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范文模版)
浅谈小学音乐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作者:杨池艳
发布时间:2011-9-3
摘要:一边是小学音乐课堂枯燥无味,小学生对音乐课毫无兴趣,一边是信息化的普及率上升。如何改变目前的这种教学形式,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音乐教学的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音乐;信息技术;整合
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渗入心灵,陶冶情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为了迎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都把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一、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知识的传授单凭教师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的、空洞的、枯燥的,所以音乐课应努力创设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环境,将相关的知识编制成融声、像、文字于一体的教学软件,则更有效地浓缩了时间和空间范围。运用网络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如,利用校园网络,围绕阶段学习主题,把丰富的知识资源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有质量的、有个性的音乐学习网站,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音乐,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能够自然地接受音乐的熏陶,享受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通过多媒体手段,用声音和画面的同步作用,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形象具体、形象新异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学生只有经历了赏心悦目的活动过程,才会有令人愉快的活动结果。只有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无拘无束、轻松愉快地参与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和保持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二、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容易被具体的场景所感染,较易产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运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将游戏、音乐、歌谣、游戏图片、音乐相结合,开发音乐感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式的学习。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时时更新的各类知识。将学生置身于网络的海洋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就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要让学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挖掘孩子们在音乐表现上的创造潜力。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论文网 LunWenNetCom]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平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音乐教育要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以人为本”。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就是说,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摆布。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处在发展音乐技巧、掌握音乐知识和树立对音乐的态度的关键时期,他们极易被新生事物所吸引,并且能以批判、比较的方式对事物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他们有潜力去探索那些远离他们生长环境的音乐文化。旧观念、旧思路、旧方式下的学校艺术教育,关注点单一,学生被动参与、兴趣寡然。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完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将课内的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由地、综合而富有弹性地安排学习时间,培养他们个别化学习的能力。而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信息的数量,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开阔了视野。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音乐教学方式。
在音乐学科的教学中,不断渗透信息技术的教育,将多媒体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音乐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提升和培养综合能力为基本过程,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在作课前准备时,可以在画面上有计划、有艺术性地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将音乐教材制作成像简单的故事片一样,融电脑、电视、录像、录音、动画等功能于一体,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音像同步、情景交融的功能,实现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整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协助者;师生之间也不是权力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交流者。这是信息化社会对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音乐教师最富有当代性与未来性的角色特征。
总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音乐教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短期内的实践和总结,更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工具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领域也会不断深入,会给音乐教学带来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职员工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勇敢地去探索去变革,通过最好的教学方式来教育祖国的未来。[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当前新一轮的素质教育正在展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各课程进行整合,已成为普及信息技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并且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认知水平。在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多种感官进行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成效,形成正迁移。人们获取的信息量和多种感官的刺激密切相关,如果刺激是多样的,那么,信息或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单一的刺激。所以现实生活的材料与模拟环境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例如:教学环境的创设,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通过语言来绘制创造一个教学场景,如问答、讲故事等,学生通过语言的引导,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将自身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注意力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问题,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学生们都积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我们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学内容中,使数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使数学教材真正的活了起来。
二、再次展示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知的主体,学生认知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再现体会音乐的美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体会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微课程技术可以使音乐与知识进行动态展示,再次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克服的重点、难点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形式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灵活多样的特点,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的具体表现,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观察,从而有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歌曲,体会美感,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体验,知识也更加直观,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同时也加深了理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优化了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利用移动校校通网络平台,加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校与家长合作交流,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校开通了移动校校通。