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保险:安徽经验与内蒙古发展之路
余 雯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摘 要: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保险的大力发展,对于提高农业抵御灾害事故能力、保证农业和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和增加农民收入、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农业保险历经多年探索,在当地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险模式。内蒙古应该在吸取安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规范与支持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关键词:农业保险;经验;借鉴;安徽;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29-04 内蒙古是一个农牧业人口占多数的大省(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内蒙古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内蒙古自然灾害也比较严重,干旱、雪灾、低温冷冻、大风、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无时不刻地威胁着内蒙古的农牧业生产,而农业保险无疑是分散风险的最好途径之一。加快和培育有内蒙古特色的农业保险市场,有助于促进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稳定农业生产,改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安徽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保险一直处于平稳而健康的发展状态中。内蒙古应该如何在借鉴安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内蒙古发展的农业保险之路,值得探讨。
一、安徽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
安徽省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保险是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以后发展起来的,总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 1.初探时期(1982~1991年)。安徽省农业保险起始于1982年,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办,改革开放初期,人保公司复出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享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如财政兜底等)。按照“收支相抵、略有结余,以备大灾”的经营方针,人保公司在全省陆续开办了“棉花种植保险”、“水稻种植保险”、“麦场火灾保险”、“小麦种植保险”以及“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农作物保险”等20多个种植业险种。1982年安徽人保公司签发第一张牲畜保险单,全年保费收入1013元,到1990年底安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已达1500多万元。2.阶段性发展时期(1991~1993年)。1991年由于安徽遭受巨大洪水灾害,农业保险赔款支出6374.3万元,赔付率为212%。由于当时人保公司对大灾农险赔款及时到位,使得广大农民及全省各地政府切身感受到了保险的保障功能,空前地激发了当时人们的保险意识,各级政府和农户纷纷主动要求投保,导致了1992年后的保费收入出现了迅猛的增长,1992年保费收入6547.3万元,“水稻种植保险”承保了淮河以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50%;“小麦种植保险”承保了淮河以北地区种植面积的80%。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全省农林牧渔业总值的千分之一。
3.改革酝酿时期(1994~2003年)。在1993年之后,安徽农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逐渐市场化的背景下,财政取消了对农业保险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商业化、市场化下以最大利润为追求目标的保险公司逐步减少甚至取消农业保险这一亏损险种。可以说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安徽省农业保险几乎处于停办阶段。到2004年,全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只有50多万元,仅相当于1992年的0.75%,11年间平均递减率高达22%,全省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保险完全处于空白状态。4.全面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2004年,中国保监会决定在9个省市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安徽被确定为试点之一。2006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保险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标志着至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农业保险政策和发展思路出现重大改变,农业保险迎来了春天,文件明确地提出要把发展农业保险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合谐社会结合起来,积极稳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2007年安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到6090.99万元,这一数字比2006年的123万余元增长了43倍。2008年,财政部宣布在原有的6个补贴试点省份基础上,增加安徽等四个省份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试点省份,全年拿出60.5亿财政补贴资金用于补贴农业保险,这一数字在2007年的21.5亿元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倍。2007年人保财险公司安徽分公司全年实现农险保费收入6095.94元,主要是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的保费收入。全年累计承保能繁母猪100万头,累计承保面78.7%,能繁母猪保费收入5970.99万元。2008年,安徽省在被财政部确定为政策性农险试点补贴省份后,安徽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意见》(皖政42号),通过省招标办公开招标,2008年初成立的安徽省国元农业保险公司和人保公司安徽分公司为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办机构,安徽省的种植业(水稻、棉花、玉米、小麦、油菜)和养殖业(能繁母猪、奶牛)保险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2008年是安徽省农业保险的大发展之年。
2011年08月24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以皖政办(2011)52号转发省财政厅、省农委、省政府金融办、安徽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管理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大幅度调整安徽的农业保险政策,调整费率,提高保额,实行差异化补贴。该文成为继2008年省政府发布皖政42号文以后新的一份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奠定了农业保险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效应,提高服务“三农”全局能力的基础。在新政策的促进之下,安徽农业保险大踏步地发展起来。
