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鉴于新农村建设中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对山东省东营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基层人才队伍;发展;对策;山东东营
中图分类号 F320.3;F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2-0311-02
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能人、县乡两级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等都属于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范畴。县乡两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在做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全市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时,积极做好基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把提高全市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摆上了重要地位。
1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基本现状
自2004年,东营市组织实施了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截至2006年底,共培训农民58万人次,每个农村劳动力接受2~3次的技术培训,普遍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更好地掌握我市基层农业技术队伍情况,根据形势发展要求,2007年,对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人员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调查显示:全市共有县级推广机构约69个,现有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448人,县级农业技术人员中有技术职称的360人,其中副高级以上的58人,占县级技术人员的12.9%;中级、初级人员分别为140人、163人,分别占31.3%和36.4%。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以中初级为主。在县级农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73人,中专和高中学历的116人,初中及以下的59人,分别占县级技术人员的60.9%、25.9%和13.2%;大中专以上学历占主要成分。全市现有3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所属农技推广机构实行了行业综合设置、分别设置及部分行业综合设置。批准编制为869人,实有人数878人,在编人员796人。乡镇机构在编人员中,有专业技术职务人数687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制不理顺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隶属乡镇政府,人、财、物权归乡镇政府,县级农业部门只是在业务上给予一定指导,没有用人权。“管事的管不了人,管人的管不了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条块分割、人事分离,技术人员岗位混乱、职责不分,能力难以发挥和保证。
2.2职能不健全
农业发展步入新阶段之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拓展与变化,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一些新的公益性职能并没有被明确下来,在实际运作中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不清,公益性职能缺位、服务缺失。
2.3服务不到位
基层农技推广大都沿用传统体制下的服务方式,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被动工作,或者是就推广项目进行有限服务。同时,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办公场所大都设在乡镇政府综合办公楼,人为拉大了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民群众的距离,农民需求服务找不到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乡镇农技人员不能够直接面对群众开展技术推广服务。
2.4服务能力差
乡镇基层农技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基层服务能力弱化;农技服务设备陈旧、装备落后、手段单一,基层服务实力不强;农技推广机制不活、被动应付、缺少创新,基层服务活力不足;对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特点和发展趋向认识不到位,向农技推广服务倾斜不够,经费渠道不稳定,实际保障不到位;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发育滞后,难以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服务的要求。
2.5服务无约束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自上而下没有严格的考核、约束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情况、服务效果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约束机制,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
3发展对策
3.1加强农村人才队伍的管理
科学界定农村人才队伍的范围,掌握农村人才队伍现实情况,制定长远的培养规划。
3.2强化农村人才队伍的培养
配套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支持政策,将农村人才培养纳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大局统筹安排。
3.3加强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才是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是建设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3.1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科学设置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使其能够承担起关键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动植物病虫害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以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和农民培训教育服务等公益性职能。市、县区两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要强化对乡镇的技术支撑,达到服务资源的共享,实现市、县区科技信息服务的窗口前移,拉近与基层技术人员、农民群众、基层政府的距离。
3.3.2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和网络,建立新型的上下对应、平行运行的办法和制度,强化调度和监管,实现服务的便捷、通畅、有效。引入基层农技人员竞争流动机制,实现人才的有序、规范、合理流动,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正确引导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
3.3.3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3级信息网络平台,以乡镇农业服务机构为主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对“三农”的服务能力。以扩展平台、延伸网络为重点,推广利用电视、电话、电脑3种信息载体的“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推动基层农技服务手段、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3.4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建立经常性的培训教育制度,加强现有农技人员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搞好乡及乡以下农技人员的岗位轮训和脱产培训。鼓励和支持基层农技人员承担农业科研、示范项目,创建基地和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或服务协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在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和优势产业村等着力培养一批科技推广实用人才和农业技术骨干。
