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阅读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之中阅读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之中,阅读训练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也是通过阅读的积淀实现情感表达、思想传达方面的提高。在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大纲的安排进行阅读题材和文本的设置,结合语文教材实现阅读教学的最大效果,也因此,在进行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时,也需要结合教材进行探讨。
1、体会文字的音韵美
汉字作为全世界最为特殊的语言文字符号,具有独特的表音、表意相结合的特质,这赋予了汉字形象生动的字符的同时也使得汉语具有独特的音韵美感,这在中国的古诗词、现代诗歌之中都有体现,优秀的外国诗歌也能够通过出色的翻译工作传达出诗歌的美感。在中国的语文教学之中,诗歌体裁作为音韵美的最佳载体,长期以来都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对象,诗歌作品广泛分布于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之中。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诗歌作品来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其中既包括了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和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等出色的现代诗,也包括了作为中国诗歌个人创作源头的《离骚》。其中的《离骚》难度特别高,虽然仅是以节选的形式选入高中课本,但是《离骚》的创作时间久远,诗歌语言与现代口语变化较大,且选用楚地方言创作带来了很多生僻的词汇和表达,这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也因此,在进行《离骚》等难度较大的古诗教学时,教师应该尤为重视其中音韵美的传达,以汉语的音韵美感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播放朗诵视频、组织学生进行分段落的诗歌朗诵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感。
2、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流传一时,还能够传诵千古,这得益于文字之中盛载的真挚感情。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字里行间氤氲的感情的领悟和理解是学习的重要部分,同时,学习教材文本中传达情绪和思想的高超技巧也是语文学习的本来要求。在高中语文教材之中有着大量在传情达意方面尤为出色的作品,其激烈真挚的感情、中正平和的表达以及细腻入微的阐述是流传时最为打动人的。
例如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前者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秉持着毁家纾难的理想,对自己的人生特别是国难时颠沛流离的轨迹所做的总结和回顾,以一种坦然而又心酸的笔调书写了国家破灭的悲剧和个人在动荡时代苦难,既充溢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与眷恋,也抒发了自己国破家亡的特殊心境。考虑到宋元鼎革之际对特殊时代背景,教师在进行文章教授的过程之中需要特别补充一些相关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从当时人民死伤惨重、颠沛流离的时代背景之中去理解文天祥寄予文字的感情。后者是对明末党争黑暗政治的记录,以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行为讴歌了黑暗重压下仍然闪烁的人性闪光,以普通人所做的不普通事为切入点,作者对黑暗政治的满腔悲愤和对悲壮牺牲的痛苦无奈溢于言表。同样,教师在将《五人墓碑记》的情感表达作为教授重点时,也需要结合明末的政治黑暗格局来进行讲解,以当时阉党、东林党的血腥斗争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情感。
3、结合时事进行阅读训练 对语文阅读的训练不仅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经历,教师还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环境进行解读。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中,作者陈炎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在文化方面的冲突和融合,特别是双方的文化资源在整合和利用中的矛盾和不同。对于这一类教材之中的文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尤为突出语文阅读与当下结合、与实时结合的特质,在教学之中突出时代性和新颖性,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还需要对其背后的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和有据可依的探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打开国门之后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就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传媒关注的重点,这在千禧年达到了顶峰,其背后蕴含的初开国门之后中国人对国外的新奇、向往、好奇和关注是这类文字所共有的。在当下的语境之中,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已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格局,国人的自信心给予了中国文化更好的表达途径,也提供了看待西方文化更为冷静客观的态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握机会,不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还应该联系当下留学热、电影之中的中国热等特殊现象,鼓励学生挑选相关文章进行阅读和分享。不仅是时文共赏析,积淀的文学作品之中也具有现代内涵,可以结合当下时事进行新的解读。《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著名演讲词,其中重点阐述了蕴涵着公正、和平、拼搏等优秀人类品质的奥林匹克精神,而这在当今中国应该激起新的反响。作为奥运的举办国之一,中国人对于奥运精神应该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北京奥运之后中国体育的发展和国人精神面貌的改变应该有着独有理解,而这也可以纳入语文阅读训练之中,鼓励学生在课后交流相关文章的同时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提供独到的视角。
结语:
语文的训练不同与其他学科,需要尤为漫长的学习和训练,经历长期的积淀,这在语文阅读训练之中尤为明显。但是语文阅读训练并非难以看见成效,只要把握住语文的音韵美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再辅以时事热点的关注和课后相关新闻文章的关注,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难事,这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训练实践之中以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第二篇:高中语文感悟教学法探究
高中语文感悟教学法探究-教材教法
一、感悟教学法的定义: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它类似佛教的顿悟模式。这模式的基本特点是:解脱苦难,自度度人。我们去除其宗教色彩,取其“自度度人”内质便是“自悟、顿悟”。朱熹的“一旦豁然贯通”的说法,便含有“顿悟”的意思。借此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我们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推之。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就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是“领悟”。自觉、灵感等的产生都在领悟中突发,这种突发的领悟就是“顿悟”也可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二、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体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这样谈何“自悟,顿悟”。以别人的“感”使学生“悟”甚至用别人的“悟”取代学生的“悟”,这是剥夺学生感悟,剥夺学生感悟就是扼杀学生思想活力的教学专制。
在此我们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悟”,但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教师的作用应是激励、引导、评价学生的阅读活动。“引”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确定阅读的目标,制定阅读步骤;“导”则是指导阅读方法,组织交流,进行评价。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能读懂的课文,学生并不能读懂其深刻含义。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激励学生仔细揣摩,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获得更加深刻的领悟。孔子云“导而弗牵。”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例如教学郁达夫写的《故都的秋》。我考虑的是要根据阅读材料的主体情趣,提供条件和环境,让学生把自己的最先感知,最深感受表达出来。但在设想教程时,我觉得有难度。《故都的秋》的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心境是二十年代人物的心境。作为现在的年青人要去体会那时人物的心情,恐怕很难产生共鸣。于是我作三步尝试:(1)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主体情趣即“清、静、悲、凉”。(2)引导学生感“语”悟情。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皇城人海中一椽破屋,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仰头看见的是那很高很高碧绿的天地;耳边是飞鸽的飞声,低头细数着槐树底一丝漏下的月光和破壁腰中蓝色牵牛花加上那疏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的陪衬。”让学生品味选段中的“破屋”“破壁”“疏落”“秋草”,悲凉秋意早上心头。特别是文中一段“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上去即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学生体味眼前所描绘的景物,引发心中皆有的感情,他们便心领神会,觉得无比真切,无比自然。(3)引导学生感文悟情。“文”即作品的整体。感“语”是作品的局部阅读,但更应注重的是整体阅读。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感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各种成分再注意到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再以《故都的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此作品可以从表现手法、结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但都离不开内容。任何孤立的理解都没多大的意义。前面我谈到的利用《故都的秋》的语言悟情,但离开作品的整体,所悟的情则显得淡然。如果把文中的议论抒情一段与借景抒情一段综合起来理解,使学生感悟更深刻。因为作者在议论抒情一段中强调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古今中外文学人士,尤其是诗人都有着共同的感受即“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思作纵向考察和横向比较,强调秋给人的悲凉感受。学生读之,仿佛自己的某些感触也得到恰到好处的表现,从而更深层次地感悟郁达夫先生创设的“清、静、悲、凉”的意境,理解作者特有的苦闷、阴郁、落寞的心情。
三、感悟教学法的基本规律: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在青少年时目睹社会人世变幻无常,感到生老病死难以解脱。于是,他来到尼连禅河边静坐沉思,实行苦行,经过6年仍未获人生解脱之道。他决定抛弃绝食和苦行,在菩提伽耶一棵树下,结跏跌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行道成佛”。释迦牟尼的这一经历给我们的启示有三:(1)核心是“自悟,顿悟”但“悟离不开对事物的认知,即感知“社会人世变幻无常。”(2)思接干载,即释迦牟尼的“静坐沉思”“静思冥索”强调了“思”的重要。(3)强调过程的艰辛,即“历经6年仍未获人生解脱之道”“最后终于修成正果。”于此我们推论出:感悟教学法的三条规律:(1)感知,(2)凝思,(3)过程。(1)感知。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释迦牟尼感知人世终成正果。作家感知社会生活终写成优秀文学作品。除去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学生主要还是对作品的感知。这种感知带有审美倾向。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将这种感知特点形象地描绘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如阅谈《林黛玉进贾府》,学生对林黛玉这种寄人篱下的弱者形象以及趋炎附势故作姿态的扭曲形象有所认知。再调动自己记忆海洋中的这类形象,于是在认知中产生认同感,调动起同情和厌恶的情绪。“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知与情绪活动高度和谐,学生的感知力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激发。(2)凝思。