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钻研教材[本站推荐]
如何钻研教材,实现有效教学
罗山县回民小学
高螺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学校,并受到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新的教材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然而教材是一个载体,它需要每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创新教材,才能达到用好教材的目的。就如何钻研教材,我结合《折线统计图》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读懂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的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上的每一个要求和问题,其背后都蕴含着待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因此,仅仅看了表面内容就不假思索,大刀阔斧的变更教材,不是一个智者的教育行为。”听了专家所言,我深感惭愧,因为在教学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关注学生是否会做习题,而对于其中每个环节的编排意图去懒于钻研,导致目标达成的不理想。所以,要用好教材,我们就要先读懂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深读教材,认真分析。了解到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数据的 收集和整理,会制作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做简单的分析,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都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折线统计图通过把表示数据的点连接成折线来清楚直观的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读懂了教材,领悟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引出折线统计图,又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让学生从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势。由此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果,这样的教学减轻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负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所以,只有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
二、活用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
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社会里,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本学段中,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那么这些信息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在《折线统计图》的设计中,教材主题图是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我发现学生对科技展览馆并不熟悉,自然对它的旅游人数也不会感兴趣。于是,我选择中小学生去灵山旅游人数统计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到原来我们的身边也要用到统计知识。这就是把教材原本的信息资源变换成现实性的资源。另外,虽然教材中的文本材料也是图文具备,但往往是以静态形成出现的,没有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静态的教材资料转化为有利于学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资源,使其能在动态变化中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更好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我就利用多媒体优势将静态转化为动态,这样更容易触动问题的生成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当然,活用教材,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实验、论证及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用好教材,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1、有效设计教学情景。
信手翻开人教版教材,可以看到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对数学课堂资源的补充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精心钻研教材,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折线统计图》的情景设计中,我选择我们罗山著名的旅游景点——灵山为教学的“切入点”,大大的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情景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较持久的保持,以便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建构知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有效设计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使他们在其中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
就《折线统计图》为例,我就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实践、交流等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
首先,我通过观察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让学生对折线统计图形成初步的认识,又通过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观察、交流经历了“从计算到直观判断的过程”,由折线的趋势就可以直接判断数量的多少,学生通过探索(观察对比)获得了一个直观层面的认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可以在他们脑海中形成较深的印象,真正让所学的知识成为己有。
3、有效设计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
做为老师,在强调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有用信息对学生进行培养,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幽默的话语、尊重和赞赏,正确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知识与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在《折线统计图》教学中,通过让生谈谈对01年到06年旅游人数的不断上升有何感想来引导学生应注重对自己文化素质的培养及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总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 在新课程理念下更要提倡我们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我们一切要从教材出发,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编排意图,创新教材内容。只有品出其中内涵,悟出其中精髓,把握住新课堂脉搏,真正吃透教材,才能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第二篇: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才能教有新意
——听戴建荣老师的《揠苗助长》一课有感
以前只是从杂志上看到戴建荣老师带学生吟诵诗词时歌之舞之,他的课还是第一次听到。因为我刚在二年级时就教过这篇课文,因此在听戴老师上课时有了比较,这样听起来更有感觉。戴老师的课非常洒脱、幽默,这种课堂的幽默是一种智慧,藏匿于无形之中。借着孩子的某个表情给予一句出乎意料的评语,引来的是在坐老师的一阵欢声笑语,形成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抓住孩子的一次错误回答,没有厉声的批评而又是一句活泼的话语,惹得学生们也乐呵呵的,带走了答错的孩子心中的失落和难堪。四十分钟的课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整个听课场笑声不断,乐中教、乐中学,学生学,我们听课老师也在学,真好!
