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探究报告
高中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探究报告
重庆市奉节永安中学 王见 电话:***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课程目标”对“阅读与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这一课程目标直接决定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世界,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从而建构学生个体的心灵空间。文本解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便捷、最重要的路径和平台。在教学中如何解读文本,探寻解读文本的一些基本对策,这既为研究者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提出思路,也努力为一线的教师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文本解读方法。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文本解读“是一种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的活动,它不只是对客体把握的技术性(方法论)问题,也是主体存在的基本方式。解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以及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
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文本意义的创成过程,目的是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本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文本的已有内容和学生的已有认识,对文本做出恰切的解读,以此领会作者的写作意旨,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
三、研究目标
1.探求文本解读的方式和策略。2.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四、研究内容
1.探索文本解读的关键点,找到既符合新课改,右适合自己的教学和文本解读的方式方法。
2.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自己解读文本的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研究对象
1.在文本解读中以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作为解读的策略探究。
在文本解读的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以高17级(16)班作为实验班,高17级(11)(12)(13)(14)(15)班为对比班。
2.在高中课本中,分别以小说、文言文、散文各找一篇课文,进行重点解读,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0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利用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图书馆网站电子图书,搜索与此研究相关的“文本解读”等相关材料,分析目前研究的现状,从中吸取有参考价值的材料进行整合梳理,寻找新的着眼点进行文本解读。
2.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自我语文教学的方法,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3.比较研究法
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经实验班和对比版进行比较,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七、研究成果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可见,语文教师准确的文本解读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对文本进行的准确而有深度解读呢?笔者以《囚绿记》为例,谈谈几点做法,以见教于方家。
(一)细化解读,琢磨文本厚度
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啊!”文本解读的关键是要慢慢品味,慢慢欣赏,怎样才能做到呢?
1.紧扣文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面对一篇课文,首先就要潜心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梳理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行文思路与作者情感,弄清文章的思路、主旨。
初读《囚绿记》时心里就产生疑问“‘囚’的是什么“绿”?为什么“囚”?读完全文,弄清了“囚”的是常春藤,原因是作者喜欢常春藤的绿色,想把它囚起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而且很快就勾画出了文章的结构图:“择绿(1-4)——恋绿(5-6)——观绿(7)——囚绿(8-11)——放绿(12-13)——怀绿(14)”。
2.探寻文本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文本的“意义”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作者写作意图,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
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即作者在实际作品中通过语言词句呈现出来的意义;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意义。这三个层面的意义既互相依存,又有差异。教材中的选文几乎都是精品佳作,其内涵是深邃宽广的。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历史性、现实性、生成性、个性等特性。通过自己的阅读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还原作者、还原生活、还原情感等,揣摩对比,细细品味,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然后用文本内容论证自己在解读文章时得到的观点,找到适合的最佳主题。何为最佳点呢?笔者认为,就是思考文本的教育价值,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它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
细读《囚绿记》就会发现其主体是多元的:①从《囚绿记》中作者对常春藤的称谓不断变化:“绿影”“ 绿囚”“ 绿友”„„对常春藤情感的慢慢升华:喜悦、恼怒、敬重、怀念„„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爱的主旋律。②本来是生机勃勃的常春藤,却因为“我”的一时私心而“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好像病了的孩子。”最后,“我”终于“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并且把它当作“我”记忆中的“绿友”。体现了作者认为生命是平等的,要尊重生命。③春藤被囚后“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体现了“绿”的坚贞不屈,表现出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扬。④“我”居住在“高广不到一丈”的小房间里,“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以对绿的直接赞美为始用直抒胸臆的句式表白对绿的欢喜、渴求、怀念和珍视。这绿影抹平了“我”的孤独和不快。因此,《囚绿记》又是陆蠡心灵印痕的真实叙说,是他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⑤再如末二段起笔一句“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使使得这个“囚绿”故事有了深意,对中华民族的希望和赞美„„
