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时间:2019-05-12 22:40: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初中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初中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第一篇:农村初中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在农村初中小班化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模式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创新要求,这样的改变令很多语文教师一时束手无策。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由于出去学习的机会较少,接触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消化吸收从而运用到实践的能力更是欠缺。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途径、灵活运用语文教学的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才能有所突破。

【关键词】 自主 合作 探究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要求教师将这一学习方式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模式就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创新要求,他要求教师一改以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以前是被动接受的学生作为主体,学习方式变传统为合作、探究,这样的改变令很多语文教师一时束手无策。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由于出去学习的机会较少,接触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并消化吸收从而运用到实践的能力更是欠缺。所以,我作为农村初中的一名语文教师,深感新课改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的理念在运用实施时较为困难。我一直在努力实践这一理念,通过自己的教学反思和对同事们的观察总结,发现一堂语文课要是能充分运用好“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模式进行授课,就农村现在的状况来看,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这里提出来,供广大农村语文教师参考。

一、教师对于“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淡泊,学生无法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这种新理念将自主放在第一位,足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第一要义,是这一种新理念的基础和指导思想。而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虽然已意识到新课程提出的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已在摸索中前进,但部分教师仍对于放手学生实在不放心,总觉得靠不住。有的教师也试着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给孩子们合作、探究的机会,却不等孩子们得出结果就草草收场,统一答案,不给孩子们深入探究的机会。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传授新知”是中心环节,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被动接受者。教师要讲得透,学生要集中精力听得明。只有讲透了,教师才会放心,才会省心。这种传统

很明显违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教”轻“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

还有就是教师对于“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解有误,会导致课堂中学生热热闹闹的在一起探讨,结果得不出答案的现象。这主要是部分教师没有弄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诚然,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协调的合作省时高效。但探究学习应立足于自主探究,合作只是辅助的。只有在合作中人人都自主地完成分工的任务,才会有集体成果产生。如果都等着分享其他合作者的成果,就可能出现光热闹,没效果的局面了。

二、教师未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农村初中的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个体差异很大,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客观存在的现象得要我们的语文教师细心观察,按类划分,因材施教。简单来说,学生的知识量、课外阅读储备、语感、理解力等不同,直接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让我们的教师很不放心,更谈不上“合作、探究”了。因为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合作”起来会较为困难,探究的可能性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很多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还是认为先把文本分析透彻是硬道理,也就不管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谁了。

三、从学生自身条件出发,他们也较难完成这种学习。农村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在当地的学校完成学习的。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就是农村,他们中很少有人能经常接触大城市,也谈不上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甚至连基本的课外读物都比较少。总体上来说,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课外知识储备上是远不如城里的孩子,他们的阅读量少,口头表达能力差,语文运用能力较弱。再加上他们相比城市孩子在性格上较为腼腆,课堂不好意思主动发言等等一系列瓶颈束缚,让这帮学生在课堂中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失去教师的“填鸭式”知识填充,完全把他们推到课堂的主体中来,会使他们茫然惊措,不知何为。

这些问题都要我们的语文教师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去引导学生。因为这些都是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中的顽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得靠每一节课上教师的“润物细无声”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四、问题设计是关键。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对文本的掌握、深化,这并不是说教师无所为。相反,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主导”的前提下进行的。而教师“主导”的关键就是问题的提出。只有相对有质量、有层次、有趣味的问题才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一探究竟。那么,作为一名农村初中 2 的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上要注意哪些呢?首先得要新颖。只有新颖,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通过合作、研究得出答案。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可以在导入新课时设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苏州的美在园林,苏州园林到底有什么特点?它的美到底在何处?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般设计,既提出了问题,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这时只需要将学生分组合作,让他们自己去学就可以了。其实得以问促思、以问引问,层层深入地提问,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这样在各个问题上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便于学生探究。如讲《故乡》,针对开头写景部分提出如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合作、探究。再次得抓住契机,不能滥问。应该在关键处发问,问题设计要有深度,不可过滥,过于形式化、简单化,学生张口就来,那就有悖初衷了。

五、实践机会少,探究性阅读无法实现。接受性学习的传统方式要求学生抄写课文的语句,倾听教师的讲解,背诵固定的答案。而探究性学习强调语文能力要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等,这些以农村初中的条件,很难达到。学生要想得到这些实践机会很少,往往只有通过语文教师的讲,才能帮他们满足这些知识。故新课标提出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教学中的应用就较为困难了。

六、评价单一,缺少激励。在课堂合作学习中的评价问题,约翰逊等人提出过五条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第五条指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运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而我们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往往只顾及对学生的直接评价或指导,对他们的学习予以矫正和鼓励。其实,在教学之前,教师就应该明确目标、期望与方式,通过诸如小组评分、个别评分、两者结合等方式进行评价。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过程评价,这样便于教师监控学生行为,并能适当干预,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当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的评估方式更要多样化。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简单点评,稍作补充。其实还可以通过测试、口头陈述等其它形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采用多种教学途径、灵活运用语文教学的方法,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相信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必将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2)马兰:《合作探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二篇: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杨宝胜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因此,真正的教学应该从关注学生的实情,了解学生的需要开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品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安排、氛围的创设。

