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使用
在以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多利用的是粉笔和黑板,靠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学生的停讲和用笔演练来完成书本知识的学习。随着现代技术装备的发展,多媒体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领域应用相当广泛。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改变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理解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在新授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首先借多媒体展示“日出”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其次再借多媒体展示“锯子切钢管”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该环节可通过直观画面展示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
二、增加课堂密度,节约时间
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观得到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与知识。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让学生按老师给定合理的数据画出不同的三角形,通过叠合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操作过程并讲解。这种形式不仅让知识的获取形象直观,同时也能让学生形象直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避开空洞的说理和表述同时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等许多课题均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节省了老师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及时的反馈,使学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悟不深,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如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可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折纸、剪纸等活动过程,让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知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数学课堂教学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与方向。在教学中必需深入研究和恰当的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二篇: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
上传:平福容
更新时间:2013-1-15 19:29:21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新授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景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教材: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首先借多媒体展示“日出”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其次再借多媒体展示“锯子切钢管”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该环节可通过直观画面展示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处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例如:《平移》(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四节)
。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动画图片:坐滑滑梯的小女孩、天空飞行的飞机、直线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游乐场上滑行的缆车等。。。从这些生活实际事物引入,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的气氛,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积极性。体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抽象概括出平移的概念,再让学生从活动中自主探索得到平移的性质,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悟不深,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势。如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到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可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折纸、剪纸等活动过程,让活动过程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新知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十四章第二节)时,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展示平面内两圆的关系,发现其特征,找出不同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是大自然最奇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思考、探究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品,增加课堂密度,节约时间 采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观得到刺激,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与知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大约25%,但如果两种手段同时使用,就能够接受知识的65%。又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教学时间却节省了31%。因此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手段、途径和方法。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动手操作的作品,独特的解题思路,有争鸣的思想等,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幻灯机展示,能有秩序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让学生按老师给定合理的数据画出不同的三角形,通过叠合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操作过程并讲解。这种形式不仅让知识的获取形象直观,同时也能让学生形象直观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避开空洞的说理和表述同时也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增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等许多课题均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在练习巩固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省去了书写板书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并能及时给予学生准确、详细的解题过程。这时可以预先
对于开放性或一题多解等题目,让学生充分讨论后,交流各自的看法,在多媒体幻灯机平台上,能更生动更快速更准确地表述,增强具体性,清晰性,使语言传达的信息更直接地被听者接受。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十分有限的。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节省了老师和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间。及时的反馈,使学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使用的媒体信息不一定越多越好。
根据教学规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起主导的作用,所以课件的功能多么完备,它仍然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想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课堂大量采用多媒体课件,就会由教师“满堂灌”变成电脑“满堂灌”,这样就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电脑取而代之,显然这是不可以的。比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可以选取图形、文字、配音、解释说明,但在解释说明时一般就不应再配音乐,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不要人为增加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容量。
