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解读(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2 22:54: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解读》。

第一篇: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解读

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

【正文】

一、语文课外活动功能再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崛起,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教育改革,而课程的改革又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从各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看,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学生的个性,是当今国际范围内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1995年法国有关基础教育的改革报告指出,在中小学,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地区,应该优先举办课外活动,摒弃那种连续几日课时的安排。这份报告还呼吁,地方政府和国家要共同负担课外活动费用,为平等对待儿童提供保障。(注:王晓辉:《法国中小学课程的演变与改革》,《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10期。)此后不久,一门名为“多样化途径”的课外活动课程在法国部分学校的初中二年级开设。日本则在以前开设特别活动的基础上,特设“综合学习时间”,以培养学生自己寻找课题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判断的能力。

包括语文课外活动在内,学校课外活动之所以在国际范围内兴起,与人们对课外活动价值的再认识是分不开的。在现代社会,课外活动可以提升社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亲和力,丰富学生的个性。伴随着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感到,高科技在给人类文明带来种种福音的同时,也使人类的理性、情感遭遇更为严重的挑战,他们惊呼,教育领域内人性的失缺和人的异化!一些学者指出,从学校课程设置来看,以文化为主要框架的学科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它却导致学生在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相对欠缺。课外活动则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及富有趣味的生活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课外活动可以改变传统学科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语文课程在内,一般地说,学科课程的设计及组织实施往往受课堂教学的制约,较为强调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教学活动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在教学中实践的机会较少。比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语文教学界在对初中法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诊断时,即指出:其主要问题是法语课程未能成为在各种场合下的语言实践,而是人为地把语法和拼写从课文的理解和写作活动中分解出来。为此,他们提出,通过开设法语选修课及语文课外活动来改变语文教育中存在的上述问题。1996年7月,日本中央审议会在题为《展望21世纪的日本教育》一文中提出,要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即以“生存能力”为基础,严格挑选基础的、基本的教育内容,推进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教育。文中强调的“宽松”的环境,就意在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把课外活动等纳入学生的学校学习活动之中。(注:中央教育审议会:《日本关于改善初等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审议报告》,《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7、8期。)

二、各国课程标准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

课程标准是对学科课程及教学的制度化阐述。它反映了一个时期国家对学科及有关问题的认识水平与态度。近年来,在语文课程标准内,不少国家都对语文课外活动作了比较充分的阐述,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各国对学科教育问题的期待和诉求。各国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活动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作用和类型。一般认为,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增强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在这方面,新加坡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最为典型,它指出:“课外阅读除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外,也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学习更多的生字新词,吸收更多的语文养分,从而加强本身的说话与写作的能力。”又说:“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读物。一方面可以增广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课外书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也能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事物的看法。”(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各国对此并没有统一的论述,但综合地看,大致包括以下三类:一类是以语文学科内容为主的课外阅读、写作和听说活动;一类是以活动为主,语文学科内容介入的旅行及考察活动;还有一类是语文学科参与的跨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就笔者所掌握的一些国家的资料看,三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均有所反映。以语文学科为主的课外活动,常见的形式主要包括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如上所述,在这方面,不少国家在制订课程标准时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与此相反,课程标准对有关活动类及综合类的课外活动一般要求比较灵活,大多只提出笼统的意见,或者以教育目标涵盖之。如日本开设的特别活动,只提出了教育目标:“通过良好的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作为集体的一员,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自主活动的习惯。同时,加深对人生观的认识,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注:牧野笃等著:《当代日本中等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特别活动所规定的课外兴趣活动及旅行,集体住宿性节日活动,实际上都是包含丰富的语文内容的文化性课外活动。美国纽约市的语文综合课程纲要则提出,把实地旅行、科学实验或社会研究项目用于课外写作,以及通过观看演出,听录音和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戏剧作品布置舞台背景来了解从古到今的戏剧史。(注: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页。)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对语文课外活动的认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教育传统的差异,分歧亦较大。有些国家认为,课外活动具有独立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教育、活动和娱乐,因此,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不一定非得强调与课内教学的联系,如英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即指出:“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广泛的,可以单纯为了其中的乐趣,或是为了学习的需要,找一些特别的信息而去阅读。”(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另一些国家则更为强调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拓展的作用,如新加坡。与此相关,在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方面,也确立了不同的原则,如果说前者主张淡化学科内容及功能,强调语文课外活动自身的系统性和独立性的话,那么,后者则认为,既然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语文课外活动必须与课堂教学保持着有机的联系,因此,所提出的指导原则一般多着眼于如何加强及实现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联系。比如,一些国家提出,语文课外活动必须与同一时期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并受课堂教学的指导;语文课外活动内部,如阅读和写作等必须保持充分的联系,等等。比如,前苏联语文教学法专家提出:语文课外活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在实践中运用他们在课堂上通过某种措施已经获得的那些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超过大纲所规定的新材料的途径来加深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注:朱绍禹、庄文中主编:《本国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7页。)日本一向重视课外阅读指导,日本国语课程纲要不但要求国语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还提出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给予指导。新加坡干脆将课外阅读分为指定阅读和自由阅读二种。自由阅读纯由学生的兴趣而定,而指定阅读则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切实地指导阅读,至于阅读的分量和指导阅读的次数,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实际情况而定。(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德国巴符州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提出了阅读青年读物的任务,原则是,“课内读物与课外读物相结合。”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质量要求。由于各国对课外活动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一,因此,他们对语文课外活动也提出了不同的质量要求。有的国家只作弹性规定,有的国家则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要求。德国巴符州语文课程标准对7、8、9、10四个年级提出的课外阅读的总要求是,增强兴趣,了解读物的价值观。它们除了在四年里提出了每年级阅读数量不等的诗歌、小说、青少年读物、童话、戏剧和广播剧等之外(如9、10年级阅读的作家作品包括布莱希特、席勒等26名作家的诗歌,斯托姆、茨威格等38名德国作家的小说,巴尔扎克、普希金等12名外国作家作品,以及其他21名作家的短篇小说和广播剧),还列出四年里需要阅读的自青年读物到电视、报纸等不同级别不同结构的阅读材料。如10年级提出:认识报纸是新闻、舆论和娱乐的工具,激发读报的兴趣,养成评判态度,提高评判能力。阅读青年读物,增加文学兴趣。了解书籍的产生和销售。学会介绍课外读物和使用媒体的经验和看法。学会自觉和评判的阅读,了解读物的价值观。(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英国的国家课程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第3、4阶段(中学)课内外阅读包括莎士比亚、肖伯纳等人的戏剧,1900年以前出版的简·澳斯廷托马斯·哈代等著名作家创作的小说两部,由4位主要诗人创作的高质量的作品,1900年以后出版的,由詹姆斯·乔伊斯、D·H·劳伦斯等主要作家创作的并且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作品2部,在评论界享有盛誉的4位主要诗人的作品。(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

