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田径项目的思考及分析
唐武英 王玉兰
摘 要:田径项目被称为运动之母,是提高身体素质,强健体魄的一种传统的运动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近年来,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田径项目在高校并不畅销,学生体能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田径项目;教学思考及分析
一、引言
田径运动是各专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同时又具有重要的健身作用。田径运动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速度、力量、柔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培养意志品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也顺应时代发展,积极配合改革的大潮,但在现实中仍有许多问题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田径教学更是首当其冲。田径运动能有效地锻炼身体速度、体能力量、肢体协调等一系列素质,锻炼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坚强意志,然而在高校中,田径项目逐渐被新兴的体育运动所取代,逐渐被边缘化,学生的身体机能也大不如前,田径项目如此困境,应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二、田径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现状
(一)高校学生因身体素质等原因,对田径项目的兴趣不足
田径项目是锻炼人的意志、体能、拼搏精神的一项运动,它要求参与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锻炼,以达到强健体魄的功效。然而高校学生身体素质不高,在参与田径项目的时候表现出气喘吁吁、体能严重不足的情况,许多学生更是不敢报名学校运动会的田径项目,即便是参赛者,也会出现面色苍白、手脚抽搐的现象,加之田径项目消耗体能过大,许多学生因受不了这样高强度的锻炼,不愿意参加田径比赛,不愿意选修田径课程,也造成了体育教学中田径项目尴尬的局面。
在学生的意识里,田径就是跑步,就是气喘吁吁,没有趣味性,没有吸引力,仅仅是不断重复的内容,而且是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科目,到了大学仍然要学习,尽管难度和深度加大,但本质上没有改变,而且体能消耗大,锻炼吃苦。据调查,有8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吃苦,对田径项目部感兴趣,有74的学生认为田径项目身体要求高,不适合自己,也有效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没有潜力可挖了,不愿投入过多时间学习。高校大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薄弱,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在考试前突击训练,这种不良现象也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越来越难以承受田径项目的强度,如此循环,让高校体育教学者深感忧虑,急于呼吁学校及教育部门重视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所带来的一连串恶性后果。
(二)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和师资力量薄弱,使得田径项目发展受阻
今年来由于篮球、拉拉操以及跆拳道、武术项目的引进,这些项目不仅新颖,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简单易学、趣味性强,颇受大学生的青睐,也收到了校方的大力推崇,例如拉拉操,不仅可视性强,而且动感十足,在校庆、比赛中也受其激励性口号的鼓舞,观赏性和教育意义颇丰。当前的田径教学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新、奇、特的体育运动的心理需求,大学生是青春活力的,他们更愿意参加这样激情四射的项目,而田径项目受体能的影响,被大学生所放弃。一些学生认为田径的健身作用可以用其他项目来替代,对就业后的用处也不大,在思想上对田径的偏见已经形成,这对提高田径项目教学质量也是巨大的冲击。田径运动场地是全长400米的半圆式场地,一些学校也因为没有合格的田径场地、配套设施不足或落后,又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20%左右的教师反映田径教学师资力量充足,25%左右反映师资力量状况一般,超过50%的教师认为师资力量缺乏,渐渐的也对田径项目的投入有所降低。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因素,师资力量的薄弱,势必影响了田径教学的发展,也阻碍了高校开展田径项目的可行性。
(三)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追求田径项目的竞技化 田径项目的由来已久,田径教学也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手法落后,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吸引学生。例如在教学方法上,一直沿用讲解、示范等多年来的教学习惯,没有突破和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仍以跑、跳为主,模仿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在课程安排上也以传统的长短跑、跳远等为主,项目过于单一。由于大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田径教学以这样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自然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这本身也制约了高校田径项目的推进。
田径项目被大家认知,多数因田径比赛的原因,可见田径项目竞技化程度由来已久。高校的教学也是以考核为准,其评价考核主要以运动成绩、达标率和及格率作为标准,以运动考核的成绩判定田径科目及格与否,对学生进行田径方面的教学考评。而学生之间存在身体素质、运动项目理解能力及兴趣偏好等差异被忽视掉,很多学生因为担心体育课程分数而惧怕田径,这也造成了学生追求考核分数,并不在乎田径本身的意义和开设课程的目的的现状。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田径项目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高校田径项目的困境,由田径项目本身的特点所造成,也有师生因素及社会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因田径教学故步自封,不能与时俱进,教学效果不好,教学模式单一等局限所致。因此,在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田径项目的发展,仍需要以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田径项目的观念,引导学生对田径的项目
大学生是新时期的先锋军,时代的发展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不仅需要过硬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能力,需要具备坚韧的毅力、强健的体魄、不怕吃苦的精神,田径运动作为有效锻炼身体的方式,应该被大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对于田径项目需要大量的体力消耗,正是锻炼学生体魄的方法,教师应明确田径项目对于强身健体的功效,例如竞走可锻炼腿部肌肉,增强腿部力量;跑步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跳跃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投掷有利于增强腰腹部的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同时锻炼学生的注意力。田径运动还可以有效预防肥胖,消耗体内能量,锻炼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免疫力。教师在田径教学中药加强对学生田径运动健身理念的培养,教学生用正确的理念对待田径项目,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达到锻炼的效果。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田径教学内容
因传统的田径教学单
一、重复,没有趣味性,在改革教学模式方面,笔者认为应增强田径教学的趣味性,以走、跑、投、条为基础,发展趣味训练,以游戏的方式开展田径课程,改变传统的传输式教学,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改变传统的竞技式模式,使趣味性和竞技性恰当融合,吸引学生对田径项目的兴趣,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到快乐,并真正爱上体育,爱上田径。田径项目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训练,其丰富性不亚于新兴项目,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如何对田径项目的训练进行趣味性编排,加大对趣味性训练的投入,摆脱长期以来田径教学的单一性,是田径项目能否健康发展下去的重要课题。
在田径考核上,也需要制定新的考评制度,不能以分数定胜负,要合理安排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分层考评,考评内容的多样化将引导教学内容的多种化,让学生不再因考核分数而对田径望而却步,不再因枯燥而放弃了田径项目。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培养
