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软件产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

时间:2019-05-12 20:0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软件产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软件产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

第一篇:北京软件产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设想

2008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成为现代服务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创新源泉,全面融入首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促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

一、发展情况与前期工作回顾

(一)北京软件产业保持相对稳定发展态势

1、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继续增长。

北京是我国软件产业最发达的龙头城市,连续8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居全国第一位。2008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37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既定目标。软件与服务出口继续增长。据海关统计,2008年北京软件与服务出口实现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6.5%。

2、骨干企业不断做大做强,龙头优势明显。

2008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的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截止2008年底,北京共有38家企业成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占全国的20%;2008年6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届优秀外包企业——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ITO20强和BPO10强”中,北京分别有10家和3家企业入选。2008年9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08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名单中,北京24家企业位列其中,以绝对优势位居首位。

3、产业政策落实取得良好效果,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2008年北京新认定软件企业和新登记软件产品数量稳中有升,新认定软件企业973家,累计达到5318家;新登记软件产品2370个,累计达13178个。在双高人才奖励方面,2008年,奖励人员15297人,奖励金额1.5亿元。在鼓励出口方面,截止2008年12月底,为累计440家软件企业办理高新软件出口企业确认,享受海关出口增值税免税优惠。

(二)发展产业的认识和做法措施

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提出的现实紧迫需求出发,凝聚首都优势资源,以全面引领支撑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跳出软件看软件,拓展思路发展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使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管理的作用超过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本身的价值。

1.标准的制定权决定了技术在市场的推广权。

标准的制定和主导者具有先入为主控制市场的优先权,往往处在产业链的高端,通过主导标准规则来主导市场,把握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深入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形成重点优势领域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抢占技术制高点,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案例1:超前部署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抢占国际标准战略制高点。跟踪国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科技专项,结合北京在通信领域的研发优势及产业发展方向,部署“4G TDD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及标准化”工作,旨在突破新型多址接入、感知无线电等4G(第四代移动通信)干扰抑制关键技术,提出国际前沿的4G TDD(时分双工)系统干扰抑制整体解决方案,并将相关知识产权以提案方式参与到4G国际标准化工作中,推动北京继续抢占4G TDD国际标准战略制高点。

案例2:闪联标准、UOML标准等终成正果,标准国际化取得里程碑突破。申请国际标准要经过新工作项目(NWIP)、委员会草案(CD)、最终委员会草案(FCD)、国际最终标准草案(FDIS)和国际标准(IS)五个阶段。经过闪联标准工作组多年的努力,由闪联标准工作组提交的闪联标准提案完成了ISO全部投票流程,以96%的支持率高票通过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首个ISO国际标准。

由中电标协文档库技术标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文标委)制定的电子文档领域的读写接口标准—UOML标准正式被批准成为OASIS标准。目前书生、汉王、红旗2000、TRS、紫光等企业已率先支持UOML标准,并在国内重点行业开始试点使用。

2.产业联盟是推动企业联合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和载体。

市场经济的竞争已经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企业联盟体之间的竞争,实现企业自主创新不能仅仅依靠个体企业。因此,要推动创新主体从单个企业转变为产业联盟,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同质化竞争关系转变为“竞合”关系。联合创新要抓住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市场机制创新、服务化建设等关键环节。

案例3:利用联盟机制创新建立服务保障体系,提高软件企业服务水平。针对目前北京基础软件厂商和应用集成商的软件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为用户 2 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现状,通过支持长风联盟作为中立第三方机构,牵头建设长风联盟服务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基础软件厂商和应用集成商的软件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用户对国产基础软件的使用信心,提升国内企业与国际企业的竞争能力,打破国外厂商设立的基础软件市场壁垒,提高市场份额,推进IT厂商向高端发展,优化基础软件产业价值链,达到显著提高北京基础软件产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3.软件服务运营是带动软件服务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软件服务的趋势直接带来软件应用模式的变化,为用户、软件企业和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带来深刻变化与挑战。软件服务有效融合软件服务运营商、专业软件提供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支撑环节,建立起新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推动价值链再造或重构。因此,应探索企业应用软件的服务模式与机制,扶持形成龙头服务运营商,带动企业转型,优化企业协作关系,建设服务产业链,创新软件服务发展。

案例4:顺应软件服务化趋势,加快企业由产品向服务运营转型。随着软件服务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许多企业开始从软件产品向软件服务转型。中企动力作为软件服务化转型的典范,专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IT应用服务”和“信息化解决方案”的服务积累。据IT咨询顾问机构IDC的报告,中企动力一举超越IBM等跨国巨头,已发展成为中国IT服务外包市场的最大企业。通过与CNNIC、Google、新浪、搜狐等知名厂商及机构的合作,中企动力在域名及相关网络推广市场中占据了国内的主要市场份额,并在信息化服务运营领域取得稳步发展,打造真正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信息化服务运营专家形象。

4.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提出的现实紧迫需求。立足于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有的放矢的开展专题研究,从共性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信息技术领域切入点,充分发挥软件与信息服务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集成首都优势科技资源,增强北京辐射全国的能力。

案例5:围绕奥运实际需求,支持科技奥运建设。

紧密围绕奥运电视转播服务、多语言信息服务、信息传输服务、城市数字化管理、无线通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形成了一大批先进、成熟的科技奥运成果,并对奥运会成功举办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奥运比赛现场中文显示系统的出现,打破了历届奥运会只以英文作为显示语言的历史;基于即拍即传WLAN专网的数字化新闻系统等技术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应用,实现了拍摄与采编工作的无缝衔接,显著提高了新闻媒 3 体的工作效率,塑造了高新技术保障奥运的新形象;“IPv6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在奥运安全保障工作中获得实际应用,为奥组委大厦、青岛帆船赛等56个奥运场所(共400个监控节点)提供视频监控服务,实现了视频监控图像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和无马赛克现象,使各级指挥中心都可以看见任意一点的高清晰图像,充分保障了奥运期间各场馆与重要地点的安全监控;国家应用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自2004年5月开始承担为北京奥运会提供软件测试服务的任务,截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结束,共完成信息发布系统等48个奥运信息系统的质量检测工作,占整个奥运会信息系统检测项目的70%,获得了北京奥组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案例6:围绕空间信息服务需求,集成优势资源辐射全国。“北京一号”小卫星是北京市科委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和“863”计划联合支持的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包括数据获取、处理、销售和应用在内的一条龙式的空间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企业在业内的龙头地位,为我市抢占空间信息技术的制高点、培育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北京一号”小卫星的成功运行,已服务于土地资源管理、农业资源统计、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在今年的南方雪灾、汶川特大地震抗灾救灾、2008北京奥运环境整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首都优势科技资源,满足全国科技需求,增强北京辐射全国的能力。