戴老师的幽默是一种智慧,他对教材的研读更是一种教育者的大智慧。主要体现在对两个字的处理上。
1.揠
课文《揠苗助长》很多老师应该都知道,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就有这篇课文,但是原来的课文题目是“拔苗助长”,那为什么现在的教材要改成“揠苗助长”呢?还记得我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有学生就问过我:“老师,我妈妈说这个故事是‘拔苗助长’,为什么课文题目是‘揠苗助长’呢?”我记得当时我根本没有对孩子的这个问题认真去研究,这是很直接地告诉他:“‘揠’就是‘拔’的意思,所以‘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是一样的。”一直以来我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听了戴老师的课才让我真正知道了为什么是“揠苗助长”而不是“拔苗助长”。下面是他这个字的课堂教学实录。师:什么叫做“揠”?你说。生:“揠”就是拔的意思。
师:“揠”真的就是拔的意思吗?(生短暂的沉默)师:对,我们要区分清楚,首先来说什么叫“拔”吧? 生:就是把一个东西从一个地方拿出来。
师:拿出来,好的,他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叫“出来”。也就是说这样东西经过你一拔之后一定要—— 生:一定要出来
师:看过《水浒传》吗?(生摇头)
师:三年级了,应该可以看了,不要摇头。生:《水浒传》是几频道的?(全场大笑)师:真可爱,《水浒传》它是一本书,是咱们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里有个英雄人物叫鲁智深,知道吗? 生:知道
师:鲁智深有一回他倒——,他把根怎么样? 生齐:拔出来
师:叫鲁智深—— 生:倒拔杨柳 师:你说
生:叫鲁智深倒拔杨柳
师:也就是说他把那棵杨柳—— 生:拔出来了
师:从这个“拔“字,从这个题目我们就知道这棵杨柳被鲁智深拔出来了,离开了—
生:是的(大笑)师:什么叫是的? 生:离开了泥土
师:对呀!这叫“拔”,明白了吗? 生点头
师:我们有时候会分成两组玩一种游戏,叫拔—— 生:拔河
师:中间有一条线,你非得把对方拔过这条线才叫做—— 生:才叫做拔河
师:才叫做赢(全场大笑)师:那么“揠”呢?你明白了吗?
生:“揠”就是一样东西不从一样东西里拿出来,就是提起来一点 师:哦,这个“提”字用得好。“揠”呀,就是把一样东西轻轻地提,但是不把它—— 生:但是不把它拔出来
师:对了,明白了,“揠”和“拔”的区别知道了没有? 生齐:知道了。
在这个片段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底蕴,教师的智慧。揠和拔是有区别的,“拔”是指把一样东西拔出一定的位置,如果是植物就是把它拔出土层,但是“揠”是提高的意思,在植物上,只是把他提高而不是拔出土层。而课文中“有个人”自然是知道禾苗不能拔出土层,否则会枯死的,他想做的只是把禾苗揠高一些,所以是“揠苗助长”而不是“拔苗助长”。而在这一点上,戴老师也作为了一个教学的点,在让学生理解“拔”和“揠”的区别中,戴老师用孩子熟悉的“拔河”作为切入口,让孩子说说拔河怎样才是胜利:把小红旗拉到自己这边,超过那条红线才算赢。这样再迁移到植物和土层的关系上,孩子们就不难理解“拔”和“揠”的区别了。一样的篇目,不一样的教法便会有不同的效果,这就是因为教师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细微化的渗透。
2、急
第二个让我耳目一新的字就是“急”。戴老师紧紧抓住“有个人”,让孩子用一个字说说这个人的性格。过去,我会认为这个人很笨,难道这个人不懂要遵照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来种植吗?不能操之过急。课上,孩子说“笨”,戴老师抓住“揠”与“拔”巧妙地引导孩子这个人不笨。而后,孩子回答出“急”,是个急性子。戴老师抓住这一线索,顺藤摸瓜,和孩子一起去搜寻文本中这个急性子的足迹,从字词的解析一直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孩子就这样在理解中渐渐学会运用。与其说新课改给我们设定了课堂的目标,还不如说,是课堂的实践使我们更好理解了新课改。
两个字,两处精彩的教学,令听课老师时而发出哈哈大笑。而这篇寓言,这两个字,从此也将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再次,一篇寓言故事是要表明一个道理的。《揠苗助长》这篇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规律,否则会把事情搞糟。我记得我在讲这篇课文时,是让学生把这个道理写在书上,然后背下来的。结果测试的时候,做到这道题时,很多学生仍然失了分,有些是回答不完整,有些是错别字连篇,还有的根本不懂意思,瞎写一通。现在我真后悔真惭愧自己那样做。而戴老师就简短地以一句名言“欲速则不达”结束,重点理解了“不达”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理解成“欲速则枯”。学生既真正领悟了这篇寓言的道理,又能很快捷地记住,毕竟只有四五个字啊,好写好记,这样的答案写上去,虽然不是教参上的答案,但是谁又能给他批错呢?