关于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方式。从语文课程标准看,有关语文课外活动的评价方式,一般是语焉不详,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提出了比较细致的考查与评价方式。不过,这种评价主要偏重读书方法的考察,以及分析、理解和欣赏文章的能力。比如,法国把泛读、精读和作品片断的选读看做是中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三种阅读方式。所谓泛读,主要是指课外阅读。很显然,法国是把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放到一起评价了,当然,在具体操作时,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法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把学生完整地阅读一部有文学价值的作品看作培养泛读的指标,就和课内评价方式不一样。

三、国际视野内语文课外活动的趋势与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课外活动理论的推动下,各国语文课外活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及特点,这些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课程化、科际整合、活动化和校本化。

课程化。语文课外活动的课程化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有关语文课外活动的计划和内容逐渐被整合到语文课程之中。其二,课堂教学对课外活动的指导和辐射作用进一步强化。许多国家不仅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而具体地阐明了语文课外阅读、课外写作的目的、任务及学期活动安排方案,而且强调开展以消遣、娱乐和益智为主要特点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实际上,语文课外活动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构成,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俄罗斯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课外阅读所编拟的计划,应与同时学习的语文课程内容相关或相近。他们认为,可以利用语文课外活动完成课堂上所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进一步研究课文的内容。日本、韩国等国的课外活动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课程化的特色。

科际整合。夸美纽斯说:“语文的研究,尤其是在青年时代,是应当和事物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我们对于客观世界与语文的认识,这就是说,我们的关于事实的知识和我们表达事实的能力,才能同时进步。”(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72页。)语文课外活动的科际整合,既是整个学术发展科际整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反映,也是对中学学科课程设置过于精细和专业化的反拨及补充。从语文学习活动本身考察,这一趋势则是提高学生社会整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当然,也是语文教学加强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1998年法国在有关高中课程的改革报告中指出:“学科之间的协调是必要的……学科协调包括使用的词汇、方法、练习的性质、学生作业乃至教学内容本身。要使学生更好领会每个学科特性及其互补性,促进学科之间的和谐。”(注:王晓辉:《法国中小学课程的演变与改革》,《教育参考资料》,2000年10期。)德国巴符州的语文教学大纲在初中教学目标中特别规定了各科应当共同处理的题材范围,其中自5年级至11年级,主题及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气候、法律和道德、人权问题,等等。如5年级包含共同生活、共同庆祝、善待自然等;6年级包含相互理解、团结友爱、自然界的平衡法则、体育和音乐、课余活动、鸟类世界等;7年级包含古罗马和欧洲文化、吸毒危害、文化旅游等;10年级包含德国的犹太人、家庭教育和两性关系教育、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观察分析和动态模拟、报纸等。(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38页。)美国的中学语文教材强调通过跨学科综合性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能力。比如,美国一家6年级文学教材,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都安排一个“课外活动”项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列在教材目录上。教科书称之为“connection”,即“和其他课程的联系”。这部分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有多元文化、艺术、数学、社会历史科学,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通过活动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各学科知识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他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外语文教材评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活动化。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的最大特征是活动化。语文课外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从目前东、西方主要国家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情况看,不少国家都改变了以前紧紧围绕语文学科内容做文章的观念,而更为重视课外活动自身的功能及作用。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在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感,提升生活的质量。日本课外活动开展的修行旅行(初、高中一般各安排二、三次,每次三天到一星期),把广阔的校外世界作为学生学习与考察的对象,其活动化特征最为突出。日本教育界认为,通过修行旅行,学生抛开书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锻炼了学生的体力、毅力和意志,是集教育、娱乐、体育于一体的新鲜教育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及思想进一步得到了释放,从而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精力。英国的不少小学每到春、秋两季,都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般分作两种:一种是走向大自然的;另一种是走向社会,参与一项社会活动,与公众接触。他们在课外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能力,同时,发展其英语技能。

