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时间:2019-05-12 22:5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第一篇: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借用时尚朋友们的话语称于漪等前辈语文教育大家为“于漪们”和“那一代”。所谓“于漪们”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享誉国内的语文教育大家,包括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欧阳代娜、张孝纯、宁鸿彬、洪镇涛、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等大家;所谓“那一代”是指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仍在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大家。众所周知,时代变革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于漪们”“那一代”又用自己的创造推动了三十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变革。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的教改探索历程,清思其历史意义,反思其当代启示,也许对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将有着积极意义。

一、时代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

在中国当代三十年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时期令人回味。第一个阶段(1978—1988),是创造的语文教学范式的时期;第二个阶段(1988—2001),是语文教改冷思考时期;第三个阶段(2001—今),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时期。而在这几个重要时期,语文大家们不辱使命,肩负了时代的重任。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生活的时代,对我们认识语文大家将会有积极的帮助。

1.面对“禁锢”的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但是10年“文革”留给我们的“思想枷锁”依然禁锢着语文教育:“十七年”的语文教育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当时社会的中心工作,“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在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两个凡是”是判断是非的标准。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1}1977年9月,邓小平再次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了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2} 1977年底,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指出:“列宁多次强调: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3}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拉开了帷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教师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中央的决定打碎了长期禁锢教师的枷锁,教师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

恢复高考制度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广大教师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的教育焕发了活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需要人才,教育要为现代化培养人才,这就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知识就是力量”成了全社会的信念。“于漪们”“那一代”在这种形势下,毅然挑起了时代的重任,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成了每一位教师的信念,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的自觉追求,按照语文规律实施语文教育就是“于漪们”“那一代”的必然选择。

2.面对“三无”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所谓“三无”的语文,是指无语文教学大纲、无语文教材、无语文课程。十年“文革”浩劫,文化遭到了破坏,教育遭到了破坏,语文教育遭到了破坏。

大家知道,经过1959—1962年的“文道”之争,1963年语文教育工作者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学大纲,可以说这是一份较好的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大纲。但是当人们准备实施这个大纲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停课闹革命”,革命成了语文教育的主题。背诵“红宝书”,写大字报,开批斗会,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全部。翻阅当代语文教育史,我们会发现1963—1976年出现了语文大纲断档。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的学者专家开始制定语文教学大纲,谋划着中国的语文教育变革。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但是1977、1978年的语文教育,人们很难找到有用的语文教材。文革前的语文教材被烧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烧了,人们可读的只有革命的书籍。没有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教学?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行动,为中小学生奉献了高质量的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凝聚了刘国正、顾黄初、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学者的智慧与心血。

语文课程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战场,语文教师借助教材开展学习语文活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但是当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于漪老师回忆当年只有“政文”课,自己与学生一起学习“革命样板戏”。我是一位“文革”亲历者,自小学二年级以后就没有真正学习过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老三篇”、一起写大字报。没有目标、没有教学内容、没有评价,语文课程就是政治的附庸。摆脱政治的束缚,回归语文课程,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

必须作出的选择。

3.面对“低效的”语文课程,“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十年文革”带给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带给语文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当时教育部有过一个调查,文革中许多大学生的水平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高中生的水平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语文教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78年3月26日,吕叔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4}吕叔湘先生既描述了当时语文教育的现状,也切中时弊,道出了当时语文教育的危机。

面对千疮百孔的语文教育,如何改变“少慢差费”的局面,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高效,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二、“于漪们”“那一代”造就了历史

如果说时代造就“于漪们”“那一代”,是他们的幸运;那么“于漪们”“那一代”创造了语文教育历史,就是一个奇迹。“于漪们”“那一代”究竟创造了哪些语文历史呢?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观

语文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却是异常的艰难。在80年代初期许多教师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于漪老师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树立育人的远大目标,必须树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语文教师要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钱梦龙老师具体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正确的学生观,你就会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措施,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再辅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你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因势利导”的作用,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魏书生老师指出: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宁鸿彬老师指出:只有摆脱“唯书”“唯上”的思想桎梏,抛弃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放开学生手脚,才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辉。当然我们还可以排列许多语文教育大家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论述,这些弥足珍贵的论述是“于漪们”的实践智慧。清思30年的语文教育,我们发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红线始终在引导着语文教学改革。

2.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

美国的学者乔伊斯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怎样学习。事实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提高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掌握了学习过程。”{5}“于漪们”“那一代”集几十年实践经验于一体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所谓“三主”是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所谓“四式”是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三主”是一种哲学的阐释,“四式”是实践的提升,其逻辑终点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真理”。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启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与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其程序为“(1)吃透两头,摸清障碍;(2)认清方向,选准突破口;(3)相机诱导,适时点拨;(4)讨论交流,理解消化;(5)双向反馈,总结提高;(6)迁移训练,举一反三。”{6}当然,“于漪们”“那一代”创造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诸如黎见明的“导读教学”,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于漪的“情感教学”,欧阳代娜的“语文能力过关教学”等等,可见的就有几十种。这些教学模式植根于中**语教学土壤中,故而有着广泛的实践价值。