(二)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现状 1.覆盖范围和险种居全国前列。目前安徽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已覆盖全省所有的市、县(区),试点品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到2012年底,除了承保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玉米、大豆和能繁母猪、奶牛外,在合肥、黄山等8个省辖市、20多个县(市、区)还开展了蔬菜、草莓、生猪、果树、蛋鸭、林木等特色农业保险业务,还在不断加强产品创新,比如:开展了农房、农机具、农村家庭财产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40个特色农业和相关涉农保险产品领先于全国。目前全省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超过1亿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成为全国第一个承保面积超过亿亩的省份,种植业承保率高出全国平均数50多个百分点,全省的森林覆盖面80%已经纳入到保险范围。2012年,安徽全省农险保费收入17.6亿元,为2047万农户提供超过1100亿元风险保障,农险规模和保障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特色农险实现保费收入6042.9万元,同比增长487.4%,2013年上半年共为128.66万户农房提供428亿元风险保障,在今夏暴雨洪涝灾害的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有效发挥了保险损失补偿功能。截至2012年底,安徽农险累计赔付农户损失近34亿元,是农户自缴保费的3倍多,受益农户达到3000万户(次)。发挥了保险损失补偿功能,有力支持了灾后恢复生产,体现了农业保险“得民心、顺民意、谋民利、解民忧”的政策效应。3.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截至2012年底,保险经办机构设立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1314个,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15646个,聘用乡村专职或兼职协保员18005人,覆盖乡村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分工合理、协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
4.培养了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安徽农险部门和各级政府以“知农时、懂农事、察民情、体民心”为基本要求,特别注重对既懂保险又懂农业、懂气象、懂动植物病虫害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了一支工作责任心强、整体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发挥乡、村干部熟悉“三农”的优势,目前发展了18000名协保员。
二、安徽农业保险的经验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安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分险种采用两种方法:种植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模式,经营风险由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共同承担。养殖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自营”模式,保险经办机构在政府保费补贴政策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句话就是“政府引导,市场动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
“政府引导”就是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发挥政府组织推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加保险,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安徽省政府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协调机构——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办公室,设立在省财政厅,受省财政厅指导,为安徽省政策性农险具体操作、指导、检查、推动、协调机构。负责全省范围内的承保和理赔服务指导主要工作。“市场运作”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发挥保险机构风险控制优势,建立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自主自愿”就是农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以及市县政府、保险机构等有关各方自主自愿参与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各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协同推进”就是将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与农业信贷以及其他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发挥各项支农政策的综合效应。各级政府和财政、农业、保监、宣传、水利、气象、民政等部门,应协力推进试点工作,并对保险经办机构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防灾防损等各项工作给予积极支持。
(二)保费补贴差异化
安徽省农业保险试点主要险种包括种、养两业。种植业保险选择种植面广、对促进“三农”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宗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大豆。养殖业保险选择饲养量大、对保障人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的养殖品种,包括:能繁母猪、奶牛。各险种保险均由中央、地方各级财政补贴,保险保费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险种采取弹性灵活的标准,以体现风险级差。
对皖北地区3市7县粮食主产区的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执行中央、省、市县财政分别补贴40%、30%、10%标准;省内其他地区的种植业保费补贴,相应执行补贴40%、25%、15%标准。养殖业保险保费根据不同品种,实行差异化补贴,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省、市县财政补贴40%。目前有地方政府保费补贴的保险品种达23个。
(三)费率区域差异化
自从启动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地区间农业生产条件与发展水平的差别,导致不同地区对农业保险的费率需求和赔偿标准也有所差别。安徽同全国一样,尽管省内不同地区间农业自然风险级数相差数10倍,但由于处于农业保险探索阶段,大多数农业保险产品在费率设计上未考虑这些差异性,没有采取差别费率,农险费率厘定难以充分体现农业保险的风险差异性,导致风险较小区域的农户投保积极性较低,影响农业保险基金积累;高风险区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有可能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为此,2012年,安徽开始尝试按区域制定不同的农业保险费率,现在安徽不同风险区域的种植业保险费率也不同,这在全国还是首创。
(四)创新特色农险险种,服务农业产业化
