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导 第八单元导学案[本站推荐]
累计 77 课时
29、《重阳节的传说》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第一课时
一、预习自学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预习检测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速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75(2)、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字注音
睦()拜()鹤()掷()妻()勤()瓶()侵()袭()
2、多音字注音、组词。
降 和 扎
3、比一比,再组词。
妻()拜()勤()瓶()
侵()
凄()邦()谨()饼()
浸()
六、课外延伸
杜甫的七律《登高》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课后搜集阅读。
第二课时
一、预习自学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学文
1、自主学习: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76(1)、桓景杀死瘟魔了吗?它是怎样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2)、桓景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请画出来最使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出体会。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品读感悟,升华感情。
2、再读一读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只要„„就„„ 如果„„就„„ 不仅„„还„„(1)()刘明的腿不受伤,他()能参加这场比赛了。
(2)()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3)她()学习成绩特别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4)()坚持锻炼,你的身体()会康复。
2、你喜欢桓景吗,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课后反思:
30、《寓言两则》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朗读和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做人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标出课文的生字词。
2、联系课文和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二、自合学文。
1、自主探究。
再读《掩耳盗铃》,在书中找出答案。
(1)、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2)默读第三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3)、找出文章中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合作探究。
细读课文后,讨论:(1)“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2)明知道有这样的结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
3、品读《掩耳盗铃》全文,说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展示提升。
1、交流展示。
2、质疑。
3、释疑。
四、小结强调。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
五、检测反馈。
1、填一填,读一读。
()地响声()的野兔()的树林()的跑来()地走着()地等待
2、造句。只要„„就„„
3、说出你所见所闻中“掩耳盗铃”的事情。
六、拓展延伸。续写《掩耳盗铃》。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1、比一比,组词语。
掩()铃()偷()蹿()株()桩()撞()淹()岭()愉()窜()殊()脏()幢()
2、再读《守株待兔》,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二、自合学文。
1、自主探究。
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
(2)、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读给小组成员听。
(3)、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4)、小组内说一说这个人后来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合作探究。品读课文,小组讨论:(1)、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2)、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3)、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三、展示提升。
1、交流展示。
2、质疑。
3、释疑。
四、小结强调。
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
五、检测反馈。
填空: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的是
故事,告诉大家不要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讲的是 告诉大家
六、拓展延伸。
讲出你知道的一则其它寓言,并说出你从中获得的收获。教后反思
31、《快乐王子》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快乐王子救助穷人的动人故事,感受快乐王子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受苦受难的穷人的伟大精神。教学重、难点:
了解快乐王子救助穷人的动人故事,感受快乐王子把爱心无私地奉献给受苦受难的穷人的伟大精神。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并完成预习检测题。
给下列生字注音。雕()柄()迁()寞()乞丐()(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自合学文
1、自主学习:
(1)速读课文,想一想:群燕是怎样赞美王子的?为什么?有一只
小燕子留下来要干什么?
(2)默读课文,思考:王子帮助了哪些穷人?为什么要救?又是怎样帮助的?
2、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在交流中读一读最是你感动的地方。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补充词语。
()忧()虑()离()所
()歌()舞()然()地
泪落()()
破()为()
2、比一比,组词语。
雕()柄()迁()寞()
乞()调()抦()芊()膜()气()
4、完形填空。
()的母亲
()的水鸟
()的骆驼
()的豪富
六、拓展延伸:
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剧本。
教学反思:
32、《牛郎织女》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听写生字、词、能正确组词。能说出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并感受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
第一课时
一、预习自学
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初读课文,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的生字新词,达到读准读熟的标准。
(2)、第二遍读课文,用“△”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3)、组长组织完成字、词、句的识记理解。
其他不理解的有:
二、预习检测
1、自主学习: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83(1)、本文按文体来说是一则什么故事?(2)、课文的故事是围绕哪些人物讲的?(3)、梳理总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2、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中注意学会倾听,敢于提出不同意见。达成共识后,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三、展示提升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1、给下列字注音
郎()嫂()锦()饰()衰()尸()嫁()隔()
2、比一比,再组词,朗()咧()舔()循()衰()缎()郎()列()添()昏()哀()锻()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2)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3)海水猛烈的向上涌。()(4)心思灵敏,手灵巧。()(5)富丽、宏伟、美丽、气势大。()
六、拓展延伸
.交流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第二课时
一、预习检测
在课前完成1、2项内容:
1、自学课后会写字、会认字并会组词。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检查预习情况。
二、自合学文。
1、自主探究。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相识的?