案例7:围绕传统服务业提升需求,促进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内容丰富和服务质量提高。针对翠微集团、菜百集团、中关村海龙商城及其他京城老字号的营销需求,通过支持闻言科技公司等研发“听网”移动增值服务技术,建设北京地区面向传统服务企业的移动营销服务支撑平台,为翠微等传统服务企业提供移动精准营销服务、在线交易和客户关系管理等在线服务,并以此为契机,培育大型移动增值服务运营商,形成移动营销和商务服务的产业链,促进新型移动增值服务业态的形成。为进一步促进传统服务企业服务模式创新,与市商务局联合支持“听网”在朝阳、海淀、昌平等城区开展“移动营销、拉动内需”系列活动,推出“听网”电子优惠券,用先进的移动营销技术改变传统服务业单一的经营模式,实现“移动营销”,提升商家营销和服务水平,方便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案例8: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解决影视、动漫等内容渲染计算能力要求高的问题,支持建设北京多媒体渲染服务平台,不断完善软件公共技术支撑体系。该平台由150台服务器组成,峰值计算速度达到每秒12.7万亿次。在全国9省市已建成的12个提供公共服务的渲染平台中,该平台计算能力位居首位。目前,平台已覆盖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为中央电视台等32家影视动漫企业的44个项目提供29万小时渲染服务,业务领域涉及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和广告等,创作了奥运会宣传片等优秀产品。

二、对当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面临的发展形势

基于软件研发的信息服务和行业应用日趋广泛,基于网络应用的技术开发和业务经营日益突出,技术融合升级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资源的运用逐步从终端转向网络。在后奥运时代,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现实问题和新的发展机遇。

1.全球金融危机对北京软件产业的影响

北京软件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主要来自四个方面:软件服务外包和出口下降;国内行业客户IT投入下降;软件企业上市及融资渠道受阻;低成本压力增大迫使企业外迁。具体主要表现如下:

软件服务外包和产品出口增速可能减缓。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各国实体经济尤其是金融业、制造业等IT需求较大的行业发展受到冲击。日本发包增长显现疲态。2009年,日本与美国等成熟经济体一样,将面临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各研究机构对日本明年IT支出增长的态度也并不乐观。日本制造业2009年预算缩减为2008年的60%,许多大项目被迫延期,甚至出现阶段性停工和放假的情况,再加上日本国内内需的下降,企业削减IT支出,直接影响日本软件企业的经营,大型发包商,如索尼、东芝等集团都出现了财务赤字,影响了对中国的发包量。

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出口仍然是以日本和美国为主,其中,对日出口的比例近60%,日本发包市场的疲软影响北京软件服务出口,增速明显下降。对日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对欧美出口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一些企业仍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行业客户削减IT开支,影响应用软件企业的发展。

应用软件的营业收入是北京软件营业收入构成的主体。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上半年,中国约有上万家中小企业倒闭,金融、制造、外贸、房地产、水泥、钢铁、汽车零配件、销售和物流行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纷纷通过削减信息化预算和IT相关的开支来降低成本、维持生存。北京的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约66%,国内行业客户削减IT支出将影响北京应用软件企业的收入。

投融资增速放缓,部分软件企业推迟上市计划。2008年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共披露54起投融资案例,同比减少33.3%。投资总金额超过14亿美元,同比2007年降低21%。由于国内股市连续下跌,软件企业上市融资的速度明显放缓。许多潜在上市公司由于金融危机引起对股市下跌而无法按预期挂牌上市。在风险投资方面,国外投融资机构受国际金融环境趋紧的影响,投资预期的不确定性促使风险投资机构对今后的投资估值趋向保守,对国内软件企业的投资速度有所减缓。

当然,金融危机也为北京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首先,全球软件服务外包格局面临调整,对北京外包企业提高能力、参与和开拓高端市场提供良好机遇。其次,政府刺激经济措施和国内巨大需求推动国内软件产业增长。再次,企业并购加剧,企业集中度增加,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

2.在扩大国内需求的大环境下,挖掘内需市场为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

国际不利因素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强劲活力。扩大国内需求十项措施的出台,为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提供了历史发展机遇。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服务建设、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等对软件与信息服务的需求巨大,为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推动产业由产品向服务转型提供了广阔天地。

3.北京软件服务化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软件服务化趋势正在引发产业的新变革,软件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正在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由单一的产品研发向提供应用服务与解决方案转型。但从总体上来看,北京软件服务化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软件对首都经济的高端支撑以及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有待提升,对其他各行业经济建设的渗透需要加强;软件服务的价值还未充分体现。

三、下一步推动北京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与工作重点

(一)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 1.发展目标

到2009年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800亿元,年均增长23%,实现增加值560亿元,占全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软件从业人员达到26万人,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软件人才。

2.工作思路

建设“科技北京”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支撑、渗透、引领、提升”方针的指导下,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为核心,推动软件服务化发展和传统服务业提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面向大型行业用户推广解决方案应用。继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技术标准为纽带,支持产业联盟协同创新。

(二)工作重点

面对软件服务化及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找准突破口实现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一步产业发展将在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的同时,强调发挥软件对首都经济的支撑以及对现代服务业的渗透作用,全面推进北京市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传统服务业提升”等信息领域三大专项,寻求重大突破。