3.揣摩文本表达,品味关键词句
叶圣陶曾说:“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文本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 全身”的“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文题,或开篇,或结尾。找准关键词句、语段,进行赏析,就可以剖析文本,从而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如《囚绿记》,关键词之一“囚”从字形看,从囗从人,会意字,表示把人界围禁闭关押起来,使其失去自由通观全文可知,我所囚的对象恰是给自己沉郁的生活带来生机与活力的绿常春藤,可见绿之无辜,“我”之残酷。之二“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凸显植物特性,意蕴丰富,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常春藤的生机勃勃,还让读者感受到一切生命的活力。之三“舒放、固执、向着阳光”,展现了“绿”
被囚时更顽强执着,积极追求自由和光明。除了这些关键词,还有一些关键语段,如“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安慰,它是快乐。”用排比的方式把自己对“绿”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再如末二段起笔一句“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交代了写作背景,使我们嗅到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狼烟, 也使得这个“囚绿”故事有了深意,托物抒怀的表现手法也就凸现出来。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不仅要对关键词句、段落进行辨析品味,比较赏析,还有结合文本,前后联系,互印互证,推敲琢磨,就会对文本有一个更深的解读。
(二)拓展解读,挖掘文本深度
文本解读要达到一定深度,就必须查阅作品的背景,如作家生、写作时代、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等,这就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又一把钥匙。
1.还原背景,挖掘文本
背景是语言产生意义的原因和前提。背景虽然通常并不直接显现于文本之中,但却决定着文章的笔力走向、意蕴主题。挖掘创作的背景,需联系与作者和时代等背景,从背景入手挖掘文本深度。
《囚绿记》的背景如何呢?《囚绿记》就写于1938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作者当时生活在“孤岛”上海的租界,坚持抗日文学活动,于1942年4月,被侵华日军扣留后不屈不挠,死于酷刑。他出版过3本散文集。其文字清新纯朴,笔调忧伤愤懑。从本背景就可以体会到《囚绿记》抒发“过于抑郁的心情”,对富有生命力,充满生机的绿色常春藤无比眷恋,对自由生活、生命的热爱和追求,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美。笔者初读时认为“绿”就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 表达对自由和光明的积极追求,多次阅读后才感受到《囚绿记》也是陆蠡心灵印痕的真实叙说,是他理智与情感交锋的心灵独语。特别是反复读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时,才体会到:作者在经历民族的苦难时,正是自己在与“绿”认识感悟中,一步步升华对“绿”的精神,从而更进一步从绿的品质上升华到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上。刘心武说:“逐字逐句地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得作者之用心,文本解读才会更真实,更丰满,更深刻。我们在挖掘背景的时候,最根本的是要还原作者的生活、时代,这样才能解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
2.链接比较,拓展文本
链接比较是我进行文本解读时的一种常用方法,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将本文作者有关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如《囚绿记》与《竹刀》进行比较。《囚绿记》是凝重与冷
却的生命燃烧,《竹刀》是情感与理智的精神游走。其异同笔者不在此一一赘述。二是将本文与其他作者的类似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把《囚绿记》与《绿》进行比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两篇都是描写“绿”的散文名篇。但因各自的创作宗旨与风格的迥异, 而形成了作品的不同境界。分别从二者的创作背景、创作宗旨、写作风格、抒情方式、文章主旨等进行比较。朱自清的《绿》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朦胧之美, 是一种写意性的散文;而陆蠡的《囚绿记》则呈现出一种忧郁美, 是一种写实性的散文。二者以不同的艺术构思营造出的不同境界, 给读者留下了大片想像的空间。三是引用作者自己和名人的评价。如陆蠡在《囚绿记》序中写的:“当命运的意志命我双手擎住一端是理智一端是感情的沙袋担子,强我缘走窄小的生命的绳索,我是多么战兢啊!为了不使自己倾跌,我竭力保持两端的平衡 就是在这种时刻变换的将失未失的平衡中,在这矛盾的纠葛中,我听到了内心抱怨的声音 我永远是一个胆小的孩子说出心事来总有几分羞怯”。
(三)借鉴解读,夯实解读硬度
朱熹曾说:“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文本解读是为了让自己的教学更简单,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因此,文本解读还需要借鉴别人的成果,力争站到巨人的肩上,从而夯实自己对文本解读的硬度。
赵翼曾说:“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解读文本,既不能停留于自己的解读,也不能简单地接受他人的解读结论,而要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解读视角、自己的解读途径和富有个性化地对文本新颖、独特的解读。这就需要借鉴别人的解读。在当今时代,我们查阅相关文本解读的文献很方便,比如到图书室查阅,运用电脑、手机在网上查阅等。特别是到网上查阅十分方便。笔者在解读《囚绿记》时,就到知网和百度等网站上,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囚绿记、教学、解读”等关键词或者主题,就可以阅读到很多关于《囚绿记》解读、教法、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就关于《囚绿记》的主题方面的解读就有8篇文章。阅读这些文章,借鉴这些观点,让我们的教学思路更灵活,教学预设更充分。
在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基础之上,又查阅大量的相关文本解读文章,就会收获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而自己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同一作品,也会获得不同的理解。如对“绿”的解读,《教师教学用书》上对“绿”的象征含义的解释是:课文“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 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笔者认为“绿”的象征有三:①“绿”的一般象征含义: 生命、希望、慰安、快乐,②“绿”的深层象征含义: 对自由光明的追求,③“绿”的最
