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潘金菊 学习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青州市旗城学校小学部
潘金菊
我在听王敏勤报告之前,对王敏勤教授是知之甚少的,学校说要周末组织学习王敏勤教授报告,当时在网上了解了一下王敏勤教授,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做课程的老头,搞了很多科研,当时我在想又是一个能把一节课上的很精彩的专家。能不能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有指导作用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终于见到了王敏勤,操着一口山东味很浓普通话,穿的很朴素,精瘦精瘦的,像是做学问的样子。开场第一句话他说:“很多人说课堂教学没有模式,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模式课堂,我觉得没模式也是一种模式,课改深处是模式。”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能适应所有科目的教育教学呢?接下来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真的是“接地气”,如何打造高效率的课堂,实现学生课后零负担的做法真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王教授由于时间关系给我们展示的东西非常少,但是他所展示的每一点都给在座的老师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对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与收获。
一、小学和谐高效教学模式
王教授将他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呈现给我们,总的来说就是五步教学法。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语,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导入新课后,要按照新课程所提倡的“三维”的课程目标,向学生出示或说明这堂课三维的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目标不是三个目标,是三个维度、三个方面,要尽量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上课一开始,教师首先提出自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在自学的过程中本着先整体后部分、先宏观后微观的原则,先整体感知、理解教材,直奔主题,不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如语文教学,先通过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的大意和主要故事情节,归纳出课文的主题思想,字词和分段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学时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自学。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可借助纲要信号理清课文的主要结构和解决主要问题。
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结果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采用大组汇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语文课,本着先整体后部分的原则,学生对课文的主题和大意有了基本的把握以后,可以再分析段意和重点分析某些段落。字词的问题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的习惯。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和例子,要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拓展提高。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本着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原则,对后进的学生还要个别辅导,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一个学段的一门学科是一个系统,一本教材是一个系统,一个单元是一个系统,一节教材也是一个系统。要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把小的系统放到更大的系统中去,所以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把这一节教材及时回归到上位系统中(如单元系统、整本书的系统等),学生才能从更大的整体、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也才能不断的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二、知识树
王教授提别提倡老师画知识树,可以整册书也可以是一个单元或者一课的知识树,把知识点放入知识树里面去学习会更系统,更科学有效。
我在看了一部分知识树的图片后,感触很深,回来也试着自己画知识树,在教学中注重整体性,每个单元注重课与课之间的联系。
总之,王敏勤教授的报告从理论的说明到实践的举例,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茅塞顿开,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用王敏勤教授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每堂课都在高效中进行。一天的学习时间,也让我对和谐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学还可以如此进行,也对教学模式也有了粗浅的认识,我想以后我会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二篇:学习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学习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目前,本人认为这是对我来说最有实效的一次培训,对于对导学的使用有些生疏的我来说,犹如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真是受益良多。通过学习王敏勤教授的“高效和谐的教学模式” 报告之后,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觉得收获颇多:
什么是高效课堂?王敏勤教授的观点是:高效课堂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他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自主的;也只有学生真正的拥有学习的自主权的时候,学习才可能高效。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建构的,学生是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他的观点里体现出了两点:一是每堂课要有既定的目标,并师生同努力达成既定目标,二是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持续发展。
怎样打造高效课堂? 王教授倡导师生共画“知识树”观点极有现实意义。“知识树”是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就是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表述一门学科知识的结构,它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而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知识树”为师生准确把握教材体系、理顺知识结构,理解知识地位与作用,整合教材提供直观素材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教授希望每位授课老师要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画“单元知识树”.不仅要画“单元知识树”,还要画每篇课文的知识树.这要求授课者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册书,每个单元,每篇主体课文的重难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等,并用知识树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这样能使所教的教材内容有条有理,清晰明了,而且能促进所教的知识点不易疏漏。以“主题单元教学”为主阵地,不仅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也是把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系统。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每个学段开始把一门学科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学期把一册教材的知识树教给学生,每个单元的开始也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告诉学生,每学完一组教材或一篇课文,还要及时回归上位系统。这样知识在头脑中总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对整个学段的教材,对整个学期的教材,对单元教材有系统的把握。从整体到部分的解读教材,构建知识树,做到胸有成竹。
通过本次报告会,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老师必须善于总结以往的经验与不足,将学生自学与问题预设相结合,达到教学合一。老师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的最好办法。在教学中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具体知识更重要。