安徽农业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显著,拥有多种既有地方特色,又享有较高市场声誉的农产品,并初步形成了粮食与经济作物、茶叶、山珍果蔬、水产、畜禽、林特产、中药材等七大特色农产品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但特色农业投入多、价值高、风险大,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特色农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安徽保险部门重点协调、具体指导,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服务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初步成效。
安徽保险机构以农业产业政策为导向,选择体现地方特色、具有产业规模、农户投保意愿强烈、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较大意义的农产品为保险对象,着力提高特色农险覆盖面。截至目前,安徽共开办了大棚蔬菜、茭白、果树、枇杷、瓜蒌、茶叶、蚕桑、滁菊、生猪等19类特色农险险种,并实现16个地市全覆盖。
2011年,特色农险承保种植业面积133.59万亩,养殖业38.25万头(羽/张),为5.36万户农户提供6.56亿元的风险保障,实际赔付支出4.36万元,在应对连旱、低温冻害、洪涝和风灾等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损失补偿和恢复生产功能,有效保障了全省特色农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着力建造农业保险协作机制
1.政保合作助推农险发展。针对农业保险政策依赖性高的特点,安徽农险部门着力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目前,安徽的农业保险已由单一的保险公司独立经营模式,逐步发展为保险公司独立经营、为政府代办、与政府联办等模式并存。如安庆岳西县茶叶、蚕桑保险就采取保险公司为政府代办模式,经办机构提取15%的保费作为基本运营费用,赔付支出以结余保费为限;再如茭白种植保险,就采取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模式,经办保险机构和地方政府结合农户保险需求协商确定保险保障范围和水平,并由地方政府引导推动,地方财政给予80%的保费补贴。
2.与不同金融业态合作开展产品创新。安徽农险部门加强与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等不同金融业态的合作,将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结合,撬动信贷资金有效向“三农”投放,缓解特色农业生产资金不足、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像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政策性农险+信贷”、“政策性农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贷款”、“政策性农险+龙头企业+农户”、“政策性农险+利率优惠”等银保新品种。对投保农户所需贷款在同等条件下实行贷款优先和利率优惠,通过业务创新拓展农业保险市场。
如长丰县的“草莓种植小额信贷组合保险”,通过“保险+信贷”机制联动,转移农民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造成不能如期还贷的违约风险。国元农险推出的“草莓种植小额信贷组合保险”试点4年来撬动无担保无抵押贷款3994.8万元,促使当地扩大草莓种植面积9987亩,促进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2012年国元农险与银行、担保机构合作,在蚌埠市开展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和保单质押担保贷款试点,累计为各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带来近7000万元专项贷款,有效支持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扩大再生产。
(六)在全国首创天气指数保险
安徽国元农险公司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农科院、安徽省气象局等机构合作,开发根据气象数据理赔的天气指数保险,有效解决传统农险查勘定损难、理赔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
安徽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联合安徽省气象局采用“局企共建”形式打造了国内首个“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双方成功开发、推出了水稻和小麦两种作物的天气指数保险产品,并分别于2009年5月、2010年12月通过中国保监会备案。继长丰县水稻种植天气指数保险试点成功后,又积极推动宿州市埇桥区小麦降雨低温指数、南陵县超级稻高温热害指数保险试点,2011年以来,双方还依托宿州、合肥、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分别建立了面向干旱多发的淮北一年两熟旱作区、旱涝多发的江淮分水岭稻麦一年两熟区、洪涝多发的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区的联合试验基地,开展了相关科研、中试转化和示范。2011年,天气指数保险累计承保4.15万亩,提供风险保障713.09万元。
三、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农险需求市场
农业保险的主战场是县域保险市场。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农民的收入有了阶段性的增长。收入水平的增长也就预示着在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保险起飞的良好发展条件已经具备。在幅员辽阔而且狭长的内蒙古,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既有东部地区的特殊需求,也有中西部地区的特殊需求;既有脱离贫困走向小康的农民,也有需要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梯度效应十分明显。为此,在开发农业保险市场的过程中,无论是网点布局、产品费率、队伍建设、业务管理、客户服务、营销模式、宣传方式、风险控制还是政策扶持力度、监管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不能套用同一种模式,必须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发农业保险的需求市场。新险种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区别,以适应农村经济需求为前提,注意研究农村保险标的危险单位的划分、农民付费能力、保险需求乃至保险费率的制定等,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增加供给主体,开发有针对性的险种
一是有计划地增加农业保险主体,支持各类农业保险机构发展。对于农业保险来说,主要是健全县域保险服务组织体系,通过设立支公司、营销服务部,完善县域农村保险服务机构,使保险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和农户,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二是适当增加政策性保险公司。三是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业务。
(三)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
由于“自愿投保”原则不利于规避“逆选择”风险,因而应根据不同的保险产品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对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实行强制保险,对其他产品则实行自愿保险。自治区种植业保险中的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均应实行以县为单位的强制保险,连片承保,形成规模;经济作物中油料、糖、烤烟、红干椒的生产也是内蒙古的主体作物,也应纳入强制保险范围;内蒙古是畜牧业大省(区),养殖业情况比较复杂,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的迅速扩大,动物疫病控制工作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也更加突出。内蒙古地域辽阔,动物种类繁多,而牧业生产较为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进行防疫管理。但凡是有国家资本投入或提供保费补贴的养殖业基地或养殖专业户或企业,均应强制投保。而对于强制范围以外的险种、责任或是基本保障以外的保险业务,则可按自愿的原则办理。对于自然生态较差的生计农牧业,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但自然生态条件较差且不易改造的地区根本不易开展保险,应采取其他风险管理手段。