3.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语文教育已经具有了较为科学的体系。在三十年的探索过程中,无数的语文人贡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语文教育学理论层面,叶苍岑、朱绍禹、顾黄初、张鸿苓等人孜孜以求,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学体系。语文教材层面,洪宗礼、欧阳代娜等人不断探索,奉献了有鲜明

个性的教材体系。语文课程层面,刘国正、章熊、顾振彪等人高瞻远瞩,编制了一份份教学大纲。而在语文教育的各个分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成果更是令人振奋,王力、吕叔湘等人的“中学语法教学新体系”,曾祥芹等人的“文章学”,韩雪屏等人的“阅读学”与“语文心理学”,王尚文的“语感论”……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都在影响着中国的语文实践。可以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已初具规模,这是“于漪们”“那一代”辛勤汗水的结晶。

三、“于漪们”“那一代”的当代启示

“于漪们”“那一代”是一个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和正在书写着语文教育的历史。但是,当语文新课程改革进入到第八个年头的时候,反思“于漪们”“那一代”思维方式与研究路径,对“这一代”“下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将有着现实意义。

1.正视语文传统,回归语文本体

所谓传统,就是历史的连续性。中国的大语文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中国现代语文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904年以前的大语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虽有变革但其本质没变。现代语文的100多年间,我们摒弃过封建时代的语文传统,我们摒弃过解放前的语文传统。但是当我们设计美好蓝图去建设理想的语文大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语文“根基”总出问题。而审视“于漪们”“那一代”的经验,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汲取传统经验。大家都熟悉的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法”,其兴奋点源自孔子的“启发式”。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澄清的“点”就是抓重点要害,“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二者一脉相承。李吉林进行“情境教育”就发轫于王国维的“情境理论”,李老师在王国维批评理论的启发下创造了“情景课程”。传统之于现在是一条割舍不了的链条,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今天。简单否定传统另搞一套,结果只能碰壁。我们有2300多年大语文教育传统和100多年现代语文教育传统,这些传统需要我们“这一代”继承发扬光大。

2.正视现实问题,创新语文实践

课程改革进行了八年,人们从开始的欣喜到怀疑到冷思考。黄厚江、严华银先生在本刊上一期切中时弊揭示了当下语文教育的许多问题,这种基于实践揭示问题的方法就具有现实意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好事,解决问题更需要教育智慧。吕叔湘先生30年前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李吉林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求解,创造了“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情景课程。欧阳代娜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研究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李吉林、欧阳代娜立足于语文教育实践,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种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理论经验就具有原创价值。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教与学”“语文的文本解读”“语文素养与考试评价”等矛盾日渐凸显出来,这就给我们“这一代”提供了研究的平台,学习“于漪们”“那一代”正视问题、创新实践,我们“这一代”就能够肩负时代使命贡献自己的语文教育智慧。事实上李镇西、程红兵、韩军、窦桂梅们,已经在进行着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3.正视理论多元,植根本土实际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引进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诸如建构主义、后现代、叙述理论、接受美学、阐释学、符号学等等,这些理论曾经令我们激动不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的不和谐,引进的理论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对话教学改变了僵化的课堂结构,但是虚假对话泛对话又令我们心有余悸;读者中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却带来了信马由缰的“假解放”。现代语文教育历经百年,具有本土化的理论仍然不多。中国孔子的“启发式”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得多,我们却没有开发研究使之成为新的理论;哈佛大学的专家却在苏格拉底“产婆术”基础上开发了“苏格拉底课堂研讨评价法”,影响全球。念及此事,“于漪们”“那一代”总是心有不甘。理论的苍白经常演绎实践的误区,对此,洪宗礼先生痛下决心自掏腰包,邀请国内百余位知名学者、专家研究国内外母语教育课标、教材以及成功经验,就是要用他山之石攻中国语文之玉,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母语教育理论。植根本土、脚踏实地,正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风格。

4.正视文化多元,坚持民族立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类文化”是指人类共有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歌曲、欧洲的艺术正走向百姓生活。在外来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土地为本的人生本位,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本位,以伦理为单位的道德本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后现代”面前,“经典”被解构了,语文课本中经典篇

目减少了,大众消费文化的内容增多了。本以为这种做法应该是从美国泊来的,可是当我们翻开美国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美国人也在捍卫着他们的文化传统,且一些美国学者还要创造具有美国文化特质的“美国英语”。“于漪们”“那一代”对此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语文的核心是母语教育,母语蕴含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语文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母语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也是语文教育立足之本。

行文至此,我仍激动不已,无法搁笔。半年来我不断地走近“于漪们”,进行着“名师访谈”工作。每一次访谈,我都深深地被“于漪们”“那一代”感动着。刘国正先生一再嘱咐读懂文本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之本,欧阳代娜先生一再叮咛知识能力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魏书生先生一再强调语文教育以母语为核心一百年也不会变。其人可亲,其情可感。读懂“于漪们”“那一代”,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创造语文教育辉煌的基础。

