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时间:2019-05-12 22:2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自参加课题“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以来,我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脚踏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一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问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以期从“生活化”的角度来进一步优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小学生因为知识有限,普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在练习习作时经常会觉得无从下手。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在作文当中出现说假话,写假事;小孩子说大人话失去了童真童趣;作文中出现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出现了抄袭范文的现象;写出的东西空洞,不真实,没有个性和特点。此类现状不得不令人忧虑。因此,解除学生的畏作心理,让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善于思考、大胆创新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是育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作文就是教做人,学作文就是学做人,学生能写出真、善、美的习作使学生敢于、勤于、善于,乐于说真言、写实话、吐真情。培养学生自能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以及对生活和习作负责任的态度。逐步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我们的研究,正是为了解除孩子写作的畏难情绪,还孩子一个快乐的习作童年,把作文的过程作为生活本身的需要,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终极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探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教学策略,致力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快乐习作、健康成长。

2通过有效习作指导策略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3、通过贴近生活的作文指导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三、研究的对象和步骤: 研究对象:中高年级学生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6月 ①制定研究活动方案。②申报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5月

学习《新课程标准》、刘锡庆《基础写作学》、乔亚孟的《小学生习作依赖性成因分析》、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进行资料整理、教学实践反馈,改进采用行动研究法,进行更细致、更深入的操作,并进行案例搜集并写出读书笔记和阅读及研究反思。

3、(结题阶段)2012年6月

进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 研究方法:

1、资料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并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

2、现状调查法:通过举行学生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习作情况、习作内容、习作体会、收获等情况,组织学生参与作文比赛,掌握学生习作贴近生活的发展情况。

3、行动研究法:通过举行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习作内容、习作体会、收获等情况,组织学生参与作文比赛、掌握学生习作训练的发展情况。研究过程:

(一)、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在课题研究之初我开始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及在网上浏览学习刘锡庆、乔亚孟等名师关于指导小学生习作的理念和指导方法。(二)、构建生活化的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丰富校园生活。校园生活的确很单调,对生活在县城里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抓住校园里的一些常规性活动。如开学典礼、学期总结表彰大会、每周的升旗仪式、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进行习作练笔。利用开展主题队会活动比如:安全你我他演讲比赛,背诵古诗文比赛、结合课本内容自编自演课本剧、举行辩论会等等;开展植物角、小制作。为了让学生了解大豆的生长过程,在教室的一角种植了一些植物同学们兴趣盎然,精心呵护,留心观察,写出了精美的文章。还可以结合重大纪念日、时令开展活动。如庆“五一”、迎“六一”、迎元旦、才艺表演。还有每年一次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同学们自己参与布置、美化、销售等等。读书节活动异彩纷呈,一篇篇佳作应景而生,师生无不为之拍手喝彩。

2、享受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继续成长的沃土。幸福家庭的孩子,他们大多热情、纯真、善良、乐于助人、有同情心。我们要求学生体验家庭亲情,享受劳动乐趣,感受生活情趣。在生活作文指导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引导学生选取身边的典型的家庭生活情景,如:写妈妈的爱,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抓住细节写出真情实感,而不是泛泛而谈。确定具体的场景和观察的内容,引领他们回到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为情而作”,使他们感知家庭生活的真善美,用爱心去感受家庭生活。

3、体验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环境,适时地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物质文明建设成果,科技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生活场面的沸腾……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这些都能使学生激动不已。选取一些有典型意义的画面,纳入生活作文的范畴 引领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描绘,去体验。

(三)检查落实到位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其自觉性还是不够,有布置就要有检查,布置任务而不检查等于徒劳,只有通过检查,发现学生在习作时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帮助改进才能把习作抓实。在指导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要想提高习作水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多读书,勤练笔。写日记无疑成了学生练笔最好的方式,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家校配合至关重要。其次,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我们班级的读书笔记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可以是摘抄好词好句、写感想、可以写故事梗概、还可以批注、心得等等。通过定期检查展评读书笔记,一方面老师能了解学生习作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为了鼓励学生习作热情,我在班里设立了各种习作奖项。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词汇大王”等,同时注意遏制学生积累中的片面贪多求次情况。习作之星:写好作文,还能把自己写好的内容与小伙伴交流分享。进步之星:根据学生每次参与评比的情况而定,只要比原来有进步,都能获得。通过及时的激励评价促进了学生进行习作的积极性。