校本化。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特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显然,它与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相对。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扩大学校课程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及社区的文化教育资源,从而加强课程的适应性。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语文课外活动是其中引人注目的重要内容。澳大利亚特拉雷根中学7至9年级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是,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打通,以课内教学为起点,开发开放性的一体化的校本课程。比如,在初中三年六个学期里提出的总体要求是,“1.固定使用一套课内及写作练习;2.对课文作出综合反应;3.提交一篇对页作文;4.以练习为基础编出校刊;5.完成说听任务。”这种校本课程突出的特点是,与课文联系紧密。比如,其中第二项,对课文作出综合反应,9年级校本课程要求以1999年版教科书课文玛格丽特·克拉克的《与丽纳共同生活的日子》及任选篇目为主,同时建议选择一篇影剧作为课文,从而构成综合性课程。所谓课文反应,包括对其进行人物、语言习俗的分析,并做出创造性的反应,以及口头演示等。(注:柳士镇、洪宗礼主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70页。)澳大利亚特拉雷根中学校本课程主要以学科课程为主,这与加拿大温哥华地区的活动型校本课程有很大的不同。温哥华教育当局为中小学推荐了五大类几十种参观场所,供各校开展课外活动,如水族馆、航海馆、考古馆、矿井馆、植物园、锯木尝演艺活动中心等等,每项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周全的计划安排,使之成为一种富有实效的课外教育。如参观水族馆,教师在参观前要介绍鱼的名称种类、生活习性,分布情况和一些鱼类趣闻等,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参观,回来作书面或口头交流。阿尔伯塔省还强调学校语文课外活动要参与社会活动,切实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如参与社区的选举,让学生充实民主的概念和知识,了解熟悉或主持法案的运作等,在实际事务中,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或参政意识。以上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与社区内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渗透民族主义教育、审美教育和环境教育等。加拿大以森林资源、渔业资源丰富闻名世界,因而,安排植物园、锯木场和水族馆的活动,就很有本土特色。澳大利亚作为历史上英联邦殖民地之一,其文化受英文化传统影响,语文教育注重文学,尤其是戏剧的影响,因而不少地方的校本课程开发也体现了这一传统特色。(注:刘正伟:《加、澳、韩三国语文教学比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11期。)

第二篇:小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策略》学习体会

本学年我听了很多位专家与老师对于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的讲座,同时也借阅了一些书籍、在网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内容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受益匪浅。下面针对我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亲身实践谈谈自己的收获。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于本文的文体意识不强,对于本文的解读经常不到位,或者出现了偏差与错误,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现在,这一现象已经被很多专家与学者所关注。

在他们大力的呼吁与引领下,文体意识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许多语文教师已经投入到了学习、交流与探讨之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

文体意识增强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我们很多教师对于文体知识还是有一些匮乏,每一种文体怎样界定,对于一篇文本到底属于哪一种文体,有时候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储备必要的文体知识,了解教材选文的意图,了解小学阶段的文本类型与特点,在对不同文本类型教材的文学素养和知识体系的分析基础之上,精心研读文本,挖掘文本,找到最适合的课堂教学策略,从而更好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语文教学思想,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在选文上主要分为实用文文本和文学文而实用文文本占了大多数。何为实用文文本?首先要先清楚它和文学文本的本质区别。文学文本,是具有层次结构的语言组合体,它用语言文字传达具有审美意味的情感,塑造具有审美意味的形象,比如寓言、童话、诗词、小说和戏剧等属于文学性。而实用文文本在语言符号方面的特点与文学性文本不同。文实用文文本在文本主题确定性上具有不可随意改变性,也就是说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主题。由于实用文文本的内容涵盖广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四方八象,无所不包,而其主旨内涵明确、具体,思想主题清晰、直白,所以它的思想内涵主要是促进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丰富学生的客观知识。

实用文文本如果从体裁上可以分为记叙文、论说文、抒情文和应用文四类。在小学阶段,记叙文所占比重很大。朱自清、夏丏尊、叶圣陶、王荣生等诸位语文研究专家从文本的功能意义把实用文文本又分为“定篇类文本”、“例文文本”、“样本类文本”以及“用件类文本”。在人教版、人教版的教材编写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文本属于“样本类”文本和“用件类文本”。“样本类”文本与“用件类文本”在教学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样本类文本选练点在培养学生“聚焦思维”,即能够从文章的写作章法理解文本,然后用这种写作章法去进行日常阅读和写作学习。因此在学习这一类文本时,教师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的。因为这一类文本在行文上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随着“知识”的逐步减少,学生可掌握的知识点也就越来越少,最后实现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王荣生认为:“用件类文本”,关心的主要是其“内容”的方面,也就是课文“说了什么”;对“怎么说”,则只关心其逻辑的合理性与否,这种类型的学习,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者由选文所讲的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王荣生认为“用件”有三个种,即“语文知识文”、“引起议题文”、“提供资料文”。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用件类”课文主要为“引起议题文”。“用件”类文本在小学语文课文中主要需要学生了解文中的事件,深刻领悟在特定情景中的文本内涵;对内容主题进行深刻理解和升发,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讨,表达对文本主题的深刻认识。“用件”类文本的主题内涵对学生提高道德素养、培养生活价值观都有极高的教育价值,也是学生成长阶段的品质素养需要的营养。正因如此,用件类文本主题思想的把握在文本解读中尤为重要。