(四)建立健全内蒙古农业保险风险防范体系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过程具有涉及的环节众多、内容广泛、展业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保险应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对内蒙古农业保险的业务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同时,对于农业保险要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以应对农业巨灾可能对农业保险体系造成的毁灭性冲击。二是降低政策性风险。要加强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为内蒙古的农业保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科学厘定农业保险的费率、承保理赔,必须符合内蒙古的客观实际,既要准确计算平均损失,又要充分考虑经营管理费用。四是要建立内蒙古的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体系,主动参与农业风险防灾防损工作,使之成为政府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对农业保险各项税赋优惠要落实到位。
第二篇: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下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下)
2013年07月17日 13:43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2期 作者:刘春艳 吕喜明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15
3.购买力的因素。除了风险意识淡薄造成我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外,购买力有限也是重要的原因。收入低下在任何时候都是制约保险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内蒙古农民的收入较低也构成了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内蒙古近几年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没有政策性补贴的险种,农业保险制定的保险费率相对于保户的农业收入而言是很高的。而农牧民家庭90%的收入来自纯农业收入,这就意味着投保农业保险,无论是否出现险情,相当比例保户的农业收入都有可能降低。
(三)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存在许多弊端
一是使得农业保险的筹资陷入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农民的博弈之中,不利于重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信任机制。二是由于上一级财政补贴拨付的滞后性,将影响农业保险基金的到位率,从而使基层管理部门在制定保障水平和补偿方案时非常保守。三是只对一些特定险种进行补贴不利于内蒙古农村经济的发展。四是特定责任补贴没有考虑到各盟市的特点。五是特定保险金额的补贴不符合内蒙古的农业实际。六是农业保险结余的数额不大,难以充当大灾基金。
(四)内蒙古的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农业保险作为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制度安排,需要有相应的法律环境。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涉及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保险法》提出“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农业法》提出“国家鼓励和扶持对农业的保险事业的发展”。这些规定内容简单,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条款,也没有明确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性质,农业保险经营一直无法可依,法律法规的缺位不利于农业保险规范化、制度化,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健康发展。
(五)农民保险意识淡薄
保险秉承“大数法则”,投保的人越多,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越能得到保证。相对于城镇居民来说,农牧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户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相当浓厚,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商业保险的认识不足,相对于不是立竿见影的收益或者可能不发生的风险,相当多的农牧民抱有侥幸心理,“靠天吃饭”。而且,政府救济一直是内蒙古对受灾居民的重要补偿途径之一。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每遇大的自然灾害,农民首先会想到政府会来救济。虽然,政府救济是惯例,但这也确实影响到了农村居民的投保积极性:“灾后有政府,投保多余”。还有,保险条款很专业,一般人难以理解,也影响到农民购买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再加上部分营销员的专业性、责任心不强甚至欺骗投保人,引发的一些纠纷损害了农牧民的权益,导致农民抵触心理,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四、促进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供给主体,开发有针对性的险种
一是有计划地增加农业保险主体,支持各类农业保险机构发展。内蒙古有101个旗县(旗52个、县17个、盟<市>辖县级市11个、区21个),对于农业保险来说,主要是健全县域保险服务组织体系,通过设立支公司、营销服务部,完善县域农村保险服务机构,使保险服务延伸到广大农村和农户,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农业保险业务的发展。二是适当增加政策性保险公司。三是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参与农业保险业务。
(二)培育需求市场
农业保险的主战场是县域保险市场。在内蒙古,一些地区农民的收入有了阶段性的增长。收入水平的增长也就预示着在部分农村地区农业保险起飞的良好发展条件已经具备。在幅员辽阔而且狭长的内蒙古,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既有东部地区的特殊需求,也有中西部地区的特殊需求;既有脱离贫困走向小康的农民,也有需要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梯度效应十分明显。为此,在开发农业保险市场的过程中,无论是网点布局、产品费率、队伍建设、业务管理、客户服务、营销模式、宣传方式、风险控制还是政策扶持力度、监管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不能套用同一种模式,必须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来开发农业保险的需求市场。新险种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城市和农村市场的区别,以适应农村经济需求为前提,注意研究农村保险标的危险单位的划分、农民付费能力、保险需求乃至保险费率的制定等,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新产品的设计上应考虑以下问题。
1.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险金额要适当。保险金额过低,保费少,不能满足农业保险的保障要求;保险金额太高,又超过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提供与农民缴费能力相匹配的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产品非常重要。