高象征含义: 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的精神。
文本解读就是要研究文本的内涵和外延,与作者产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悟作者之所悟。语文教师解读时既能体察作者情感,也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自己的教学思路灵动而有底气,在教学时游刃有余。
(四)文本解读理论成果 ①论文发表:
2014年撰写《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三个步骤——以〈囚绿记〉为例》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第12期
2013年撰写《我读〈匡超人〉》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年第3期 2013年 撰写《浅谈学生主动主动参与教学模式的几点做法》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第12期
②论文获奖:
2013.9 《“匡超人”人物形象解读之我见》重庆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二等奖
2013.12 « “好一个‘匡超人’--例谈人物形象解读”»重庆市教育学会三等奖 2013.4《<匡超人>人物形象解读》重庆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二等奖 2012.4《品读<疱丁解牛>--例谈自读教学法的运用》中国教育学会二等奖 2012.3《品读<曹操献刀>--例谈人物评价》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二等奖 2012.7《<曹操献刀>的教学设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三等奖 2013.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奉节县教育委员会二等奖
(五)文本解读运用于教学成果 研究以来,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成绩比较
奉节县2014年春季永安中学高一期末联考成绩统计__语文班次/教师11熊建12周燕13姜佑文14余度宏15蔡正才16王见
八、问题与讨论
1.教师在文本解读方面查阅第一手资料有一定难度。
实考数合格数合格率优生数平均分756384.02596.8765673.71493.9745979.72495.8756384.02196.3745168.91894.4746891.92797.7
2.文本解读的出现的问题剖析时,由于资料不够丰富,列举的课例的典型性、代表性还需仔细斟酌。
3.文本解读的对策方面过于理想化,与课堂教学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完善。
九、结论与建议
本课题研究为自己深入解读文本提供了方向和思路,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四个特点:“新、活、亮、实”。新即新的发现,新的方式,新的解读;活即灵活的解读角度,灵动的解读思路;两即展现了课堂亮点;实即落实新课标,抓实了文本,教师和学生都切实到到发展。
教师文本解读时还需要强化自身专业学科知识,强化学科以外知识,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逸农《给文本解读一个恰切的定位》[J].《语文教学通讯》 2011(04)2.钱骏《中学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 2010(22)3.雷萃.《现今中学语文课堂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 2012 4.赵玉洁.《中学语文教师文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宁波大学 2012
第二篇: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及策略
作 者:兰秀英 等 级:★★★ 录 入:小灯
审 核:小灯 更新时间:2009-10-10 15:10:34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体现新策略:转变教学重心,发挥学生新作用;改变教学策略,强化自主意识;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供多
样化、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 新课标;新理念;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意识;课堂教学结
构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高中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标准》取代了《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①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②语文教师理性和感性的统一;③师生和文本的互动统一;④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统一。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这是新旧教学理念的分水岭。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关于语文的工具性,过去我们讲得很多。语文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脑思维的工具,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的工具如果认识到此为止,语文就可能陷人“纯工具论”的误区或“工具理性主义”的泥潭。只是工具,就可以因为某种需要而转换职能、失却本我,擅变为和其他工具等同的工具,语文就异化了。
语文作为工具,是和人、人的生命、具体的人、社会历史的人紧紧地联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人,语文就不复存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语文离不开人,它富于人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语文为个体的人所掌握,又显示个性,具有灵性,是智慧之泉,是创造之源。语文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积淀社会文明的精粹,散发民族文化的光辉。因此,语文又
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阴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
值观的课程。
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着语文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决定着语文教学在于揭示人的真、善、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价值。所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新理念的确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由于旧观念的痕迹很深,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很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人们常说,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有人被飞驰的时代列车抛弃,同样,在教育理念的转变时刻、也有人由于因循守旧而被时代洪流淘汰,这就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要不被历史的发展所淘汰,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应该有哪些
改变呢?