新课程标准凸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着眼于“开放创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语文的主角,并且帮助他们进入学习语文的角色中。本学期以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尝试。

一、张扬个性、点燃自主学习的火花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

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我在教《春》一课,其中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1、你们喜欢春这个季节吗——情感的自我选择。

2、你觉得哪一段写得最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学习内容的自我选择。

3、说一说自己对这一课学得怎么样?——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得自我评价。

4、请你说一说学了《春》一课体会到了什么?——学习的自我体验。

这种设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个丰富多彩的个性都能迸发出千姿百态、绚丽夺目的火花。

二、精心组织、加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有竞争的互助学习。语文老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既要发挥个性特长、又要紧密合作,既要配合、又要竞争,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有探索、又有交流。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合作学习的角色中,使每一位学生意识到:

1、学语文随时需要寻找合作者、随时被选择为合作者。

2、自己是合作组中不可缺的一员,其他组员需要自己的帮助、自己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要学会“分享”与合作。

3、自己的情感态度会影响合作的质量,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利。

4、合作组是自己大展个性的用武之地。

5、合作组中有分工、有责任,自己要经常变换角色:有时是组长、有时是组员,有时是指导者、有时是请教者,有时是“志同道合”者、有时是辩论对手,有时是发言的主角、有时是观众和听众。

6、合作学习有合作探究、也有竞争探究,所以其中也有竞争后的荣誉。

如我在文言词语的复习课上是这样设计的:

(1)先让各学习小组按“关键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分类出题——第一次合作;

(2)各小组交换出题卷,各小组讨论作答——第二次合作;

(3)经小组讨论仍答不出的,可通过求助——探究;

(4)各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为求助小组解决问题,答对得分——竞争。

三、激发探究学习的欲望

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景或途经,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

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我在上《猫》一文的开始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你们见过猫吗?如果给你这个题目,你将写什么?课文写什么内容?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一连提出了“七个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七个问题足已说明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开始以各种

形式自我提问、自我探究。从而到了“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境地,从不同的视觉,不同的方面感悟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

强化“角色”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只有让学生进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角色,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才能促进学生的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把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引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科学协调合理分组,既能让学生感到强烈的个人责任,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互助合作的重要性。具体指导,教会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的具体方法和策略。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正文:“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的那种传道、授业、解惑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了。教师要把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应深刻认识“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引入课堂。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新的课程理念呢?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需求

1、落实新课标的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程课标》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只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还有,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针对这种情况,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都变得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全面。另外,同样要重视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要把课文作为探究的对象,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社会调查、现场观察、采访、体验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等。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

2、教育新形势的需要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变得日益重要,学生的头脑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应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我们每位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开创一种开放、民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对我们的要求。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将语文研究的主题定为: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研究

(一)、自主求知

自主是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自能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崔恋教师指出:“阅读是

一种个性化行为,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学生所有的技能都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而学会,它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

践操作中,通过自己的反复练习方可掌握。我们的做法是:

1、保证自主学习的时间。(1)、还小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

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

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

情交流。在课堂上要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读书质疑、讨论答

问、演讲、互评等,注意不让少数的尖子生垄断课堂,尽量让那些所谓的差生参

与回答,耐心点拨,循循善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省时高

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教师要引

导学生自读自悟,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着讲;学生确实不懂的,教师就应适时、适当点拨,要精讲,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朗读,以读导悟,悟其义、悟其情、悟其理,使学生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2)、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3)、还学生一个

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 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

2、培养自学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

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可见,自主学习最关键的

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种综合能力,包括对信息反应敏捷的能力;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方法的能力;对知识的归纳、整理、运用的能力以及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心理能力等。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个逐渐的过程,应从一年级开始培养。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已有知识,行动自主、讲究合作,巧妙识字。例如,课前,闫老师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小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既尊重了小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花朵开放了,小雨沙沙下,我笑了。”成功的喜悦激荡起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又如,识字时,闫老师开门见山引学生尽兴读自己认识的字,接着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孩子们自豪而言:“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巧妙一点,展示了课外识字方法、途径,潜移默化学会了学习方法,推动了自主性学习。