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要正确的理解事物,牢固掌握知识,就必须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感悟教学法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引导学生会思。会思即要敢于质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是长进”。陆九渊也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顾颉刚先生也说过:“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思考出问题,然后质疑,解疑,就是他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3)过程。感悟重在过程,即对文章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很多文章不是一读就懂的,感悟首先在于读感,有所得。如读《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美词佳句;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朦胧的月色”“幽幽的荷香”“斑驳的树影”“渺茫的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颇不宁静”的心思,去感受“独处的妙处”。这样的一个过程,说来容易,学生读来便难了。一要认真读,讲究心定,二要仔细领会,讲究慧悟。三要寻根问底,讲究毅力。以上论述的“感知”“凝思”“过程”三条规律,既有它们的独立性,但又是统一的。
四、感悟教学法的策略: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确定了这一前提,那么,谈的便是策略问题。
策略
(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例如我收集古诗词中关于月的吟颂的诗句,把这些诗句分成四类主题(1)望月思乡,这是人类咏月的永恒的主题。(2)望月怀人,包含有情人之间的怀念之情,征戍之人对亲人的怀念。(3)月的阴睛圆缺变换的规律。(4)月的永恒存在。(5)月的多种意象。如“月明如镜”“残月”“朦胧月”“松月”“水月”“烟月”“霜月”。从其形状特征中领悟人生百相。根据这5例主题,用电脑制作出各种“月”的画面,再配上诗句,使学生有深刻的感悟。例如对月圆缺变换的规律,学生悟出“阴”与“睛”,“圆”与“缺”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割。“阴”与“缺”是“睛”与“圆”的基础,而“睛”与“圆”又是“阴”与“缺”最终目的和必然趋势。坚定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能站在历史的高度审时度势地踏上人生之路,对未来充满信心。又如“月的永恒存在反衬出人世的短暂,让学生悟出生命的重要。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三)激发情感。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犭穴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这种方法较适宜写作引导。例如高三的学生,普遍认为生活枯燥,没有快乐可言。我设计了一个话题作文,内容如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求救:“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助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终于造出了一条漂亮的船。新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说:“快乐极了!”。请学生根据这个故事以“快乐”为题,写篇作文。出这道题目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快乐;明确快乐是时时存在的,关键在你如何去寻找,感受快乐。真正的目的还在于让学生摆脱忧郁的心境,去寻找快乐体验快乐。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快乐就像个精灵,活动在人的体内,有时会蹦出来,绽放出快乐的光芒;有时它会故意躲起来,与你捉迷藏。”这段话确有真情实感。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快乐的存在,而进一步认识到“快乐”在人们的心灵间。有的同学在文中阐述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如劳动创造快乐;从生活的烦恼,忧愁中去感受快乐;有从自己经历的点滴小事中去感悟快乐。有的同学理解更深刻,他认为人对快乐的态度不尽相同:有人剥夺快乐,有人奉送快乐。也有同学谈到快乐的高境界,如范仲淹的“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作文中大家“放飞快乐”,确确实实地感悟快乐。我想这次的作文真是一箭三雕,既引领学生作了一次“快乐”的旅程,放松了高三忧郁心境,也提高了学生追求快乐的境界,又是一次作文实践,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岂不快哉,乐哉!(4)用导语或深情并茂的解说使学生入境。“入境”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我曾经组织过一堂话题讨论课,话题是“感悟生命”。我用画面“奥马尼拉的痛苦”,再配上解说词,大意是:1985年11月的一天,哥伦比亚的一座火山猛然爆发,滚荡的泥浆摧毁了阿美诺镇。一位美国联系图片社的记者发现了废墟瓦砾中的一位12岁的小女孩奥马尼拉,她深陷泥浆中只露头脸和颈胸,她被塌下的断壁卡住,脊椎严重受伤,并在泥浆中浸泡了长达六十多个小时而无法动弹,但她凭着意志坚持着。由于无法抢救,大家眼睁睁看着她死去。那位记者用相机记下了这悲壮的场面。让学生进入这种情境,对生命产生深刻认识。接着提出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1)如何关注与生俱来的生命。(2)如何看待死亡。(3)对生命所处的恶化环境状况,人们生命意识的谈薄,你是如何思考的?通过讨论,大家对生命的感悟更深。有一位学生,在讨论到生死问题时,一直抹眼泪。课后我问她,她说想到自己亲人总有一天要死去,便很伤心。她后来在作文时写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幅画面:“四面白色的墙,一张白色的床,妈妈静静地躺在上面……我一个人蹲坐在角落里,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眼神呆滞……我不敢想下去,我不知道失去亲人朋友有多恐怖,……。”最后她悟到:“……家人的离去只是身体上的隔绝,而心灵是不会遭到遗忘的,生命的失去只是一种自然法则。”“……只要带着充满爱、充满感激的心去体味人生的潮起潮落,无论是自己的死亡或是家人、朋友的离去,我们都不会再畏惧了。”我想这位学生对生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会更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她会去创造生命的辉煌,而面对死亡她将是坦然的。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谈到生命的价值;谈到要热爱珍惜自身的生命,同时还要珍借别人的生命。不仅要珍惜人类的生,更需要承担对具有连带关系的生命的责任。学生们的感悟越加深刻,而人生的意义更加明确。