一、转变教学重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学习兴趣、自主意识、学习习惯、学习情境、学习方式等,均属于学生主体的意识和行动‘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该深人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和;和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距离拉近,使之与作者共振共鸣。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语文教学就是要提倡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教师应有民主意识,要善于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引导而不是拉拽”,“激发而不是压制”,“促进而不是代替”,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现性和多样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要在教学中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一轮课改的主要内容。就语言教学而言,培养起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能动性,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被动转为主动、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得到发展,并使他们在多边交往中全面深刻地关照自身的潜在价值,做出颇有前瞻性和广阔性的自我设计。因此,构建
一种新的教学氛围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由于语文教学综合性强,应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策略体系。当前,对单个教学法的研究比较多。应该说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的是从特定的理论(有我国传统的教学法理论,也有从前苏联和西方引进的理论)出发,通过实践性研究使传统的现代化,国外的本土化;有的是从本地本校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成功经验出发,经过提炼、加工、推广,使个性的共性化、经验的理性化、零散的系统化。虽然有的教学方法还缺乏理论构件,甚至还带有“经验色彩”,但由于是土生土长的,具有一种天然亲和力,比较容易看到效果。也有一些教学法实验研究,既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又注意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借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当前对语文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多种发方法巧妙组合。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就要看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了。因此,新课标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教
学策略”。
(一)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训二,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连接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实现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受和感悟。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互相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由于侮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允许暂不作结论,把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去寻求解答。
研究性学习就是个性化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遵循这个理论.读者必须依靠自己去发现文本潜在的密码,这就是发掘意义的过程。读者在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创造,所以阅读是一种创造活动个性化阅读又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在交流过程中,读者和文本实现了相互融合,这融合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阅读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性,即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性,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在对舞一个字词的分析上,因此要强调培养
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屑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间,反对那种不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力的提问“带着问题读”这个提法本无可非议,因为循序渐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是古训中的读书要旨。但并不一定每个段落都要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去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跟工厂‘里的工人生产的零件一个样了还谈什么培养创造人才呢?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使他们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教师只在课文的节骨眼上提出一两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
读分析在文中找答案
(_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感悟,重语感训练“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上下文在一定的语境中,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只求明了。故要重视学生的自由读书。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语言是积累、佳词妙句、古诗、儿歌、精彩片断都应该熟读成诵,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语文学习,不是先学语言规律再夕抓兑话、作文,而是通过接触大量典范的语言现象,自己去悟出语言规律,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一反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大量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四)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
法、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作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三、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倡多样化、个性化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鼓励师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新《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强调每课必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由于每篇课文的要求不同,课文的题材体裁、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
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段落人手来设计教学结构。但注意不要割裂课文,不要打乱作者的思路。
有时,学生由于预习不充分,究竟对哪一段感兴趣,说不出所以然,而是随口答应,教师应分辨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有的课,以学生自读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处,自己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读书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读书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教师在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里归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读中感悟和教师的读中书J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思路。有的课以合作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重点以及作者的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
