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对外汉语教学不同课型的语法教学[范文模版]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学。从它的性质来看,对外汉语教学具有区别于对汉语为母语者进行教学时的特点。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刘询先生在归纳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中提出“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等特点。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同时掌握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由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可以衍生出相应的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写作课以及综合训练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课。技能课与综合课是基于课程间的横向关系来划分的,即同一教学阶段的课程配置来说的。与之相对的纵向关系则是指教学的阶段性,如“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课程安排。
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概括的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里特别指出了语法功能――对语言规则系统地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规则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也就是语言能力。可见作为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的语法在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样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特点,对外汉语课堂上的的语法教学也有自身的特点,不仅如此,在不同阶段、课型上的语法教学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语法教学是对目的语的词组、句子以及话语的组织规律的教学,用以指导言语技能训练并培养正确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语法教学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型中有明确的分工的。首先要明确不同阶段不同课型的选择,听力课、口语课、综合课可以同时出现在初中高阶段,出于学习者学习程度的考虑,阅读课及写作课则一般出现在中高级阶段。由于语法知识的抽象性,定义式的语法规则不适合出现在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的摄入量也不宜过多。
一、综合课的语法教学
综合课是对汉语基础知识的加强巩固,要求对学习者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训练,既要重视语言要素的教学,也不可忽视学习者语言技能与交际能力的培养。综合课里囊括了语音、词汇、语法、课文等教学内容。与其他技能课相比,综合课的语法讲解集中度相对要高,有专门的语法点板块,但也仍脱不开精讲多练的原则。
(1)语法点的确定。语法点的确定是对于教师讲某个语法点、讲哪些内容、重点讲解哪些而言。在选择语法点时,选择的内容的应该具有针对性及典型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程度、母语、年龄等状况有所了解,也要对教学内容有确切的把握。
(2)语法点的编排。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真正掌握语法点并准确运用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学者在输入过程中要坚持i+1的原则,特别要注意语法点灌入的渐进性与层级性,综合学习者学习程度、接受力与所教授的语言点复杂程度进行合理的分工组合。
(3)语法点的导入。在讲解课文时指出文章中与语法点共现的成分达到语法点的预现、复习与教授语法点相关的语法点、引用一些例子都是比较好的导入方式。
(4)语法点的讲解。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不同于对母语者的语法教学,应当尽量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在综合课的语法教学中,或是直接讲解语法规则,联系上下文,让学习者从中体会语法点的用法,加以操练(演绎法);或是将语言点与学过的内容、学习者的母语结合比对讲解(对比法);或是让学习者接触具体的语言现象并进行大量练习,概括归纳出语法规则(综合法)。
(5)语法点的练习。练习的类型分为机械性的、有意义的、交际性的练习。机械性练习,例如综合课对语法点中例句的跟读、语法点的替换扩展练习等;有意义的练习,例如复述课文、用语法点完成句子或回答问题等;交际性的练习,例如课堂讨论、自由会话、角色扮演等。练习类型的多样性与可操作性,有利于练习有效性的提高,最终达到训练、强化知识的目的。
二、听力课的语法教学
