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

时间:2019-05-12 22:3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

第一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马承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另一个是指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语法教学的误区表现在语法教学周期过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针对以上的教学误区,着重解决词汇和语法的巧学、巧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巧学和自学。

一、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努力用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词汇、语法、阅读各要素组成了紧密的教学活动链。前一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后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发展和结果。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外语教学整体。外语教学的有序性,包括两个“序”:一个是将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构成总的序列。每个要素实现了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所有要素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便是向大目标的逼近。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依次排列是个直线序列,虽然每个要素的知识密度、时间消耗等方面有许多变化,但教学顺序不变,即由词到句,到文(章)。这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之间的“序”。另一个“序”是指每个要素内部的序。每个要素内部层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逻辑排列。如:词汇这一要素内,初学英语最先接触的单词应该是规则发音的词,即由团音节词到开音节词,然后由浅入深,再接触发音不规则的词„„ 语法这一要素内,教与学也是有序的:由十大词类,到五种简单的基本句型,再到各种时态。讲时态也要先易后难,总不能先讲过去完成时,后讲过去时吧。总要先讲时态后讲语态;先讲简单句后讲复合句。阅读也是如此,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大“序”之中有小“序”,就好像九个行星与太阳的关系一样。地球按一定的规律自转,而又按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公转。动态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是孤立静止的。每个系统内都有一个本质因素,抓住本质因素的变化,就抓住了“纲”,以纲带目,每个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就会被激活。如十大词类,只要抓住动词的各种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也就激活了整个词类。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抓住时态的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英语常用时态有8~10种。就一个动词而言,可以有10种时态。10种时态的句子又可以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答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一个动词可以造出40个句子。

二、词汇、语法、阅读教学模式探讨。1.词汇编码,提前记忆。词汇记忆要完成三个记忆过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过程。我们把长时记忆设想为一个永久性的贮藏词汇仓库,信息经过再寻找,可随时得到恢复。中国学生听说或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障碍。这种方法的心理基础是:学习者解放个性,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学好的信心;建立意识和潜意识的联系;使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此法的本质在于人和环境、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整体谐调作用。词汇编码,提前记忆,首先是编码。(1)以音为序,整体记忆。以音为序,就是首先解决单词的读音问题。以20个元音为序,将单词对号入座,形成一个一个信息量递增的记忆组块。(2)归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也叫循序渐进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单词,使单词易记、易复习的一种方法。如果说,以音为序整体记忆是预习性质的话,那么归类记忆法常用于阶段性复习,如: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归类记忆法与以音为序密切联系,可以看成是以音为序整体记忆的发展。它实际上就是利用事物、性质、动作、状态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和在语言中的表现,将词由点连成线,由线连成面,由面连成体。(3)联想记忆法。联想是由一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同的关系反映在人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联想越紧密,新事物越好记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运用联想进行学习的故事。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私塾先生,他经常到附近山上找和尚饮酒下棋。一天临去前,他布置学生在他返回前,每人必须背会圆周率小数点后22位。大部分学生都抓耳挠腮背不出来。这时有一个聪明的学生把圆周率与先生上山喝酒的情景联在一起,产生了联想。他把它分解成五段3.14159/26535/897/932/384/626,等先生回来时,大家已背得滚瓜烂熟:“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与此类似,我们可以把所记的词连在一起形成三种联想。相似联想:引起相同意义的联想,如见到 good想到well,nice,fine,wonderful等。对比联想:引起相反意义的联想。如:back_front;boy_girl;ask_answer; 奇特联想:sad,fat,cat,shall,catch,bag(悲伤的,肥的,猫,将,抓住,书包);fine,kite,tie,line,fly,sky(好的,风筝,系,绳索,飞,天空)。(4)合成与分解法。在汉语中,有许多汉字是靠加一笔或减一笔产生新词的,英语也是如此,如:afternoon→after+noon,hasketball→basket+ball。2.语法提前略讲与随进度精讲相结合。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叫词法;而研究如何把词组成句子,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如何准确表达思想的规则叫句法。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总和。词类的核心是动词,而语法的核心是时态。语法提前略讲,重点研究时态如何略讲的问题。过去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都注意了时态的教学。为了打好坚实的时态基础,我们通常半年讲一个时态,这对系统地了解使用一个时态是有用的。但是我们这样做大大拉长了学习时态的周期,使学生难以进入会话阶段和阅读阶段。请看两个孩子的会话: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I went to the park. Have you had lunch? Not yet. 简短的两间两答,用了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种语境是经常出现的。如果半年只学一种时态,是难以进行真实交际的。时态相对集中讲是将语法表格化、公式化,进行肯、否、问、答系统化操练,如: 一般现在时:I work here.I don‘t work here.Do you work here? Yes, I do.No, I don’t.一般过去时:I worked here.I didn‘t work here.Did you work here? Yes, I did.No, I didn’t.按照肯、否、问、答这个记忆系统学习八个时态,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彼此相联系的八个记忆组块。由于它是直线序列,讲到现在时,马上就能联想到过去时,进而联想到将来时。八种时态的基本公式记住后,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节课集中讲别的语法内容,扫除会话和阅读的障碍。在我参与主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实验教材中,我们根据中国学生学习的特点,安排了相对集中提前略讲语法的内容,并将语法结构明线化。通过语法明示,学生不再“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随进度精讲语法,即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将提前略讲的语法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着眼于应用。如略讲现在完成时,学生只知道I have worked here.I haven‘t worked here.Have you worked here? Yes, I have.No, I haven’t.四种简单形式。精讲时,要重点突出since, for等时间状语在现在完成时中的应用。3.阅读与词汇、语法教学同步进行。单词提前记扫除了讲新课的词汇障碍,语法提前讲扫除了交际和阅读的障碍。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不可分。在初中英语实验教材中我们安排了精读和泛读。精读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必学内容,重点突出精讲的语法内容;泛读是扩大知识面的内容,体现提前略讲的语法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均构成“语言结构交际化模式会话阅读(精读)泛读”的学习模式。如下面的一个单元结构是过去时,会话是过去时,前两项为阅读扫清了语法和词汇的障碍。没有好的结构就没有好的交际,语言结构是准交际形式,会话是真正的交际,阅读是结构和交际内容的综合体现。语言结构: A: Did you go to your hometown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 B: Yes, I did.A: What did you do there? B: I helped my uncle build a new house.会话: A: What time did you get up yesterday morning? B: I got up at six thirty.A: What did you do after that? B: I washed my face, brushed my teeth, had breakfast and went to school.精读课文进一步运用本课的结构,集中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过去时态的交际。泛读课文不但运用过去时,也充分体现提前讲的其他时态。词汇集中记、语法集中学、阅读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实验中,有许多学生在初一就提前记了初二的单词;初二就自学了初三的语法教学内容,并且阅读了大量的通俗读物。不少学校初二结束后,参加初三的毕业考试,及格率达到60%以上。通过巧学和自学,师生们明白一个道理:学习英语应勤中有巧,苦中有乐,“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第二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一)

