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21:4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

第一篇:“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

大溪边乡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 工 作 总 结

大力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一项战略举措。“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的顺利实施,带动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的前进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不竭的活力,也为我们欠发达乡镇做好各项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决心。2008年省林业厅结对帮扶大溪边乡,五年来大溪边乡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林业厅的帮助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引动、产业促动、技能推动、两员带动”的原则,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精心规划,建立帮扶措施,实施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成效 五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主要主要围绕农民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增加农业开发收入、增加三产收入三个方面做好文章,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的面貌改变也较快,各项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2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将首次突破2亿元,比2008年增加1.05亿元,年均增长12.34%;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7000元大关,比2008年增加近2500元,年均增长8.2%。低收入农户增收成效明显:2008年调查摸底中全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有1854户6345人,分别占全县的8.3%和8.7%,其中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农户达397户。到2012年全乡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有1506户,5483人,占低收入农户的81.23%和人口的86.42%;全乡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全部消除,低收入农户脱贫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已全面实现。五年来大溪边乡信用社农民年存款余额以35%的速度递增,全乡每年农民新建住房100幢以上。21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一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结合行政村区划调整和乡政府驻地迁址,全乡初步形成了以墩南村为集。

设示范乡镇验收。邮政、通讯事业全面发展,移动、联通等无线通信覆盖率达到83%,行政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1.7%。五年来,社会事业显著进步。认真组织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低收入农户保障、困难群体危旧房改造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全乡有230户,506人名农民获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223人得到伤残补助,12527名农民纳入了新农合医保范畴,参保率达95%,5277名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投资350余万元对中心小学和黄谷小学进行设施改造,新建了中心小学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2008年被命名为省教育强乡。实施了“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五年来培训农民2285人次,安排农民转移就业672人。文体工作继续走在全县前列: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载体,积极举办庙会、舞龙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建和发展各类民间乐队,繁荣了农村文化市场,促进了边界经济的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9年荣获浙江省民文化艺术之乡。广泛开展了各种类型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建成村级体育活动场所18个,2010年被命名为省体育强乡。

二、主要做法

1、坚持规划引动,理清了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工作思路

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和制定规划是基础。五年来,在实施“奔康工程”中,乡党委、政府始终做到年年有规划,特别是近三年来,在省林业厅的指导下,2010年制定并启动了《大溪边乡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分别对大溪边乡林业发展背景、总体目标、工作重点、投资概算和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问题作了详细的科学论证,提出了我乡林业发展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坚持“一村一规划”的要求,各村充分发挥省林业厅各联系部门结对帮扶优势,做好联动工作,在听取联系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奔康工程发展规划,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有序实施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2、坚持产业促动,拓宽了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

以“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一是认真落实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特经济。全面抓好油茶低改和新品种推广项目的实施,五年来通过政策扶持、培育大户、农业招商等途径,累计发展新品种油茶基地1156亩,完成6785亩油茶低改项目和2057亩毛竹低改,完成森林抚育10718亩;高山蔬菜面积发展到 2400余亩;新发展山核桃、枇杷等干鲜果970亩;名茶、清水鱼、吊瓜和特种养殖等特色种植养殖业规模继续扩大。二是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四位一体”工作全面启动,成立了山茶油、名茶、清水鱼等各类专业合作社25个,其中涉林专业合作达14个;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做好致富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水平以及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三是积极建设各类示范基地。先后建设了大溪边乡黄谷村低产油茶改造示范区、墩南村森林抚育基地、大溪边村石灰岩山地绿化基地、上安村新品种油茶发展基地、大桥头村杉木速生丰产林基地、墩南村村庄绿化点等一大批精品优质示范基地,以及建成阳坑口村黄泥畈粮食高产示范畈、公淤、阳坑口、上安、月岭4个省级高标准高山蔬菜示范基地,以点促面,带动了全乡农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在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新增来料加工点17个、发展低收入农户闲散劳力1250名参加来料加工,全年发放来料加工费500余万元。2011年、2012年先后投入60万余万元,在墩南村、上安村建设来料加工集中加工点。

3、坚持技能推动,提高了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能力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实施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重要途径。

