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txt这世界上除了我谁都没资格陪在你身边。
听着,我允许你喜欢我。除了白头偕老,我们没别的路可选了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娶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Summarized by CYYS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一)传播概念的把握 1.起源 communication 1)库利: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空间上得到传递、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2)皮尔士:通过“像”(icon)或符号对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3)施拉姆: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2.实质:社会互动行为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定义:物质的普遍属性,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2.信息分类:
1)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3.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
1)生理反应→伴随精神心理活动,态度,感情,价值,意识形态 2)符号系统本身→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三)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四)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共享,关系,双向,共通,行过系)(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1.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大众传播特点:专业机构,对象,技术,内容公开,反馈
2.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开放性,子系统,双偶,双自)P10 3.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Eg制度合理,渠道畅通,系统功能正常
4.传播隔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
5.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六)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1.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1)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
2)精神交往关系与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
3)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得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
2.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 1)精神~→起源于→物质~ 2)物质生产力→制约→精神~ 3)精神~→反映→物质~ 3.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1)精神~发展→推动→物质~ 2)物质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状态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2)精神~&物质~→不同的特殊规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3)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2.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3.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P26-27 4.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1)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无限的灵活性 3)发音的经济性
4)能动性和创造性(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1)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加速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P29; 2)口语的局限:空间&时间,小规模&近距离P29-30 2.文字传播时代: 1)文字的出现P30 2)文字发明的意义[巴勒克拉夫] 时间,空间,传承P31 3.印刷传播时代:
1)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登堡印刷机)P31-32; 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社会经济的推动,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 2)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P35 2.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第二篇:《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拟态环境、符号、子弹论、信息、热媒介、意见领袖、媒介即讯息、组织传播、信息环境、流言、集合行为、基模、人类传播、人际传播、意义
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符号: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射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超速的反应;他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信息:香农认为,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活动”。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流言: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上有着分歧和争议的一种现象。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
人类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在动物传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与动物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
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二、简答题
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大众传媒是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为已任的,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印象与理解。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和传达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了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们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3.简述组织传播的功能。
一、内部协调。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岗位都由一定的信息渠道相连接,每个部门和岗位同时也都执行着一定的信息处理职能,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达和反馈相互衔接,使各部门和岗位成为既各司其职,又在统一的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
二、指挥管理。组织目标和组织任务的实施需要进行指挥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从具体任务指令的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到组织活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管理,都体现为一定的信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机制下进行的。
三、决策应变。组织是一个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它不断面临组织内部和外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决策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判断的基础上的。
四、达成共识。一个组织要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组织目标宗旨、组织规则、组织方针和政策等,在组织成员中达成普遍的共识。共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内传播互动过程,必然伴随着围绕特定问题的信息传、说明、解释、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8.简述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P258 ①政治经济: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②文化研究: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
③意识形态和霸权装置。以普兰扎斯等人为代表,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工具所起的作用。9.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效果观的变化。P176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给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忧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
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等。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力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的重新评价。
10.简述社会责任理论P142 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是由美国新闻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媒介》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订。
原理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味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目的:
一、为了防止由于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二、是为了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话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12.简述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P206 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用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16.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P141 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了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的得到保证。
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20.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2.简述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第二、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的文化支配。
第三,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24.简述人际传播的基本动机。
①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
②其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动机。③第三个基本动机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28.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P189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三、单项选择题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B)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D)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B)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D)A.施拉姆 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D)A.谁
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A.反馈
B.信息的发生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A.社会化
B.信息化C.系统化 D.知识化
8.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D)A.记者 B.教师C.编辑
D.A、B、C都是
9.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C)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B)
A.地球村
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A.受众
B.传播内容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3.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B)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4.“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D)