词汇、语法、阅读教学观及理论基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教学。该教学法的系统性是对英语教学整体性的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概念。该教学法主要研究英语教学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研究系统的整体效应与系统的结构的密切关系。

一、大三位一体教学法是用系统论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平衡性研究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

1.外语教学的整体性

外语教学的系统论(System theory of teaching English)是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实现外语教学的整体优化。

在整体内部,如果按照最佳顺序排列组合各部分,即各要素,那么整体功能可以大于各个部分的孤立之和。就整个英语教学而言,如果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组合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教学顺序,其各要素之和大于整体功能。

词汇 语法 阅读

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与它后面的要素能动地依次出现,三者之间有相通之处,并不孤立。没有每个要素的功能,也不会有整体的功能。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截然不同,一个硬而坚,一个软而脆。但它们的化学成份完全相同,即由同样数量的碳原子构成。为什么由同一种化学元素能构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呢?最主要的是由碳原子的空间排列组合不同造成的,结构严密,排列有序即成金刚石;结构松散,排列无序即成石墨。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劳动力,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同样的知识内容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同样的人财物,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产生不同效益。

毛主席阐述人的自觉性行为时指出,人和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纸,而蜜蜂世世代代建造自己的蜂巢,而无任何改进,就是因为造“房”之前,头脑中无“图纸”。

古代《申鉴时事》中记载这样的故事:一个人在林中看见别人布一张捕雀的大网,捕的鸟都是一个鸟的头钻进一个网眼。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子结成许多网眼,互相没有联系,结果一个鸟都没有捕到。网是单个网眼相互制约联结而成的整体,它无论在质上和功能上,都有别于孤立存在的网眼,把类似网眼这种组成整体部分称之为“要素”。相互联结所构成的具有新质的整体叫做“系统”。

世界上所有事物,大至宇宙、天体,小到分子、原子;人体的功能;从国家经济到工厂乃至一个机器,都可以看作是不同的系统。外语教学系统是词汇、语法、阅读等“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2.外语教学的有序性

外语教学的有序性,包括两个“序”:一个是将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按照最佳的顺序排列构成总的序列。每个要素是实现一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所有要素具体目标的逐一实现,便是大的目标的逼近。

“词汇、语法、阅读”三要素的依次排列是个直线序列,虽然每个要素的知识密度、时间消耗等方面有许多变化,但教学顺序不变,即由词到句(通过语法手段)到文(章)。这就是“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之间的“序”。

另一个“序”是指每个要素内部的序。任何事物的内部均包括若干发展水平不等的层次,不同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而且每个要素内部层次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进行逻辑排列。如:词汇这一要素内,教学与学习都是有序的:初学英语最先接触的单词应该是规则发音的词,即闭音节词、开音节词,然后由浅入深,再接触发音不规则的词……

语法这一要素内,教与学也是有序的。学生最先接触的应是十大词类:名、代、动、形、副、介、连、冠、感、数。然后是由十大词类构成的五种简单的基本句型:主系表、主动、主动宾等。尔后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将来时、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讲时态总不能先讲过去完成时,后讲过去时吧,总不能先讲过去进行时,后讲现在进行时吧。总要先讲时态后讲语态;先讲简单句后讲复合句。

阅读也是如此,应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这样大“序”之中有小“序”,就好像九个恒星与太阳的关系一样。地球按一定的规律自转,而又按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公转。可以设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不是有序排列的话,那将是何等害怕的情景!