(2)织女为什么决心留在人间做女郎的妻子?(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织女心灵手巧?
(4)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是怎样的心情,又是怎样做的?(5)牛郎得知王母娘娘抓走了织女,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合作探究 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说说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认真读一读)
三、交流展示
1、交流
2、质疑
四、小结强调
五、检测反馈 复述故事内容。
六、拓展延伸
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与同学一起交流。教学反思
《语文百花园八》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儿化韵,在比较中体会儿化韵的作用。
2.引导学生理解关联词“不仅„„而且„„”“虽然„„但是„„”在句子中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
3.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古诗《乞巧》,理解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4.引导学生明白本组歇后语的意思,了解歇后语的特点,激发学生搜集歇后语的热情。
5.指导学生了解文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6.学习搜集、整理、讲述民间传说故事,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预习检测
二、合作探究
1、读一读。
(1)、自己读一读,读出词语和儿化词的不同。
(2)、小组中读一读,说一说前后词语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86(3)、了解儿化词的作用有(),区别(),表示()的意思,表示()。(4)、自己读一读,了解使用关联词的好处。
2、读读背背。
(1)、熟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2)、认识歇后语,并说一说歇后语的意思。
三、检测反馈
1、我知道的儿化词。
2、关联词填空。
a.小明的爸爸()会说英语,()还会说日语。b.()瘟神很厉害,()桓景并不怕他。c.这()是我们班的光荣,()是全校的光荣。
d.()王子的外表失去了光彩,()穷人不再挨饿,他的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3、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
芝麻开花--------
画蛇添足--------孔夫子搬家--------
飞蛾扑火--------
泥菩萨过河--------
四、拓展延伸:
搜集民间传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编写出有趣的、87 感人的民间传说,能把语句写通顺、流畅,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一、预习检测
民间传说中应该有哪些内容? ★故事中的人物有谁?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实际上就是故事的内容)
★故事中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一条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但不是对学生习作的要求)
二、合作交流
回忆能说会道的内容,明确写作要求:
1、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
2、要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3、小组内说说自己准备选择什么事情来写。
4、小组内说说怎样把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写清楚、写具体。
三、展示提升
学生起草稿,小组交流习作
四、小结强调
学生认真修改,誊写在习作本书上。
五、教学反思: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
四上语文第二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5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学情分析
教学《题西林壁》时,要突出“横”“侧”“远”“近”
“高”“低”几个字,体会诗人在庐山时,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诗人的观察地点和角度在变化,所见到的景象也就各不相同,所以诗人才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教学《游山西村》,应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淳朴热情、乡间的风光习俗,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5分钟)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35分钟)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 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 察效果 不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5,学会一类生字豚.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资料准备
背景音乐与诗境相关的挂图
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熟读古诗,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豚'(2分钟)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二,读诗,整体感知(15分钟)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2,个别读.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4,完成课后练习1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咨询老师 同学讨论
三,再读诗,感语交流(15分钟)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四,熟读成诵(5分钟)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五,检查反馈(3分钟)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拓展空间: 创新火花
《游山西村》另外一首
学法指导:查字典咨询老师同学讨论 写法指导:先抑后扬
扩展阅读:建立作者档案,扩大阅读面
六、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1、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2、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3、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七,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八,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课后反思: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在理解诗意的同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真挚感情
在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可让学生举个例子说一说“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爬山虎的脚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写了“脚”的生长部位、形状和作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学习写出内容具体的文章来。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背诵3、4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学情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作者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怎样爬的秘密。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特有的生活习性。
课文先讲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然后介绍爬山虎叶子,最后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课文的重点是讲爬山虎脚的特点。
在教学上,我认为可以采用边读边探讨的方式增进学生的认识。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研究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演示,加深理解。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15分钟)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学生当小老师,增强自豪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2)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三、自主探究,理解一二段(15分钟)
1、读第一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
2、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四、布置作业,重视语言积累(5分钟)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5分钟)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20分钟)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
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触、巴、拉、贴)“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10分钟)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5分钟)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 教后反思::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如果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蟋蟀的住宅