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15.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C)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16.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B)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
17.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A)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
18.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C)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 19.互联网是(B)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 20.传播活动是一种(D)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
21.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C)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
2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D)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权威性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 D.内容的说服力
23.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B)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 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 24.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D)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 25.“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A)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26.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C)A.社会动员
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
27.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D)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 28.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D)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
29.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B)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
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 30.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C)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31.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C)A.流行文化
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 32.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C)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 3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C)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
34.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B)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 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 35.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 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
36.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B)A.规范化
B.合法化
C.合理化
D.标准化
37.“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B)A.传递性B.扩散性
C.扩充性
D.共享性
38.传播学的诞生地是(B)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39.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C)A.讯息
B.信号 C.信道
D.噪音
40.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A)A.控制
B.实验C.变量分析 D.环境模拟
41.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B)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
42.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B)
A.提供信息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 D.麻醉精神功能 43.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A.自由主义理论 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4.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A.新闻信息 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 45.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D)A.一般性 B.鲜明性C.操作性 D.指说性
46.现阶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D)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47.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C)A.英尼斯 B.戈夫曼C.梅罗维茨
D.麦克卢汉
48.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C)A.爱屋及乌
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 D.见微知著
49.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B)A.有限的 B.强大的C.无力的 D.微小的 50.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C)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51.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A)A.肯定 B.否定C.中立
D.批判
5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包括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A)。
A民主参与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发展理论;D汪汪理论 53.IPP指数即(B)指数。
A传播指数;B既有政治倾向;C支持率;D受众背景指数 54.信息流是一级的,而(C)流是多级的。A传播; B能量; C影响; D舆论
5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D)过程。A社会;B自我完善;C自我表达;D社会心理
56.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A)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
A社会互动; B思想; C给予信息; D交通 57.(C),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A劳动;B人脑的发育;C语言的产生;D直立行走
58.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是拉斯韦尔、卢因、(D)和拉扎斯菲尔德。
A米德;B施拉姆;C克劳斯;D霍夫兰
59.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被视为“(A)的意见”。A公开;B公众;C受众;D群众
60.“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B)的有机组成部分。
A涵化分析;B“文化指标研究;”C文化研究;D教育分析 61.(D)具有“免疫”效果。
A“一面提示”;B“明示结论”;C内容提示;D“两面提示” 6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服属于(A)的做法。A“诉诸理性;”B“诉诸感性”;C恐惧诉求;D情感诉求
63.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背景,二是(C)意义上的群体背景。A利益关系;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血缘关系
64.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5.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D)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
D.施拉姆 66.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D)
A.控制过程
B.社会过程C.编码过程
D.反馈过程 67.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C)A.巴斯
B.怀特C.卢因
D.伯洛
68.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A.社会责任理论
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 C.集权主义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69.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B)
A.财富
B.信息C.时间
D.资源 70.“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C)
A.霍夫曼
B.英尼斯C.麦克卢汉
D.梅罗维茨
71.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若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A)
A.选择性记忆 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暴露 72.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D)
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
B.社会公认的“大人物” 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
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 7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B)A.麦奎尔
B.诺依曼C.罗杰斯
D.蒂奇诺
74.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A)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 75.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A)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76.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C)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7.“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C)A.拉斯韦尔 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78.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B)A.德福勒模式 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
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79.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A)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
80.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C)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 8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B)A.“天赋人权” C.“第一自由”
B.“观点的自由市场” D.“真理的自我修正”
8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A)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 8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B)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 8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A)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
8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B)A.佩恩调查
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
D.俄亥俄调查 8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D)A.“镜子”式报道机构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
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
