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学校的思想政治课关系着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2010年我国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要以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自2005年学校政治课开展课改以来,初步建立起了“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校教学的需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新形势下,政治课教学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加以应对,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目前中国正处于网络时代和社会的转型期,使得学校政治课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面临一定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1.教学主体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者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受教育者――学生,而在新形势下互联网和社会转型却对这个主体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在中国,广大学生无疑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而其中中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据调查,目前23.4%的中国网民是中学生。而互联网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污染,主要是色情和暴力。据美国相关数据统计,互联网上大约有50多万个黄色网站,在互联网上随便点击,平均每7次就有1次可能点到黄色网站。而在国内,有关部门收集的网址库中,也己经有5万多个黄色网站,其中以中文为主。此外,互联网上还有形式多样、数量巨大的垃圾信息,其中既有包含西方意识形态的东西,也有各种歪曲、扭曲社会主义的反动宣传和报道。而相对来讲,学生的思想觉悟、识别能力、抵抗能力都较低,很容易误入歧途,“网络综合症”也应运而生,如网络焦虑症、信息恐慌症等,甚至会导致学生性格的分裂,走上犯罪的道路。此外,目前的中国社会正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转型期里,由于社会变动太大和法制的不健全,收入分配、意识形态、社会群体等产生分化,伴生一些负面影响和效应,如我国有20%的人掌握着社会上80%的财富,贫富差距在逐渐扩大;现有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使原先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工农阶层被边缘化;一批腐败分子忘记了党的宗旨而大肆贪污受贿……这些负面影响的存在,导致学生精神压力较大,心理健康欠佳。在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交往与封闭、个人意愿与家庭期望等诸多压力和冲突面前,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20.9%的中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存在中等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33.3%。学生心理压力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孤独、苦闷、情绪低落、冷漠、困惑和厌倦等。
2.教学主导存在的问题
政治课的主导者是政治课教师,他们大多数人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地工作,但也应该承认,他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新时期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如下:首先,部分政治课教师对互联网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没有受过系统的计算机和英语教育,面对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和网络科技往往不知所措,上网查询信息都很困难,更别说去引导学生来正确利用互联网。其次,有的政治课教师仍旧青睐于“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老传统,依旧是单一的课堂讲授,较少运用轻松有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引导,强制灌输仍是基本形式,而对别的教育方法,如多媒体教学则不感兴趣。第三,一些政治课教师知识储备老化,对目前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关注不够,缺乏自己研究的思想和观点,由此导致照本宣科较为普遍,对教材的讲解过多拘泥于理论本身的逻辑论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力度不够,使得部分学生听不进去,从而无形中削弱了政治课的实效。
二、消除思想政治课教学问题的对策
对于目前政治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除了党和政府采取措施规划和净化互联网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外,关键还在于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提升政治课教师素质、注重教育引导观念、实行“双结合”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1.提升政治课教师素质
政治课教师是政治课教学的主导,他们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政治课教学能否有效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就是重中之重了。首先,应该通过政策引导,将一批理论性、专业性、具有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开拓精神的人才推上政治课教学岗位。其次,要落实好政治课教师的进修学习。目前,中青年教师已占政治课教师的相当部分,其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政治课的质量。为此应克服困难,争取经费,支持所有政治课教师提高学习水平,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凡是根据工作需要,自愿学习部分课程和相关专业的教师,都提供时间和经费的保证。最后,应该支持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会和各种教学培训班。它们对政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但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也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2.注重教育引导观念
对于互联网和社会转型给政治课教学带来的一些消极问题,学校应该注重教育引导观念。其实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但各种信息并存,既有进步的思想和文化内容,又有大量反动、落后的信息。这一局面要求学校帮助学生正确区分和利用网络信息,将学生导向健康的网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级学校可以组织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政治课教师建立学校网站,利用网络收集、整理、发布思想政治信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针对社会转型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课堂上师生的沟通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上课提问应和蔼可亲,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请其坐下,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即使学生上课违反了课堂纪律,也不要轻易辱骂学生更不能体罚学生。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小小的玩笑,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一种明净的美好心境,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3.实行“双结合”教学
