建装货台、地磅、硬化场地等工作,目前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
2,畜牧养殖业初见规模
以热水村、胜利村为中心的肉羊育肥产带,逐步向周边村社辐射,至2010年以来,新建青贮池23座,今年新购巴美种公羊150头,为全镇的肉羊改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平村奶站顺利通过了蒙牛公司考核,升级为奶牛牧场,进一步提高了牛奶质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极大地带动了全镇奶牛产业的发展,也为全镇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林业生态建设纵深发展
我镇的林业生态建设完成了集镇、临哈线陕坝至原太阳庙、和平新村、新渠新村、蒙海新村等通道绿化任务。通过采取划段承包到人的管护模式,成活率均达90%以上;完成了热水、新渠、永进三个农业综合开发片的植树任务,栽植小美旱25万株,完成农田防护林1.5万亩。
今年,镇里新实施先协线柴脑包段绿色通道工程,该工程共12公里,采用双侧4行树设计,需新植杨大杆1.57万株。为了确保实现栽一株活一株的目标,2010年秋季动用挖机开沟,大车拉沙完成了全段落的取土换沙,完成沙土方量5.4万方,新做过水涵洞35个,腰闸10个,渠口24个,并对全段落进行了秋浇保墒;从4月6日起,镇全体领导干部历时5天,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了该段落的放线、挖坑工作,放线后挖的树坑横看、纵看、侧看都是一条线。树坑的长、宽、深均为40厘米,栽植的规格设计为,株距2米,行距1米。栽植的树种为胸径4厘米以上的新疆杨,并采取坐水和“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规程栽植,做到栽植一条线、平顶一条线、涂红一条线、涂白一条线。年内还要完成国槐1000株、垂柳2300株、新疆杨5200株、小美旱4500株、小榆树苗12万株的补植任务。并完成好热水、新渠、永进三个农业开发片9.5万株小美旱的新植、补植任务。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今年上半年,我镇着力在永进村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开挖各级渠道103条,长度64公里,土方1.3万立方米;修建各级排水沟70条,长度28公里;完成主干路修整15条9公里,清除田间积土0.9万立方米;完成渠道了衬砌6公里;植树造林1.8万株,营造农防林162亩。
该项目的实施,不但提高了项目区及周围村社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高新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率,而且有效地防止表层肥力的流失,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的盐碱化明显地减轻,使农业生产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到了。并且该项目区与“村村通油路”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三南渠是我镇杨家河最难管理的渠道之一,该渠全长6.3千米,承担者顺利、长庆两个村26个社的灌溉任务,由于该渠灌域范围地形高,给灌溉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给灌域内群众形成高额的水费负担。为解决该问题,今年镇政府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实施三南渠提灌工程,工程总投资66万元,农民自筹22万元。该工程的实施可极大地解决广大群众浇水难的问题。目前项目正在紧张进行着。
二、抓民生、沟和谐,统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集镇建设提档升级
三道桥镇集镇规划面积为3.81平方公里,集镇内有居民631户,其中商铺155个,租房住户80户,人口3126人。集镇区居民住房和商铺居民多为年久平房,且参差不齐,严重影响集镇形象。为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古镇三道桥的总体形象,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结合全镇土地臵换工程,镇党委、政府在集镇区中心地段建设“米仓新居”住宅小区。
今年年初正式开始规划设计,现在拆迁工作已经结束,正式进入新建阶段。
“米仓新居”建成后,不仅改善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入住的居民身在农村享受城市的生活待遇;同时为建设幸福三道桥奠定良好基础。
2010年以来,着力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突破口,全力实施集镇“新、亮、美、齐”工程。投资15万元,在集镇主干道和原大树湾街道新安装47盏路灯,在三中半封闭院墙上安装44盏景观灯,使集镇街道全面亮起来;投资10万元在集镇主干道和原大树湾街道新安装垃圾池53个,果皮箱26个;投资276万元对集镇的排污水设施进行了改造,新铺设管道2.5公里,新做污水口42处,收水口61处,检查井54个,彻底解决了集镇雨水淤积严重生活污水排疏不畅的问题,并对街道两侧近1.7万平方米街面用工字砖硬化;用马路牙对街面所有的树池重新进行了衬砌;投资4.8万元安装健身器械20套,并规划了羽毛球和排球场地一个,使人们早晚有了休闲活动的地方。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巩固
镇党委根据上级社会主义系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紧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方针,在坚持”科学发展、适度超前“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
“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快致富”是镇党委在公路建设上的主导思想,先后完成了镇政府--永进村、黎一--红旗、柴脑包通社、黎二--蒙海,胜利--热水、黎二--新渠的跨海油路、原广林通社等油路,全镇油路总里程达到180多公里,2008年在全旗农村乡镇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使全镇85%以上的村民享受到了通村油路带来的实惠。同时镇党委对修油路条件不成熟的通社道路每年进行整修上沙,累计完成道路砂石化55公里,上沙4000多方,切实解决了农民出行难和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
