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第41题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启示
高考文综第41题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启示
九江外国语学校
黄长胜
2012年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去,2013年高考的战鼓轰然擂响。今年高考文综卷是江西省第二年使用新课标卷,历史试题的结构、题型、分值和去年一致,基本定型,从中研究命题趋势、分析命题特点、总结命题规律,对指导2013年的备考复习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第41题,是一道具有导向性的值得高度重视的试题。原题是: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按照题目要求,考生先要选择一个观点,然后再进行评析,“评”就是阐明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析”就是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看法。按照去年的评分标准,本题是按档次给分。即: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 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从我校考后组织高二学生考试得分情况来看并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观点不明确,是赞成还是反对该模式并没有答出来。
二、论据不充分,没有从多角度多层次论证分析。
三、史论结合能力较差,要么有论无史套话满篇;要么有史无论,列举大量史实,却看不出这些史实为什么论点服务。
四、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逻辑混乱、口语化严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考试侧重于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但是,不掌握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充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学科能力也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作答开放性试题更是如此。以41题为例,其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丰富,如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百日维新的内容,八国联军侵华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及其功绩,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这些史实结合“冲击--反应模式”的表述,体现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列强侵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近代各阶级阶层的抗争和探索。同时也体现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层次性。而本题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在获取和解读信息上要审题清晰,看懂题目要求和史料,抓住冲击、反应、评析等关键词;在调动和运用知识上要能迅速回忆起中国近代史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国际国内背景、根本原因和阶段特征;在描述和阐释事物上要求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史论结合,语言简洁;在论证和探究问题上要多角度多层次,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在试卷讲评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几种解题思路。以赞成为例,第一步:赞成这一模式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第二步:提炼出西方的冲击导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一系列的变化的结论。第三步:通过政治、经济、思想背景论证传统的根深蒂固,中国缺乏变革的国内动力;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领域的每一次变动都与“冲击-反应”相关的史实说明模式的解释是正确的。支持该模式还可以概括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经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的层次性的论点,再联系相关史实展开论述。持反对意见则关键要找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源。如果认为该模式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缺陷与不足,则要提炼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论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因外因原理、史论结合去论证分析。
本题作为一道历史观点评析题,沿用了去年的命题技术,关注了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体现了中外关联的特点,在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回望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可以说2012年第41题继承了去年第41题(评论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的风格。其材料选择与呈现、问题的提出与要求,体现了三个特点: 首先,开放性很强。学 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论述,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作答的空间比较大,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其次,关注现实问题。即抓住“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促进近代中国的变革”这一问题,暗扣当今热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通过论述促进近代中国变革的外部因素,思考“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动力”这一时代话题,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为学生发展服务,符合高考命题原则。第三,重视对学生史观的考查。材料以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为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史论结合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在高考“指挥棒”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历史新课标试题所展现的这些特点,对我们高考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启示。
启示一:夯实基础知识,实现历史学科单元、模块之间的链接,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复习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梳理出单元主要线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用历史主线纵向统领课文基本知识点,以历史阶段特征横向联系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启示二:高考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考查日益凸显,因此,学生是否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来说至关重要。复习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高中政治学科哲学模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解读历史问题,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在回答问题时遵循一定的格式和逻辑性。