“双结合”教学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尽管目前的政治课教材贯彻了新课程理念,较为贴近生活,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宏观有余、微观不足等问题,使学生觉得政治课空洞抽象,对教育内容产生疏远、畏惧心理。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点,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点拨和引导。只有这样,学校的政治课教学才能把国家的宏观导向细化为具体内容,做好微观层面的诊释,使其为学生乐于消化、吸收。此外,以往政治课教学过于强调政治理论,而对于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普遍重视不够,因此,在注重理论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地关注现实问题,及时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而科学的解释,解决学生困惑。
4.加强政治课的实践教学
政治教育不只是课堂教育,也绝不只是校园教育,它从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社会教育。校外实践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有效补充,认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是学生树立正确政治导向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认真落实教育部有关加强实践教学的指示,组织教师本着“自觉自愿、品学兼优”的原则,带领学生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志愿者实践服务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能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能深入社会、认识国情、开拓视野,明确并强化做人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学生社会化,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更好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命运结合起来,加强了学生的成才意识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冉冉,孔德博,王建永.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出路.教学与管理,2010(27).[2] 方拥香.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存在的问题探析.教学与管理,2010(25).[3] 杨小芳.新时期师生关系状况的理性审视与重建.教育学术月刊,2010(12).(责任编辑王颖)
第二篇:新形势下带兵人管理能力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军事变革的逐步推进,部队职能任务的拓展,部队管理环境、管理对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带兵人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作为带兵人,要适应形势变化,管好部队带好兵,就必须在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上下功夫。
一、面对士兵行为方式变化带来的挑战,带兵人必须不断提高 把握官兵思想脉搏的能力
现在的士兵自主性强,对自己的想法一般不愿与人沟通,看重结果,不事张扬,注重隐私权,喜欢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对自己的经历、家庭情况等信息不愿轻易暴露。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困难家庭以及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士兵,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更是不愿公开,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矛盾,不愿向组织、干部讲,甚至连战友、同乡也不愿说,增加了带兵人知兵和准确把握战士思想动态的难度。实际工作中经常有基层干部这样讲:“现在的战士,你给他掏心窝子,他却无动于衷。”这种现象,一方面折射出基层指挥员知兵和做思想工作的能力弱化,招法不多,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战士思想行为的隐蔽性。带兵实践告诉我们,知兵是带兵的前提。要做好战士思想工作就必须准确把握战士的真实想法。因此,带好兵就必须提高带兵人知兵的能力。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三点:一要善于查端倪。“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变”是洞察士兵心理变化的重要途径。心理学表明,人的心理是一个多层次结构,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以
同一个模式一成不变地表露出来。特别是新时代的战士,心理呈现多重性、多变性、隐蔽性,把握这样一个群体的心理变化,就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既要观察情感变现,也要观察行为动作;既要观察干部在场的表现,也要观察干部不在场的表现;既要观察在营区内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也要观察外出单个行动的表现。从战士的情绪好坏、工作劲头、饭量增减、睡眠状态、来往信件、交往频度等外在行为信息,准确判断战士的内在思想变化。二是 要学会用载体。“善借于外物”是指挥员掌握官兵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三互”、“双四一”、武警委员会、党团组织的功能,让官兵的思想在活动中流露出来;要定期召开士兵代表会,落实谈心制度,建立意见箱、师团领导联心卡、官兵互动电子信箱等,畅通民主渠道;要坚持诚信带兵、真心爱兵,夯实官兵互信的基础;要针对与其家庭、同学、老乡联系制度,多方位了解官兵真实思想;要建立思想分析制度,特别是在遇到形式任务变化和突发事件等情况,以及退伍、提职、入党、考学、士官改选等时机,及时进行思想分析,掌握官兵思想变化;要建立战士跟踪考察档案。从一入伍就对其心理现象和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记录,在动态中把握官兵思想变化。三要潜心摸规律。思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形式的变化、任务的转换、重大政策的实施、环境的变换、家庭的变故、个人境况的改变等,都会给官兵带来影响,引起思想上的某些变化。同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家庭,不同岗位、不同入伍的官兵,往往关注点不一样,引发 的思想问题也不同。对这些情况,带兵人要勤了解、勤思考、勤研究、勤总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把握内在规律。从而对官兵的思想问题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解决,把握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二、面对官兵价值观念变化带来的挑战,带兵人必须不断提高 调动官兵工作积极性的能力
三、面对职能任务拓展带来的挑战,带兵人必须不断提高统筹 工作任务的能力
四、面对人际关系变化带来的挑战,带兵人必须不断提高处理 敏感事务的能力
五、面对各种不安全因素频发带来的挑战,带兵人必须不断提 高应对安全危机的能力
六、面对兵员素质变化带来的挑战,带兵人必须不断提高发挥 榜样带动作用的能力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杨涌滨
【内容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立足于中国国情而提出的战略性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涉及到“三农”的各个方面。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财政资金缺乏、农民素质不高和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制约,必须坚持发展优先的原则,在处理好三种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热潮。5年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尽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将有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健康进行。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短缺
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最直接的难题。据调查,许多地区的农村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属于国家的事理应由国家投入,农民主观上不愿意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投入资金。与此同时,大部分村庄集体经济实力薄弱,村里一般无固定收入来源,而且大多数村庄都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此外,农村金融事业落后,金融部门大多不愿给村集体或农民贷款。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国家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也相应加大,但相对于巨大的需求来讲,财政目前还难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资金。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兴衰。目前,我国农民受教育