3.3.5发展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通过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引导农民按照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自主服务。引导、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研发、科技信息服务组织,围绕生产基地和农户开展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加强对经营性服务的管理、指导,延伸公益性服务。
第二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古浪县科技局
2009年4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现阶段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首要问题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把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把提高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通过扎实开展农村基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扩大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创新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社会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处于整顿提高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科技文化素质低,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 1
差;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待遇偏低,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基层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村级干部的报酬和待遇,解决他们的“三金”问题,吸引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乡务工人员加入到村干部队伍的选拔之中;大力推行在优秀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制度,使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树立为民干事业、为民谋福祉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带动农村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继续推行“三合一”的村级干部队伍,提高他们执政为民的能力。结合省、市、县组织部门下派干部到村上担任第一书记(全县已选派村第一书记50名),科技部门下派科技人员到村或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全县已选派科技特派员286名),人事部门下派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担任村(社区)主任助理的活动,充实村级领导班子,确保每个村有一名大学生和科技特派员,对优秀干部进行兼职,做到领导力量强化,科技推广管理有方,同时,又不给群众造成负担,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三、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对乡镇现行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整合人力资源,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乡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设立党政事务办公室、社会
保障服务中心、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四、加大对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充分党校、行政学院、农广校、农函大等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素质教育和学历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与高等院校联合办班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举办各类培训班、以会代培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每个村选拔2—3名有知识、会经营、热心科技工作的青年,强化培训,使他们掌握1-2项先进实用的技术技能,通过公开招考,聘用为村级农民技术员,担负起本村的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制定优惠措施,支持他们进行农资经营,承担农业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增加个人收入,调动他们为农服务的积极性。
五、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创业。结合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动员县级单位的科技人员到乡(镇)村一级工作,施展才华,允许他们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和科技型企业,在资金、税收政策方面给于倾斜和优惠。同时,对在农村乡村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定时,免外语、计算机考试,在各类人才评优、评奖、提拔任用及项目申报工作中,扩大基层一线人才的比例,使他们在事业上有干头,政治前途上有奔头。
第三篇:我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总结
我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总结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近日,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采取走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等形式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专题调研。现结合我县现状,就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苏石县地处苏东部,距市城20公里,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与安徽省铁乡和固县方镇、段集乡相邻,黄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92.3平方公里,10个行政村,154个居民组,农村人口1.38万人,耕地面积7847亩。
二、我县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人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层人才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对基层人员的管理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也带来负面影响.部分人才流失,大量农村基层人才外流,造成我县基层人才短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县农村基层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基层人才流失问题的客观原因
1、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大部分人才外流,造成人才流失。我县平均每乡每年有1500人常年在外务工,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有近2000人掌握一至二项专业技术,他们怀揣过硬技术到沿海城市或内地较发达城市务工经商,给所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却给家乡的经济发展造成损失。
2、部分在外务工人员,在务工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刻苦钻研,学到了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人有可能带着技术和方法回乡发展。因家乡各种条件的限制,比如交通、场地、劳力、税费等,不愿回乡创业,回归工程十分艰难。