在外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会用录音机或是利用多媒体播放语音材料,放一句,要求学生尽量准确地跟读一次,从而训练还原录音原文的能力。但是听力理解毕竟是学习者在接受信号后对其进行解码、重组的过程,主要考察的主要是学习者的辨别分析、记忆储存、联想猜测等能力。加上时间上的停顿与记忆上的滞后,其实更多程度上还是考察学生对信息的重组。在重组过程中,需要学习者的对词语、词组、句子的搭配规则有一定把握。
在听力训练后的题目讲解中,如何对特殊搭配、特殊句型、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捕捉并加以理解是听力课上教学的重点。
三、口语课的语法教学
口语课更加强调对学习者的语音规范化训练,但不能忽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语言的表达离不开词法、句法规则的内化,甚至对语义、语用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口语课作为语言表达方面的专项训练,不宜对某一语法点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否则很容易喧宾夺主,让语法讲解的时间占用学习者口语表达的时间。这一部分,一般通过某一话题、设定某一情景,让学习者进行交流,若出现语法方面的错误进行适当的纠正即可。
总而言之,不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同课型上,还是在学习者学习的不同阶段,都离不开语法教学。语法教学有利于语法能力的培养,语法能力不仅是是语言能力不可缺乏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一步。由于学习者学习阶段的不同,会有不同课型的设置。语法教学在这些课型上的分工是不同的,根据上文的分析,语法教学相对集中突出的课型应该是综合课与写作课,听力课、口语课、阅读课更加侧重的是专项技能的训练,语法的教学相对次要,甚至只是起辅助技能养成或是巩固语法知识的作用。虽然语法教学的比重分工有所不同,但不同课型的语法教学又相互合作,学习、训练、巩固、强化的循环操作形成统一的语法体系。
第二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课程学时:34学时(周2学时)课程编号:55762204 课程学分:2学分
一、课程说明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由语言、文化、教学技能等课程构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一门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于一体的重要课程。通过课堂讲授、教学实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意义、基本理论、教学体系;学习和掌握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规律、方法和策略,并能够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规律和方法指导汉语语法的教学实践,具备较高的驾驭语法知识、解决语法问题和组织语法教学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上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将讲授、讨论、课堂教学演练与实地教学观摩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大纲适用于对外汉语专业(适用型)的特点,突出运用和实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用特征,轻理论、重实践,只介绍相关的基本理论,通过增加教学录像观摩、实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观摩的次数以及使用案例分析法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法教学技能,成为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上手者”。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 概论(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教学内容涉及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的研究领域,几组二语习得术语、二语习得的心理过程以及中介语等内容。理论略讲,每次课为学生安排30分钟的教学录像观摩,为学生提供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实例和典范。
第二章 汉语语法教学的理据与方法(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策略问题;语法的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教学内容涉及如何依据汉语具象型特性确定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点与策略,展示语法点的技巧、解释语法点的技巧、练习语法点的技巧以及归纳语法点的技巧等。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教案写作(4学时)
主要讲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案写作的基本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培训的教案模式为主,不同授课内容,教案具体形式略有不同。定期安排学生写教案,让学生熟练掌握此项基本教学技能。