程度普遍偏低,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据调查,截止2007年底,安阳市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3.75%,初中文化程度占60.6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3.9%,初中文化程度代表了多数农民的文化层次。尽管安阳市每年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术培训,但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有限,导致农民文化和技术素质整体提升难度非常大。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留在农村的主要是文化程度和劳动能力较弱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又一突出制约因素。
(三)农民增收渠道狭隘单一
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据调查,2008年安阳市农民家庭人均总收入来源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38.72%,家庭经营收入占56.26%,财产性收入占1.66%,转移性收入占3.35%。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中来自农业的收入比重占到34.33%,占居主导地位,这说明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渠道单一无疑进一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难度。另外,由大量返乡农民工和失地农民汇聚而成的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已经成为一个政府必须正视并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四)土地制度阻碍村庄规划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土地分级承包,地块变得十分细碎,按照新农村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时遇到的阻力非常大。进行村庄规划时只要有某一农户因某种原因不同意或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规划调整工作便无法顺利开展。
(五)农民获取信息渠道不畅
据调查,目前90%以上农民可以通过电视获取外界信息,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收看农业技术类电视节目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加之省、市级电视台鲜有专业农村频道,农民获取农业信息和技术的渠道十分有限。近些年,虽然一些家庭也安装了宽带但真正能利用起来的并不多见。如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对政府政策、致富信息的了解也是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一)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争取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重大农业项目的扶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励金融资本向农村有序流动。农业银行要坚持为农服务的方向,稳定和发展农村服务网络,将扶持方向逐渐向整个农业体系延伸;农业发展银行要积极拓展支农领域,进一步完善信贷功能,扩大贷款业务范围,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生产资料贷款等领域的贷款;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于农业和农村。
(二)着力提高农民素质
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一是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支持县、乡两级开设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学校。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多元化。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继续大力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带动增收计划”,以失地农民、贫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
(三)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高效农业、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迫切要求。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引导作用,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配套法规,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及相关程序的宣传力度,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严格耕地保护,避免强制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严肃查处违法流转行为。
(四)科学调整农业结构
首先,培植区域性主导产品。农业生产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各地必须按照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培植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进而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和合理的农业区域结构体系。其次,提高农产品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安全质量。农产品的质量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体系,采取产业化经营形式,使每个农户和生产单位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第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围绕畜禽产品保鲜加工和饲料加工,建立区域化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向优势产业发展。
三、当前特别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科学的范畴,包含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它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程度,其最终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民摆脱贫穷、农村全面告别小农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决不是盖几栋楼房、修几条道路、清理一下环境卫生所能涵盖的。那种将村庄建设等同于新农村建设、片面追求村容村貌建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显然背离新农村建设的初衷,也使新农村建设毫无“新”义可言。