一、从单元主题上把握文本的主题思用件类文本要注重引领学生领会文章“主题思想”,它往往揭示一个道理,从而对人生有一定指导意义。它的主题越清晰越有意义。不建议用“母爱“、“父爱”、“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爱护大自然”这样的大主题和“泛主题”。

“用件类”文本在教材中常常被编排在一个单元中。有时这个单元中的几篇“用件类”文本体现同一个特定的主题;这种教材编排特点体现的是“内容单元”思想。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的《珍珠鸟》、《小狗与大画家》以及《猎鹰》都是围绕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和谐相处以及人与动物是平等的为主题的文本。纵观来看,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买小狗的小孩》、《老人与海鸥》等课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的。对于这一类主题,学生接触的已经为数不少,为什么还要在十一册继续学习与此相关的文本呢?从教材单元主题设置与学生情况角度分析:本单元内容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此时,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时期,他们对于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平时要保护动物、善待动物方面已经有了认识,那么教学本单元的课文就不能把主题定位的这么简单,主题一定要触动学生内心,使学生能透过人与动物的情谊,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单元主题把握准确,才可以准确的把握具体文本的主题思想。

二、从主要人物经历和事件历史背景上理解文本的主题思想 了解文章作者以及文本中主要人物的生平、经历,了解文中事件的历史背景,对于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具有催化剂的作用。

《小狗与大画家》一文属于一篇纪实性记叙文。课文中对于韩美林的经历介绍很少,从文本中学生能了解到的只有韩美林是一位大画家,他喜欢画小动物,创作了一本动物画集,以及课文中的两个重点事件,小狗波比和卷毛小狗分别救美林的两件事,而这些内容对于真正理解本文的主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关于韩美林那段悲惨的人生经历与当时他劳改时历史背景对于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极其重要的。

首先,要想真正体会韩美林与文中那只卷毛小狗的患难之情,就要了解韩美林在1964 年“四清运动”时,被宣判思想反动下放到安徽八公山下的淮南瓷厂劳动改时,与卷毛小狗结识并成为患难朋友这段经历。当时,韩美林在瓷厂,从事各种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经常被人嘲笑,并受到过非人的折磨,曾被人打折过腿,勒断了筋,还被撅折过手指头。他觉得身边的人已经没有任何情感而言,几乎已经绝望。他每到星期天,便到八公山山顶去嚎啕大哭一场。有一天,他躲在一棵大树边吃饭的时候,一直又脏、又瘦、又饿的卷毛小狗在扯他的衣角,瞪着他的饭盒,韩美林觉得这只小狗跟他一样,也是不走运的人,于是把饭倒给了小狗,从此他们成为了朋友。卷毛小狗每天与美林为伴,陪他待在高温难耐的热窑里,当韩美林遭受造反派毒打的时候,小狗甚至替美林遮挡棍棒。在韩美林的心中,这只小狗对他的情感远远超过了人类。也正是这只小狗给他的精神支撑,才让他鼓起勇气在监狱中坚持了 4年7个月。出狱后,当他得知他被抓走的那天小狗被打断了脊梁,不吃不喝,苦苦叫了三天才不甘心的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痛彻心肺。患难小友不在了,但是韩美林创造出了心中的动物世界,他出版的第一部动物画集,封面就是他的“难友”卷毛小狗,画册取名为《尚在人间》。这部画册饱含了他对小卷毛狗的无比感激与思念之情,韩美林说:“的眼前总是浮现出小友的身影,一想到它被人打死时的惨状,我总是泪眼朦胧,如果没有它,我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用《尚在人间》这四个字为动物画册命名,就是希望一切有灵性的、善良的生物们都有权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了解到了韩美林的这段经历,就可以体会到他与卷毛小狗那种情谊甚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都难以触及的。

其次,要体会韩美林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人世间一切有灵性的生命的尊重这一个主题,还需要了解韩美林饱尝生活的种种磨难、冤屈和摧残,尤其是在狱中那段经历。韩美林经常说:“没有艺术,你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好。”他虽然曾经下放劳改过,进过监狱,遭受过非人的折磨,经历过家庭的变故,朋友的背弃,批评家的棍子,以及一场差点夺去他性命的疾病,但是韩美林都挺过来了,因为他永远的热爱生活,永远的热爱艺术。他身陷囹囫的时候,并没有失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停地观察,从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到耗子偷食。他不停的画,没有纸就在裤子上画,画破一块再贴上一块,自己的不够,狱友就扯下布来为他补上。四年中,韩美林裤桌上的补丁竟有四百多块!韩美林说:“当年在监狱里,我看到小老鼠,就对它说,你怎么这么傻,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跟我一起来蹲监狱呢?但当时,就感到这个生命真是可贵。蹲过监狱,看到蚂蚁活下来,觉得真是不容易,你别踩它。”苦难没有摧毁韩美林,却塑造了韩美林。他说:“我一生坎坷,从没有低过头,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对待苦难一笑了之。我能有今天完全是苦难促成。我要感谢苦难,感谢生活。”正是因为韩美林有过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他对生命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带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他才会用心用血创造出他心中的动物世界。