校校通的开通方便了生生之间、学校与家长合作交流。网络的运用,使教师的课堂直接传授大为减少,而突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时的合作交流更为方便。小组合作学习时,电脑提供合作的方向减少学习中存在的不明确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组之间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无声交流。在运用结论解决问题阶段,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交自己的作业,可以自由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供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课堂之上和课堂之后教师、学生之间的更广泛、更自由的交流。家校联系不但是班主任教育学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也是作为任课老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也是我们改进数学教学的一种新做法。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动态,也可以向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这样可以随时监督学生在家的情况,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通过这种互动式的交流沟通渠道,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以便于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积极的家校合一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健康发展。
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的信息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的方便我们的教学。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更多的学习机会。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必将成为音乐教学变革的一个契机,也将成为音乐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们要改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找到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最佳途径,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的高效,学生的学习更加容易。开创素质教育的新明天。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财源办事处财源学校
第三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步入信息网络时代以来,教育正受到网络媒体的强烈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教育功能。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素材的整合、融入,演示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人物思想感情和道德行为。
(2)感染功能。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再现情景后,学生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
二、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为实现小学音乐的教学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2.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3.运用多媒体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式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三、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优势 1.在欣赏教学中,多媒体能实现视、听同步。2.运用多媒体可以使乐理课的教学更加直观生动。
3.在视唱、练耳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使视唱、练耳的教学更加规范、容易,并且可以代替教师的部分工作。4.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多声部音乐教学中,可使各个声部单独或同时播放,充分发挥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教学作用。
四、多媒体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旨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音乐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于段,有其优越性。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多媒体,效果会适得其反。当前,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多媒体功能被弱化的问题:
1.将多媒体当作投影仪、录音机来使用。忽视了多媒体动画与视听结合的功能,多媒体辅助教学名存实亡。
2.缺乏从教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多媒体运用的形式单一。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没有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设计,而是孤立地使用课件,弱化了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环节方面。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导入新课、新授、练习和巩固五个教学环节,但是有的教师只将多媒体运用在某一环节,没有形成“导入—反馈”的教学形态。
(2)教学内容方面。多媒体必须在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教学内容离不开乐理、欣赏、视唱、声乐。许多音乐教师教学时,只重视对欣赏、唱歌教学的设计,而忽略对各个教学内容上的的设计。
3.过分追求声像效果,淡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片面追求花哨的视听与动画效果,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而无法使学生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
音乐课程的教学改革,仅靠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认清教学规律,把握先进的教学理论,从教学思想上着手。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只是为教学思想服务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一味地移植一些时髦的教育技术,而是要在教学法的指导下,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编排到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才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音乐课堂已成必然。她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同时也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从实际出发,分了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以人为本,注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而且教学的方法要有创新;目前的音乐课,尤其是公开课或者音乐优质课的教学证明:运用多媒体的现代化手段,让学生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可是很多的教师只注重多媒体的使用,却忽视了音乐基本功的 灌输。如果长期这样,教师的音乐素质我认为肯定会减退。因为信息技术只是手段,教学的主体是人。
二、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加强音乐理论的学习
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音乐课堂扩充了时间与空间,它能将不同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组织在一起学习,也能将在学校未完成的课堂延伸到家中,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机会,更为学生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由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构建而成的音乐课堂将会把教师解放出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而且枯燥的音乐理论与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结合在一起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网络与多媒体环境下拓宽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引入到音乐课堂后,学生对音乐素材的选择变的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了,教师与学生的选择更加宽广,知识的容量也变大了,这时教师要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四、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将课堂教学推向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型态,而这种教学形态的形成不是由信息技术决定的,它是由教师与学生决定的,因为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才能构成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有活动不能依赖技术,而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音乐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教师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都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总之,多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在音乐课教学中运用得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与现代教学理念背道而驰。
第五篇: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音乐课堂自由翱翔
