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策略
浅谈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几个策略
对我自己来说,我是更喜欢古文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津津有味。读文言文不仅能满足求知欲望,而且能感知几千年以前的作者或悲或喜的人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可是,当我在给学生讲古文的时候,语文课却变成了睡觉课,文言文教学该如何是好呢?
以前我在讲古文的时候,大概的流程是题解,作者档案,背景,生字词处理,然后就开始逐段讲解,先处理文言知识,逐句讲解,挑出重要文言知识,然后再分析内容。也就是从梳理文言知识开始,学生便进入了静音和屏蔽状态,进而进入了休眠状态。在反省了这些问题后,我想该怎么办呢?于是就去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取经——听课。
大体上来说,有这样两种方式:有的老师采取的方式是一边讲解知识点,一边分析内容。有的老师则是事先分组,每组一段,让学生预习,疏通文意,课上小组派代表给全班其他组讲解。学生处理不了的或者遗漏的,老师则负责解惑答疑,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内容。
于是,我再次进行思考,我的文言文教学该如何是好呢?首先,和这些老师对比,我存在的问题:①知识点太多、太散,不成系统。②课堂学生参与少,缺少和学生互动。③缺少教学督促。根本原因就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缺少教学经验,专业知识不够,课堂管理经验不足。
经过了这样的反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研读考纲,精析文章。
没有目标的行船,东南西北都不是方向。通过对考纲的研读和考情的分析,以及对文章本身的把握能够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同时,教师一定要有对文章自己的理解,要有升华部分。知识讲解和内容分析可以同时进行,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层次,这样也方便学生理解和背诵。
二、零敲碎打夯基础,系统总结是关键。
一些“大块头”的知识点复习时可以贯穿整个学期的始终。比如120个文言实词的复习,每天看两个。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日积月累,14周左右就能完成。
另外,要有宏观意识,知识系统化。可以通过列框架、思维导图和知识树等方式进行归纳总结。比如文言文断句方法知识框架如下: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二)先易后难,寻找标志。A找词语
1、找名词(代词)
2、找虚词
3、找动词
4、找言词:“曰”“云”“言”“白” “语”“道” “谓” “对”
B观句式:
特殊句式、固定句式、排比、对偶、反复、对称、顶针 C看总分
(三)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而在“找虚词”下面还有一些重要知识可以系统整理:①句首词②句尾词③句中词④关联词⑤疑问语气词⑥时间词⑦叹词等
关于这些标志词的识记,可以结合高考考纲要求的必备64篇古诗文。在复习这些古诗文的时候,训练学生断句。遇到高频的断句标志词,提醒学生,培养语感。比如《醉翁亭记》,其中就可锻炼学生找虚词,观句式。
三、勤学善思找规律,语法教学好处多。
记得黄厚江老师曾经说过“要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这个问题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找到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语法。通过带高三学生进行一轮复习,我发现语法在诸多方面都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比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选用变换句式等。
语法在文言文阅读中更是必不可少。比如在复习文言实词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词类活用。那么怎样判断是否有词类活用现象呢?语法辨析。如何通过语法判断是否是名词作状语现象?找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位于主谓间修饰谓语的成分是状语。如何通过判断是否是名词作动词现象?通过总结发现以下几条语法规律:
① 后面有宾语或补语
② 前面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③ 两个名词连用,第一个常活用
④ 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
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很重要,其中关于介词和连词的用法不容易区分,通过语法搭配就能清楚的辨别。若其后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以”一般为介词;若“以”后面是动词或分句,那么“以”一般为连词。
虽然,高考的常规题型虚词辨析逐渐变为断句题,但是虚词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常常放在翻译中,设置得分点。
四、调动学生积极性,故事来增趣味性
文言文教学是难点,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其实可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入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
比如识记基础实词用法时,可以借助网络上和资料书中提供的文言小故事。就拿“诚”来说,“诚”常见的义项有三个:①诚心,诚意。②确实。③如果,果真。先通过例句理解识记,再通过故事巧记和检测。
故事巧记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无意,乃遣从者怀壁于赵,后秦诚如此。
结合语境和语法不能看出三个诚的意思分别是:诚意、确实、果真。