五年来,结合省林业厅结对帮扶,积极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加强对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在省农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的指导帮助下,乡党委政府邀请中国亚林所、省林科院、开化县科技局、开化县林业局等单位在大溪边举办了12次“兴林富民”科技培训班。大溪边乡全乡各村书记、村主任以及种植大户,乡政府干部、职工,马金镇部分村书记、种植大户,共1800多人参加了《油茶高产栽培与低产林改造技术》、《一竹三笋(冬笋、春笋、鞭笋)高产高效培育关键技术》的培训。课后还现场解答林农提出的问题,发放有关技术资料3000余份,并到黄谷村、茂新村油茶种植基地手把手的指导林农如何进行整地、挖穴、品种选择和配置、垦复、修枝、嫁接换种、密度控制及施肥等技术。在省、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溪边乡林农在林业生产上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要我发展”变成了“我要发展”。特别是在省科技特派员的支持指导下黄谷村的油茶产业、农村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坚持“两员”带动,找准了结对帮扶的切入点

“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实施五年来,得到省厅领导的高度重视。楼国华厅长每年坚持到大溪边乡调查了解结对帮扶情况,省厅16个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党组织与大溪边8个行政村党组织结为共建对子,每年举办一次项目促进会、一次年终座谈会,为联系村理思路,定规划,谋发展。特别是每年省厅派出的驻村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常年驻扎在村,紧紧围绕“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全面小康新农村目标,以“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组织建设督导”为主要工作任务,按照缺什么强什么的原则,认真指导、切实帮助、积极配合村两委开展工作,尽快进入角色,转换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方式,切实担当好上下级之间的联络员、村民之间的协调员、富民工作的服务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一到村就能深入农户,开展调查研究,子解村情、民情,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切入点。针对所驻村的实际,帮助村两委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落实好建设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政策对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抓好项目的落实。

三、“森林先锋” 创先争优、结对帮扶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得到全面落实。自2008年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来,省林业厅做为结对帮扶单位给予了大溪边思想观念、项目资金、科技培训等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扶持。五年来,省林业厅及下属各处室联系的8个重点村扶持资金达190万;除项目资金外,补助新农村建设抗洪救灾扶持资金近100万元;各处室累计支持联系村农民增收、村庄道路、环境整治、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30多个、扶持资金达12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12次,培训林农1800人次,实地指导林农油茶、毛竹低231户,极大满足了农民对林业发展愿望及高技术的渴求。

2010年“森林先锋”创先争优、结对帮扶林业发展三年规划实施以来,省林业厅楼厅长亲自到大溪边乡参加“规划”启动仪式,2011年又亲自到乡召开推进会。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把三年规划的落实做为开展“森林先锋”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目标的重要措施。三年来,省厅领导和工作人员、驻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深入我乡各个联系村调查研究,带来了技术、资金信息、项目和关怀,有力促进了我乡林业产业的发展。

第二篇:镇脱贫奔康工程工作汇报

镇脱贫奔康工程工作汇报

近年来,**镇立足山区实际,依托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资源优势,始终坚持“环境立镇、产业兴镇、生态富镇”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以发展实干为保障,以项目建设为动力,切实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是**镇启动实施脱贫奔康工程的开局之年,全镇上下立足镇情,抢抓机遇,强化措施,苦干实干,相继建立并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脱贫奔康工程。

加强生态建设,完善生态优势推进机制。**镇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镇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保护,全盘规划、整体推进,狠抓生态水系建设,积极推进植被生态恢复工程,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为目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着力点,集中进行垃圾、污染、绿化等专项治理,确保淄河源头水清、河畅、岸绿、景美,进一步提升全镇整体环境面貌。近年来,集中在沿淄河河道建设拦河坝77座,小塘坝56座,疏浚清除河内淤泥垃圾230万方,在河道两侧填筑生态河堤形成2400万平方米生态水面;今年完成植树造林5700亩,突出沿河、沿路、村庄绿化1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80%,列全市第一。