(五)、拓展学生阅读作文指导空间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快乐,鼓励学生以书为友,并在大量阅读实践的的基础上以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倾吐自由之声,学生通过阅读把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紧密的结合起来,用笔倾吐自己的心声,这不正是我们阅读作文指导的主旨吗?通过读书,拓展了学生写作的空间。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1、促进自身教研能力的提高。

自参加课题研究,我通过读了许多的教育著作,增强了我的理论素养。

2、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坚持写日记,一可以练笔,二可以培养观察力,三可以为写作文积累素材。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断。或一句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或一个显示心理活动的神情、动作,或一个独特的感受,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等等。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能源资料库”习作时可以根据写作内容量体裁衣,真可谓左右逢源。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贴近生活的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学生读的多了,积累的语言就多,思维也更加开阔,他们想写、可写的也随之增多。我每次挑选写得好的文章,在班级里朗读,并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极高,形成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良好氛围。

3、通过读写结合,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读写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贴近生活的课题研究中,我发现学生读的多了,积累的语言就多,思维也更加开阔,他们想写、可写的也随之增多。我每次挑选写得好的文章,在班级里朗读,并作出积极的评价,学生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极高,形成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良好氛围。

六、实验的反思

通过这一年对课题的研究我感到习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首先我们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拔高了要求,从而使小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的心理。其次,读写结合不够充分、小练笔少。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重视课后的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和小练笔,因此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未能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针对此种现状,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还要使读写结合(包括写片断、日记、小作文、读书笔记等)落到实处。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加强“导读、导思、导写、导练”,找准最佳读写结合点而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活动。最后我感觉习作教学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极高,在总结此次课题研究的经验基础上,我将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以便在日后更好的指导学生的习作。

第二篇: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小学中高年级写游戏习作指导)教案

——“智运乒乓球”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请看大屏幕,并用屏幕上的内容说一句话。师:出现“3”

指名学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归纳了一下看看主要是不是这么几种句子。

2、出示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屏幕上出现一个3字。

(简洁、通顺)(2)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红色的 3字。

(清楚、具体)(3)随着老师鼠标一点,“喀嚓”一声,一个红色的3字飞上屏幕,就像一只彩蝶停在窗口,真奇妙!

(生动、形象)指2-3名学生说。教师评价;其实这些句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要看表达的需要,如果你想简要介绍老师先在屏幕上出现什么,就用句(1);如果你要表达老师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高超,你就说:随着老师鼠标一点,“喀嚓”一声,一个红色的3字飞上屏幕,就像一只彩蝶停在窗口。这样

既生动又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二、提供素材

还记得科技节上我们玩过的“智运乒乓球”吗?那天,好多人失败了。老师说过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谁去准备了,请上来。男女比赛,“飞跃大运河”每队8人,每人一次机会,将倒扣在大口瓶里的乒乓球从一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乒乓球还在瓶内算成功。哪队最先全部通过,到达彼岸,为胜。

三、理清思路

师:同学们看得很投入,看了游戏你最想说什么 ? 老师提示:

别人怎么做:表情、动作、球怎么样。自己怎么做:心情、感受

场面怎么样:神情、动作、怎么说、笑

1、采访表演精彩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套绝技?

妙句积累(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你顺利地通过了,恭喜你,你能介绍介绍经验吗?

3、你刚才好像是太紧张了,请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劝慰失败的同学:“机会 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下次再努力。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想,有,请把这句话念一遍。想一想,游戏的过程是怎样的,可以分几步?

四、拓展思路、写感悟

游戏 是单一的,作文是多面的,你喜欢从哪个角度写。

说说你想写的题目,(给两分钟自拟题目)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温馨提示:

生动具体 不同角度 独特感受

五、评议

第三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习作的研究

西航三校 何俊宁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解小学中高年级的习作评改现状特制定此次调研目的是提升孩子的习作能力及自主修改、互改互评的能力及习惯,进一步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调研形式、内容

对西航三校小学五年级八班45名学生,四年级三班52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人数共97名

三、调研时间

2013年12月——2014年3月

四、调查设计

1、你如何对待老师给你的作文评语?

A认真领会,修改订正(91)B只看作文等级,别的就懒得理(5)C评语看不明白,也不爱不敢问(1)

2、平常写完作文有修改的习惯吗?

A有,看完后就会全面的检查修改(51)B有是有,时间来得及的时候(35)C写完就万事大吉了(11)

3、你更喜欢那种作文批改方式?