第二篇:“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

借用时尚朋友们的话语称于漪等前辈语文教育大家为“于漪们”和“那一代”。所谓“于漪们”是指上个世纪80年代享誉国内的语文教育大家,包括于漪、钱梦龙、洪宗礼、魏书生、欧阳代娜、张孝纯、宁鸿彬、洪镇涛、朱绍禹、刘国正、顾黄初等大家;所谓“那一代”是指成名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仍在影响中国语文教育的大家。众所周知,时代变革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于漪们”“那一代”又用自己的创造推动了三十年的中国语文教育变革。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的教改探索历程,清思其历史意义,反思其当代启示,也许对今天的语文课程改革、对“这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成长将有着积极意义。

一、时代造就了“于漪们”“那一代”

在中国当代三十年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有几个重要的时期令人回味。第一个阶段(1978—1988),是创造的语文教学范式的时期;第二个阶段(1988—2001),是语文教改冷思考时期;第三个阶段(2001—今),是语文新课程改革时期。而在这几个重要时期,语文大家们不辱使命,肩负了时代的重任。回顾“于漪们”“那一代”生活的时代,对我们认识语文大家将会有积极的帮助。

1.面对“禁锢”的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革”浩劫。但是10年“文革”留给我们的“思想枷锁”依然禁锢着语文教育:“十七年”的语文教育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当时社会的中心工作,“知识越多越反动”是当时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在政治压倒一切的时代,“两个凡是”是判断是非的标准。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1}1977年9月,邓小平再次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怎么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了呢?我们现在的人才,大部分还不是十七年培养出来的?”{2} 1977年底,邓小平主持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指出:“列宁多次强调: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没有知识,工人就无法自卫;有了知识,工人就有了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3}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拉开了帷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教师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中央的决定打碎了长期禁锢教师的枷锁,教师终于可以轻装上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

恢复高考制度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精神状态,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广大教

师有了用武之地,中国的教育焕发了活力。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需要人才,教育要为现代化培养人才,这就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知识就是力量”成了全社会的信念。“于漪们”“那一代”在这种形势下,毅然挑起了时代的重任,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成了每一位教师的信念,让学生学习真正的语文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的自觉追求,按照语文规律实施语文教育就是“于漪们”“那一代”的必然选择。

2.面对“三无”语文,“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所谓“三无”的语文,是指无语文教学大纲、无语文教材、无语文课程。十年“文革”浩劫,文化遭到了破坏,教育遭到了破坏,语文教育遭到了破坏。

大家知道,经过1959—1962年的“文道”之争,1963年语文教育工作者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学大纲,可以说这是一份较好的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大纲。但是当人们准备实施这个大纲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停课闹革命”,革命成了语文教育的主题。背诵“红宝书”,写大字报,开批斗会,就成了语文教育的全部。翻阅当代语文教育史,我们会发现1963—1976年出现了语文大纲断档。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的学者专家开始制定语文教学大纲,谋划着中国的语文教育变革。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但是1977、1978年的语文教育,人们很难找到有用的语文教材。文革前的语文教材被烧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被烧了,人们可读的只有革命的书籍。没有语文教材,如何实施语文教学?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行动,为中小学生奉献了高质量的语文教材,这些教材凝聚了刘国正、顾黄初、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学者的智慧与心血。

语文课程是实施语文教育的主战场,语文教师借助教材开展学习语文活动,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但是当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于漪老师回忆当年只有“政文”课,自己与学生一起学习“革命样板戏”。我是一位“文革”亲历者,自小学二年级以后就没有真正学习过语文,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老三篇”、一起写大字报。没有目标、没有教学内容、没有评价,语文课程就是政治的附庸。摆脱政治的束缚,回归语文课程,就成了“于漪们”“那一代”必须作出的选择。

3.面对“低效的”语文课程,“于漪们”“那一代”如何选择?

“十年文革”带给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带给语文教育的灾难太深重了。当时教育部有过一个调查,文革中许多大学生的水平相当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高中生的水平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语文教育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1978年3月26日,吕叔湘先生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4}吕叔湘先生既描述了当时语文教育的现状,也切中时弊,道出了当时语文教育的危机。面对千疮百孔的语文教育,如何改变“少慢差费”的局面,实现语文教育的有效、高效,就成了“于漪

们”“那一代”不得不作出的选择。

二、“于漪们”“那一代”造就了历史

如果说时代造就“于漪们”“那一代”,是他们的幸运;那么“于漪们”“那一代”创造了语文教育历史,就是一个奇迹。“于漪们”“那一代”究竟创造了哪些语文历史呢?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观

语文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却是异常的艰难。在80年代初期许多教师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于漪老师就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必须树立育人的远大目标,必须树立能力为本的观念。语文教师要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他们当成真正的学习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钱梦龙老师具体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了正确的学生观,你就会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措施,鼓励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再辅以教学方法的改进,你就能充分发挥教师“因势利导”的作用,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这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魏书生老师指出: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宁鸿彬老师指出:只有摆脱“唯书”“唯上”的思想桎梏,抛弃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放开学生手脚,才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发辉。当然我们还可以排列许多语文教育大家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论述,这些弥足珍贵的论述是“于漪们”的实践智慧。清思30年的语文教育,我们发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条红线始终在引导着语文教学改革。