有的课可直接从课文重点切人,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段的方法去学习其他段落。
“披文人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加强默读,自悟自得。把感悟语言和体会感情结合起来,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学习积累和运用。读的过程应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过程,它使学生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制定读的目标、确定读的重点、选择读的方法、评价读的效果,都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师生共同
商定。
总之,所有的课都应该强调适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自主学习,要改变那种逐字逐句逐段分析课文的方法,改为重点精读、非重点略读和浏览。改变繁琐分析、零碎解剖以及每课必分段、必概括中心的做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特定的意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勿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
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第三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阅读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之中阅读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的语文学习之中,阅读训练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也是通过阅读的积淀实现情感表达、思想传达方面的提高。在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训练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大纲的安排进行阅读题材和文本的设置,结合语文教材实现阅读教学的最大效果,也因此,在进行高中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时,也需要结合教材进行探讨。
1、体会文字的音韵美
汉字作为全世界最为特殊的语言文字符号,具有独特的表音、表意相结合的特质,这赋予了汉字形象生动的字符的同时也使得汉语具有独特的音韵美感,这在中国的古诗词、现代诗歌之中都有体现,优秀的外国诗歌也能够通过出色的翻译工作传达出诗歌的美感。在中国的语文教学之中,诗歌体裁作为音韵美的最佳载体,长期以来都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对象,诗歌作品广泛分布于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之中。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诗歌作品来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其中既包括了闻一多的《发现》、艾青的《北方》和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等出色的现代诗,也包括了作为中国诗歌个人创作源头的《离骚》。其中的《离骚》难度特别高,虽然仅是以节选的形式选入高中课本,但是《离骚》的创作时间久远,诗歌语言与现代口语变化较大,且选用楚地方言创作带来了很多生僻的词汇和表达,这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也因此,在进行《离骚》等难度较大的古诗教学时,教师应该尤为重视其中音韵美的传达,以汉语的音韵美感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播放朗诵视频、组织学生进行分段落的诗歌朗诵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感。
2、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流传一时,还能够传诵千古,这得益于文字之中盛载的真挚感情。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字里行间氤氲的感情的领悟和理解是学习的重要部分,同时,学习教材文本中传达情绪和思想的高超技巧也是语文学习的本来要求。在高中语文教材之中有着大量在传情达意方面尤为出色的作品,其激烈真挚的感情、中正平和的表达以及细腻入微的阐述是流传时最为打动人的。
例如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的《指南录后序》和《五人墓碑记》。前者是文天祥在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秉持着毁家纾难的理想,对自己的人生特别是国难时颠沛流离的轨迹所做的总结和回顾,以一种坦然而又心酸的笔调书写了国家破灭的悲剧和个人在动荡时代苦难,既充溢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与眷恋,也抒发了自己国破家亡的特殊心境。考虑到宋元鼎革之际对特殊时代背景,教师在进行文章教授的过程之中需要特别补充一些相关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从当时人民死伤惨重、颠沛流离的时代背景之中去理解文天祥寄予文字的感情。后者是对明末党争黑暗政治的记录,以五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行为讴歌了黑暗重压下仍然闪烁的人性闪光,以普通人所做的不普通事为切入点,作者对黑暗政治的满腔悲愤和对悲壮牺牲的痛苦无奈溢于言表。同样,教师在将《五人墓碑记》的情感表达作为教授重点时,也需要结合明末的政治黑暗格局来进行讲解,以当时阉党、东林党的血腥斗争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情感。
3、结合时事进行阅读训练 对语文阅读的训练不仅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经历,教师还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环境进行解读。在《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中,作者陈炎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在文化方面的冲突和融合,特别是双方的文化资源在整合和利用中的矛盾和不同。对于这一类教材之中的文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应该尤为突出语文阅读与当下结合、与实时结合的特质,在教学之中突出时代性和新颖性,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还需要对其背后的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和有据可依的探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打开国门之后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就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传媒关注的重点,这在千禧年达到了顶峰,其背后蕴含的初开国门之后中国人对国外的新奇、向往、好奇和关注是这类文字所共有的。在当下的语境之中,伴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已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格局,国人的自信心给予了中国文化更好的表达途径,也提供了看待西方文化更为冷静客观的态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把握机会,不仅局限于教材本身,还应该联系当下留学热、电影之中的中国热等特殊现象,鼓励学生挑选相关文章进行阅读和分享。不仅是时文共赏析,积淀的文学作品之中也具有现代内涵,可以结合当下时事进行新的解读。《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著名演讲词,其中重点阐述了蕴涵着公正、和平、拼搏等优秀人类品质的奥林匹克精神,而这在当今中国应该激起新的反响。作为奥运的举办国之一,中国人对于奥运精神应该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北京奥运之后中国体育的发展和国人精神面貌的改变应该有着独有理解,而这也可以纳入语文阅读训练之中,鼓励学生在课后交流相关文章的同时努力表达自己的见解,提供独到的视角。
结语:
