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陈彦 )

时间:2019-05-12 22:3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陈彦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陈彦 )》。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陈彦 )

教育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国与国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在数字、网络、多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仅靠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反思。古往今来,“天才出自勤奋”似乎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指引,学习永远是“被学习”,造就不了什么人才。那些小画迷、小球迷、小棋迷……对他们的所爱入了“迷”,这就是人才的萌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人才 多媒体 课堂教学

兴趣

提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活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本文想与大家在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与学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去完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多媒体在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 地位,值得探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知规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从而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能用简单的“一书一粉笔”、“授——受”的教学方式。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全方位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怎么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呢,我想与大家做以下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按我的理解,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积 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自发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自动投入到学习任务当中(这种投入包括情感投入),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作出相应的调适,并能获得良好的高品质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多媒体能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投入到自主积极的学习当中去。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美术等教学来说,更需要正确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最大限度地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就如今年我的五年级语文课堂《音乐之都维也纳》来说,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际操作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名曲《蓝色多瑙河》的音乐中欣赏魅力之都维也纳、世界歌剧中心的图片、著名音乐家莫扎特、海顿等名人头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音乐之都维也纳更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望着学生乐此不疲的翻阅资料、讨论、凝神倾听、好奇而聪颖的眼睛,我深深地感觉到:这个课堂成功了。这里有一片乐趣和渴望知识的圣地,这里有一曲曲带我精心弹奏的旋律,每个旋律都充满活力,充满魅力。并且课后给家里有条件上网的孩子布置了搜集莫扎特简介及著名作品的任务,这样既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师生间的信息反 馈体系的形成。

网络知识的获取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这里得到了大大的锻炼。

二、生动形象,变静为动、激发兴趣

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设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在教学中大展身手,使教学具体、生动、形象,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图像、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得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即将教材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因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第三单元祖国的壮丽河山,整个单元都讲的是祖国的名山明川,如黄山、华山、庐山、长江、黄土高原、珠穆朗玛峰、黄河、九寨沟等,欣赏它们的神圣、瑰丽,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我将各处搜来的图片做成ppt,并精心分类。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的伴随下,一边欣赏高山流水,一边赞叹黄山的云海、奇松、怪石,巍峨奇山黄山的印记在学生脑海翻腾,很快就产生了愉悦 的学习氛围。在学习我国南北气候环境差异时,我出示ppt中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风韵婉约的江南水乡,大气古朴的北方高原沙漠,直接印给了同学本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在个别的细节知识点上,比如长江和黄河知识点上的区别和联系,如发祥地,在地图上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的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要告诉老师他的发现,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三、打破局限,激活创造思维

在我所带的小学美术课中刚开始批作业,我发现一个班的作业几乎雷同,就连画房子都是一样的,一下笔就是小鸟、房子、太阳,造型都一样。教育心理学中,孩子在这个时期的模仿性很强,受老师示范的影响极深,他们会产生惰性和惯性。实际上,拿他们本身这个认知阶段讲,在他们的记忆中,对这些东西的认识并不仅限于此。为了解放他们的思维,在《海底世界》中我设计了这么一个课件:将搜集的海底的录像带用非线编软件剪辑出我需要的部分进行设计,再加上音乐,通过操控面版,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神奇莫测的海底世界。有时呈现全景,有时将贝壳定格放大,有时将有特征的鱼特写放大,并反复播放鱼群游动,还让潜水员、潜艇等来了局部特写,让学生不断地观察讨论,从而发挥他们大胆丰富的想象。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多媒体信息 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相应机能区,比单信息传授刺激引起的反应要强得多,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多媒体技术再好,也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是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对教学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只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而不能乱用和依赖多媒体技术。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和学法,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参考文献:

《教育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长好 《新课程标准》 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 《多元智能的教与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学文集--教师》

人民教育出版社 瞿葆奎(1991)《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春兴(1994)

单位:商南县过风楼柳树湾小学 作者:陈彦 吴艳华 联系电话:*** 6

第二篇: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设置以切合学生实际为序曲的三维目标,设置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板块,设置以文本探究为重点的讨论活动,设置以成果展示为高潮的读写结合活动,设置以反思提高为尾声的自我总结阶段,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个性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重新建构崭新的语文教学课堂模式。

当代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正走入教与学矛盾冲突的发展瓶颈。既要改革以教师为主角不顾学生感受的注入式教学,又要反对以学生为绝对中心的散漫式教学。于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试图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下面,我将结合语文教学案例对这种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作出阐释。