3.外语教学的动态平衡性

动态平衡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不是孤立静止的。每个系统内都有一个本质因素,抓住本质因素的变化,就抓住了“纲”,以纲带目,每个要素所形成的系统就会被激活。如十大词类,只要抓住动词的各种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也就激活了整个词类。

Oh, ten little boys and ten little girls are listening to their teacher carefully in the classroom.在这一句话中涉及到十大词类:名词(boy, girl)、代词(their)、动词(listen)、形容词(little)、副词(carefully)、介词(to, in)、连词(and)、冠词(the)、感叹词(oh)、数词(ten)。

在一句话中,只要用了动词,必然会有主语和其他句子成分。

在语法教学中,只要抓住时态的变化,就抓住了本质因素。英语常用时态8~10种。就一个动词而言,可以有10种时态。10种时态的句子又可以有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答句(肯定回答、否定回答)。一个动词可以造出40个句子。

词汇、语法、阅读各要素组成了紧密的教学活动链。前一个因素是后一个因素的基础和条件,后一个因素是前一个因素的发展和结果。

动态平衡性原理还向我们揭示了整体与部分变化的可逆过程。整体可以迅速分解为部分,部分也可迅速综合为整体。在单词记忆中,一个合成词可分解为两个词,两个词也可以合成一个词。如:

overdo(做的过火)可以分解为over do

afternoon(下午)可以分解为after noon

整体迅速分解,部分迅速综合的过程可以大大减少记忆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动态平衡性原理还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要素内部不断循环的封闭回路:由于系统内部的反馈作用,以及每次学习后,又进入新的学习,新旧结合,以旧带新,这就使它成为一个封闭回路。在此系统内部无限循环,学生对符号的记忆得以周期的重复。同时,这个封闭回路对外又是开放的。如同一个单词在词汇教学中出现,在语法教学中得到应用,在文章中再得到再现。

第三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 (二)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二)

二、词汇、语法、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1.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目前我们的词汇量太小,初中阶段掌握1200词,难以读懂最简易的通俗读物。从语言学方面看,语音、词汇、语法三者之中,常用词汇最重要,是最主要矛盾中的矛盾的主要方面。

输入量小的另一个表现是:我们学的单词信息量小,只习惯于“一词一义”的学习,没有激活所学的单词,尤其是动词和名词学得比较死。任何一种语言,它的词汇系统都是丰富多彩的,大部分词是一词多义的。就汉语来说,我们在使用“打”一词时,意为beat, hit, strike;但在“打酱油”词组中“打”即是“买(buy)”的意思。“打紧”是urgent或serious之意,也无beat的意思。“打肿脸充胖子”指的是“puff oneself up to one’s own cost”,根本没有“打(beat)”的意思。外国人学习汉字中的“色”,如果只知道“色”是colour的意思,也很不够。如“色狼”中的“色”根本没有颜色的意思。英语中的thief是“贼”的意思。但在汉语中“贼”未必指“小偷”。某年冬天,北京有两个美国留学生去哈尔滨看冰灯,一下火车就问:哈尔滨有无旅馆可住。当地人告诉他们俩:哈尔滨旅馆“贼多”“贼多”(很多)的。两个美国人一听,这里“贼”多,就不敢住旅馆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外国人学汉语,只知一词一义,会出很多笑话和误会。同样,我们学英语时,也会遇到很多类似这样的尴尬。我在文革时期教英语,曾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次,我在讲反对(against)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时,只告诉学生against是“反对”,结果我出示stand against the wall这一词组时,学生翻译说“这墙有问题,要站着反对,将它推倒。”

造成输入量小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一种查辞典的学习习惯。学生要学会查辞典,首先要学会国际音标,并引导学生多阅读,根据上下文(from the context)来确定词义。

2.语法教学

小学阶段要淡化语法教学是对的。但是,淡化语法教学并不等于无序教学,并不等于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语言规律。

对语法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的。前者认为凡是那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律的知识都属于语法范围,如:《英语用法指南》一书把little和a little,few和a few的区别都纳入语法的范畴。

狭义语法的范围,就是传统的语法书规定的语法内容,由词类讲到时态、语态、简单句和复合句等。

我倾向于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语法,看一个人是否掌握了语法,关键看他是否符合英语国家说话的习惯。我主张把句型操练,明显的词汇辨异和惯用语都纳入语法教学内容,让学生把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变成学习语法的过程。

如果说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是一条暗线的话,那么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无疑应是一条明线。语法讲得过分繁琐,语法教学周期过长,造成口语交际、书面交际跟着语法走,语法讲什么就有什么交际内容。交际受到语法的严重束缚。请看国内各种版本初中教材的语法体系:

以上语法安排告诉我们,如果半年讲一个时态,讲一个结构,这半年只能围绕这个时态和结构进行交际。

初一第一学期如果只讲主系表结构,那么学生只能说“I’m a boy.Are you a boy? Are you a girl?”如果我是一个女孩子,第一次老师问我是不是个女孩?我作了肯定回答。第二次再问我,我就该产生逆反心理,以为老师在怀疑我的性别。第三次再问我就不愿回答了。

我们彼此产生信息差(Information gap)的情况下,才有交际的必要,即我要问我所不知的东西,才有交际的必要。如果你的名字我已经知道,我就没有一遍又一遍问你的名字的要求了。