语文的训练不同与其他学科,需要尤为漫长的学习和训练,经历长期的积淀,这在语文阅读训练之中尤为明显。但是语文阅读训练并非难以看见成效,只要把握住语文的音韵美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再辅以时事热点的关注和课后相关新闻文章的关注,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并非难事,这在当前高中语文阅读训练实践之中以及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第四篇: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摘要】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学家黄光硕就曾有过“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说法,这足以说明作文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接着从多元互动、开放训练并自主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属于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语言输出的关键点,从客观上反映出这个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比如,语言表达、语言组织等等。因此,要重视高中作文教学,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体现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很多时候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把“高考”当作教学的中心,在作文教学的时候完全参照高考的模式。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课堂基本是教师占据主导位置,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比较少。基本都是教师先给学生确定写作的主题,要求学生写作的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结尾是表述自己的决心,之后再给学生读几篇写得好的范文,让学生模仿着去写作,最后是教师进行批阅。这样就导致学生一直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作文课变得非常枯燥。加上一部分教师会把写作看作是学生的个人行为,很少对语文写作教学进行反思,导致教学的针对性不强,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缺少真实情感,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高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多元互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种对话活动,其开放性比较突出。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养成随笔的良好习惯,具体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自主决定,可以按照自己的情感和意思进行畅谈,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作文的阅读对象不断的扩展,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父母等,这样多元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写作心态,用乐观的情绪看待生活。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发挥,不能强制学生写作,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心中有“读者”,找出写作的趣味。具体途径如下:首先,可以在班级中开辟相应的作文发表园地,展示优秀作文,那些连续展览三次以上的学生可以享受一次免写作文的特权,提高学生自主写作的欲望。其次,多元化交流,鼓励学生自主投稿,可以把稿件投向校园文学刊物,也可以参加社会上举行的作文大赛。再次,建立班级作文博客,在每次作文课之后,由每个小组选出一篇写得好的文章贴在班级作文博客中,大家可以在博客中发表对写作的见解,找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学生写作交流提供了平台。
(二)开放训练,自主领悟写作技巧
首先,阅读与积累。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行,语文教材的内容逐渐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但是由于教材内容非常有限,而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阅读补充自己情感经验的不足,针对阅读中那些抒情、记叙或者修辞运用的比较好的段落和语句,让学生进行扩充或者续写,那些关键情节、人物言行的精彩部分都可以是学生写作积累的素材,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再次,美文模仿。适合学生阅读和仿写的美文能让学生明确什么叫写作。在美文阅读的时候,让学生注重作者描写人物所用的表达方式、故事情节的具体构思等等,穿插一些杂志和散文等,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其写读后感,学生通过阅读、研究,时间一长,学生就能在写作中灵活应用。再次,小小说创作。小小说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于其情节性强,结构比较短小精悍,虚构性明显等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高中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涉及的社会生活也比较深入,越新颖越受欢迎,能够活跃学生的写作思维,是高中作文教学训练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自主评价,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评价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文所述,传统的作文评价一般都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阅,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对学生的写作兴趣的提高帮助不大。要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可以转变作文评价方式,让学生自主分析其写作内容,让学生罗列出自己写作的提纲与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先把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小组成员交换作文,大家在互相观看了彼此的文章之后,逐个发言为大家讲述自己的写作思路,介绍自己文章中用到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思想以及故事情节等,其他小组成员在听的时候,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表达出自己的修改见解。对于高中生来说,其写出的文章存在很多缺点是在所难免的,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换对作文来一次浅层的修改,教师做最后的总结批注,这样一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能够把握好作文批改的主动性,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进行改正。通过这样的作文批改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最好的阶段,他们已经开始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当高中学生发现了写作带来的乐趣,能够全身心投入作文写作中去,其取得的进步就会非常明显。所以,我们要认清当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多元互动、开放训练并自主评价,高中作文教学一定会出现满园春色。
参考文献
[1]刘颖.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内江科技,2015(1).作者简介:田秋悦,女,1992年生,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编辑:马梦杰)
第五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解读
浅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摘要: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也就高中阶段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表达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对实际的教学提出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仍存在许多偏离文本特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另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失去其本该有的教学价值,也阻碍了学生的思想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本篇论文立足于新课标,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文学作品阅读、学生主体阅读、经典背诵、广泛积累