一.设置以切合学生实际为序曲的三维目标,使语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所谓三维目标,是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语文课堂进行目标的设置,是语文课堂从单调平面的教学向丰富立体的教学转变。例如《雨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教学此诗,既要学会赏析诗歌的一般技能,又要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和美学熏陶。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戴望舒及其作品;掌握比喻、象征手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诵读,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的方式,使学生逐步学会鉴赏诗歌的感情、意境和语言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准确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迷惘感伤而又期待的情怀,坚定自己为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三维目标的确立,为课堂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设置以学生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板块,使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热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这就是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创造潜能就会不由自主的激发出来。

1.设置学生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一般不超过6个人,组内民主选举组长1名,负责小组的总体学习情况和纪律监督;选举副组长1名,负责小组的讨论情况汇总。小组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措施,并有相应的制度约束。

2.精心实施讨论活动。预习学案的研究讨论,课堂重点和难点的探究,课文细节的深入研究,都要在组内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一环节切记言必有据,自圆其说。例如,《第十二座雕

像》中课文中有两处特别传神的描写梁思成先生流泪的细节,一处是毁城的炮声令梁先生保护北京古城墙的计划失败之时,他流着泪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第二处细节是在文革期间,他的设计原稿被批斗者扔在地上,踏上很多脚印。他流着眼泪用火柴把图稿点燃。两处细节描写,使学生朗读品味,从而得出:这既是对梁先生痛心疾首,无可奈何心情的描写,又是对梁先生建筑成就和高尚品德的赞颂。以感悟细节为手段,可以深化对文本人物形象的理解。

3.精心准备成果展示。组内的讨论成果由1人做典型发言,组内成员机会均等,轮流做发言人;分角色朗读和课本剧演出可以由小组之间资源共享,人才共享。

三.设置以文本探究为重点的讨论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语文课堂上能不能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说是检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江城子·记梦》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婉约词。词人可谓侠骨柔情,他把对亡妻的满腔哀怨化为动人的词句,词风清丽缠绵,一反豪壮之态。这堂课的文本探究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问题展示:

1.上阕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什么?

2.“不思量,自难忘”既然“不思量”,为何又“自难忘”,这是否矛盾?

3.如何理解“尘满面,鬓如霜”?

4.下阕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是什么?

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那么刻骨的思念,为什么相逢无语呢?

(以上问题是学生随机提出,由学生合作解决。)

(二)疑点讨论:

简要说说本词的在表达情感方面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虚实相生,想象丰富)

通过课堂探究,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充分认识到:作者感情一浪高过一浪,把梦前(难遣愁情),梦中(愁肠百结,)梦后(愁肠寸断)的深情一步步推向高潮;这深挚的情感,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的。

四.设置以成果展示为高潮的读写结合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满蓄激情。

学生经过思维的训练,写作的提升,一定会有课堂表现的冲动。让他们通过语文课堂这个舞台表现出来,达到课堂生成的最高境界,这正是提升创造能力的佳境。例如,在《江城子·记梦》的课堂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的课堂练笔:

请学生也拿起笔,踏着苏轼那寂寞悲凉的脚印,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100字左右)。佳作展示:

倾听苏子的心声

“十年的时光啊,就这样无情地逝去。妻啊,你我相隔生死,十年了啊,我都不敢想你。因为我怕,我怕那案头只有青灯残卷,没有你研墨铺纸的婀娜身影,这不是叫我肝肠寸断吗?可我又如何不想你?茫茫的旷野是如此的空荡,这么静谧,这么冷清,这么让人悚然。瑟瑟秋风中,唯有沉默的独冢,我的凄凉向谁诉说?我也只好沉默。”

“唉„„你怕是要不认识我了,岁月的流逝染白了我的发际,时光的消磨已污浊了我的面容,我只与苍老、凄凉为伴。妻啊,真怕相见的那一天你都认不出我了,那我情何以堪?” 褪去 “抱明月而长终,携飞仙以遨游”的飘逸,褪去 “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多情,褪去 “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只剩下伤情的我,用那悲伤愁苦的思念吹奏着这一曲伤逝的情歌。在低回凄切的哀曲中进入梦乡:轩窗下,那是妻子正在梳洗,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真切.“好梦留人睡”,可好梦也容易醒,醒来却只有孤身一人,只有无言的泪,带着思念,带着感伤,流

淌,流淌„„直到心灵的深处。

通过当堂写作展示,学生既体会了苏轼的深情,得到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又锻炼了写作的能力,使“感情真挚”和“想象丰富”这些写作目标落到实处。

