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考对新课程高考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
对新课程高考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思考
湖州中学 叶盛
今年高考是浙江省继海南、广东、山东、宁夏(2004年)和江苏(2005年)五省区先行进入课改实验之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第一个年头。在这转折性的一年,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工作迎接高考,并争取创造优异成绩,这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期望的工作,因此,这一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今年的高三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这一届民办学生整体上学习底子薄弱,和湖州其它直属学校同类竞争学生在中考时就有一定差距,(2006年中考分数线:浙北高级中学 554,湖州二中择校 582,菱湖中学 567,湖州一中 558,吴兴高级中学 572,湖州五中 544,南浔中学 550)。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十分欠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这样,如何推动其努力学习,如何扶优补差兼顾两头抓中间就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新课程在理念、内容、体系上相对于已经十分熟悉的老教材而言做了很大变动,这会导致对一些知识点在深度、广度、整合等方面的把握上造成一定难度。
三、今年是浙江省文科综合首次独立命题,因此研究高考,如何把握其命题思路十分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本人特别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先学再教和边学边教结合,突出复习有效性,避免教学盲目性。
要突出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在新形势下加强自我学习和提高。
作为身处新课程第一年高考的一线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指导意见和新教材。目前对我省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本,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外,还有《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纲)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这些文本在我省范围内均具有政策性的指导作用。认真研读这几项文本对于历史课程各模块和各专题的要求,才能正确地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和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深度,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期达到复习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实施复习有效性策略的首要。
在此基础上,本人从教材处理和充分利用指导意见、合理安排复习轮次和时间、精挑细选试题掌控知识与能力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有效度、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分层教学等方面,针对高三历史总复习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性复习,以达到提升总复习效益的目的。
具体情况如下:
二、在教材处理上不主张“两个叠加”,充分利用“教学建议”中的归纳性补充资料。
所谓“两个叠加”即“不同版本教科书知识的叠加”和“新旧课程知识的叠加”。本人的策略是:根据指导性文本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明确要求,将教材作为体现显性知识的载体,指导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其研读史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将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和新旧课程知识进行简单叠加。
在诠释《课标》的要求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选材时会选取不同的历史素材作为教科书的知识点。如在对“新航路开辟”这个历史知识点的复习中,岳麓版教科书较全面地介绍了亨利王子、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而浙江省用的人民版教科书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材仅用了一幅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和一句“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一场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地理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浪潮”的表述。在2009年考试说明中以“新航路的开辟”一句作为考试内容,没有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如何在高三的复习中把握复习尺度,我们依托的省颁《指导意见》中的“教学要求”将其具体化为:“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从地区交往、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殖民扩张和掠夺等方面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应用和整合有效的文本和地图等资源,针对“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而不能简单地将两个版本的历史素材进行叠加,更不能将旧教材中的观点和知识点强行叠加到新课程的复习中。
要认真研读《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栏目的有关文本,以其中提供的归纳性的补充资料为纲,以教科书的史料为素材,重建和拓展知识结构,以达到复习的有效性。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针对《课标》的有些相对模糊而宏观的表述进行基础知识的取舍时,会出现知识结构和要求上没有交叉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建议”栏目中提供了归纳性补充资料,这些归纳性补充材料对于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有效把握复习的内容与要求,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性依据。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指导性文本的归纳性补充资料,是在反对不同版本的知识简单叠加的指导思想下,提高历史知识学习效益的有效策略。
三、合理安排复习轮次和时间,注意三轮复习的链接和连续性。
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的高三复习过程看来,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但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安排是否合理而有效,还得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等因素,三轮复习的策略应该遵循“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学制宜”的原则。这一届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我在每一轮在时间、内容和难度的安排上相对于以往的高三历史教学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轮复习:重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计划的重要环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下一轮复习的成效。高考历史科目的试题分配是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为52分。其中必修内容的分值约占90%,选修内容的分值约占10%。,通过对《考试说明》后附样卷的研究和分析,12道选择题中政治史3题、经济史3题、文化史2题,综合题2题、人物1题、战争与和平1题,比例合理。但是从样卷中看,组合选择共有六道(当然,组合选择的题量有点不正常,一般为2道,但说明了今年高考的一种趋势,也就是基础性强),主观题中,中国史与世界史各一题,然而12道选择题中,中国史占了9题、世界史3题,这说明中国史将是今年高考选择题的重点,而且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目的可能会非常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的学情实况,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是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根源,没有基础,学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在时间安排上本人从第一个学期(从暑期)开始到2009年3月底一模前,在内容上将复习重点放在了三本必修教材上,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从09年高考卷上看这部分分值比例在100分中占了88分。