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创新农业产业化机制。**镇依托传统农业基础,加大转调力度,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实现资本进山、技术进山、项目进山,相继培育豆禾园、银花园、山珍园等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万亩板栗示范园、食用菌种植基地等示范园区,引进山东龙霖、淄博尚逸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形式,鼓励农业大户发挥带动作用,扩大规模,形成特色,做大做强绿色经济。今年**镇共策划绿色产业项目14个,现已全部立项,开工建设项目已达10个。其中包括山东龙霖农业公司的三个千亩示范园,淄博山珍园食品有限公司的优质速冻桔梗出口产业园,鲁中食用菌标准化基地等多个技术含量高、品牌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绿色产业项目,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大“输血”力度,落实帮扶机制。自市区开展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入村入户帮扶工作以来,今年共有33名第一书记、扶贫干部派驻到**镇36个村,相继为百姓解决行路、吃水等难题,16个贫困村完成了20公里村内路和生产路的硬化,共解决了15个村8000人的“行路难”。除了必要的物质帮扶,更重要的是“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地为各村、各困难家庭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脱贫方案,因地制宜为各村争取扶贫项目,以思路扶贫迈开脱贫奔康第一步,以项目扶贫落实脱贫奔康目标。**镇全体机关干部实行包村责任制,“工作人员包村,党政领导包片”,要求包村干部要深入了解挂包村情况,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对子,包片领导更要全面掌握挂包片的信息,按照“一村一品、一片一产业”的扶贫思路开展帮包工作。全镇共实施扶贫开发项目6个,其中省级扶贫村3个,市级扶贫村3个。

重建“造血”功能,建立培训机制。在“输血”的同时兼顾“造血”,以技能扶贫敲开脱贫奔康门路。“十万农户脱贫奔康就业帮扶直通车”宣传活动利用**大集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宣传内容涉及职业技能鉴定、失业指导、就业培训以及小额贷款等多个方面,并为当地村民提供详细的咨询服务。开展技能培训班6次,培训人数500余人,分别对农户进行果树管理、家禽养殖、餐饮服务等技能进行培训。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20笔,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创业环境、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奠定了坚实基础。

奖惩分明,设立考核机制。为规范村级建设,提高各村积极性,每年都会对村级党组织进行量化考核,考核采用公开述职、民主评议、个别谈话等形式,综合评定一年来各村经济建设和发展情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阵地,推动全镇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

文化惠民,搭建文化服务机制。**镇一方面紧紧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立足镇域文化特色,积极挖掘、全面提升全镇文化内涵;一方面以“文化惠民”工程为工作核心,坚持“文化进山”战略,充分利用农家书屋、文化大院、远程教育等文化阵地,畅通知识脱贫渠道。

排早抓小,构建维护稳定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预防为主、排早抓小、工作在先、防范未然”的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机制,落实三级网络调解制度,及时化解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深入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三大工程建设,将三大工程最大限度的服务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建设,为脱贫奔康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低收入农户调研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进一步掌握低收入农户的对象、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要求。根据浙委办传[2012]9号和浙扶贫[2012]1号文件精神,依据市扶贫办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的各项指示,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的实施意见》的文件,并结合春节前的访贫问苦和年终慰问活动,全面开展了以“走进贫困、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为主题的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根据上级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确定由县老区办专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年初以来,县老区办为抓好调查工作的落实,先后分别召开了各镇乡街道分管领导工作部署会、工作骨干业务培训会、调查工作形势分析会等,并适时下基层检查指导调查工作的进展情况,为完成我县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到3月12日,全县共完成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19069户,44757人,所有农户调查资料已全部录入电脑,率先完成了低收入农户状况调查的前期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浙东沿海,地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34平方公里,是省重点沿海山区县。全县辖14个镇乡,4个街道,398个行政村,58万人口,其中,被列入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有6个镇乡和2个片,130个行政村,19.8万人口,2011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20元,欠发达地区农民纯收入仅4880元。

根据调查统计,至2011年底,全县有农业总人口51.48万人,共18万户。通过这次调查,我县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农户有19069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10.6%,其中,五保户有431户,低保户有6297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6个镇乡2个片中,收入在2500以下的有10474户,占总户数的64%,共27797人,占总人数的62%。综合调查结果,具有以下特点:

(一)贫困人口减少,农户增收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优惠、经济扶持到扶贫开发等,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如我县的茶院乡,近三年来,通过扶贫开发,落实11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使205户,603人实现了脱贫目标,该乡从2004年贫困人口4500人减少到目前的3200人,年人均增收403元,贫困人口减少了28%。全县贫困人口也从2004年的26090户61200人减少到目前19120户44775人,贫困人口减少了27%。