五.设置以反思提高为尾声的自我总结阶段,使语文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荀子在《劝学》中也表述了这样的观点:“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说,每日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修正,就会变得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如果把这些道理推广到语文课堂上,自我反思阶段就是不可或缺的。

自我反思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用口头回答的形式,可以用整理笔记的形式,也可以用静静思考的形式。只有这样对知识反刍式的思考,才会有修正错误的行动,这便是古人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

综上所述,“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语文新课标》)因为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如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发展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不但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而且是我所探索的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全部。

《“八有四环节”教学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

据徐光华的分析,我国“二十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1]这种追求语文教学效率的探索至今仍在进行之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基于此,关注课堂教学已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并把它作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力抓手。

当前,我校已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并且派老师外出学习,我觉得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探索出华龙区高中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我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之一,也时时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模式才是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好我班是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验班,这让我有了实验的场地。下面我把自己正在摸索的所谓课堂教学模式写下来,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

我给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命名为“八有四环节”教学法,八有即

1、有学习目标和导学案

2、有探究课题

3、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4、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5、有师生交流和共同展示

6、有学生动手写作

7、有学生对文本的诵读

8、有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四环节即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巩固提高。

“八有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公开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已得到初步的体现,当时在设计这一课时,我的课堂设计理念就是“八有四环节”。这个教学模式正在得到我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也急需得到各位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公开课来具体谈一下“八有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也算是对这一课的教学反思。

有学习目标和导学案。课堂学习开始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一点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也是判断这一课是否高效的主要依据;同时如何达成学习目标,采取哪些教学活动,也最好明确出来,算是导学案,让学生在你导学案一步步的引领下去达成要达成的课堂学习目标。我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学习目标为: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探究。

有探究课题。课堂上要有探究课题来引领学生的学习,整个课堂的学习将围绕探究课题来进行。所以探究课题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探究课题的提出可以有学生提出也可有老师提出,但一定要经过慎重筛选,这一点在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课时感受特别深。刚开始我设计了十一个课题,后来逐步压缩成九个,后来经过和学生交流,这九个课题要么他们感到没话说、要么不感兴趣,我吸取他们的建议,和同学共同备课,最后把课题再次压缩为三个,前后反复几次的磨合,让我深深感到课堂探究课题的设定是多么关键,设计的好整个课堂就会顿然声色。最后呈现在课堂上的三个探究课题为:

1、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后代尊为“圣人”。当子路说完自己的理想后,夫子“哂”之,请你就“哂”字来分析孔子的做法是否合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觉得孔子哪些地方可取,哪些地方不可取。如果你是孔子,你会如何对待子路这样的学生?

2、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皙,说“我与点也” ?而且记录者还在曾皙发言前先制造一种气氛:“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特意表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象。

3、有人说“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请你在文中找出依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在展示学习目标和出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这是非常关键的,它昭示着学生的学习起点。我在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是这样设计的:

1、把课文朗读一遍。

2、读完的小组到讲台领取探究课题,每位同学就领到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

3、把你的见解形成书面提纲,以便于交流。

4、时间为6分钟。

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现在我们实验班分成了学习小组,六人一组,并且按组调整了座位,这就为课堂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创造了先决条件。实践也证明小组充分合作,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对于宽松和谐课堂氛围的创造,对于保证课堂效益的最大化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现在课堂上有许多假合作,以合作为名,办非合作之事。表现为刚让学生合作老师就喊停,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另外学生合作没有课题,没有老师的有效指导,小组内部合作没有有效地组织,而是大喊一通完事。这些都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组长要认真组织本组的合作交流,每位同学都要发言。

2、发言人要整理本组内同学的观点并形成书面提纲。

3、同一课题由最先出成果的一组把自己的书面材料以提纲形式写在题板上。

有师生交流和共同展示。师生交流和共同展示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一节课的精彩处往往在此。以往别人评价语文老师只会发球不会接球,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没有有效地引导和点评,老师精彩的点评往往能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升华。老师如果只是说“好”“请坐”是远远不够的,是很贫乏的,理想状态是老师和学生应该争论交流。在课堂展示这方面,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是展示环节的核心,但不可忽视教师的展示。这不是老师的炫耀,而是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当然老师的认识高度要在学生之上。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1、按照大屏幕出现课