2.保单设计简洁。设计简洁的保单,可以让农民清晰地迅速了解公司的保险产品,明确保险责任的范围,有效提高了保险信息的透明度,让农民买得放心。例如,安盟保险的保单设计就比较简洁,一张保单可买所有保险,农牧民无论是购买农村家庭保险的部分或全部保险,都可以在一张投保单上完成。
3.厘定费率要合理。内蒙古农业保险的费率厘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尤其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厘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大都采取十分简单的处理方式(假定服从正态分布或正态化处理),而保险费率的合理厘定也是保险产品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国外研究和实践经验,过于简单的处理方式可能会给保费厘定造成很大的误差。同时,国外经验表明,费率是农业保险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公平合理的费率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保险实施中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消极影响,从而促进农业保险的更好发展。同时,做好农业保险统计工作也是科学厘定费率的关键。在农业保险中,经验数据尤其重要,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的过程中还应建立各年的承保数据、理赔数据等数据库,这些都是科学厘定费率、定灾、定损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
由于“自愿投保”原则不利于规避“逆选择”风险,因而应根据不同的保险产品实行“自愿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对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等实行强制保险,对其他产品则实行自愿保险。自治区种植业保险中的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均应实行以县为单位的强制保险,尤其是应在商品粮基地如河套、土默川平原、辽河和松嫩平原的粮食作物也应采取强制措施连片承保,形成规模;经济作物中油料、糖、烤烟、红干椒的生产也是内蒙古的主体作物,也应纳入强制保险范围;内蒙古是畜牧业大省(区),养殖业情况比较复杂,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的迅速扩大,动物疫病控制工作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也更加突出。内蒙古地域辽阔,动物种类繁多,而牧业生产较为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难以进行防疫管理。但凡是有国家资本投入或提供保费补贴的养殖业基地或养殖专业户或企业,均应强制投保。而对于强制范围以外的险种、责任或是基本保障以外的保险业务,则可按自愿的原则办理。对于自然生态较差的生计农牧业,一般不采取强制措施。但自然生态条件较差且不易改造的地区根本不易开展保险,应采取其他风险管理手段为好。
(四)建立健全内蒙古农业保险风险防范体系
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过程具有涉及的环节众多、内容广泛、展业成本高和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发展现代农业保险应加强风险防范,确保可持续发展。一是应对内蒙古农业保险的业务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同时,对于农业保险要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以应对农业巨灾可能对农业保险体系造成的毁灭性冲击。二是降低政策性风险。要加强与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为内蒙古的农业保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科学厘定农业保险的费率、承保理赔,必须符合内蒙古的客观实际,既要准确计算平均损失,又要充分考虑经营管理费用。四是要建立内蒙古的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体系,主动参与农业风险防灾防损工作,使之成为政府防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对农业保险各项税赋优惠要落实到位。
(五)加快针对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在国家制定《农业保险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行制定地方性法规。对于制定地方性法规,作者有以下几点建议:一要明确部分农业保险为政策性保险,受国家法律保护和政府政策支持。二要明确内蒙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工作职能,建立相互协调的运作机制。三要明确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应享受的优惠政策,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四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立法经验。例如,美国于1938年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日本于1947年颁布《农业灾害补偿法》、西班牙于1978年颁布了《农业保险法》、法国于1900年制定了《农业互助保险法》等。五要根据新的形势对农业保险法律及时做出调整,使其不断完善,确保其生命力。
(六)加强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做好农业保险尤其是农业保险,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难题,要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构建政产学研同盟,以使政府更加了解农业保险市场,有效发挥行政管理和监管职能。对于企业来说,能够为保险企业注入创新发展的活力,更好地为农业保险服务。学校和科研机构则可以由此提高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增加科研成果,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性的难题。
(七)针对内蒙古实际,进行保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在宣传中,要针对农牧民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较差的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而农牧区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也决定了农村宣传工作的目的、内容、主体、对象、原则的特殊性。应充分把握这些特殊性,进行因地制宜的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尽量活泼、通俗易懂,要与内蒙古农牧区的社会环境、农牧民的知识结构及生活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表现出来,长期不断地进行宣导,以求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刘春艳,内蒙古财经学院金融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保险学、风险管理;吕喜明,内蒙古财经学院统计与数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运筹学与控制论。
参考文献
[1]陶键,葛力大,张冰,贺涛.内蒙古区情[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2]庹国柱,王国军,段家喜,朱俊生.“三农”保险创新与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高炜.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4]卢万美,周桂贤.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难点及发展构想[J].保险论坛,2010,(2).
