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汉语拼音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都具有这样的共性——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保持在十分钟左右。如今一下子就要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枯燥、单调、乏味汉语拼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这是我们值得探究和摸索的。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尤其是拼音的教学,因为拼音教学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学习的枯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以后的学习。为此,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拼音教学课堂上,我合理地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拼音王国里快乐地遨游,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趣味导入,激发动机。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导入方式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由图导入、故事导入、儿歌(谜语)导入、演示法导入、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等形式引出所学内容。
(二)动中求活,拼读音节。常用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①演一演。如:在教学j、q、x与ü相拼时,去掉两点的规则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内容。这个规则的讲解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叙述。有一天j、q、x带着小i出去玩,小ü也要去,急得哭了。j、q、x说:“你先擦掉眼泪,我们再带你去。”小ü连忙擦掉眼泪,拉着j、q、x的手出去玩了。学生听完故事,知道了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另外,教师还要强调,j、q、x从不和u相拼,j、q、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去掉但仍然读ü,千万不能读成u。②编一编。引导学生将拼音编成一个个童话故事,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情节之中,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zhi”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我请孩子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个音节不能分开拼,只能整体认读。因为在教“zi”时,我就是采用故事的形式来带领他们学习的,因此,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被他们编了出来。有一个孩子这样讲道:“zh是妈妈,i是孩子,有一天妈妈带着孩子上街,可孩子不听话,到处乱跑,走丢了。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妈妈,小i哭着对妈妈说,妈妈,我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听了这样充满童趣的故事,我惊异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彩的语言表达力。
③动一动。让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35分钟,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动”起来。如让他们“找朋友”、“紧急集合”、“送信”、“读拼音、做动作”等,这些游戏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了起来,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一次复习“b、p、d、q”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学生跑上来在讲台前双脚并拢站定,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学生们一下子叫出来“是b”,随之调换手变成了“d”,左手叉腰右手放下则成了“p”,反之成了“q”。我真为孩子们这些富有创意的想象所感动。
④画一画。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色彩鲜明、生动直观的图画。如果把拼音符号转化为美丽的图案,孩子们“心灵黑板”上一定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彩色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从图中明白字母的音和形,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字母画出来。如在“1”的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发音后,便让他们尝试:“„ì‟像什么呀,你能把它的样子画出来吗?”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忙开了,“一根吸管”、“一支笔”、“一根球棒”、“一根棍子”、“一段甘蔗”等五花八门的图案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学完所有韵母后,为加强记忆,让学生挑四种自己最喜爱的颜色,分别涂在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上,这样,学生在涂色的过程中既巩固认识了这些字母的形状,又分清了它们的细微差别。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白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三)多种形式,巩固拼读。
语言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因此将拼音教学生活化,能使学生更熟悉拼音这套工具。我把拼音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边学边用,学以致用。
①儿歌是一种将所学内容本身转化为音乐智慧的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在拼音课的教学中,我都是先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尝试编儿歌记住拼音字母,请编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一起读。在学习p时,就引导学生对比b的儿歌“右下半圆bbb”编儿歌:“右上半圆ppp。”学生看图后编到:小山坡,ppp;泼水泼水ppp;小旗子,小旗子,qqq。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枯燥的拼音课变得有趣味性,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而且因为是自己编的,记忆也很深刻
②创设拼音化环境。在教室用品上部标上拼音名字,使用拼音化的课表,用拼音给家长写通知,让孩子回去读给家长听,在家中家具、电器贴上拼音标签,每天早上用拼音简单写一件自己亲眼看见或听到的事……