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以图、文、声、象、动画或综合传递信息,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知识强化,积极引导思维,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问题是在教学中不应再任意合并教学单元,加重学生负担。如“三角形全等判定一”(边角边公理及应用)需3课时完成,但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就把该大节内容完成了。表面上看知识系统完整,但实际上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很难消化这样多的内容。
3、不能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板书内容。
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学中,教师科学正确的利用板书,可以充分协调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传授保持高度一致;可以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巩固学生的感知量,突出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相反只是一味的运用多媒体显示一晃而过的内容来代替必要的板书,不会给学生留下太深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掌握,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学习的。
4、要注意课件修饰的分寸。
课件完成了文本、图片、声音、动画等基本对象的编辑后,还要对画面布局、背景、配色方案等进行必要的修饰,使课件更生动、更精致、更能体现自己的个性设计和可操作性,以增强课件的感染力。但要注意布局要合理,配色不易过多,背景不易浮华。否则,会华而不实、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目前的课件,大多数是按固定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预设好的课件,难以应对教学中一些事先没有预料的突发事件(如学生解法有异于课件所有的解法,解题顺序有异于课件设计的顺序);重视课件漂亮、华丽,忽视传统教学中那些不用电脑不能解决的问题;重视电脑媒体,忽视其它媒体,用动鼠标、敲键盘代替手势,忽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重视演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重视形象思维,忽视抽象思维;重视帮助教师说清其它教具所不能说清的问题,忽视对学生的帮助。为“公开课”、为“评比”、为“使用电脑”而使用电脑,把电脑利用为能容纳大量习题的黑板,不能促进学生思考。这样它在数学教育中的意义就不大。
数学是集严密、逻辑、精确、创造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多媒体是融图、文、声于一体的认知工具,改善的是认知环境。如何有效地把多媒体和数学教学进行结合,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自然流畅,便成为需要研究的问题。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发展学生的能力,做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常识数学化”。数学课堂教学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就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养更多的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辅助教学必将成为教育的主流与方向。在教学中必需深入研究和恰当的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之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力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三篇:浅谈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浅谈物理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马关县浪桥中心学校
刘兴林
【摘要】 随着多媒体教室在各乡村中小学的普及,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逐渐加强,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课件的合理使用已给物理教学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好处与帮助。但也有些教师对课件的使用不是很好,尚存在种种问题与毛病(如用制作的课件代替课本中的学生探究实验,使得物理实验离课堂越来越远),给正常的物理教学产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本文就物理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使用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多媒体 课件 合理使用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从而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多媒体课件。
为了能让大家都能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用好多媒体课件,下面从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课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等三个方面,谈谈物理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课件的问题。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及作用
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既可连续演示,又可分布演示,化抽象为形象,扩大学生感知量,充分表现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1.创设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欲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倘若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
2.形象的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物理课堂中,用实验来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因而总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开发功能可弥补其中不足,现在我们可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3.省时活力,提高效率
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可避免浪费许多时间在黑板上抄抄写写,使教师花更多精力用在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上,做到时间安排恰当,内容分布合理。
正因为多媒体课件具有以上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课件、爱用课件、善用课件,自觉地加入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行列中来,使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得到了广泛地普及。然而,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二、课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课件制作文本化
老师制作课件都以文本素材为主,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视频、音频等素材用得很少。教师课件制作文本化,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平时不注重教学素材的收集与整理,“书到用时方恨少”,制作时只能以文本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二是课件制作水平还有待提高,还没有真正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计算机集成技术。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物理学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但愿我们能通过交流、学习取得更 2 大进步。
2、课件代替教案,备课偷工减料
由于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省事、省力、省时等诸多优点,许多教师都喜欢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这是好事,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图省事,课不好好备,教案不好好写,空余时间垒长城,临到上课时信手在网络上搜一搜,随便下载一些课件便走进教室,既不问版本,也不问内容,既不管课件质量的优劣、也不管课件内容是否符合实际,上课只管点鼠标,人言亦言、照本宣科,眼睛只会盯着电脑屏幕,对学生不管不顾,与学生的交互过程基本缺失,使教学变成了教师一人的独角戏,学习的事好像与学生无关了,教室里就像像赶集一样:在桌面桌厢写字刻字的,四处走**窜的,写纸条递情书的„„教室里一片乌烟瘴气。
3、主次颠倒