3、一些学有所成的大中专毕业生,追求大中城市的优越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不愿回乡搞家乡建设。家乡的住房条件差,工资待遇低,生活单调、小孩入学难等诸多因素,对其没有吸引力。再者公务员身份难以解决,凡进必考,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4、由于费税改革,县乡村两级收入较少,特别是村级“三提五统”取消后,每村仅靠25000多元的财政补贴,村干部工资发放困难,部分40岁以下的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村干部难以坚守清贫,辞职外出经商或务工,不同程度上造成人才流失。
5、乡镇七所八站工作人员,他们各有不同的专业特长,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了较大贡献,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工资难维持“家属下岗,迫于生计,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岗位,抛妻别子,远走他乡。
(三)存在的问题
1、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影响。
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对我县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较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市场的配置与政府的宏观调控将人才纳入竞争之中,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相对较好人才,包括部分干部、职工、农民,往往以此为资本,居功自傲,与政府讲条件,要位置,稍不如意,便以此相要挟,炒了政府的鱿鱼。其二,别的单位,如上级单位或其他的企事来单位,当其内部人才出现空缺时,便对我单位人才虎视端端,以高薪厚禄等手段,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将我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挖走。第三,县以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其局委,经常招收公务人员,人往高处走,一些符合条件的拔尖人才,勇跃报考,一考就成,谁也不敢阻拦,无可奈何被上级钓走。
2、用人机制的弊端影响人才队伍的健全。
政府的用人机制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好钢用在刀刃上。但明朗的阳光也有其阴暗的一面,用人唯亲或用人失察时而有之。一部分有真才实学的人员,往往不被重用,千里马无缘伯乐。相反,一部分纨绔子弟、绣花草包,不学无术之人,利用其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不良优点,往往赢得上级的青睐,被安排在重要工作岗位。这样一来挫伤了真才实学者的积极性,愤而走之,二来贻误了工作,给县乡村两级组织带来不利后果,形成恶性循环,非常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三、我县人才队伍建设的下一步打算
1、以情感人,留住人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县村两级组织,应扑下身子,拿出一颗真诚的心,留住人才。一是实事求是告知人才对象,家乡条件虽苦,但要以艰苦朴素的精神,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而舍弃他乡他单位优厚的条件,留下来一块共同奋斗。二是尽最大努力改善现有的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留住人才。三是给现有在乡的各类人才充分发挥其能力空间,解决其身份,给其适当位子,人尽其才,配套其工作环境、工作所需资金、器材等,发挥其最大潜能。四是提供平等竞争平台,能者上,庸者下。上者给以相关位子和待遇,下者给以重新竞争机会,让其感动,为我效力。
2、利用政策,招来人才。
一是利用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涉农人才政策,招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发挥优势,协助村“两委”发展村域经济,搞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回归工程,优化环境,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吸才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吃亏,敢于让利,谋求“双赢”,树立安才、亲才、护才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别人图利益,我们图发展。三是多措并举,让现有人才招来人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边远穷地区,条件虽苦,但苦中有乐,扎根山区,也能实现人生的理想,有些现有人才已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让这些思想已认识到位的人才,多方联络,跟踪追击,让
他们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队伍中来。
3、改善条件,稳住人才。
人才来了,如何让其安下心来,扑下身子为我服务,就需要政府改善各方的条件,稳住人才。一是改善其发展环境,由政府出面协调,在征地、劳动力、税费、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让其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二是对于大中专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解决其公务员身份,提高工资待遇,让其享受与大中城市同样或基本一样的待遇。三是提供其发展保障,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保障其发展的和谐空间,减少干扰,变换政府领导者为服务者的角色。对影响或干扰投资者的利益的人或事,轻者批评教育改变方式,重者打击处分重新决策,充分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篇:浅谈国税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国税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
一、现状
随着近年来国税系统教育培训力度的不断加大,国税干部职工素质不论在政治思想还是在业务水平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新形势下国税工作的要求相比,当前国税队伍建设还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一)学历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历史性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国税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存在较大的不平衡现象。从县级国税局的情况看,人力资源配臵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状,大量基层一线管理人员学历低、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老化,而且拥有人员数量众多,处于金字塔的底层;而少量的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广、较为年轻的人员,面对部分关键性岗位的特殊要求,只能勉强满足这类岗位的需求。如从安丘市国税局的学历情况看,目前该局共有干部职工223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1人,占0.45%;本科学历的19人,占8.52%;大专学历的32人,占14.35%;中专学历的91人,占40.81%;不足中专学历的80人,占35.87%。而从该局的人员配臵情况看,局机关与一线管理人员数量分别为:
55、168,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只有52人,岗位需求与人员结构之间不均衡的矛
1盾显得较为突出。
(二)思想观念更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部分人员对过去的环境、方法手段和观念充满留恋,而对于如何满足新形势的工作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例如,在管理纳税人的具体工作方法上,部分人员还留恋于那种“面对面”的工作方式,而对于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管理显得无所适从。
(三)干部职工责任心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疏于管理、淡化责任”方面,个别人员的积极性、能动性较差,对于上级布臵的工作满足于“过得去”而不求“过得硬”。部分人员的慵懒思想严重,得过且过,忙于应付。例如在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方面,由于部分人员应付思想严重,导致了很多应该落实的制度没有落实,甚至出现了失职、渎职等不应该出现的问题。