③词组拼读。每天抽10分钟时间集中练习拼音,有时拼水果名、蔬菜名、动物名,有时拼家庭成员的称呼等,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我把学生的姓名做成卡片,一面写汉字,一面写拼音,让学生在拼拼读读中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又提高了拼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④提前读写,巩固拼音。在拼音全部教授完之后,可以试着用拼音来练习组词、造句的练习。一开始可先用拼音来试着写词语,待熟练之后,让学生用口头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用拼音写下来。这样的练习可以布置在周末做,用对老师说的语气来写。题为“每周一句话”。这一练习不必过于严格要求,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可以巩固、运用拼音、也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如果开展得好,今后还可以成为老师与学生互相勾通的重要渠道。
总之,汉语拼音的学习,培养兴趣是最关键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汉语拼音学好。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东山区第一初级中学 林耿喜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所以历史课堂有没有效益并不是单单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或教得认真不认真,更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一堂课,老师讲得再精彩再辛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那也是一堂无效的课。当然,学生学得再辛苦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同样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那么到底如何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浅显的认识。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新历史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依照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尤其是历史学科,要注重历史课程在情感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独到功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和健全的人格。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为了让学 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这个时期的成语故事,课堂上让学生讲故事和进行表演。学生兴味盎然,说得绘声绘色,演得惟妙惟肖。此例教学设计上尽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教学目标不明确,偏离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类似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
1、创设问题情境。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的天性,是兴趣的先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讲《三国鼎立》这课时,可以在交谈中设问, 引导思考:大家知道《三国演义》这部小说里有个重要人物——曹操,历史上确有其人,三国故事有真有假,哪些是真的?曹操真如小说中的描写吗?学生急于探究其中奥妙,对此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这一类问题时,除了新颖有趣外也要有适当的难度。只有那些学生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东西,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兴趣,才能成为“激起千层浪”的石头。
2、创设故事情境。为了让学生加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在教学时,我尽可能穿插介绍一些短小而又饶有兴趣的历史故事和材料。例如我在教学《辛丑条约》时,穿插了一个小故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当时,一洋鬼子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想以此嘲讽中国人。当时,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创设历史情境。根据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点,我常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动态性,再现过去历史的形象,创设动态历史情景,使学生感知历史史实时,形成的历史表象会更鲜明、更生动,理解史实的本质会更透彻。如讲授长城、都江堰等古代著名的工程时,教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能身临其境,感受到这些工程的雄伟壮观,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再如讲授《火烧圆明园》时,可先播放同名影片。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让学生进入创设的历史情景,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学生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
三、精心设疑,巧妙诱导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好的问题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于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们基本能看懂,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我努力通过设置疑问,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如讲夏朝国家机器的建立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夏王,你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维护你的统治呢?问题提出后,留给了学生一点儿思维空间,学生的思维一下了被激活了,热烈的课堂学习开始了。
再如讲秦朝灭亡的时候,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秦王朝为什么会如此快地灭亡?它的灭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悟?”“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如何让自己的朝代存在得更长久?”问题一提出,学生的眼睛一亮,他们的思维立刻就活跃起来,翻书寻求答案的、眉头紧锁 的、掩卷沉思的„„瞬间沉默过后,一只,又一只要求发言的手举起来了,课上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体验与感悟,逐渐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意义。
