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当代教育家》总编辑李振村报告的感想
听《当代教育家》总编辑李振村报告的感想
李振村教授诙谐幽默的报告,打造了教师的“非专业素养”的五大素养,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适合学生的老师才会实现适合学生的教育。李教授的“故事教养”“大课程教养”“体态教养”。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素养是“故事素养”,通过“故事”背后的形象、细节、趣味、想象,激起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形成打动人心的力量,用好的故事构建好的教育。
我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发现一个问题:他们知识水平与年龄、学段相匹配,然而情商指数低。这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以教师为中心,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班级制的授课方式,重视学生的知识与分数,忽略了他们的心理与情感。故事的核心是“人”,因“人”而生,也讲给“人”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真诚,才能感动。所以,故事中的“人性”是开启学生情商的“金钥匙”。
道德知识不是靠推理获得,而是靠人的道德体验来获得。道德体验从哪里来?通过自身的参与,通过亲切可心的情感和心灵感应传递和生成。具体的、形象的、具有丰富情感的道德叙事更多侧重于体悟、理解和感动,正好契合了道德教育的要求。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道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世界。然而,故事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故事,我们营造、创设一种“进入”、“理解”故事的情感场,让听者在“懂”、“透”的基础上,达到充满情感的“化”,从而担当责任,回报社会。这个过程,实质是指向学生的生命生长,或许就是杜威把指称的“教育无目的”的深刻含义了。
第二篇:听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报告有感 文档
听当代教育家魏书生报告有感
昨日有幸见到传说中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一袭白衫,清风若竹,真有如世外高人,但他却在这个时代创造了伟大的奇迹,此人真是一个教育史上的奇葩。能在当今盛世活得如此超脱,难得难得!
听了一天他的报告,我觉得他值得我们去学的是他的人生观和教育观,这也是他能不断创造奇迹的缘由所在。
他的人生观最主要的是乐观,凡是都往积极方面去想,用他的话就是四个字:松静匀乐,怎么解释是呢?既放松心态,均匀呼吸,情绪快乐,用这样的心态去做每一件事情,想想他说的话:松静匀乐去备课,松静匀乐去上课,松静匀乐去写板书,松静匀乐去买菜讨价还价,松静匀乐去做饭,松静匀乐去对待家人等等,想想也是有些事我们着急也没用啊,何必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呢?拥有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吗,一切都会显得那么自然,我们不用去跟别人比,只要自己努力了,结果一定会好。魏书生老师的这种站在高端看待事物的胸襟是我们所缺少的。他的教育观也很鲜明:学生能做的事老师不要做,在学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要想培养学生的能力老师就要少包办,学生就要多实践,给学生机会自己锻炼,体验生活,多一些人生历练的机会会比什么都重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的尊重学生,尤其是差生,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多争取几个浪子回头的学生,金不换呀!