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素质的培养,是田径教学发展面临的重要环节。任何优秀的方案和完美的制度,都是通过教师传达给学生,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得到训练高低的程度。
第二篇:我校体育课程中田径项目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研究
我校体育课程中田径项目开展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研究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学院07级本科函授(1)班张瀚举
我国是,3亿人口的大国,青少年大约占一半以上,国家的政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构
建和谐社会,推行全民健康身体,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非常重要。
国家教委实施了全国中小学一周开展三课时的体育活动,注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为构建和
谐社会提供必要必需的条件 我的学校是属于乡镇级农村中心学校,全学校教师职工大约,20多人,学生约2000多人左右,全部来自所属乡镇的农村完小。目前我校已实行了一周3课时的体育教学,所教的内容有球类、跑类、跳类以及投类四大类内容。球类有篮球、排
球、兵乓球、羽毛球足球几种;跳类跑类开展的项目有50米、400米、800米,以及跨栏跑、接力跑;跳类的项目有跳高、跳远;投类开展的项目是铅球、标枪、铁饼。由于校园面积比
较小,相对应的场所跟不上,设施不完善,很多体育项目不能开展。针对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田径项目的开展只是最。基本的田径内容0学校的前身是一所
农中,半工半读,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校园只是一座小半山头,校舍破烂不堪,教师学生
人数较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人才的需要,今天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逐
步建成现在的规模,但相对其他学校来说,校园设施还是较为落后,虽然学校的面貌有所改
善,生源充足,配备比较齐全,但在体育课的开展上仍存在较大的阻碍,原因有如下,一,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全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每班大约有70多学生,大概2000学生,只有6位体育教师,平均每人要对5个班进行上课,而且每班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共计
15节,再加上每周3节的课外训练课,大概有8节了,远远超过所任的课时数,教师的负
担压力大,工作量重,导致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专业训练,另外教师的专业技术也有限制,体育教师的专业不同,所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的时间不同,所掌握的技术和理论也不尽相
同,目前,我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毕业的有篮球,足球,体操,武术,排球等,就是没有田
径专业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田径项目的开展受到一些限制,二,场地的限制,按照学生的人数,教师的配备,我学校可以说得上是一所规模大型的学校,但是配备设施还是跟不上,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更是捉襟见肘,在不平坦的足球场里又划
上100米跑道,不要说800米跑,10000米跑,连400米200米跑也困难,可想而知,田径
项目的开展是多么有限,平时只能简单练习起跑,短速跑,快速跑等路程较短的内容,至于
跳高跳远,只能是一般了,跳远还有沙坑,但是跳高没有垫子,除此以外,学校还有二三个
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场地空暇时,才可进行训练,场地器材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器材的资金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有些学校甚至几年都没有资金投入,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一些学校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管理不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像样的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必要设备。五六十人的班级只有几个球。田径场地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材也长期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三,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
(1)体育认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深,缺乏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体育情感投入不够。学生中能自觉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等的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体育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没有形成自觉主动锻炼的习惯,体育意志薄弱。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其原因在于: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治表”,即增强体质,忽视“治本”即培养体育意识;二是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较少;三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四.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
(1)体育教学过程重视技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现代体育教学应重视健身与健心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过程教学,淡化技术教学。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苛求技术的规范性,将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本末倒置为体育教学目的,混淆了手段与目的的认识,造成教学
目的的偏差。由于对技术的追求,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体育教学组织走向极端化。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选择锻炼,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的组织将由以往的组织纪律化向宽松和谐的教学组织过渡,这一过渡不仅是教学形式、教学组织的改变,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理念的更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一些教师混淆了主体性教学与“放羊”课的区别,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教学指导、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混乱,使教学组织走向另一极端。
第三篇: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作者:郭仁红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高等学校体育课是高等教育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德育教育,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针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素质存在 的问题,深入的研究了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这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体育教学,途经
前言:德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着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与功能
1.主要内容
在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毕业德育论文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针对体育的特点,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2.教育功能
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是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不断发展的获得过程,这其中既要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情感与意志、个性特征等内在的心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学生所处客观环境,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丰富多彩而积极的教育功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指出,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他还指出运动场上表现出来的道德