四、讲练结合,提高效率
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讲的多、练的少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把学生当容器的死板教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讲练结合,就是把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在教学目标的统率下有机结合起来,使讲和练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迅速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讲练结合的着眼点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内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以后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讲练结合的几个有效环节:
1、课前五分钟检测
教师对上节课的内容在开始传授新的教学内容前进行检测,目的是要看一看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同时给学生一种学习习惯,让学生课后能认真进行复习。这要求老师对检测的题目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课型练习内容进行出题。
2、三十分钟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余下的30分钟里安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如问题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互动式 4 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等,但无论哪一种模式都必须围绕有效教学这个核心目标。
3、课后十分钟练习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在下课前进行练习,目的是要看一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的知识,以便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策略;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学习习惯,让学生上课时注意听老师讲课。这要求老师对练习的题目要认真思考,有选择性地对不同的课型练习内容进行出题,题目不要过难,但又应该有一定的层次性。
总之,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长远,深挖教材、积极引导、不断探索,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我们的历史教学行之有效地得以进行。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有效教学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上提出来的,如何高效利用高中化学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首先从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入手,不断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再总结出有效练习,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实践
在20世纪的科学思潮影响下,人们意识到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还是如何利用观察、实验这些科学的方法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推出有效教学的问题。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化学学习有了较浓厚的兴趣,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化学课堂还要有趣味性。从高中实施新课改以来,就要结合高一新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比如,我在第一堂课设计几个魔术实验:“滴水生火”“空瓶生烟”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学习“物质的分离与检验”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幻灯片,首先是司机酒驾惹车祸,交警对酒驾司机进行检测是否喝酒;再就是奥运会期间,对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进行检验。让学生了解要想了解化学方面的奥妙,还要引导其努力学习化学知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给学生讲有关于化学史与前沿科学的相关知识,并结合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进行讲解,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揭开了化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具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检测以后,还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和进步较大的学生来说,在对平时作业进行批改时,还要多写某些具有激励性的批语,对于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也加上了某些鼓励性评语:“只要肯下功夫、肯努力,一定会有好的成绩”。对于作业比较马虎的学生来说,还要在作业后写上批注:“认真是成功的第一步”“只有坚持持,才会成功。”当批完试卷以后,还要在某些学生的卷面加上这样的批语:“你的进步,老师看得到,望继续努力。”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解题方法相对简单时,我们还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有自豪感。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当学习目标一旦达成,学生就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此时教师还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与鼓励。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并提出更多问题,解决更多问题,做到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制订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教师的及时鼓励也可能成为中等、后进生转化的转折点,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于优等生来说,也能够“更上一层楼”,并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