Abstract: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language learn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has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Ordinary high school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test version is the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literature expresses some new teaching concept, put for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cientific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teaching.However, in the actual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deviat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 teaching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eaching reading literature works, the literature works reading teaching lost its some of the value of teaching, but also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ought.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eaching, on some thoughts o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literary works.Key word: Literature education.the main part of students reading.Recitation.accumulation
前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高中语文的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常用应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因此这里的文学类文本主要是相对于其它三种文本而言,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
新课标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在阅读与鉴赏模块对学生的要求是“在阅读与鉴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 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而相对于其它文本而言,文学类文本集应用、审美与人文于一体的特点正与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相契合,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居于基础地位的,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和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的偏差等原因,变成了束缚和限制学生发展的工具,使得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停留在一些僵化的公式上面,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也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教学意义。
笔者根据自己的体验观察和思考,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案例,浅谈对文学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和思考。主要从学生的主体阅读和广泛积累两个方面 来论述。
正文:
一:学生的主体阅读
新课标无论是从课程理念还是到具体的实施建议无不紧扣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主体地位。在阅读的主体性方面新课标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要求“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也就是以学生自己为阅读主体的阅读。由此可见对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从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上,强调的是在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的过程,而不再是对文学作品单一的固定的理解。至于这个见解是否一定要独特,一定要标新立异,一定要全面而多元,课标中并未作出过高的要求,只是在导向上给了一个方向。在教学建议中对文学作品的建议也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把握与感知,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
那么应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阅读?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看法。
1.尊重学生主体解读。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 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而在实际教学中,解读文本常有一些限制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的套路,如学习某一小说一定要“要发现赞美了什么,鞭挞了什么。”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作品的解读流于肤浅和简单化,学生面对文本没有自己解读发现出来的东西。这种解读方式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概念化,把学生与文本隔开,它取代了文本,取代了活生生的人的体验,消解了审美主体的再创造的过程。
比如,《项链》主人公路瓦栽夫人的形象意义是什么?很多教师认为是小说作品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其实虚荣心本是人类的共性,不为哪一个阶级所独有。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已经超越了她所在的阶级,那么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又属于哪一个阶级?这种对人物单一的解读不是在促进学生加强对人的认识,而是在把人性往简单化方面引导,在讲授这篇课文的同时,当学生对于路瓦栽夫人的诚实、坚韧表现出赞扬的一面时,老师可以尊重学生自己对这篇课文的见解,鼓励学生的思考。
2: 鼓励学生的多元解读
“从鉴赏主体而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既有“共同视域”,也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对后者应该特别珍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非理性特点,尤其是瞬间或偶然迸发出的、“灵光乍现”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1】这是就鉴赏主体而言,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的召唤结构。”【1】正如清代学者、《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看来,一个作家能否成为第一流的作家,一部作品能否成为第一流的作品,要看其作品是否向人们提供了“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这正是对作品意蕴的丰富性作出的要求。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能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和濡染,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和意义。由此可见,开放性、模糊性是文学作品的特征。可以说,文学作品主题的多元性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文学作品这种丰富多义的文本特征为阅读教学的多元解读提供了最为基础的现实依据,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学作品的多义性这一基本特征,阅读教学必将陷入单一僵化的泥潭,无法迈进新的领域。传统的阅读教学就不曾 注意到这点,而把排除多元寻求一元当作理想的目标追求,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毒害至死,阿Q是中国旧时代农民代表;《雷雨》是社会悲剧的典型等等,这些一元化的解读扼杀的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审美的丰富性,更有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热情。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应允许多种视角。过去我们习惯于运用社会历史的角度,其实还可以从文化,心理等角度来解读。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传统篇目《我的叔叔于勒》时,就巧妙地要求学生为作品重拟标题并陈述理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拟出了新题目,如“变色的世界”、“贫穷与宽绰’在我看来,一个新的题目就意味一个新的视角、新的发现。