第四章 量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主要讲授汉语量词的基本知识,学习者学习量词时的主要偏误类型,量词的认知性教学,动量词的教学等。其中量词的认知性教学、相近名量词的对比教学和动量词的教学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课前采用案例分析法,学生尝试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第五章 副词、区别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汉语副词基本知识,学习者习得汉语副词常见偏误类型,副词教学的知识要点,相近副词辨析;区别词的定义,学习者习得区别词的常见偏误类型,区别词的教学策略。其中相近副词辨析和区别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六章 汉语虚词及其短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介词及其短语教学以及汉语助词的教学。内容包括介词及其短语的基本知识,习得者的主要偏误类型,介词教学应侧重的方面,介词比较教学;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助词的主要偏误类型和教学策略。其中介词教学,介词比较,助词的教学策略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章 汉语补语教学(4学时)
主要讲授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结果补语,主要偏误类型,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结果补语的主要操练模式;什么是趋向补语,主要偏误类型和主要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具体教学技巧。其中结果补语的教学要点、主要操练模式、趋向补语的主要存在问题和具体教学技巧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第八章 汉语句式教学要点与策略(6学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主要讲授汉语“把”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汉语“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内容包括“把”字句的主要特征,主要偏误类型,“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汉语“比”字句概说,“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等。其中“把”字句的教学要点和策略、“比”字句教学要点与策略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本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常设置讨论题,课后适当留作业。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将安排3次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教学演练课,共6学时。平时除了完成作业,还建议学时到留学生课堂听课观摩,去发现语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学生成绩由学生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和训练实践四部分构成。其中训练实践占总成绩的40%,其余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20%,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卢福波主编,《汉语语法教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
王还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年。
刘月华主编,《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
齐沪扬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各类期刊论文。
编写者:对外汉语教研室
人: 朱 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教学大纲
执笔
第三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短语
短语
一、短语在语法单位中的重要性
朱德熙曾经指出,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和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一致。
二、短语研究的角度
1、结构类
主要看它内部的结构类型。
2、功能类,凭借它在更大的单位里担任职务的能力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定它的类。
3、按短语构成要素是否凝固来分类。固定短语 临时短语
4、可以从意义上分: 单义短语 多义短语 几个农场的青年 热爱人民的领袖 我想起来了
5、可以按它的成句能力来分: 能加句调成句的叫自由短语
不能加句调独立成句的叫不自由短语
6、按照短语的层次多少划分,可以分成: 一层短语(简单短语)中国历史 多层短语(复杂短语)蓝蓝的天空上忽然出现了乌云
三、短语的结构类
(一)主谓短语