初一第二学期讲的是现在进行时,也就是说整个初一下学期都要操练现在进行时。不管有无现在进行时的语境,都要说现在进行时的话。如果我是个初一上学期的学生,想说“明天我将回家”这句话,就不能说。因为那是将来时,要等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说。将来时安排在第三学期了。如果我是一个初一学生,一天早晨遇到这样一个情景,老师进教室拿起扫帚扫地,我想说“地已经扫过了(The floor has been cleaned.)”,那要等到初三毕业前才能讲这句话。因此,语法教学周期拉得过长,尤其是英语的八种基本时态教学周期拉得过长,限制了学生口头交际,学生迟迟不能进入阅读阶段。因为一篇文章只有一种时态的语境太少了。

语法讲得过分繁琐,这是我们过去教学的弊病。我初教英语时,讲现在完成时,我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只讲一半内容,结果学生记十几黑板的板书,做题时还是不会。难怪一个美国朋友曾向我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学生不是starter(初学者),而成了scholar(学者)。诸如词汇辨异搞得太细。美国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国内的学生都不过分去研究“辨异”,而我们必须在四个词中只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外语课是技能课,久而久之,我们学的不是技能,而是常识了。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素质教育,不要把考试作为教学目的,不要考什么才教什么,怎样考才怎样教。

词汇教学的输入量小,语法教学的繁琐及过长的教学周期,必然导致阅读滞后。

第四篇: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巧妙融于各版本教学中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巧妙融于各版本教学中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格球山农场学校教研室 张宝华

我曾经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对马承“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法有过颇深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我撰写的综合实验报告在宝泉岭分局举办的成果展示会上,获得由中央教科所、北京现代教学研究所颁发鉴证的科研成果一等奖,我校被命名为北安分局唯一的一个教材教法实验基地,我自己也曾在教学竞赛中获国家级优质课二等奖、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我始终坚信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我从不因教材版本的变化而中断马承“三位一体教学法”的运用,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在解决词汇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也诚恳希望大家能提出宝贵意见。

1.词汇编码,提前记忆

词汇记忆要完成三个记忆过程,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过程。我们把长时记忆设想为一个永久性的贮藏词汇仓库,信息经过再寻找,可随时得到恢复。

中国学生听说或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学生提前记单词,就为听说阅读扫清障碍。这种方法的心理基础是:学习者解放个性,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学好的信心;建立意识和潜意识的联系;使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此法的本质在于人和环境、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全面整体谐调作用。

词汇编码,提前记忆,首先是编码。

(1)以音为序,整体记忆。

以音为序,就是首先解决单词的读音问题。以20个元音为序,将单词对号入座,形成一个一个信息量递增的记忆组块。

(2)归类记忆法。

归类记忆法,也叫循序渐进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单词,使单词易记、易复习的一种方法。

(3)联想记忆法。

联想是由一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不同的关系反映在人脑中,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联想越紧密,新事物越好记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运用联想进行学习的故事。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私塾先生,他经常到附近山上找和尚饮酒下棋。一天临去前,他布置学生在他返回前,每人必须背会圆周率小数点后22位。大部分学生都抓耳挠腮背不出来。这时有一个聪明的学生把圆周率与先生上山喝酒的情景联在一起,产生了联想。他把它分解成五段3.14159/26535/897/932/384/626,等先生回来时,大家已背得滚瓜烂熟:“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乐而乐”。与此类似,我们可以把所记的词连在一起形成三种联想。相似联想:引起相同意义的联想,如见到good想到well, nice, fine, wonderful等。

对比联想:引起相反意义的联想。如:back-front;boy-girl;ask-answer;奇特联想:sad, fat, cat, shall, catch, bag(悲伤的,肥的,猫,将,抓住,书包);fine, kite, tie, line, fly, sky(好的,风筝,系,绳索,飞,天空)。

(4)合成与分解法。

在汉语中,有许多汉字是靠加一笔或减一笔产生新词的,英语也是如此,如:afternoon-after+noon, basketball-basket+ball。

2.语法提前略讲与随进度精讲相结合。

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叫词法;而研究如何把词组成句子,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如何准确表达思想的规则叫句法。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总和。词类的核心是动词,而语法的核心是时态。

语法提前略讲,重点研究时态如何略讲的问题。过去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都注意了时态的教学。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通常半年讲一个时态,这对系统地了解使用一个时态是有用的。但是我们这样做大大拉长了学习时态的周期,使学生难以进入会话阶段和阅读阶段。

请看两个孩子的会话:

—Where did you go just now?

—I went to the park.—Have you had lunch?