二、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学习,不能出现“满堂灌”和“一言堂”,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还要做好及时的点拨与引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对符合学生实际的一系列习题进行编制与组合,“教学专制”与照搬外地训练题的现象不能重演。要在平等、民主以及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做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活泼、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扎实、有效地备课,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创造性,能够做到讲练结合,实现师生互动,做到扎扎实实地教学,平时要从点滴开始进行积累,打好基础,做好查缺补漏工作,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要从注重“这堂课讲了多少知识”转变为侧重于“这堂课学生如何提高的”;从注意“这道题学生是否做了”转变为“这道题使学生悟出了什么”,课堂教学由高密度勤奋型转化为高回报效益型。
三、有效练习,实现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高效主要靠学生的健康成长及进步来体现,提高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的能力,所以要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还要结合组织有效的训练达到教学的高效。有效训练的实施还要围绕以下三个环节。
1.抓选题,强化训练
教师要从学校情况、学生情况出发,对精选的练习题进一步优化。这时,教师不仅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还要注意收集不同的教学信息,从题海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训练,保证练习的质量。选题时还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习,实现教学的高效。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不能随便搬来进行训练。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还要在解题能力和讲题能力方面加强,在选题能力及变题能力方面有所注重,提高自己的组题能力与编题能力。
2.加强训练,抓好细节
细节有可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训练要注重过程。只要做到规范、注重细节了,就可以提高分数;只要做到规范、注重细节了,就会有潜力;只要做到规范、注重细节了,就会有竞争力;只要做到规范、注重细节了,就有突破口;只要做到规范、注重细节了,就会有增长。只有狠抓细节才能提高成绩。
3.强化练习,及时反思
先练习,后反思更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教师和学生还要加强练习,不断进行反思,同时,还要做好分析与反馈工作,讲评课更要有针对性,能够准确地指导学生,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讲评课时,注重方法、规律、能力的训练与增强。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但要注重教学积累,还要进一步追求教学的高效,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更要追求卓越,变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享受”,这是教师自身的“职业享受”,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所在。
(作者单位 贵州省剑河民族中学)
??S编辑 薛直艳
第四篇: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与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与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如何教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然而,目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困惑,我们课题组成员希望通过不懈的研究能丰富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基本策略,提高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的效率,发展学生灵活应用词汇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逐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小学课本的编排大都是以模块为单位的,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因此单
元和单元之间的联系不大,这使得学生在前一单元学到的单词很难在下一个单元中再进行复习巩固,造成单词的遗忘率很高。特别是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好玩,注意力不够集中且集中时间相对较短,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词汇的学习存在着一系列的困难。
二、研究对象
从本人的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所选课题,主要把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
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英语单词本身的基本发音规律开发
出切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单词教学内容的开发将追求不增加
学生的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英语单词的教学体现在每堂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一味跟着教师反复朗读,是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单词的读音规律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力争使课堂教学有效、高效,从而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互动,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
(二)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当前,学生在英语单词记忆的过程中机械练习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学生在记忆单词过程中的学习方式应该不是单一的,任何时候学生记忆单词都不应是被动吸收、机械地操练,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单词记忆的活动,我们将按英语课程标准的学段划分,并结合各学段具体学习内容,将努力探索不同学段的孩子记忆英语单词的有效学习方式,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而不是成为“简单机械地操练工”,教师应切实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并不是权威的讲授者。