2.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

美国的学者乔伊斯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我们也在教他们怎样学习。事实上,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提高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也掌握了学习过程。”{5}“于漪们”“那一代”集几十年实践经验于一体创造了本土化的语文教学模式。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所谓“三主”是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所谓“四式”是指“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三主”是一种哲学的阐释,“四式”是实践的提升,其逻辑终点是让学生学会“发现真理”。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启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与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其程序为“(1)吃透两头,摸清障碍;(2)认清方向,选准突破

口;(3)相机诱导,适时点拨;(4)讨论交流,理解消化;(5)双向反馈,总结提高;(6)迁移训练,举一反三。”{6}当然,“于漪们”“那一代”创造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诸如黎见明的“导读教学”,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于漪的“情感教学”,欧阳代娜的“语文能力过关教学”等等,可见的就有几十种。这些教学模式植根于中**语教学土壤中,故而有着广泛的实践价值。

3.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

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语文教育已经具有了较为科学的体系。在三十年的探索过程中,无数的语文人贡献了自己的教育智慧。语文教育学理论层面,叶苍岑、朱绍禹、顾黄初、张鸿苓等人孜孜以求,建构了较为科学的语文教育学体系。语文教材层面,洪宗礼、欧阳代娜等人不断探索,奉献了有鲜明个性的教材体系。语文课程层面,刘国正、章熊、顾振彪等人高瞻远瞩,编制了一份份教学大纲。而在语文教育的各个分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成果更是令人振奋,王力、吕叔湘等人的“中学语法教学新体系”,曾祥芹等人的“文章学”,韩雪屏等人的“阅读学”与“语文心理学”,王尚文的“语感论”……这些学术研究成果都在影响着中国的语文实践。可以说,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教材体系、评价体系已初具规模,这是“于漪们”“那一代”辛勤汗水的结晶。

三、“于漪们”“那一代”的当代启示

“于漪们”“那一代”是一个群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和正在书写着语文教育的历史。但是,当语文新课程改革进入到第八个年头的时候,反思“于漪们”“那一代”思维方式与研究路径,对“这一代”“下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成长将有着现实意义。

1.正视语文传统,回归语文本体

所谓传统,就是历史的连续性。中国的大语文经历了2300多年的历史,中国现代语文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904年以前的大语文以儒家理论为核心,虽有变革但其本质没变。现代语文的100多年间,我们摒弃过封建时代的语文传统,我们摒弃过解放前的语文传统。但是当我们设计美好蓝图去建设理想的语文大厦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语文“根基”总出问题。而审视“于漪们”“那一代”的经验,我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够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就是因为他们善于汲取传统经验。大家都熟悉的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法”,其兴奋点源自孔子的“启发式”。孔子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蔡澄清的“点”就是抓重点要害,“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二者一脉相承。李吉林进行“情境教育”就发轫于王国维的“情境理论”,李老师在王国维批评理论的启发下创造了“情景课程”。传统之于现在是一条割舍不了的链条,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今天。简单否定传统另搞一套,结果只能碰壁。我们有2300多年大语文教育传统和100多年现代语文教育传统,这些传统需要我们“这一代”继承发扬光大。

2.正视现实问题,创新语文实践

课程改革进行了八年,人们从开始的欣喜到怀疑到冷思考。黄厚江、严华银先生在本刊上一期切中时弊揭示了当下语文教育的许多问题,这种基于实践揭示问题的方法就具有现实意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好事,解决问题更需要教育智慧。吕叔湘先生30年前提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李吉林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求解,创造了“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情景课程。欧阳代娜老师用三十年的时间研究学生语文能力过关的难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案。李吉林、欧阳代娜立足于语文教育实践,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种从实践中提升出来的理论经验就具有原创价值。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的教与学”“语文的文本解读”“语文素养与考试评价”等矛盾日渐凸显出来,这就给我们“这一代”提供了研究的平台,学习“于漪们”“那一代”正视问题、创新实践,我们“这一代”就能够肩负时代使命贡献自己的语文教育智慧。事实上李镇西、程红兵、韩军、窦桂梅们,已经在进行着有意义的实践探索。

3.正视理论多元,植根本土实际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引进了大量的教育理论,诸如建构主义、后现代、叙述理论、接受美学、阐释学、符号学等等,这些理论曾经令我们激动不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总是那么的不和谐,引进的理论总是和我们开玩笑。对话教学改变了僵化的课堂结构,但是虚假对话泛对话又令我们心有余悸;读者中心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却带来了信马由缰的“假解放”。现代语文教育历经百年,具有本土化的理论仍然不多。中国孔子的“启发式”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得多,我们却没有开发研究使之成为新的理论;哈佛大学的专家却在苏格拉底“产婆术”基础上开发了“苏格拉底课堂研讨评价法”,影响全球。念及此事,“于漪们”“那一代”总是心有不甘。理论的苍白经常演绎实践的误区,对此,洪宗礼先生痛下决心自掏腰包,邀请国内百余位知名学者、专家研究国内外母语教育课标、教材以及成功经验,就是要用他山之石攻中国语文之玉,进而形成我们自己的母语教育理论。植根本土、脚踏实地,正是“于漪们”“那一代”的研究风格。