具体做法上以双基为突破口,以章节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历史的基础就是史实记忆。对于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由于考试范围比较广,牵涉到古今中外众多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复习到哪一段,就记住那一段,等到再复习下一部分时,前面的内容又忘的所剩无几,包括一些基础较好平时学习也很勤奋的学生,遗忘率也非常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帮学生总结历史记忆的方法,在复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尽量以点带线带面,把能关联到的知识都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反复记,记反复的习惯。在抓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复习的实效,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默写和抽背,及时默,反复默,在第一轮复习中特别是后半阶段我经常组织默写和抽背,做法是提前一星期告诉学生默写的具体范围,并明确说明题目全部出自教材。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养成经常自觉看书的习惯,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虽然时间长久后会有所遗忘,但总体来说学生记住的知识点总是积累的越来越多。从最终效果而言比较令人满意。第二轮复习:大通史加小专题兼强化性训练。
时间安排在全市一模后二模前。
09届高考是浙江新课改以来的首次高考,与旧高考相比自然有许多新的地方,其中最大的新,就是新课程的教材是按照专题的方式,通过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分别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这件事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就需要高三教师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把复习顺序颠倒一下:第一轮还是按照书本的专题进行复习,而且特别强调细致,扎实,因为教材是学生认知的载体,学生在解题时所需的知识必然去映射书本,没有书本的基础,以后的复习都无从谈起。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我采用的是通史专题的方式。什么叫通史专题的方式呢?即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几个复习的模块,每一复习模块内再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纵横交错和融会贯通,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而不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然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专题体系,也就是说,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对于一个考点,就可以迅速的给它定位,并且可以“瞻前顾后”,连贯的掌握知识,这样,形成知识体系就顺理成章了。
高三教学一个非常现实的任务就是高考,因此,考试,特别是善于考试仍是每个考生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要想有效提高应试能力,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大幅度的强化训练,这个阶段应安排在考前的两个月左右。所以第二轮复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能力提高和解题训练,着重训练学生应用第一轮复习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以实题的方式来进行解题训练,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达到提高解题能力以应对考试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
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入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第二轮复习阶段应该是最辛苦的,采用通史加专题方法备课量大,同时要精选试题,自己也要做大量的试题,并且这个阶段也是分层教学(扶优抓中间)的关键时刻。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并穿插热点。
这个阶段,针对学生情况,我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进一步夯实基础。对照《考试说明》与《指导意见》,根据考点,采用回忆教材内容的方式进行复习,回忆教材内容。如果回忆不出,就及时翻阅教材。越临近高考,就越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复习,学生对教师的复习安排要确保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一阶段,我强化了对学生的默写和抽背,基本上是每星期两次,每次提前三天确定范围。
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复习每册教材中自己感到比较生疏、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注意每一册教材的最后一个专题,因为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在复习中比较忽视的地方(因为在上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是马上要进行考试了,教师往往上的速度比加快,学生自然很生疏);另外要注意的是史实性知识点很多的专题。如政治史中“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经济史中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演变、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表现;思想文化中如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欧洲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选修1A《战争与和平》的最后两节内容。
最后几天我指导学生重点看本学期历次文综试卷,主要看那些自己考试时候错的、而概括性比较强的试题,特别要关注那些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放在主观题上。主要目的是看主观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因为概括性强、跨度大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能够成一个专题线索,极有可能这些知识点在试题中会有体现。另外,这几天,最好每一天能做10道左右的简单的选择题并看道附有答案的主观题,目的是保持考感。
另外在第三轮中我也注意穿插讲解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热点,主要指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情境性材料(历史与现实)与某些重要时政的结合点。类似的试题在某一省区首次自主命题时往往有所体现。如2008年海南历史卷“东盟题”就呈现了这一特色。就浙江地方特色而言,要特别关注有关经济、文化(思想)类的情境性史料,如唐代越瓷(手工业)—明清城镇(商品经济)—民族工业(资本主义企业)—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如一些城市发展的状况,绍兴(越国都城)—杭州(南宋都城)—宁波(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浙江经济发展的模式典型代表:宁波帮创业上海与开拓香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代表——温州发展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还如浙江省历史名人: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心学)、黄宗羲(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文化名人——蔡元培、鲁迅等。
四、精挑细选试题,掌控知识与能力难度。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 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针对以上所述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本人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网上(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和课辅中精选试题,以期达到精练之效果。