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组成,主谓有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动词性谓语 形容词性谓语 名词性谓语
(二)动宾短语(述宾短语)
由动语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后是支配和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
根据后面所带宾语的情况,动词可以分为 名宾动词(体宾动词)吃 喝 拿 谓宾动词 进行 打算 主张 兼宾动词(名谓宾动词)指出 说
(三)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修饰语在前面,修饰、限定后面的成份。偏正短语分为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1、定中短语 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木头房子 新书 高高的个子 绍兴黄酒 三只鸟 写字的桌子
2、状中短语
由状语和谓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热烈祝贺 激动地说 兴奋地回答 已经结束 立刻动身 慢走
(四)中补补语(述补短语)
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后面,其间是补充关系。
敲了三下 睡了半小时 说清楚 洗干净 跳上 拉下 说得清楚 说不清楚 喜欢极了 说不清楚
气得脸都发青 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五)联合补语
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其间是联合关系,可细分为并列、递进、选择等关系。学校和工厂 讨论并通过
升学或就业 积极而且热情
(六)连谓短语
由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没有主谓、偏正、动宾、中补、联合关系,也不用任何关联词语。笑着说 躺着看书 抽烟喝茶 分析研究 喜欢看电影 反对做假 疼得直哭 哭得头昏脑涨 争论停止 游行结束 举手表决 骑马进城
(七)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重叠而成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任主谓短语的主语。请他进来 派你去西安 选班长做代表 有人敲门
典型的兼语短语的谓语动词往往带有使动性,如,请、派、选、催、劝、组织、号召、通知、鼓励、领导、阻止等。辨析 请他来 希望他来
1、动词本身有没有使动义。
2、兼语短语中,前后动作之间一定有因果关系。
3、在动词后面有没有停顿。
4、兼语短语可以针对动宾短语来提问。
(八)同位短语
同位短语前后所指成份所指内容相同,在句子中充当同一个句法成份,意义上构成复指关系。首都北京 京剧《空城计》 春城昆明 宝岛台湾
(九)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后面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
大门外 山坡前 世界上 晚饭后 改革中 帮助下
(十)量词短语
是指数词或代词加上量词组成。例如: 一次 一个 这本 那个
(十一)介词短语 是由介词跟跟附在其后的其他词语组合而成。用刀子 用大碗
被老师 按客观规律 因为他
(十一)“的”字短语
由结构助词“的”附加在其他词语之后构成,主要作用是使谓词性成份转化为名词性成份。例如: 红的 吃的 木头的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类:
三列火车 感谢你 上街买菜 他走了 学术会议 用毛笔
三本 祖孙三代 进门脱鞋
称他为歌迷 马上回来 一种新式的炊具电磁炉 长大 1999年那年 爬出去 我们自己 讨论:
影响短语结构类型的因素
1、词序
历史悠久 悠久历史 观点正确 正确观点 讨论热烈 热烈讨论 工作积极 积极工作
转播中断 中断转播 人民代表 代表人民 市场管理 管理市场
2、虚词
介词、助词等虚词可以和实词组合。虚词出现与否,出现哪个虚词,可以决定短语的类型。我妈妈 我妈妈的 吃药 吃药的 为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 对于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 后山的树林里 后山的树林 他们的精明 他们精明 温度的下降 温度下降
3、成分类。
短语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和短语,还可以是短语和短语。短语的构成成分应该受到重视,因为要得到短语的结构模式,就要确定短语构成成分的语法类别。名词+动词 动词+名词 形容词+名词
名词+形容词
五、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做句法成分,所有短语都能充当一个更大的短语里的组成成分;另一方面是成句,大部分短语加上句调能独立成句。
(一)按照它跟别的词语组合时能充当什么句法成分。常作主语、宾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叫名词性短语(体词性短语)。
能作谓语,功能相当于谓词的叫作谓词性短语。
主谓短语
常作谓语,可归为谓词性短语。动宾短语 谓词性短语 偏正短语
定中短语 名词性短语 状中短语 谓词性短语 中补短语 谓词性短语 联合短语 老师和学生 名词性短语 讨论并且通过 谓词性短语 连谓短语 谓词性短语 兼语短语 谓词性短语 同位短语 名词性短语 方位短语 名词性短语
“的”字短语 名词性
量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归类还不易断定
(二)根据短语成句与否 能加句调成句的叫自由短语。不能加句调成句的叫不自由短语。