(二)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进拉大,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大都是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果业、蔬菜、养殖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再从收入结构看,同第一产业收入也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农户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去年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6620元以上,是低收入户收入的3倍以上。

(三)已解决温饱的一部分农民出现了返贫现象。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户为了尽快走上致富路,千方百计找门路、上项目。从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劳务输出等,涉及各个领域。有的致富心切,不搞市场预测、调查,看别人搞种养加工挣了钱,便一哄而上经营同一行业,由于受天时、地利、环境、经济、资源、技术等条件影响,结果投资失败赔了钱,成为新贫困户;这类农户约占低收入农户的15%左右;有的农民因病、因灾返贫,占35%左右;还有因供子女上学致贫的占18%;因缺少劳动力或残疾和其他原因返贫占32%。

二、制约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缺少劳动能力和文化程度低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调查结果44757人中,年龄在18岁以上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有24901人,占56%,初中文化有10064人,占22%,因缺少劳动能力的4501户,占24%。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导致观念落后,许多村民对市场经济还不适应,他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视农为本,宁愿守地受穷,也不愿外出冒险致富。许多村民仍习惯寄予“老天爷”风调雨顺,消极等待国家救济的思想依然存在。由于没有掌握生产技术,造成就业难,收入自然就低。

(二)健康状况差,就医难,因病因残致贫。44757人中残疾人口有3474人,占8%。由于身体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25户。因病残致贫的有6789户,占36%。调查中发现,有病无钱医治,等、挨、靠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目前农民看病就医保障体系也刚刚起步,农民看病就医的费用大部分还是由自己支付,常年看病就医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病情稍微重一点,一般的农民家庭都负担不起,贫困户更是承受不起,有的得了大病,只能听天由命。此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的也需要就医治疗,有的甚至瘫痪在床,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还需要别人照顾,即使家庭其他成员想外出打工也不能出去了。

(三)缺少土地资源,依靠土地维生难。调查显示,有些农户耕地大部分为山地,土地贫瘠,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粮食生产靠“老天爷”,经济作物更是无从谈起,缺粮缺钱,看病上学都要借债,这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根本无法摆脱贫困,劳动力主要从事传统农业,户均土地少收入低。被调查的4000名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3120人,占78%,从事第二、三产业的320人,仅占8%。外出打工360人,占9%。

(四)孤寡老人比例高,缺少劳动力致贫。19069户低收入农户中五保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的4501户,占24%。这部分家庭主要是他们的子女分家或出嫁且家庭状况也不好,想帮忙的也没有条件,只能提供一些粮食来基本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也有一部分子女养老意识淡薄,不管不问,还有的甚至虐待老人。这些老人一般是单独居住,生活比较困难。随着农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收入远远高于务农的收入。而缺劳动力户则无法走出去打工挣钱。

(五)因上学致贫。现在,一个中学生一学年的学杂费大约一千多元。有2个孩子同时上学,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一年要花一万多元,一个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许多家庭为了上学,只好贷款、借债,有的甚至借高利贷,这些家庭因此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六)政府救济覆盖面小。目前,由于贫困家庭数量仍然较大,尽管每年国家都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救济扶贫,但仍有许多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得不到救助,有的得到了,也是救急不救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生存环境。自然条件差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二)重视文化建设,实施科技扶贫。贫困地区文化大都比较落后,文化贫穷是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要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的项目,不怕农民学不到,就怕我们想不到,要制定完善的中长期文化科技扶贫规划,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是要对农民进行实用的科技培训和职业基本技能培训,帮助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同时,针对因上学致贫现象,政府可以在扶贫资金中专门设立一块奖学基金,用于帮扶贫困地区孩子上学。

(三)有序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帮助脱贫致富。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逐步脱贫致富。但在目前,贫困地区的农民外出打工基本都是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农民自身安全、经济保障等。因此,政府要在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要合理地有组织地引导农民适时外出务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后顾之忧。贫困地区因病、因残致贫的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弱,农民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对低收入人口来说尤为迫切。

(五)加大实施生产型低收入农户帮扶的投入。对尚有劳动能力但双缺少致富门路的生产型低收入农户,加大生产发展扶助力度,实行“一户一策一项目”帮扶措施,进行基本生产资料扶持,落实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和示范基地带动农户的合作模式,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经营性收。欠发达镇乡的低收入农户由市里重点帮扶,面上的绝对贫困户由县里帮扶,其余的由镇乡(街道)帮扶。