文言文断句时,可以通过一些寓言故事、名人轶事等,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先从有意思的故事入手,引导他们找到断句的标志和方法。以下是我上课时用到的例子。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又比如,有一个翻译句子是这样的:李梦登„„,除孝丰知县,不携家室,与同志三数人,惘惘到县。始谒巡抚,门者索金,不应,因持刺不许入。梦登则绳床坐军门,竟日不去。
好多同学第一反应“持刺”是不是拿着兵器呢?这是对古代相关常识的缺失造成的不理解。这里的“持”是拿着的意思,但是不是拿着兵器,而是“名刺”。我突然间想到关于名刺,刚好有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便讲给他们听。是关于白居易的故事,话说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入京,去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看到名刺上的名字“白居易”,就打趣说“长安米贵,岂可白居?”翻过来,看到名刺背面的诗,尤其是那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便感叹道“有才如此,居也,易也。”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又回到正题“名刺”,又称 “名帖”,拜访时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员交际不可缺少的工具。这样学生会印象更深刻,不仅能学习古诗文,调动积极性,能积累相关的作文素材,也能传授相关古代文化知识。一石几鸟。
有时候,教师给学生总结的很多,很全面,自以为上课会很精彩。可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本不感兴趣,课堂效果极差。其实这就是满堂灌。所以,我在授课过程中会抽取一些时间来讲一些故事,扩展一些看似与课堂无关的内容。
五、检查机制要加入,各种习惯需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意志力也比较薄弱。很多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发现学生好多其实都没有完成。那么怎样落实到位呢?教师要监督检查。任务不检查,就等于白说。比如课前五分钟找学生翻译句子.或者提问重点文言知识,并设立相应的。
有些典型的文言文习惯性标记,一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就应该规范,比如通假现象(把该字画圆圈)、词类活用(在该字下画小三角)、重点词语(在该字下画小圆圈)、特殊句式(相应符号)等等。
做题习惯,比如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关于人名、地名、时间词、官职等,一边看一边做标记。通过做标记给文章分若干层次,也可分组讨论,这样既可以提高注意力,互相监督,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脉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多巩固,学会知识迁移。
以上就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感触很深的几个方面,都是在自己教学过程中逐渐感悟的,有些方面谈的比较浅显,还有待继续的研究和总结。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第二篇:在文言文教学中
文言文的教学方法可依据各人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通常,我们对于文言文的翻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此法可以字字落实,能较好地积累文言词汇;意译就是翻译原文的大体意思,此法比较流畅好懂。对于我们农村中学学生来说,只要能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行。
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教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抄录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词语对照抄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特殊名词可直接抄录;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等。人名示例:《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唐雎”,《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等都可以直接抄录;年号示例:《陈涉世家》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可以直接译作“秦二世元年七月”,《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可以直接译作“庆历四年的春天”。
(二)、替换法,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形: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山”古代专指华山,现在指一般的山脉。示例: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示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的“妻子”就属此类。此类词还有“所以”、“可以”等。
3、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示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如果学生掌握了以上两种翻译文言文的方法,阅读翻译文言文时便不会感到吃力,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第三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文言文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但这一部分的教学枯燥,文言知识学生不爱学,学起来索然无味,老师则没有生气,整个课堂死气沉沉。
那么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呢?