品质能产生迁移。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迁移。同时,体育运动自身积极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要体育教师的良好诱导才能实现,要对学生加强自觉性的教育,正确引导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对内心品质的积极影响,逐渐形成并稳定在其心理品质中,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二、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发挥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做一系列的示范动作。他们要用自己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他们不仅要在技能上成为学生的表率,在思想品德上也应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要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品行端
正。在教学中要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比如:在推铅球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教师除了要强调正确掌握技术外,还要对同学们特别是那些怕弄脏脖子的女生进行不怕脏的教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引导学生。
体育课同别的课程一样,有优秀学生,也有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比较差的学生,不能歧视他们 ,而要热情关心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帮助。对于他们的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地给予肯定,使他 们逐渐地树立信心,积极参加动作的学习,掌握应该掌握的动作。
教书育人,教师是关键。体育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企业经营管理论文认真钻研教材,精通业务,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在组织竞赛活动中,体育教师既是教师,又是裁判,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会直接影响学生,裁判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竞赛参与者的情绪和技术水平的发挥,因此作为裁判,一定要严肃公正。作为教师更要讲究职业道德。所以,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职业道德。体育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高超技术和强健的身体形态去影响学生,还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去引导学生。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实施的途径
1、转变教师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德育渗透的前提。让体育教师,任课教师充分认识到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的份量,以改变教师光抓住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旧观念,提倡德、智、体、美等共同发展。青少年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最需要运动,因为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内脏器官的功能,促进体格健壮;同时生长发育正常又能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
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而更应该在’育体’的基础上’育心’.2、重在课堂教学
①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的内容很广泛,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特点,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渗透计划、任务。一般说来,田径、体操、球类等教材,都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刻苦、机智、灵活、果断等良好品质,但由于各教材的形式不同,在培养学生的品德方面各有其侧重点。如基本体操的教学通过全体学生配合,协调一致,可培养学生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田径教
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球类教材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利用新旧中国体育发展对比,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等事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渗透的具体任务,制定相应措施,以确保德育渗透任务的完成。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论文网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自信心,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
③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例如,队列队行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对场地器材的保护,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 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3、教师应树立良好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
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现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品德、言谈举止都会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老师上课迟到早退、放任自流、教学态度不严谨、业务不精等不良行为,将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要以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技艺去
教育启迪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在学生心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威望,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4、寓情于教,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如对动作不协调的学生多加鼓励,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这样,思想品德教育在良好情感的催化下,学生会自觉愉快地接受,甚至还能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迫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只有在这种和谐、愉快、情感交融的教学气氛中,才能起到激励其奋向上、积极进取的作用。
总之,体育课是将智慧、体质、意志和道德品质溶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我们应该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断增强学
生的体质。同时,使同学们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锻炼。珍惜我们这块德育阵地,持之以恒地将体育和德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高校体育工作贯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责。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论文季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竞技教育学。宋继新,人民出版社。2002年
第四篇:浅谈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对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育游戏的特点,提出了在运用中组织教学,为广大体育教师运用好体育游戏这一手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体育游戏 特点 功能与作用