1.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作用。

积极探索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的模式。建立北京市委办局、市属大型企业集团、行业协会组织、大型企业、管理专家为主的用户工作体系。建立与各及政府相关处室的沟通渠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委办局发展难题;与市属大型企业集团建立合作机制,为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出谋划策;与行业协会、管理专家建立合作机制,获取重大行业的业务需求,并以此组织资源,加强软件对经济社会的支撑。

2.建设以龙头企业牵动的信息服务产业协作链,带动基础软件厂商和应用软件厂商向服务转型。

把握软件与服务融合的趋势,研发信息服务运营共性支撑技术与规范,建立软件服务运营业务与技术标准体系,支持现有软件服务运营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以龙头企业牵动的信息服务产业协作链,带动基础软件厂商和应用软件厂商协同发展,引导软 件企业向服务转型;把握企业发展与服务转型关键需求,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加强传统的软件项目驱动型企业向服务、咨询发展的引导工作,促进软件企业转型工作的持续深化。

3.凝聚北京优势资源,开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化和增值服务工作。

发挥北京的研发资源优势,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标准研究、产品开发和销售、信息服务提供等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引进国际前沿人才,带动科研院所联合技术攻关,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紧抓移动通信产业的技术源头,保持北京标准研发的领先地位;紧抓移动通信产业的应用高端,产生规模化经济效益,确保北京信息服务的龙头地位。

4.加强软件对传统服务业的渗透,以惠民、便民、利民为最终目标。把握传统服务业信息化的需求,推广低成本信息化应用服务,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面向商业流通领域的信息化需求,搭建一批商业化增值服务、公共资源服务等技术支撑平台,抓大型抓龙头引领行业发展、抓中小型企业体现规模效益、抓郊区市场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传统服务企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服务转型。建设郊区连锁商业企业联合采购平台, 降低城乡商品流通成本,满足郊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惠民、便民、利民为最终目标。

5.服务首都城市运行管理,发展空间信息服务业。

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国内外各种资源,改变目前基于自主控制卫星为主的单一服务模式,探索一条市场化的整合多源空间遥感数据源为主,自主控制卫星数据源为辅的新型服务模式和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强化空间遥感数据整合及服务能力,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优势,满足首都城市运行中日益增长的空间信息服务需求,解决政府管理中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并以此为契机,打造空间信息服务龙头企业,培育北京空间信息服务业。

第二篇:“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五”期间,在国家有关部委、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以下统称软件产业)以自主创新为基,以市场需求为源,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在全国保持了全面领先地位,使得北京发展成为“中国软件之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升。

一、“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

(一)总量规模持续扩张,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总量规模持续增长,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逐步提高。2005年,北京软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780亿元,是2000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6%,总量规模占全国的1/3。实现增加值约310亿元,是2000年的4.5倍,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从2000年的2.8%增长到2005年的4.5%,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占全国的份额(%)北京软件产业营业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60%50.0%50%37.2%32.0%32.9%28.1%30.4%34.4%35.0%33.8%34.0%40%30%78015.4%261334385.352020%10%0%190图1:2000-2005年北京软件产业营业收入增长情况以及占全国的份额(可比口径)

(二)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国软件自主创新的先行者和重要基地。

到2005年底,北京地区软件著作权登记数量累计6,772件,占全国登记总数的37%。经登记的软件产品数量达到7,465件,占全国登记软件产品总数的24.1%。

******0002000年底2001年底2002年底2003年底2004年底2005年底20%24182383***10%5%0%639843%60587465677242%42%50%45%40%37%4820475130%3657360726%26%24%30%25%20%35%41%37%41%北京软件产业著作权登记累计数量(个)著作权登记累计占全国的份额(%)经登记的软件产品数量(个)经登记的软件产品占全国的份额(%)图2:2000年-2005年底北京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软件产品登记数量以及占全国的份额

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和重大产品在“十五”期间涌现。关联应用领域的联想闪联标准、移动通信领域的TD-SCDMA标准、数字音视频领域的AVS标准等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标准。在基础软件方面,通过实施“扬帆工程”和“起航工程”,基于Linux的桌面操作系统从无到有,基本可用,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实现重大突破,办公套件和中间件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完整的自主技术体系。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百度等公司的中文智能搜索、2 汉王公司的手写汉字识别和OCR、华建公司的机器翻译、拓尔思等公司的全文检索等技术领先世界,并实现了产业化。在信息安全方面,北京的信息安全产品占全国的40%,联想网御的千兆线速防火墙、启明星辰的入侵检测系统、瑞星的防病毒软件等都达到了与国际厂商同步的技术水平。在数字媒体技术方面,联众的大规模网络并发集群系统技术可支持全球规模最大的在线并发用户,目标软件等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大型3D网络游戏引擎,方正、书生等公司开发的电子出版系统、数字版权保护、版式文件等核心技术,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在企业管理软件方面,用友公司的ERP高端产品出口海外,成为亚洲第二大ERP厂商。在行业信息化方面,在电子政务、金融、电信等重点行业形成了一批适合国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

(三)骨干企业的发展能力有较大提高,在若干重点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十五”期间,北京涌现出一批在各自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的骨干企业,初步形成了实力比较雄厚、发展后劲充足的骨干企业群体。2004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比2000年增加7家。1-10亿元的企业80家,比2000年增加44家。

具有各种资质的骨干企业数量在全国占据优势。到2005年底,北京地区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累计2,840家,占全国的21.6%;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33家,占全国的40.7%;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数量39家,占全国的24.2%。北京软件企业在中国软件市场的重点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基础软件企业80%以上聚集北京,在信息安全、游戏开发、互联网服务、企***0002321***3891749202221.6201510502000年底2001年底2002年底2003年底2004年底2005年底***000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个)占全国的份额(%)业管理软件等领域,北京软件企业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在政府、金融、电信、中小企业、教育等软件应用领域,北京软件企业均居主导地位。