A教师直接全批全改(12)B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后,老师再评改(58)C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修改(27)

4、写完作文愿意与同学交流吗?

A很少,只局限于好友(35)B愿意,有交流才有进步吗(47)C不敢,怕别人笑话(15)

5、你批过同学的作文没有?

A从没批过(10)B批过一两次(76)C经常批(11)

6、你认为在评改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是?

A听取结论的小羔羊(7)B接受教师写作指导的受教者(69)C作文评改的主角(21)

7、你对学生评改作文的作用的看法是?

A浪费时间(4)B可以提高写评改的能力(45)C对学生个性发展,丰富学生思维品格有帮助(48)

8、你希望别人怎样评改你的文章?

A多鼓励(14)B以指出不足为主(33)C两项都有(50)

9.每进行一次习作评改训练,你会觉得写作文越来越轻松吗?

A会感到越来越轻松。(62)B变化不大。(29)C感觉写作文越来越难。(6)

10.你习作评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不能掌握正确的习作评改方法。(28)B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59)C没有习作能力支撑(5)

11.如果要自我修改习作,你认为最难修改的是什么?

A生字词部分,我的基础不过关(12)B详略的安排(44)C对于词语的准确应用(41)

12、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哪个好修改?

A自己的,目的更明确(38)B无所谓(18)C别人的,能够更好地思维碰撞(41)

13、你喜欢将习作上传至网络进行评价吗?

A非常喜欢(7)B喜欢(15)C一般(36)D不喜欢(39)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写作后不会修改。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虽然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而学生写完后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了,草草了事,态度不端正,有的是错别字特多,而自己却熟视无睹。还有的孩子即使是做了修改也不能准确的发现问题,证明孩子的习作能力有限,对于作文的目的性还不太明确。

2、教师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但是孩子的修改却不能做到细心大胆。

调查中发现,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习作评改一般的水平就是对于错别字的改正,对于语句的修改只是个别习作水平较高的孩子才能去做的,对于文章的详略布局,材料的取舍,更是让孩子们头痛不已。他们不能够准确定位习作的目标要求,甚至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3、孩子的习作家长的作用不明显

在孩子习作过程中,本应由家长在一旁予以简单的指点,特别是在习作评改过程中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老师的评语或者其他人的评语中找出问题及努力的方向,但家长的评改只是流于形式,甚至连他自己也无法确定孩子的习作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4、对于网络评改这种新的作文评改方式,还有部分孩子无法接受。

这是因为孩子的习作水平决定了他的习作方面的自信心,能够接受网络评改的孩子是比较自信的孩子,相反,其他孩子因为害羞等原因不愿意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习作。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但也进一步说明了,孩子有与人交流与沟通的需要,只是这种愿望的实现依赖于孩子内心的那份自信。

六、改进作文评改的思考与建议

1、激发习作兴趣,做到读写联动。

抓住习作的有效契机,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使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注重孩子习作兴趣的培养和挖掘。从课堂教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不失时机地仿写、续写、补写等。

2、勇于突破课堂,积累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是孩子习作素材最主要的来源所在,孩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课外阅读,倘若只在课堂上学习,所得必然有限。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3、教师引领,使修改作文成为习惯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家长改,老师改。做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在指导学生自我评改时,教师要教给他们评改习作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善于评改自己的习作。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法、推敲法等方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并做出评价,写上评语!

在学生自评自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互评互改。让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研究别人的习作,找出优缺点。推己及人,汲取别人的精华,去其糟粕。这种平等地位的评改,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们既是作者又是读者,评改中角色不断转换,相互启发,互相合作,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其次,发动家长的力量,让孩子的习作异彩纷呈。

最后,当孩子的作文比较成熟时,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分享,这样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孩子的习作也会因此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任何读者给予的评价,孩子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和发现。

4、教师评改方式要灵活多变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面批面改。具体做法是:可在每次作文中或作文后,找几个学生进行面批面改,争取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至少一次面批面改的机会。对个别学生的作文还可以进行重点辅导,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反复修改的优秀习作,还可以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发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其次,教师可以在快速浏览全班学生习作的过程中,随机简单批阅部分作文,再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讲评。

再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挑选一些他们认为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讲评。

最后,教师的评价语要克服俗套,多用鼓励语言,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总之,教师评价方式的灵活多变,利于客观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习作,能使习作评改更扎实有效。