课后,戴建荣老师进行了述课,他主要讲了两点:一是他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做到让学生对故事口耳相传。二是他这节课的构思。他主要是对比研究了《刻舟求剑》和《揠苗助长》这两篇寓言,发现这两个故事恰恰一个在讲慢性子,一个在讲急性子,而且在写法上也有所不同。于是,他以“急性子”为焦点,展开对《揠苗助长》一课的教学。这样独特的视角都源于他对教材的深刻分析。
这也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每一篇教材就是一篇供人品读挖掘的文章,不应该受到任何教参、前人的解读、固定思维的束缚。教师的教,首先是自己对于教材的解读、质疑、解惑,这样才能对教材有较全面的把握,才能发掘出更多教材的养分,使学生接收到的是正确的、新鲜的信息。
第三篇: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是教师研究的永恒主题
自从2010年太原市实施“123”全全行动计划,我深入到太原市不同县区不同层次的学校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主要的问题是目标制定不准确,教学内容选择不恰当,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体验和参与,教学方法仍以单词和语法讲解为主,教学评价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明显。那么导致课堂低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影响课堂低效的因素有很多,那么究竟抓住哪个关键因素能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2011年10月11-12日参加上海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本次大赛初中的主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的主题是“单元整体设计”。它给我带来的启示是:提升教师钻研教材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是教师教学研究永恒的主题。启示一:上海英语教学课堂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有机的融合,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丰富的语境学习语言,有愉悦和快乐的体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将倡导的理念转化成为课堂教学行动。启示二:我们的课堂教学和上海课堂教学最主要的差距除了师资条件和教育环境不同外,最主要的差距在于我们没有他们把握的教材深入和透彻。他们能准确的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能理清单元整体结构及相互关系,能在此基础上基于学情和现实生活进行文本再构,真正实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启示三:小学英语教材以话题的形式呈现。而每个单元内容恰恰是一个话题,所以关注单元整体设计,才能找出语言滚动递进,层层铺垫的线索,才能保障教师有效的进行教学设计,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多样化的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评价。
建议一:开展“通读教材、进行单元整体设计”主题式教研活动。
第一步:教师通览本学段教材,明确其编排体系、编者意图、知识重点和各年级主要任务,并与课标结合,明确其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第二步:对照《课标》中的分级要求,明确年段教学要求、教材、模块单元目标,确保各年级教学要求的达成;
第三步:挖掘教材,找出教材未能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方面,根据学生实际和单元主题,创造性的进行适当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增加语言输入,丰富教学资源。
建议二: 规范教学设计。目标全面、具体。语言表述准确,教案栏目内容充实而具体。
有一句话让我们一起共勉“让我们全体英语教师共同在教学之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共同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教学素养,教研素养,研究素养,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太原市教学英语教学的明天会更加辉煌和灿烂”。
第四篇: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刘树洁 蟠龙镇车头小学 341002 联系电话:*** 邮箱:liushujie880314@sina.com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因此,钻研和理解教材,是组织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领会和把握教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研究单元的知识结构
首先,要了解单元内容的安排层次与结构。一个单元的内容通常包括许多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一般是依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有层次地安排,以便学生逐步认识、积累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如果能了解一个单元的整体结构,把握知识发展的线索,从中理清学生的学习过程,便可以依据单元内容的结构,引导学生以已有知识为基础,探索和认识新内容。单元内容的安排一般有三种形式: 一是知识递进式的,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掌握计算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再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试商和调商,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其中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学习口算,用口算求商支持笔算学习,接着通过变化计算数据,由商是一位数类推到商是两位数,启发学生总结计算方法;除法笔算的试商 1
和调商,先通过试商但不需调商的内容,学习试商的基本方法,再分别学习初商偏大、初商偏小的调商,从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二是知识并列式的,如低年级的表内乘除法,按几的乘法口诀和相应的除法,把单元内容分成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学习过程基本相似,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不断探索新知。三是知识分解式的,如学习圆的内容,就分解成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几部分依次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圆的知识。
其次,要确定和把握单元内容的教学目标。确定和把握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一般需要依据课程标准,从单元内容的编排中体会与领悟,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既到位又减少不必要的障碍。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教学内容包括三位数的加法笔算、连加和加数接近整百数的加法估算。具体编排主要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后作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己计算、交流,归纳方法。因此,在知识与技能上,就是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计算方法,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以及加数接近整百数的估算,并能用简便算法连加;在过程与方法上,要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解决新的问题,从中体会、感悟和发现、归纳算法,并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类推、归纳等思维能力;在情感与态度上,使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产生学习新知的要求,主动学习新的计算,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积极探索的意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等。
二、研究例题的教学内容
钻研和理解数学教材,明确例题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数学是一个有结构的知识体系,某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包含众多的知识点,由于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结,才形成了有确定内容的结构系统。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某个部分的内容,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积累。因此,数学教材一般设置例题作为基本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例题落实知识系统中 相应的知识点,并感悟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所以,钻研教材必须明确例题主要让学生学习什么,以便围绕知识点组织教学,开展数学活动。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学习习近平行与相交,教材设置了5道例题。其中例1着重帮助学生建立平行的概念,认识平行线;例2主要以形成的概念为基础,学习习近平行线的画法,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例3着重让学生建立垂直的概念,认识垂线;例4同样以垂直概念为基础,学习垂线的画法,学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例5则是帮助学生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5 道例题的知识点,同样也是每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研究教材提示的教学方法
教材作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资源,经过加工,为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和方法。因此,研究教材提示的教学方法,也是钻研和理解教材的重要方面。首先可以了解知识是怎样引进的,这对于安排教学活