图3:2000-2005年底北京经认定的软件企业数量增长以及占全国的份额

骨干企业之间积极探索联合创新、联盟发展的机制。“十五”期间陆续成立了闪联企业联盟、中关村IPV6产业联盟等多家由软件企业主导的企业联盟。特别是28家公司和机构组成的“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以行业发展内在需求为导向,标准为纽带,集成创新为目标,创造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业服务机构协调”的运作模式,引导各厂商加强市场联系,以完整的国产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拓市场,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软件出口持续增长,初步突破软件国际化的瓶颈。“十五”期间,通过实施对日人才“双千”计划、Linux出口计 划、对日出口加速器计划、现地外包促进计划、出口扶助计划等软件国际化新举措,软件出口增长迅速,连年迈上新台阶。2005年海关软件出口总量超过3亿美元,是2000年的6.8倍,年均增长率为46.6%。出口总量规模占全国的39%,居全国首位。

软件出口的市场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5年,面向日本的软件出口占总额的57.1%,是北京软件出口的主要市场。面向美国的软件出口实现了初步突破,占出口总额的17.5%,成为北京软件出口新的增长点。

涌现出一批软件出口骨干企业。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软件出口企业数量226家,其中海关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8家,比2000年增加7家。通过CMM/CMMI二级以上的企业数量达到110家,其中通过CMM/CMMI5级的企业数量达到10家。

3.573%3.0332.521.510.50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0.450.290.130.930.690.470.10.630.430.090.1533%1.380.950.5356%48%2.271.7340%1.2233%30%20%10%0%80%70%60%50%北京软件产业出口规模(亿美元)北京软件产业对欧美出口(亿美元)北京软件产业对日出口(亿美元)出口总量比上年增长(%)图4:2000-2005年北京通过海关的软件出口总量以及增长率

北京软件出口的层次正在逐步提升。在软件外包出口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高端的产品出口,如用友的ERP软件、金山的网络游戏、汉王的手写识别系统、方正的中文排版系统、瑞星的杀毒软件、华建的机器翻译软件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经进入海外市场。

(五)产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形成了多方合力发展软件产业的局面。

“十五”期间,市政府以“搞软件、在北京”为主题,着力营造发展软件产业的有利环境。在组织上,建立了北京软件产业协调会议机制,发挥其“顶层设计,综合协调,重大决策”的作用,各主要委办局围绕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加强协调合作,有效地推进了产业发展。

软件产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形成了“核心引领、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五年来,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了从虚拟园区到实体基地、从企业园区到产业基地、从单一软件园到软件园区、孵化器、专业基地协同发展的三个转变。特别是中关村软件园的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获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的资质,成为北京软件产业基地的核心园区,初步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软件园区的目标。

在全国率先建成了支持软件企业创新的大型科技条件平台——北京软件产业公共技术支撑体系。该体系包括“三库四平台”等7个组成部分,依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到2005年已经为1,000多家软件用户和软件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其资源综合使用率达到80%,并与青岛、南京等8家软件园、孵化器开展了资源共享和技术合作,在全国软件园的公共技术支持环境中发挥了辐射和示范作用。70605040323020.5201002001年2002年底累计2003年底累计2004年底累计946.8652005年底累计图5:2001-2005年底北京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数量

软件产业政策落实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十五”期间,北京市共出台十多项软件产业相关政策。五年来,北京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累计约65亿元,占全国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总额的40%。累计19,500人次的软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获得市政府的专项奖励,奖励金额合计超过3亿元。40多家企业通过CMM/CMMI二级以上评估的软件企业得到专项资助,资助金额累计1,000多万元。在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北京市利用软件正版化的契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软件政府采购政策,探索了利用政府采购发展软件产业的经验。*********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0620060002005年双高人才奖励人次(人)双高人才奖励金额(万元)图6:2001-2005年北京软件企业双高人才奖励情况

(六)为首都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较强的渗透和辐射作用。

“十五”期间,软件在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为提高北京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推动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发挥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自主基础软件应用于电子政务,降低了政务信息化的成本,保证了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十五”期间,基于Linux的桌面操作系统和国产办公套件在市区两级政府软件采购中得到应用,比使用外国软件实现正版化节省了大量资金。

软件技术、网络技术和应用创新相结合,加快了北京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到2005年全市网站数量超过1.2万,占全国的18.7%,居全国首位。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40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27.6%。企业信息化稳步推进,74.6%的企业建立了内部网络,100%的大中型工业 企业实现了初级信息化,其中69%达到了中级水平,2.8%达到了高级水平。83.2%的中小企业达到了初级信息化水平,32.2%达到了中级水平。教育信息化全面展开,“校校通”工程进展顺利,建成1,900多个中小学校园网,教育信息网的远程教学服务辐射全市。一批面向“三农”的软件企业为农村信息化提供了专用的软件解决方案,丰富了农村信息化的内涵。此外北京软件企业在城市公共管理信息化、“数字奥运”等各项工作中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经验

“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实践,源于北京软件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应用主导,联合协作,源于政府在产业发展工作中加强引导,重点突破,这是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的主要经验。

(一)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自主创新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在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上不断探索,特别是抓住国际开源运动的发展契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套件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二)依靠应用导向,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拉动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企业紧紧抓住以“十二金”工程为代表的国家信息化的市场机遇,壮大了自身 的实力。市政府在首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利用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手段,为软件企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供了市场空间。

(三)依靠联合协作,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软件企业之间组建新型产业联盟,软件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发展新型产学研合作,是“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突出特点。特别是政府部门重点扶持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大型骨干企业,鼓励大型企业凝聚创新资源,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系统,是北京软件产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四)依靠重点突破,抓住关键环节带动整体发展。北京软件产业具有企业数量多、门类较齐全的特点,必须选准突破口,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北京软件产业逐步聚焦到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出口与外包、数字内容软件等三大优先突破领域,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服务机构统一思想,协同行动,围绕关键环节优先配置资源,形成了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局面。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五年的发展,北京软件产业的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都处于最好的时期,具备在“十一五”时期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但是,软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在未来五年着重解决。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制不够完善。大多数软件企业仍以模仿和系统集成为技术战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好中关村丰富的科技资源,形成的 专利和技术标准等重大创新成果还比较少,北京软件产业还没有真正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二)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能够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软件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140万元,平均从业人数不到40人,企业集中度很低,大多数企业的工程化能力和产品化程度低,项目管理和过程控制能力不强,没有摆脱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我积累,没有形成以联合、并购等资产重组手段实现快速扩张的成长机制。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大,不足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三)高端优势不突出,制约了企业增值空间的扩展。自主基础软件尚未完成从“做出来”到大规模“用起来”的跨越,应用和推广面临较大困难;行业应用软件企业以系统集成和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没有掌握在咨询、品牌、行业核心业务系统等方面的高端能力;软件出口处于国际软件价值链的中下游,离岸外包业务没有与国内其它城市拉开档次;软件与文化创意、信息资源相结合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国际影响力较弱,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要素尚不完备。北京软件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品牌形象不突出。软件国际化专业人才数量不能满足软件出口快速发展的要求,缺乏有效的国际市场渠道,联系的海外关键人物和关键机构还不够多。软件出口的特色优势不明显。