在对知识与能力的把握上,我的做法是:认真细致地研读有关文本中特别《指导意见》对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行为动词,充分理解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与定位,把握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与深度,对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对知识与能力的难度定位。
作为教科书,在知识结构、史料选材和分布、对历史因素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必然有其相对均衡的要求。但对于高三的复习课而言,简单地依靠教科书对知识的均衡性表述是不足以支撑考试要求的,应该根据上述指导性文本的精神,认真研读文本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行为动词,以确定和掌控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和难度。
一般而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常采用“知道”、“了解”、“列举”、“例举”、“概述”、“归纳”、“理解”、“认识”、“分析”和“评价”等行为动词,以区别对知识的学习要求的深度和难度。如《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对必修Ⅰ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表述是:“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中“列举„„史实”、“了解„„内容”和“概述„„事迹”属于相对显性和浅层的知识的重述与再认的要求,“分析„„主要影响”在能力方面有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体会„„精神”则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特点。
五、提高解题能力和有效度。
我的策略是:以实题训练的方式重新梳理和再现知识,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建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注重的良好解题习惯和答题规范的养成,力求提高解题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率。
(1)在复习中呈现试题,在解题中再现知识。
对书本知识的复习是为了储备一定量的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以应对解题时理解材料和解题答案的应用之需,然而我们在进行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时常常发现一个现象,即学生未能有效地把已经通过“背书”而掌握了的历史知识有效地应用到问题的解答中。拙以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未能在知识的记忆与解题能力的应用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链接”。
这方面我的感受是,首先自己要储备一定量的习题,并具备一定的命题能力,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复习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点衍生出试题,进而指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学会主动发现和捕捉命题点和命题角度,长此以往,知识的记忆与解题答案之间的链接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自然形成。同样,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一样能以此链接取之于记忆中储备的历史基础知识,由此产生的书面化的表述语句对于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的有效性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材料题的答题有效性
现行高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主观题)基本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较为密集的史实堆积和多问题的并列设问,是学生解题时常常出现的思路不明、仓卒下笔、答案模糊或答非所问等现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总结出的三步解题的建议,通过典型习题向学生强化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粗读材料,找题眼。所谓题眼者,即材料的核心,简而言之即几段材料能够并列成题的核心内容。以上题为例,题眼应该是“家庭观念和家庭模式”。这个题眼可以作为大部分答案特别是开放性答题的主语,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离题。
第二步:细读问题,找关键词。明确问题的关键词是有效解题的基础,认真研读每一问,明确问题的关键是问原因、影响,还是要你归纳特点、列举现象等。
第三步:带着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不建议一次次地细读所有材料,而是带着每一个问题的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
通过以上的解题步骤,基本能够在立足于不离题的基础上,结合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语言,进行有效地解题。
六、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时间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如对薄弱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后辅导中尽可能地提出那些主干知识有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一定提高后,再逐步加强能力方面的其它要求。平时也积极向他们传授如何记忆、如何理解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中上学生,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已有知识体系上学会发现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所学知识学会自我整理。对待解决问题中的失误,对薄弱生采用为他们分析失误原因,提示答题技巧。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让他们自觉找出失误所在,然后共同分析解决,另外在细节问题上强调关键点,在解决问题上更要细致,不可疏漏。
以上是本人对2008学年浙江省实行新教材第一届高考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思考,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仁指导。
2009年8月
第二篇:对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求活
求实
求真
——对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邱克稳
新一轮的高中课改即将在天津市全面铺开,新课程中历史教材的改动无论从体例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有了重大突破,同时也提出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模式,即“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成为主人”。应该讲这是历史教育的一个突破,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努力方向。就我的理解而言,是希望还给学生一个真正认识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为尽快适应新理念,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也曾多次去听新课改地区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大多课堂活跃,教学手段多样,课件精美,但总有些东西让我对历史教育的方向产生了一些模糊,反复思考之后,有如下一些认识,可与同行商榷。
一、“活中求实”应是历史课堂中教学手段运用的出发点 在我听到的这些历史课中,所有的老师都在为课堂是否活跃大伤脑筋,为此,老师们几乎将能让课堂活跃的招数悉数用上,课堂提问、学生表演、课件演示、竞赛讨论、现场采访等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可以说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有的教师还力争做到让每位学生都有了发言或展示的机会。然而,一节热热闹闹的课下来,学生体会如何呢?记得我曾在一次教学活动结束后,问到身旁的学生几个本课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生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说不太清楚,我又问到这课教材你看了几遍,回答是大概一遍吧,再问你有没有不懂或要问的问题吗?答曰没有,我都懂了。(这可是在刚刚没有答出我的提问之后说的)。我想也许学生是怕让自己的老师没面子,抑或是我问到的学生恰巧学习不太认真。可是仔细思考后也不难理解,一课教材不读几遍怎么能对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又如何提出问题,然而如果连一些基本史实都不知道的话,历史思维能力如何发展,历史素养如何提高?