六、复杂短语
大短语中包含小短语,从而形成复杂短语。
1、同类包含
包含与自身结构关系性质相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真善美与假恶丑 男女老少 南开大学新图书馆 万里长征老干部
他学习努力 讲得好极了
2、异类包含
包含与自身结构关系性质不同的句法结构
好人好事 你来我往 读书写字 看得见摸得着 历史悠久的中国 开得飞快的车 我的哥哥姐姐 牡丹和玫瑰都开了
七、短语的意义类 单义短语 多义短语
1、由词类不同形成的多义 饭不热了 自行车没有锁 他爬过那座山
2、结构关系不同形成的多义 进口彩电 文学语言 奶油面包
3、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多义 一个学生的建议
4、结构关系和结构层次都不同 发现敌人的哨兵
5、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多义 鸡不吃了 汽车运走了 提拔团长
6、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多义 他在车厢上贴标语
八、短语的研究方法
短语需要一类一类地研究,很多短语还没有来得及调查,特别是口语中的。如朱德熙先生就分析过《”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 《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
第四篇: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
趣 可理解为趣味兴姑且理解为可提起你兴致的事物
兴趣即为 可以提起你兴致 对你有吸引力你喜欢、向往的事物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示例的交际原则
在教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课堂上,汉语语法是无法回避的教学内容,对遣词造句规则的讲解自然也是教师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既反映教师的经验,也显示教师的功底。
许彩华(2007)曾使用自陈评定量表和自传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发现老教师讲解语言点的能力更强,对课堂的控制感更好,对教学的情绪体验也更积极。同时也发现对外汉语教师从业之初的难点主要是:用学生能懂的方式讲解语言点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两个难点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是一致的,具有跨时间性。
对汉语语言点的讲解,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从来也不主张大量使用语言学术语进行语法分析式的讲解,因此让学生明白一个语言规则,最可行的方法就是举例子,伴以简单而又到位的归纳。
然而怎么举例,举什么例子,举多少例子,以怎样的语言或样式来归纳,都需教师对语言形式有高度敏感。这种敏感来自深厚的语言学功底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并且对语言结构的使用环境和场合有恰当把握,更要考虑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及其对语法学习持有的务实态度。
本文拟就代表汉语语法特点的几个语法点举若干教学实例,来说明在给学生语法示例时,看似信手拈来的例子,其实经过精选挑选甚至创造,必须是将语法结构与语义、语用、语境甚至学习者实际结合起来考虑的典型例子。这些例子不但担负着说明语言规则的作用,而且鲜活益智,易于理解,从而令学习者过目不忘,并可能成为他今后学习的原点。
一
凡教留学生汉语的,谁都知道解释“了”破费周折,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也都觉得“了”的用法不好把握。尽管语法书和各家对“了”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说明或简或繁,都言之成理,但学生遇到的问题却是很难将这些规则一一对应到语境中去。句尾助词“了”表示“状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是国内学者都认可的说法,李讷、Chang,VincentWu-chang、屈承熹等海外学者则将句尾助词“了”称作已然体或叙述体标记。然而对于学习者而言,他们关心的是该怎么用“了”来还原“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这些抽象的意义,什么时候在叙述一个事件时必须用上“了”。
经验告诉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一旦将“了”的用法跟“变化”、“叙述体”、“肯定语气”等概念纠缠在一起,是相当被动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设法跳出学生的追问,举出典型用例来说明,还要充分信任学生的体悟力。这里介绍笔者惯用的一个讲解句尾助词“了”的案例,并借此尝试从认知的角度解释一下“了”的功能。
我们问年龄时,“你多大?”和“你多大了?”的适用范围即询问对象可以没有区别,既可问孩子,也可问成人,当然,用“你多大了”问成人时可能会带有某种发觉对方有与年龄不符的言行而加以调侃讥讽的意味,但其形式不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如果我们问身高,“你多高?”和“你多高了?”适用范围却不相同:“你多高?”既可以问孩子,也可以问成人;而“你多高了?”,多一个“了”字,却只适用于还在成长的儿童,绝无可能用来询问成人。原因说出来当然很简单,年龄一直都在发展变化,身高的发展变化却是有阶段性的。这个例子因为可以非常确切地划分适用对象,因而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该怎么理解“了”所传递的“变化”的讯息。