(五)软件产业政策对信息服务业的支持相对不足,瓶颈问题依然存在。现有的产业政策没有充分反映软件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对软 件的高级形态、新的业务形态的支持相对不足。知识产权保护的任务还比较艰巨。投融资渠道不畅,难以满足软件企业的发展要求。软件人才结构不合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用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第三篇:为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

为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国家从1999年起,就出台了针对自主软件的增值税退税优惠政策。2011年,国家又对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进行了延续与完善,出台了财税„2011‟100号文件。我省对应的配套文件是浙国税函„2011‟336号文件。应该说,这两个文件是我省纳税人享受软件产品退税的政策依据。在杭州市国税网站上可以查阅到上述文件,各位可以自行阅读与学习。

下面,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政策概念。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其具体规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对于这项规定,我们需要重点理解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符合退税政策主体条件的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就是说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享受退税优惠。这是一项大前提,这就意味着,希望享受软件退税政策的纳税人,首先必须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二是优惠范围的界定。

符合退税条件的是纳税人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如果不是纳税人自己研发的,比如外购软件产品,受让取得的软件产品、直接进口用以销售的软件产品等等,都不属于软件产品退税的优惠范围。

实际情况中,判断是否“自行研发”比较复杂,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供大家参考: 例如一家软件生产企业从外单位受让某软件的著作权,再进行生产销售,那么由于软件系受让取得,该企业不可以就该软件的销售收入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又比如一家软件企业从境外进口了某软件产品,仅进行了汉字化处理就在国内销售了,那么该企业由于未对进口软件进行本地化改造,也不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再举第三个例子,比如一家软件企业受其他纳税人委托开发了一款软件产品,但是这个产品的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者双方共有,而不是软件企业独有,则这个行为属于软件开发而不是软件销售,应该按照6%缴纳增值税,自然也就不能进行软件退税。

第三个理解重点是退税的优惠方式是“先征后退”。即纳税人需要先按照17%的税率进行申报并缴纳增值税,税款缴纳入库以后,才可以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申请退税。在实际操作中,有纳税人错误理解为“直接按3%”申报,造成少缴税款,因操作失误无法正确享受退税优惠。

四是优惠幅度最高为14%,并不是说每个企业均可享受高达14%的税款退税。政策规定,纳税人可以对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申请即征即退。这里的“实际税负”,是指软件产品部分的应纳税额与销售额的比率。在没有进项税额的情况下,纳税人缴纳17%的增值税,并对超过3%部分进行退税,优惠幅度等于14%。但是如果存在进项税额,纳税人还需要扣掉进项部分,实际优惠幅度就达不到14%了。

下面,针对第三、第四个理解要点,我们通过举例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家软件企业在今年4月销售已经进行过退税备案的A软件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0万元,该企业当月购买专用于该软件产品生产的测试设备,取得进项税额1.2万元,则该企业如何计算4月份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额?

首先,纳税人需要进行申报,按照17%的税率,计算软件产品的销项税额为1.7万元,同时抵扣进项税额1.2万元,则该企业4月份软件部分增值税应纳税额为0.5万元。此时,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为0.5÷10=5%,超过3%的税负,则可以享受退税优惠。计算可得,该企业4月份软件部分应退税额为:应纳税额0.5万元减去税负3%部分,也就是0.3万元,最后纳税人享受到的退税额为0.2万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有进项税额的抵扣,企业实际享受的优惠幅度未必就是14%。因此,不能简单以14%计算退税税额。这里还要特别提醒的是,若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多,抵扣后导致实际税负低于3%,那么当月是不能享受任何退税优惠的。

接下来再来讲讲第五个理解要点,优惠起讫时限为取得证书起次月至证书届满。根据浙国税函„2011‟336号文件的规定,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政策从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的次月开始。《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规定的有效期为五年,如果软件过了有效期,需要及时进行延续登记,否则会影响退税。

讲完了退税政策的具体规定,接下来我们来明确一下“软件产品”的范围。

上面已经说过,符合退税条件的软件产品首先是自产软件。在省局文件中,又把自产软件产品根据形式不同分为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三类。其中,计算机软件产品一般是指可进行独立销售的软件,比如大家熟知的OFFICE软件;信息系统是指由软硬件配套进行信息处理的人机系统,例如气象监测系统平台;嵌入式软件产品,是嵌入在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中的软件产品,例如智能家电芯片中的管理软件。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纳税人询问嵌入式软件产品的退税计算方式,在这里我们做下简单介绍。一般来说,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往往与硬件销售额捆绑在一起,很难直接区分软件部分销售额。财税„2011‟100号文件规定,嵌入式产品先计算硬件部分的销售额,再推算软件部分销售额。

而嵌入式产品中的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①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③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这里的组成计税价格=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10%)。此处的10%是成本利润率。

举例来说,一家软件企业在今年4月销售已经进行过退税备案的B嵌入式软件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0万元。该产品硬件部分成本为4万元。其企业近期未销售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市场上也没有同类产品。此外,该企业当月购买专用于软件产品生产的测试设备,取得进项税额0.5万元,则该企业如何计算4月份的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额?