(六)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党和政府在最基层的集体经济组织单位,是带领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目前国家各项农村保障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村集体经济作为保障贫困地区低收入人口的作用依然强劲有力。政府要针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符合当地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村、农民发展好的项目,有了强大雄厚的集体经济,贫困人口的各项保障也就有了依靠。

第四篇: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情况汇报

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情况汇报

xx社区位于xx区xx之乡xx街道的西大门,xx、xx高速公路、xx铁路穿村而过。全村下辖xx个自然村庄,xx户人家、xx人,农村劳动力xx人,耕地4500亩。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始终坚持以富民强村为第一要务,着力推进“三个集中”,集体经济快速壮大,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风民风显著好转。先后荣获省“农村现代化先行示范村”、“文明村”、“卫生村”、“新农村典型示范村”、“生态示范村”、“康居示范村”、“民主管理示范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和市“综合实力百强村”、“十佳生态农业村”、“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xx9年该社区实现三业总产值4.19亿元,村经营性收入5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xx20元。

近年来,社区绝大部分村民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舒适、富足的小康生活,但仍然有一小部分村民因残致贫、因病返贫、缺劳致贫,收入较低,xx年,该社区共有低收入纯农户66户、197人。为此,社区围绕低收入农户增收这个主旋律,把推动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全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今年,在xx区委农工委、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xx社区被列入南京市农村合作经济试验示范区,通过低收入农户项目区建设可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xx0元。

一、项目区实施的具体情况

社区集中力量建设低收入农户增收“五有五好”项目区,全力构建低收入农户增收基地,整村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为此,xx年我们已投入建设资金xx万元,主要实施了以下五大工程:

1、投入xx万元建设xx亩小杂粮种植园,xx亩食用野菜种植园,xx亩大路菜种植园,10亩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xx亩果园扩建,xx年4月底已完成。

2、投入xx万元建设百头标准化养猪区、千只围栏养鸡区、千只散养草鸭区,xx年6月底已完成。

3、投入xx万元修建曲桥一座、仿古休闲长廊xx米、凉亭一座,铺设卵石小径xx米,xx年7月底已完成。

4、投入xx万元建设水泥路xx米、铸铁式栅栏xx米、喷滴灌管网xx米、5口鱼塘护水坡、铺设生产石子路xx米、开挖灌溉渠xx米、配套深井泵1台套、购置增氧机5台,xx年8月底已完成。

5、投入xx万元建设容纳xx人的多功能会议厅和容纳xx人同时就餐的餐厅,xx年9月底已完成。

二、项目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社区高度重视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把项目区建设纳入社区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的项目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3名责任心强的社区干部抓项目区日常工作,分工明确、任务落实。

2、资金保障。项目区总投资xx万元主要来源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尤其是市级财政补助资金和区、街财政配套资金,适量引进社会资金投入,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及时筹措拨付建设资金,实行项目专帐管理、专款专用,确保项目按期实施到位。

3、管理保障。对项目各项建设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各项工程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完成、高效益运作。

4、监督保障。本项目实施中将接受两个方面的监督。首先是接受市、区农工办、财政的监督,定期上报相关材料,接受实地检查;其次是接受村民监督,定期召开村民代表会,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相关工程建设内容实行公开招投标管理,确保项目在阳光下操作实施。

三、项目区带动增收的措施

低收入纯农户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我们因户施策,变输血型为造血型,我们摸清情况,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到组公示的方法,动态调整确认低收入纯农户,经过筛选,社区认真制定了详细帮促措施,填写好低收入纯农户增收卡,通过上下对接,实行挂钩帮扶,从而真正实现低收入户增收,确保全社区农民全年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3%以上。今年我社区通过以下措施来增强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收入:

1、成立低收入农户增收合作社,社区从集体收入中拿出xx万元作为低收入户扶持资金折股到66户以股分红。项目区内各级财政投入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归集体所有,产生的收益用于扶持低收入农户增收。