一、教学目标
①学习课文,认识“蔽”、“慎”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慎重、搜索、随遇而安”等词语的意思。
②抓住蟋蟀住宅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二、课前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②放大的蟋蟀图片。③每生准备一张白纸。三 教学重点分析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过程,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情分析
紧扣文本,以读为主,领悟表达方法:通过品读,品读重点字词,领略文章内涵:享受语言文字之美,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好奇心,达到学以致用。打破老师独揽课堂的方式,开放学生的思路,培养问题型的学生,以激起求知欲望,并合作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自读自悟、读书指导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看图激趣,揭示课题(5分钟)①(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②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师板书:住宅 ③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范读课文
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5分钟)
①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啊?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②学生试读
③检查自学情况:
a、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b、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慎(sh n)重、选择(z)、洞穴(xu)、隧(su)道、挖掘(ju)、倾q ng)斜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20分钟)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②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③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第2小节)a、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b、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c、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d、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e、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巩固字、词,指导写字。①指名读生字、新词。②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指导:蔽、毫、抛 b、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5分钟)①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②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二、精读住宅特点,加深感悟(15分钟)①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②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③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④现在,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⑤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三、转换角色,练习说话(10分钟)
①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②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③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四、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8分钟)
①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②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③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①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②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总结全文(2分钟)①齐读全文
②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③练写 ④交流
安排课后作业
①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②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向阳 隐蔽 干燥
弯曲 光滑 不肯随遇而安平整 简朴 卫生 课后反思: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作人,把它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把它的活动比作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教学重难点分析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学情分析
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5分钟)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15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10分钟)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板书设计: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消磨时光——偶然发现——大胆设想——对科学执着追求——轰动地质界
课后反思;
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教师可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是,可以鼓励学生继续查阅有关资料,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4、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5、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课前准备
1、提前一段时间布置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准备“爬山虎”图片。
第一课时 ◆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⑴自读。
⑵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⑴住宅住址隐蔽隐藏 ⑵洞穴倾斜平坦宽敞 ⑶均匀重叠空隙痕迹
⑷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随遇而安 ◆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⑵按顺序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机、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释说话。
⑴提出不懂词语,共同交流解疑。⑵自由选择几个词说一段话。◆我的发现
⑴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⑵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⑶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写得这么细致、具体?思考交流。⑷读“小林”“小东”的话。◆成语故事
1、写故事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懂得成语含义。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⑴从“生动传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画的形象逼真。⑵文中第二自然段几地四自然段文与可所说的“秘诀”,道出“观察”与其取得成绩的必然联系。
4、说故事。◆日积月累
1、是呀,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在原有歌曲中选择合适的曲调)
2、读句正音。
3、仔细读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红似火,满枝黄,雪里藏”等词精炼地概括出花的特点,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而这一切无不缘于细致、长期的观察)
2、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了这儿的三幅图画,大家都会发觉“细心观察”的感觉真的不错。
2、独立看图,然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最感兴趣的一幅图,说说看到了什么,还可告诉同学你是怎样发现的?
3、再次观察其他的几幅图,也许还有奥妙没被发现呢。
4、全班交流评议,谁发现的最多、最有趣,谁讲解的最清楚、最精彩,将获得“独具慧眼”奖。
⑴可以讲讲你最得意的一个发现。
⑵可以讲讲经过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发现结果及心情。⑶可以讲讲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图的争论过程。
⑷还可以讲讲第一次看图和第二次看图的不同发现和感受。
5、这三幅图除了带给你视觉上的享受以外,还带给你什么呢?
6、评议“独具慧眼”奖的主人选。
1、拓展:这幅图构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许会得到丰收的喜悦。仔细看图,清楚的把自己的发现告诉朋友。
第三课时习作指导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课余观察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2、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⑴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⑵有什么新的发现?