第三篇: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上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分析(上)
2013年07月17日 13:49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2期 作者:刘春艳 吕喜明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8
摘 要:内蒙古是一个农业大省(区),许多自然灾害威胁着内蒙古的农业生产,农业保险无疑是消除这些威胁的方法之一。笔者研究了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的问题,并从增加供给主体和开发有针对性的险种、培育需求市场等几方面提出了促进内蒙古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供给,有效需求
内蒙古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省(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对内蒙古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内蒙古自然灾害也比较严重,干旱、低温冷冻、大风、黄河溃堤、地震、火灾、洪涝、雷电、冰雹等多种自然灾害无时不刻地威胁着内蒙古的农业生产,而农业保险无疑是消除这些威胁的方法之一。加快和培育有内蒙古特色的农业保险市场,有助于促进内蒙古农业经济发展。
一、影响内蒙古农业的主要风险
影响内蒙古农业的自然风险有水灾、旱灾、风灾、霜灾、雹灾、雪灾、虫灾、火灾、雷电、寒潮和冷害等。其中,旱灾是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内蒙古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5以上,从可记录的历史资料看,干旱年份占70%~75%,而且干旱的时间长,旱整整一年的年份约占整个干旱年数的54%,连旱时间长达两年的年份大约占整个干旱年数的20%~30%,连旱时间连续长达3年的约占整个干旱年数的10%~15%,更有些地区最长连续干旱时间可达7年!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农牧民的抵御能力非常脆弱,需要提供各种方式的风险保障。
二、内蒙古农业保险的现状
内蒙古农业保险近几年在政策性保险的促进下发展很快,扭转农业保险多年萎缩的局面。农业保险的保费增长较快,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覆盖领域逐步拓宽,功能作用逐步发挥,各项试点稳步推进。
(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增长较快
近几年,随着内蒙古总保费的增长,农业保费增长也较快。农业保费已从2002年的35万元增至2010年的14.89亿元。但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农业保费占总保费和财产险保费的比例都较低。(二)农业保险承保种类及规模不断扩大
近几年,内蒙古农业保险承保的种类及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内蒙古农业保险的保费规模、承保面积和财政补贴继续位列全国第一。全年累计承保小麦、玉米及大豆等农作物6469.13万亩、各类牲畜77.42万头,为214.66万户(次)农牧民提供风险保障195.32亿元,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4.89亿元,支付农险赔款9.78亿元,共有约155.58万户次的受灾农户得到保险补偿,赔付覆盖面同比增长30.02%,实现承保利润1.36亿元。
(三)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和政策性养殖业保险稳步推进
内蒙古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采取的是联办模式,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对于种植业保险:对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籽、葵花籽种植保险保费,国家财政补贴40%,盟市旗县承担相应比例,农牧户或者农牧户与龙头企业等共同承担10%的保费,其余部分由自治区级财政负担。对马铃薯保险保费,自治区财政补贴60%,盟市和旗县财政补贴30%,其余10%保费由农牧户或农牧户与龙头企业共同承担。对于养殖业保险:能繁母猪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自治区本级财政补贴20%,盟市、旗县级财政各补贴10%,其余10%保费由农牧户承担,或者由农牧户与养殖企业共同承担。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盟市旗县承担相应比例,农牧户或者农牧户与龙头企业等共同承担15%的保费,其余部分由自治区财政负担。表1是内蒙古种植业和养殖业政策性险种的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费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补贴的险种很少,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只是对一些特定险种给予补贴。从保费补贴方面来看,对于政策性的险种,农牧民自己承担的保费相对较少。
第四篇:国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只有不断攀登的人,才能达到顶峰
纵观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及对我国农业保险的问题看法和应对策略
农经10-1 郭涛
摘要:农业保险如同种子、化肥等一样, 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应借鉴国外成熟的农业保险模式,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 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更好的促进农业保险发展, 以便服务三农。
【关键字】 农业保险模式问题策略
农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行业,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始于二百多年前的西欧市场经济国家, 已经有比较成熟的保险模式和运营经验。中国于2004年启动新一轮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 虽然已有数年的发展历程, 但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力求通过世界上典型国家农业保险的保险模式分析,发现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农业保险的特性及分类
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
由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财产相比,农业保险具有以下特点:
(1)地域性。各种有生命的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要具备严格的自然条件,然而由于各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再加上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的不同,形成了动植物地域性的不同,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只能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承保条件,而不应该强求全国统一。(2)季节性。由于动植物生长受自然因素制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就要求农业保险在整个业务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掌握农业保险各种保险标的的特点。(3)连续性。动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是紧密相连不能中断的,并且是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因而,农业保险具有连续性。因此,农业保险的经营者要考虑动植物生长的连续性,要有全面和长期的观点,使农业保险业务稳步发展。(4)政策性。由于农业保险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被保险人交费能力普遍有限。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把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业务。
农业保险按农业种类不同分为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按危险性质分为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病虫害损失保险、疾病死亡保险、意外事故损失保险;按保险责任范围不同,可分为基本责任险、综合责任险和一切险;按赔付办法可分为种植业损失险和收获险。农业保险与农村保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以地域命名,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举办的各种保险的总称,除含农业保险外,还包括乡镇企业、农业生产者的其他各种财产、人身保险。农业保险的保险标的包括农作物栽培(农业)、营造森林(林业)、畜禽饲养(畜牧业)、水产养殖、捕捞(渔业)以农村中附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副业。
二、国外主要的农业保险模式
2.1 政府主导下的私营公司经营为主的模式