4.正视文化多元,坚持民族立场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人类文化”是指人类共有的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日本的动漫、韩国的歌曲、欧洲的艺术正走向百姓生活。在外来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以土地为本的人生本位,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体本位,以伦理为单位的道德本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后现代”面前,“经典”被解构了,语文课本中经典篇目减少了,大众消费文化的内容增多了。本以为这种做法应该是从美国泊来的,可是当我们翻开美国的高中语文教材的时候,我们才明白美国人也在捍卫着他们的文化传统,且一些美国学者还要创造具有美国文化特质的“美国英语”。“于漪们”“那一代”对此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语文的核心是母语教育,母语蕴含着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语文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引导学生认知母语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世人皆知的常识,也是语文教育立足之本。

行文至此,我仍激动不已,无法搁笔。半年来我不断地走近“于漪们”,进行着“名师访谈”工作。每一次访谈,我都深深地被“于漪们”“那一代”感动着。刘国正先生一再嘱咐读懂文本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之本,欧阳代娜先生一再叮咛知识能力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魏书生先生一再强调语文教育以母语为核心一百年也不会变。其人可亲,其情可感。读懂“于漪们”“那一代”,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一代”承前启后、创造语文教育辉煌的基础。

第三篇:于漪、欧阳代娜教学艺术浅析

摘要 于漪和欧阳代娜被推为“熏陶感染派”教学风格的代表。他们在教学艺术上体现出共同特点:把教育作为爱的事业;强调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注重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来全面育人;善用熏陶感染的教学艺术等等。但两位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各有不同,别具特色。

关键词 于漪 欧阳代娜 教学艺术

于漪和欧阳代娜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代写论文于漪从教40余年,还多次参加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述,多达一百多万字。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有着较大的影响。欧阳代娜老师曾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两位老师以其相似的教学风格,被推为“熏陶感染派”的代表。①总揽他们教学的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笔者不揣鄙陋,在此作一浅析。

一、“爱”的事业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于漪、欧阳代娜两位老师在这项艰难的事业上,闯过种种关隘,实践着他们“爱”的誓言。事实上,任何一位成功教师的思想内核里,无不渗透着爱事业,爱学生的教育思想,而在于漪、欧阳代娜两位老师身上,集中表现了这一点。因此,重新认识并学习这种思想,显得尤为必要。

于漪说:作为教师,对教育的爱,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爱,这种爱要达到“入迷”的程度。②她称自己过了三关:③第一关是“难”。于漪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④比如,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做到点点滴滴到心头,殊为不易。第二关是“烦”。诸如扫地之类的繁杂事务,于老师都要教学生怎么扫,培养他们讲卫生的习惯和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她说,搞基础教育的教师,事情有千件万件,如果把它穿在育人这个总枢纽上,就“烦”得其所,乐在其中,就会觉得那些平凡的小事情是那么有意义,因为这是在雕塑人的灵魂。⑤第三关是“偏爱”。在教育实践中,一些老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对聪明或长得可爱的学生的偏爱。但是,教育需要教师不分性别,不计贫富,不论优劣,以宽广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且,对那些暂时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更应给予较多的关怀和爱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和意义。于漪曾说过,在教育过程中,自己的感情是要经常接受检验的,“要对全体学生丹心一片真是不容易”⑥。然而她做到了,为教育一位经常打架的女学生,她做了上百次家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一位曾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又请回了课堂。她把班级每一个学生都看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品”而精心雕琢。

欧阳老师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对祖国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痴情,使她把自己看做一棵树,深深扎根在教育这块沃土之中,把自己比做一块铺路石,让学生一届又一届地从自己身上踏过去。也正是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使她能够潜心钻研,扎实备课,在教学中极具涵养和耐心,具有春雨、春风、春光般的抚育能力和技巧。当然,对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中优秀语言文字、文学的热爱,使他

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更是欧阳老师一贯的追求。她曾说过,语文教育要“使学生在校时期能热爱语文课”,“毕业之后走向社会,能怀念语文课”。⑦

二、教“文”育人

于漪和欧阳代娜都特别强调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

于漪老师反复强调:语文教师教学生“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当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工作的真正价值⑧。

在教“文”育人的方式上,于老师主张要善于缘文释道,代写毕业论文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分析,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比如,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常常采用“育目”、“动情”、“激思”、“励志”的方式,采用“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变换提问的角度,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联系扩展,增添情感浓度,形成余音缭绕的气氛”等做法,都是将教育与做人相统一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样强调“教文育人”思想的欧阳老师,重视通过文学因素的教育来达到这一目的。她注重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重思想感情因素的教育,运用健康正确、积极的思想观点来陶冶学生;注重用美育观点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真、善、美标准的掌握,培养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高尚文明的心理素质。关于这一点,欧阳老师提出的“写作教学的美育原则”,做了具体阐述:⑨ 写作教学中的美育思想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应从正面教育人手,培养学生能形成一种健康、热情、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并以这种感情作为自己生活的基调去认识生活,把握生活。任何倘能如此,我们的功德就是无量的了。因为这不仅是在教会学生作文,而且还是教会了他们做人。帮助与指导年青一代去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仍然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对此不能回避,也不能推诿。当然我们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是机械生硬的教条主义的方式,但我们心中的远大目标始终是不能偏离,更不应忘却的。只有打好基础,完成这项基本建设,才能使我们的年青一代在风浪中不迷航,在挫折中不灰心,在困境中斗志昂扬。