我认为课堂活跃不等于浮躁,特别是在高中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一节课不一定有多少表演或提问,但如果能让学生多读几遍教材,并能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再或者围绕一个问题大家认真探究,深入思考,让学生的思想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也许有的学生对一些问题没有考虑好,一节课中没有发言,但课下他却为了能弄通一些问题而积极寻找资料,这能说这节课不活跃吗?记得曾听过一节课,由于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共鸣,同学们认真听老师阐述观点,之后仔细思考,课堂中大约有25分钟以上都是在静寂中度过的,但当我看学生们的表情时发现,学生们时而皱眉、时而看书、时而点头,随手翻看一位学生的教材,上面画了许多记号和问题。可想而知这是在认真思考后的痕迹。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从表面上看并不活跃,甚至还有些死气沉沉,但学生的思维却被极大的激发出来。当然,我不是说历史课堂热闹就不对,课堂活跃是必然的,但问题是怎样的一种活跃,如果能就一个教师巧妙设计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运用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让学生深刻感悟进而产生思考,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在活中求实,这才是我们设计教学手段的出发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能引起思考的问题:例如你怎样看拿破仑?戈尔巴乔夫与苏联解体等等,或创设能让学生感悟的情景,如课前向学生收取纸张税来理解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等。这种在活中求实的问题,学生既要了解当时的基本史实背景,又可以产生一些思考,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方向。
二、“活中求真”应是指导学生探究思考的关键
还有一种课堂,教师给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搜集了许多资料,在课堂中学生们确实在激烈的讨论或辩论,同时还不时闪现出不同的智慧火花或不同的观点。应该讲,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倡导学生感悟体验的教学风格在逐步推广中,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它符合新课程理念中“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但问题是有的老师在课堂中过于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唯恐承担起“扼杀学生创造能力”这一恶名,因此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均冠以“你很有想法、你很有创造力、你的思维很独特”等等激励性语言。或者还有一种就是在整个课堂中几乎听不到教师的点评,任由学生高谈阔论。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尊重学生个性吗? 我们知道,中学生是学生的思维正在走向成熟期,也就是说他们还不能比较客观的看待历史。他们确实有他们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且有的非常好,但他们形成这些观点的同时又有许多是不太完整的,甚至还有些错误或偏激的观点,那么,我们的老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引导或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观点或见解,老师要分析出“好”好在哪里,不科学又体现在哪里,在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会客观评价。也就是说,学生主体体现的同时必须要有教师的主导。尤其是历史学科。
历史学科本身是人文科学,我们所学到的史书本身有很强的科学道理,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同时许多社会现象也容易混淆学生的观点,而许多历史实现现在也很难定论,是需要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去探索和思考的,我们历史教师就是要培养学生去努力探究历史中的真,探究并还原真的历史,那么老师就有责任去引导学生如何识别历史中的真,指导学生用怎样的怀疑态度去研究历史,所以点评非常重要。学生思考和教师点评应该是这样一种关系:学生读书感悟,教师送氧助燃,让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够在恰当的时机熊熊燃烧。
当然,要做到这点,教师自身要勤于学习,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是说,教师的点评能否恰当,能否掌握好是否送氧的时机,就要倚仗教师的源头活水了。因此,我主张,在充分尊重学生活跃的创造性思维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学会去伪存真,这样的活中求真,才是我们所要发扬的创造性思维。
三、“真中求活、活中求实”会让我们历史学科恢复它应有的地位和功能。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高中教材改了,但由于初中历史学科的不受重视,基本没什么历史基础,突然改成模块教学,师生很难完成学习任务。听的几节课中,就有的老师抱怨,为了这一节课,已经给学生补了几节课。试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恐怕现在的课是谁也完不成任务,而为了完成任务,就势必又回到原来的满堂灌的局面。满堂灌的结果是学生再次成为历史史实的奴隶。何谈历史学科的地位和功能。
但在我校所任教的历史学科中,却有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学生上到高中,历史知识不仅没忘,还利用寒暑假阅读了大量的历史书籍。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历史教师在真正还原历史课堂。例如,我们从让学生学会历史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我们开的选修课中有对历史书籍的指导、历史人我的分析,影视作品的指导。学生会学历史,而且觉得有意思时,就会将其变成自己的一项业余爱好。这种现象让我认真地思考过,中高考确实能让一些学生对考试科目倍加重视,这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事实,我们不能让所有的学科都变成中高考的科目吧。因此还是要下功夫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上。如果我们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活、实、真”,充分调动学生历史学的主动性,这次课改,我们就能为历史学科创造出新的活力。总之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热闹、活跃,更重要的是如何指导学生去分析历史、去寻找历史中的“活、真、实”。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探究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策略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堂文字实录
有关教学有效性方面的评价
宣城四中余永华
学习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课堂文字实录后,觉得本课在有关教学有效性方面,做到了以下几点:
1、合理调整教材内部顺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学情采取倒叙式顺序,由果溯因。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入手,在第一时间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起到引人入胜之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思考历史的习惯。