总之,通过学习,让我对和谐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也了解到语文教学还可以如此进行,也对教学模式也有了粗浅的认识,我想以后我会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把握好教材,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使自己在学习中教书,在教书中学习;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实践;在反思中超越,在超越中反思。在专家的指引下,努力提升自己,更好地适应语文教学,努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我的模式我的课”的目标。
第三篇: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近日有幸聆听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会所长王敏勤教授的讲座,令我眼前一亮,回味无穷,受益匪浅,,感受、体会颇多,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王教授所讲的第一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两个支点”,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重点讲解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整合。首先明确了教学研究主要研究的是“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问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只在“怎么教”在方法层面上寻求解决方法,还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探讨。其次点明要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就是把握教材。这种对教材的把握对于一位合格的教师来说,先是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教师,都应该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通读教材,认真对照课程标准,知道本学段本学科的教材包括哪些基本知识,教学重点是什么,哪些知识前后可以整合起来,本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体例是什么,教材内在的逻辑线索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画出本学段教材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在新学期的开始,教师也要通读整册新教材,对照课程标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内在的逻辑线索,画出本册教材的知识树,写出教材分析。而且教师还要反复阅读教材,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调整和整合,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对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教师能够理解教材中的每一部分知识,仅仅是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这是第一个层次,如同一盘散落的珍珠,还需要用一条条线把它们申联起来。只有通读教材,感悟教材,才能把分布于各册教材中的同一类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条的知识线,这是第二个层次。要把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线并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面,这是第三个层次。最后,要把一个学段不同年级的知识构成一个立方体,如同一座立交桥,一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四通八达,不管从哪里切人都能把’整个学段的教材整合起来,这才是完成了知识的建构,从而使我们的教学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整体观念,借助知识结构图理清教材的思路和各部分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
这也确实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要把握教材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要对教材整体把握,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正犹如一把散珍珠,要你有能用一根线成功的把它们串起来的能力。因而,我们必须努力钻研教材,进行有效教学,努力学习王教授的主题式单元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思想,帮助学生寻找教材内在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教学中的无效环节和重复劳动,减轻学生负担,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心得体会《听王敏勤报告心得体会》。
教材中包括了三个体系分别是: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与我们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是紧密相连的。
教师如何能驾驭教材,对教材的把握能左右逢源,王教授提出了“写教材分析”和“说教材”等举措。“写教材分析”内容包括:
1、课标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怎样落实
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的,体例是什么。
3、本套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把这些知识结构起来的,要画出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并加以介绍。
4、本套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5、本套教材所蕴含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是什么,可以用知识树表示。
6、我打算如何处理这套教材,从初始到毕业的计划安排。
在第二个方面“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了一个总体的诠释: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提出了对“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规定性的评价:即教学时间的规定性、教学目标的规定性、目标达成的可测量性。教学时间的规范性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前伸不后延,教学目标的规定性指上课教师和学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为着目标共同学习前进。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模式,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每节课的教学,首先从单元的知识结构特点入手,让学生明确单元的知识体系和特点,为啥编写这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还要重视单元导读,就是每个单元前面的一段话,务必引起每位教师,因为它是本单元的总体说明。
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对学生予以必要的鼓励。
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大组汇报有利于发挥大多是学生的积极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之中,而小组汇报往往对问题的探究不深入,甚至对有些问题拿不下,或者很肤浅,而大组就可以发挥更多学生的作用,克服这一点问题。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基础知识的练习必须要夯实,做到周清、月总结、期末大回放,夯实基础知识是最为关键的。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课堂总结要教给学生本节知识的规律,教给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的方法。
王教授在讲述中,运用了大量确凿的数据和生动的例子,听来使人信服而佩服。
专家深入浅出的精彩报告,给人鼓舞、令人振奋。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努力把握好教材,以问题为导向,以整合为目标,使自己在学习中教书,在教书中学习;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实践;在反思中超越,在超越中反思。在专家的指引下,努力提升自己,更好地适应数学教学,努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第四篇: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周言言 2016年3月25号,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解放路小学聆听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原所长,国内著名教学流派和谐教学法的创立人王敏勤教授的对于解放路小学教师的授课讲评,让我重新领悟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收获颇丰,感触极深!