—Not yet.简短的两问两答,用了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这种语境是经常出现的。如果半年只学一种时态,是难以进行真实交际的。

时态相对集中讲是将语法表格化、公式化,进行肯、否、问、答系统化操练,如:一般现在时:I work here.I don’t work here.Do you work here? Yes, I do.No,? I don´t.一般过去时:I worked here.I didn’t work here.Did you work here? Yes, I did.No, I didn´t.按照肯、否、问、答这个记忆系统学习八个时态,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彼此相联系的八个记忆组块。由于它是直线序列,讲到现在时,马上就能联想到过去时,进而联想到将来时。八种时态的基本公式记住后,每个学期都要安排一节课集中讲别的语法内容,扫除会话和阅读的障碍。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实验教材中,我们根据中国学生学习的特点,安排了相对集中提前略讲语法的内容,并将语法结构明线化。通过语法明示,学生不再“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随进度精讲语法,即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将提前略讲的语法内容不断深化和扩展,着眼于应用。如略讲现在完成时,学生只知道 I have worked here.I haven抰 worked here.Have you worked here? Yes, I have.No, I haven抰。四种简单形式。精讲时,要重点突出since, for等时间状语在现在完成时中的应用。

3.阅读与词汇、语法教学同步进行。

单词提前记扫除了讲新课的词汇障碍,语法提前讲扫除了交际和阅读的障碍。词汇、语法、阅读三者不可分。在初中英语实验教材中我们安排了精读和泛读。精读要完成大纲规定的必学内容,重点突出精讲的语法内容;泛读是扩大知识面的内容,体现提前略讲的语法教学内容。每个单元的教学均构成“语言结构交际化模式-会话-阅读(精读)-泛读”的学习模式。如下面的一个单元结构是过去时,会话是过去时,前两项为阅读扫清了语法和词汇的障碍。没有好的结构就没有好的交际,语言结构是准交际形式,会话是真正的交际,阅读是结构和交际内容的综合体现。

精读课文进一步运用本课的结构,集中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过去时态的交际。泛读课文不但运用过去时,也充分体现提前讲的其他的时态。

词汇集中记、语汇提前学、阅读同步行大大加快了学生学习英语的速度,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尤其是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在实验中,有许多学生可以开学初集中诗词,进而每课的交际内容没学习,就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提前预习。至此,让我们共同明白一个道理:学习英语应勤中有巧,苦中有乐,“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第五篇:语法教学法

英语教学之语法教学模式、方法及原则

一、语法教学模式

语法教学方式随着外语教学的发展也经历几次变革,从听说教学法的句型操练到交际教学模式到现在的任务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也丰富了许多。

1.行为主义语法教学模式

行为主义教学模式是在结构主义和行为心理学的影响下,随着听说教学法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行为主义语法教学强调是以句型操练为主要形式,以准确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人们依然采用的“展示、练习和测评”模式就是行为主义语法教学的应用。

展示(presentation)语法项目的展示方式很多,行为主义教学所采用的多为演绎型的展示方式,由教师采用直接讲解语法规则,有时也采用阅读材料进行归纳的展示方式。

练习(practice)行为主义语法教学的练习主要是句型操练,包括各种句型转换练习、替换练习、完成句子,甚至是翻译等。

为了检查训练的效果,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所学语法规则,行为主义语法教学在训练结束时常设计一定的测试题目,如选择填空等形式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检查。

2.语法交际教学模式

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出现,人们开始注意到交际活动在语法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开始设计一些交际活动,训练语法项目。虽然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语法交际教学模式,如布鲁姆菲特的present – practise-practise in context, 哈默的introduce – practice – produce(communicate), 威利斯的performance – rehearsal – report以及communicate – present language – drill practice – communicate,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行为主义过程之后加入了交际情景下的应用活动,如哈默和布鲁姆菲特提出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在介绍语法项目之前有一个交际活动,如威利斯提出的模式和在此基础之上发展的communicate – present language – drill practice – communicate。由于采纳了交际的理念,其语言的展示手段也更加丰富,除常用的图表、对话、迷你情景以外,还借助交际活动进行归纳式的展示。

3.语法任务教学模式

语法的任务教学与听说阅读中的任务教学不同,因为语法仍是任务教学的中心,我们把这种任务教学称为“以形式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以形式为中心”的语法教学任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隐性的语法活动,如教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时可以让学生同另外一名同学互相介绍自己家乡的特点,把得到的信息写成句子,比较两个地区的不同。另一种是显性的交际任务,其任务内容是语法问题,如教师提供写有正确与错误两类句子的任务卡片,学生先阅读,然后选择正确的句子,总结该语法形式的语法规则。语法任务教学的操作与一般的任务操作基本相同,任务前活动主要式借助阅读和听力材料展示语法项目,然后布置任务,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能够运用语法形式的任务,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个包括“be going to”的听力材料,说明其表意功能,然后让学生谈论周末的计划安排,调查谁的安排与自己相同,然后组成活动小组。任务后根据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和结果展示中存在的语法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活动。

二、语法教学方法

与语法教学模式不同,这里所介绍的语法教学方法指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或某些活动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

1.归纳和演绎法

归纳和演绎常用于语法展示。演绎式展示是以教师的直接语法讲解为特点。首先教师展示语法规则,然后举例分析其用法,而归纳是的教学方式则多采用发现性活动。首先教师给学生提供包含所要学习语法项目的语言材料,或听力或阅读,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语言材料,归纳总结语法使用规则。

相比之下,归纳式语法教学可增加学生对语言的接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分析归纳总结语言使用规律可深化学生对语法的理解,同时,也避免了教师灌输式教学可能带来的弊端。

2.任务活动法

任务活动法与任务语法教学模式不同,它只是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课堂操作未必采用的任务教学的理念。任务活动法的特点是,在对某一语法项目进行训练和应用时采用信息构、调查、讨论、采访、海报、招贴画制作等形式,而不是拘泥于常规的形式训练。