三、全面育人

在强调全面育人,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上,于漪和欧阳代娜有着共识。他们认为语文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里的素质,包括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的精神,有追求真知的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等;这里的能力,指的是读、写、听、说的真本领;这里的智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等。“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的侧面,二者有机和谐统一,教学就能获得综合效应,学生就能得到多方面的培养。”⑩

欧阳代娜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她说,语文教学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进行思想教育都融汇在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欣赏之中,并将之形象地称为“一勺烩”、“一锅出”。(12)在实施步骤上,欧阳老师在她的“中学语文教学分两步走,初中语文能力过关”的整体改革实验中提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学习语言材料(即选文篇章)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与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首先是使学生具有组织学习的能力);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应以系统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课本,并配有一定数量的三社会科学的论著及传统文化知识,组成文学课、社会文化课和写作课三大系列,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即高层次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以便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深造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于漪老师常说: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不能单打一。(12)即注重能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于漪的育人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等方面提出的。在这个目标体系里,既包含了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提出的学生语文能力、思想素质、文化修养方面“可能的”目标,又包含了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设计的“人”的形象,即“希望达到的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都从多方面起育人作用,具有多重功能。例如于漪在《晋祠》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口述祖国的名胜古迹,而且在速度和表达上做了要求。学生从上海的小刀会讲到西藏的布达拉宫,从杭州的西子湖谈到长白山的天池,思想集中,兴趣浓厚。安排此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启发,扩展视野;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第二个环节,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词典》的“晋祠”条目,并与课文对照比较,找出异同。其目的是:激发求知欲,提高学生听和写的能力,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检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等。这就是于老师全面育人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现。

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于漪提出要循序渐进。她说:实现培养目标的阶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一个一个阶梯上,循序渐进,重点突出。(13)相对于欧阳代娜,于漪很重视能力训练的序列,主张由浅人深,由简到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知识、能力、智力等来安排科学的序列。同时注重将这一序列渗透、贯彻于一课一时,一点一滴中。教学中,她采用“攻其一点”的策略,保证“一课一得”;运用“串珠成链”的方法,将学生点滴所得的知识最终系统化。

第四篇:于漪语文教育艺术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课程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专 业 方 向 指导教师 论文评分

2014年6月15日

语文名师研究

冯添美 中本111班 1102401138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黄福艳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摘要] 于漪的语文教育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她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美; 享受; 于漪; 语文教育; 探究

一、情感熏陶塑心灵

于漪老师属于情感型教师,被称为语文教育“情感派”的代表,不仅把文学作品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还把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这都得益于于漪老师“情感熏陶塑心灵”的语文教学艺术和“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的语文情感世界,正如她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一)披文入情,进入角色

于漪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体现,教师如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首先要做到“披文入情”,即在感性研读课文的基础 上,发现作者表达情感的语段,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把课文的脉络梳理清晰。其次是进入角色,即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语言文字信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根据课文的具体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课文的形象和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真切地体味其中的深意。

于老师的备课,不是一次简单的条条框框的填写,而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情感艺术演绎。不仅仅是深入研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于老师还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和所悟进行回味,咀嚼文章的深刻涵义。披文以入情,她写《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凝聚而成的,讲课时更是声泪俱下,引得满堂皆泣。于老师把自己内心对周总理的真实情感和课文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无限的崇敬之情,更演绎了一幕幕真情流露的告白。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于老师点燃了自己,更燃烧了学生的情感花火。

(二)以情激情,情感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有主导作用,还有情感的传达感染作用,教之以情,以情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一大亮点。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周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所以,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以情字贯穿始终,不仅教之以情,以情激情,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还注重课文感情的发展与升华,推出师生感情流动的浪花,制造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三情”合一的感情波澜,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渐入佳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境界。如教学《春天的沉思与回忆》,这是一篇纪念周总理的散文,一开始她就把心中积蓄的情感巧妙地用泰戈尔的诗“让死者有那不休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导入课文,这深情的诗句奠定了课文悲壮和思念的情感基调。接着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紧扣散文的结构特点和环境与人物的描写,与学生一起背诵赵朴初的词《金镂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慨》“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呼总理,泪尽也,赎公无计”,加深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情。最后又引用杜甫的《七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升华感情,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佳状态。

二、美感焕发富激情

有人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于老师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散文,不仅注重整体教学氛围的和谐融洽,还追求课文导入、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完美无瑕,给学生以听觉的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一)开讲美

都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漪老师的课堂开讲,美不胜收,导入课文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学《七根火柴》的开讲导语,“火柴,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多少热,放出多少光,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深情的话语,耐人寻味的意义,不仅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孔乙己》的开讲:“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一个生活在世上连自己的姓和名都没有的人,是多么可怜和多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虽然没有优美的文字和词缀,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提问导入法,并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也道明了孔乙己的身世以及课文的整体思想内涵。开讲美,并不都是华美的词缀、深奥的句子,而是一种自热而然的情感流露,一种道不尽的韵味萦绕。