讲评中,我最为关注的就是“知识树”,感觉想法真的很新颖。
“知识树”观点在教学过程中极有意义。授课老师在教学每一单元的教材内容时,根据每个单元的内容不仅画“单元知识树”,还要画每节课的知识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认真钻研每册书、每个单元、每节课的重难点,编者意图,教学目标等,并用知识树把这些内容呈现出来。这样既能使所教的教材内容有条有理,并且能促进所教的知识点不易疏漏。“知识树”是和谐教学法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以树状的形式表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它以其形象直观,脉络清晰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线索,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种好的方法。
“知识树”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对整合教材提供了直观性的素材。怎样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提倡老师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当堂解决所有学习问题,这也是自己追求的课堂教学,不愿意占用学生课余的时间精力,只不过因为个人能力水平有限,课堂设计不够精细,大多数学习自觉性欠佳的学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其次是鼓励教师深
度阅读,主要依据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组织教学,而不要过于依赖教参,沿用别人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并采取记分的方法督促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王敏勤教授在这次讲评中还着重分析了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需要掌握的问题,使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系统的认识,更加有利于把我教学的方向以及重点难点。
通过本次讲评课,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今后教学活动中,要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大胆尝试,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效课堂。
第五篇: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听王敏勤教授报告心得体会
-----王德国
2015年10月13日,我和同事有幸聆听了天津市王敏勤教授的”听课如读书,评课似析文”“课堂高效率,课后低负担”和“高效和谐的教学模式”的专题报告,可谓收获颇丰,感触极深!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点体会:
一、听课如读书,评课似析文
1、不但要认真听、认真记,还要熟悉教材,查看教案,观察学生,一刻也不敢马虎,唯恐漏下一个环节,对上课老师评价不全面。说实话,认真听课不比讲课轻松,整堂课始终处于听、看、记、思的忙碌状态。与读书相比,听课更为复杂,因为书本是平面的,课堂是立体的;书本是静止的,课堂是灵动的。所以评价一节课比分析一篇文章更难。评课不但反映了评课者听课的认真态度,也反映了评课者的教育理论功底,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程度。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听课者最好在课前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课本,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再拿到讲课人的教案,便于了解讲课者的思路和意图。如果课前没有条件研究教材,在听课时也要想办法拿到课本,在听课的过程中迅速熟悉教材。我在听课时不但要熟悉本篇课文或本节教材,还要熟悉一个单元或一册课本的内容,在听课本上画出单元知识树和本课知识树。只有了解整本书和整个单元的内容,才能知道编者的意图和本节课在整个单元或整册书中的地位,本节课的知识与前后部分的相关联系。
3、评课时要分析教者对教材的把握是否准确到位.在听课时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是否准确到位。这个“到位”主要是指教师是否了解课程标准,是否了解编者的意图和作者的意图,能否站在整个学段、整册书和一个单元的高度来把握一篇课文或一节教材。只有教师自己“到位”,才能引导学生“到位”。
二、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1、如何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非常关键,它是一个教师走向成熟的标志。今天的报告会,对我触动最深的是王教授的“和谐教学模式五步法”,让我茅塞顿开。王教授给我们诠释了高效课堂的含义: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王教授倡导“我的课堂模式,我的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在当今那么多的教学模式,我该如何选择呢?王教授告诉我们找一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先入摸”,在教学中探索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再出模”。
2.关于我的课堂之“解惑”
最近,我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改变,由“满堂灌”到“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的困惑。王教授的“和谐教学模式”给予我很多的启发,就像久旱逢甘霖一样,问题一:小组组员的组成。我班一直实行六人学习小组,1帮2、2帮4,4帮6这种做法正好是王教授所要求的。王教授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合作,合作中有自主学习;学生在合作时一对一,六合一。教师对学生的的评价要及时,要有指向性。
问题二:如何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时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明确学习的时间,要求,方法。学生在自学时遇到问题,教师先别急着动口,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可以分三个层次:先是2人一对一的小组讨论,二是6人小组的大讨论,最后是全班的合作讨论。
问题三:自学后检查的方式
同桌互相检查,互相批改,有问题先在小组内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再在班里解决。老师要经常这样追问:“谁能帮助他解决问题?”老师只讲学生不会的,不对的,这就是所谓的“精讲”。问题四:课堂上的老师讲多少合适?一节课老师讲多少知识,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基础来决定:学生自学能解决80%,老师就要讲20%;学生自学能解决20%,老师就要讲80%。课堂上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思想,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
三.如何把小组合作和“四清”有机结合起来
王教授说现在的老师们忽略了“课本是本,课外是末”的问题,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教学中,应把课本上的题达到人人都会,也就是“堂堂清”,这样的话怎么会有学困生?即使有学困生可以进行日日清,日日清还是把课本的例题和练习题完成达标,周清:一周结束后,在课本上精选题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到人人得满分。月月清:一个月后,把在周清出现的问题,再出同类型的题,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这套题中加上选做题,给予那些优等生发展的空间。聆听了王教授的报告,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科学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系统设计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堂生活、认真改善课堂行为。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要认真研究课标,大胆使用教材。这样,我才能将课堂教学真正地掌握到自己的手中。
听了王教授的报告,让人不由想我们以前的教学实践,虽然也做了这几方面的工作,但没有如此用心和细致,没有深入地理性地思考这些问题,以后需要更理性地认真思考和用心实践自己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