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民办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民办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型教育组织的出现,高职院校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文章以教学视角出发,对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高职院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构建高职院校服务创新的路径框架,并分析服务理念、交互方式、传递系统、技术等四方面来建设教学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
关键词: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教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民办院校也面临着转型的巨大挑战,从追求扩大规模到重视品牌建设,从完善校园设施到提升内涵管理,民办院校都做出了诸多尝试。同时,民办院校过度依赖生源的生存现状,使得其出现“重生轻师”的发展态势,整体教学质量令人担忧;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所招收的学生成绩普遍低于同地区平均成绩,显出生源质量不高的发展劣势。生源质量影响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影响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又影响生源质量,民办院校的发展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在此基础上,专家指出民办院校改革之根本在于提升教学质量[1]。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公众接受知识作为可持续发展驱动力的结果,创新的概念已被确认为加强高校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具[2]。因此,本文将服务创新应用于民办院校的教学服务当中,探讨不同维度在提升民办院校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二、服务创新
19世纪70年代,国外有关学者开始对服务创新的研究,首次提出服务创新的整合概念模型,其中包含四个关键维度,由此奠定服务创新研究理论的重要基础。国内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企业或部门的服务创新。清华大学的蔺雷和吴贵生[3]通过分析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特点,首次提出五个理解“服务创新”概念的关键要素,构建出“服务创新新概念要素”示意图。
三、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在教学服务中的应用
将服务创新四维度模型应用于民办院校的教学服务中,可发展新的服务维度内涵。
1.理念创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一些高校在探求自我定位和发展目标时,选择将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学者指出,“教学服务型大学”更加适合于一些地方普通院校和民办院校[4]。理解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关键点在于“教学”和“服务”:首先,教学是民办院校的根本任务,由于各方面资源的限制,科研条件不足,无法承担过多的科研项目,人才培养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其次,服务一直是民办院校发展的基石,着眼于满足学生的需求来实现学校的资源设置、学科建设,重视教学质量,彰显办学特色。
2.教学服务交互过程创新。我国学者茹宗志(2004)第一次将交互过程引入到教育服务中,认为交互质量是提高教育服务整体质量的关键[5]。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当中,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结构提出意见和建议,摒弃教师“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实现交互主体地位的平等;由于民办院校学生活跃但成绩相对低下的特征,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走进学生学习生活,实现交互过程的人际交往性;在教学工作当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困难,结合当下流行趋势与时事热点为学生更为形象有趣的传道解惑,实现交互过程的动态性。
3.体制创新。这里指的是在教学工作中给予教师更大的授权与自主性,进行教学创新的尝试与实验。可以根据学科性质、课堂需要、学生层次自主决定学生上课形式、上课地点及最终考核方式,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不以传统“填鸭式”教育为新时代下办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同时不再局限于试卷的单一化手段,打破学生的固有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还可以创建不同的资料存档形式,比如录音、视频、实验报告、实验成果等,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实现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技术创新。技术选择作为服务创新中的辅助因素,在教学服务中也不可或缺。民办院校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听不懂”的现状,尤其是一些基础学科或者其中有公式计算的学科,仅仅依靠短短的45分钟,并不能让学生完全消化理解课堂讲解内容。在当前教学技术创新方式中,微课或者慕课成为高等院校统一的选择,民办院校应加大有关的技术投入与条件建设,为教师录制微课,开设直播课程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加强网络建设,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在线授课模式,充实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建设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网络系统,计入学分,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民办院校的教学服务创新中,以理念??新为核心,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重视交互过程创新的关键作用,实现教学服务主体全参与的积极性与互动性;加大体制创新的改革力度与决心,去除高校服务中的“恶性官僚主义”,体现民办高校服务本质的重中之重;技术选择是基础,促进民办高校的教学服务效率,完善学生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王娟,徐爱香,郗艳华.民办院校教学改革之根本[J].科技广场,2008(2):167-168.[2]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s.Succeeding through service innovation: A service perspective for education,research,business and government[D].University of Cambridge,United Kingdom,2008.[3]胡松,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和模式[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01):33-39.[4]徐绪卿.浅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12(01):84-85.[5]茹宗志.论教育服务中的交互过程[J].教育评论,2004,3: 4-6.作者简介:李 媛(1989-),女,助教。
方海玲(1989-),女。
第二篇:创新在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肖 老 师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思想品德教育要围绕创新教育这个中心,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教育的主流,有一位教育家说过,人人都有创造性,人人都可以成为天才,但是真正成为天才发明家的只有少数人。究其原因,就在于现行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有的甚至扼杀学生自然发挥的创造力,让学生“死学书,学死书”。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创造力是核心。