2、灵活安排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从学习内容特点出发,灵活安排多种学习活动,打破历史课堂单一的师讲生听、生记的局面,让学生自己动眼、动脑、动心、动嘴,使课堂学习生动活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问答法。本课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形成一串问题,构成问题链,让问题之间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历史脉络、建构知识网络,特出示了以5个问题:1.唐朝的主要水陆交通路线怎样,请你说出几条路线的起止点?2.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3.唐朝与日本交往开始于何时?唐朝文化对日本有何影响?东渡日本的高僧是谁?有何贡献?
4、唐朝和新罗交往史实有哪些?
5、玄奘何时西去何方取经?回国后依据自身经历著有什么书?此书有何价值?
2)讨论法。本课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能从对唐与三个国家交往的内容的分析,得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第三个特点,采用了讨论的教学法。这种讨论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形成了热烈的局面,又激发了学生思考,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总结。
3、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
本节课教师作了精心备课,恰当地把《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引入课堂。我们知道歌曲为初中生所喜爱,并能活跃课堂气氛,传达特定的精神和情感,起到特殊的历史教育作用,使历史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享受的课堂。
第四篇: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对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思考
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侯丙锋
今年是我们河南省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第四年,也是我们河南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二年,我也在探索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怎样应对新高考的挑战中走过了三年多的路程,下面就结合我自己的体会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历史教学问题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领会课标精神
在过去的“大纲”教学时代,教学大纲对教学知识点作了详尽的要求,对教学顺序也作了严格的规定,教、学、考均以教材为依据,大家只要按教材顺序把内容讲深讲透,教学任务就完成了。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而且,现在的情况是“一标多本”,仅我们省就有四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教材版本不同,教材内容也有区别,但高考试题是一样的,况且新课标全国卷全国今年有14个省份使用,其他省份也有很多版本的教材,那么高考试题只能依据《新课程标准》来命制,因此,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应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当前的日常性工作,认真领会新课标精神。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点,强调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并且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二,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来组织实施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而新课标的理念在2011年的高考中已经有所体现,尤其是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例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第41题,就强调运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论证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因此,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依据《新课程标准》,来组织实施,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这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的教学目标集中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例如,新版高一历史教材进行复习时就可以以专题形式重新整合了教材,淡化处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一些偏、难、繁、旧的知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条理线索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建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地配合他们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设计“阅读与思考”栏目,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倡导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要求的把握和选择。活动课的安排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这种课型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即在历史学习中,学生通过形 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使学习历史的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体现在课堂教学理念中,教师应作为一名学习者和参与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尽快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加强学习和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以适应新课程需要。
(二)要实现课堂的转变,课堂教学过程要实现由教师教的课堂向学生学的课堂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让学生参与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设多种有效的活动,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具体表现为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多种有效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探究:多数以问题趋动为主,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思考性、挑战性,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的过程中,一般是在教学难点、疑点处设计讨论,给学生三至五分钟交流时间,然后再让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再加以点评。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是有些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比较散漫,不得要领。往往给人的感觉是流于形式。