动的起点很有好处。教材一般根据内容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采用不同的方式引人内容。用实际问题引入时,常常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联系实际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例如数的认识和运算,一般都是引导学生依据现实情境,联系生活经验与过去的学习经验,思考并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形成学习的心理倾向,产生学习愿望,主动地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新的内容。通过实践操作引入时,常常通过学生的操作提出新的问题引发思考,或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获得感性体验与积累,再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获得认识。
其次可以了解教与学的展开过程,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教材结合内容的阐述,呈现了教学过程与层次、活动内容与方式。教材的有些内容,以学生探索为主,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获得方法或结论。例如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乘法估算,在由实际问题引人乘法算式后,就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估算经验,探索、交流和感悟估算方法,再用笔算来验证,确认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并体验乘法笔算连续进位的处理方法。有些内容,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抽象、概括,获得数学公式或结论。例如许多数学概念或计算公式等,就是这样的教学过程。有些内容,以分解并认识知识点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或阅读、接受等活动,依次认识一个内容的多个知识点,再综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认识。
四、研究练习内容与层次
一定量的练习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教材重要的部分。钻研和理解教材,同样需要研究教材的练习安排。首先,要分析练习安排的内容与作用。一般来说,教材的练习既有整体的构思,也有局部的思考,每道练习题都有编排的意图。钻研和理解教材,需要分析练习有哪些内容,是怎样安排的,分别是什么意图,从而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练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要理清练习的层次与内在联系。教材的练习一般都注意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由巩固理解到实际应用有层次地安排,以适应学生认识、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在分析每道习题的基础上,可以综合分析练习的层次与习题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按认知过程逐步展开学习,巩固、理解和内化知识,扩展知识的深度、广度与应用范围。{参考文献}:
1.冯建军.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15—121.2.王秀玲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 3.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4.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5.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5
第五篇: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
新干县实验小学 曾捌牙
走进课堂,直面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确实感到几分欣喜。许多课堂呈现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氛围,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但是,在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教学情境创设庸俗化,教学活动的泛化、娱乐化倾向非常普遍等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造成这种现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知识目标的把握不准确,以致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考虑较多,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跟着感觉走,所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
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地设立重点与难点,写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都是教师们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都不用现成的教材,而是自己另搞一套,但是往往却又偏离了原来应该教学的内容。当然,想要对教材有所创新是件好事,但是“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应该看到,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编写而成的,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之后才被允许使用的,所以教材的编写、选择和使用都是很慎重的事情。教师应该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要认识到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你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要充分利用它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而具体说来,要先“入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1、?阅读例题。
以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为例。
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对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体会分为两步:
(1)先感受物体的对称,再体会图形的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完成这一目标,教材呈现了四个有关联的教学活动: 一是观察天安门、飞机、奖杯三个物体,发现这些物体或是左右两边,或是上下两边,或是前后两边的形状、结构、大小都完全相同,从而接受这些“物体是对称的”这个概念,并带着这样的概念到身边去寻找对称的物体。二是把天安门、飞机、奖杯的一个面画下来,得到图形,使研究的对象从物体转移到平面图形。这是教学不能忽视的环节,关系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否正确,会不会与物体的对称相混淆。三是通过对折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教材里安排了三次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活动。第一次是第57页的例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第二次是第58页第3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组成轴对称图形。第三次是剪纸,做出轴对称图案或花边。这三次制作的目的,都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
2、?解答习题。
教材中很多知识点的教学没有全部以例题的形式呈现,部分知识点或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练习的形式穿插、渗透在习题中。例如,认识分数时,在第70页第7、8、9、10题中,教材一方面结合具体情境巩固分数的意义,另一方面为学习小数作铺垫。考虑这些因素,预设时教师必须对该内容予以适当的关注并组织学习,而不能完全由学生练一练就罢。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教材在第94页第3题渗透: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状况,这一组数中,有的可能会高于平均数,有的可能会低于平均数,也有的可能会等于平均数。第95页第1题渗透:平均数可能会产生误导。
因此,在作教学预案时,教师应认真、逐题解答教材中的习题——即使低年级也不能因题目简单而掉以轻心,揣摩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增强练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利于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3、?思考为什么这样编排。
教师在研究教材时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
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教材为什么先教学对称的物体?它与轴对称图形有什么关系?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的概念,如人的脸部左右两边基本相同,就说脸是对称的。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的深入应用,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在数学里就有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等几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先建立生活中的对称概念,再形成数学里的轴对称概念,教学比较顺畅。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面的图形,认识对称的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宽广的现实背景。三是可以组织对称的物体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蕴含对称物体的某些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等信息,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清晰、准确。