启示三:多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和检测,可以从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和被誉为“当代资治通鉴”的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著作中了解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史料或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历史教材结合,在教学中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和出题测试。启示四:历史教学需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实施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历史课堂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场所,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也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不是关于昨天如何,它更加关注的是今天和明天会怎样。“以史为鉴”是历史教育的功能,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是历史教育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使命。高三的复习备考尤其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第二篇: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
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专题,近几年高考在这个专题基础上的试题开始增多,如2008年的广东卷、江苏卷。2009年的海南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试卷,其中第28题设置了斯大林与布哈林有关工业化的“对话”,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引文,设计的问题虽然不深,但对教学的启发意义很大。原题如下:
2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
(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
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新课程设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个专题,着眼于经验、教训。这道试题紧扣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的能力层次适中,因此具有典型意义。更重要的是,这道题启发教学要从历史环境理解“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而不能仅仅从苏联解体反思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与教训。
试题第一问的前半句,要求概括斯大林主张高速发展工业的理由。材料二阐述的中心点是内部与外部的环境,换言之,就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这是当时苏联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什么?“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第一问的后半句拆开来看,先要说明斯大林阐述问题的侧重点,斯大林强调的是“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周围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只有苏联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显然,斯大林是从政治上考虑工业化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辨材料中的立场和观点一直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点。可能是考虑到海南基础教育的水平,该题就材料二设计的问题并不难,材料的信息也比较明显。
如果考生按照上述思路首先搞清楚斯大林的立场和观点,那么,材料一布哈林的立场和观点就很容易比较出来。布哈林使用了“积累”“投资”“供求平衡”等经济学术语,强调的是“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意即:不能超越现实发展工业化,快速实现工业化是错误的。他与斯大林不同,是从经济学的立场阐述观点。材料的出处《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也具有提示作用。假如试题将材料一和材料二倒换位置,该题的难度还会降低。因为一般考生都会先解读材料一,而他们对布哈林比较陌生,甚至不知其人其事。在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斯大林与布哈林之争是一桩历史公案,两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观点对立。斯大林出于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政治目的,要求高速发展工业;布哈林强调尊重经济规律,主张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高中教材中没有介绍相关史事,因此试题创设了新情境,立意在于考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解。
新课标高中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的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中,有一段斯大林关于加速苏联工业化的论述,引用的是斯大林在1931年2月4日对工业界经理们的讲话:“人们有时间: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办法是没有的。”这段话与试题材料二的意思大同小异。假如海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或许会影响这道试题的信度(假如海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命题者或许放弃这道试题,或许加大难度)。我们研究这道题主要不在于如何解题,而要从试题反思教学,以高考的要求提升教学水平。试题的材料一、二和第一问,提示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怎样理解当时斯大林的决策?或:为什么苏联在经济建设上选择“斯大林模式”?这是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也是普遍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变化环节中,教师都能清楚地解析第一个转变的原因。而对第二个转变,只是说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放弃?为什么选择高度集中的模式?教学中既不作重点,也不深究。而这道高考试题恰恰抓住了教学的软肋。
苏俄在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先例和经验。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讲试图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成经济建设,现在看来很幼稚,但在当初确实是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去实践。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取消商品货币。但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行不通,因此,列宁选择了新经济政策。但是,从列宁生前到斯大林时代初期,俄国政治家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早在新经济政策出台时,列宁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