题的顺序,请刚才在题板上展示成果的小组派一人到讲台来阐述本组的观点。

2、抽到同一课题的其他小组,如有异议或补充可进行展示,观点相同者不再展示。

有学生动手写作。我个人认为,学语文和学英语是不同的,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是否高,重点不在于他的口语运用能力,而在于书面语的运用能力,这也是重点测试的部分。比如有些人不认字,但特别能说,那么你能说他的语文学的好吗;相反有的大作家是不擅长说的,但我敢保证这人的语文绝对好。所以如果一节课没有学生动手写作将是有缺憾的。我们在课堂上应有意识的要学生把口语变成书面文字。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自主学生环节,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见解形成书面文字;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我要求学生把本组的成果形成书面文字和提纲,在展示时要拿着书面文字;在课堂巩固提高环节我要求学生:请你把自己在刚开始所写的文字材料进行重新整理,形成一篇小短文。

有学生对文本的诵读。课堂的学习我们不能脱离文本空谈,应该是手不离书,眼不离文,言必有据。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应该保证整个课堂不游离文本,并且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深度解读,有整体的把握。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前一定要先朗读文本,确定学生的阅读起点,同时我要求学生的发言不能脱离开文本,必须在文本中找到依据。我认为,好的状态是文本原文加上自己的理解分析最好,而一般的文本赏析文章也是这样写成的。

有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以往我们也有让学生在课堂有自主学习的理念,但往往都是理念上的,在具体操作层面流于形式的比较多。我们不要贪多图快,课堂学习的主人只能是学生,学习别人是替代不了的,特别是语文,他需要一个人认真的阅读文本,认真的思索回味,阅读的过程可在思想上受启迪,可借鉴别人的写法,并把自己阅读后的见解写出书面文字,然后慢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要压缩老师的时间,增加学生的时间。把有充裕的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展示是需要有教学魄力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四环节是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巩固提高。我认为四环节是比较便于操作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逻辑习惯。课堂提出探讨课题和阅读文本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主探究,然后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小组交流后要有展示环节,这是课堂的核心,基本样式是师生交流共同展示,最后一定要有巩固提高环节,要清楚地体现出课堂开始的学生学习起点和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达到的高度,变化越大课堂效率越高,这是老师达成学习目标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体现。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板块自主探究

要求:

1、把课文朗读一遍。

2、读完的小组到讲台领取探究课题,每位同学就领到的课题进行自主探究。

3、把你的见解形成书面提纲,以便于交流。

4、时间为6分钟。

第二板块合作探究

要求:

1、组长要认真组织本组的合作交流,每位同学都要发言。

2、发言人要整理本组内

同学的观点并形成书面提纲。

3、同一课题由最先出成果的一组把自己的书面材料以提纲形式写在题板上。

第三板块成果展示

要求:

1、按照大屏幕出现课题的顺序,请刚才在题板上展示成果的小组派一人到讲台来阐述本组的观点。

2、抽到同一课题的其他小组,如有异议或补充可进行展示,观点相同者不再展示。

第四板块巩固提高

要求: 相信通过合作探究,你的观点会更加丰富和深邃,请你把自己在刚开始所写的文字材料进行重新整理,形成一篇小短文。

以上是我探索的一个课型,我称为一个教学模式,我把它称为教学模式

(一),今后我打算搞一个系列,从课型上搞如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从文体上搞如古文、诗歌、散文、作文等,就某一类推出一个课例。我想借此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此恳请得到语文组各位老师的指点

第三篇: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

王晋娟

2013-2-26 16:18:28 来源:《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2期第75~77页

【作者简介】王晋娟(1982-),女,山西太原人,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助讲(山西太原030012)。

一、关于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定义

黄甫全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实质上就是人们在实践状态下,系统而综合地组织教学过程的诸因素,整体地操作教学活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形式。”

当前对教学模式一般定义为: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科学的、具体的教学程序和结构及实施的策略体系。因此,不同的学习理论对接受英语语言并使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有着不同的描述和分析,并得出不同的学习模式。

2.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首先,教学模式蕴涵着某种教学理论或思想,即教学理念;其次,教学模式是人为建构的,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第三,教学模式既要说明教学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又要有明确的运用程序的目的和条件;第四,课堂教学模式应该体现教与学的过程的基本规律,反映它们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能指导学生学习和影响教师教学活动。相对于动态性、技巧性的学习方法来说,学习模式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程序性和策略性。

3.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的意义

首先,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现代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了素质教育教育观,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其次,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继承和发展。科学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的特点:使课堂教学系统化;使课堂教学自动化;使课堂教学目标化;使课堂教学最优化。第三,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英语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师往往为了“升学率”或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不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能够给学生树立“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这一理念,单纯地、机械地训练学生,使学生失去了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去交流的机会。