⑶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⑴学生说题目,师整理。⑵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⑴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⑵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⑶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5、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6、学生就某一片交流,共同评议。
2、修改或批改,着重与用词是否得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课时 作文讲评
1、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选以下几类典型,作为学生评议内容及方向。⑴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⑵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⑶优秀习作的赏析。
2、根据评议自我修改文稿。
3、誊写习作.。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导学案《伯牙绝弦》
【课文直通车】我是朗读小明星。
1.初读课文,我能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读题目,我知道“伯牙绝弦”中“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世人常用()形容知音。
3.课文我读了()遍,知道全文的意思是
【挑战自我】.结合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下列词句的意思。
(1)善鼓琴:善哉:若:所念:必得之:谓:乃破琴:复: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
(4)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月光曲》
【课文直通车】我是朗读小明星。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课文生字词。
2.我要再大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选择恰
当的方法解决。
3.课文读熟后,我知道文章讲了这样一件事
4.我还知道贝多芬是一个 的人,盲姑娘是一个的人。
【挑战自我】
一、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贝多芬为什么会“推 开门,轻轻地走了进
去”弹琴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二、通过默读课文第九自然段,我知道了:听 着贝多芬再一次弹着的琴声,皮鞋匠
兄妹好 像看见了什么?哪些句子是描写实实在在的 景物?在课文用不同线画出来。《蒙娜丽莎之约》
【课文直通车】
一、我是朗读小明星。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课文生字词。2.再读课文,我知
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事:。
【挑战自我】
一、通过默读课文,我感受到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我是通过这些
描写看出的:
二、读了课文,欣赏了这幅画后,我的初步感受是:《我的舞台》
【课文直通车】我是朗读小明星。
1.我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标出课文生字词。
2.通过自读全文,我知道课文讲了这样一件 事:。
3.我还知道课文是按顺序叙述的,可以通过这些词句看出: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小组活动计划 问题导学—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学会制定活动计划。
一、课前导学(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面各题)
1.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阅读76-91页,我的感受是
2.活动计划包括().()()()()
二、课中导学
1.议一议你喜欢阅读材料的哪部分内容?(组内交流选择出活动计划内容)2.组内按照模板试着制定活动计划:
题目:
活动时间: 年 月 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1.2.3.人员分工:
制定日期: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有趣的汉字 问题导学——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学习猜字谜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组合法,想形法和意会法。
2、体验猜字谜的乐趣,引发对学习汉字的兴趣。
一、课前导学
1.我搜集的字谜有:(1)(2)(3)(4)(5)其中文字谜()个,画谜()个,运动谜()个 2.自己试着猜一猜字谜七则(能肯定的答案写出来)
二、课中导学
(一)交流文中的字谜七则的答案。(先在小组完善答案,再在全班交流)1.()2.()3.()4.()5.()6.()7.()
(二)全班进行猜字谜游戏,进行积分比赛。(以组为单位,答对的组加5分,否则出题组加分)
(三)我自编的字谜:(综合猜字谜的方法,试着自编字谜,对编写意图合理的组加5分)
三、课后导学
喜欢猜字谜的小组,制定完善活动计划,并实施,要求计划要详实(可以是接龙、灯谜(信封„„)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谐音问题 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2、会选择性地收集关于谐音的歇后语和笑话。
一、课前导学
1.我能给下面带点的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外甥()舅舅()锥子()....枇杷()琵琶()萧管().....2.什么是谐音?什么是歇后语?(自己搜集资料,可以抄下来也可用即时贴贴在旁边)
3.我发现谐音歇后语的特点了。(全班交流)
二、课中导学
1.判断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是不是谐音歇后语?(口答)2.你对本课的歇后语想和大家议一议哪条呢?(组内交流)
3.歇后语大比拼(以组为单位,班内补充歇后语,或者展示搜集的完整歇后语)4.读了书上的笑话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三、课后导学
继续搜集谐音歇后语或和谐音有关的资料,有兴趣的组可以制定此方面的计划并实施活动。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仓颉造字》和《“册”“典”“删” 》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
2、激发我们对汉字的兴趣。
一、课前导学
1.我能借助工具书读准下面的词语。
捻绳结 鸿鹄 迂回 解剖 恭恭敬敬
搁板 黍稷 字典 虫蛀 鹰隼雄力 2.搜集一些汉字的来历。(识记、抄写或者粘贴均可)
二、课中导学 1.《仓颉造字》
(1)谈谈没有文字的不便之处是什么?(简写答案要点交流)
(2)“绳结记事”和“物语”的好处和问题是什么?(简写答案要点并交流)(3)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仓颉造字》的传说。(小组人人参与)2.《“册”“典”“删” 》 的来历
(1)说一说“册”“典”“删”的本义。(组内交流)(2)你还知道那些汉字的来历?(以组为单位,全班交流)
三、课后导学
继续进行小组综合学习活动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汉字的演变》和《甲骨文的发现》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
一、课前导学(认真阅读85-86页的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可以把答案在书上勾画,也可以挑出要点写下来)1.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2.汉字在不同的阶段有怎样的特点?