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1921年8月,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法国共产党代表团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复辟,将严重损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述者和实践推行者。在斯大林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斗争中,他是斯大林最主要的支持者。但是,自1927年底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之后,布哈林与斯大林在农业问题上意见相左,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继续执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质是搞不搞市场经济的问题。这一点,当时布哈林和斯大林都心知肚明。1928年8月,布哈林《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共产国际纲领草案的报告》中谈到“我们意见分歧的实质”时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新经济政策的基础是什么?在我们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成了热烈争论的对象。据我看来,市场关系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确定新经济政策实质的最重要标准。”他主张发展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市场关系”、发展“货币经济”,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而斯大林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已经过时了,市场和货币经济不适合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29年12月,他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的“结论”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解释说:“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经过1928--1929年的争论,斯大林的主张在联共(布)中央取得优势,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关于布哈林集团》的决定,布哈林等人被撤销了领导职务(布在1938年以叛国罪被判死刑)。1929年底,斯大林公开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列宁提出的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张,被斯大林彻底地抛弃了。
斯大林用粗暴、残酷的手段处置党内反对派,是政治问题。苏俄的经济建设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经济问题。如果将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一起,就会忽略当时的历史条件,看不到促成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其他因素。
首先,当时的国际环境并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内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不改初衷继续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列宁在世时就说过,我们搞租让制只是纸上空谈,几乎没有什么结果;我们想吸收外国的资金,但人家不借给你,我们直到现在也没有借到什么款;搞合资企业,搞了一年多,只有17家,总资本不过数千万卢布。列宁去世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其次,国内条件也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继续。一是新经济政策没有形成全党的共识,列宁在世时,党内外就有许多人提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复辟,列宁不得不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证,说明新经济政策姓“社”不姓“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党内斗争的复杂性,理论观点的分歧同政治斗争搅在一起,论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论敌推到极端。1928年起,斯大林借助于许多党员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满,向所谓的官僚主义和“阶级敌人”发动进攻,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施的重点是快速工业化。当年8月,布哈林找到他曾经公开谴责的加米涅夫(当时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按照加的说法,布哈林说,斯大林是在恢复军事共产主义,他的政策将引发一场国内战争,他称斯大林是“成吉思汗”,是一个只热衷于如何加强自己权力的人。斯大林得知了这次谈话的内容,第二年即利用这一材料整治布哈林,1929年11月,布哈林被开除出政治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大林确立了他主张的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斯大林的强势推动下,苏联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战时共产主义的翻版,仍然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经济问题。但是,这样的体制很快实现了工业化。从1929年开始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到1940年时,苏联重工业增长了9倍,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似乎历史证明了斯大林从政治角度考虑工业化问题是有远见的。
历史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历史条件。新经济政策固然是一个好的设想,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路不排除受其影响。但是,苏俄当时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西方国家的敌视使列宁的设想落空了。理论上正确不见得在实际上可行。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笔者认为。在中学教学中不必刻意为斯大林模式辩护,而重点要讲清转变中的历史条件。孰是孰非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实行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农业落后于工业,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民用工业落后于军事工业;尤其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就闹粮荒,饿死了几百万人;谷物的总产量直到1950年,才达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大林经济体制暴露出种种弊端,说明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斯大林死后,苏联领导人才开始在体制范围内修修补补,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毛泽东开始意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了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苏联经验,阐述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经济建设的新思想。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七第2课中也引了一段毛泽东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毛泽东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他们……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鸡,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考虑问题。上述试题材料三开头一句“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说明基本政策与苏联建设的路子相同,对农民的同情只是议论而已。斯大林提出依靠自身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实行高积累、低消费,挖农业补工业的政策,形成了重、轻、农为序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固定模式。毛泽东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维持基本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
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但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没有解决好重、轻、农的关系,没有找到农业发展的路径。可见,毛泽东并不比斯大林做得更好。材料三只能说明认识上的进步,随后的大跃进仍是高速而且是超高速工业化的思路,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样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走了一段弯路。