3.集中讲授法

常规教学中,语法是按照体系分散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与听力、阅读、写作等同时进行。但是,有的老师为了中考和高考的提出了一种“适当集中”的教学法,在课文教学之前集中进行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在我国曾流行一段时期,对当时的英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语法教学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语法是语言系统的体现,语言教学也必须符合系统性的要求。系统性原则要求语法教学要依据教材中的语法系统,同时也必须符合语法发展的规律,即语法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现代交际的原则,满足交际的需求,而避免一些交际中很少使用为语法而语法的教学设计。

2.交际性原则

中小学的语法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二是为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提供支持,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语言基础。因此,基础教育的语法教学应该贯彻交际性原则。在必要的意识增强活动和语法操练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创设交际性语言环境,运用幻灯、动作、实物、图片、表演以及电化等设备,创造真实、半真实的交际活动,使学生于活动之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发展语法技能。3.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包括一下内容:归纳与演绎相结合。语法教学不能只采用归纳的方式,也不能只采用演绎的方式,两者应该有机结合,以归纳为主,适当演绎。

隐性与显性相结合。语言学习过程本来就是隐性和显性的结合,语法教学中也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以隐性教学为主,适当采用显性的教学方式,通过隐性培养语言使用能力,通过显性增强语法意识。

语法与听、说、读、写活动相结合。语法是为听、说、读、写技能服务的,语法教学应该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之中培养,使语法真正服务于交际。

4.激励性原则

动机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保证,语法教学中动机的激发尤为重要。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语法活动中来应该从一下几点入手:

话题选择:话题的选择要适合学生年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联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好奇心。

情景创设:应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语境,利用多种手段给学生提供视觉物体,如图画、幻灯等。活动类型:活动应多一些开放性和交际性,少一些机械性,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个性化:个性化指活动应来自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的观点、学生的情感,个性化活动有助于学生进行真实的交流,于思想交流之中内化语言规则。

5.变化性原则

变化是学习的调料,是教学的调节剂。语法教学要改变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方法之一就要注意变化性。变化性包括活动的变化性、话题的变化性、课堂组织的变化性、评价的变化性以及教师指令的变化性。

四、语法教学过程

1.展示

语法知识的展示和语法规则的展示其实是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法的展示必须明确两点,第一是展示的内容,即要展示哪些东西;第二是展示的方式。语法展示首先展示的语法结构,案例中的老师通过学生If + Subject + had done的方式展示了虚拟语气的结构。语法展示的第二的内容是功能或者语用功能、语用意义。案例中教师也展示了虚拟语气的功能,如suggestion等。其实在展示过程中,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那就是策略知识。虽然案例中老师能够提示学生语法学习的策略,但是展示的方式仍旧需要注意。

就展示的方式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演绎和归纳。所谓演绎指老师直接表达,比如,老师可能会说,“今天我们讲虚拟语气”,然后就说虚拟语气怎么构成的,怎么使用等等;归纳要求首先给学生一个语篇、语境,组织学生阅读发现语法规则、功能和意义。虚拟语气的案例中,教师完全可以使用归纳的方式,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材料,从课文采用中寻找虚拟语气的结构和意义。而我们的老师却采用了 演绎的方式,采用了一个不切合实际的自我虚构的语境。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放在教材中这么好的语境,学生已经有感知了解的上下文不用,而采用一种自我陈述的方式,把虚拟语气强加给学生,完全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看似很用心备课,其实适得其反,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首先给学生例句,让学生讨论,讨论例句中的名词性从句属于什么从句。不管是展示名词性从句,还是展示定语从句或者虚拟语气,学生了解基本结构、意义和功能即可,没有必要用太专业化的表达方式,甚至定语从句和虚拟语气都没有必要用英语表达。不管是什么展示,展示必须清楚、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老师不要做独生子女的保姆。既然是归纳,就让学生去归纳,学生充分的讨论。目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说得太多的现象,总自己在讲。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特别是不要替学生说话,不要剥夺学生参与的机会和可能。

目前的中学教材在语法处理都做得不错,在训练语法之前,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中都在逐步渗透语法,因此比较适合归纳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语篇阅读发现。就虚拟语气而言,教师可以再提供真实条件句供学生比较,寻找两种条件句在结构、意义和功能方面的差别。

2.训练

语法训练是语法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法的结构和意义。案例展示的是定语从句的训练,教师能够通过实物、图片构建语境,制造运用定语从句的需求。如果我们是在像老外介绍老外不知道的桷,红包等物品,或者老师不了解的人物,那么,定语从句的训练就是有意义的。如果不能制作这个一个语用需求,那么,定语从句的训练就是机械的,不能保证学生能够运用定语从句表达思想、传达信息、解决问题等。也就是说,既使是语法操练,也要注意语境设置的真实性。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强调语法的应用性,这就要求语法学习阶段要突出真实性和任务性。第一,目的要真实,如果我们要学生介绍某些物品,首先我们要问为什么要介绍。如对桷的介绍,对林黛玉的介绍等等。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有真实的目的,则很难保证活动的真实性。第二,语言使用要真实。所谓语言使用要真实指,活动必须使用定语从句,如果没有使用定语从句的必要,那么要求学生用定语从句介绍就失去了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当对方只是问,who is he?我们回答He was Qinshihuang.也就足够了,当对方问What is this?我也可以只回答It is a jue.如果对方不接着问Who is Qinshihuang? What is a jue?那么,我们是没有必要用定语从句的。