要注重习作评价方式的改革,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适当的评价诱发学生的习作动力,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习作热情。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切忌用一把尺子去量水平各异的学生。对每个层面的习作都应该作纵向比较,发现进步及时鼓励。此外要多渠道、多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孩子们品尝到了习作的乐趣,激发了强大的创作动力。

第四篇: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1、拓宽阅读教学的途径。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吕叔湘先生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2、促进个性健康发展。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优秀的课外书籍更是学生精神世界,阅读可以发展人性、提升修养、拓展人生;阅读可以丰富生活、愉悦身心、静享幸福。

3、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二)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缺乏读书兴趣。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看电视、玩电脑还是看书的兴趣性选择上,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前者。可见,电视、音像、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也会营造不良的外部环境,给学生的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另外,很多学生去看书,只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教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大多选择的是作文选或是作文辅导用书,这些功利性阅读的形式使得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大打折扣。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2、缺乏有效阅读。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或是读而不思,缺少内化过程,阅读纯粹是“读”,没有“背”、“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因而,虽然有了大量的阅读,但是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阅读和写作能力未见明显提高。

3、缺乏读书氛围。生活的快节奏以及家庭文化的缺失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到处是忙碌着的人们的身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人们忙于工作,忙于挣钱,忙于应酬„„人们很少有时间去潜心阅读,甚至连一些消遣性的杂志也懒得去翻阅。处在这么一种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之中,孩子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养成潜心阅读的习惯。可以说,家庭阅读文化的缺失,无论是对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还是阅读积极性的调动,都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

(三)成因分析

1、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我校通过调查发现:中高年级中,25%的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31%的学生经常读课外书,45%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其中29%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和老师的要求。究其原因,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

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

3、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面窄,无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而我校在5-6年级学生中的抽样调查结果也反映出这样的问题,57%的学生不喜欢读《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78%的学生喜欢看脑筋急转弯,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也存在内容肤浅、欣赏价值低等各方面的问题。

4、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就是要在课内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然而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学校调查表明8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89%的家长认为学校很有必要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希

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课外阅读” 是指学生在课外(除课本以外)的各种独立的、相对完整文本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

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有效指导”是意味着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通过老师介入指导,使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实效,即通过阅读,达到新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并能将课内外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阅读

能力,使学生真正受益,得到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并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2、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效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否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否阅读。因此,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他还提出了阅读跟学习紧密联系的主张,认为阅读给学习创造“智力背景”,认为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

3、心理学观点

心理学家认为小学生的心灵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的发展过程。而大量阅读、语言的积累则是促进质变的有效渠道。因为大量阅读扩大了信息的输入和积累,这些信息的广泛性、层次性和新颖性,促进学生人格与才华向高层次发展。再者,根据人的发展关键期论点,十三岁以前,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的机械记忆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让学生多读多记,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丰富词汇量,为学生的终身发

展做准备。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在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认知的主体,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师应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四、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一)研究目标

1、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入手,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探索小学课外阅读内容、阅读形式指导以及课外阅读课堂指导的方法研究,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2、通过让教师介入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的课外阅读与教师的指导同步发展,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使学生真正读起来,真正欣赏起来,真正走进阅读。

3、通过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喜欢上书,喜欢上阅读,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启迪

生活,学会做人。

4、在实践研究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提高课题组及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二)、研究任务

1、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研究。

2、学生课外阅读形式的研究

3、学生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研究。

4、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的研究。

5、探索、研究符合各个学段学生课外阅读特点的有效指导方法。

6、探索和创新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构建有效的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阅读指

导策略;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现状的看法,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客观分析,找准问题所在,确定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以便“对

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展开课题研究。

文献法:通过多种途径搜索其他省市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好的经验做法,结合学校实际,借鉴使用。同时从《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通讯》中选择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推荐给课题实验教师。购买有关语文素养和阅读教学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相互交流、研讨,搜集前沿理论信息,指导教师有效进

行课题研究。

行动研究法: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立足所教班级,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并针对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较为完善、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模式。同时积极撰写阶段科研成果,从而转变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科研水平。

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

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观察法:对学生平时 的课外阅读进行观察、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素材资料。

六、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的对象

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

(二)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0.08——2010.12)

(1)成立课题小组。

(2)做好实验前测。

(3)加强学习,掌握理论,学习研究方案,让课题组成员都了解该实验的内涵,并组

织专题学习或讲座交流活动。

本阶段成果为:《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1.1——2013.6)