(二)语言美

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以组织语言、言语表达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忌一潭死水,无波无澜。乏味频繁的词语,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述,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压抑而进入昏昏入睡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语调的高低和谐、语气的轻重缓急、句式的参差交替,力 求语言的优美生动、词汇丰富、幽默风趣和机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漪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美的存在。“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于老师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表达,她充分采用朗读、描述、抒情、议论、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语言艺术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如教学《最后一次的演讲》,于老师在小结时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这篇演讲是庄严的宣言,动员的号角,讨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檄文。它像一团炽热火焰,从肺腑中喷射出来。它没有作词句上的修饰,但句句向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要害,使敌人招架不住,躲闪不及。”生动准确的词语,长短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交错运用,让学生激情万丈,如沐一阵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于老师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无与伦比的美。

(三)节奏美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课堂的节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充满了节奏美,不仅在于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教学气氛的张弛适度,还在于教学速度的疏密相间、教学情感的跌宕有致和教学语言的抑扬错落,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掷地有声,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于老师的课文进程环环相扣,节奏起伏,就像一张一弛的波浪,呈螺旋式上升,有节奏感地推进。如教学《茶花赋》时,于老师首先设计一段深情的导入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紧张急切的心理;接着让学生认真聆听朗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课文情感交错的优美意境;再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赞美祖国河山的诗句,通过回忆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紧张而又活跃的状态,教师再做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在聆听中时脑海里浮现“春深似海”的美景图画。当学生沉醉优美画境时,于老师又问“茶花美从何而来?”,再一次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最后于老师展示“童子采花”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联系和想象,再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少年儿童充满活力的状态。于老师的课堂意境渐渐深入,学生的认识也渐渐深化,给学生紧张而又轻松愉悦的之感,使课堂教学呈现环环相扣又紧张适度的节奏美。

(四)和谐美 于漪认为:“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本着追求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于老师认真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她用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努力营造爱的心灵,爱的课堂,爱的氛围,爱的海洋。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有一个学生突发提问“几千万万颗中的‘万万’是多少”,引得其他学生的大笑。有人接着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懂”,使得提问题的学生十分尴尬。于老师见状就立即接过话题提问:“万万就是一亿,可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得到问题答案之后,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使得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看着提问的学生。于老师敏锐的觉察,高超的教学技艺,通过师生的沟通,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正如陈钟梁先生对于漪老师课堂氛围的恰当比喻,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和谐美感。

三、灵活应变善诱导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富有情感、美不胜收,还活而有致、灵活多变。她把知识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教学,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她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之时,使自己的教法更多样性和多变性;她面对课堂突发事件,临危不惧,高度机智和灵活应变;她善于激趣,善用教育机智,善于诱导,尽展她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善于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现代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经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不仅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更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必经之路。于漪老师认为,趣味性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的。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以兴趣的浪花激荡,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知识海洋中。

于漪老师就是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其一,她用新奇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活动,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她带着情感去教学,用思考咀嚼心态去挖掘课文的深邃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尚的情操;最后,她把时代的活水注入课堂,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有所感奋。如于老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由于大多数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所以对诗中描述的恬淡自然的农家生活就不易动情,她就让学生把诗中的文字变成图画,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再现翁妪的音容笑貌和大儿、中儿、小儿的动作形态,勾勒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乡村野趣和‘小儿’童趣的诗意画面。

(二)善用教育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漪老师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借题发挥,谆谆诱导,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育机智,首先是叩动心弦的共鸣力和感化力。于老师善于激疑,让学生思起于疑,教学《七根火柴》,一开始她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当学生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争论时,她又一语道破“主人公是无名英雄”,接着她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英雄呢?既然是无名英雄,为什么作者又花那么多笔墨写卢进勇呢”,短短的几分钟,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抓住了疑点,提出了文章内涵,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新的悬念。可谓导而弗牵,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教学艺术的起点在于“她那慈祥敏锐的目光,笑意横溢的脸庞和亲切明亮的语言,时时刻刻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严和爱的期待”。教育机智还表现为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敢于坦白承认自己的不足,寓于机智运用自如的表现意态,是作为一个良师不可缺少的条件。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问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 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这是善用教育机智的教师的坦白,而不是‘不懂装懂’,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崇敬。

四、扎实功夫创真知

于漪说:教学究其本质而言,是教师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知(包括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认知过程。教学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漪老师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她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有着高尚的人格力量、先进的教学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她德、才、识、能兼备,有着扎实的知识底蕴、丰富的语言修养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语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语文教育事业一直耕耘着。

于漪老师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还敢于创造真知,敢于创新精神。她以‘教文育人’为教学目的,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她真诚地提醒学生,切不可迷信书本,迷信教师;她的课堂气氛民主,创新气息浓郁;她的教学内容符合规律,具有科学性,并建立了点线面体相结合教学体制;她“锲而不舍,永不知足”,要永远站在语文教育的最前线!