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感受到在讨论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梯度,有思考性的问题。讨论题要具有启发性,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使其思维有一定的自由度。问题一般涉及三类:一为史实性问题,学生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述。二为解释性问题,根据教材可以基本解释清楚。三为评价性问题,学生要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研读补充材料,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每一学生的结论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一类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如何评价洋务运动”、“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等。互动:突出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合作:小组分工,通力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欣赏:倾听或观赏与本课有关的影视作品、音乐和图片。展示和展讲:通过角色扮演,再造历史场景,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交流:交流各自学习的心得体会和感受,以及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第三,要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教材中语焉不详的地方,课堂上单纯的说教,很难让学生真正的深入理解,突破难点。网络中大量的图片、视频短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只要认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当地运用,就可以变枯燥的历史“一言堂”为生动的历史“大观园”。如在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课时,红军长征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难点问题,课本上对本部分叙述简略;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搜出了历史地图,采用路线方向的移动、区域颜色闪烁、图片、视频短片的插入等演示方式,使死地图变活。学生积极认真的参与其中,兴趣很高。在课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好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动态的文字,动感的画面以及优美的音乐,生动的解说,一幅幅历史画面生动地呈现在眼前,可以很容易地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氛围当中。对于现代的高中生来讲,用老一套的方法讲述他们熟悉的东西,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恰恰克服了这一弊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达到了课堂改革的目的。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解决时间紧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使用视频、丰富多彩的画面去调动学习主动性,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第四,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新课程新课程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使用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并且要求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展现主动性,要求历史课堂具有生活化倾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少了一些传统的羁绊,但只有对自己的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才能增长历史教学智慧、加快自己的专业成长。即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为过去的许多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正在受到新课程的挑战。我们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在不断变化,使得原来自认为很出彩的教学设计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各有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历史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思维也是动态的,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的。教学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如班风、学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
总之,历史新课程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潜能的开发者,课程改革的研究者,教学艺术的探索者。换而言之,就是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者中的首席”,而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的传统角色。
河南省禹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侯丙锋
邮箱
504734064@qq.com
电话
***
第五篇: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高三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随着普通中学生源质量的逐年下降,教学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笔者这几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努力寻求走出困境的方法。在市教研室高中语文科的专家和市重点中学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确立了以改革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带动语文科高考整体质量提高的教学研究方向,终于初步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下面就是笔者在高三作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高三作文教学要研究学情,洞察现状
中学的学生语文基础差,整体水平低,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作文能力差异明显,学生的作文意识薄弱,没有把作文视为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活动,一到作文就紧张,就有一种压抑感,搜刮肚肠,没的可写,从而产生一种畏难情绪。而面上中学的作文教学明显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靠天吃饭,或是目标过高,学生望而生畏,或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通盘的考虑,系统的训练,长期在低效高耗的运作中徘徊。
二、高三作文教学要有教师可为的思想
高考试题每年都力争出新,这是公认的。但是,年年都要出新,我们就要问一问:究竟能新到哪里去?新是相对的,稳定是绝对的。从这两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来看,作文平均分没有提升上去,水平也没有提高多少,倒是反映出我们学生的作文基础越来越走下坡路。这说明了我们不少老师在作文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过于追求文风的花哨,过于追求写作的技巧,内容空洞,堆砌材料,无病呻吟,假话空话连篇,完全背离了写作的正道。可以说取巧的作文训练是不可取的。