沿着这道题的设计思路可以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考查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因此,命题仍然有很大空间。对教学至少有三点启示:
一、教师要用足用好教材上的相关材料。
上述所引人民版教材提供的斯大林1931年对工业界经理的讲话,笔者在教学中也没有特别注意,看到这道试题才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用意。然后才联想到从新经济政策转变为高度集中体制的原因,是教学中的“盲点”。再查阅相关著述才明白其中的原委。试想,假如浙江省高考采用这道试题,那么,我们的学生能应对自如吗?浙江全省都使用人民版教材,依我的浅陋揣度,恐怕很多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段材料的意义。即:斯大林从政治上考虑必须高速实现工业化。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只有选择高度集中的体制才能实现工业化。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理论则成为斯大林模式的依据。再加上斯大林的政治手段,苏联最终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般来说,教科书引用的历史文献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因此,在教学中不必急于寻找教科书以外的材料,首先要用足教材中的材料,理解其中的含义,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教师的讲解不能粗枝大叶,自己想透了,明白了,就能充分挖掘材料的价值,引领学生思考。同时还要考虑教材引用的材料是否最为典型?还有没有其他同类或观点相左的材料?如此,再使用教材以外的材料才更有把握,适度的加深也更胸有成竹,拓宽的范围才不会游离太远。近年高考大都在适度加深、拓宽范围上命题。但加深、拓宽都不离中学教学的主题,这道试题就很典型。中学教师不能总是在“马后炮”上做文章,要使高考复习与高考对路,首先还是要用足教材。
二、教师要充分了解有关中学历史的学术研究。
过去笔者只是大致知道斯大林与布哈林的争论,而且只有政治斗争的印象,并不了解分歧的原因及其各自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为研究这道试题,了解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原因,从相关著作中看到,这是学术研究早已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道试题,笔者还以为斯大林与布哈林之争,与中学教学无关呢。
由于中学历史教科书有篇幅的限制,教科书又不可能年年更新,因此不可能同历史研究的进展完全同步。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及时被中学教科书采纳应视为正常现象。为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也是为了对应高考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教师应该注意了解有关中学历史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实和丰富教科书的知识框架。近年的高考试题往往也在教科书的盲点上命题。例如抗日战争,至今中学教科书对正面战场和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仍介绍不多,但高考已在“驼峰航线”“废除治外法权”上命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也是中学教科书的空白,这两个会战又是正面战场的大战役,学术研究早已肯定。高考命题往往体现了专家的思维惯性,谁能保证专家不在此处命题?介绍史学新成果其实也是求真、求实,这是新课程的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学观念。如对苏联解体,有学者提出,“需要从宏观的历史角度研究苏联74年社会主义实践和苏联剧变”,“把它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和一次被事实证明为不成功的实验,把它放在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际发展的坐标上,来进行一番分析和研究,也许可以把某些主要问题看得更加清楚”。对此,高中历史教师不可不知。
三、教师要真正树立起新课程的理念。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某些结论,这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学生真正应该掌握的是学科专家的探究模式。这道高考试题虽然提供了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观点,但拷问的仅仅是“侧重点”,就是让学生分辨他们考虑问题的视角,而没有是非的判断。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考虑的也是立场问题。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经济建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二战的角度看,斯大林是对的;从苏联解体看,斯大林模式似乎又是错误。当今俄罗斯的航空工业、核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仍然保持着优势,比中国先进,而其基础则是在前苏联时期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并不能抹杀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布哈林与斯大林之争,孰是孰非真的很难说。但是,考察他们各持己见的立场是有意义的。如果学生通过类似试题训练了思维,明白了立场不同可以导致观点对立,那么,他们的素质是不是有所提高了?
历史教学的核心不是对历史事实、历史结论的死记硬背。新课程的高考也不会重点考查死记硬背的功夫。历史教学应该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例如对证据进行评价,由证据建立“事实”,分辩各种解释的原因,让学生体验历史学家的研究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等等。题海式的训练再周密、再细致,也不会使学生对历史有真实的感觉,也难以使学生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能力考查。新课程的理念不仅应该体现在平时教学中,高考复习也需要用新理念引领。这既是高中历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考复习教学效率的需要。
【作者简介】祝旭东,男,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绍兴县鲁迅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绍兴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试题研究。
【责任编辑:任世江】
第三篇: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
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
任世江
(《历史教学》编辑部,天津 300051)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第41题是一道高难度的历史试题。此题要求论证的观点学生较难理解,但在必修课程内容中有依据。认识这道试题的考查目标,有利于扭转教学重知识的传统,有利于教师宏观认识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目前,很多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编制了大量的水平低劣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使学生仍陷于“题海”而无暇思考。如果过去可以说:“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那么现在可能是:高考这样考,很多教师还不知道怎么教。尽管很多省市已经自主命题,但全国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可忽视。重视高考就应该研究高考试题,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改进教学。即便以应试为目的,能跟上高考全国卷的水平,实际也必然要进行素质教育。第41题的导向性非常明显,研究此题,窥测命题思路,可以使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SOLO式的评分要求,似乎旨在引导教学,并不介意各地用传统采分点的办法掌握赋分尺度。考生怎样解答此题,以及各地如何制定评分方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认清这道题的命题依据是什么?考什么?