(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主体与投资主体的关系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投资的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无论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建设,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投资作保障,否则,新农村建设将是无源之水。只有政府投资主体作用发挥好了,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各级政府应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三)处理好典型带动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现有的基础和条件下进行的,它必须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的特征,具有层次性。所以,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可以先期采取试验、摸索,探寻出一条切合实际、普遍适用的路子,进而“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实现整体推进。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政策、力争做到资源合理分配,不要出现人为地造成村与村之间新的贫富差距。对普通村镇尤其是一些贫困村镇,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以期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第四篇: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湖 南 科 技 大 学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湖南省湘西地区为例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2
第一节 出诊时间不定,经常起早贪黑......................................................................................2 第二节 出诊地点不定,经常日晒雨淋......................................................................................2 第三节 出诊设备不定,经常缺东少西......................................................................................2 第四节 出诊收入不定,经常捉襟见肘......................................................................................3 第五节 出诊效果不定,经常有苦难言......................................................................................3
第三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问题的主要成因....................................................................4
第一节 乡村医疗投入不足............................................................................................................4 第二节 乡村村民居住分散............................................................................................................4 第三节 乡村医生技能偏低............................................................................................................4 第四节 乡村医生自负盈亏............................................................................................................5 第五节 乡村经济相对落后............................................................................................................5
第四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问题的缓解对策....................................................................6
第一节 划清乡村医生归属............................................................................................................6 第二节 加大乡村医疗投入............................................................................................................7
第三节 建设乡村定点诊所............................................................................................................7
第四节 加强医患双方沟通............................................................................................................7 第五节 提高乡村医生综合素质...................................................................................................8 第六节 增强乡村医生生活保障...................................................................................................9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党和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工作得到发展,但是贫困地区乡村医生仍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节 出诊时间不定,经常起早贪黑
乡村医生与大医院或定点诊所的医生不同,一般说来,大医院或定点诊所有编制的医生坐诊,患者自己前来就医,或者拨打120电话,由急救车接来医院就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农村的情况大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去城市谋生,村子里剩下的都是一些老弱妇孺和小孩,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乡村医生主要负责农村群众的病患问题,乡村医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出诊,到患者家中诊治。大医院或定点医院有固定的上班时间和轮班安排,而乡村医生则不同,由于数量短缺,一个人或者两个人需要负责全村的健康诊治,所以其出诊时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时患者半夜打电话,出于职业道德,乡村医生也必须出门诊治患者。出诊时间不确定,使得乡村医生经常起早贪黑。
第二节 出诊地点不定,经常日晒雨淋
“湘西全州总面积约15486平方千米,山地山原面积约12628.7 km2,约占总面积的81.5%;丘陵面积约1599.6km2,占比10.3%;平原面积约635.2 km2,占比4.1%”。可以看出,湘西地区平原面积所占比重只有4.1%,绝大部分为山地山原及丘陵两种地形,这两种地形面积占比91.8%,山地山原及丘陵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成本远远大于平原建设成本,农村地区地形混杂,尤其是位于山区的农村住户分布稀疏,地势崎岖,山路难走,交通不便利,很难即时找到合适的代步工具,再加上出诊地点不确定,给乡村医生带来很大困难,不论是烈日骄阳还是狂风暴雨,乡村医生都要出诊去为病人诊病,日晒雨淋是无法避免的。
第三节 出诊设备不定,经常缺东少西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实际上农村地区医疗水平落后,乡村医生也不是全能的。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医患纠纷频发,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问题的主要成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面临着以上许多问题,根据问题的表现可以分析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 乡村医疗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严格贯彻上级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及实施方案。根据两个“逐步提高”的基本要求,即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分别在卫生总费用和政府经常性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努力调整并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不断提高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自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支出共约22427亿元,医疗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5.7%,提高了1.3%。这一比例不仅高于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也高于瑞士、希腊等发达国家[2]。2012年湘西州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指出,当年全州医疗卫生支出15亿元,同比增长15.4%。2013年预算草案中提出将安排资金1312万元,用于提高城镇及农村医疗卫生水平、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乡村医生及乡中心医院建设。支持专业卫生机构建设以及公共卫生应急体制,给中医院建设和州人民医院贷款贴息投入资金1500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近年来对于农村基础医疗设施的投入逐渐加大,但是相较其他支出所占比例而言,这部分的比重并不大,而湘西地区对于医疗卫生的支出则显得更少。投入不足对乡村医疗设备的完整程度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导致乡村医疗诊所等定点单位偏少,这也是乡村医生不能满足乡村患者需求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 乡村村民居住分散