二:.文学作品方面的积累
以上两点是就实际的课堂中,注意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而言,就高中语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而言,它离不开在课堂上的集中指导与学习,这是学生掌握学习文学作品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在方法与过程上的指导,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而文学作品与其他文本相比多具有深层内涵,需要有一定的积累与广度才能体会,因此,高中语文不仅要抓好课堂的集中指导与学习,也要注意学生的积累。新课标中也对学生提出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课外阅读获得市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
对此我的看法是让学生经典背诵尤其是无条件背诵,广泛阅读。首先学生的背诵问题。1.背不该背的东西
【2】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学科并不缺少背诵,然而背的是不该背的东西。”为了适应考试,从初中开始到高中,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所谓的“阅读分析”题,背“参考书”和“习题集”中的答案,背一些答题模式,学生不是在学习读书,是在学怎么考好语文。近年来语文教学,从AB卷到标准化测试、自测评估,我们大量照搬西方教育的一套,已把中国传统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丢得差不多了。“其实稍稍了解国外语文教育中经验教训,足可以引起重视:美国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发生过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现象,被称为写作危机,引起了美国舆论界的不安。他们在分析校内校外的各种原因时指出:“美国中小学忽视传统英语 5 文学课是一重要原因,另外则是越来越采用机器计分考试,普遍采用填空练习以
【2】及其他减少教师和学生时间的办法”近年来西方各国都在重新重视文学教育的地位,英美各国都在测试中增加文学的分量,增加记忆内容。而现在我们却在学生时间仍旧紧张的今天,用有限的时间去背诵无用的东西,不能不说这是阅读教学的悲哀,也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悲剧。
2.过分强调条件记忆
我们许多初高中背诵过的一点名篇名作很快被遗忘,能够随时背诵出来的反而是初中甚至小学的东西。这与目前背诵课文时一味强调条件记忆与理解记忆不无关系。在我们反对所谓的“死记硬背”的同时却走进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人们只知道理解记忆胜于机械记忆,而不知独立记忆胜于条件记忆。条件记忆需要依靠条件才能再认、重现的记忆,是容易忘却的记忆;而独立记忆
【6】 却是脱口而出,呼之即来的记忆,更方便迅速提取。”在这里,我并不提倡不使用条件记忆,而是应该把短暂的条件记忆转化成长久的独立记忆,或者是加强熟读成诵,让所记的东西直接成为独立记忆。
3.过分强调分析与理解
现在大家强调理解记忆,把文本过度分析,好像分析透了,学生就能记住。事实上,理解是有助于记忆,但还是不能取代背诵这一过程。更何况何为理解,有些东西当时理解未必是真正的理解,反而是需要我们记住然后在更广阔的阅历中才能体会。从这一角度看,记忆反而是有助于理解的。比如胡适说“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他在少年时代就以为理解力,背下了终身不忘,可是到了老年才发觉,当时压根儿都没理解。
以上是就文学作品背诵方面的一些现状的思考。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有两个部分,意识课内的范文阅读,一是课外阅读。教材只是例子,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感受品味语言、分析运用语言,但是我们的教学不能戛然而止,而应在触类旁通方面做文章,否则就跳不出应试的怪圈。我们必须教会学生“举一”后再“反三”即用课堂教学的有效知识与技能解决基本篇目以外的文章的分析综合,直至提升自己的创造力。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学会用“举一”来“反三”呢? 我将从以下三点来说明我的一些思考
①充分利用高中选修课本和其它图书报纸资源,以课内带动课外。一篇带动 6 多篇,多篇丰富一篇
例如学《促织》引导学生读《聊斋志异》精选本,领悟蒲松龄写鬼写妖实为刺贪刺虐的良苦用心。学《祭妹文》后介绍巴金的《怀念萧珊》和苏轼的《江城子》,体会祭文的深厚情感。由《赤壁之战》可以联想到《该下之战》、《蜻之战》、《子鱼论战》等,将它们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不仅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引导学生对战争胜负的原因、战争性质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并对现代战争发表独到深刻的见解。探讨王朝灭亡的作品,有苏询的《六国论》,李祯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及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有意识的将这些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就能深入地了解历史,理解未来,更好的把握现在。
② 依据拥有的资源制定一些读写规定。
比如每天必读和选读的活动,养成勤奋好学每天必读的好习惯。每天读报二十分钟,或读课外书三至五页,一旦决定下来,付诸实施,不但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取得成果或成就。著名学者肖尔斯说:“你若能不逃避巧分钟的阅读,那么一星期就可以读半本书,一个月就可以读两本书,一年就是20多本,那么一生就可读1000册以上,这真是一个成为博学多闻的简易办法!”只要有这种“不舍”的精神。
③ 边读边写。
写读书笔记是前人治学的好经验,中外名人学者都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毛泽东多年来养成的一种读书习惯就是手中无笔不读书,他每读一本书都要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各种符号,在北京丰泽园的图书室里,他圈点批划过的书就有一万三千余册。
做批注阅读时利用各种符号和简要的文字在书上做圈点、批注,这是最简便而实用的读书方法。通过使用划线、点、圆圈、三角、星号、方框、标点符号、简短的文字等形式在原书上把内容的要点、疑点、难点标识出来,一方面可以加强筛选信息的意识,迅速捕捉到书刊中自己所需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在复读的过程中起提示提醒的作用。圈点、批注的符号不像标点符号那样有规定,各人可以根据习惯选用。
摘录摘录是指在阅读之后,有目的、有选择的将书中的有关内容照原文抄录 7 下来。摘录的内容包括原始资料、统计材料、公式、范例、结论、名言、警句等。选择要精粹,抄录要准确,要注明出处。摘抄可以保持原始文献的面貌,可以直接供引证之用,但是摘抄不仅仅是机械的书写,通过摘抄可以巩固记忆、加深理解,有时还能产生有意义的成果。这样持之以恒,学生不但在写字方面得到锻炼,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写心得体会在摘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就摘抄文章加上按语,谈些看法,这已经从抄写材料过渡到运用材料了。做笔记这不仅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不管自己的了解正确与否,意见成熟与否,反正写过笔记的必得到较深印象。及至日子长了,读书多了,再翻翻旧笔记看一看,就能发现昔非今比,看法不同,有了进步。
结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要兼顾课内与课外,有了经典讲授与广泛的积累学生才能有所提高,而根据教学现状和文学作品的特点就要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使其掌握方法与途径,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作品才能实现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2 [2]黄玉峰.人是怎么不见的[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9 [3]王 彦.论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D]
[4]彭晓红.高中生语文阅读兴趣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