创新人人都知,但并非人人都明,它不只是一种思想意识,更是一种认识水平,不只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创新,是充满个性色彩地对所见所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这种想法是非常有跳跃性的、有灵气的,有灵感的。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创新,对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要从抓创新基本功入手,力求使他们达到初级创新的要求,然后循序渐进,形成独特个性,变成人才。人才之所以称为人才,就在于他有自己的特色,教育要为不同天赋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提供一个开发潜能的机会,而如何才能达到以上目的,教师要有民主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搞“一言堂”;教师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存储、应用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定势。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全体学生,而全体又是由个体组成的,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要着力于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因材施教,促进他们每个人发挥潜能,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如果只拘泥于一般要求、共同标准,就难有创新精神可言,因而教师要做有心之人,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起灵魂作用的,而这种培养绝不是空喊口号,或什么几步法、几步式所能奏效的,这种培养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鼓励学生思想遨翔,鼓励学生爆发思想火花。也许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老师设计的教学方法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实际,考虑较多的却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对学生自己怎么学、用哪种方法学、效率怎样,效果如何,却没有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去思考、研究,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是无限的,要根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必须以此为突破口,展开研究,寻找规律。只有深入到学生之中,才能取得指导学生学习的发言权,教法与学法并不矛盾,它们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教师更要研究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对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引导作用,政治教师自己更应该注意求新的基础。求新必须研究,教师的研究应从教材和对学生的训练开始,创新应体现在把书教活,教学随时有新招,多搞教研,多亲自写论文,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做到教师自己创新不断,只有这样创新才会源源不断。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具体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用反面事例得出正确的结论。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虽然是曲折的,但大方向总是向前的,创新往往就是总结以往的反面事例,孕育而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追根求源,用反面事例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如:在讲述控制情绪时,给学生举例,有的同学生了气,摔课本,撒本子,有的家长闹别扭,摔盘子,砸碗,过后,他们的情绪都有了变化。然后提出问题:(1)你认为他们能否控制情绪?(2)你认为他们的方式可取吗? 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能控制情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最后的结论合不合理,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要学会控制情绪。
二、用对比事例得出全面的结论。创新应鼓励学生置疑,创新思维,应让学生在正规答案的基础上找到不同的途径、方法,甚至结论。如:现代教学提倡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给自己曝光,以达纠错目的,但有个学校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天让学生进行表扬与自我表扬,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问:以上两种做法,你认为那个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会从自己心里出发,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辩证地去看待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发展观,联系观及全面的分析观。
三、根据不同的现象,得出共通的结论 学生接触到的众多事物,纷繁复杂,他们常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创新思维要求引导学生从高处着手,纵观全局、找到共通的结论。
如:请同学们运用所学初一知识分析以下几类现象
1、小张决定做一件事时,就立即动手,决不拖延;
2、小王练长跑时,常常不能坚持到终点;
3、小李在遇到困难时,只要有可能就立即请求别人帮助;
4、小赵面临复杂情况常常举棋不定。
所列几例,看似无关,有对有错,让学生统一去分析,有难度,学生只有开动脑筋、异中求同,找到这几例都是有关意志品质的问题,方可用其来分析例中几人的不同表现。
另外,我们在教学中,曾经运用过的好方法,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问自答等,只要常用、巧用,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多变,而老师方法不同,学生方法不同,学习环境不同,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大胆应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激发创新之源,盛开创新之花。
创新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大 理
中 荣祥
四 肖
第三篇:模型和模型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和模型构建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铜陵县第一中学 王燕
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应努力将模型和模型构建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模型
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两大类。1.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就是物理模型。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实物模型如反映生物体结构的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被子植物花的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些方面的本质属性而使对象简化,便于研究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细胞分裂过程模型、物质出入细胞模型、光合作用过程图解、激素分泌调节模型、动物个体发育过程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模型。这类模型使研究对象简化。3.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指用符号,公式,图像等数学语言表现生物学现象,特征和状况。如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酶的活性随pH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种群基因频率、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9:3:3:1的比例关系等。
生物学教学实践证明,构建生物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同时有助于学生运用生物学模型去解决生物学问题。
二.模型和模型构建在教学中的应用
1.新授课中,应尽可能运用实物、标本、图片、模式图等模型。
“形象大于思维”,新授课中,生物学中有大量概念及概念间的内在关系需要理解。学生刚接触某一知识,就会面临尽快记住并理解之间联系等诸多困难。出示模型既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同时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原貌,有助于学生记忆、整理、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模型组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核心概念,理解重点知识,建立知识联系。
以“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一课为例: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然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全体同学。问:为什么让他做这个姿势?学生将他所做模型与书中的通式进行比较可知:“他的两只手相当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脚相当于氢,头相当于R基,躯干就相当于连接这4个基团的碳原子。” 在讲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时,请同桌的两位学生注意,然后提出“假设你们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种物质应该怎样连接起来呢?”