把计算机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教师成为计算机的操作员,教师、教材和整个教学都为计算机服务,甚至完全抛开常规教学的基本环节,这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错误理解。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主导、是灵魂、是核心。计算机只能辅助教学,服务教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放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略,标准和教材的规范性、示范性不能改变。
4、只注重外表而忽视实质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俏、动感等效果,挖掘教材中所能运用的一切知识点,利用了一切所能利用的媒体,被称为“海陆空(录音、录像、投影)三军并用,民兵、预备役(实物、动画)呐喊助威”,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大开眼界,但教学实效却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选材应适当、典型,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能不用的尽量不用,能精干的尽量精干。不能只重外表而忽视实质,为动画而动画,为媒体而媒体,忘记了教学的目的和主题,这和我们的教学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是我们必须坚决摒弃的。
三、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
(一)适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场合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声学前,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优美动听的乐曲来引入新课;在教学光学前,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光彩绚丽的霓虹灯,展示美丽的彩虹,人们用摄像机拍摄制作美丽的电视节目;在教学“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可播放卫星绕地球的运转和海水涨落的情况。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能被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导着学习。
2、利用多媒体虚拟现实模拟演示实验,展现宏观和微光世界
物理学中研究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是现实的普通中小学实验室所无法完成的。借助于一些应用软件,可以把这个世界形象地展示出来:在微观领域,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显示原子分子的结构、固液气三态的微观模型、电子的绕核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在宏观世界,也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显示宇宙中银河系的运动、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动、双星互动、恒星的一生等众多无以伦比的神奇现象。
通过电脑课件动画模拟,将微观的、不可见的、抽象的、难以解释清楚的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使抽象、枯燥的物理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的不同阶段巧用多媒体,能有效加大教学容量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要对前后不同时期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归纳、概括、总结。如物态变化的各个过程,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的对比,测未知电阻的不同方法等,若重做实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无新鲜感,多媒体能灵活展示相似或相反的物理过程,以其强大的声、图、像再现物理现象,对其演示整合,唤起学生对所学过知识的回忆,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传播速度快,预设性能好的特点,多通道传输信息,加大教学容量。
4、应用多媒体和视频展示仪弥补实验教学不足,增强实验效果
物理是以实验为主的教学,尤其以演示实验为主。但由于有些仪器可见度小,演示实验效果差,不利于学生观察掌握。如在学习秒表、万用表、安培表、伏特表等的原理、使用方法及读数时,教师讲解示范起来非常吃力。只有离的很近的几位同学能清楚的看见老师的操作和表盘上的刻度。借助于视频展示(或实物投影仪)的放大作用,能让全班同学都能够详细、全面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读数方法,从而弥补了实验的不足,增强了实验的演示效果。还有些实验只能在平面上做,可见度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生观察掌握。
如演示条形、蹄形磁铁的磁场及磁感线分布时,先左右晃动玻璃板并使其中间的铁屑均匀分部,然后在玻璃板下放一条形或蹄形磁铁,轻轻地敲击几下玻璃板,这时玻璃板上铁屑就会有规则地排列成弧形曲线,可以形象地演示磁场的分布,但如果学生不走近讲台根本无法看清这一现象。教学中如果不使用投影,则教师为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清看懂,只好笨拙地端着若干器材在教室内漫游一圈,既费时费力,又让多数学生无事可做而滋生其他违纪情形,若将这一实验用幻灯机投到屏幕上,情形将大为改观:全班同学都能够详细、全面观察到教师的具体操作过程和读数方法,从而弥补了实验的不足,增强了实验演示效果。
(二)不适宜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场合
1、学生探究实验不宜过多用多媒体演示代替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起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培养途径;既是突破难点的重要工具,也是知识升华的重要环节。众所周知,用计算机模拟一些难以操作的实验,的确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过多用计算机来模拟实物实验,物理实验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就无法实现,长此以往,学生必将暴露出缺乏实际操作训练的一面,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操作相关的物理实验,则体验过程将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2、习题教学中不宜滥用多媒体
在平时的物理习题教学中,有些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结果是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往往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而且,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一帧一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就象脱离了知识的载体在凌空认识知识,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的正、负效应的分析,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物理教学,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活化课堂气氛,扩大学生参与度,这无疑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积极的一面。应当强调的是,多媒体仅仅是一种教学的辅助的工具,是一种手段,绝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反客为主”,必须摆正其辅助性的位置,“恰到好处”地选用,千万不能滥用。任何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是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活动的工具,它必须依靠教师科学地设计、精心地组织,才能发挥它的效能。教师对学生特有的人格影响是任何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
总之,如果一味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课件代替物理实验对物理教学的效果是不好。只有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物理实验的特点,使它们能够在物理课堂中有机结合、和谐相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样才能使多媒体课件与物理实验发挥出各自的作用,从而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
----白小晶
有人说,如今信息数据是国之重器。此话一语道破信息技术在发展如此之快的时代担当的重要角色。现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也越来越倚重多媒体的发展,更多更新的资源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但是这些资源该如何使用,才能真正促进我们课堂的高效。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多媒体技术使用的目的
无论是图片,视频、动画还是投影,在使用这些多媒体技术之前,你要考虑清楚,使用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调节气氛,衬托背景;调节画面感;为了变抽象为直观;还是为了强调?用在此处,有没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能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总而言之,当你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一定要有设想,此处用到多媒体技术要有点睛之处!有的才能放矢!