(三)单词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的评价。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力促教师们对单词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进行反思与评价,引导教师思考该从哪些方面来关注小学单词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价值性,从而构建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单词教学活动设计的评价体系。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拟采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及行动研究等方法。
(一)调查法:按照事先制订的调查表对学生进行有关事项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单词掌握情况,阶段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和对记忆单词的态度有何改变。
(二)观察法: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对待单词学习及评价的行为反应,采用描述性记录法,记录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并加以整理。
(三)经验总结法:把研究过程中的事实资料和依据通过理性归纳,将教学经验通过反思和讨论的形式,总结出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
(四)实验法: 根据实验目的,对小学英语单词课的教学模式分年级进行不同的设计、探索,并将不同课堂教学现象做分析,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
(五)案例分析法: 对比较典型的单词教学的材料进行分析,寻求最佳教学策略。
(六)测试法 在学期末对本册教材中的四会单词进行检测,对比成绩的变化。
五、研究思路
词汇教学从音、形、义、用四个维度有效性设计的研究;从理论学习开始着手,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名师课堂观察和校内、校际间的听评课活动开展研究和收集整理一手资料过程,最后编撰论文。
六、研究计划
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主要分理论准备、探索与实践和归纳总结、成果展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准备阶段:(时间: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查阅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
2.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词汇教学现状、学生词汇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做出分析并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探索与实践阶段:(时间:2013年1月~2013年10月)
1.制定学期研究计划。
2.在课堂教学中探索词汇教学的有效模式。
3.积累实践经验,整理实验素材,坚持写教学随笔、反思及典型课例。
第三阶段:归纳总结成果展现阶段:(时间: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1.研究典型课例,通过上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研讨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效率。
2.分类整理实验材料、形成研究成果。
3、对前两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编撰成果论文,上示范课。
七、人员分工
李艳丽,本课题负责人,主要负责本课题的人员分工,文献准备,组织听评课,整理材料,总结成果,形成论文。
李静,本课题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文献准备,参与听评课,提供所教班级课堂情况总结,阶段小结,参与论文撰写。
李阳,本课题小组成员,主要负责文献准备,参与听评课,提供所教班级课堂情况总结,阶段小结,参与论文撰写。
八、文献综述
结合研究情况本课题小组主要参考的文献有:
(一)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二)余德敏.2002.《探索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三)教育部.2011.《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四)赵淑红.2007.社
(五)梅水英.2007.[M]世界知识出版[J]《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提高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探索实践与策
略研究
—— 开题报告
单位 新郑市市直小学
姓名 李 艳 丽
第五篇: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策略
汉语拼音教学问题与对策(4篇)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教学疑难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从《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出发,着眼于送气与否、字母与音素的复杂对应、改写与省写规则以及声调符号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拼音教学难题。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对外汉语;教学难点
现在通行的《汉语拼音方案》[1]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制定,并于1958年经全国人大批准公布,沿用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汉语拼音的制定,凝聚了我国语言学家的集体智慧,它不仅是中国人学习母语汉字发音的重要工具,同时伴随着新中国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也一向是非常重要的。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书写,其书写上的便捷,大大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当然,在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汉语拼音的教学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与疑难之处。笔者多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不少经验与教训,以下就从《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出发,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上所存在的一些难点。
一、强调送气与否的对立
由于现代汉语声母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主要存在于鼻音、边音、擦音中,数量上也仅有4个(另有1个不成声母的浊鼻辅音),所以其他很多语言之拼音系统所看中的清浊对立,在汉语拼音中并不存在,原来拉丁字母中的清浊对立,转而被用于表示汉语普通话中声母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如b-p、d-t、g-k,也因此使得那些母语中存在清浊对立的学习者在运用拼音学习汉语发音时,容易将送气与否的对立自动替换为清浊对立,从而产生语音学习上的负迁移。比如不少初学者常将“他”读成“搭”,就是将“他”字的声母“t”([t’])误作与浊辅音相对立的[t],同时由于其母语中并不重视送气与否的对立,所以很自然地将其读作不送气音。