内容摘要:
当今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如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教法单一,教学形式古板,极易造成学生的“情感营养不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恶劣现象。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现代音乐教学产生了前所末有的影响,它给音乐课堂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教学 歌唱教学 欣赏教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需要充分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创造浓浓的音乐氛围,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让学生尽快进入音乐意境,去感受音乐的奥妙,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的音乐教学教法单一,教学形式古板,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这种缺乏情感内涵,充满理性的课程设计不仅使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的枯燥单调,甚至恐惧、苦恼、丧失了学习兴趣,极易造成学生的“情感营养不良”,出现了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恶劣现象。信息技术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对现代音乐教学产生了前所末有的影响,它给音乐课堂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翱翔在音乐的天堂。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有三大模块:唱歌教学、欣赏教学、实践与创造教学。教师应当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合理的运用于课堂教学这三大模块,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欣赏、理解、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
一、运用信息技术,使歌唱教学不再困难。
1、信息技术使乐谱视唱变得容易。
我们的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全部学生,而在班级里面从小受过音乐教育的学生十有一二,所以节奏不稳、音调不准、不会识谱是中学歌唱教学中一大难点。往往是音乐教师一句一句教得“声嘶力竭”,学生一句一句学得“力竭声嘶”,结果教师使尽浑身解数,换来的是学生把握不准,表现不了的曲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现在我校有三分之二的教室有多媒体设备,还有三个公用的多媒体教室,供没有多媒体设备的班级使用,所以我们音乐老师都可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歌曲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现出歌曲的标准乐谱进行歌唱教学。学生在视唱时,既能看到乐谱,同时又能听到歌曲的旋律。由于学生的识谱能力有限,我就让他们先听两遍旋律,熟悉音高节奏,然后再让他们视唱乐谱,他们每视唱准确一句,我就点击电脑,奖赏他们一阵掌声并加上一句歌词,如果他们没有唱准,我就点出一个哭脸给他们,然后重新视唱,直到唱对为止。用这种方式教唱乐谱,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进步很快,老师也省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所教的几个班级,学生的视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歌曲背景,更准确的表现歌曲情感。
学习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曲内涵,表现歌曲情感,应当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信息技术以其所特有的视听联觉的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限制,为学生设置适当的情境,拓展了学生的视听空间,使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今中外的风士人情和世间万象,为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提供条件和环境。在教唱歌曲《牧马之歌》(人音版第13册第二单元歌曲)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了解歌曲背景,应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有关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信息技术在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伴随着富有浓郁风味的新疆音乐,媒体上展现的是一副副极富新疆特色的画面白雪皑皑的天山、果实累累的葡萄沟、一尘不染的额尔齐斯、茫茫的戈壁滩、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色彩缤纷的新疆服饰、丰富多样的新疆民俗,一一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如身临其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为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打下了基础。有时我还把歌曲制成卡拉让学生跟着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唱歌的热情。
二、运用信息技术,使欣赏教学不再抽象。
音乐欣赏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但我们传统的欣赏教学,遵循的是“听_讲(教师讲解有关知识)_再听”的模式,往往是“音乐在响,学生在说,老师在讲,学生在想(想别的事)”。一节欣赏课下来,音乐放了又放,老师讲了又讲,而学生却烦了又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音乐的抽象性使学生听得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更不要说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了。信息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音乐既是一门听觉艺术,又是一门最富情感的艺术,而情感体验来源于环境刺激,信息技术的运用,正适应了情感艺术的要求,更能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我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氛围中,帮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去欣赏作品,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在欣赏《保卫黄河》这首作品时,我先不急于让学生欣赏,而是边给学生播放黄河险峡激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战的画面,边给学生讲解,“千折百弯的黄河,像一条巨龙,成为古老中国的象征,在这里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一望无垠的肥土沃壤,有粗旷雄浑的黄土高原,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因此,人们往往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亲切的称它为——母亲河。可是,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全国上下立刻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浪潮。在这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有人拿起了刀枪,与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而诗人光未然则用自己手中的笔,创作了这段催人奋进的诗词,鼓舞着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家卫国。作曲家冼星海,也像我们一样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激动的对光未然说:“交给我吧,我有把握把它写好”。冼星海拿到歌词后,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拖着生病的身体,创作了这首经典歌曲《保卫黄河》,这也是他所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七乐章。”形象的画面加上动情的讲解,引起了同学们迫切想欣赏乐曲的欲望,这时,我适时的播放乐曲,同学们听得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千,一再要求再听。
三、把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创作”模块,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造能力。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要的”。课堂教学中的音乐创造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通过学生的创造再现音乐的美。只有在参与音乐实践和创造活动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各种体验才能获得,潜能才能得以挖掘。
在引导学生创编一段关于草原的旋律时,我边播放草原的画面边让同学们即兴创作。碧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奔跑的羊群像一朵朵雪莲花点缀在翠绿的地毯上,牧羊姑娘轻轻挥动着羊鞭,漫步在草原上。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学生会不由自主的哼唱起来,身体也会跟着晃动起来,这就是一种音乐的创作,完全是发自学生自身最自然的反应。所以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与创作”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又如在选择歌词创编曲调时,我让学生选择歌词自由创编,然后将学生创编的旋律输入电脑,在电脑中播放出来,当学生听到自己的旋律变成音乐时,就兴奋想要跳起来,即是不喜欢音乐的学生,此刻也兴致勃勃,蠢蠢欲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总之,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介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给学生以畅想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态和美妙的情境中主动地感受音乐和领悟音乐,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愉快轻松。
参考文献:
1、人音乐版教科书教师用书。
2、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3、中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