二、多媒体技术适用的内容
哪些内容引进多媒体技术可以辅助教学?对于比较直观的,可以增加趣味性,不如,简单的口算,我们可以通过课件设计成有趣的摘苹果游戏;对于抽象的内容,可以变直观,比如通过在角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理解角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在上课过程中,有有些内容较长,在黑板上抄写就会浪费时间,课前把它制作到课件里,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在枯燥的课堂上,我们可以播放与课程有关的故事和轻音乐,调节课堂气氛。在讲授与演示之间转换,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
三、多媒体技术适用的方式
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我们要选择不同的多媒体技术。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技术,是动画,视频,音乐,还是图片等。现在技术发展,我们有了很多的选择,有PPT,有smart软件,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更可以链接网络,都为教学提供很多的便利。
四、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时机
使用多媒体还要注意使用它的时机。上课一开始,用新颖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通过课件直观的讲授来促进学生理解。如果在课中加入过于活跃的动画,学生心思跑偏,就会脱离我们预期的效果。当然,我们还可以多媒体在课的结尾留给学生思考。设计时要清楚,应用是在这个知识点教授前用来引入,还是教授后用来巩固?在使用时,把握播放的时机,致关重要。
五、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时间
此处加入图片呈现时间为多长,此处音乐播放时间为多久,整个课堂使用多媒体的时间是多长?会不会影响整堂课的设计?会不会影响课堂组织?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每一步的设计都活极大的影响整节课的思路和它的紧凑性。
要使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所用,我们就要把握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第五篇:浅谈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
如何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化数学教学
东方市二中 徐辉银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在数学教学中,我是如何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的,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得以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发展为以班级教学、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和网络并举的局面。由于传统教学往往使学生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就是变革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使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因此,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使学生发现惊奇,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欢乐的各种情感体现,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把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学生对图形平移、旋转的概念理解往往是较为困难的,我们在设计图形平移、旋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图形平移、旋转的过程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及概念。又比如: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展现一个转动的立体图形,并且每一面的颜色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把画在黑板上的立体图形误以为是平面图形的困扰,而且更直观学会看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三.运用多媒体,训练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要花几分钟的时间写在黑板上,而用多媒体后就可以用幻灯片直接展示出来。
四.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由于多媒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表格等)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将几何体表现出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几何体的实质,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人们感知事物是通过感官进行的,多媒体技术能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实现友好的人机对话,因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某些现象的发生或再现某些事物时,可以超越时空,重视事物的再生或发生过程,由于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人的认知过程接近自然。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传输,不仅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共享教师、多媒体信息,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把握和认知能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在操作和观察中去认识事物。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得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互相补充与完善,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传统与现代化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发挥整体功能。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适当应用多媒体,不是什么地方都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没有教师的板书。运用CAI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教学中,它也具备“板书”的功能,但由于它的画面经常变动,“板书”具有短暂性与局部性,因而它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的功能。3.利用多媒体教学注意节奏,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4.利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5.利用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不可能取代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