“湘西地处云贵高原之东侧,西北高,东南低,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第二阶梯之东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州,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大灵山雄居州境北界”。湘西州域面积共15486km2,而山地、丘陵两种地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破20亿,至2012年财政收入达到47.9亿元,财政收入不断增加,2014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6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城镇和农村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898元和5891元。尽管纵向对比湘西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与湖南省整体比较,情况则并不乐观,2012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22154.2亿元,而湘西地区仅为397.7亿元,占全省比重约1.8%,全省经济增速为11.3%,而湘西仅为8.3%,与全省增速相比低3%。农村单一的经济来源导致乡村经济发展渠道受到限制,农业经济不能形成规模效应,农村经济水平低下,没有能力改善医疗环境,这是造成乡村医疗水平落后的根本原因[4]。
第四章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问题的缓解对策
贫困地区乡村医生面临的问题有很多,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有许多方面,通过对问题和原因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节 划清乡村医生归属
乡村医生在发达地区以及中等发达地区都已经成为正式的医生,不再从事农耕活动,但是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等各种原因仍需在救治病人之际从事农耕活动以补贴家用。我国对乡村医生归属于哪一职业没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如果认为乡村医生是农民,他们却又是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专业素质、从事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技术性人员,是我国卫生网络的“神经末梢”。
农村地区乡村医生的监督管理由于这一队伍人数众多、农村交通不便、规定不清晰等原因具有困难,乡村医生数量视地区情况不同而有所区别,平均两个乡村医生服务一个村,2013年我国有58.9万个村委会,也就是说乡村医生这一队伍超过百万,这给乡村医生管理部门造成困难;农村地区交通不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部门带来不便;此外,乡村医生的身份界定不明了,国家对于乡村医生的管理主体规定也不明晰,宏观上,卫生部只管“正规军”,随着乡村医生的发展和性质变化,农业部也不会再管这一群体,具体到一个村,乡村医生在技能上应当受上级卫生管理部门的管辖,行政上则应听从村委会的指挥,但是实际上由于乡村医生大多是个体经营,不会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许多村民委员会索性放任其自生自灭。而乡镇卫生院的员工自己挣钱吃饭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所以它对乡村医生的管理也是名不副实 [5]。这样的直接后果是使农村卫生服务提供者和乡村医生缺乏必要的规范和政策保障, 进而导致乡村医生培训机制的相对落后和培训效果的差强人意[6]。
明确乡村医生管理权限的归属有利于农村医疗事业的长足发展,宏观上对于乡村医生的准确分类和定性可以缓解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考核和评定乡村医生技术等级、医患纠纷发生时由谁出面处理、卫生部门如何进行细化管理等等[7]。可以考核村卫生室的
湖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用于培训等方面以更好地提高自身技能素质,为乡村居民提供更为优质贴心的服务。
第四节 加强医患双方沟通
出现医疗事故时,可以考虑的承担责任的过错方有医生和患者两方,一方面,可能是患者病入膏肓时乡村医生无力回天,这时,责任不应完全推卸到医生身上,另一方面,可能是医生的技能素质不达标,出现了错误诊断或治疗,这时医生应当承担起一部分责任,给予赔偿。农村地区部分村民素质偏低,在出现医疗事故时,经常聚集群众闹事,将责任推卸到乡村医生身上,乡村医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承担的风险是极大的,乡村医生要按照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患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判定乡村医生是否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时要以医疗过程是否有过错为标准,乡村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在诊治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加强沟通,增进相互间理解,乡村医生不能逃避应当承担的责任,而应就事论事,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患者及其家属也不能仅凭意气用事,想方设法得到更多赔偿款,而应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法治社会就要用法律办事,法律在偏远农村地区的践行程度也是我国法治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如果医治过程有过错,最终也对患者造成损害,就必须考虑二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二者的关联是否紧密,这些是决定医患双方的责任程度和赔偿数额的重要标准。
第五节 提高乡村医生综合素质
在乡村医生的技能方面,首先,加强乡村医生的定向培养。现在高等学校医学院或卫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都想去大城市发展,而鲜有主动去农村贫困地区工作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没有新的力量注入,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必须由政府出面统筹,定向招收高校医学院或卫校的学生,由财政提供或补助学费,与这些学生签订协议,毕业后需要到指定地方工作一定年限,从根本上引入活力 [8];其次,严格执业准入。2010年,全国大多数乡村医生都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职业资格。农村贫困地区的乡村医生知识水平本就较低,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难度对他们来说是较大的,这一举措尽管对一部分乡村医生的进入与发展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但却是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一步,有利于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9]。最后,加强乡村医生上岗后的培训。乡村医生上岗时都是符合岗位要求的,但是医疗行业中病毒和药物等都极易发生改变,乡村医生必须在从业后进行继续教育,以达到新的标准,从而更好地服务民众,创新培训模式、降低培训成本,提高乡村医生的技能和素质。
就乡村医生的品德来说,乡村医生作为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和最直接接触农村病患的“精神末梢”,不仅要在技能素质上过关,品行也必须符合职业标准,医德是
第五篇: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本文主要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二 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方案本身的问题