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内容以中国史和欧美史(缺乏中世纪)为主,外国史没有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非洲、南美洲,因此不是世界史,基本是中西对比的布局。在必修课程的25个专题中概括全球变化的,只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航轮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个专题。选修课中除欧美史和中国史的内容外,亚非只有明治维新、阿里改革两个事件,甘地和凯末尔两个人物。玛雅文明、非洲文明被作为探索的历史之奥秘,古埃及文明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课程内容的欧美史基本勾画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至今的轮廓,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为什么发生在欧洲的线索。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第40题,用恩格斯的话提出了雇佣劳动转化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问题,那道题可以说是这道题的前奏。中国明清时期丝织业出现的雇佣劳动,被视为资本主义萌芽写进课本,已经延续近60年了。但第40题要求论证的恰恰是西欧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中国所不具备的。在必修课程里有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和法律传统,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有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等;这些足以论证历史条件问题。今年的第41题,第一种观点认为,西欧的崛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用必修课程内容论证这个观点,只差中世纪。上述论证历史条件的史实,同样适用于论证这个观点。
第二种观点在必修内容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四大发明对西欧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势力的影响,欧洲人对香料、茶叶的需求,明清时期白银流向中国,以及中国传统商品瓷器、丝绸、茶叶的大量出口,这些也可以论证西方的崛起“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第41题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并没有要求判断哪种观点对、哪种观点错,只要求你的观点明确,答案要做到用史实论证。从这个角度说,这道题又不难。关键在于学习的时候,教师是否有大历史观,是否将课程内容贯穿起来,是否看到课程内容中西对比的布局。所谓知识教学就是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比如了解罗马法,如果只停留在解释罗马法的发生发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万民法,就是知识教学;反之,从《十二铜表法》中要看到“主张权利”的意识:那些古***俗虽然是落后的,但主张了受害者的权利,这是法律社会最基本的特点。如果没有权利意识,最终只能是臣民而不是公民。而这正是中国古代法律及其思想所没有的。因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欧洲能够成为普遍的观念,而在中国至今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怎么可能产生资本主义呢?
这道题的立意好就好在对教学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如果理解到位,史论结合便体现出学科能力。考查的不是对观点的判断,而是理解两种观点及其所依据的史实。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在学术上各抒己见。西方学者持后一种观点的大有人在,著作也陆续被翻译过来。试题所引材料即出自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译著。我国学者论述西方特殊性的著作也很多,侯建新的专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钱乘旦的论文《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最具代表性。
这道试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关注学术研究。
2010年的第40题和2011年的第41题,在学术领域都曾经是热门话题,成果累累。以学术视野看高中课程内容,设计这两道试题,自然而然。20世纪90年代,刘宗绪先生参加高考命题后,也是以学术眼光看高中教材,再以学术观点命题。当时有几道试题与教材内容背道而驰,很多教师看到差距,如饥似渴地阅读学术著作,无论是什么压力驱使,这样的命题导向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也是我们缅怀刘宗绪先生的原因。如今的试题与课程内容及其教材基本吻合,但关注学术的风气却没有那时热烈。当然,一些省市自主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注意力,而实际上地方卷也在向全国卷看齐,2011年的浙江卷就比较突出。近几年,高考新课程全国卷学术引领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高中教师不了解学术,靠自己领悟,或许个别教师能够做到;而了解学术是深刻把握课程内容的捷径。怎样了解学术成果?除阅读外别无选择。读专著、读杂志都应该养成习惯。历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课程内容随着时代而变化。过去中学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农民起义,现在大部分被删除了。不是历史上没有这些农民起义,也不是我们对那些起义的性质有颠覆性的共识,而是时代变了,那些农民起义在这个时代没有更多的教育价值,因此不宜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而现在的历史课程内容有很多是过去不曾有的、让很多中学老教师感到陌生的知识。历史课程的这种特点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从学术层面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这样才能摆脱知识教学的窠臼。2.追求教学立意。
很多有见识的教师都明白并提倡“教学立意”。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没有立意的课堂教学,只在方法上讲求花样,最终学生仍漂浮在知识的表面上。什么叫教学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你让学生理解什么?有人将“立意”比作“魂”,一节课没有立意就只能在知识层面打转。教学立意比“重点、难点”这样的习惯备课模式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比如西周制度,如果教师只在宗法分封制上下工夫,学生也只能明白了什么叫宗法分封;如果教学立意定位在“通过了解宗法分封制,认识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和贵族政治”,那么,学生的理解就深入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无疑也就记住了宗法分封的内容。一节课要求追求教学立意,一个专题也要追求教学立意。比如必修2的专题“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个专题至少用三节课,贯穿的主线是什么?只说政府干预经济,就没有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看透、说透,从凯恩斯主义,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以及赤字财政,金融已成为调控经济最重要的手段,这是当今资本主义的特点。几个相关的专题连在一起复习也要追求立意,例如,“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几个专题贯穿了一个线索: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专题的史实都沿着一个理论发生发展,没有抓住理论线索,学生记住了一大堆事,其实并不明白原委。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也是这样,资本主义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形态,包括它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如果只看到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世界市场等经济现象,那么,必修三个板块中的有关专题就无法串联起来,学生的知识就是零散的,欠缺对西方崛起的理解。教科书并没有交代教学立意,编写者自有他的叙事角度。教学立意不是凭空想象、苦苦思考的结果,只能吸取学术成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立意,这是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另外,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理解的程度是有限的,这也是历史课程的特点,因此教学方法也很重要。