第三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学生思考力和创造力的方式。它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课本去教学,根据课本去学习,一切以本为本。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积累文化知识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高中三年中,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乎没有离开过课本;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跳出课本范围,即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也只能是解题能力而已,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难得到培养。相反,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都是立足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如果我们长期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高考的成绩不但不会下降,而且会有很大的提高。不少学校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语言的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的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我个人的有关体会。
一、非专题性研究
这里所说的非专题性研究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系统性地研究学习。它结合课本内容,体现教材的知识点,贴近高考指挥棒,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既体现课本中“传其道,解其惑”的要求,又能贯彻研究性学习的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本体性研究。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有研究意义的深层次的问题供学生研究学习。
⑴ 设计研究性问题
这类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的,不过也可以是对课文的理解有较大价值的。如《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是鲁迅先生在五位革命作家遇难两周年时写的纪念文章。经过分析,此文只要解决三个问题就可以透彻的理解全文的主旨,即: ① “为了忘却的纪念”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 作者为什么要记叙和五位烈士交往的经过; ③ “惯于长夜过春时”一首诗在全文中的作用。在预习时,先把作者的生平简历,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再把这三个问题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教材,独立研究,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研究结论未必正确,但只要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言之成文,畅所欲言,就达到了目的。当然,最终还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在大家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组织专题探讨
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
用心爱心专心 1
任务给学生: ① 六国破灭之我见; ② 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 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3)撰写研究性小论文
撰写论文是指学生在讨论之后把自己最终的见解或者心得形成文字,撰写成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一年以来的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写出一定质量的小论文。这些论文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并且在表达上也有提高,有的也很有文采。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消化理解了课文内容和知识点,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论辩能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的目的。
2、延续性研究。根据课文内容,派生出有延续性意义的问题继续研究,主要在课外时间里完成。
在课堂上不可能把所以的问题都一一解决,学生也可能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有必要把这些问题延续到课后。有的问题学生可以自己拟定,有的问题由教师来拟定,例如,《滕王阁序》的问题是“有人评论王勃的《滕王阁序》具有‘四美',谈谈你的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阐述的问题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石钟山记》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考察经过和结论的偏颇” 等等。不要求学生课课都写,可以在一学期中布置的十几个题中选择一两个来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来写。研究过程由确定研究专题――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撰写汇报论文等步骤组成。延续性研究的内容紧紧扣住课文的要求和知识点,是课文内容的延续和深化。
二、专题性研究
所谓专题性研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当然这种结论或者成果或许是幼稚的,甚至是可笑的,错误的。但是,就学生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论。这个过程是学生增长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的自主学习,它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确定一些研究的专题供学生选择研究。如《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红楼梦〉中诗词的特色和作用》《〈三国演义〉中战略和战术的研究》、《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等专题。学生在选取《唐诗的繁荣和唐代社会的发展》这个专题时,研究了与唐诗有关的许多问题,诸如唐代诗歌百
花齐放的局面、唐代涌现出的伟大诗人和脍炙人口的诗作、唐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诗歌的繁荣鼎盛、唐代诗歌和唐代社会发展等问题。