路修通了,基础打扎实了,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松。以2009年全区新农村、新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为契机,今年上半年全面整治了沿路村庄的环境卫生,加强了沿路房舍的美化、亮化工作。在蒙海村成功举办了我镇首届农民趣味运动会;积极争取回和平村万村书库和其它四个村的草原书屋项目;完成了蒙海等四个村的篮球场地建设,并配备了体育器械和健身器材;加强了对六支秧歌队和两支文艺宣传队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从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3,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认真落实旗级下拨的各项社会事务经费,其中发放低保、救济救助、优抚专项资金 万元,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镇残联配备办公室四间200多平方米,并进行了统一装修,配备活动器械6套,图书1000册。我镇的残疾人事业受到了自治区、市、旗残联的一致肯定。
4,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
今年以来,全镇共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综合直补、农资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资金42万元;发放农机补贴 多万元;发放家电、摩托车、汽车下乡补贴 万元;全镇累计完成农村合作医疗报销 万元;收取农业保险金 万元;积极开展了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
5,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着实有效
镇按期完成计划生育各项指标,计划生育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党委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针,积极落实各项奖补政策,开展优质服务,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通过加大对计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和增加计生干部补贴标准等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几年来,我镇人口出生率稳定在5‰以内,连续五年排名全旗前列。
6,信访、维稳工作得到进一步夯实。
建立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镇、村、社三级网络体系,并制定了联络员制度,100%的社实行了专轮防。通过全面实行平安建设工程,全镇三级干部形成了人人抓综治维稳、信访的大好格局。通过采取信访隐患排查、实行“暖心”工程、协调部门解决等措施,成功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上访案件。认真开展了重点上访人稳控工作。为我镇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其他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武装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先后完成了15个村的阵地建设,组建了防汛应急分队1000人,维稳应急分队40人,基干民兵240人。整合原有资源,通过重新装修,配备办公设备,所有涉农部门进驻,设立了镇便民服务大厅,切实简化了办事程序,为群众办事提供了便利条件。团委、关心下一代、妇联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抓班子、带队伍、夯实基础
村级组织处于党建工作的最前沿,关乎民生大计,关系稳定大局。2011年1月20日,在全旗首家通过“公推直选”的方法成功选举了长庆村党支部书记,为全旗基层组织选举积累了经验,受到旗委的肯定。镇党委通过严格制定执行对村社干部管理、学习、考评、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使全镇各村支两委形成了干工作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加强了对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力度,按照上级的要求完成了对4个相对后进支部的整顿工作。按照组织发展程序“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将97名科技、产业带头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2,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保障
镇党委切实加强了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顺利、和平、新渠、蒙海、西渠口等13个村活动场所的改扩建,并配套完善了相应的办公设施,同时为15个村安装了党员远程教育网,为党员的教育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第二批、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使全镇广大党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镇党委在抓好阶段性教育活动的同时,在党员教育管理上建立了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党务、政务及时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
镇党委非常重视班子的自身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党委议事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务、政务、财务的公开制度,每年年初镇里将年内要完成的各项工作和为民所办的实事及政策法规等利用电子显示屏和公开栏进行公开和宣传;镇里的各项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并及时公开。同时镇政府民主选举产生了由7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对镇政府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及时公开。镇党委在环节干部的选用上实行公推制,切实把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用上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镇理财小组制定了严格的接待制度和报账制度,并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对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坚持定期报告制度。同时也加强对村级财务运行的监督和管理,把集体收入交回经管站入账,实行报账支出,对各项资金实行了村帐镇管民理、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备案”制度。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各项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运行,切实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