3.讲究教学方法。
有了比较准确的教学立意还要讲求教学方法,这应是教师职业的专长。没有教学立意,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文科班教学尤其如此。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立意则很难被学生领悟。历史课程的成人化一直是挥之不去的阴霾。所谓成人化就是将后世学者研究的成果缩编成课程内容,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学习。例如鸦片战争,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教科书多年来都是这样的叙述程序。其实这大都是后人所看到的,当时人并不知道。后人因为站在历史的高点上,所以看得清清楚楚,把这个事件变得非常条理化,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条理去了解历史,记住结论。如果我们让学生体验学者是怎样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就应该着重鸦片战争的细节,浓缩学者研究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是去成人化。摩擦生电这个原理已经是定律,但是学习物理还必须用教学仪器让学生观察这个现象。燃烧和氧气助燃这个现象在化学课也是必须要做实验的。物理、化学这样重复前人的发现并不是多余的,而是学习入门必须体验的过程。但同样道理,在历史课似乎行不通。历史思维的特征是用史实论证观点,即史论结合。史论结合的培养要贯穿于教学过程。如果是知识教学,不必讲求方法,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背书。素质教学重在培养思维品质,教学方法要为理解历史、培养思维品质服务。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历史思维。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考虑教学方法。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在教学中就应当将教学立意寓于史实的铺垫之中,尽量启发学生自己认知。相声艺术讲究“抖包袱”,包袱“抖“得响(获得满堂笑声)在于铺垫,铺垫越充分,包袱越响。有笑料不会铺垫,就没有效果。教学方法也是这样。讲史实是为理解和认识,怎样使学生理解、认识,铺垫的方法就是教学艺术。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简介】任世江,男,1950年生,天津人,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
第四篇:2019高考历史一轮浙江专版第33题对题练
第33题对题练
题组一 2018年4月浙江选考
真题1 先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遗产
(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未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对应练
1.(2018·浙江绍兴学考选考适应性考试)(加试题)秦朝不但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且还确定了一套与皇帝地位相适应的陵园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两丞,秩千石(注:秩千石指官员俸禄),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监御史,秦官,掌监郡。……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与分离,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监察官员的高效行使权力。
——曾小华《强力与无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政治分析》
材料二 兵马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整理
(1)写出与材料一直接关联的秦朝监察制度的官员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秦以来的古代监察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陵的建造原则。
题组二 2017年11浙江选考
真题2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遗产
(加试题)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材料二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就“中轴线”而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中轴线”表现了“择中”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综合材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对应练
2.(2018·浙江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冲刺押题一)(加试题)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造就了人类文明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而北调几废。……而吴中以北曲擅场者,仅见张野塘一人,故寿州产也,亦与金陵小有异同处。……今南教坊有傅寿者,字灵修,工北曲,其亲生父家传,誓不教一人。寿亦豪爽,谈笑倾坐。若寿复嫁以去,北曲真同广陵散矣!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材料二 任继愈先生指出,有四种文化现象引起注意,即第一文化的继承与积累现象;第二文化衰减与增益现象;第三文化势差现象;第四文化的融合现象。建筑文化亦如此。对于以上四种文化现象,我们从不同史实出发形成了以下认识: ①新文化运动为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对待中西文化势差 ②以古希腊罗马建筑文化为例说明建筑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 ③以颐和园为例说明建筑文化的融合现象
——根据吴庆洲《建筑文化传承融合与演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代中后期戏曲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昆曲是如何吸收北曲长处的。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史实,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认识?请扼要予以论述。
3.(2018·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题)(加试题)科举考试中经过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进行复试,由于在御殿中进行,称殿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主考官逐渐与考中的举子,形成一种私人关系,也在官吏之间形成各种不同派别。宋太祖开宝六年,首开殿试先河,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成为“天子门生”。殿试科目只有一种,就是策问。策问第一层是选经义中有关治国方略的某一基本论题,让对策者从经旨上阐述;第二层是让对策者围绕第一层中心论题,联系历代及本朝的相关治国实践展开论述和分析;第三层是提出当今治国中存在的与主论相关的实际问题,让举人讲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刘海峰《科举学导论》 材料二