第一,认为文言文在现代社会不能学以致用,离我们太远。第二,老师教学单一,没有活力,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系,老是单一翻译课文,然后背诵,再归纳文言知识点。
第三,单纯追求课堂结构的完美,单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也是造成高中生文言文基础差的原因之一。我们一些老师讲授文言文新课文时,目的不是追求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而是追求课堂形式的完美、气氛的热烈,本末倒置,持别是一些公开课,简值是表演,华而不实,令人担忧。不去结合文段详讲字词句的知识,而是抽出几个字词,让学生去分组讨论、再提问,课堂气氛热烈,似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教学改革精神,但学生一节课只记住几个字词的意思,有时,我真不明白老师讲课是为了教学改革呢,还是为了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以这种方法讲文言文新课文,四节课传授的知识比不上串译式讲授法的一节课的内容。
第四、轻视诵读、轻视文本是造成文言文基础差的另一个原因。可以说文言文是另一种语言,同现代文相比,除字形相同外,字词句的用法相差很大。实践证明,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也不例外,只有多读才能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才能记牢文言文字词句的意义用法,才能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少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即使有也是一种点缀。譬如只读一段美文,或只叫一个同学朗读,很多老师喜欢抽出几个所谓的重点字词句来讨论来讲解,或花很多时间大谈文章的内容和写作特点。但是他们不屑于把字词句放到文章中来讲授,不喜欢给合文章的段落分析思想感情和写作技巧,只喜欢作科学主义的切割和分析,结果,学生只掌握一些死知识,读不懂文言文。在教授文言文新课文的时候,应该指导学生朗读文章,讲解知识、欣赏思想感情及写作技巧时,应该不能脱离文章。此外,还要督促学生在早午晚读时间朗读文言文,只有经常读才有可能提高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怎样应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呢?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以达到“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通过学生的言语实践,达到自能阅读的目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以“学生自读为中心”文言文“四读”教学法。
一、教师引领,学生朗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认为解惑是大事,重在质疑问难,这是不错的。但读顺读畅课文,是小事吗?离开“知句读”这一步,何来“传道受业解惑”呢?文言文重语感,重朗读,但必须以“知句读”为前提。在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读出语感来,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对句读的感觉。因此,领读、范读是少不了的。在教师引领下,学生把课文读顺读畅了,他便能对文章获得初步的感知。作为第一步的“教师引领”下的学生朗读,目标是:读顺读畅,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
二、借助工具,学生自读
学生对一篇文言文,读顺读畅了,获得的初步感知往往错误百出。如果教师急于指出错误,要求学生理解,这不利于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学课文中掌握的词义,自己去读。借助工具书,联系旧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我们语文教师备课时,离不开这一步;即使是古文大家,也经常用这一方法,以求证自己对字词句义的理解。这第二读的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大体上疏通字词句。通过复述,可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所了解。
三、老师提升自身的素养,在每篇文言文的教学中,老师都应该多拓展课外相关的历史故事,增加学生的兴趣。
第四篇: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策略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及策略
文言著作和文章是我们古代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理应受到后人的尊重和保护。但事实上,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的通用语言,自新文化运动开始倡导白话文以来,便渐渐缩小了它的适用范围。如今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文言文基本上失去了用武之地,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首先教师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被动笔记、背诵的工具,无从体验文言文之美。第三,由于文言文本身的晦涩难懂和教学方式的枯燥无味,学生往往缺少主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意识,他们多是由于考试和教师的要求而非出于对文言文的喜爱去学习,更别提去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了,那么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无从谈起。
下面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谈几点我的改进建议与策略:
(一)读、记结合,培养文言语感,夯实文言基础
在文言文教学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成为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诵读可采用多种形式,而且教师应在字音、停顿、语气感情上进行指导,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达到“理解的朗读”。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 记的方面,具体来讲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因而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对常用词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古代文化知识等的记忆,再进行比较与归纳总结,促使学生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二)注重知识迁移与积累,授人以渔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迁移与积累。比如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相近(反)的、描写同一人物的作为迁移材料;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等。“不懂笔墨不看书”,新课标要求学生“用摘录和做卡片的方式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
(三)改进教法,架设桥梁,领略内涵欣赏美文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等都会有差距。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对内涵的深切感悟。这些作品纵贯三千年历史长河,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传承祖国文化瑰宝。同时,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文言文,结合实际,我们还要继续关注文言文教学以便提出更多建议。
第五篇: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桃村中学王向阳
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与现代文在语法和语境等方面差异较大,导致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综合这几年的中考文言文试题,可以发现有这么几种题型:一是解词,即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以直接解词和选择两种答题形式呈现;二是翻译句子;三是划分停顿;四是分析人物形象;五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从大的方面来归纳,不外乎是对“文”和“言”两方面的考察,字、词、句的翻译属于“文”的范畴,句读、人物分析、主题把握则属于“言”的范畴。
寒假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检测部分共设计了五个小题,第10题是解释三个实词,11题是关于文言虚词“以”字意义的选择,12题是翻译句子,13题是分析人物形象,14题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试题比较典型,学生得分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诚如批卷老师在试卷分析中提到的:“学生对较高难度的文言文解读能力还是较差……”