(四)奖优罚劣考核机制的操作性有待加强。尽管近年来我们在奖优罚劣方面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并且引入了能级管理、执法责任制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手段,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落实中,由于有些内容的操作性不强,导致在实际执行中打了折扣,影响了制度“指挥棒”、“紧箍咒”作用的发挥。
二、对策
(一)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在培训力度和培训的针对性方面下功夫。从加大培训力度、明确培训对象、优化培训内
容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首先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定期教育培训机制,选择合适的时机,确保对所有人员在一定的培训周期内都能够获得培训的机会。
其次是明确培训对象。注意把握培训对象的学历层次、工作能力和对教育培训的自身愿望,引导干部职工找准合理的培训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培训班的人员搭配问题,除了举办必要的“基础班”、“高层班”外,还要注意在不同层次的人员中举办,便于在学习培训过程中学员之间结成学习对子,增强学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再是优化培训内容。将培训工作与岗位需求、能力层次相结合,对于岗位工作难度低、学历层次低的,应当侧重于培训“如何做”;对于岗位工作复杂、学历层次较高的,不仅培训“如何做”,还要注重培训“为什么这样做”,以便于进一步强化培训的效果。在抓好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当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社会助学,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学历层次。
(二)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应用新技术、新手段改善征管质量的意识和技巧。重点是抓好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帮助干部职工增强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的意识和技巧,从而在降低工作量、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抓住影响征管质量的关键因素,推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建立税收征管畅销机制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首先是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重点掌握好微机操作基本常识、综合征管软件基本功能、税收执法基本程序等三项“基本功”,从根本上解除对与应用新技术、新手段的畏难发愁情绪。
再是增强用数据说话的意识。改变那种只有“面对面”才能管理的错误观念,充分应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和手段,通过加强对税收征管“海量”数据的横向、纵向分析,从数字指标的变化排查选定疑点业户的工作突破口,极大的提高税收征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解决责任落实难和落实不到位问题。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以来,尤其是税收执法责任制管理软件上线以来,由于工作考核自动、人为控制因素少等优点,为工作考核、责任追究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应当以抓好税收执法责任落实为重点,有效解决落实难和落实不到位问题。
(四)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激发干部队伍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凝聚力。当前,应当从发挥文化导向作用、实施团队管理、改善后勤保障三个方面入手,以国税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带动国税队伍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首先是发挥文化导向作用。通过在系统内传播先进的国税文化,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干部职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为做好本职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障。
其次是实施团队管理。将一个单位看作一个团队,通过在团队内部实施合理的工作分工,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干好各项工作的团队合力,解决部分人员工作能力较低、个人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难度大的弊端。
再是改善后勤保障。从爱护干部、关心干部的角度出发,通过在办公、生活、住房、交通等多个方面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除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以便于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干好本职工作。
第五篇:宁乡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宁乡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按照2010年长沙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要求,为做好长沙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根据市农科教办的统一工作安排,我办就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研。
一、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宁乡地处湘东,全县总面积2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万亩,33个乡镇总人口132万,其中农业人口110多万人,农村中有中青年劳动力近70万人,根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农村实用人才7.0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4%,从行业领域分布看,能工巧匠
占50.5%,生产型人才占33.4%,经营型人才占6.4%,社会服务型人才占6.3%,从文化层次上看,高中以上学历占28.6%,初中学历占49.4%,小学及以上下文化程度占22%;从年龄层次分布上看,30岁以下为23%,31岁至50岁为64.3%,51岁以上为12.7%,从男女性别比例上看,男性占80%,女性只占20%。
(二)带动作用
1、产业带动。目前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共创办规模企业160多家,其中国家及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创建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138家,发展各类基地面积近200万亩,形成了高档生态优质稻、生态有机放心蔬菜、烤烟、礼品西瓜、宁乡“土花猪”、“温氏鸡”、楠竹、油菜林、中药材等十大优质高效支柱产业。产业带动农户45000多户,17.6 1
万多人。
2、致富带动。据四个乡镇34户农村实用人才年收入情况调查统计人平纯收4.52万元,高出当地人平纯收3.77万元,是当地人平纯收的6倍(见附件5),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共安排20多万人就业和创业,直接增加农户收入5.3亿元,户平增收9650元(县产业办提供)。
3、市场带动。据统计,全县100多名优秀农村市场服务型人才,带动全县年产200万头生猪产业,1000万羽散养畜禽产业等养殖产业的发展,如沙龙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经多年努力,发展宁乡“土花猪”养殖业,将濒临灭种的宁乡“土花猪”发展成现在达年产30万头养殖支柱产业,并将市场拓展至全国各地,或将宁乡“土花猪”做成全国知名品牌,其次是扩展劳动力就业市场农村实用人才功不可没,据回龙铺镇陶家坪村调查发现,全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主要靠“血缘、地缘”关系,即亲帮亲,邻帮邻等方式介绍就业,占82%,出现了“一人打工,带活一帮”、“一人经商,致富一方”的佳话,如该村谢正,自己在广东打工发展产业后,先后介绍20多位亲朋戚友南下广东就业,发家致富。
(三)主要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政策扶持,连续五年出台政策文件,重奖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科技带头人。今年尤为突出,设立两个500万奖励基金(500万元农