其实作为一个语气助词,“了”关涉的是说话者看事物的态度和角度,如果我们承认一个事物有发生、发展和消亡,把它看作一个在时间轴上连续发展的事件,结合这样的背景再说明它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那么我们就可以用“了”。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事物在某一特定时刻的情况而忽略它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那我们就不必使用“了”。刘勋宁称使用“了”时遵循“言有所为”的原则,即要有一个背景,Li&Thompson也指出“了”字句表示事态与特定状况的相关性,说的也都是同样的意思。但在给学生讲解时,为了好懂,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讲故事”的原则,而非使用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由于世界本身就是时空两轴的,所以很多时候,看世界的方式本来就是既可以动态也可以静止地,无所谓对错,但有些基本前提却会影响人们的态度,譬如对孩子和成人的身高的理解。二者比较,对孩子的身高,既可以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看,也可以只关注当下而不管“前因后果”;对成人,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不太可能意识到其身高的变化,所以也就不大可能从动态的角度来评价这件事。使用“了”反映出说话人以动态的眼光描画事物、陈述事件的态度,关于这点,也可以解释“太大”和“太大了”,“最好”和“最好了”两类结构的异同。一般都认可前者语气比后者生硬或者直率得多,并以此作为“了”表达特定语气的结语。但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呢?我想可以这么解释,因为不用上“了”这么讲话的人没有向听话者暗示自己思考的过程。
句尾助词“了”本质上牵涉的是语气,是主观的难以量化的东西,但引发某种主观判断的客观线索,也不是不能寻找到。笔者觉得,寻找和揭示出这种线索,对于留学生理解和使用“了”一定是有帮助的。
二
如果说关于某些虚词,不一定是“了”,其用法要不要明确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师那里还有争议的话,那么一些重要的格式,譬如“是„„的”,是学生肯定要学习的表达。“是„„的”句有几种类型,这里仅限于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环境之强调一类。
学生对此格式如何使用的困惑,一是不容易搞清楚与用在陈述已经发生的事件中的“了”的区别。譬如“我上个月结婚了”和“我是上个月结的婚”,这两个句子,如果翻译成英文,可以是一样的,但在汉语中却承担不同的功能,其中到底有什么不同?二是老师们解释此类句式时惯用的“强调”究竟为何义?为什么要强调?总不能“辞不够,强调凑”吧。
对于学生的这两点困惑,目前的汉语教材中,《汉语口语速成》等的用例选择和英文释义已相当不错,笔者在讲解中又突出了一个情景交际的练习,即让学生互问个人出生信息:
1)你是在哪儿出生的?2)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然后,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反问学生为什么这两个句子不能换成“你是在哪儿出生了”和“你是什么时候出生了”。学生结合教材的释义,就可以很自然地明白,在“是„„的”句中,听说双方关注的重点显然不是事件发生没发生这样的事实,而是事件发生时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背景信息,因此,当说话人使用“是„„的”句时,就意味着某一事件存在与否这样的一个前提是不言而喻,无需解释的。我们问“你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时,被问话的人就站在面前,他出生没出生这件事当然不需要再被考虑。而“你什么时候出生了?”这句话是不是就真的完全没有可能说呢?也不是,当一方不相信“我在某天出生”这个事实,有意抬杠时,就有可能急赤白脸地反问“你什么时候出生了?!”语言学家们所谓的“强调”,其实指的是一种语用价值,只有结合交际场景,才突显出来。
三
重叠是汉语实词常见的语法手段,却是汉语学习者学习之后常常回避使用的语言形式。笔者不止一次听到留学生谈起对动词重叠的听觉感受,他们觉得“说说”“谢谢”“介绍介绍”,听上去都有加重语气即强调的意味,因为依照他们母语学习的语感,只有着重要说明的时候,才会重复某个词。而汉语教材中对此的说明恰恰是与他们的主观感受相反的,汉语教材通常将汉语里的动词重叠的作用零散地解释为减少减弱动作的量,常常表示尝试义,或表示客气,或传递一种轻松的口气。这种描述当然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缺乏清晰的逻辑线索让学生改变他们依赖母语获得的主观感受,而这很可能是造成留学生对动词重叠的使用采取回避策略的原因。因此,教师有必要在教材现有的解释之外,揉进更易被学生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要素。
笔者就此常举的带有对比意味的例子有二:第一,“他打了我”和“他打了打我”,二者形式上区别只是一个字,但大异其趣,前者表达的恐怕是打得很严重,后者说的却是打得很轻、很亲热。这样的例子,会让学生对汉语里动词重叠是减少动作量这个核心观念记忆深刻;第二,“咱们散散步吧”和“咱们散步吧”,二者均可说,但“咱们结婚吧”和“咱们结结婚吧”,却是前者听着自然,后者听着别扭,其实是根本不能说。为什么同为动作行为,有的量减少与否(如“散步”),两种表达都可接受,而有的量减少与否(如“结婚”)却出问题?专家语法对此的解释往往比较复杂,认为这是两类不同的动作动词,但在面对留学生的汉语课堂上,引入过多的术语无疑给教学双方增添麻烦,笔者在教学中则还是站在判断语言形式成立与否,必须看其是否符合交际语用的基本立场,然后从礼貌原则入手来加以解释的。