学生思考后都手拉手。
问:你们的两只手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答:一个是氨基,另一个是羧基。
问:这两个基团是怎么连接起来的?
答: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的。
问:握住的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
答:肽键。
通过用模型类比的方式生动的讲述了氨基酸的结构,也让学生理解了蛋白质的初步建立形式。使知识讲授清晰易懂、形象生动,学生就会在快乐中学习,在轻松的过程中记。
2.复习课中,构建概念模型
我们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课本中的单个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做综合题时总有很多的“想不到”,究其原因是不能迅速地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而构建概念模型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构建一些概念模型,有助于理解生物知识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如图:以“细胞”为核心概念以辐射的方式将“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及“细胞工程”等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以一个抽象模型的形式开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细胞这一概念的实质,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细胞相关知识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
3.习题课中,构建模型解题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熟悉的模型去解题,或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主动构建模型解题。如:概率计算在遗传分析中运用广泛。熟悉统计学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遗传计算题。还有运用排列组合和数学归纳法等数学模型解题,如由4种氨基酸最多能形成几种不同的三肽?必须用排列组合思想来解决。又如:Aa连续自交n次后,AA占Fn的比为多少?则需用数学规纳法思想来解决。通过数学方法构建模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这门工具学科的意识,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及图文转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模型构建已经成为当前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因此,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突出生物学科的特色,课堂中多出示模型来解释生物学事实,多运用模型构建解决有关生物学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益,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第四篇:创新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韩语教学如何运用创新教育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可以为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院校;韩语教学
1.引言
所谓创新教育,是使整个教育过程赋予人类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换言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德、智、体、美、劳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的学生是我国韩语专业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由于他们大多数毕业后从事与韩语相关的行业,因此他们对韩语专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受传统外语教学观念的严重束缚,不仅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对韩语人才的培养,还忽略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最后导致很多刚毕业的高职高专韩语专业学生就被社会淘汰。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不仅能够改变韩语教学观念,提高韩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韩语专业人才。文章主要对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韩语教学如何运用创新教育强化教学效果,通过分析可以为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传统韩语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1.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在高职高专院校现阶段的韩语教学中,重教轻学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外语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韩语教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大多数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韩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1.2韩语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欠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交流,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手段是交流。高职高专院校教学以课本内容为主,以语法知识的了解与接受为目的,重视读写,对听说内容的教学不够重视,绝大部分韩语教师在教授韩语课程时多习惯运用母语,课后学生缺乏有效的语言练习环境,难以对学到的韩语知识进行有效的输出运用。总而言之,当前高职高专院校韩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业后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贯彻与体现自我的专业语言能力。
2.1.3课程教学和教学模式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目前我国高校评判学生语言能力的标准是考取相关的语言等级证书,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练习中只注重考取等级证书,忽略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从对语言考核的内容看,考核内容并不全面,所以一纸等级证书不能代表学生对该语言的掌握程度。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还是采用“填鸭式”或“灌输式”的传统模式,以书本语法知识学习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是缺乏实用性和现场感的纯课本知识,加上眼下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缺乏具有权威性、实用型的专业教材,大部分韩语专业的学生毕业时不能与韩国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就更不用说进行专业性更强的商务等业务的洽谈工作。
2.2创新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2.2.1转变韩语教学的观念。创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成为韩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创新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改变以往的老师主体地位的传统观念,若这种教师主体地位的观念不改变,那么还是改变不了学生只对学习结果感兴趣、对探索新知的过程缺乏热情的错误观念,从而导致学生只学会韩语的基本技能而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韩语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明确象牙塔式的教育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学校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2.2.2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习韩语的最大不利因素是缺少自然的韩语环境,而学生不接触韩语是不可能学会韩语的,所以如何构建韩语环境是学好韩语课程的首要条件。除了教师在学校尽可能地创造语言环境外,学生还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创造韩语环境,通过和同学之间用韩语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出演情景剧、小品、朗诵等教学方式,给学生发挥韩语表达的空间。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多运用互动教学法、探索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以适应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其韩语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以运用并提高,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2.2.3改革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院校韩语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主要从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鼓励学生利用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强调韩语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实际融合,引导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3.结语高职高专院校传统韩语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包括忽视学生主体地位;韩语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欠缺;课程教学和教学模式与现实存在脱节现象等。文章提出创新教育在韩语教学中的具体措施:一是转变韩语教学的观念,二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三是改革韩语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常静.朝鲜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研究,2009.12.[2]卢锦淑.朝鲜语专业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58-60.