1939年美国开始试营农业保险, 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约束和指导下, 开展小麦、棉花、玉米、烟叶等农作物的保险。1980年开始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和私营公司混营, 这一
1时期主要开展农作物全面保险, 也增加了农畜中毒、疾病等牲畜保险。1996年之后政府退出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 鼓励私营保险公司全面参与农业保险。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 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只负责规则制定、履行监督等职能, 并提供再保险, 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经营管理费用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农作物保险的直接业务全部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或代理。它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 利用优惠政策诱导商业性组织介入其中, 最终实现政府淡出、市场主导农业保险的局面。[ 1 ]从制度上说, 美国农业保险首先是政府主导强制安排, 成熟后再由市场私营保险公司跟进成为业务主体, 采取自愿保险与相对强制性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参保率。
2.2 政府补贴和再保险支持下的农业共济组合模式
1947年12月日本政府重新颁布了《农业灾害补偿法》, 开辟了依法强制参加农业保险和以合作组织为基本形式的农业保险制度的先河。日本的农业保险采取区域性农业共济体制, 建立了三级层次的严密组织机构系统。这三级组织是市、町、村级农业共济组合的基层保险组织;都、道、府、县级的农业共济组合联合会和中央政府一级的农业共济再保险特殊帐户。
[ 2 ]日本采取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以强制保险为主, 政府对包括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保险都是强制性的。农户参加保险仅承担很小部分的保费, 大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 还对农业保险实行再保险政策。
2.3.政府政策支持下的民办公助模式
此类模式也可以称作西欧模式, 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采用这一模式。1900 年法国政府颁布了《农业互助保险法》, 确立了农业互助型保险社的法律地位和相应权益。这种方式主要是设立私营的小型自助合作保险机构, 政府对各种形式的互助保险从法律和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没有全国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政府一般不经营农业保险, 但对互助合作保险以发放补贴、提供再保险以及提供特大灾害补偿、优惠税收和免税政策等方式予以扶持。开办的农业保险险种有限, 一般只办理雹灾、火灾和其他特定灾害保险。农民自愿投保, 保费全由自己支付。[ 3 ]
2.4.国家重点选择性扶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包括印度、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等。该种模式由政府专门农业保险机构选择几种本国最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进行承保, 一般进行强制保险并提供财政资助。这种保险与农业生产的贷款挂钩, 只是各国建立的挂钩联系方式有区别。
三、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和经营风险的客观存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形成对农业保险的巨大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原因有:
1、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狭小的经营规模使农民产生较低的预期收益,因而也不愿付出现实的保险成本。
2、保险价格即保险费率因素。我国目前的农业保险还主要是由人保公司以商业形式经营,国家支持和补贴较少,相对农民收益而言,保险费率较高,抑制了农民对保险的需求。
3、受传统农业的影响,农民的保险意识还较差。在CIEN记者采访北京周边农村的村民时,大部分村民表示本来种地就不挣钱,何必花这些冤枉钱;小部分表示并不了解农业保险,或者说是知之甚少。
4、农业保险供给不足,品种单
一。目前,除人保和中华联合两家综合性保险公司外,2003年以来,在上海、吉林、黑龙江分别成立了安信、安华、阳光等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但是总的来看,这些保
险公司的业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而且这些公司的业务往往只在农业主产区开展,而在一些非主产区,如广西、贵州等地区,农业保险业务发展还处在半开发状态。即使在农业主产区,农业保险的品种还是很单一,如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目前也只有一个农业保险的品种,即收获期农作物火灾保险,即使是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其农险品种与商险品种相比也少得多,如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其农险品种才15个,而其商险品种却高达32个。
3.2.现行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不适应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
我国农业保险严重萎缩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把农业保险放到解决“三农”的全局中加以考虑,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农业保险的路子,走的是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路子。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保险发展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实现农业保险的市场化经营,即使是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主要依靠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农业保险。我国农业保险出现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的状况,关键在于缺乏一套合理的制度安排,在于缺乏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在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3.3.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技术薄弱的矛盾
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特别是在资金方面的资助,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政府的支持是有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保险将面临资金不足的矛盾。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经营技术的特殊要求。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在理论研究上相对滞后,在实践中发展缓慢,农业保险方面的统计资料不详。技术是保险经营的重要要素,而发展保险技术的关键又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发展呈现多次起落,保险人才断层,而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复杂性、艰苦性,导致人才更是奇缺。[4]
四、对中国农业保险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4.1.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要想大幅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首先要改变目前超小规模的土地经营模式,进行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生产,有利于降低保险成本。其次政府要加大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民保险的支出,同时对于参加保险的农户,可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第三要加大宣传力度。同过电视媒体、广播、报纸等宣传方式,在农村大力宣传农业保险,改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让农业保险的观念深入人心。第四要优化农业保险的品种,推出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我国辽源广阔,各地的产业有所不同,对保险品种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在开发新品种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产业情况。如在北方大多地方种植棉花玉米,而在南方则种植水稻甘蔗的较多,保险公司就可以在北方推出针对棉花玉米的保险产品,在南方推出针对水稻甘蔗的保险产品。