三、从语言文字上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

要读懂文本,就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文字,聚焦关键词句,以此领悟文本的主题批评家的棍子,以及一场差点夺去他性命的疾病,但是韩美林都挺过来了,因为他永远的热爱生活,永远的热爱艺术。他身陷囹囫的时候,并没有失去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不停地观察,从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到耗子偷食。他不停的画,没有纸就在裤子上画,画破一块再贴上一块,自己的不够,狱友就扯下布来为他补上。四年中,韩美林裤桌上的补丁竟有四百多块!韩美林说:“当年在监狱里,我看到小老鼠,就对它说,你怎么这么傻,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跟我一起来蹲监狱呢?但当时,就感到这个生命真是可贵。蹲过监狱,看到蚂蚁活下来,觉得真是不容易,你别踩它。”苦难没有摧毁韩美林,却塑造了韩美林。他说:“我一生坎坷,从没有低过头,因为我想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我对待苦难一笑了之。我能有今天完全是苦难促成。我要感谢苦难,感谢生活。”正是因为韩美林有过这样坎坷的人生经历,他对生命才会有更深的感悟。带着他对生命的感悟,他才会用心用血创造出他心中的动物世界。

三、从语言文字上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

要读懂文本,就要深入到文本的语言文字,聚焦关键词句,以此领悟文本的主题我希望一切有灵性的生物都能和平友好的与人类一同生存在地球上。”后半句话是韩美林的愿望,他希望我们人类可以保护身边的一切生灵,不去伤害他们,使他们能够和人类一同和平友好的生活在地球上。那么这段话的前半句“人的生存空间中应当有动物们的一方自由天地,从任何一种角度来看,这对人本身都是有益的。”应该怎样理解呢?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地方。我们人类很多时候只关注我们的生存空间,在很多人眼里,动物就是动物,不能与人相提并论的。其实动物虽不像人类一样能相互交流,有着那么丰富的情感,然动物也是有它们自己的生存空间的。有的动物通人性,比如小猫、小狗,你善待它,它自然会与你亲密。有的动物虽然不通人性,但是动物之间也是有“交流的”,它们的世界也是丰富的。如果我们以一种生命的眼光去关注动物世界,我们会感受到一种生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善待动物,给动物们一方自由的天地,让它们同人类一起和平友好的生活在地球上。

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语言文字,就可以更深刻的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

每一篇文章的创作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小狗与大画家》一文作者是王翰尊,他也是一位艺术创作者,为何要写下这篇文章呢?仅仅是想把他对韩美林与小狗的情缘写下来吗?当然不是。因为他熟悉韩美林,能感受到这样一位大艺术家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理解,能感受韩美林心中对动物的与众不同的情感,感受韩美林用心用血的创作源泉。作者写这篇文章应该使读者也有所感悟。所以,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们才可以正确的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用件类文本的主题主要是思想文化主题,所以正确理解、领会、把握这类文本的主题思想是教学中的重点。只有把握住了主题思想,才可以让学生对文本传达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的感悟,才能够在成长的阶段受到文本思想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本学年对于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的学习,我觉得自己文本解读的意识提高了,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这些理论,消化吸收,运用于教学实践,使我的课堂教学真正地有实效!