这种类型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方向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学习。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温州鼓词的渊源和发展状况》、《温州方言的特点和历史沿革》、《高则诚的生平和创作》、《中国楹联文化的渊源发展与继承》、《瓯剧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东西方影视文化的异同初探》、《金庸古龙梁羽生武侠小说的差异》等。、指导研究方法 在向学生布置专题时,必须对每一个专题作一说明,使学生选择专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也即说明某一专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例如,《瑞安玉海楼文化的探索研究》这一专题的研究,需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瑞安玉海楼文化是怎样形成的;⑵孙怡让先生的教育思想;⑶玉海楼文化的底蕴;⑷玉海楼文化在瑞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3、定期检查并指导 定期检查是指经常过问学生研究的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学生的专题研究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会出成果,它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究兴趣的减弱、中止、放弃;研究专题出现难题而手足无措;专题研究和课堂学习出现了时间、场地、复习考试等矛盾。在这些时候,指导教师应适时过问,给予指导,给予鼓励,给予帮助。这样,就会使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坚持继续研究下去。
第四篇: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话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很难被落到实处了。特别是高中教学一味的追求升学,让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所不足。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一名高中的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本文主要就是就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99-02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德育不是政治教师、班主任的专利,而是每一个老师都要承担的一项责任,作为教师,我们都要用熏陶、感染、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德育融入各科的教学活动中,将道德目标贯穿于家庭、学校和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这是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好方法,而不能把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相割裂。语文课程标准这一规定不仅明确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意义,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德育渗透。但语文课毕竟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不能等同于政治课和班会课,更不能脱离德育教育而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下面谈一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些方法。
1.结合课文教学及相关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当代中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这是他们的优点。但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中,淡漠历史,不知道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不知道先辈为了寻求民族解放道路所付出的艰辛。针对这一思想实际,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介绍王安石生平时,挖掘出列宁对他的评价“中国十三世纪的改革家”这一因素;在学习《窦娥冤》介绍关汉卿生平时,把关汉卿与莎士比亚进行对比,突出关汉卿的成就不比莎士比亚差的因素;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挖掘出法国红学家对《红楼梦》的评价“十八世纪最优秀的女子文学”这一因素,等等,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熏陶和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教育。一个语文教师若能经常坚持挖掘语文教学中这样的德育启悟点,对学生一定会起到很好的德育熏陶作用。
2.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提升思想道德修养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分辨是非、真假、美丑、善恶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也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训练更贴学生实际,这对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必修
3、必修4的作文训练,全是紧贴现实的议论文训练。笔者认为,这正是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极好契机。备课时,我通过反复斟酌,决定选择与高中生思想实际紧密相关的三个题目《中学生打工利弊谈》、《谈男女生的交往》、《上网利多?弊多?》来大做文章:第一步,先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明辨是非,提炼出旗帜鲜明的、正确的中心论点。通过此步教学,同学们初步形成了如下观点:(1)中学生可以利用假日适当打工;(2)中学阶段男女生交往,只限于纯洁的友谊;(3)平时上网弊大于利,但可在假期适当上上学习网,且不可过度伤身。可见,通过讨论,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是非明确了。第二步,要求学生找论据,既要从身边找,又要从报纸等新闻媒体上找;既要找正面论据,又要找反面论据,而且必须找到反面论据。然后,要求同学们把各自找到的论据进行交流。交流时,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使大家深受教育,特别是有学生长时间上网而猝死网吧的事例,还有黑网吧因失火而使一些中学生葬身火海的事例,给同学们的心灵以及大的震憾。第三步,再点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这时,一切已水到渠成,学生自然心领神会,写出的议论文观点鲜明、正确,论证严密、充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又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德育熏陶。