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首先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硬件销售额4.4万元,软件销售额相应为5.6万元。最后计算即征即退税额为0.28万元。

然后,我们来讲一下软件产品的进项分摊。

我们首先要明确地是,哪些进项需要分摊。

一般而言,对于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是不得进行分摊,而应在软件部分进行全额抵扣。这里所说的“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的设备及工具”,一般指与软件设计开发有关的计算机设备、读写打印器具设备、工具软件、软件平台和测试设备等。

除了上述的专用设备外,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还会存在一些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例如水电费、维护费等等。对于此类进项,纳税人可以选择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的方式,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遇到分摊进项税额的情形,纳税人必须在申请软件产品退税之前,先行向税务机关就软件产品与其他产品的进项分摊方式进行备案,分摊方式一旦确定和备案,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是不得变更的。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上解读完了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政策。接下去,我来为大家讲解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操作实务。我将给大家讲讲包括发票开具、退税申报和退税申请等业务的办理流程和要点。

先讲一下申请软件产品退税的流程。

刚才已经讲过,申请软件产品退税的前提是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流程、所需资料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那么,一个具备退税资格的软件产品,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呢? 一般而言,纳税人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并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批准,方可享受软件产品退税优惠政策:

1、必须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件评测报告》。评测报告上会显示软件名称、版本号、签发日期、评测结论等信息。

2、必须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其中,产品登记证书上有软件类别、软件有效期等信息;著作权证书上会显示软件的权利取得方式,也就是显示软件是原始取得的还是受让取得的。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同一软件产品在上述几项材料中显示的软件产品名称需要完全一致,否则会影响退税办理。

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以后,纳税人需要到办税服务厅窗口申请税务资格登记认定。该项业务需要携带以下两项资料:一是《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1式2份;二是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复印件1份。

下面,给大家展现的就是《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的表样。

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人员会直接办理资格认定,资格认定表明您是“销售自产软件”的纳税人,符合条件,可以享受软件产品退税优。资格认定后,相应地,您公司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开放了“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栏次,以后若发生了相关软件产品的销售,相应的销售收入和税款都要填写在这个栏次中。

需要着重提醒一下,税务资格登记认定是一次性办理事项,在拥有此资格的前提下,每一个新的自产软件产品,都需要到税务部门申请相应的软件产品退税资格审批,取得税务机关下发的同意该软件产品退税的正式文件,才能就该软件产品进行退税申请。也就是说,退税资格是一次性事项,是退税的企业资格。而在该资格下,每一个软件产品的退税资格是需要按产品申请的,请各位纳税人记得及时办理。

在办理产品退税资格审批时,您需要携带以下五项资料,一是《软件产品超税负退税审批表》1份;二是《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复印件1份;三是《软件产品著作权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原件窗口校验后当场返还);四是《软件产品评测报告》复印件1份;五是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后,税务机关将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通知您来领取产品退税批文。未办理资格审批的软件产品将不能享受软件产品退税优惠政策。下面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所需资料的相关表样。这是《软件产品超税负退税审批表》的表样。这是税务机关出具的产品退税批文的表样。

对于已完成退税资格审批的软件产品,您可以在完成开票、申报以及税款入库后,申请该软件产品的退税事宜。退税申请应报送以下四项资料,一是《退(抵)税申请审批表》一式3份;二是《软件产品增值税超税负退税计算表》1份;三是《产品销售清单》1份;四是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这是《退(抵)税申请审批表》的表样。向窗口递交相关资料,办理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申请后,税务机关将在受理后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退税审批,并尽快将退税款退还至您的银行账户内。

以上就是纳税人申请软件产品退税的所有流程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软件产品销售的开票和申报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或许大家会认为,纳税人开票和申报就像吃饭和喝水,非常简单容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确实有非常多的纳税人在开票和申报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及时享受退税优惠。

软件产品退税政策对发票开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纳税人规范开票。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后,您就可以对自产软件销售收入开具发票,开票时应着重注意以下3点,请大家参照我们展示的发票来一并学习: 一是作为一张正常的增值税发票,所有开票要素必须齐全,销货单位信息、购货单位信息,商品品名、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税率、税额等项目均应填写完整,通过税控系统开具,密码区还应有相应的生成密码。

二是发票上要注明软件产品名称,并且该名称要和您前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上的产品名称一致。请注意,版本号也属于软件产品名称的一部分,请不要忘记填写。

三是若同时销售自产软件和其他产品(例如外购软件、硬件设备等)时,自产软件需要和其他产品一并开具发票。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10万元销售了一台摄像机,内含“摄像控制软件V1.0”价值4万元,那么,您在开具发票时,有以下两种开具方法:一种是合在一起开;一种是分开两栏开。但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保证体现软件产品名称,并且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

请大家务必注意,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就无法享受退税优惠政策。

讲完了发票,我们来讲一讲软件产品退税相关申报表填列。

大家必须牢记,销售的软件产品,申报时要将数据填列在申报表 “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的栏次里。在所有表单的填报过程中,首先找准“即征即退”栏目非常重要。

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次序是先填附表,再填主表,那么第一步应该填写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也就是《本期销售情况明细》。请看申报表截图,您需要在第6横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应第9列“销售额”,第10列“销项税额”进行填写,也就是图片中黄色标注部分。销售额是指软件产品销售额,且此销售额应剔除未开票收入。

在填报完附表一之后,软件产品销售额会自动跳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

第二步,填写主表。下面是增值税申报表主表的截图。可以看到黄色标注部分,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中,第1横栏“按适用税率征税销售额”以及第2横栏“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都已有自动生成的数字,不需再次填写。

需要手工进行填报的是第11横栏“销项税额”、第12横栏“进项税额”、第19横栏“应纳税额”。具体请看图中绿色标出部分。

这里,再次跟各位纳税人强调一下,软件产品的销售额及税额都应填列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竖列下,若错误填写在“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竖列下,就会导致当月无法正常退税,这类错误在日常操作中经常发生,希望各位引起重视。

另外,还需要请各位纳税人注意,即征即退栏次的“本年累计”数,系统不会自动生成,这和“本月”数有所区别,在日常操作中,经常会有纳税人遗漏“本年累计”栏次的填写,或错误计算“本年累计”数,造成申报表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符的问题。因此,我们着重强调一下,请您在填写即征即退栏次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并填写“本年累计”数。关于第12横栏“进项税额”,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要全部申报在“即征即退”栏次内。如您需要申报软件产品或其分摊的进项,则要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手工修改“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中的进项税额。