大家都知道学生能力形成的起始点是:练习,一种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作文教学自然要从学生的“练习”入手,指导学生的“练习”,使这个反复进行的动作方式科学高效,能够最优化地形成技能,进而形成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技能,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形成能力的条件之一。技能的形成则只有通过练习达到。能力的形成过程之一应该包括这些环节:练习——技能——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应把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梳理出来、排成序,然后通过练习一个个解决,配合上相关的选文组成单元,一个单元解决作文的一个重点问题,虽还是做综合作文,但作文指导、批改、评分、讲评都突出训练重点,符合单元重点要求的给高分,非训练重点的问题在以后的训练单元中去解决。这样就形成了以作文技能为中心,读写结合,选文服从技能训练的作文教学模式。
同时,还要遵循高考作文的写作规律。高考作文的写作具有其特殊性,不仅要遵循一般写作训练的规律,更要遵循高考考场作文的写作规律。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不同于作文竞赛,更不是随感而发的“自由”文章,它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高考作文质的规定性是指作文必须围绕所提供的“话题”或材料内容、含意作文,不能随意而为。高考作文量的规定性包括字数的最低限制和写作时间的限制等等。我们必须知晓这些限制。在训练时让学生适应这些限制,运用好这些限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
三、高三作文教学要有序列,统筹安排
高三作文教学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目标,让学生在作文能力方面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每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二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一次次的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笔者是这样构建自己的训练序列的: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主要内容是语段写作、议论文说理的方法、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分解论点的方法的训练等等,一般安排四到五次这样的专项训练,目的是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为学生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创造条件。
第二阶段:结构技法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快速搭建好文章的结构框架,训练运用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文章的能力,其中又以并列式为重点。每一种结构模式训练两次,总共是六次,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议论文的结构模式,减少因思考运用何种模式而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让学生把构思的主要精力放在审题立意和选用材料上,从而达到快速成文的目的。
第三阶段:审题立意的训练。训练学生快速审准题意的能力,训练的重点可放在话题作文,分为一字型、一词型、句子型、观点型和寓意型等几大类别,加强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力求让学生的审题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一般进行五到六次针对审题的专项训练,达到不管拿到什么题目都能快速准确确立中心的目的。这阶段依然不能放松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练习。
第四阶段:作文升格的训练。这个阶段是在经过前三个阶段的训练后学生的作文基本定型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安排的。主要内容是全面巩固前阶段训练过的内容,能自觉的发现自己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学会针对问题进行修改,掌握提升作文层次的方法,使自己写作的特长突现出来,同时对自己写作的薄弱环节进行补缺,力求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一次新的飞跃。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引导,重在心理调试,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四、高三作文教学要以范文开路,微观指导
高三作文教学以作文问题为中心,实际上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来组织的教学,大量使用选文,但选文的地位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选文服从于训练,真如叶老所说无非是例子。这才是完全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真正立体的能高效培养语文能力的语文教学模式。
选文首先是自己学生的作文。选这样的作文既亲切又符合学生的实际,而且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或警策作文。为了挑选出合乎每一次训练重点的作文,需要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选出优秀作文和病文。病文比较容易挑选,优秀作文需要斟酌斟酌。为了激发更多的学生对作文的热情以及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写作成功的乐趣。我们每一次都尽量挑选不同学生的优秀作文印发给全体学生,这样能激励更多的同学写好每一次的作文,因为每一名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让老师看中,都使出浑身解数。一年下来,有三四十位学生的作文都得到了发表的机会。
其次是非常标准的名家名篇,主要有《理想的阶梯》、《说“勤”》、《怀疑与学问》等等。这几篇文章确实是经典的议论文,它们很有学习和模仿的价值。比如《理想的阶梯》,我们觉得除了字数,这篇文章简直就是为高考议论文量身定做的。别的不用多说,比如题目(简洁醒目),比如语言(朴实无华),比如材料(丰富得不得了),就是这结构安排,确实非常出色!它在结构安排上使用了中心论点加分论点的形式,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从“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三个分论点,去论证“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这一中心论点“。”从“刻苦勤奋”“珍惜时间”和“迎难而上”去突出“奋斗”,说服力强,论证严密性高。同时,可以使文章层次性增强,思路清晰,一目了然。选择名家名篇的文章,都是有定评的文章,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名家的作品也并不总是高深莫测的,其实也是我们可以学的,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再次,选择高考和各地模拟考试中出现的优秀文章。这些文章新颖的立意、巧妙的构思、充盈的才气、酣畅淋漓的语言表达或许是我们的学生学不来的,但是文章的思路、结构、材料是完全可以通过模仿而习得的,比如2006年的广东省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的光芒》,它采用的是对照式的结构就是我们的学生可以学得到的,又如2007年的广东省优秀作文《实现心中的理想》,它采用的是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也是我们的学生可以学得到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每年各省涌现出来的大量的优秀作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源泉。选文是服从技能训练的,在高三作文教学中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法支撑的,但技法的指导应遵循微观指导的原则,精要、好懂、实用。比如我们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材料”这一问题时,把技法讲深讲透:材料的多义性要求分析时善于转换角度,紧扣中心;材料主旨的内蕴性要求分析时善于揭示底里,因果分析;材料的蕴涵指向性要求分析时善于连类而及,丰富新鲜。每一点都有观点有案例,每一案例有正例有反例。点拨学生领悟正例的妙处,反例的不足,让学生在反复对照中比较深入的学习“运用材料”这一训练点,具体领悟正例、反例优劣原因,掌握技法。整个过程教师紧紧围绕着“运用材料”这一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材料运用”的意识,以便更好地实现本次训练的目标。