第三篇: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摘要

本文的题目确定为《基于国际视野与科学发展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研究》。钻研国际做法,是笔者思考命题的专业基础;坚持科学发展,是笔者形成论点的指导思想。通过对世界主要经济体内部控制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国际比较,并通过总结、分析其经验教训,结合转型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与内部控制建设现状,笔者认为: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着力推进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基础和主线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应当包括标准体系与实施体系;其中,标准体系根据企业、政府部门与非营利组织的需求和特征分步推进,在现阶段重点建立健全以大中型企业为蓝本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逐步引导中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健全内控机制;实施体系应以评价为抓手、以配套实施机制为保证,在探索首先对大型上市公司开展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协调监管部门评价、管理层评估与中介机构审计的同时,切实抓好立法推动、宣传学习、教育培训、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配套工作,并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条件下实施内部控制和深化内部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推动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健康蓬勃发展,树立中国内部控制的品牌,展示中国内部控制的魅力。笔者感到,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通过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分析,比较全面、系统地提出关于我国内控框架体系建设的观点,在当前我国内控研究领域是较为独到和居前的。围绕本文的基本命题,笔者分六章进行了论述,各章要点如下: 第一章:内部控制基本概念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历程与启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学术界、实务界、国外权威组织与经典文献,以及我国有关方面对内部控制目标、要素和责任主体等基本概念的认识正逐步趋于一致,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内控框架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笔者认为,经过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阶段的发展之后,当前内部控制正处于在单位内部管理需求与外部监管要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双轨制运行阶段。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内部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相伴相随的,“伴生性”与“服务性”是内部控制最基本的本职属性;内部控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的发挥,在于其适应性;内部控制首先具有内在服务性;实施内部控制的单位所具有的公众性,决定了其内部控制同时具有公共性的一面:如何协调内部控制的内在服务性与公众监督权,从来都是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内部控制基本理念和方法技术的发展具有国际趋同性,但内部控制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机制具有本土化性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信息技术等越来越融合交织,使得现代内部控制越发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内部控制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会计审计行业与内部控制具有紧密联系性,但在复杂多维的新形势下,会计审计行业既要保持对推进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要保持适度的谨慎性;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处于社会宏观环境的制约之下。第二章:对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想。我国内控框架体系建设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重要探索性、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以及十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构建中国内控框架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当前,应当本着立足国情、促进发展的原则,借鉴国际、基本趋同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统筹协调、合力实施的原则,重在引导、区别对待的原则,依托财会、稳步推进的原则,原则导向、详略得当的原则,兼容并包、开放互动的原则,着力构建企业、行政机关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相结合,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注册会计师审计评价与政府监督检查相结合,立法推动、宣传学习、教育培训、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人工控制与信息技术控制相结合,贯彻实施与国际趋同相结合,控制标准基本健全、科学合理,实施机制跟进到位、执行有力,方法技术较为先进、相互补充,国际趋同不断深化、影响扩大,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内部控制国际发展潮流,具有中国特色与魅力、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良好影响的我国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第三章: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现状与思考。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部分境内外上市公司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取得较好成效;部分优秀骨干企业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进内控建设,收到良好效果;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等以预算管理、财务控制为纽带稳步推进内部控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其他相当一部分企业控制弱化、管理松弛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推进内部控制建设任重道远。结合“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对我国公司内部控制状况提出的意见,以及国外上市公司在实施内部控制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总体水平,不宜估计过高。我国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建设,应当合理借鉴美国科索理论框架,应当树立以财务报告目标为基础和主线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努力搭建以基本规范为纲、以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引为目的企业内控标准体系,并重点关注董事会建设、内部审计建设等问题。同时,对小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保持清醒头脑,采取务实措施。第四章:关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的有关问题。美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加强政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控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与资源调配的适当性是美国政府内部控制的核心关注点:政府及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的发展,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加强政府会计准则建设是推进政府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内容;政府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在加强政府内部控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内控建设,在我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内部控制标准的基本框架结构,应当与企业内部控制标准框架结构保持协调;政府内部控制标准的组成项目和内容,应当体现有利于降低行政风险的中心工作;应当逐步探索将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情况作为政府部门负责人的法定责任;应当逐步引入国家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预算执行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制度;应当逐步引导政府部门内部审计由重财务审计向财务与内控并重转变。关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标准建设问题,笔者认为在抓好宣传教育的同时,应以加强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重点环节和突破口逐步推进。第五章: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体系的构建。有效实施是内部控制的灵魂。笔者认为,应当抓紧构建以评价体系为抓手、以配套实施机制为促进的内部控制实施体系。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没有异议,并且日益倾向于管理层应当报告和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但在引入中介机构实施内部控制独立审计评估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同时,即使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内控审计报告的国家,也将审计范围界定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上,而不是全面的风险控制。我国一直在探索上市公司内控评估问题,鉴于国外的经验教训,我国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对内控审计范围的规定应当十分慎重,各有关部门应特别重视沟通协调问题。关于配套实施体系,笔者认为美国有七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但同时有许多值得我们注意汲取的教训,包括应当努力寻求监管目的与手段、强化监管的良好愿望与上市公司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避免政策实施出现大的波动和起伏;对影响资本市场的重大监管政策的出台,应当在相关监管部门之间充分沟通和协商;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与审计内部控制的知识与经验的估计,不宜盲目乐观;应当未雨绸缪,周全考虑不同主体实施内控评估的执行时间表问题;应当加强对全社会内控理念、知识等的宣传引导等。第六章:加快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建设与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信息技术支撑与国际趋同观念,是贯穿内控框架体系建设过程的两大影响因素。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表现出来的新特点,要求我们树立手段与对象并重的观念、财务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互动的观念、信息技术内控审计服从并服务于财务报告内控审计的观念,正确认识人“机”关系、以人为本的观念。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一样,经济规则领域内的国际趋同趋势也在深化。思路对头、决策民主、机制科学、人才济济,成就了我国会计国际趋同与等效事业,也要求我们在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中继续加以重视和坚持,主要包括:秉持会计国际趋同指导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内部控制国际趋同;进一步做实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更好地发挥其组织协调和国际趋同桥梁作用;全方位加强内部控制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双边或多边协商联系机制;加快培养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夯实国际趋同人才基础。

第四篇:关于“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探索与教育理念国际视野”培训心得(写写帮推荐)

关于“应用型院校教学改革探索与教育理念国际视野”

培训心得

————工商管理学院 张广思

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应用型院校改革的探索与教育理念的国际视野”高级研修班在我院多媒体报告厅拉开序幕。我院作为此次网络培训的主会场之一承办此次培训,吸引了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我也非常有幸能够参与到此次培训当中。

培训第一天,来自德国的托马斯·胡格教授以“面向未来的教育”和“能力本位的教育”为主题,采用分组互动的形式,从自主学习这一视角,生动地讲述了教育中教与学的关系。在这一天的培训授课当中,托马斯教授用他切身的教学经验向我们阐述了目前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教学的改革方向。

通过与托马斯教授近距离的互动,也让我深刻理解到改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学与教并非矛盾体,如何能够更好的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以及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更好的掌握对其自身发展有利的知识体系,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需要注意的方面,当然,托马斯教授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课堂上和学生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来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相关技能。

培训第二天上午,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院长夏建国教授分别从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目标、特征和路径以及技术本科教育的实施等方面,对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学校目前所面临并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夏教授的讲解,我们也了解到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

首先,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构成以工程技术为主。我们学院在近30年的办学历史中,虽是民办高校,缺乏国家的财政投入,但始终坚持“应用为先,敢做善成,帮助每一位学子获得成功”的办学理念,敢于发展投入比较大的工科,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围绕生产与技术第一线,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其次,应用技术大学学科与专业群建设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性。我们学院也是根据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选择与实力强大的知名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办特色专业,重点选择应用性强、技术内涵要求高、有良好行业背景的专业作为试点,深度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走开放式办学,协同创新之路。