各位纳税人,有关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操作实务,到这里也已经全部讲解完毕了。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部分杭州主城区局软件退税“电子审核”服务项目。电子审核简而言之,就是纳税人自己在申报系统里面选择需要退税的发票,填写一份电子退税表单,这些电子数据会传送到我们税务机关的审核系统。纳税人来申请退税的时候,只需要带审批表,窗口会直接通过系统后台运算,告知纳税人退税申请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很快就可以完成退税。通过电子申报路径,将大幅缩减申报所需资料及审批时间,方便纳税人更快捷地享受软件退税政策,各位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电子审核”的具体情况。

如大家有其它疑问,欢迎大家拨打国地税联合咨询热线12366,谢谢大家,再见。

第四篇: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孔雪姣,MF1133022,2011级工程硕士

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软件产业简介

软件产业,以生产或制造软件的企业统称,软件这个术语首次被使用是在1959年,而软件业从1949年就开始了[1]。软件的发展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比较完整的5代,分别是第一代:早期专业的服务公司,1949-1959;第二代,早起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第三代,强大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1969-1981;第四代,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第五代,互联网增值服务,1994-2008。

软件产业是全球新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将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软件本身具有“非物化”特性,其生产过程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的特性,是十分典型的绿色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的方向发展,是正在崛起的知识型产业。软件产业和软件市场包括软件产品与软件服务两部分。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的软件产业平均增长率占全球经济增长的13%。在全球软件市场中,美国软件市场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亚太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是最优发展前途的市场,中国市场在亚太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99年到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每年增长率都在35%以上,如图(1)所示。

图(1)1999-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增长

资料来源:陈冲,中国软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计算机报,20020506

与此同时,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在全球软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

(2)所示。

图(2)1999-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总额比例

资料来源:同上

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骨干企业和产业环境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2007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增长如图(3)所示。

图(3)2000-2007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增长图

近几年来,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取得重大成就。在未来的几年,国内软件行业发展将具有一下特点:

1、高成长,2、高智力投入,3、服务性强,4、高附加值,5、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要国民经济保持增长,软件行业就会增长,甚至当国民经济衰退时,也有可能保持增长,6、全球性强,7、管理难度大,8、竞争手段。

然而,行业发展也必定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

1、市场风险,2、行业壁垒风险,3、盗版风险,4、人才流动风险,5、质量风险,6、新兴行业风险,7、技术风险。

二、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简介

近十年,我国软件产业有高度集中的区域结构走向分散发展、多头共进的局面。2001年,北京和广东两省的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50%,而到2010年,两省比重仅占38%,江苏、辽宁、福建、山东等省在地方政府重视下,以各自的软件园区作为依托,软件产业高速发展,于2010年前10个月占全国比重分别比2001年提高了13.5、3.7、3.1和1.3个百分点。同时,中心城市在软件产业中地位突出,占比超过全国一半。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聚集趋势从过去主要集中在京粤地区转向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中心城市。

图(4)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区域业务收入

软件产业伴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一道成为了中国三大软件产业区域基地。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和综合配套能力得天独厚,区位、资本、教育竞争力强,驱动软件产业强劲发展。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基地,在国内软件产业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2010年上海、江苏、浙江的软件业务收入之和已达3,868.5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28.9%。特别是随着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软件产业的快速崛起,无锡、扬州、宁波等城市的不断跟进,正在与上海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产业势能不断提升[2]。图(5)描述了长三角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图(5)长三角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至2005年底,长三角区域共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3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7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1个以及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3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由原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认定,供11家。位于长三角的是上海浦东软件园、杭州高新软件园、江苏软件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由科技部认定,位于长三角的7个分别为上海软件园、杭州高新软件园、宁波国际软件园、南京软件园、无锡软件园、苏州软件园、常州软件园。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由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认定,全国6家,位于长三角的是上海浦东软件园。而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由科技部认定,位于长三角的是上海软件园,杭州高新软件园、苏州软件园[3]。

三、重点城市软件产业发展

1、上海

上海市软件产业的发展一直名列全国前列,近年来该市软件行业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2010年上海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00.4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产业基础雄厚扎实,是中国软件产业应用之都,两化融合先锋城市。上海正全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与金融、航运、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互动结合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产业会在对其他产业的提升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25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其中,软件产业145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互联网服务业360.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3%,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0年,上海新增认定软件企业327家,登记软件产品2920个。截止2010年底,上海通过CMM/CMMI3级以上国际认证的企业达到117家;共189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31家企业入选2010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上海浦东软件园作为国家部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的共建项目,十多年来,经过各方努力,已经成为产业特征清晰、技术创新活跃、人力资源优秀、服务功能完善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2、江苏

江苏软件产业是中国书水平和人员素质较高,行业规模较大,产品有一定特色的高科技新兴产业,该省的软件产业主要是应用软件。2011年上半年,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江苏省现有的软件产业规模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表现为小型化、应用软件为主体、全球性研发服务等特点。

南京是中国首个产业名城,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氛围浓厚,软件产业园遍布各区,是中小软件孵化成长、集群壮大的理想之地。南京以江苏软件园与南京软件园为核心,各地区兴建软件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凸显。江苏软件园与2000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南京软件园1999年经南京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0年9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后获得“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近年来,苏州产业布局从传统产业向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新兴产业转变,已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苏州软件园由工业园区软件园、高新区软件园和昆山软件园共同组

成。实际入驻软件园企业近200家,累计注册软件企业250多家,比建园前增加了240%,其中经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56家,比建园前增加了330%,软件产品177个,比建园前增长了320%。

3、浙江

浙江软件产业是中国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软件产业的规模质量、水平步入全国前列。浙江软件产品结构以应用软件为主,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及本地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许多应用软件企业以其特色和质量优势成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领头羊。