主要任务:围绕课题开展各类专题研究。

(1)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制定出每学期的实验步骤和措施。

(2)开展各类专题研究。

——开始启动实验,动员所有任课教师的力量,并取得家长支持。

——紧紧围绕实验确定的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的研究。

——特别关注读书积极学生的变化,及时总结,或请他们自述成文,以给他人借鉴、学习。

本阶段成果为:课外阅读篇目的确立;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案例收集

3、总结阶段(2013.7——2013.9)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各项课题的研究任务,撰写实验结题报告,确定今

后进一步研究实验的方向和重点。

(2)对整个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验收,形成研究成果,实施推广。

本阶段成果为:《有效指导,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 《课外阅

读指导课的案例集》

(三)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研究。

2、加大宣传,向家长宣传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和意义,力争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校内、校外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

读的兴趣。

3、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的阅读,发挥教师的引导、身教作用。

4、组织不间断的学习,把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课题组组织的集中学习、外出学习相结合,大范围收集信息,利用因特网资源、专家资源和其他子课题研究资源,取他人之长,补

自己之短。

5、立足实践。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勇于实践,努力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从每一节课做起,并注意积累实验的原始资料;要经常和学校老师、课题组其他老师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实践,使之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6、结合课题研究,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学生的阅读、教师阅读指导课竞赛、图书室开放日等,营造书香满园、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

7、及时总结,推进实验的不断深入。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王 莉(小学一级教师,银川市优秀教师,灵武市语文骨干教师。撰写的十余篇论文在国家、区、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并主持了银川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此课题现已结题并参加评奖。)

主要职责:完成课题立项申请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研究

进程;总结整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成员:马金芳 刘佳文 高艳华 韩颜花 马学敏

主要职责:具体实施行动研究,并积累典型案例和经验,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反思研究,提炼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及时运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及时受益。

八、预设的研究结果

1、探索出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各类型阅读指导课的开展方面的有效策略,并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推广。

2、收集、整理学生读书笔记、阅读卡,并归集成册。

3、撰写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报告。

4.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归集成册。

第五篇: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梅子涵老师曾说过:“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所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意义在于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探索指导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方法,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探寻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理念。

2、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5、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并向全校推广试验,营造书香校园。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阶段: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

第二阶段:积极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让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

第四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改变学生、班级的面貌,让学生在书香班级中快乐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定义之一)。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3)经验总结法。教师注意收集、坚持记录,不断研究,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

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4)文献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收集与本课题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5)比较法。比较试验班和非实验班的课外阅读状况,分析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1)开展广泛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由此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资料,并阅读

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积累。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整理、总结出适合中年级段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重点探讨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3)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逐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4)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5)坚持写阅读日志,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6)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轮实验,进行中期汇报并调整前期方案,使课题研究按预期目标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6月)

(1)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

(2)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种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我们期待“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能以学生的读书笔记展览交流,和班级读书小报展览等形式来展现其成果。教师则以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日志、教育案例、主办以“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为专题的宣传栏,在教师博客上设立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专题,并有大量课外阅读汇报课、汇报课案例、汇报课课件等作品的形式,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使其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增加,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并能将阅读所得运用于学习中,使减轻语文学习负担成为现实。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十四、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刘景景(撰写研究方案、案例、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其他成员:

张艳云:负责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郭建彩:负责收集资料,组织具体的活动,撰写论文。王素芝:负责收集资料,保管学生成果,撰写论文。

下载《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成语是构成语言的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亲身接触语言建筑材料,才能逐步完善自身语言系统,加强其语言的敏感度和丰富性。成语教学是......

    小学中高年级班规

    小学班规 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终于将我班班规制定出来。建此班规目的在于提醒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的事,让同学们养成自觉学习,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等好的习惯。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爱心资助,让理想的风帆再次扬起 谁说女孩不用读书,女孩也能成才。如果女孩从小能受到好的教育,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像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杨门女将,她们个个智勇双全,立下......

    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

    中高年级习作五段式教学模式 三大误区 第一、作文要求的以“写”代“习”误区。 很明显,“写”即是写作,“习”则习作。写作和习作,顾名思义:写作是指写文章,其过程重在“写”,......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校椅镇石井中心小学黄丽仙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

    中高年级专题组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本课题专题网页:http://bbs.jtzlzx.com/article/ 《中高年级专题组篇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本研究课题自2010年3月备案以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围绕......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词语教学的有效策略古潭乡中心小学:周 燕 妮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段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学习体会2012-04-26 16:12:19| 分类: 心得体会|举报|字号 订阅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基本策略》学习体会 在未进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