体育教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发展运动技能做贡献的同时,也正逐渐变得“正规化”和“竞技化”了,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线的体育课也逐渐使体育失去乐趣、情节、竞争、协同、表现和想象,变得越来越枯燥,越来越像操练和训练,从而使体育教学也逐渐失去魅力。因此,增加体育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和成功,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对于这一点,英国的“领会教学”和日本的“透漏朴斯”的体育实践已经做出了证明。
一、体育游戏
游戏,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启蒙课,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游戏是第一位教师和伙伴。人类接触世界,了解世界乃至把握世界的开端往往是从游戏开始的。在虚拟的游戏中,人们学会了生活技能,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扮演“角色”。
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以一定的内容、规则和情境进行活动,活动方式丰富多样,以达到游戏者身心健康为目的,促进其体力、智力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体育游戏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之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
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特点:1.目的性。各体育游戏都有其不同的内容、规则和情境,因此目的有别,如技能型游戏,体力和智力类游戏,心理素质类游戏,休闲娱乐类游戏等,在这些有意识的活动中,人们可不断创新、开发新的游戏。2.教育性。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以某主题为内容进行,并按一定的规则规范游戏活动,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寓教于乐的形式能使教育效果显著,并能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参与者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机智、勇敢的精神。3.竞争性。体育游戏非胜即负,而参与者无论胜负都乐在其中,这种竞争性,可以使所有的参与者无论强弱,只要全力以赴,都能挑战自己的极限,在游戏中更好地挖掘任的潜力。4.趣味性。参与游戏是游戏者的自由选择,没有任何的压力,所以,参与者能自由、轻松地投身其中,使其活跃起来的心理功能得到发挥,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活动乐趣上。
二、体育游戏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游戏开展形式生动,场地器材简单,内容丰富多样,便于开展与推广。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能较大限度地调动游戏者的运动积极性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全面锻炼游戏者身心,提高其基本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术,促进游戏者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发展。
三、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体育隶属于我国学校体育的范畴,主要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学校体育教育,按照“健康第一”的身体与思想的要求,其含义是传授体育文化,争抢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的有目的、有计划、有主旨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学生获得快乐的情绪,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体育游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及其特点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在准备活动中。准备活动包括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加强新陈代谢,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有选择的将体育游戏穿插在各项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同时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它方面转移到体育活动上来。在准备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例如:跑动中的“贴膏药”、“包球接力”、“听数抱团”、“迎面接力”、“拉网捕鱼”等。
2.在基本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积极主动、自觉地练习,承担运动负荷。运动动作技术的形成和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技能和心理因素。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易学会各种技能。体育游戏可以使人的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体育游戏在课堂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寓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可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战胜困难、积极进取等优良品德。但是在课堂技术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运用的实际,一般来说,体育游戏避免在动作掌握的开始阶段使用,而大量运用于运动技能形成后的巩固与运用阶段。
3.在教学结束部分。课堂结束部分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游戏是集协调放松、健康有趣、轻松愉快于一体的放松活动,能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放松各运动组织器官,使人恢复到放松的身心状态。因此,教学结束部分的体育游戏要轻松、活泼、有趣,便于组织,有利于整理活动,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具有一定的“兴趣保留”结束体育课,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其它课程的学习,做到寓德育于体育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总之,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它鲜明的特点和特殊功用,使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李明强.中外体育游戏精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施达生.体育游戏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第五篇:未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思考
摘要:面向21世纪,学校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重新思考,提出了新的任务与方法。关键词:跨世纪合格人才、思想品德教育、任务、方法
前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前至尧舜时代,就把品德列为
第一;及至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列为首位,到现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党中央仍然强调“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无不表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由于新的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思想品德这个词有了一些不以为然,也就有了一些淡漠,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完善,随着新时期的到来,德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德育教育越来越占住重要位置。要培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新时期的合格人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学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好的活教材。这是加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直接途径。
1、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任务。