2、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转移就业,安排低收入农户xx人在项目区务工。

3、让低收入户通过优先直接参与项目区租赁经营,鼓励4户低收入户以低价租用钢架大棚10亩发展蔬菜种植,发展高效农业。

4、免费提供种禽种苗给无法到项目区上班的x户年老年低收入户饲养,按高于市场价统一收购,提高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的能力。

5、加快土地流转,确保低收入农户土地流转收益逐年增加。

6、依托村经济合作社平台,通过吸纳低收入农户以农村集体承包经营权作价土地入股的方式,让群众参与股份合作经营,确保股份分红不低于xx元/亩。

在帮促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过程中,我们大胆地采取了“四帮”措施,多角度、全方位跟踪服务,确保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落到实处、帮出成效、脱贫致富。

一是帮思想。帮助低收入农户增强就业意识,克服破罐子破摔思想,通过村干部上门做思想工作,迅速在全村上下掀起了人人忙增收、个个忙创业的热潮。

二是帮资金。在贷款担保方面,我们主动为低收入农户提供更多便利和帮助。

三是帮信息。我们及时地向低收入农户提供增收致富的各类信息62条,以便他们及时掌握情况,抢抓脱贫致富机遇,谋求自身发展致富。

四是帮技术。今年,社区邀请市、区、镇专家在项目区先后举办果蔬、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期,参训人次xx余人,同时印发各种专业材料xx份,并组织了部分有种植、养殖意向的村民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让低收入农户学有所成,确保他们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

四、项目区带动增收的成效

1、通过吸收农业工人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让一批低收入农户种地领工资。近年,社区在调查中发现,社区里生活比较困难的农户大多是因为家庭成员身体不好或是子女小导致劳力无法外出打工,这部分人家庭收入主要靠种田。可是仅靠一家一户几亩地种着传统的农业去脱贫是很难的。如何让这部分人致富,也一直困扰着社区两委会,xx8年底,针对这部分农户的现状,社区实施了低收入农户增收项目区建设,推进农业向高效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带动低收入农户尽早地脱贫。

社区通过返租倒包,流转了土地xx亩,有了成片集中土地后,根据农业结构发展规划,围绕生态农业、景观农业、旅游农业,引进了南京xx枫亚生态农场从事垂钓、农家乐、果蔬种植、无公害粮油、散养家禽等经营。枫亚生态农场土地肥沃,环境优美,服务优质,交通便捷,成为城里人做“城市农夫”、吃地道农家菜、休闲垂钓、采摘的好去处。项目区实施后,整菜畦、挖树塘、开水沟、植果树、种蔬菜、放鱼苗、养草鸡、养土猪等农活让过去离不开家里的近百“50、60”人员有了就业的渠道。项目区里根据树木管护的需要,吸纳了xx名固定农业工人,其中有xx名是村里推荐的低收入纯农户。项目区建成后,低收入户的土地流转给了枫亚生态农场,并签定了用工合同,这样不但每年可拿到土地租金,而且打工工资每人每月达xx元左右。

2、通过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

xx社区为丘陵地形,半山半圩,人均土地少,农业一直以稻麦轮作为主,村民在保口粮中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慢,农民增收机制弱。农业项目区实施中枫亚生态农场的种养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市场销售,让村民看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后,土地改种生态农业后产值效益提升,亩收入是传统的麦油轮作的5倍。项目区远离村庄,环境绝佳,[~ 课 件 ]成片高效设施农业,更是独具发展观赏农业、旅游农业潜力。一些掌握了种植技术的村民开始利用家前屋后,荒地荒坡有针对性种植果蔬,这一好的势头,让枫亚生态农场看到发展潜力,将逐步实施“公司+农户+基地”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以公司提供技术农户自主种植,公司负责销售,扩大果蔬种植面积,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打出果蔬品牌,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区建成后,一是带动了80%以上的低收入农户xx户、xx人人均增收超过xx元。二是确保了低收入农户基本生活有保障、经营就业有门路。三是实现了项目区当年产值达xx万元,利税近xx万元。

五、项目区建设的三年规划

下一步,该社区在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基础上,努力增强低收入农户内生增收能力,为低收入农户群体增收实施行之有效的办法。重点在创新带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增收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带动能力和成效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低收入农户增收“五有五好“项目区。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扎实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增收高于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5个百分点目标。