8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B)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 88.“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A)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89.“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A)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 90.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C)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91.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是一种(D)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
92.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C)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93.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A.《理解媒介》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 D.《传播与说服》 94.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A.拉斯韦尔B.赖特C.拉扎斯菲尔德D.麦奎尔
95.“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这句话表明(B)A.语言是静态的B.语言是有限的C.语言是抽绎的D语言是灵活的
96.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C)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97.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的是(D)A.施拉姆B.霍夫兰C.拉斯韦尔 D.拉扎斯菲尔德
98.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是(B)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四、论述题
3.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概要: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发表的一篇名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
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意义:
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b.议程设置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议程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研究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契机。c.议程设置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意义。
4.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它?P118
一、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器官的扩展或延伸。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地球村。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评价: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此外,他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但他毕竟不是一位辩证唯物论者,而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因而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这主要体现在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在他的理论中我们也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5.什么行为是集合行为,举例分析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传播机制和信息流。
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产生条件:①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和焦虑和就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②触发性事件:一般是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近年来频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网民集合行为,也多是由刺激性的网帖信息所引发的。③正常的社会信息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信息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传播机制: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大赛中的球迷暴动事件。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如在电影院失火的场合,一个人向出口跑去,全体观众跟着蜂拥而上造成出口堵塞。信息流:①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②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③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8.举例论述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87岁的上海人李某是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并因此死亡。此后有报道称H7N9病毒变异速度惊人,甚至给出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的数字。案例中通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营造了H7N9禽流感是一个随时会致人死亡的信息环境并且传播给广大受众。受众们通过接收这些信息相信了媒体的报道,并且口口相传,导致民众生活在恐慌的环境中,时刻关注着媒体有没有新的关于H7N9致人死亡的报道。更甚者甚至给出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的数字,但这是没有经过实际检测确认的准确数据,媒体就这样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了民众这样一个信息环境,民众此时除了相信、恐慌之外变得别无选择。李普曼认为: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它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环境又发生了实际的作用。而且,随着大众传播的发达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就越具有演化为显示环境的趋势,这就是所谓“信息环境的拟态环境化”,或者说信息环境的实现化。
这一现象揭示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作用机制,即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们的行为。1、信息环境能够多角度广范围地囊括或反映庞杂的现实环境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2、由于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行动,人们将信息环境很多时候当成现实环境本身来看待,使得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
3、由于人们是根据信息环境来认识环境和采取适应环境的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即现实环境的信息化趋向。五.调查问卷设计
请以“小学生媒介接触行为”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要求:1.问卷结构完整; 2.问题不少于10个,包含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
请以“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1.问卷结构完整; 2.问题不少于10个,包含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六.填空题
1.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___群体_________传播。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_______”的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3.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这种非随机抽样形式叫___分层抽样_________。4.赖特在《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一文中,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功能,即___娱乐功能_________。
5.张先生把自己掌握的某信息告诉了李先生,但张先生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该信息,这表明信息具有__共享性__________。
6.大众传媒在一个时期或一段时间内突出谈论和强调某些问题或事件,往往会构成公众关心的中心议题,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这就是大众传播的__议程设置______功能。
7.大众传播要受到四种控制,它们是政治控制、经济控制、__社会控制______和自我控制。
8.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而在现代都市社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以“__单一______型”为主。9.“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__上限效果______假说。
10.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_______社会遗产传承____________。
11.巴斯认为在“新闻加工”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
12.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___子弹论________________。”
13.“知识沟”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有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的趋势。
14.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经验学派___________,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15.拉斯韦尔认为,______大众传播___________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6.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___新闻加工______________。
17.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属于“____少数或劣势____ _________”意见时,这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沉默或附和。
18.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_通过什么渠道_______。
1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_社会规范强制功能_______。
20.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研究,称为__控制研究_______。
2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借用了他的老师__英尼斯_______的观点。22.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以及___行为______层面。
23.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反馈____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4.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经验学派__________。
第三篇: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A、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什么是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传播学教程笔记。
2、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 杂性?
传播活动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它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权利、言论出版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制度也有不同的性质。
3、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控制目的: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
控制性质:直接控制(主要方面,而非唯一)
控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
控制范围:(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势。(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或国家援助。
4、分析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
控制目的:通过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控制手段(资本主义):(1)以强大资本后盾成立超大型传媒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政团体对公营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赞助、广告来间接的控制中小媒体。
5、分析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控制目的:行使受众的正当社会监督权利,保证传播活动的真实、健康、使受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
控制手段:(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B、几种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1、众传播规范包含什么内容?