业产业化发展基地,500万水果生产发展奖励基金),不断提高奖励标准扩大奖励范围。二是宣传发动,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类媒体,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不失时机,组织宣传报道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资金扶持,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会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企业从事规模生产积极提供低息贷款,相关职能部门简化手续,简免税费。
2、加强培训
一是职业教育,全县现有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院校3所,职业短期培训学校14所,涉及7大类30个专业,09年职业学校毕业人数达6125人次;二是“阳光培训”,从2005年开始了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09年培训学员3850人次;三是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09年全县举办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90期次,4780人次;四是实用技术培训,09年42个新农村示范村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62期次,培训学员3480人次。
3、强化服务
搞好服务,优化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环境,积极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创业提供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保障服务。一是开展“三抓两促”服务活动。全县统一组织由县级领导牵头挂帅,深入各农业龙头企业,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促使其快速建成投产。09年共帮助8个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各种实际问题17个。二是大力进行项目支持、资金扶持。09年全县结合省、市各类农业项目,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企业、从事生产,直接争取上级扶持资金380多万元。三是强化技术服
务。由县农办牵头,组织农口科局和各职能部门深入各农业龙头企业,各乡镇、村、组、户为农村实用人才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和技术讲座,与此同时,大力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品种,促使科学技术不断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化层次偏低。从双江口镇双江口村调查情况中的文化结构比例可以看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25%,初中及以上占75%,总体上学历较低,接受新知识能力不强。
2、类别分布不合理。从朱良桥乡莲花山村调查的情况分析,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从事传统种植、养殖业的人多,占48.2%,能工巧匠所占比例较大,占32.5%,这种不合理类别分布情况,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典型带动作用不强。
3、服务扶持力度不够。就全县而言,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但从工作整体和全过程来看,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还缺乏系统的规划,服务扶持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培训效益不明显,创业创新方面的配套政策尚待加紧研究制定。
三、建议及措施
根据十七届三中全县提出的“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切实加强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是近期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工作。
1、完善管理机制,创新工作方法
创新工作方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好农村实用人才发
展规划,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之中,采用“人才+基地”、“人才+项目”、“人才+基金”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管理网络,加强制度管理,坚持和完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县级领导挂点制度,坚持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人才素质
完善培训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一是优化配臵,遵循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创新教育培训措施,有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养效果,实施全县“十万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将更多的普通农民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建议设立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在县农办设立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日常工作。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上,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全面梳理培训需求,统筹培训规划,对各个行业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在培训时间上,以方便农村实用人才为原则,尽量安排农闲时期;在培训方式上,积极探索订单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采用定期与平时培训,政府与民间培训,课堂与走出去培训,专业与综合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推进培训基地建设,在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科教中心、农民职业学校、农业产业化基地中评选一批师资雄厚、设备完备、成绩突出的培训实践示范基地,依托基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认真培养和吸纳
适合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3、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增强人才活力,不断完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活力。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做到机构、人员、制度、经费四到位,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工作责任机制,将考核内容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工作考核计分项目,所占分值比例不得低于总分的百分之
五。二是完善政策扶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服务,促进土地承包权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流转,不断优化农村实用人才投融资环境,推进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户联保、互保机制,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三是完善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建设,吸纳各类人才服务三农工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专家库。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大力宣传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事迹,关心优秀实用人才的快速成长,积极引导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领办或创力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典型规模产业基地,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宁乡县农科教协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一○年五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