二、关注相关知识体系,明确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建构过程,即把新知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以便激活他们的经验,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提高学习效益。
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 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据此,三年级(下册)观察物体的教学目标应定为:学生通过观察、拼摆、想像等教学活动比较视图,体会不同的摆法某些面的视图可能相同;同样的视图可以有多种摆法;进一步深化对事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单元继续认识分数,要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教学难点是每份的个数与每份在整体里的关系并不一致。
2、?关注后续学习任务。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这也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还要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和旋转,那时就要求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了解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因此,本册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要落实以下几点教学要求: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结合具体实例判别“平移和旋转”现象;(2)不进行抽象的描述,更不下定义,会用肢体动作概括“平移和旋转”的特点;(3)平移一次,或沿水平方向向左(右)移动一次,或沿竖直方向向上(下)移动一次;(4)在方格纸上平移的物体是简单的直线图形。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要考虑到四年级(下册)学生继续学习轴对称图形,会画出对称轴,知道一个图形有时有不止一条对称轴。这样,本册“轴对称图形”的要求,对称轴的教学只需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感性经验即可,知道有对称轴这一概念即可,不必要求学生找、画对称轴。
三、关注课程标准教材与传统教材的对比
以“认识分数”为例。在认识分数时,先学习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其中,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苏教版教材与传统教材所不同的地方。要注意的是,解决这些问题,要联系具体的材料解释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分数意义进行操作或列式计算,因此能起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的作用。
教学该内容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抓住分数的意义进行思考。无论求总数的几分之一还是几分之几有多少个的实际问题,都给出了一个确定的分数,这个分数的意义就是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能够组织起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和实物操作又能想到4÷4=1(个)的计算。学生经历“说分数意义—实物操作—列式计算—回答问题”等一系列学 3习活动,是把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处理,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是进行推理发展数学思考的过程,分数意义是贯穿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红线。
二是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动手把整体平均分是对分数意义的理性思考拉动的操作行为,在解释分数意义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激起分一分的愿望。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往往分一分就得出问题的答案,教材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分一分的条件,也多次提出分一分的要求。
四、关注过程与方法
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在探究中学习,才能全面达成三维目标。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教材第82页通过摆、量、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逐步抽象的过程中体会、归纳和抽象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则利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的理解,通过推理得出。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公式,体会到公式的来龙去脉,也经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满足了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愿望,使得公式的探索过程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挑战性。
准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因此我们首先应尊重教材,忠实于教材,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在理解编排意图基础上,根据班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材料,精心设计教学预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活实际为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感知、自由表达、探究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就能真正明确探究问题的方法,形成对知识的深刻体验。
马克思说过:“人在各方面具有一定潜力,只要给以适当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有价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活动。比如,班上要搞一个小型班集体活动,大家设计一个活动计划,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安排、所需物品、需要的费用等。这就需要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从事以下活动: ① 通过交流,确定一个活动主题,了解关于这个主题的有关信息。② 计算所需物品及需要的费用,并进行全班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能从中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教学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重视对有关基础知识的复习工作。现在有很多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只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往往忽略了对已有知识的必要复习。其实,创设情境固然重要,但学习新课之前的复习可以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促进学习的迁移。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4 可以复习一年级(上册)接触过的一个对一个地排列,比出物体个数多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新知识具有合适的生长点。
第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引领他们经历由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过程,将外部的操作程序逐步“内化”成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认识图形时,要让学生通过画、找、围、涂、折、拼等操作,初步认识各图形的特征,建立起清晰的表象。
第三,在练习中,要重视相关知识的对比。教材练习中编排了很多题组,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加强对比。
第四,对基本的口算要经常练习。第一学段教学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是进一步学习四则计算的重要基础。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评价方法的改革上。在改进评价方法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促进学生的发展出发,因人而异,因人施评,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扬长避短。
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提升。我认为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应包括: ① 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善于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② 能比较熟练地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③ 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④ 以“数学方式”理性、多角度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⑤ 善于从生活现象中合理抽象,建立数学模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惟有合理地利用好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