(1)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识
(2)对大众传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期待
(3)基于这种期待对传播制度的构想。
2、分析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定义:从外部权力的关系上考虑问题,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
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
产生背景:(1)15世纪中期印刷术的产生
(2)封建王朝的统制,反专制统治思想的产生。
(3)英国1529年产生第一个禁书法案
主要内容:(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且合法。
(4)对当权者和当局者的批判是违法的,将受到严厉法律制裁。
3、分析资本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产生背景:(1)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2)1789年把有关内容写入美国宪法。
主要内容:(1)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需经过政府或当局的特别许可。
(2)新闻出版不需经第三者的实现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强制。
(3)在涉及观点、意见、信念的问题长,真理与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保证。
(4)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官吏合政府,正当合法
理论与现实矛盾:资本与媒介的结合,传播活动实际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b、社会责任理论
理论主张:大众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是绝对的自由!
产生背景:(1)传媒的高度垄断与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产生矛盾。(大众丧失传播权力)
(2)自由主义强调传播者,忽视受传者权力
(3)自由主义强调的意见、观点、思想的自由,忽视了作为私有传媒的营利活动。
主要内容:(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传媒机构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公正
(3)媒介必须在法律和制度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传播宗教、歧视
(4)受众有权力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c、民主参与理论(牵制作用、非统治地位)
理论主张:要求大众传媒像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产生背景:(1)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及其传播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作用加深
(2)垄断性加强,民众自主使用媒介意识提高,但现实缺乏可利用传播资源。
主要内容:(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使用权、接受服务的权力。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存在,而不是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的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互动的媒介更加合乎社会理想。
4、资本主义媒介理论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什么?
由极权主义到早期产生的自由主义媒介规范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的出现,打破了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办工人报刊,从事工人工人运动,也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环境。但是资本主义的一切,终究是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资本密不可分的,一切和金钱挂钩,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尽管随后产生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良和进步,但是这些也只能够缓解矛盾进一步激化。人们群众利用媒介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媒体的垄断却又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个矛盾的运动促成了资本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C、社会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包括那些方面?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3)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5)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A、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服务作用
B、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还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制度和规范体系。(注意: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媒体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利益与商业主义、营利主义的出现)
2、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生存与发展是最大课题)
(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2)推动国家发展。(政治的生存发展)
(3)媒介的自由活动伴随相应责任,(4)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进行。(经济的生存发展)
(5)传播内容上,(6)优先本国文化,(7)本族预言。(文化的生存发展)
(8)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9)优先发展与本国地理,(10)政治文化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读后感《传播学教程笔记》。(文化的生存发展),(11)在有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关系上,(12)国家有权对媒体进行检查,(13)干预或管制。(政治的生存发展)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的传播媒介
(载体,其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快慢和量的规模)
A、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1、媒介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信息传递的载体。传媒机构
2、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的载体含义?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什么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此观点表现出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来看待。
(2)、媒介:人的延伸,如何理解其含义?
任何媒介都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能力的发展是“统合—分化—再统合”。麦乐卢汉通过此观点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3)、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含义是什么?(麦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活动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麦克卢汉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1)、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
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
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5、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和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作用呢?
马哲观点: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和内在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有制约作用
媒介技术和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方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媒介被人创造,利用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因素都对其有制约着其活动。
B、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媒介内容及媒介形式的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不仅利用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电视人:注重感官刺激,行为方式感性化,与印刷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比,缺乏社会互动,容易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容器人:在电视媒体包围中成长,人的内心世界呈“罐”的容器状。感觉孤立,封闭,希望与人接触,但是接触仅仅是一种容器的碰撞,无法深入人心内部,因为彼此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媒介依存症的特点是什么?
(1)、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于媒介的虚拟活动而逃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3、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的概念是什么?
电视不仅本身作为一种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同时它也在把充满诱惑力,丰富的意境展现于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人们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C、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什么是新媒介?
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传播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传统媒介的单向性)
意义:改善了受众被动性,增强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传统媒介的单一性)
意义:为人们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传统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意义: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统媒介的地域性)
意义:把人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3、什么是电子乌托邦?
对美俄借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4、如何看待电子乌托邦和媒介技术的思想?