2.英语课堂教学过分利用物质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广大教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一要求的重要程度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利用物质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手段,但是,如果激励手段仅局限于这堂课奖桔子,下堂课奖气球,再下次奖贴画等等,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目标就会变成为得奖品而学习,而不是为获取知识而学习。这一刺激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3.英语课堂,特别是公开课过于追求华丽的表象

英语课堂形式应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但是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尤其是公开课,教师为了展示自己运用计算机的熟练程度,频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课堂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了,但是作为听者的学生来说,只在关注眼花缭乱的课件,参与繁多的活动,对于教材内容的接受少之又少,一堂课结束后根本没有获得知识的满足感,只有一种感觉:真累,终于结束了。而作为观摩者来说,只能看到华丽的表象,而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没有任何体验。

4.英语课堂的交际对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英语课上,教师指着手中的书问:“What's this?”学生齐声回答:“It's a book.”教师肯定回答并称赞:“You're clever.”又指着远处的门问:“What's that?”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

这是小学英语课堂中复习环节最常见的场景,尤其出现在公开课或观摩课。表面让人觉得课堂气氛活跃,但不知道教师在课后是否认真反思过,这样的问答有意义吗?这样的提问会给学生怎样的刺激呢?能带给学生多少帮助呢?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学模式探究

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改革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制和构建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任务。2001年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并提出要加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把小学课程作为21世纪初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一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小学课程的目的,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任务教学主体化”是小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语言知识并形成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针对传统英语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

1.注重小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

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强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是儿童学英语的优势;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词的机械的重复与训练。教师要充分注意儿童的这些特点,要通过适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把学英语与做事情联系起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用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开展自主学习。

教师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教学生跟读、重语法教学的旧模式,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运用环境,在语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并形成初步的交流能力。教师尽量不要讲解语法概念,要采用听、说、唱、玩、演等形式,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使小学生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

2.注重小学生稳定兴趣的培养,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

从生理角度看,大脑神经细胞只有处于兴奋状态时才能进行积极的思考,而兴趣是刺激和增强细胞活动的动力。从心理角度看,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兴趣有两种:暂时兴趣和长期稳定的兴趣,这两种兴趣都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所必需的,比较起来,长期稳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者的影响要大得多,如何保持小学生的长期稳定的兴趣呢?

首先,利用小学生无意注意,加强直观教学(如体态、图片、事务、模型、卡通片、简笔画、投影电视等);其次,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如歌曲、故事、猜谜、游戏、模拟表演、为电视片配音等),通过不断变换的方式,调节小学生大脑的活动,减少单调的机械重复的刺激给小学生带来的疲劳。第三,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互动,增强感知,以加强感知效果。第四,充分利用情景教学,促进小学生的记忆,启发思维,使教学形象化,让学生身临其境,实际运用。第五,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成功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情感因素,在交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语言实践,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的口语、语法语音错误等不要立即纠正。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学外语是熏陶出来的,不是纠正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

针对儿童表现欲强、竞争意识强等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适当展开竞赛活动,使小学生既尝试成功,享受成功的情感,又促进能力的发展,并使智力得到开发。有一点值得注意:唱歌、游戏、表演等愉悦学生身心的活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产生和维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暂时兴趣,教师要适当利用这些活动服务于教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从而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倾向的长期稳定的兴趣。

3.抓住英语课堂的本质,让学生得到发展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师不能被困在教材这个牢笼里,而应适当拓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整体设计分级目标,就给教师们提供了选择教材、驾驭教材的机遇,我们要抓住这份机遇。教师应该变通教材,把教材定位得稍高些。记得有专家这样说:“教师要求学生10分,学生可能掌握7分;教师要求学生掌握7分,学生可能掌握5分。”我们的学生具有无穷的潜力,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

4.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换句话说,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思维,会思维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意大利著名导演罗思特·马西里尼曾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再没有比思考更快乐的事”,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小孩在英语课中感到快乐,让他们感觉到思考的快乐,那么,这种快乐将会深刻而持久。学生在思考中同时还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我学会思考了,我学会学习了。”

不要对明知故问感兴趣,无论是什么内容,教师都要记得:给学生制造一定的信息差。那样编出的对话才会更真实、更有意义。比如教学“How many”句型,教师在发问时就可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事物后消失,让学生以猜的形式给出不同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闪现跳动的火花,学生才会得以一定程度的发展。