结论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的代表,对语文教育事业“倾心倾情”。听她的课,犹如在优美的梦境里遨游,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着美妙动听的旋律,渐渐地滋润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这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黄福艳.语文名师研究[M].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出版,2014(春季学期).[2]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语文教学艺术魅力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4,(3):32~34.[3] 马洁.浅析予以老师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3,(8):357.[4]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课堂教学节奏美说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9):85~87.[5] 武玉鹏.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2):87~91.[6] 彭艳秋.心怀信念 甘做红烛——读《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之感[J].人民教育,2003(2):79.9

第五篇:于漪语文教学提炼

于漪语文教学提炼··教法·解决问题不能多,目的落实具体课文中·局部重敲激活,引生举一反三精设计问题,引导生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知识。但不碎尸万段分析错,要顾全文内容思路意图,分析词段在文中作用,选动情点启发提问吟诵,段段讲千课一面差,反馈及时了解学情,学越积极越好·引导生多读看写积累实践,讲解决不了大问题,生自己读写实践,点拨开窍引导鼓励读写,否则没表达能力。培养发现、思维想象记忆能力·文学作品情景教学讲趣味性形象科学性·在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序列上有突破好。尖子生、大面积生都要提高,研究生实际(思想状心理特点兴趣方法习惯)人的研究要有突破,质量才提高的快,列出问题,提出方案改革·不无限加作业负担,减少无效劳动。养自己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意·灌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影响学生智力,练听的能力。把思想情操能力认知情感人格贯穿在听说读写过程·别人经验总结攻自己之玉,据此班找症改革,梳理教育思想思路,审视自己的教学习惯、方法·素质:创造性独立思考听说读写交际能力。班教授课制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结合·由于习以为常对学生问题熟视无睹·学古外经验(比较研究法)·背古诗好·提倡自学进行启发式,把课文上活,善于点拨问题关键处,启发学生五官、心·在主动积极获知识培养能力。哪些采用讲解、讨论、多训练,要因文而异,没固定启发式·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研究不能停,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寻章摘句肢解不能只重视字词句中的技能技巧,在知情意上收获少,文章灵魂不见了·作文要细水长流,文字技巧思想内容要硬·阅读教学:写什么(内容)怎样写(思路)为什么这样写(意图),书声琅琅,舍人文无法掌握语言,工具性和人文教育结合····以前语文问题:1以考题为准绳,教学出现程式化,题海成纯技术训练课,脱离生思想生活,离生活文化熏,认知能培,缺情少意不能提高语文水平·对语文的认识:语文教是基础,塑造学生心灵;不能照本宣科,拘泥于固模式,现人应有强阅读能力,观认识生活,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重积累;因材施教,语文能思文化素质提高才是语文教学的成功·研究规律注意:不舍传统好的,采“洋”论理,静心提炼研究;真正科学20、30年跟踪调查,在反馈基础上修正提高·对青年教师希望:从实际出发,发特形成风格,找到学生学习最佳方法;爱事业的激情;上好每节课,师生共同参与,钻(语文最耗心力)·送诵读感悟涵泳体味积累(这是传统好的)但不守旧。不培养生成书橱,应有理解运用语文能力·过去路思考:任何做法有利弊,适度,超度就枉;机械练题利润驱、误青春变异教;教功能:调他们学语的内驱力、亲历语文之境,实践、提能,教师组指导启发者,可领跑示范,以多样性满生需·激爱读指学生会读、自主阅读表达,师生平等交流;高集中超水平发挥;形成知情意的交流网络。以上1-80页。

下载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漪们“那一代”的语文教改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

    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课的第 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 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 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作为人 文性很强的语文课,教师如果能 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或重点、......

    于漪语文教学特色研究

    于漪语文教学特色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语文教学流派异常繁多。其中,主要包括以于漪、欧阳代娜、程翔为代表的情感派,以钱梦龙、蔡澄清、黎见......

    于漪:为什么教语文 怎样教语文

    为什么教语文 怎样教语文 于 漪 我一直觉得, 能有机会对学生进行汉语教育, 应该说是一种幸福。语言是人整个学养的基础, 它的重要性常被忽视。人生活在语言中, 生命刚开始,......

    于漪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于漪: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在指责中艰难前行的,尽管许多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面对这些指责,语文教师有不少无奈和委屈,这源自教学中的......

    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读《于漪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单位:福兴乡中学 姓名:张书东 这个暑假,读了于漪老师的《语文教育论集》,深刻地认识、了解并领略了一位杰出的语文教育改革家——于漪老师的风采!......

    于漪说学习语文要能举一反三

    于漪说,学习语文要能举一反三 于漪说,学习语文要能举一反三于漪老师是闻名全国的语文特级教师。在五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坚持既教书又教人,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情操进行熏陶,着力于......

    于漪老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漪老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漪老师是我最敬佩的语文教师之一。没想到,八十高龄的老人家,仍在关心思考当下的语文教学。最近,从《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我又一次读......

    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

    让语文课堂更艺术——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读后感王颖梅最近,阅读了语文教育专家于漪老师写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本专著写于20世纪90年代,是她退休之后仍心系教育,拖着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