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简单的断言传播技术或工具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幼稚的。媒介是中性的,自身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善或者社会恶。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利用它传播什么。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机构,其属性决定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A、传播者与大众传播
1、什么是大众传媒?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称之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大众传媒的力量是所有传播者中最强大的?)
(1)、地位稳固(始终保持其信息发出者的位置)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个人活动的组织性、信息产品的组织性)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4、如何看待互连网媒体以及出现的电子媒介?
网络仅仅是一个硬件平台,而不是传播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使用这个设施进行信息生产、处理、传播的人或组织。其也成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新空间。传统媒介进入互联网传播,逐渐在互联网传播中确立了新的领导地位。
原因归结为:
(1)、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效率远远高于一般个人或非正式组织。
(2)、大众媒介的信息更加可靠,真实。
(3)、大众传媒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B、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传媒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积极收益目标(经营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目标)
2、什么是传媒的经营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一)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盈利是目标之一。
收益来源于:广告和产品的销售。压力来源:广告主和消费者。
3、什么是传媒的宣传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二)
传媒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对某种思想进行宣传,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
信息生产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党都把传媒当成自己的发挥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4、宣传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言论活动----具有直接的宣传功能,传媒组织可以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扬某种思想。
报道活动-----具有间接的宣传功能,主要是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上贯彻传媒的方针和意图,达到潜移默化。
5、什么是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三)(权力的基础,制约的标准)
(1)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传媒是某些稀有资源的使用者,作为公共菜站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B、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媒介)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的行为是一个组织性的行为。
2、传媒进行信息取舍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真实、及时、新意、新闻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课本p163)、社会目标、宣传目标
3、把关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把关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信息价值和信息要素的分析。也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在内。原因如下:
(1)、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有取舍的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优先传播。
(3)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有个人参与,但是个人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四篇:《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五章
1.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的特点: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②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传播对象是社会的一般大众,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双重属性。⑤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观点: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③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4.信息环境: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5.拟态环境:由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存在于人与他的环境之间,人对拟态环境作出反应会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6.传播制度: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因此,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应,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7.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控制的主要内容:①规定传媒的所有制形式。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消息的传播。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或实行援助。
8.传播制度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体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9.传播制度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传播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10.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11.新媒体发展趋势特点的意义:①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②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③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④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则把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12.大众传播者的特点:①地位稳固。②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③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13.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①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②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③大众传媒是有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14.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的实质:①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新闻信息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③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把关”的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15.拷贝的支配: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而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拷贝的支配”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这是因为在“拷贝”的制作和提供过程中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即利润原理和政治或宣传原理。清水几太郎的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他把受众看作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有失偏颇。16.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调查”中所采用的分析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17.选择性接触假说: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通过“伊里调查”得出的结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政治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18.受众即市场:受众即市场的观点是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采取企业化经营形态而形成,在现代也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受众观。这一观点认为,传播媒介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是通过媒介竞争向潜在的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活动,而受众即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