总而言之,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可以实践和总结出不同的规律和不同的教学模式。我坚信只要人人都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充满希望,积极求索,认真反思,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将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张迎春.新课程教师读本·通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王茂金.新课程教师读本·英语[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课堂的手段

教学不仅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感到有趣、新奇,这就要求教师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1.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tal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者使用课堂用语。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语调朗读,学生特别喜欢。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是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另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4.运用边画边说的方法

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无论Student Book还是Activity Book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关注课堂实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有效性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不断探索、研究,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

设计丰富的有效活动,为有效课堂提供铺垫

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等。这些现象都无疑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一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导致一大批英语专业高才生高分低能,在工作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极差。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到头来耳听不懂,口不能言。

因此,教师要在遵循小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活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等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展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给学生说英语、听英语、练英语、用英语的机会,达到语言交际目的,改变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改变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改变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等。

1、开展各种竞赛。如朗诵比赛、默写单词竞赛、听写竞赛、日常口语交际竞赛等。

2、让学生自办英语广播、英语黑板报、根据课文内容自编短剧。

3、让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

第四篇: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上传: 邱志辉

更新时间:2012-5-16 13:22:59

试论新课程改革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永丰二中 邱志辉

摘要:教学活动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是要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也是落实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载体,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对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课程观的认识,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新的教学目标,提出与传统封闭相对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程序是:问题提出,引发冲突——组织活动,开放共研——信息反馈,生成教学——互动构建,完善认知——反思评价,交流体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利用开放生成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交流、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关键词:数学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开放生成;人本主义课程观

一、引言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把教育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即传统的教学体系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学体系.它的最大特点是“教教材”——教学的全部任务在于完成知识点的授受.完成认识性任务,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其教学目标中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其他目标,如情感目标、价值观的培养等目标或抽象、或附带,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整合.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学生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只是作为一个处于一定年段的抽象群体来认识,教师研究的重点也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难点在何处等,教学过程的设计除了课堂流程之外,重点是按教材逻辑,分解、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景象,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引着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从”.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总是习惯预先把教学过程简化为一些固定的步骤[1].我国的数学教育历来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优良传统.我国中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运算和推理)有较明显的优良传统,但自主学习、探索、创造的能力和个性发展却不足[2].而这正是21世纪有竞争力人才的关键素质所在.事实上课堂教学不能是完全事先设计好的,应该是边活动边设计,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转变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成功与失败,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提出问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性任务.

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国外最早提出“教学模式”是美国著名的师范教育家乔伊斯,他在与他人合著的《教学模式》一书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例或计划”[3].英国学者冈特·施瓦布等人则更直接地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导向特定学习结果的一步步的程序”,当然这里所说的教学模式,实质是指教的模式.在国内,有学者指出:“数学教学模式从其本质上说,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构建的以„教学-操作‟程序为其外在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方式”.某些学者的界定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过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就是教学模式.”在综合各家关于教学模式的界定之后,有学者指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学习理论指导下,在大量的教学实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个主题形成的稳定、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方式.”[4]在我国,普遍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者是一整套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实质上教学模式既是教师的教的模式,又是学生学的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因素:

1、模式构建的研究目的和目标:这是教学模式构建最初的动因以及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2、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这是教学模式所赖以形成的基础,它为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渊源,使人们能了解模式的来龙去脉.

3、教学目标:它是教学模式中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及评价标准等.

4、操作程序:实质在于处理好师生针对教学内容在时间程序上的实施.

5、教学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用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措施的总合.

6、评价: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适用的教学环境,不同的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和标准也不尽相同.

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思想具体化,使教师有章可循,从而使大范围内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模式的构建由来已久,可以说,有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时,就有了各种教学模式.