尽管课程改革的目标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并非完美无缺。比如有些学科的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标准的陈述欠规范,导致实践中操作困难;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有了明显的改观,但高中课程内容的“繁、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课程评价有了先进的理念,但技术支持依然严重欠缺,例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也缺少相应的有效的自我更新机制,比如,对新课程实施的跟踪研究和评估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原定于2004年完成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稿未能如期公布。课程改革不止是设计一个理想的方案,课程改革更是一种复杂的实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施过程恰恰是我们进一步确认应该做什么和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在三次调研中也反映出来许多试验区有很多创造性的经验。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
(二)课程改革配套政策问题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其成功受制于诸多因素,需要很多的配套政策的支持。课程政策滞后于课程活动事务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比如课程一致性问题,为数不少的学校在实施课程计划是相当随意,把那些需要考试特别是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看得特别重要。在一项义务教育课程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地方一周的课时竟有58节,其中语文有19节,小学一年级一周按照规定是26节课,实际上普遍在31课时左右。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一句空话;比如教师教育制度,已经着手改革,但力度相当有限。作为本应该是与基础教育有着天然联系的高师,面对基础教育提出的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要求反应迟缓,更多的仍然以抽象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包打天下,师范生的教育的理念和课程设置等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等,有些严重缺位,有些延续多年而无改进。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新课程的有效推进。相关政策建设的滞后反映出来的深层问题就是相关决策者的协调问题以及有些教育主管部门的“不作为”心态。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如此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是不可思议的。
(三)课程改革实施的相关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这样一个前提,新课程改革是全社会的一项公共事业,学校和教师不能也没有必要承担全部的责任,这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课程改革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而且涉及政治、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问题,充满着具有不同观点、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的竞争与角力。所以,在制定和完善课程改革方案的时候,更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而不仅仅是教育系统或者学科专家;在实施新课程进入“艰难的森林之旅”,更需要新课程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认同。在新课程改革实施推进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究其实质是讨论课程实施的社会环境问题。将考试改革看成是解决课程改革中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非常独特的反映了我们家长的期望、相关的就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新课程的社会传播和理解,引导人们改变观念,形成改革的最大共识,加快相应的社会变革进程是实施新课程的社会环境基础,进而将民众的了解和理解转换为支持新课程的社会力量。
三 对改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传统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课程结构单
一、课堂内容“繁、难、偏、旧” 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迫在眉睫。针对以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快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程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适应未来发展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过于注重传承知识,教材脱离学生经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谈论最多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很少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个性、创造性的培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的培养,重在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以此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课程内容改革: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和现代科技社会发展
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改变课程内容 “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结构改革:从整齐化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中应整体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设置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支学科。
(四)课程功能改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改革要改变过去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使传授知识,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课程的实施: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
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教育教育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研以及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程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功能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评价指标过于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应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强调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施能力能方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七)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习、学生的适应性,需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有指导的逐步放权,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各级根据自身不同的需要和责任,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班级:1101班 学号:11190101 姓名:白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