3.汉字的演变趋势是怎样的?
二、课中导学
1.用自己的话说说汉字演变的过程是什么?(集体交流)
2.阅读《甲骨文的发现》思考:
(1)“轰动天下的大事”是什么?(填写答案)
(2)甲骨文盛行于那个朝代?(填写答案)
(3)复述甲骨文被发现的经过?(组内人人参与)
(4)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一点值万斤》和《街头错别字》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2、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一、课前导学
1.认真阅读《一点值万斤》。
2.搜集街头的错别字。(可以用文字记录,可以将拍到的照片汇集组长整理)
二、课中导学
1.读了《一点值万斤》我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2.观察书上的主题图,你发现了哪几个错别字?看到这样的标识你有什么感受?(全班交流)
3.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街头错别字?(以组为单位,多媒体展示,图片展示)
三.课后导学
继续搜集整理错别字。为写调查报告做准备。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调查报告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学会写调查报告。
一、课前导学
1.搜集街头错别字,我调查了()家,有()家有错别字 2.搜集调查报告的写法。
二、课中导学
1.交流收集到的街头错别字,组内进行汇总。(课前的第一题小组汇总)
2.交流调查报告的内容。(组内交流)
3.写调查报告(每组誉写一份)
三、课后导学
继续完善关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我爱你汉字—阅读材料5.6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2、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
一、课前导学
1.搜集书法作品。(搜集图片的交给指定人在电脑中整理)2.我能给下面带点的字写出正确读音。
顿 挫()抑()扬 篆()书隶()书 ....
二、课中导学
1.齐读《赞汉字》,谈谈你的理解。(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2.你喜欢哪一幅书法作品,说出原因。(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3.我知道的书法作品有 的《 》
的《 》 的《 》
4.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书法作品。(实物或者图片展示)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总结本次综合学习,把收获整理成写作素材。
2、文中要表达你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一、课前导学 1.搜集汉字故事。2.我能读准下面的词语。
拘束 风韵 浩瀚如海 撇捺 沉坠
驰骋 魅力 凝滑如脂 徜徉
二、课中导学
1.朗读,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组内有感情个性化朗读)
2.谈谈你对汉字的感受呢?(先小组交流,再合作交流)
3.抄写喜欢的语句
(1)
(2)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活动小结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姓名
设计: 田珍珠
审核:大学区五年级组
学习目标:
1、总结本次综合学习,每人把本次学习的收获整理成文章。
2、文中要表达你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一、组内交流选材。
1.字谜 2.汉字我爱你 3.美丽的汉字 4.有趣的汉字 5.神奇的汉字 6.学习过程7.学习的心里活动 „„
二、组内交流谋篇。
先写出题目,再写开头,结尾,组内互帮,完成写作提纲(师巡视)
三.继续修改习作(课内不能完成的,课后继续修改,组员互修家长修改,自修完善)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自我评价: A B C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
导学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导
学
重 难 点 重点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难点 1.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导学准备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制定计划。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2.打开书,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 遨游汉字王国)
学生谈自己对汉字的初步了解
二、合作探究 介绍活动内容:
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例“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月 日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 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分分工合作。
三、展示交流 组长: 组员: 分工:
主持: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日期:月 日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各小组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二课时
导学内容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交流活动成果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我能在下列词语正确的读音后打上“√”
1、兴高采烈:
⑴ xìng gāo cǎi liâ
()
⑵ xīng gáo cǎi liâ
()
2、字不量力:
⑴ zì bù liáng lì
()
⑵ zì bù liàng lì
()
3、一掷千斤:
⑴ yī zhēng qiān jīn()
⑵ yí zhì qiān jīn
()
4、设身处地:
⑴ shě shēn chǔ dì
()
⑵ shē shēn chǔ dì
()
学生交流完成情况
二、合作探究 1.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2.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3.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4.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
斗(6)林 杜 刘 孟
5.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6.补充谜语。
1)高爷爷的头,李爷爷的脚,郑爷爷的耳朵。(郭)
2)有水可养鱼虾,有土可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也)3)一点不出头。(术)
4)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数目少三。
(七)5)十个哥哥力量大,一切困难都不怕。(克)6)一口咬掉牛尾巴。(告)7)多出一半。(岁)
8)一只小帆船,载着一粒米,向东又向西,不知到哪里。(迷)9)三面有墙一面空,一个小孩当中坐。(匹)10)一人住在山旁边,从来没有见过面。(仙)
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三、展示交流 说谐音性歇后语
(1)引言: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形象而俏皮的口头用语。它浅显易懂,语言幽默,深受人们的喜爱。(2)读歇后语。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介绍:歇后语两部分之间有间歇,说的时候往往只说前一部分,把后一部分(真意所在)隐去,让听的人去猜测,所以叫歇后语。以上六组是谐音性歇后语,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