三、我国数学教学模式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的教学模式基本是借用外国的模式.赫尔巴特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模式是教育史上最早的一般教学过程模式,该模式是以一定的认识论、心理学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后来,赫尔巴特的弟子将其改为阶段: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该模式于19世纪20年代初通过日本传播到我国.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提出建立一门所谓“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起来,创建了“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的教学模式.以上两种模式对我国班级授课制下的教学模式影响很大.50年代后,以苏联凯洛夫的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系统的书本知识为中心,融入了我国一些传统教学思想和方法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根据广义知识学习阶段和分类模式,吸取了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的优点,皮连生在《智育心理学》中提出了“六步三段两分支”的课堂教学模式.其间我国也开始了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由“讲深讲透”到“精讲多练”,其中后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教育教学观不断更新,课改和教改已成总的趋势,广大数学教师和理论工作者在继承发扬中国特色“启发式”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多种数学教学模式.如:讲解-传授、自学-辅导、引导-发现法等等.这其中也受到了奥苏伯尔根据同化理论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模式和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模式的影响.特别近年来,随着西方教学理论的引入,“大众数学”、“问题解决”、“开放题教学”、“建构主义”等以借鉴西方教学为主流的数学教学改革浪潮对我国数学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数学教学呈现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在教改实验中产生了一批较有影响的数学教学模式,如青浦县数学教改实验,立足于减负增效的“gx”教改实验,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mm”教学实验,立足转化数学差生的“935”实验,建构观下的数学教学的“isj”课题等[5].这些数学教学实验的研究,正视传统的不足,力图改进与创新,使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深入.

四、《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学目标的变化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以下总体目标: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

[6]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前文以说过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六大内容之一,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模式结构的核心因素.决定着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活动的比例及评价标准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目标,毫无疑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改革课堂教学,首先要破除传统教学只实现认知性目标的片面性,确立全面、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主动参与学习,生成一种生动实效的课堂教学,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推进,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相应的进步,达到“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二是教学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知识、为分数而教还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教,是素质教育的分水岭.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认知识结构,也要结合教学实际,不失时机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有效进行身心训练,达到健康发展.教学的结果要使学生成为知能一致,知情协调,一般能力与创造品质并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德才兼备,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最终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是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学要千方百计创设开放情景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之中,并以此来体现学生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新的科学技术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培养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才,这是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都在考虑的问题,更是作为承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数学学科教育更应考虑的问题.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有以下一些改变:

1、模式的理论基础应进一步得到夯实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作为基础,它是教学模式深层的内隐的灵魂和精髓.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由经验归纳型向理论演绎型与经验归纳型不断整合发展,其理论根基进一步加强[7].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对数学教学与学习理论的深刻理解,有力地促进了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其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成果推动了数学教学理论的发展,并指导数学教学改革实践.数学教学理论对数学教学过程的研究,对学生学习特点、心理特点的研究为数学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再次,现代数学哲学对数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如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以及文化观下的教学观等数学哲学观对数学教学模式产生了最为直接的根本的影响,另外素质教育理论关于素质分解、素质育成和素质发展的认识也对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起到航向标的作用.

2、要更突出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基本倾向是人的行为动力之源[8].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认为应把数学学习看成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而不应简单看成是机械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的被动接受,这种构建是在学校特定的环境中,在教师的直接指导帮助下进行的.数学学习并不是获得外部信息越来越多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新的认识图式.因此新型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注重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合作者在教学中对学生的适时帮助点拨、引导、鼓励作用,凸现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3、必须正视现代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并充分合理发挥其优势对进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数学教学提供了便利,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网络等媒体技术已成功地介入数学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以及发现知识、探究发现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

4、教学模式应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综合化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文化的继承,有利于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在文化继承的同时更注重人的创造性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呈现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的明显趋势,同时不断克服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5、必须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目标

当前数学教学模式综合化发展不仅体现在多种模式的结合上,而且体现在实施目标的全方位上.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为了实现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和迫切的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干学科,数学教育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总目标服务,立足于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当代人们的教学观念正由“知识与技能统一”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强调学生智能的发展,创新潜能的开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一是学会认识(learning to know),学会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建构知识、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二是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即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三是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倡导合作化学习;四是学生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更关注知识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创新意识及其潜能的开发,注重学习方法、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开放性问题教学,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9] 参考文献:

[1]郑金洲.生成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3 [2]陈昌平主编.数学教育比较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3]曹一鸣.数学教育模式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刘正理.对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几点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4,第13卷(2):17 [5]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4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1 [7]王俊邦.认识构建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数学教育学报,2002,第12卷(4)[8]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郑毓信,肖柏荣,熊萍著.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4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xxx课题组

姓名:XXX 学号:XXXXXXX 专业:英语教育 班级:2008级本科3班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一场素质教育的大讨论换来了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人们努力探讨在新理念指导下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世纪之交,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名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出发,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必须改变。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对我国当代各具特色的多种类型的教学改革实验进行研究,探索它们的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策略、效果评价等基本问题,并从中归纳出教学的一般模式。