图一 清末殿试宫殿
图二 紫禁城某区域
宫殿群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科举考试中设置殿试的目的,并概括殿试策问内容的特色。
(2)阅读材料二,指出图一照片中的“殿试宫殿”在图二中的位置(填写代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二建筑群的地位并简要说明其文化内涵。
题组三 2017年4月浙江选考 真题3 中外杰出的历史人物
(加试题)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中国没有经历产业革命,但不能抹煞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中为争取中国现代化而献身的人的动人事迹。中国人自制轮船的试探,在福州船政局开办不及十载的1875年便已开始发动。从20世纪开始,中国大地上的追赶先进和推动现代大机器工业发展进行的奋勇拼搏展现出新的场面。詹天佑和他所设计的“与他国无关”的京张铁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詹氏早就自豪地说:“中国已渐觉醒。”认为“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
——摘引自《詹天佑文选》、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
材料二 回顾詹天佑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
——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所提示的角度并联系所学,指出近代民族工业最初产生的时空范围,分析说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路径。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对应练
4.(加试题)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
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
(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
5.(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据《论语·先进》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材料三是谁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相似之处?
(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题组四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 真题4 古代中国的文化遗产
(加试题)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亘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对应练
6.(加试题)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骄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时它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烽火墩台。……沿山脊线起伏的超长墙体曲线是它整体的形廓,展现了线的力量与韵律。无数垛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于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感。——屈琳《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视觉艺术表现特征》 材料二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主题宣传图(1)材料一提到了哪些长城建筑的组成部分?请依据材料概括长城的建筑艺术特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长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7.(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城之利,烽燧明而野易清也,攻拒久而兵易集也,粟入多也,生息繁也,小举之莫能犯也,大举之易于调伏为应援突击也,虏归之难而不敢深入也。——[明]尹耕《塞语》 材料二 南京罗缎铺,苏杭绸缎铺,潞州绸铺,泽州帕铺,临清布帛铺、绒线铺、杂货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明]万历《宣府镇志》
材料三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世界遗产委员会
材料四 我看见一段段长城得以修复。可是简单的、粗暴的修复,惟一的作用就是让长城失却了历史,同时失却了灵魂!我就只喜欢拍那些真实的、残缺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长城。因为,那是历史,那是美的语言,那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财富。——陈长芬《仰望长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长城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长城关口张家口互市贸易的情形,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样评价的依据。
(4)据材料四,指出保护长城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及其原因。
答案精析
真题1(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2)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精神:工匠精神。
选择阐述②,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对应练
1.(1)名称: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2)特点:比例匀称,神态逼真,色彩绚丽,个性鲜明,成功把握整体效果;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的磅礴气势;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原则:事死如生。
真题2(1)含义: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突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2)侧重分析①,中庸思想。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完美事物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
侧重分析②,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对应练
2.(1)状况:南曲繁荣,北曲式微;父子相传的封闭师徒制,传统戏曲技艺容易失传。吸收:在曲调演唱上,吸取北曲“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长处,形成水磨腔;在曲调运用上,借鉴结构严谨的长处,强调宫调、板眼和平仄,克服了南曲音律上的缺陷;在乐器伴奏上,吸收北曲管弦伴奏,使其具备了戏曲声腔的条件。(回答任意2点即可)(2)侧重认识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弊端,所以他们提倡向西方学习救亡中国。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但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的偏向,对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有一种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思想倾向。