最后,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在实践育人。我们学院也是努力构建“产学结合、学用交替”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也是先后与多家企业结合,为学生提供相应专业的实习岗位,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这些校企合作,实行产、学、训一体,搭建起一个具有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效果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推进特色培养和订单教育,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就业与创业的有机结合。

培训第二天下午,是来自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孟庆国为我们带来“关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的视频授课。孟教授认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指“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生源来源、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高校转型发展是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由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内涵发展转轨,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高等教育改革重大战略任务。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四脱节”和“十低”问题:一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相脱节,致使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低、就业竞争力低;二是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相脱节,导致地方高校产业融合度低,生存与发展能力低;三是用人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与地方高校毕业人才的有效供给相脱节,导致地方高校真实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四是地方高校长期习惯于封闭办学、自成一体,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脱节,导致其服务地方能力低、社会贡献度低,最终体现为地方高校办学质量低、群众满意度低。这些问题使地方高校的发展举步维艰,前景堪忧,已经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地步。由于职业技能不足,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名地方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命运。一方面是企业界招不上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却是大量高校毕业生沦为无所事事的“宅男宅女”和“啃老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校现行体制机制的弊端和办学质量效益的低下,已经引起社会公众的普遍抱怨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在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通过此次培训,也让我对今后的应用型院校的体系和定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今后的教学转型方向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第五篇:《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讲义201209)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蒋蓉

引言:

1.关于文本。

《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在文艺学的专业领域,文本指文学作品。

2.关于文本解读。

(1)文本解读就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形成对文本的理解。读者在阅读文本时,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直接影响着我们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2)每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作品会有不同的解读。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情境中对同一作品的解读也会不同。

(3)文本解读的过程是期待视野与召唤结构的融合。

问题一:如何理解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小语教学中的文本主要是指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或作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对话: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谈话或双方或多方之间接触或会谈。广义的“对话”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它可以是人与各种精神产品比如与文本之间的交流,这种对话以非口头语言的交会为特征。

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重交叉对话过程。

问题二:小语文本解读与一般文章解读有什么不同?

1.解读对象不同

一般文章解读的对象是一般文章,小语文本解读的对象是课文。作为小语文本的课文虽然在外显形态上与一般文章并无多大差异,但是,它内蕴着课程的意义和教育的要求,因此不再是纯粹的一般文章了。

2.解读主体不同

具备基本解读能力和解读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一般文章的解读主体。小语文本的解读主体,从广义上看,有普通解读者,有专业解读者(如小语教师、教材选编者、教参编著者、教材研究者等)以及小学生。但是,语文课程主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从语文课程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学生才是小语文本解读最核心的主体。

3.解读目的不同

一般文章解读者主要是为了获取文章意蕴而解读,解读本身就是目的,它重视的是解读结果;而小语文本解读者主要是为了获得解读能力而解读,这决定了小语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

4.解读方式不同

一般文章解读是一种相对自由的解读,读者大多是根据已有的解读经验对文章进行自己的解读,在解读时有很大的回旋空间。小学生作为小语文本解读的主体,由于知识水平有限,需要助读系统的支撑和制约,主要包括:课前提示、课中注释、课后练习、单元要求、教师解读提示、教学参考用书及其它的课文参考资料等。

5.解读结果不同

不同的解读方式决定了解读结果的差异:对一般文章的解读读者大多会产生自己的解读意见,对语文文本解读结果则较多地是“印证”了已有的解读结论。

问题三:小语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

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二是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教学实施。排在首位的就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准确、深入、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线教师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一)“三方”着眼 1.悟解作者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这实际上道出了读者与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同一作者因不同的心境可能生发不同的感悟,同样的题材因不同的作者可能承载着不同的情怀。如小语教材中李白的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与《早发白帝城》,同是李白,在不同心境下传达出的情怀就不同;同样是西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笔下的西湖;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却有着不同的魅力。解读文本时,需借助于时代背景的了解,再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心情,品味语言,才能够把文本读懂、读好。

2.体察编者

对于任何文学作品而言,读者要真正领悟作品的主旨都必须去悟解作者。但是,从阅读教学的层面上看,我们仅仅悟解作者是不够的,还要去体察编者。编者在选编教材时,会对文本进行反复打磨。如《在大海中永生》一文中,有“鲜花伴着骨灰”这么一句,原句为“鲜花拌着骨灰”,进行比较,就可发现,虽一字之差,但二者的表达效果迥异。

编者在编排文本时也是深有用意的。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着“师恩难忘”这根主线编排了三篇文章:《师恩难忘》、《理想的风筝》、《明天我们毕业》。三篇课文中的老师各有各的 2

特点。让学生在学文中体会老师的品质,培养感恩的情怀,掌握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是编者的意图,也是单元教学的重点。认真体察到这一点,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3.关注学者

这是说要关注学习者——儿童。儿童的生活与成人的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表现在:1.儿童的生活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的生活,本身没有直接的社会性目的,它具有的是生长性的目的;2.在活动的方式上,儿童的生活具有游戏性,儿童是以想像的形式达成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儿童生活的这些特点,反映在阅读活动中,使儿童解读文本时具有了独特性。

教师的文本解读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就必须了解儿童的文本解读方式是怎样的,并在自己的文本解读中对儿童的文本解读方式予以吸纳。儿童解读文本有其特点:(1)成年人阅读文学作品是以“明知是假”的阅读心态进入文本的,儿童则以“信以为真”的阅读期待进入文本。(2)儿童对话文本更多地用形象思维,用儿童的眼睛看待世界。(3)儿童对话文本的内动力主要在于文本生动有趣或风趣幽默。