最早进行教育模式研究的是美国的乔伊斯和威尔,他们把教育模式定义为:“主管模式是一种设计课程、选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然而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邓立教授主编的《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中,教学模式则被认为是“考虑课堂教学的工具,它是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概念,用以解释师生在课堂上做些什么,他们如何相互作用,如何运用教学材料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影响学生所学的内容。”我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对教学模式也有着一些各自的解释,但含义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教育模式属于教学过程范畴、教学结构范畴,教学模式是方法、是策略,是一般理论和应用方法的统一。教育改革应致力于新型教学模式的生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改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更新观念,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与时俱进及开拓创新的产物。

二、问题的提出

1、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为理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化,重视教师对人的管教和对学生学习的控制,强调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我们既要肯定它的价值所在,不能轻易抛弃,但必须看到传授式模式的局限性,不能把它当成唯一的模式而神化。如果教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授式的缺点,用传授式同样可以上出精彩的课,但教师不是只为了追求一堂课的成功,而是要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为此,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实现教学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发展。

2、新型教学模式。即“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的教学模式,是教师首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主导,先学后教,及时训练”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放到教学的首位,教师在引导自学和发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上下工夫,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师,这对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切实发挥“师”的作用。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

就教学工作而言,面对新形势,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另外,此项研究对于我们英语教育方向的毕业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研究的意义

教师如果单纯依赖教科书、参考书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必将使自己丧失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无从谈起。新课程表现出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新课标为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所留下的广阔空间,在实践过程中,应正确把握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与教师的适时、适度的介入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成效。从这一角度看,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现阶段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寻找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能参照的标准样式,也就是新的教学模式,并尽可能地使其稳定化、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并且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师教学方式如何贯彻课程的理念,并重点引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本研究的关键。本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学校及更多的教师提供可操作的鉴戒。

四、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探索适合攀枝花中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

2、实施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作。

3、研究新课程背景中学课堂教学评价。

五、研究的设计方案及实施阶段

(一)研究的设计方案

1、研究的目标:

(1)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特点,形成一批富有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案例。把握教学规律,丰富现代教学理论。

(2)立足中学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主体行为和学习的规律,探究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和创新精神的基本教学途径,探索出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优化课堂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或手段,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手段,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更好的实施新课程,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2、研究的内容:

(1)针对攀枝花中学,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的方法。(2)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素养为目的”的课堂教学策略体系。(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3、研究的方法:以攀枝花中学为对象,主要通过实验法(亲身教学和听其他优秀教师的讲课)、观察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反馈)、比较法(比较各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其教学影响)、表列法(将所得数据通过表格列举出来),内容分析法(分析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经验总结法(总结研究结果)等。

4、研究的时间:2012年3月是我们教育方向学生的实习时间,由此为我们提供了开展研究的机会。

5、研究的人员:XXX学院外国语学院2008级本科三班英语教育方向全体学生(总共10名)。我负责领导研究策划活动,其他九位负责各科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首先制定研究计划。其次,搜集整理教学经验、相关理论及教学内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及其相关理论。最后,采用问卷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关于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研究人员在班级中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给学生上课,将理论的学习思想、经验引入到课堂教学进行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探索和发展过程,并适时记录总结。

第三阶段:统计分析阶段。研究人员将实践所得数据用表列法进行统计,然后将统计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研究人员根据分析的数据,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六、研究的成果预计

1、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了解其构建,深刻理解新课程变革过程的实质,提高新课程变革的成效,同时达到是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起到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

2、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面积提高。学校形成创新型、科研型教学评价体系,形成个性化教学特色,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社会声望。

3、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学生主题发展指数良好,参与研究人员普遍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具有较大转变,涌现一批教学创新型教师。

七、研究的经费

制定计划表格、搜集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等过程所需的费用合计约500元;研究期间研究人员的生活所需费用合计约5000元;其他相关费用约500元。此次研究所需费用总计为6000元。

下载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陈彦 )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陈彦 ).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谈“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模式的构建【摘要】: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学生运用......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新民市公主屯学校张秀艳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过程中,兴趣是第一要素。历史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激发......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在新课程理念下,国家对新课程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评价都作了全新的改革。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目的是让每个......

    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我们的教育呼唤平等、和谐,需要个性的张扬,需要我们赋予生命,以人性的方式,使人最终赢得解放。她要求我们把每个人都视为一个运思和创意的原点,把每......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提倡要让学生做学习......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 程小梅 自2015年开始,我们学校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改活动。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浅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浅谈 小学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美术课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所以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青云初中自研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先进教育观念的逐步提出,人们对传统的东西更加投以审视的目光,企图摆脱传统的羁绊,而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随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