1.1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思想教育面临新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跟着发生变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其消极影响表现为;经济利益挂帅,个人主义倾向严重,集体意识淡化,奉献与索取位置颠倒,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失衡等等。社会上就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诸如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上至贪污、贿路、损公肥私、挪用公款,下至偷税、漏税,贩卖毒品,偷盗抢劫。这些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冲击。近几年来,还出现一些高等学校的学生不毕业就下海捞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搞一些违法活动去捞取金钱的不正常现象。如果此时学校不及时在学生中进行正面教育,将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这也是对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主要冲击。
1.2改革开放下,西方的资产阶段自由化的渗入
恩格斯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它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把中国的社会主义推向世界,实行了巨大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正是这种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对外开放,带进了许多外国的先进技术,但同时也使西方的一些不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也随之而入。表现为: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以及非理性论、非道德论等。因此,如何加强改革开放下的思想品德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了高校新时期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
1.3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影响自从10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帝国主义在诉诸武力消灭社会主义失败后,他们一直想对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后,西方资本主义想趁机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活动。他们无孔不入,时时都在利用机会。到下一个世纪,正是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之时,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15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那么,在新世纪改革开放主流的形式下,我们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阴谋的影响。他们往往利用一些诸如“人权”、“自由”等歪曲中国实际情况的言论来影响中国青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达到他们想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目的。江总书记报告中还指出:下一步要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向他们提倡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面对新世纪,要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大力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4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道德素质有了新的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具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切道德素质。这些道德素质的要求是:语言文明、待人礼貌;遵守职业道德,公平竞争。要培养适应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学校是关键,这也对高校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2体育教学是实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造径
2.1体育教学特点所决定
体育教学绝大多数是学生经过一定的身体练习而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教学。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定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必须协调的人际关系,同班同学因体育基础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不同者的不同表现等等这些都是绝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
2.2体育教材所决定
各种体育教材都有一定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
育的目的、任务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打下物质基础。讲授体育功能时,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为提高祖国在世界的威望而努力学习。在教基本技术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法规、法则,做文明的、守公德的好学生。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要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加强学生思想品
德教育。
3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3.1崇拜效应法
1)为人师表,做学生表率
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首先做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要注意自身的形体,仪表风度美。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心灵美是最本质的美,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老师在任何场所讲话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洁,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
2)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
利用一切有影响的、让学生祟拜的英雄人物、先进事迹去诱导学生,做疏导工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祟拜之倩,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3.2巧抓时机法
1)利用新生入学的时机
新生入学,思想认识还存在大片空白,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要抓紧灌输“道德营养”。指导他们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通过比赛和游戏,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品质。
2)利用教材、项目的特殊性
体育课的教材、项目有它自身的特殊点,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循循诱导。孔子学生颜回在回亿他的老师时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搏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置不能”。根据特殊教材做具体诱导工作不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要使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3.3导与管相结合1)思想品德教育不能只导不管。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要导与管相结合。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抓住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习惯。然后要抓住运动竞赛,使爱国、爱集体,体育道德,行为规范有了具体的实践机会。
2)导与管相结合还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与启发诱导、耐心疏导相结合。
严格要求是指对学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态度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和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又不能操之过急。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应给予启发疏导,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工作要耐心,一次不能,二次,三次。还要与跨世纪人才的具体要求相结合,坚持严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疏导工作。以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