第三,人物角色要真实。以定语从句为例,如果是对不了解林黛玉的老外介绍,那么人物角色是真实,如果只是让学生在同学之间介绍,就失去了角色的真实性。

第四,活动形式要真实,活动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还是采用笔头表达的形式,必须符合实际交际的需求。

第五,语境要真实,活动必须有一个语境。比如虚拟语气训练活动的设计,我们经常会说“如果你是我们学校的校长,你会怎么做?”,其实这样一来,活动就有真实性了。定语从句语境的真实性是很难把握的,比如,让学生用定语从句讲故事是缺乏真实性的。因为,在讲故事时我们没有必要用定语从句,或者说根本就用不着定语从句

另外注意真实性与任务性的差别。具备真实性是不是就具备了任务性,那不是的。因为任务性必须要有一个真实的结果、目的,比如到车站去接某人,这是一个任务。如果我们让学生做这样一个调查,训练定语从句,说到假期了,我们要看同学们到很多地方去旅游,我就可以让他写I want to go to a place,给他一个which,再给他一个where,这样让学生去写,其实学生要理解which和where的不同 才能写出后边的句子来,才能写完整。这种活动具有真实性,就任务吗?还要看其调查的目的是否真实。现在我们有很多人把那个任务无限地扩大化,说“今天你们的任务是干什么,做练习、自己阅读”等等。虽然也有人提什么学习任务和真实任务,我们还是提倡课堂练习活动的真实性,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我学的语言是有用的。再如刚才调查的活动,假设我们班要去组织一个活动,组织假期旅游活动,那么我让学生去写自己要到什么地方去旅游,老师根据这个调查情况确定旅游地点,加这么一个真实的目的,练习就具有了任务的性质。Practice makes procduct,中国老师对在语法训练方面做得是挺好的,情有独钟,各种练习形式丰富多彩。什么填空、句型转换、选择填空、改错等等花样繁多。但是,在做设计活动时候,最起码给出一定的语境,没有语境,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定语从句,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要用虚拟语气,那么语法学习将变得无用。

3.应用

语法的应用是语法教学的关键,缺乏应用环节学生将难以展我语法。但是,案例中设计得定语从句的应用活动总是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求学生根据图片编写成语故事是没问题得,但是成语故事、寓言故事能用到几个that, who, when, 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小组集体编写,采用接龙的方式讲故事本身就违背了讲故事的基本要求,还让我们的学生在听的时候数讲故事的同学在故事中用到了几个定语从句。很难想象有谁在听故事时会数对方用了几个定语从句,而我们也发现学生基本生没有用到定语从句。这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不能作为定语从句的应用活动。在设计活动时,第一要考虑语言的结构和情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是活动中必须使用所训练的语法项目,是否能够用到要应用的语法项目;第二个要考虑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哪些是要达到知识的目标,哪些理解即可。只需理解的项目在运用环节没有必要涉及,而要求应用的项目在应用环节必须能够用到。案例中的故事也许可以用到who,但是却无法使用when, where。这显然是不符合教学设计要求的,除非这堂课的应用目标只有who。但是,如果是这样在应用环节就应该明确应用的项目。

4.评价

从教学设计的理念来说,课堂评价过程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通过评价才能知道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测试是一个比较常用的一个评价工具,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最后的时候,教师总要通过一个课堂小测验来检查课堂的效果。

1)评价的标准

评价必须要有一个评价的标准。评价标准包括,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就包括,哪一些是需要理解的,哪一些是需要应用的。目标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理解和应用存在着本质得差别。让学生看懂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和我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定语从句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所以第一,要确立学习目标,然后再看目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课堂上的评价标准必须是建立在需求分析之上,一般情况下评价标准要表现出差异性。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应该是有差别的,我们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的同学。

2)评价的方式

评价方式的选择要适应评价的目的和标准。评价的如果是理解能力,就要选择是听力理解还是阅读理解,如果是阅读理解,我让学生读一段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既然是理解题,就没有必要回答问题,可以采用选择的方式。如果是表达能力,就要让学生用英语表达,比如回答问题。

让学生完成有关旅游地点的调查所评价的是表达能力。但是,如果只是根据which和where补全句子,并不是真正的能够运用整个定语从句完成句子。对于评价来说,评价方式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我们经常采用测试评价学生的能力,但是评价方式就绝对的不只是测试,测试只是众多评价方式中的一种。就目前的测试现状来说,还是最不理想的一种。

3)评价的真实性

评价活动一定要具有真实性,让学生看到语法学习是有意义的,语法不是不要为语法而语法。4)评价的组织形式

评价同样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是个体活动、同伴活动还是小组活动。以讲故事为例。讲故事应该是个体行为,平时讲故事需要六个人在一起讲吗?当然作为一个训练,可以用连锁故事(chain story)是可以的。如果评价的是每个同学都应该达到的目标,那么评价就应该采用个体活动。虽然《课标》提倡同伴活动和小组活动,课堂结束时的语法评价不一定要采用同伴或小组活动。

自评和互评是评价中常采用的方式。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要制造机会,让学生自我评价或互相评价,而不是一味地教师评价。

5.语法与技能教学

中学阶段的语法课一般都和听力和阅读课联系在一起,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处理语法和听力,以及阅读的关系呢?