受益匪浅,也难得有这样的世外高人,想做出人家那么大的成就是不容易的,但我们至少学会魏书生老师那种对待生活的大智慧,就可以让我们生活的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多一些阳光,少一些阴暗。
只要努力,顺其自然,少一些不满于牢骚,我们该有的都会得到。
第三篇:听李振村教师报告有感2012.8.21
“非正式教育”开启教育的另一扇窗
——听李振村老师报告会有感
本来学校通知李老师的报告是23号讲,结果听说又改在了21号,我特别想听听李老师的报告,就在网上搜出李老师的博客,发纸条询问,李老师竟然回复了,我感到很意外,感觉他真是平易近人。有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听得真是格外认真,记得也格外仔细。
李老师说他是一位山东人,而且和从利津走出去的陈金铭老师一个团队的关系,拉近了和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有一种倍感亲切的心态来聆听他的报告,可以说真是一种语言艺术。
李老师说现在的教育从家庭到学校,从工厂到机关,中国人普遍过度迷恋“正式教育” 的力量,结果导致说教盛行,会议泛滥,口号遍地„„仔细想想的确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大学,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讲文明,讲礼貌的“素质教育”,结果却造就了很多不“素质”人们,在此李老师举了外国都是用汉语写着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大小便„„来说明正式教育存在的弊端,看来,有些问题正式教育已经解决不了了,似乎得通过一种“非正式”的渠道去解决,因而提出了“非正式教育”,它是一种更加艺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种更有效率的的破解问题的方法,一种更有东方文化意味的力量。而且联系了外交上的“走廊外交”、“电梯外交”来论述该,让我们觉得这不是生编硬造的,无中生有的,而是有其存在的前提。
报告中李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有人名,有实例,让我们从并不陌生的名师身上看到了他们幽默、机智、风趣的一面,如:合影不站中间的李希贵老师;不称校长、淡化官本位的李振村老师(就是他自己);住宾馆打扫卫生间,留感谢信的美国著名教育家雷夫先生;非正式的教育呼唤“非专业素养”
李老师的列举了故事素养、大课程素养、体态语言素养、情绪素养、娱乐素养。其中,他着重讲述了教师的故事素养、大课程素养、和体态语言素养。
所谓故事素养,就是要求老师要学会用故事说话、用情感说话、用细节说话。李振村老师本身就有很强的讲故事的能力,这场报告讲下来,赢得我们无数次的开怀大笑,一边笑一边反思,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李老师讲:这个世界上有人就有故事,人类的文化和历史不是概念传承的,而是由故事传承的,人类可以没有没有汽车、飞机但必须有故事,故事背后是形象、细节、情感、趣味,是打动人的力量。好的教育一定有故事,教育的本质就在故事里面。教师的故事素养包括:第一要有故事储备。第二要有讲故事的能力。第三善于用故事激励情感、唤起梦想。第四要用故事的方式解决问题。第五用故事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展示自己的教育成果。第六要经营故事文化。其中他讲述了大量的案例和故事,自己和老外的故事、奥巴马给中学生演讲的故事、习近平访美的故事、奥兰多海洋世界虎鲸表演的故事、《听谭老师给讲故事》的故事、为吉帕赢一个球的故事、贾志敏老师捡垃圾和如厕的故事、于永正老师和“黄瓜的味道怎么样”的故事、高三女班主任转变的故事、中国的雷夫常丽华老师的故事。这些故事给了我很深的启迪,回想这么多年来能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竟是给自己讲过故事的老师。同时在课堂上给自己留下痕迹的内容,也是老师讲的故事。此刻我决定,开学后我也是每节课课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上我的课堂。喜欢上我,喜欢上语文,也许命运的改变源于某个故事。
教师的非专业素养之二是“大课程素养”。这个观点的确给我们教师敲响警钟,我们老师总是以为只有在课堂中才是学习,只有在学校中才是学习,只有课本才是教材等,这是一种窄化了的教育和课程观念,必须具备一种大课程理念,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回归本真。李老师讲了郑海霞、濮存昕两位著名人物,说他们今天的交流和接受采访为什么会表达那么清楚、逻辑、简练和哲理,从他们受教育的年限看,专业训练排除在外也无非是小学五年级的学习文化课程的时光,他们今天的那种自信和表达,那种对事物的认识,是从那里得到的呢?只能有一个结论,那就是教育不仅是在校园里进行的,是社会的大课堂中的团队建设、合作交流、追求卓越、热爱祖国、乐意助人等等大课程,让他们提高了素养成就了自我。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古游历出大师。从来大师出名门,像辜鸿铭、胡适等。同样我们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也必须带领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学科的窗口,进入大师的世界。
教师的非专业素养之三是体态语言素养,李老师讲述了尼克松竞职演说的故事、展示了宋庆龄、林徽因、徐志摩、胡适、梅兰芳等人的照片,从而提炼了标志性体态语言、说明性体态语言、表露性体态语言、习惯性体态语言、教师的空间语言。
教师的非专业素养之四是情绪管理素养,讲教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邓小平),的确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学会掌握自己的情绪很重要,有时候当看到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当看到讲了N遍的题学生又做错了,自己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就是一场暴风骤雨,雨过之后回头想想真不应该既伤人又伤己,还起不到啥教育效果,以后要好好修炼,追寻教育的机智和艺术,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此李老师讲了情绪管理四原则:一是构建积极心理学,成功者寻找方法,失败者寻找借口,我们要做个寻找方法的人。二是学会坦然面对,三是阿Q精神胜利法,四是学会欣赏,五是延迟处理,可惜由于时间紧迫,没能展开来讲,有点遗憾都恨时间短暂呀!