二、某些字母与音素的特殊对应
为适应汉语语音的独特性,《汉语拼音方案》中某些拉丁字母与汉语音素的对应也相应地较为独特。字母c在印欧语系中多表示[s]或[k’]的音,但是在汉语拼音中表示送气清塞擦音[ts’],看似只有一个语音符号,实际上却表示由一个复合的发音方法(塞与擦)所造成的音;而与拼音c形成送气与否对立的z,在汉语中用于表示不送气的塞擦音[ts],而它原本在印欧语系中多表示浊擦音[z]。对于那些母语为拼音文字、习惯了看着字母读出发音的学习者而言,z-c也是其汉语拼音学习的易错点之一。与上述情况相似的还有以下几例:字母j、w在很多印欧语系语言中多表示半元音,而在汉语拼音中,前者表示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后者则主要运用于零声母合口呼的改写。字母h用于表示汉语普通话中的舌根清擦音[x],而在印欧语系中则多表示舌位相对靠后的喉音[h],有些汉语初学者在发普通话的舌根清擦音[x]时,习惯于用母语中的喉音[h]来代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给以汉语为母语的听者造成听感上的不适,但一般的民众又很难科学地指出形成此类问题的原因,这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学者不得不注意的地方。字母q代表汉语普通话中的舌面送气清塞擦音,而在印欧语系的拼写系统中,这一字母或代表清舌根音[k],或代表小舌音[q]。再如汉语拼音中的清塞擦音ch、清擦音sh,在很多语言的书写系统中,虽然也存在着相同的拼写形式,但通常表示[t]和[],依照发音部位来说,汉语中的是舌尖后音,而后者用于表示的则为舌叶音,部位相较汉语而言更靠后一点。
三、改写与省写规则的复杂性
《汉语拼音方案》在设计时,为了方便书写与认读,制定了不少特殊音节的改写与省写规则,虽然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来说,存在一定的便利,但也给那些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带来某些困扰。汉语拼音中唇音与合口呼相拼时,韵头的u按规定需省略,如声母为双唇音的buo改写为bo,puo改写为po,muo改写为mo,声母为唇齿音的fuo也需改写为fo,但是声母若非b、p、m、f的话,却仍然要按照原先的拼写形式来书写,如luo、huo、guo、shuo。《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者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唇音声母本身就会带有圆唇的色彩,所以在与合口呼相拼时,可以相应地省略掉圆唇的韵头u。这种改写规则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拼音学习者来说不太困难,因为他们是母语使用者,发音时不会漏发这个韵头u,但平心而论,对于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就会形成学习时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他们碰到bo、po、mo、fo这样的拼写形式时,往往不记得,或者根本不知道需要增读出一个韵头u来,教师纠正发音时他们能理解规则,但到自己独立运用时仍然屡屡犯错。与之相似的是,iou、uei、uen这三个复合韵母,如果前面不与任何声母相拼合,也即当它们自成零声母音节时,按照零声母音节的改写规则,要相应变为you、wei、wen,认读这三种变化后的形式并不太难,但是这三者与其他声母相拼合时,却要省写掉中间的字母,变成iu、ui、un。笔者见过很多汉语初学者容易把iu和ui当成双元音来读,而面对un,很多留学生更是一筹莫展,每次发音都需要教师提醒。撮口呼的ü([y])也是麻烦重重,因为这个ü的书写形式在英语、法语、俄语中都不存在,西班牙语中虽然有ü,但是与汉语的用法并不相同,只有德语中的ü与汉语相似,所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们用了各种方法来规避ü的使用,也即用各种省写与改写来避免ü的实际出现,如与声母j、q、x相拼时,ü上两点省去,写作ju~、qu~、xu~,零声母时则在前面加写一个y,变为yu~的形式。这样一来,就造成汉语拼音系统中ü与u的多重变换,字母u在汉语拼音中或表示后高元音[u],或代表前高元音ü([y]),在gun、kun、hun、lun中是[u],在jun、qun、xun、yun中又成了ü([y])。原本的设计初衷是让以汉语为母语的书写者更轻松省时,但却因为规则的复杂多变,反而造成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额外负担。此外,ung改写为ong,au和iau改写为ao与iao,当初方案的制定者主要考虑到手写体中u与a易混,为避免使用者书写时误将ung写作ang,au写作an,是以做了上述特定的改写规定,但是从实际使用的情况来看,误写倒是其次,过多的改写规则误导了第二语言学习者不能见字读音,反而平添了学习与使用上的重重困难。
四、字母符号与音素的多重对应
由于拉丁字母数量有限,无法完全代表汉语语音系统中的音素数量,因而《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音符号与其所实际代表的音素并非唯一对应,叶军将其称之为“字母兼职”[2]。笔者总结《汉语拼音方案》中一个字母符号与多个音素对应的易混情况如下:(一)字母e可表示[e]、[ε]、[γ]、[],分别涉及前半高、前半低、后高和央中四种不同的舌位,母语使用者能感受到很大的音感差异,也是外国初学者们需要强化训练的难点所在。
(二)字母i可表示舌面元音[i]及舌尖元音[]、[]。这三个音的分布情况不同,舌尖元音[]和[]仅分别与舌尖前音z、c、s及舌尖后音zh、ch、sh、r相拼,而舌面元音却不能与这两组声母相拼合。母语使用者能自然切换这几种拼合,但外国初学者就会感到吃力。(三)字母a可表示[a]、[A]、[ɑ]、[ε],四者分布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其中前三者都属于低元音,而最后一个[ε]是半低元音,舌位相对更高。虽然语言学界从历史和对立分布出发,将这四个音素都归纳为同一音位/a/的四个条件变体,但从听感差异而言,处于半低位置的[ε]与其他三个前a、央a、后a的发音是相差较远的,很多留学生会把jian、quan这类音节中的“a”视为低元音a来读,有些已经学习了很长时间汉语的留学生仍然会犯相同的错误。其实如果将ian、üan设计成ien、üen,或者另立一个新的符号形式,可能会更接近实际发音,也更易认读。汉语音节中的韵母部分,其组合结构为“韵头+韵腹+韵尾”,其中韵头和韵尾并非必有,且这二者的开口度和音长也都小于韵腹,但汉语拼音的线性设计无法体现出这种发音特性,此外,汉语韵母若采用了“韵头+韵腹”或“韵腹+韵尾”的组合,很容易在形式上引起非母语学习者的误会,将其视之为双元音,例如汉语的ai就完全不同于某些语言中的ai,前者的a是韵腹,i是韵尾,a的开口度、响亮度大于i,音长也比i长,韵尾i甚至发音不甚清晰,仅表示从韵腹向i的收尾趋势。而如果将ai视为双元音的话,则后一个音素i是能够清晰听见的。与之相似的还有ou,这个韵母也是由韵腹o与韵尾u结合而成的,u作为韵尾仅表示韵母最后的滑动方向,与某些语言中的双元音ou并非同类。遗憾的是,《汉语拼音方案》未能将汉语韵母的这种结构特性展现出来,汉语初学者们容易犯下偏误。以上就是同样采用拉丁字母的汉语拼音系统与其他语言的语音系统,在符号书写形式上所展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情况,它们给那些来自不同国家、使用不同拼写系统的语言学习者带来了诸多烦恼,也恰恰是值得对外汉语语音的教学者、研究者时刻留心与注意的。王晶曾指出:“方案并不只是为了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用,也给全世界希望学习普通话的人带来了便利。只是方案按照中国的音位设计,本国人在语感上更加容易接受,对不造成对立的音素差异不敏感。而外国人则能感到音素的细微区别,更加注意拼音的准确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