我们知道,动词重叠最常见于表达建议和意愿的祈愿句中,不论建议对方还是自己有意做什么,都应礼貌得体,注重分寸,方能使交际进行下去。同为礼貌得体,“咱们散步吧”和“咱们散散步吧”,后者更客气,因为这时减少动作的量,是不给听说双方负担,散步是放松,不该紧张;但“结婚”可不一样,普世的价值观不会把结婚当儿戏,“咱们结婚吧”,真诚、庄重才显得体,假如这时说话者把“结婚”的量也减少的话,说成“咱俩结结婚?”,带着戏谑甚至轻薄,这不但不客气,反倒是大不敬了。
四
以上三则用例,说明汉语语法中许多看似不合语法的表达形式,归根结底是不合语用。那么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就是教师对语法规则的解释,不但要说明结构规则、意义,更要说明用法。在说明用法时该怎么结合学生实际,用生动而富于交际性的典型例子
来实现,才是教学的关键。
现在外语教学,早已不再就教不教语法而争论,问题的焦点已经是怎么教规则,怎么透过语言实例,将枯燥的语法条目化为无形而神奇的益智内容和富于交际意义的活动,来加深学习者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启迪学生思考,促进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即便是热衷掌握规则的成年人,学习外语时面对某个词语或结构,了解其使用规则从来也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是应用前的序曲。
因此,如果教师花大量时间解释语法,指望学生长时间关注语言形式本身,又不能恰时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其实是违背对外汉语教学宗旨的。当然,展示语言的使用规则,教师的课堂用例设计和组织要富于交际性,得体恰当,这还只是保证语法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方面,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课文以及练习的设计,其实也需要体现得体性的交际语用原则,也应追求内涵丰富的趣味。将汉语研究的新成果转化到教学实践中,甚至利用教学实践发现新的汉语事实、进行新角度的研究。
这不仅需要教师的用心,更需要教材编写者的用心。这样,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才会摆脱死板、教条的面目,转而成为真正促进外国学生掌握汉语的因素而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五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习题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习题集
第十二节 有关偏正短语的问题
一、填充题
(一)用所给的词或短语,构成一个有偏正关系的体词性短语(注意要不要加“的”):
1、北京()春天
2、非常关键()时刻
3、老实()人
4、三块()蛋糕
5、多么简单()方法
6、联欢()晚会
(二)用所给的词或短语,构成一个有偏正关系的谓词性短语(注意要不要加“地”):
1、明天()出发
2、跟小李()看电影
3、不由自主()站了起来
4、高兴()说了起来
5、一次()解决问题
6、快()说
二、问答题
1、“他有个中国朋友”和“巴基斯坦是中国的朋友”中,“中国”和“朋友”之间的语义关系一样吗?
2、下面句子中状语的语义指向一样吗?试简要分析。(1)他喜滋滋地炸了一盘花生米。(2)他非常麻利地炸了一盘花生米。
(3)他脆脆地炸了一盘花生米。
三、操作题
(一)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西湖是有名的一个湖。
2、这里剩下只一辆汽车了。
3、我不能写汉字很快。
4、车子开了很慢,因为路不好走。
5、你们过去一直住在上海吗?
6、长城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7、我们每学期进行两次的考试。
8、今天参加学习人很多。
9、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10、李兰已经安全地回到家里。
11、我实在喜欢这个女孩。
12、他吃惊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二)把下列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句子按顺序排列好:
1、修饰语 中心语
(1)年龄稍大 叔叔
(2)一个
(3)高个子
2、修饰语 中心语(1)所遇到的 困难(2)意想不到
(3)一切
3、修饰语 中心语
(1)在院子里坐着 老大爷
(2)一位
(3)六十多岁
4、修饰语 中心语(1)像朋友一样 谈谈(2)好好(3)跟他
5、修饰语 中心语(1)兴奋地 抢过那封信(2)很快
(3)从弟弟手中
6、修饰语 中心语(1)从下午三点起 有人(2)每天(3)经常
(三)下面句子中定语或状语的排列顺序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改正并简要说明理由:
1、一辆刚买来的我的自行车被人偷走了。
2、他心里有痛苦的说不出来的一股味道。
3、我们厂生产了塑料的优质的很多产品。
4、我很爱惜那本精美的我的汉语词典。
5、他有时过去周末的时候会到小书店来看看。
6、把结果由他告诉你。
7、我给他在门口幸亏昨天打了招呼。
8、我已经现在没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