小学语文文本大多是以儿童为本位的,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是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的文本。教师面对这样的文本,要俯下身子去看,让自己从儿童的角度去看待文本。如果教师从儿童特点出发解读教材,那么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往往会趣味盎然。

(二)“三视”审读

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从走近——走进——走出,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1.仰视——心怀敬畏

接受美学认为:解读文本的最佳效应建构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双向契合,即视界融合的基础上。尊重文本是有效解读文本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以崇敬的心理,以平静、平和的心态沉浸在文本之中,才能提高解读的起点,才能不断调整阅读中的心理状态和期待视野,使之更符合作品阅读的需要,从而与文本的召唤结构双向契合。

2.平视——换位体验

由于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只有“平视”,才能使读者与文本立足于同一个平面,新的视野才会逐渐呈现出来,新的文本意义才会逐渐生成。平视文本的主要途径就是读者通过反复吟诵,发挥想象联想,获得换位体验。

3.俯视——反思批判

反思是读者对阅读过程的思考,对自己阅读收获的思考,对文本信息与自己已有经验之间的冲突的思考。批判是读者通过反思,对文本的内容、观点、情感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质疑、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教师要解读好文本,关键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教师应读书、读书、再读书,用广泛的阅读滋养自己的心灵,这样在文本解读时才会拥有源头活水。如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之前,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她把这篇经典文章放在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下,阅读了大量的 3

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同时,她还读了《儿童文学教程》《小说语言美学》《相信童话》等相关理论书籍,然后对比教材中的文本与叶君健原译文,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解疑,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窦老师因为有了自己深入的解读,所以站得高,也因此能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看得远、看得深,也才有了激情下的思想深度。

问题四: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

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最终要落实到引导学生解读好文本。如何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应做到“三要”、“三不”。

(一)三要 1.追求有效性

(1)有的放矢,凸显“位置”之价值

要抓住文本编排的特点,凸显文本相互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带到文本最美丽、最重要的地方。

案例:《古诗两首》(人教版第七册)中选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古诗有两个突出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一是古诗的题目,一是古诗的内容。一位老师在教学时,抓住这两个点进行设计:

设计一:比较两首诗的诗题 设计二:在比较中学习第二首诗(2)巧设问题,感悟思想之深邃

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要注意巧妙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感悟思想之深邃。

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文字本身,让学生感悟、体会。要注意设置直插作品主题的主干问题,主干问题容量大、内涵深,往往“纲举目张”,能有效帮助学生体会出文本思想的深邃。但主干问题不宜脱离具体文本的学习,它需要通过一些文本内可以找到答案的散点小问题予以铺垫,水到渠成地从文本中自然生发出来。因此,语文课既要设计好支撑课堂的主干问题,又要精心设置辅助解读主干问题的小问题,二者有机结合,教学才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3)张弛有度,呈现节奏之和谐

张弛有度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课堂紧张与悠闲之间的协调。吕叔湘先生关于语文教学曾打过一个比喻:“它类似于农业,而不是工业。”这是说语文教学不能搞机械操作、程序推进,要留下足够的空间和空白。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凝思默想,反复品读,要让学生能发发呆,想一想,笑一笑。精神底子的形成有似农作物的生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一个由春播到秋收的自然生长过程。

2.突出生成性

语文课程是社会学科课程,具有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语文教学过程本来就是动态和开 4

放的,充满多元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尤其要注意生成性。

(1)言之成理时,要助挖掘

对于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善发现、巧开掘,并使之“资源共享”。如教学《第一朵杏花》,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佳句“春风吹绿了树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教学片断。

(2)恍惚朦胧时,要善搭桥

当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通过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取决于教师的引导艺术。

3.讲求个性化

语文教学追求让师生一起享受语文的境界。解读文本应成为师生享受思考过程、享受思考成果、享受自我超越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注意抓住文本特质,寻觅解读生发点,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运用已有的文本解读经验和教学经验,让学生豁然开朗。同时,要做到尊重文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从而使文本解读更具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彰显其个性化。

案例:小语课文《给予是快乐的》。

需指出的是,新课程提倡多元解读,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与发现,但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简单肯定学生不成熟甚至错误的文本解读。

过去的传统教学,我们把文本的意义看成圆心,要求学生的解读必须聚焦到圆心——标准化的唯一答案,这使得对文本解读成为对已有解读的一种复制;现在,我们说文本解读要个性化,是把文本意义看成一个圆,要求学生的解读能够围绕着圆心,在圆内进行。同时,我们要注意的是,应让学生的视野投向文本主体价值意义这个圆内,与文本、作者、教师形成共鸣,最终实现情感、精神和智慧的交融共生。

(二)三防止

对于文本解读当前小语界有几种代表性声音:“文本细读”、“深度阅读”、“广度阅读”。这对于推进语文教学的改革是指示了方向,但要把握“度”,否则就出现了文本过度解读的误区。要做到三防止:

1.文本解读过细 2.外延拓展过宽 3.内涵挖掘过深

讨论交流:

试就武凤霞老师对《检阅》一文的解读及其引导学生对该文进行解读的过程,谈谈你的看法。

下载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解读(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较与审视:国际视野内的语文课外活动解读(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