(4)猜一猜:以下四组都是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一小组猜得又对又快? A 一连三座庙── B 石头蛋腌咸菜── C 隔着窗户吹喇叭── D 关公打喷嚏──
(5)宣布答案:A 妙(庙)妙(庙)妙(庙);B 一言(盐)难尽(进);C 名(鸣)声在外; D 自我吹嘘(须)
(6)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每个小组都搜集了不少谐音性歇后语,哪一组先来出题?(7)补充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老鼠爬秤钩──自己称自己 老虎拉车──谁敢(赶)
膝盖上钉掌──离题(蹄)太远
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8)小结: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2.谐音笑话(1)读一读。
(2)交流:看了笑话,你有什么感想?
(3)小结: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成为笑话。
(4)讲述:前一阶段搜集到的谐音笑话。
3、补充歇后语
老鼠搬家---调动(洞)
瞎子点灯笼——前途无量(亮)打破沙锅——问到底(纹到底)抱木头投河——不成(沉)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汉字谐音的对联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上联:先生磨墨,墨溅先生两脉墨。
下联:枚香烧煤,煤爆枚香双眉煤。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下联: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贾岛醉来非假倒(贾岛)六七八九
二三四五
横批:缺衣
(一)少食
(十)互对歇后语
补充歇后语
欣赏汉字谐音的对联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我能写出下面歇后语中的本来的字
1、天下雨不戴帽──临()到头上
2、胸口上张草──心慌()
3、旗杆上放炮──想()的高
4、森林里生火──就地取材()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三课时
导学内容 汉字的起源
活动板块
学
案
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1、检查生字的读音。
外 甥
舅 舅
锥 子
鸿 鹄
迂 回
字 典
剖 开
虫 蛀
恭 敬
搁 板
2、我能用线将歇后语的左右两边恰当地连接起来
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口无心
胡子生疮
底子差
鸡爪子烩豆
大材小用
小和尚念经
不打自招
卖豆芽不带秤
毛病
热锅上的蚂蚁
没有多少油水
麻袋上绣花
乱抓
电线杆当筷子
坐卧不安
小组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学生读文。
(二)、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1.指名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2.介绍:“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由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创造活动。3.交流: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呢!叫生给大家讲一讲? 4.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默读《“册”“典”“删”的来历》。你还知道其它汉字的来历吗?
5.以小组为单位介绍。6.认读课后的十个生字。
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
三、展示交流 补充资料: 汉字来历的故事:
“被”是一个形声字兼会意字。如果从形声字的角度来看,“被”字左边的“衣”字旁表示意义,说明被子是属于衣物一类,右边的“皮”字在造字的时代和“被”的读音相似,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和“被”的读音变得不一样了,逐渐失去了它表读音的功能。如果从会意字的角度来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被的最初意义指的是一种小被子,到了后代,在被的本义基础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义
学生自己搜集的补充资料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一、趣味歇后语。
四两棉花——()八十岁的老太——(一连三座庙—
()石头蛋腌咸菜——
()关公打喷嚏—
—()
二、字行小魔术
给“日”加一笔,看能变成多少个字,越多越好。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四课时
导学内容 了解汉字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几节课,大家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综合性学习,相信大家对综合性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将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
2.导入新课:同学们,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呢!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积极地搜集,相信大家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历史。那么,在汉字几千年的历史中,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了解呢?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
二、合作探究 材料1— 7”,具体地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吧。
(二)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思考:这七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的?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2.除了上述七个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外,你还知道哪些?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最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4)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三、展示交流 小小故事会──“一字之差”的教训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按提示填空
1、________是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2、古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
3、汉字的演变由甲骨文→()→()→()→()→()→()
4、甲骨文盛行与______时期。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五课时
导学内容 开展调查活动及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交流自己整理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
二、合作探究
1、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2、提出展示社会调查成果的要求:
(1)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打算怎样活动;(2)然后进行合理的分工;(3)在小组内进行预演;(4)小组合作在全班汇报。
3、展示的形式要多样:
A、实物类:书籍报刊、小型招牌广告、商标„„