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后来,我用同样的方法对《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中学生要不要读名著》两个作文题进行教学,同样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3.借助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阐释事理或理性思考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的教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阐释人生哲理或理性思考的文章,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借助这一教材优势,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事理、领悟作者对生活的理性思考,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们的灵魂得到升华,还可以使他们初步具有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从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如教师在教授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石钟山记》(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必修三读本)这篇散文时,可让学生明确:作者借“游石钟山考察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一事,阐释了“要真正地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亲自实践、'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造”的道理。
再如学习当代作家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见高中语文教材?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这篇作品时,可引导学生明确:本文通过写一系列生命的个体被“寒风”吹彻的痛感,写出了他们在自然灾难面前的苦难、抗争、希望等,抒写了“人类对生命的苦难的体验”的理性思考。所以说,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阐明事理、理性思考的文章,教师只要抓住契机、适时引导,一定能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德育参透的目的。
4.依托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作品,披情入文,教师通过自身情感的熏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语文教师的自身情感的熏陶,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突出的特点。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文,文学成份特别浓,这就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材料,同时这也是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要很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这一优势,创造性地劳动,使语文学科的教学真正地做到“寓德于情”,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以饱满的激情朗诵奔放豪迈的诗歌,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道德情操的陶冶,这就是语文教师自身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自觉的正常道德行为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一种教育。
再如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英雄人物自然流露出的钦佩、崇敬之情,定然会不自觉地引起学生们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染。
因此,语文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成功的朗诵,还是对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的分析,都会对学生起到启迪、感化的作用。但这必须要求教师要带着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作品中的情境,发挥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陶冶学生的情操,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在道德上受到深切的影响。所以说,披情入文,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作为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渗透时,一定要从语文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强加更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又要春风细雨、潜移默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孙春成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5第1版)
[2]《语文学习》2003年第4期、第6期、第9期 2004年第1期 增刊
[3]《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9期、第10期;2004年第4期
[4]《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 摩罗 余杰主编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年4月第1版)
[5]《新课程?实用课堂教学艺术》(陈旭远 张捷主编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7第1版)
东
第五篇:高中语文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语文语文古代诗歌教学模式探究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又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现实。基于以上两点,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又要融合新课改创新精神,努力创建一个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又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经过我们的研讨,觉得诗歌鉴赏的教学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具体如下:
一、自主预习,设疑激趣。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绝佳途径,也能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习诗歌的前一堂课,要及时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可以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完成。根据诗歌的特点,你可以设置以下形式的问题:
1、搜集有关作者和创作背景的资料,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
2、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
3、写100字左右的初读感言。
4、由这首诗我联想到了哪首诗,为什么。
5、请画出这首诗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6、以“诗人,我想对你说”为题写200字左右的文章。这些作业要避免形式,一定落到实处,学生一定要认真完成,可以独立,也可以合作。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时间,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差的要给予批评。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通过多姿多彩的预习形式,既可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也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预习中真正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二、巧妙导入,烘托渲染。
1、知诗人,明背景。
“文章和为时而作,诗歌和为事而作。”任何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创作背景。学习古诗,只有先了解这个诗人及创作背景,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这可以以学生展示预习作业的形式展开。基于学生搜集的作家和创作背景资料,教师巧妙衔接,导入新课。
2、巧构思,激兴趣。
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教师可利用多种手段,巧妙构思,创造情境,导入新课。导入语言要极力渲染,有感染力,尽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因此,古诗课堂离不开反复吟诵。
1、榜样示范,激发愿望。
榜样示范原理是观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学习依赖于重要的榜样示范活动。我建议教师一定要进行范读,力求做到声情并茂,并鼓励学生会读得更好。这无疑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强烈的诵读愿望。
2、自由吟诵,避免齐读。
学生带着强烈的诵读愿望,自由吟诵,情感自由发挥,初步感知诗歌。我不建议齐读。每个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不同,情感把握,音高,语速都不尽相同,如果齐读的话,就会使学生为了读齐而读,无形中阻碍了个性发展。
3、学生评价,个体点拨。
由学生评价某一个学生读得好在哪里,应该改进的在哪里。这个学生在同学的帮助点拨下反复吟诵,改进,直到同学们满意为止。让学生的进步在课堂上明现,构建一个自由、互助,和谐的课堂。
4、优秀展示,极力称赞。
学生中藏龙卧虎,一定有朗诵特长的人才。这样的学生一定要在课堂上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要极力称赞,树立榜样,不仅是学生的榜样,也是老师学习的榜样。在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巧设问题,理解鉴赏。
对于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我不建议采取逐句鉴赏,这与新课改提倡的教学要强调重点,避免面面俱到是相违背的。因为高考诗歌鉴赏就是以简答的形式出现,为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密切联系高考,我建议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展开讨论来完成。让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的同时,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手法并掌握诗歌的学习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问题的设置一定要精心,仔细,我觉得应该具备以下几点要求:
1、符合学生对诗歌学习的认知规律,即品形象——入意境——体诗情——赏手法——味语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抓住特色,突出重点。一首诗的特色,就是其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凸显其学习重点的地位。
3、难易适中,温故知新。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即将进入高二的学生,在高一我们已经学习不少唐宋诗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一道题如果所有学生都不会,或者所有学生都会,这个题的设置都是不成功的。每道题难易适中,题与题之间也要有难易的梯度。知识是具有连贯性的,出题时要尽量做到温故而知新。
4、巧设铺垫,点拨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巧妙的设置悬念去铺垫,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播和引导,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5、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那就必然离不开小组讨论的形式。我建议可以根据座位的位置来分成若干个固定的小组,最好是6个人一小组。回答问题时要有一人代表发言。要根据发言的情况进行评比。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强调重点,拓展延伸。每一课都有一个重点,学习重点可以在课前提出,也可在鉴赏诗歌后总结出。我们建议最好是通过学生回答问题,自己能发现这节课应该讲的重点是什么,一定要强调重点,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讲的是什么。要应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可适当启发引导。
六、学生反馈,当堂检验。
一堂课上的好坏关键要看学生掌握的如何。当堂学的内容,当堂消化并当堂检验。一首诗学完以后,最好要当堂背会。可以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谁背得快,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背会。
七、设置专栏,课后评比。
在教室后设置语文专栏,争选学生优秀感悟,贴在专栏上,让学生共同欣赏,相互学习,评论,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诗歌文化,每周评出冠军,调动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