19.受众的基本权利:①传播权:一般意义上的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②知晓权: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获得信息的权利,尤其指对公共权利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权。③传媒接近权:利用大众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也指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20.“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40年代,把受众成员当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1.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内容:①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②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⑤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22.传播流:从40s开始,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23.“政治既有倾向”假说:1940s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结果,认为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这一观点即是“政治既有倾向假说”。24.两级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结果推测出的一种传播过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25.有限效果论的主要观点:①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②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不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③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④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⑤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6.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哪些:①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②媒介本身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③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④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重要的机制作用。
27.“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也称“接种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效果”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
28.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29.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于1972年,由美国的麦库姆斯提出。“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0.“沉默的螺旋”的三种假说: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求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过程,即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反过来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
31.“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
32.“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对低者都能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3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34.信息主权:信息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它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存储、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35.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①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②是一种文化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这种文化扩张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
36.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的主要特点有——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内容分析应该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第五篇:传播学应用教程 大纲之二(最终版)
传播学应用教程
第三篇 传播学:批判范式
第八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观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一、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与发展历程
二、第一代学者人生经历的相似性
三、法兰克福学派传媒理论的语境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武器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社会批判理论
第三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批判理论
一、大众传媒:“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二、“文化工业”:标准化的精神鸦片
三、传媒受众:“单向度的人” 第四节 哈贝马斯的传播理论
一、公共领域理论
二、交往行为理论
第九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传播观 第一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概貌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释义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特色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发展历程
四、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地域分布 第二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一、商品化
二、空间化
三、结构化
第十章 文化研究学派的传播观 第一节 文化研究学派概貌
一、文化研究是什么
二、文化研究的特点
三、文化研究发展史
四、文化研究的动因
第二节 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理论贡献
一、威廉斯对文化的定义与对电视模式的分析
二、霍尔的意识形态勾连理论与编码/解码理论
第四篇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研究方法的分野与合流 第一节 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一、量化研究
二、质化研究
第二节 经验研究的方法论
一、是什么:观察与描述中的质化方法
二、是什么:调查与实验中的量化方法
第三节 批判研究方法论
一、为什么:价值判断与理论解释
二、为什么:超越存在与批判视野
第四节 合流如何可能
一、两种方法各自的缺失
二、合流以后的张力
三、如何合流
第十二章 从假设到验证 第一节 假设的路径
一、从批判到假设
二、从经验到假设
第二节 概念化与操作化
一、从假设到概念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问卷设计
四、实验与调查
第三节 研究的类型
一、面向社会人群:实验
二、面向社会真实对象:抽样调查
三、面向既有文献:内容分析
四、进入社会:实地观察
第四节 统计分析
一、SPSS
二、统计学常识
三、统计分析 第五节 验证
一、对假设的证伪与证实
二、对研究结论的经验分析
三、对研究结论的批判分析
四、对理论的拓展
各章部分思考题如下:
第一章思考题: 1.什么是人类传播?
2.简述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
第二章 传播学体制化
1.传播学科是如何创立的? 2.传播学科的边际在哪里? 3.简论传播学与新闻学之关系。
第三章思考题:
1、什么是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2、批判学派产生于欧洲,主要以欧洲学者为代表,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传播学批判学派在20世纪60年代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4、传播批判学派与传播学经验学派有些什么分岐?
5、我国传播学研究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是否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6、你认为传播学的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能否相互借鉴?怎样相互借鉴?
第八章思考题
1、什么叫法兰克福学派?
2、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有哪些共性特征?对他们的传播理论有什么影响?
3、法兰克福学派传播理论的生成语境是什么?
4、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武器是什么?
5、什么叫文化工业?
6、什么叫单向度的人?
7、什么叫公共领域?
8、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发展过程怎样?
9、侵蚀公共领域的因素有哪些?
10、什么叫交往行为?
11、什么叫有效陈述?
12、什么叫理想交往情境?
第九章思考题:
1、何谓传播政治经济学?
2、传播政治经济学有哪些特点?
3、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程怎样?
4、北美与欧洲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各有什么特点?
5、怎样理解传播内容的商品化?
6、怎样评价值D·斯密塞的“受众商品”理论?
7、怎样理解控制论的商品化?
8、传播政治经济学论述的空间化主要研究什么?媒体集中有哪些形式?
9、国家在传媒产业的建构活动表现为哪四个过程?
10、怎样理解阶级权力对媒介资源享用权分配的影响?
第十章思考题:
1、什么叫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2、文化研究有哪些特点?
3、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怎样?
4、文化研究的生发动因是什么?
5、雷蒙·威廉的文化定义是什么?这个文化定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6、雷蒙·威廉斯把电视分为哪两种模式?对它们的评价怎样?
7、斯图亚特·霍尔的大众文化定义是什么?
8、斯图亚特·霍尔是怎样批评传播学经验学派的?
9、意识形态构连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编码/解码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什么是“霍尔模式”?它有什么价值?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思考题:
1.什么是量化研究?什么是质化研究?
2.经验研究的方法论与批判研究的方法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进行假设?
4.何为自变量?何为因变量? 5.何为信度?何为效度?
6.确定一个研究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