计划xx年面积扩大xx亩,带动农户x户,基地工人增加到xx人,年实现总产值xx万元,年实现利税近xx万元。人均增收xx元。2012年面积扩大到xx亩,带动农户xx户,年实现总产值xx万元,年实现利税近xx万元,人均增收xx元。2013年面积扩大到xx亩,带动农户xx户,年实现总产值xx万元,年实现利税近xx万元,同时在项目区面积产量逐步增加中辐射周边,解决更多的富余劳力就业,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新途径。

第五篇:来料加工引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来料加工引领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运河街道举办低收入家庭“来料加工”技术培训班

“上午刚培训好,午饭后就有10多位妇女打来电话,要求下午来领加工材料,还有4人直接来我场里领取了材料。这个培训效果真当好哦!”5月10日下午,博陆芳如纺织品手工加工经纪人姜芳如开心地告诉笔者。

低收入农户群体的收入水平和致富能力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据调查,运河街道目前还有110多户因突发事件或因残成为低收入农民家庭,这些低收入农户家中大多数有老弱病残的家庭成员,一般由女性家庭成员留守持家,照顾老小。由于缺乏就业技能和渠道,经济收入有限,这些家庭增收困难,生活也陷入窘迫。

低收入农户增收难,源头在于就业难。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如何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就业途径,从被动“输血”到主动“造血”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近年来,运河街道积极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各项活动,围绕低收入农户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采取了政策帮扶、干部帮扶、社会帮扶、技术帮扶等形式,多措并举,使广大低收入农户真正得到了实惠,为他们尽早脱贫奔小康奠定了基础。街道妇联、成校、民政科及残联等部门连年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为这些困难家庭、残疾人寻找致富途径。今年又从适合具有就业门槛低、就业方式灵活、劳动之余还可以兼顾家庭的来料加工也入手,组织发动低收入家庭人员从事家庭来料加工,改善生活状况。为使他们及时掌握相关技能,5月10日,运河街道妇联、运河成校、民政科及残联联合举办了“运河街道2013年来料加工技术培训班”,来自各村、社区的35名低收入人员及残疾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会上,邀请了博陆芳如纺织品手工加工经纪人姜芳如进行现场授课,耐心讲解修毛、绣花、剪贴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进行了“一对一” 示范教授,参与培训人员纷纷上台操作体验。姜芳如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大家,培训后,受训人员还前往她的加工场实地参观学习,她还承诺首先保证低收入家庭妇女来料加工业务量的稳定。

培训激发了低收入家庭人员和残疾人的创业欲望,当天就有25人和博陆芳如纺织品手工加工经纪人姜芳如洽谈意向,表示愿意从事来料加工项目。“这些活很适合我们的自身实际和就业需求。我们通过自力更生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我们对脱贫致富奔小康有信心。”博陆社区胡银仙如是告诉笔者。

运河成校徐裕春

2013-5-10

下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低收入农户奔康工程”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1年度镇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总结

    2011年度灵芝镇实施“欠发达乡村 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工作总结 2011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新区社事局的具体指导下,灵芝镇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理念,因地制宜......

    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总结

    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总结 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总结 为做好**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年全省供应低收......

    低收入农户脱贫案例(精选多篇)

    XX低收入农户脱贫案例 案例一:XX镇XX村农户王X过去一直以瓦木手艺为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已无法再做瓦木工,渐渐失去主要经济来源,成为低收入户。后来,市XX局和XX镇XX村会计共同......

    镇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自查报告(五篇范文)

    镇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自查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镇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自查报告,仅......

    沈荡镇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上半年总结(共5篇)

    沈荡镇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上半年工作总结 沈荡镇的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农办的关心支持下,结合......

    山东残疾人奔康计划简介

    《山东省残疾人“整体赶平均、共同奔小康”行动方案(2014-2017年)》共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大部分。 一、“总体要求”明确提出要“落实政府主导责任......

    长子县关于2012年供应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用煤工作总结(大全5篇)

    长子县2012年低收入农户冬季取暖供煤工作 总结我们长子是全市第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仅农业人口就有31万,辖区内共有14个乡(镇),399个行政村,全县农户中经各乡镇公示核定低收入农......

    加速贷:如何申请农村信用社低收入农户创业贷款 ?

    加速贷官网 www.xiexiebang.com 加速贷:如何申请农村信用社低收入农户创业贷款? 创业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