第五篇:Vintage分析和迁移率模型在信用卡业务中的应用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内信用卡产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信用卡市场营销的费用也越来越高.如何利用有限的营销资源为发卡机构创造最大利润,实现信用卡营销和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已成为信用卡产业发展的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商业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中常用的Vintage分析和迁移率模型的介绍,以期有助于国内业界人员从多维度思考和对模型的灵活组合应用,实现信用卡营销和风险的精细化管理。
一、Vintage分析和迁移率模型的定义和应用意义
Vintage一词源自葡萄酒业,意思是葡萄酒酿造年份。因为每年的天气、温度、湿度、病虫害等情况不同,而这些因素都会对葡萄酒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对葡萄酒以葡萄当年的采摘年份进行标识来加以品质区分。现在Vintage分析被广泛应用于信用卡产业,分析的方法是针对信用卡不同时期开户的资产进行分别跟踪,按账龄长短进行同步对比,从而了解不同时期发行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情况。而迁移率模型是一种来预测未来坏账损失的方法,它通过对历史数据中处于某一拖欠位置的账户贷款余额每月拖欠变化情况的分析,来预测当期不同拖欠周期的未来坏账损失。两者的有效结合使用能实现信用卡营销及后续风险的精细化管理,能充分提示不同营销活动、渠道前期进件和后期风险情况,以确定较优的方案。信用卡业务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来自对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点的把握,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受到消费理念、市场策略、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贯穿于产品设计、营销、审批、发卡、交易、结算、还款、催收以及客户服务的全过程,风险控制偏好和市场竞争策略会导致不同发卡机构的经营结果存在差异。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发卡机构需要不断地试用才能找到较好的解决安案。
传统的销售报表统计较为笼统,对不同营销安案带来的销售业绩的增长反映及时,但在风险披露方面存在严重的时滞,这是由信用卡业务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由于有免还款期和最低还款制度,信用卡信用风险的显现存在一定的时滞性。目前国内信用卡业务处于高速扩张阶段,每月新增户数多,再加上名目繁多的信用卡促销活动,消费信贷余额急剧扩张,风险指标的分母迅速扩大,但其分子由于时滞性而没有同步显现,从而会造成风险指标的误码读。
Vintage分析方法能很好地解决时滞性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对不同时期的开户的资产进行分别跟踪,按照账龄的长短进行同步对比,从而了解不同时期发行信用卡的资产质量情况,是一个所谓竖切的概念;而迁移率模型能很好的提示信用卡账户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衍变情况,是一个所谓横切的概念。
二、Vintage分析和迁移率模型的实证研究 1. Vintage分析 Vintage分析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信用卡产业。以下举例说明根据账龄所做的拖欠二周期账户的Vintage分析(见表1)
在表1中,列为发卡时间,行为经营时间。数据2.12%为2006年4月所发信用卡在2006年7月时拖欠二周期的金额除以该批信用卡在2006年7月时透支余额,依此类推,得到全表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账龄为经营时间减去发卡时间进行表间数据的转换,得到表2, 并做出折线图(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6年7月所发行信用卡的同期拖欠二周期的金额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各期,管理层获得此信息后,应该回顾2006年7月所采用的市场营销策略,检查此时间段内的目标客户群是否为高风除群,是否在些时间段内执行了宽松的审批策略,是否放松了对风险的监管。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及时找出问题并总结经验。