B、照片类:大型招牌广告、大型商品的商标、各种食物菜谱、各种商品信息„„ C、记录类:电视字幕、各种公文、信函„„ D、其他。
3、展示的内容要全面:
A、不规范的字与规范字对比表 B、简单的调查报告 C、给有关部门的建议书
D、有关部门的回信或答复书
E、不规范用字单位的整改意见及整改反馈书。
交流调查报告一般的制定
三、展示交流
1、根据制定的计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践活动。
2、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啄木鸟门诊(改正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把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星其天,我或爸爸一起去公圆完,新尝了许多鲜花,还看了许多又趣的动物──猴子、胡里、老虎、大像„„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六课时
导学内容 感受书法艺术美书法作品赏析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预习检测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二、合作探究 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三、展示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书法作品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古代著名书法家______、______。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七课时
导学内容 学生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同学们,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大家对综合性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84页。
4.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P84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1)指名读“活动建议”。(2)汇报读懂的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附表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三、展示交流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第八课时
导学内容 制定计划,开展调查实践活动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合作探究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3.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6.小组开展调查实践活动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三、展示交流 交流 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我能选择合适的义项(把序号填在词后的括号里)
1、举:A、提出 B、推选 C、全 D、往上托、往上伸。
举世闻名
()
选举
()
举重
()
举例说明
()
2、老:A、年岁大 B、富有经验 C、很久以前就存在 D、经常 E、很
老远
()
老人
()
老手
()
老迟到
()
老朋友
()
3、白:A、说明 B、空的 C、没有结果 D、像雪那样的颜色。
表白
()
白费力气
()
一张白纸
()
一份白卷
()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九课时
导学内容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欣赏汉字故事 有趣的文字游戏 宋代,苏小妹与其长兄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以对联的形式开了个玩笑。苏小妹写的上联是: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和尚看后,晓得这是苏小妹有意在取笑于他,于是,提笔对下联,反戈一击。联曰: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在一旁看了,连声称妙!
一天,诗人黄庭坚应约到苏东坡住所,苏东坡随即出门迎接。这时,苏小妹正在窗前捉虱子了。一见长兄和黄庭坚迎面而来,脱口出对联道:长兄门外邀双月,苏东坡笑对下联:小妹窗前捉半风。上联的“双月”,即“朋”字;下联的“半风”(繁体),即“虱”字。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汉字故事
二、合作探究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细细读她,如同一段隽永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读读诗人刘湛秋的散文《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你一定会为自己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1,汉字在作者眼里,一个个“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作者还觉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读读这14个生字,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拘 束
风 韵
浩 瀚
驰 骋
魅 力
徜 徉
抑 扬 凝滑如脂
沉 坠
撇 捺
造 诣
殷 商
顿 挫 隶 书 2.感悟 交流自己静心品读的感受。3.交流
读完课文我最想
(有感情地读、体会热爱文字的情感,摘抄喜欢的句子,背诵喜欢的句子„„)4.出手不凡 汉字多奇妙,它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它以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吸引着你,它以不同的风韵展示它的灵性,你觉得汉字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
A、教师谈话:这是一篇很有感情的文章,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在遇到生字的地方多读几遍。B、学生自主读课文。
C、检查课后生字表中生字掌握的情况。
D、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将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认真体会作者热爱汉字的感情。
张开想象的翅膀,你从哪些字中感受到、回味到怎样的风韵?
三、展示交流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点。
2、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3、学生将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抄下来。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五、我来闯关 字词积累与运用
1、我是小小播音员(看拼音,写词语): lì
mèi
yùn
jū
()书
()力
风()()束 yì
cuî
piě
nà
hàn()扬顿()
()
浩()如海 2、最佳搭档(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符合()的光辉
()的院落
()的图画()的回味
()的组合()的力量
()的变化
()的文字
()的小精灵
测评反馈 指导校正
第十课时
导学内容 活动总结
活动板块
学
案 导
案 个性修改
一、谈感受 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二、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三、展示交流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四、学习收获 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反思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