侧重认识②:罗马人继承了建筑艺术:希腊柱式建筑、三角形门墙。图拉真广场内乌尔皮亚廊柱大厅排列的多彩大理石柱,万神殿门廊的设计呈长方形,希腊式的三角形门墙,整体风格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罗马艺术在传承希腊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点:罗马拱门和圆顶建筑特色。如大斗兽场把希腊的柱式建筑与罗马拱门式建筑相结合;万神殿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
侧重认识③:颐和园将各种不同风格园林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博物馆。政治活动区与居住区主要建筑呈现北方四合院风格;江南水乡风格的苏州街,呈现江南园林风格的谐趣园;象征藏式寺庙建筑风格的四大部洲;唯一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白色石舫;佛香阁仿杭州六和塔而建造,昆明湖的西堤是模仿西湖苏堤而建,呈现典型杭州西湖风格。3.(1)目的:防止结党营私;方便皇帝控制科举,加强君主专制。
特色:既测试举人对经义的掌握,又测试历史及时政;同时注重举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任意答出2点即可)。(2)位置:①。
地位: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
内涵: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体现儒家礼制思想和皇权的至高无上;所有宫殿面朝正南方,体现一国之君“南面而王”的正统观念。(宫殿群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体现阴阳学说)真题3(1)范围:19世纪60年代;沿海地区。
路径:洋务派官办企业;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和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部分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2)倾向于①,选派留学生,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知识;推进洋务事业,培养洋务人才;开创中国近代留学运动;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工业企业;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倾向于②,成功建造19世纪末中国最长铁路大桥;主持设计建造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创造铁路史上的奇迹;维护中国铁路权益。技术报国。对应练
4.(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激励直言。
(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
(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5.(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亚里士多德。两者均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两者都认为“中庸”是一种美德,并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3)①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了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真题4(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
实际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侧重解读②,内政: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应练
6.(1)组成:城墙;敌台(敌楼);烽燧(烽火台)。
特征: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因地制宜;和谐统一;技艺高超。
(2)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7.(1)作用:便于军事防御;保护边民正常生产生活。
(2)历史信息:边关贸易繁荣。原因:长城内外经济的互补性;历朝政府设置边贸市场。(3)依据:长城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诞生了众多关于长城的传说故事;留下了大量关于长城的诗词歌赋。
(4)原则:真实性。原因:尊重历史。
第五篇:2015年高考历史真题:第7课启蒙运动
恒谦教育研究院
第7课启蒙运动
1.(2 015•山东文综•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考点】启蒙运动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拜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的就,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
【答案】D 2.(2015•北京文综•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来源:学。科。网]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考点】启蒙运动;《独立宣言》
【解析】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5•浙江文综•39)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随后,洛克发表《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
(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根据材料概括洛
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1页 恒谦教育研究院
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10分)
【考点】(1)牛顿和经典力学;启蒙运动——洛克思想主张
【解析】(1)第一小问名字,依据材料一中“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可知是牛顿;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经典力学对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三小问主张,依据材料一中“
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得出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据“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得出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据“当统治者滥用权力,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它”得出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第四小问影响,依据所学从对英国和其他国家反封建斗争的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1)伟人:牛顿。(2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2分)
主张:君主及其政府的权力源于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利;君主及其政府威胁人民权利时,人民有权推翻它。(4分)
影响: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支持,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产生广泛影响。(2分)
西安恒谦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