杭州高新软件园涌现出恒生电子、信雅达、新利软件、爱科电脑、浙大中控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在证券金融、服装及纺织CAD、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发展等行业中,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随着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孵化器等软件基地的设立,在宁波、温州、绍兴等地涌现了一批软件产业园区,如宁波的国际软件园、温州的数码城等。

四、软件人才需求

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在稳步增长,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升。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为8.74万人,到2005年从业人员达到17.96万人,比200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上升到6.2%,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端人才方面,长三角地区显示了较高的竞争优势,高端人才储备相对集中。对于高端、高学历人才地方政府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倾斜,根据太和顾问关于毕业生就业需求及人才供应相关的数据表示,长三角地区已经取代珠三角成为大学毕业、具有工作经验的各业从业人员择业、就业的首选。部分台湾IT产业方面的研究人员认为,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大陆其它区域相比,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这已经成为台湾IT企业北上长江流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目前长三角地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供需差距很大。据《扬子晚报》报道,目前长三角地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达12.3万人,而现有软件人才不足5.4万人,供需差距很大。巨大地就业压力,既来自就业需求整体不足,也来自缺乏对口人才所造成的“结构性事业”,其中尤以每年至少有几十万个职位空缺的IT人才的供求矛盾更为明显。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而在今后几年内,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的需求将持续旺盛,薪资会相对较高。为此,加大对软件人才的培养是目前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Reference:

[1] 百度百科..[2] 赛迪顾问:《中国软件产业地图白皮书》 2011,07.[3] 长江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布局研究——以软件产业为例,许媛,李靖华,盛亚.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09.04 26(07).

第五篇:软件产业情况汇报

软件产业情况汇报

软件处 李文泉

我市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向领导简单汇报如下:

一、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我市软件产业完成了三年倍增的工作任务,到2010年底,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6亿元,同比增长69.46%,全省软件收入排名第七位,年产值超过5000万的企业有4家,超过1000万的企业有7家。超过500万的企业有13家。

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有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技 术服务等,企业所生产的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环保、军事、教育、电力、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等各领域。

到目前,我市有22户企业,49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通过了双软认证,有2家企业分别通过了计算机系统集成3级和4级认证,(辽工维森、新未来)有三种软件产品被辽宁省评为优秀软件产品称号。

部分软件产品已形成了良好基础,应用在电力行业上的拓新公司研发生产的(SVQC型)变电站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达30%;

应用石油化工行业上的锦研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锦研油站含水自动计量监测控制系统》属全国首创,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大庆、辽河、华北、延长油田广泛应用。还有应用在环境保护上的华冠科技公司的污水、烟气在线检测系统软件,产品畅销省内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软件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占我市GDP比重低,对锦州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是人才制约企业发展成为主要矛盾,高端复合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严重短缺。从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软件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资金紧张矛盾日趋突出;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还不十分理想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软件产业没有与我市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形成配套,专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我市软件产业发展还没有政策出台,与省内沈阳、大连、鞍山相比,优惠政策、软件园建设明显滞后。

三、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软件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是 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软件技术与其他各类技术融合渗透日益紧密,广泛深入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软件技术服务成为各行各业技术进步与提高效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生活的转型。不仅是当前形势下培育新增长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升级的长远之策。

四、我市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领域

1、嵌入式软件

锦州软件产业主要有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及信息 技术服务等,其中嵌入式软件占其他软件的比重在80%以上,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符合我市市情,重点围绕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光伏产业下游产业链、现代物流等几大产业发展软件产业、努力与我市支柱产业形成配套和专业化服务体系、早日形成地域特色产业。

2、行业应用软件

我市辽宁维森、新未来2家公司的应用软件已在政府、企业、教 育、医院、金融等行业广泛应用,辽宁维森的业务已发展到沈阳、大连,鞍山及黑龙江、山西等省,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重点培育和扶持辽宁维森、新未来等公司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前景看好。

3、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是近几年来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巨大,我 市锦华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技术成熟的物流管理软件。已经在深圳赤湾仓储货运公司全面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应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领域开发软件上。我市万博科技有限公司、渤大科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利用人才优势,致力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几年来,服务外包已成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五、今后主要工作任务

1、根据企业需求完善服务标准,有效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品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2、多错并举,共推双软认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软件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推动我市“双软”认定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重点助推春光包装、东兴电器、北方航海3家企业的认证工作,目前认证工作正在审批中。

3、以服务本地支柱产业为主,积极为软件企业搭桥牵线,为我市软件企业早日与支柱产业融合贡献力量。

4、做好下半年国家计算机技术及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组织工作。

最后,完成委领导及省业务部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备注:2010年省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专项资金2000万,获得 资金扶持的有沈阳、大连、鞍山、丹东、本溪、锦州。我市获得60万元,2010年底全省软件总量排名依次是1沈阳650亿,2大连535亿,3鞍山33亿,4本溪14亿,5丹东13亿,6营口6亿,7锦州4亿

下载北京软件产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软件产业2008年发展情况和2009年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做好2011年度宁波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大全]

    关于做好2011年度宁波市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信息产业(信息化)主管部门,保税区、高新区信息产业(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宁波市软件产......

    山东省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下一步工作

    山东省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助力蓝黄两区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如何推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与水平的提升及探索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加快我县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我县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宁波市《......

    大连发展软件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大连发展软件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8:33 作者:戴玉林 在信息时代,软件产业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先导产业。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颁布《鼓励......

    南宁高新区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实行优惠政策

    南宁高新区加快软件产业发展实行优惠政策为了加快南宁银河软件园的建设步伐,促进软件企业更快地发展,凡入园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除享受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产业发......

    黑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概况及软件企业人才培养

    黑龙江软件与信息协会秘书长黑龙江省软件产业发展概况及软件企业人才培养 http://.cn 黄梅一、我国软件企业发展现状; 2012年1-11月总体收入情况 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增......

    发改委考察报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8大建议

    发改委考察报告:中国软件产业发展8大建议考察归来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陈双与其他专家在对比分析了印度与中国(尤其是北京)软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撰写了系列考察报告,......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 [本网]2009-11-15字体显示:大 中 小闽政文〔2009〕374 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