教师的非专业素养之五是娱乐素养,让教育充满娱乐精神,有情、有趣,让孩子们在快快乐乐、高高兴兴、轻轻松松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我们教师也在此中感受到幸福的职业感。
最后李老师又讲了学校文化建设细节问题,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学校文化,中国是一个大词遍地的国度,到处都是宏大的口号,却唯独缺少了对细节的关注和打理。没有细节,就没有品质;没有细节,就没有深度;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化;没有细节,就没有魅力;细节决定成败,一点不假。
李老师点出了十大校园文化:
一、校训文化,李老师指出:我们的很多学校的校训都落入了俗套,在对上海的100所学校的校训进行统计时,惊人地类似,“创新、求真、自强、自信”等词出镜率是相当的高,而且多以八字句为多。他很严肃地指出:“校训是办学理念的浓缩,是办学的追求目标,是一个校长的文化素养的体现,所以校训要有历史感、独特性”。
然后李老师用大量文字剖析了一些国内外知名学校、学府的校训,恰如其分,严谨经典。李老师解读了一些著名学校的校训文化,他指出了校训的几大特征:“历史特征、文化特征、教育特征、民族特征、简约特征”。像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60F3”的演变;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演变;西南联大“刚毅坚卓”;国家会计学院“不做假账”;高密四中“永不屈服”;乔羽学校“独立.独特.独创”;斯坦大学“让自由之风吹拂”;哈佛大学“柏拉图为友,与亚利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西点学校“职责‘荣誉、国家”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动脑,又学会动手”。
二、仪式文化,仪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庄严感。
三、习惯文化。
四、视觉文化,色彩和造型里也有教育。
五、节日文化,尽可能地让教育伴随着节日活动。
六、收藏文化,学校文化积累从收藏学生作品开始。
七、体验文化,体验即成长,体验即教育。
八、教师成长文化。
九、环境文化,校园环境文化不等于建筑+绿化
十、回归故事文化,让教育充满故事感,这十大文方面诠释了文化的影响力,诠释了没有细节,就没有文化的真理。
生动的报告,引人深思的故事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渡过了愉快的一天,我的感触:李老师的报告幽默风趣,李老师的为人平易近人,这正是我们每位老师要努力“修炼”的方向。
第四篇:听报告振人心
听报告振人心,努力实现新跨越
---淮口四小参加集中辅导会体会
根据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2009年10月17日上午9:00 “金堂县教育局淮口片区学习科学发展观党员集中辅导会”在淮口中学阶梯教室隆重召开。根据安排,淮口四小提前通知离退休和在岗党员教师,精心组织,积极参与,并作好签到工作。
会议由淮口片区教育督导组组长邢光杰同志主持,会上,邢光杰同志就淮口片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精神和本次会议的具体要求作了说明。我校党员根据要求,认真听讲座和作好笔记。王兴银校长担任辅导员并为我们作了“十月壮歌,世纪画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共建文明和谐金堂新教育”辅导讲话,他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讲话: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二、中国教育之路在何方?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金堂教育怎么办?最后他特别指出:“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来构建和谐的金堂教育。”王校长的报告深入浅出、内容深刻,他结合当前我县教育的具体实际进行讲解,让我们对金堂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共鸣。通过此次学习,我校党员对我校灾后重建,搬入新校区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决心将本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认真真地开展下去,为淮口四小的新跨越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009年10月18日
第五篇:听李凤遐报告感想
听李凤遐报告感想