中学语法的学习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语法课,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结合。两种教学方式角度和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讲,听、说、读、写都是语法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成为语法教学的手段。没有语法作为基础,中学生的听可能也会有困难,语法可以帮助学生去准确的理解。比方说可能听到一个含有if的句子,如果不能对if究竟是引导的什么从句做出判断的话,理解上肯定会出问题。如果是方式状语从句的话,如果不能判断是真实条件句还是虚拟条件句,理解也会出现错误。所以,语法有助于我们的听力理解,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有必要对语法进行适当的处理。另外,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都是语法的载体,听力活动本身也是语法教学的一个手段。那么,通过听力活动,学生可能会自己去认识一些语法现象,也可能去得到一些强化巩固,或者是应用。听力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可以在听力前,也可以在听力中或听力后。如果语法会影响到后面的听力,就需要提前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不会影响后面的听力,老师就没有必要提前处理,可以结合听力材料进行归纳教学。

6.高中语法教学方法的选择

高中阶段,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听力,和阅读的材料进行归纳教学。目前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很多都是听说是一个单元,阅读一个单元,后面为词汇语法,再加任务。前面的听力和阅读的材料当中都已经渗透了一些语法现象,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进行语法的展示,因为听力课毕竟以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为目标,阅读课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而不是语法的应用能力。但是语法结构可能会影响理解,这时的语法教学目的很明确,就是让学生明白语法的意义,以不影响理解为原则。利用听力和阅读材料进行语法教学的优势在于,当学生能听明白了,读明白了,他们并没有怀疑这个语法结构的正确性,也就是说学生已经认可这种语法结构,尤其是其表意功能。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归纳总结。但是,我们发现有的老师用自己在设计一些话语让学生去总结,而不用学生已经熟悉的听力或阅读材料。这样就把本来很简单,把顺理成章的东西变得很难,尤其是一些语法展示材料,教师选择了自己口述然后让学生总结的方式,更是不可取。归纳法主要是借助于学生在听力和阅读当中已有的感性 认识来进行的。有了这种感性认识,认知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已经将语法结构纳入自己的已有图式,只不过如何达到顺应的问题。从认知角度来说,学习是一个一个同化和顺应到平衡的过程,其实学生在学结构的时候,是尽可能地将新的语法结构同化到自己的认知里面去。这些新的只是很可能与其原有的知识有些不协调,需要他做出一些顺应,最后达到平衡。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我们的听力材料和阅读课的材料,教学很可能更加轻松一些。

但并不是说就不要演绎了。所谓演绎是借助以前学习的方式,以前学习的语法,进行一种推理性的介绍。在一次实验中,有个小学生在学习have got时展示了很好的演绎能力。当时教材中只有肯定句中出现了He’s got的结构,没有疑问句的形式。在变疑问句时这个学生将He’s got变成了Is he got。当问其为什么这样变时,她说,以前的’s不都是is的缩写吗。这时我们不会批评这个学生,反而会表扬她,因为她推理得很好,演绎能力很强。演绎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很直接的,可以帮助我们很轻松地达到目标。

语法以应用为目的。目前新《课标》提倡任务型教学。如果让学生应用,就需要用语法,要完成一定的有真实目的的活动,这样才能培养他的应用能力。其实,并不是说一一定要任务化,一定要经过任务的几个阶段。到底采用什么形式,还要看话题,语法项目和这个单元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是不是适合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

另外必须考虑的就是学生的爱好、学习风格等。有的班级学生可能以分析型学习方式方式为主,对项目学习不感兴趣。而有的班级学生可能以体验型学习风格为主,对项目特别感兴趣。其实,要设计一些任务性的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以,任务型教学不应该是一种模式,而应该是一种理念。

下载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_英语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英语“三位一体教学法” 一、三位一体教学法简介 三位一体教学法是对传统英语教学法出现的误区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两部分内容:“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及......

    词汇教学法

    Listen and touch 这是训练学生听单词并快速作出反应的游戏,在学了单词nose, ear, eye, leg, hand, arm, finger 等单词后,教师可快速说出这些单词,学生听到指令便用手触摸这个......

    词汇教学法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作者: 零晓敏 (小学英语广西小学英语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10 / 9889 发表日期: 2011-11-15 22:39:26 有关于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语法常用词汇中英对照

    语法常用词汇中英对照 主语: subject谓语: predicat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ive 状语: adverbial表语: predicative补语:complement 同位语:appositive construction形式主语:forma......

    三维语法教学法

    三维语法教学法学习语法是学生最头疼的事,但语言离开语法又行不通,为了启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方式上则要完全抛弃过去那种以讲解与传授为主,死记硬背语法条文、机械套用基本句型......

    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前言

    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前言 词汇教学除了“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的误区外,输入量小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里所指的输入量小,一是指目前我们的词汇量......

    语文三位一体教学法5篇

    语文三位一体学习法探究 山东滕州级索中学 李正勤 长期以来,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言堂”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阻碍了学生的......

    三位一体教学法探微[五篇范文]

    三位一体教学法探微 关键词:实行“三位一体教学法”后,既便于加强班级管理,又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 三位一体教学法”是指把工艺课、实习课和班主任三项教学工做融为一体,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