4.2.建立多渠道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地域广大,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业风险差异性大的特点,现阶段,设立一家全国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在市场条件、管理水平、风险分
散机制等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我国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主要形式应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等。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应走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道路。要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引进在农业保险方面有专长的外资保险公司,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
4.3.加大对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1)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建议有关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保险的投入。对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出现流动性资金不足的融资需求,允许其申请一定额度的无息或低息贷款。保险公司可利用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销售保险产品。
(2)加大法律支持的力度。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要使农业保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农业保险给予法律的支持。目前我国的保险法规不健全,特别是缺少农业保险立法,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已于1995年10月1日起执行,但这部法律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引为,对于农业保险都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但目前
仍未出台。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及有关法规制度保证农业保险的健康运行。
(3)加大人才支持的力度。目前在我国精通保险的专业人才很少,而熟悉农业又精通农业保险的人才更加少。保险公司可与一些高校的农业专业合作,培养出既熟悉农业又精通农业保险的高素质人才,毕业后到保险公司专门从事农业保险的相关工作,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业保险人才匮乏的局面。[5]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国外农业保险模式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系统总结和推广这些
经验, 将有助于我国农业保险的日益成熟。我国的农业保险起步较晚, 仍处于试办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农业保险模式还不成熟, 农业保险的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要符合我国的农业产业政策, 适合我国农业风险的特点、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的保险需求。农业保险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吕春生,王道龙,王秀芬.国外农业保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J ].农业经济问
题,2009(2).[2]尹成远,周稳海.国际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J ].国际金融研究,2006(3).[3]梁 敏.农业保险:国外模式与我国发展之路[ J ].中国农垦, 2006(4).[4]夏庆军 吴红军“我国亟待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金融时报》2004.08.03
[5]吴红军 “组织创新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前提--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访谈录”《金
融时报》2004.08.21
第五篇:科技与中国的农业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历来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殊产业。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敏锐地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今天,人口增长和耕地减少致使农业面临更加突出的问题,而我们该如何利用人类文明的进步为自己服务呢?科技。然而,我们又该如何利用科技发展农业呢?应该发展怎么样的农业呢?我认为农业发展必须坚持科技的道路,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农业突破性进展需要创新
关于创新的重要性不需要在此累述,农业创新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农业组织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有:(1)产业组织一体化。主要面向市场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业,集农业生产集约化、产品市场化组织为一体,有利于农业新技术渗透到生产加销售各个环节,形成有利于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现代经营制度;(2)分工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要求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3)服务的社会化。农业集约化要求配套的服务、完备的体系,走有偿服务和企业化、专业化经营的道路。农业技术创新应围绕四个方面的技术重点进行组织联合攻关。一是生物工程技术,二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三是物理和化学控制技术,四是设施农业技术。另外,农民要知识化。应在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民知识技术的提高上,进行大力投入。
二、二、农业长足发展需要可持续
(二)建立生态文明的农业技术体系
要走有中国特色的既高产优质高效又可持久发展的持续集约化农业道路。具体而言,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技术方向:第一,运用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第二,积极构建农业废弃物利用犁技术。第三,拓展农业产业链延伸型技术。第四,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技术等。
(三)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根据我国的当前的现状和要求,我国的生态农业科技今后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突破:(1)生态环境友好型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与突破。要实现以病虫草害控制,水肥调控,农业环境污染修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进一步的开拓创新。(2)生态农业模式的标准化与产业化技术的研究与突破。目前,我国大多数生态农业模式缺少量化的技术参数与操作技术规程,各种农业技术之间的定量研究也相对缺乏。导致生态农业模式在实践上不容易推广应用,可操作性不强,产品不容易进行标准化认证。同时,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大多集中在农户或农场尺度,往往追求“小而全”,这不适应当前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今后要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产业链构建以及关键接口技术的集成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成为我国未来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
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一次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展开,把目光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正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所面临的重大突出问题而作出的战略部署。因此,科技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科技发展好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之路才能够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