五、高三作文教学要体现对命题趋势的研究
“稳中求变,变中求稳”一直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中“稳”是命题的主流,从近六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来看,“稳”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关注现实,以生活现象为主题,重视社会的细节、潮流、内涵等。如2006年重庆题“走与停”、江西题“雨燕减肥”、北京题“北京的符号”等,体现了这一特点。第二,关注人生,以人生价值为主题,探讨生命的内涵。如2006年辽宁题“肩膀”、江苏题“人与路”、湖南题“谈意气”,广东题“雕琢心中的天使”等等。第三,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和创新精神的命题思想不变。其中社会的责任意识、传统的人生精神和人生的悲悯情怀将作为重点。
在“变”的方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作文命题的多元化已成定局。二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三种形式开始相互渗透融合。三是作文评分标准将更加严格,首次出现错别字错一个扣一分的新规定。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教师对命题趋势的研究,我们将研究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同时力求让作文题具有以下的特点:
第一,有激发功能,既让人人有话说,又让优秀的学生能脱颖而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好的完卷。
第二,题目既要有广阔的写作空间,又要有一定的限制因素,叫做“广阔有边”。
第三,有一定的新颖性,使学生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难以照搬现成作文。
作文题目有来自网络的、报刊的,也有来自各地市模拟考试的,更有教师自己命制的,在作文备考教程里有我们教师自己命制的12道作文题。为什么我们老师自己去命制作文题目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这些题目的内容或主题能对高考可能涉及的命题内容进行覆盖。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很难猜押的,但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是可以覆盖的。我们命制作文题的出发点就是这样。
六、高三作文教学要有自己的校本教材
我们把训练使用的材料定名为《高考作文备考教程》,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教会学生作文。它有一个合理的编写体例,一般包含两种版本:一种是以写作指导为侧重点的,一种是以作文讲评为侧重点的。以写作指导为侧重点的版本主要有以下的栏目内容:一是训练的重点,二是方法点击及示范,三是例文评析,四是训练题目。以作文讲评为侧重点的版本主要有以下的栏目内容:一是上一次作文当中没有达到训练要求的典型病文剖析,二是上一次作文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文赏析,三是针对问题应采取的纠正方法,再辅以典范的例文引导,四是巩固性的练习。两种版本各有各的功能,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完整的训练链,这个训练链一环紧扣一环,螺旋式推进,直至达成训练目标。
作文教程的使用不能只是一次性的,教导学生不能有经历过的思想,语文的学习是重在反复、重复的,作文的训练也是这样,要求学生把每一次的作文教程都装订在一起以便随时查阅。平时要经常翻阅,里面教师精心挑选的范文同样是文质兼美的,可读性强的,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程在作文课时是写作的指南,而在平时则是很不错的阅读材料,真可谓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作文教程的编写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和高考作文的趋势作出适时的调整,使这个系列的作文教程能够不断得到完善。我们老师要有精品的意识,追求编写的尽善尽美,仔细阅读我们的作文教程就会发现它在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开始时或许显得比较粗糙,但是随我们经验的不断丰富,对作文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实用性、操作性、艺术性都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了使我们的资料具有可推广的价值,在后阶段的作文教程我们的编写就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使用起来就更方便。
七、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练好书写基本功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所以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较快的提高书写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写字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写好字,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学生高雅乐观的情趣。尤其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无纸化阅卷后,因为卷面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甚至得0分屡见不鲜,所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忽视。加上新高考对错别字的扣分更严格了,因而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就成了考生务必重视的新课题。在进入高三之时,我们要求每一位学生购买一本字帖,书写内容是关于高中必背古诗文的,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时每天“偷闲”练上十几分钟。长期坚持,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把该背的书背下来,可谓是一箭双雕。
同时,良好的作文习惯还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与想像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先想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学生形成生活习惯,便形成语文生活习惯,大语文教育观强调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也就能实现。
高考作文训练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老师潜心研究,把握考场作文的备考规律,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科学高效的备考方法,倘能做到这样,就一定能让自己的学生笑傲考场,夺取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