听过各种名头不一的专家学者做的报告很多,但无论是对于做报告的人,还是报告内容大多都不记得了。然而李凤遐老师来学校做报告二十几天过去了(5月9日),她演讲的画面依然很清晰的在脑海里,演讲的内容也大都能了然于心。她以亲身经验讲诉了当老师做班主任30余年的心得体会。朴实的语言,积极的态度加上一百度的激情,感染了听报告的每一位老师。能在报告现场响起几次掌声和由衷笑声的,更是难得一见,而李老师的报告确实响起了不少由衷会心的笑声。这也说明了李老师的报告真的讲到老师们的心里去了,赢得了老师的赞同。
下面就个人对李老师的报告说几点感想。
一是关于教师职业,李老师说:“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热爱老师,接受做老师的一切酸甜苦辣”。当今的老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实在是尴尬,不是被舆论妖魔化,就是被道德所绑架。一旦有个别老师做出有失身份的过错,舆论往往会把整个教师群体臭骂一通,远的如“512”时的范跑跑,近的如针扎幼儿的某幼儿园老师。而出现个别感动人心的教师,则由给教师群体冠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等等名号,如出现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的教师等等案例。其实,教师就是一份普通职业,老师也是万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普通劳动者。站好三尺讲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以身作则教给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就是我们的最大心愿。
二是如何面对职业倦怠,李老师说要调整好心态,“累而乐之,苦而爱之”。当然这很难做到。但做不到爱之,也应该能够尽责。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还要备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尽心上课,既要详略得当又要环节紧凑、既要讲解清晰又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批改作业,看懂每一个学生写的字、读懂每一个学生的心。我不敢说每一个老师都能爱自己的职业,但是尽责,我相信每一个老师都能够做得到。毕竟,当看着每一个学生的眼睛时,你要能够对得起这份信任、担得起这份责任。
三是具体到如何教学和管理学生,李老师也以亲身经验倾囊相授。下面仅就三个小的方面加以总结。
1、在管理学生上,老师主要是训练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这不等于放任何放纵,恰恰是逐步的交给学生如何学、如何做。而且李老师还从整个学生的中小学教师阶段为例来说明,小学时候老师是抱着学生走,初中时候老师是扶着学生走,现在高中应该是领着学生走。只有高中领着走,才能让学生大学后自己走。
2、在于学生沟通上,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关系大于教育。这个理论当然大家都知道,也都认可。但能够真正做到实属不易。当学生顶撞老师的时候,当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当学生不交作业的时候,当学生迟到又满不在乎的时候„„但是,做老师,归根结底是在教育孩子,只有把学生真的当作孩子,甚至是当作自己的孩子,才能够真的去欣赏、去鼓励。
3、顺应时代潮流,懂学生。经常在各种地方各种场合听到不同的人发出意思大概一样的感慨:现在人怎么这样了,以前都是怎么怎么样的好;现在的社会怎么都这样了,世风日下人情淡薄,以前都是多么多么的好;现在的学生怎么都搞不懂了,不听劝不讲道理,以前的学生都是怎样怎样的听话懂事。其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人性不变。很多时候是我们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依旧停留在之前的时代。当我们换个角度,真正的站住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社会和时代,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多么的不听话不懂事了,而是我们缺少了和他们沟通和交流的语言和方式。那就让我们尝试着去接受一下信息时代的各种“花样”,用学生的方式、语言去和他们交流沟通。这样也许会发现,现在的学生也一样的懂事、可爱。
当然,我们听报告目的就是学习。光有感慨是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把感慨转化为行动,提升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应用和实践。联系自己工作,明确好自己努力的方向。首先是转变心态,积极工作;其次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去懂学生、关爱学生;最后是锻炼身体,热爱生活,争当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