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是当前文言文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文”“言”结合,培养语感
“文”与“言”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话题。目前课堂教学的最大失误,或者说对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果影响最大的问题,是这两者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有“言”无“文”,只关注字音、词义和语法的讲授,将活生生的文言文作品剥离了鲜活的血肉,只剩下风干的语言标本,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二是跑到另一个极端去了,有“文”无“言”,热热闹闹一堂课下来,学生脑中空空如也,这种课是架空
了的课;第三种是简单的“言”加“文”,表现形式是先“言”后“文”,把“文”强加到“言”上去,而不是从“言”内体现出来的。文言文教学要教到位,“言”和“文”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关于这一点,前年市教研室在我校举行的公开课中,以唐家泊老师的一节《唐雎不辱使命》,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引导。课后很多老师有顾虑,认为重视了
“文”以后,这个“言”以后怎么考呢?担心学生经不住考试。所以,现在很多老师上文言文,仍然采用串讲的方法,从第一句讲到最后一句,把每一个字词都落实了。很多串讲的内容,其实是注释的重复。但是串讲一定就经得住考吗?我们寒假测验中学生的得分情况就是最好的说明。教师自己在那儿发挥,其实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把文言文的魅力串讲得没有了。不把文言文当成文学作品来教,其文化内涵和底蕴对学生没有任何的熏陶和浸染,学生当然收获甚微。
怎样做到“文”“言”结合呢?首先是诵读。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和“言”结合的过程。把文章读通了,读顺了,读懂了,那么文章里的一些实词、虚词,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如果文章没读好,就把那些知识抽出来,老师讲得再多,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也是不稳固的。尤其是在赏读过程中,学生能够读出一种语感,领略到文章中透露出的文气,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胸襟抱负,从而把文章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文”与“言”的互相融合。其次,在解释字词句子时,如果能够结合文章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来进行,“文”“言”结合的效果就更理想了。
《课程标准》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诵读还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手段。大声朗读,口熟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诵读的培养要根据作品的内容、情感,在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作好指导。每次的
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读出语势,还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要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导向,从而达到“理解朗读”的目的。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要在反复朗读中逐步地体味、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
让学生把文章读好,在语言、语感方面形成积累,做到“文”“言”结合,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才能具备。
二、自主学习,分类积累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其实际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面我们提到了串讲的问题,其实我们并不是反对老师的讲授,老师所讲的,应当是学生看不懂、书上注释没有的,学生看得懂的,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读和感受。而实际情况常常是学生的学习情绪还没调动起来,还没有进入文本,教师就先把文章里面的实词、虚词、特殊的语言现象全都罗列出来,语文课上成了单纯的语法课,学生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何自主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学期初我便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这样有了不懂的字词就会自己去查阅,不一定非得等老师给解决。平日的学习中,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古汉语词典,联系已掌握的词义,就能自己主动去阅读。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退一步讲,文中有些非重点的难句,暂时不懂也无妨。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永远读不懂。
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猜读是阅读文言文的一种基本方法,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如读到某处觉得不易理解,可以姑且存疑。等读完了全文,联系前后内容,根据自己的猜想,从文章明确的语言信息中,推断出那些不明确的意义,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大意。这种“猜读”能力的提高,正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
欧阳修有诗云:“学既积于心,犹木之敷荣。根本既坚好,蓊郁其干茎。”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做学问要靠长期的积累。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授课时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指导:一是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二是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三是古代的文化知识。要在每篇课文的导学稿中,对上述重点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其次,在学习完所有的文言文后,要建立专门的笔记,“上下求索,左右勾连”,对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或者画出图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分门别类地标在表中,这样就一目了然了。古文化常识的积累可单独开辟一栏,如有关文化礼仪的“避席”“长跪”,有关人物称呼 的“足下”“公”等。分类积累是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有了文言文知识的大量积累,中考那一点考查就是小菜一碟了。
三、内外结合,学以致用
“立足课内,延伸课外”是实现文言能力迁移的最佳途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巩固,要适当增加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光靠教材上为数不多的课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遴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章来进行练习。如学了《晏子使楚》,就可选《晏子春秋》中的其他篇目加以比照阅读,在巩固课内文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把握晏子的思想性格;学习了《愚公移山》后,就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通过这种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对出题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阅读大量的课外文言书籍,如《战国策》《世说新语》等,从中选优。
实现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除了上述方式外,还可以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假”和“狐假虎威”的“假”等。同时,结合《弟子规》《朱子家训》中,“疾趋揖”“恒念物力维艰”等语句的理解,增强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把学过的文言知识运用到学习实践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尝试让学生用文言文来写日记、进行写作练习。
“教是为了不教”,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有效地设计,积极探索创新,就一定能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园地里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