2. 迁移率模型
模型的应用步骤如下: 第一步,根据逾期时间的长短,以30天为间隔定义逾期的周期C0 ~ C6,其中没有逾期的(含已偿还最低还款额的透支)定义为C0,逾期1 ~ 29天的定义为C1,逾期30 ~ 59天的定义为C2,以此类推,逾期180天以上的定义为C7(见表3)。
第二步,根据上一个周期拖欠余额中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发生额,计算出每个周期的坏账分期迁移率。坏账分期迁移率为当月该周期应收账款余额除以上月上周期应收账款余额。
第三步,对最近6个月的坏账分期迁移率进行平滑处理,计算出6个月的平均坏账分期迁移率和坏账回收率(见表4)。
4中标注为黄色的部分为不良透支的迁移路径,在此可以很清晰地看到2006年1月的正常透支1007843元中有23.55%的透支(237337元)在2月成为拖欠一周期的贷款;到了3月,237337元中又有23.33%的透支(55370元)成为拖欠二周期的贷款;4月,又有45.41%的透支进一步恶化,成为拖欠三周期的贷款;到了5月,由于已过了催收的黄金时期(90天以内),83.38%的透支成为拖欠四周期的贷款;6月,可能采用了催收外包和司法手段进行催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仅有49.37%的透支被拖入到下一个周期;7月,经过严厉催收仍没收回的透支有较大比例进入拖欠五周期的行列。表中的拖欠数据经过迁移率的计算,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某时期内各时点的不同拖欠周期的数据演化过程。
第四步,计算净坏账损失率。C0变化至C7,需经过C0 ~ C1、C1 ~ C2、C2 ~ C3、C3 ~ C4、C4 ~ C5、C5~ C6、C6 ~ C7等7次迁移,相应的其毛坏账损失率就应等于这些月底平均迁移率的乘积,即16.1%*29.28%*42.27%*80.09%*53.6%*80.32%*88.03%=0.60%,扣除C7的回收率后,净损失率=0.60%*(1-10.79%)=0.54%。依此类推,可以得到C1的净损失率为3.35%,C2的净损失率为11.45%,C3的净损失率为27.08%,C4的净损失率为33.81%,C5的净损失率为63.07%,C6的净损失率为63.07%,C7的净损失率为78.53%。由此,可以根据当月应计拨备额=∑(净坏账损失率*月末应收账款余额)的计算公式得出2006年7月的拨备金额为65410元。
三、与传统分析方法的比较 1. Vintage分析与传统报表分析的比较
Vintage分析为管理都提供了一种将不同时期数据进行同步比较的方法,能够对不同安案进行同期数据的全方位比较,有利于确定最佳营销方案。发卡机构在经营信用卡业务时,一般会在一年中不同的时期实施不同的营销方案,销售统计报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将不同渠道、不同产品、不同月份的数据的分类统计信息揭示给管理层,数据是平面、顺序表现的。而Vintage分析通过账龄分析的方法将不同时期的数据拉平到同一时期进行比较,可以很直观地对不同时期营销活动的效果进行同期的比较和反思,以确定何种营销活动对信用卡公司更为有利。
Vintage分析的另一优势为,发卡机构在确定了大的方案后,Vintage分析可以将同期的数据按照不同维度进行立体展现,比较该方案中各种因素。譬如,发卡机构确定了某方案为较优的方案后,需要对最有效的获卡途径进行甄别。以开户日期为终身标志的不同账户,在盖上时戳的同时就已经定下了进件渠道(,网络、直销、分行销售)、批卡政策、地区、联名卡项目等诸多因素,如果需要对数据进一步切分,可以以不同的进件渠道如网络、直销、分行销售等进行Vintage分析,有效地分析出同时期不同进件渠道、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审批政策的结果。
2. 迁移率模型与五级分类的比较
迁移率模型在对业务的风险损失预计方面对传统的五级分类进行了优化,使得风险损失预估方面更为准确和合理。与传统的五级分类相比,迁移率模型优势主要表现为人为判断的主观因素减少,模型清晰地显示透支数据的迁移变化的细节,其不同周期的信用风险净损失率来自于信用卡业务过去6个月的统计数据,更符合信用卡业务的经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