3、教给自主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任何教学方式,都要有一个习

惯的过程。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的做到主动地学习。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把课文读熟。借助拼音、字典并结合上下文学会生字、新词,中高年级还应根据预习提示的要求和课后问题读懂课文,把教材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疑难问题做上记号。对于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只有及时复习,才能在大脑中长久地保持。课后,要让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回忆一遍,并要学生每天临睡之前把当天所学的知识复习一遍,把所学的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二)、互动合作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动性学习”。它是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未来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等。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他们具有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1、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动”而不乱,“动”中有序。学生要在这种互动状态下的合作学习逐渐学会以下几点:(1)、学会倾听。能专心听取别人的观点,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并做出判断评价。(2)、学会质疑。存在疑问时,能有礼貌地请对方作进一步讲解。(3)、学会表述。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善于表述自己的看法。(4)、学会交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2、科学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是课堂合作的主要形式。小组学习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在小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竞争,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为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的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那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就会更浓了。另外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后在小组内交流,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会大大提高。我还是以《三只白鹤》为例,由于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让学生首先画出你心中的太阳来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段落学习学生在交流中情绪高涨,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文章内容就在学生朗读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师只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参与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作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还未充足地去讨论,更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与真情流露,教师就草草收场,势必起到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地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在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来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作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定会还你一个惊喜。

(三)、质疑探究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

往来自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思考,才能有学习的动 机,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愿望。看似乎平淡的语文教材往往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主动、大胆地围绕课文题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句段、课文插图、课文标点、课文空白、课文结尾等内容提出疑问。例如:我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圆明园怎么毁灭的?它是被谁毁灭的?圆明园是什么时候毁灭的?为什么要毁灭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更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2、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再如我在教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有位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3、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小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观察到的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他们探索真理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愉悦、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增强质疑求异的信心,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另外,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作有的放矢的处理。对天真幼稚的发问,教师要耐心地给以解释,不可挫伤学生的好奇心。对与众不同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发学生各抒己见,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探究的结果就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对问题积极探索的精神。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的收获

(一)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素质。

1、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学习方法,这使得学生对识字、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识字、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学习。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识字大王比赛、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学习,人人都乐学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如:习字识字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方法。如: 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教学得到优化。

经过指导与实践,教师走出了以往的教学误区:注重数量,忽视质量;指令性太多,自由性太少;注重过程,忽略结果;流于形式,忽略实质;放羊式教学太多,指导性太少,旧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使得教学得到优化,教师也从中受益。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 现代性的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发展。为此,我们务须对教育和教学作以下经常性的反思,才能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教学。

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存”,“美好生活”。

5、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性的语文教学方法。总之,在教学中,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愿望,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每位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使之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第四篇:自主、合作、 探究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第一小学杨政江邮编556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亮点,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已全面展开,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形式化、单一化、程式化的不足,为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途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希望能引起同仁们共鸣。

一、观念更新,关爱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从教者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呵护学生,维护学生尊严。正确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诱导与鼓励使孩子们树立顽强的自信心,从而挖掘其诸方面的潜能,教师只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喜欢自己,“信其道,乐其事,信其人”。多给学生阳光,他们就会灿烂,使每位孩子在阳光与雨露中开辟新的生命历程。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既是执行者,又是主导者;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传道、授业、解惑”就要学会“蹲下身子看孩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源泉,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造就学生的乐学思想,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活动,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是启迪学生学习智慧的导航者。发掘学生潜能在于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 1

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将知识转换为技能,达到学以自用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也可以说“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不仅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营造和蔼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教学是缔造人才的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单靠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不够的,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感受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之人。教师的一颦一笑看似平凡,却很奇妙,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就会得到多一点回报。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会为了你的微笑去奋发,希望迎接你的另一个微笑;多一份宽容,是一种安慰与呵护,会唤醒学生沉睡的动因,使他们因老师的爱而拼搏,慢慢转化成动力,向美好的未来挺进;学生即使出错,多一份信任,会使学生感恩不尽,学生会力求完美,成为严于律己的好学生。信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广泛使用儿童心语,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热情洋溢的口吻中,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倍感亲近。如“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你能行”等等。

2、体验成功的喜悦,是照亮学习思路的明镜。

成功会给人们带来自信,会带人们走近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会让你振奋。为此,成功是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学习动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怎样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成功的喜悦?是摆在我们从教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所以,作为教师要以独具的慧眼,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都是难能可贵的。不要误认为创新与发现是指 “前人所未思,前人所未想的事”,而是指:在其年龄、学识阶段中已发现和创造的新的东西。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的特点是怎样显现出来的?„„”我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你们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迈开旅游的步伐再到课文中一游好吗?请通过再读课文,在自主学习中看能不能解决我们共同的问题。”就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再读自悟的学习中去了,我呢?则参与讨论,适时给予点拨,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迫切要求解答刚才那些疑难问题。事实上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学懂了课文。这时我评价说:“同学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脑筋,靠自己的反复读,用心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懂了课文,还帮老师解决了疑难,我真心谢谢你们。”并向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学生激动不已,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显而易见,教师的“导”已经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巧妙的设计而已,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舒展想象的翅膀,是拓宽自主学习的保障。

舒展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歌德巴赫的猜想,就没有当今的科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意,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能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的学习空间,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创新能力。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我刻意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畅想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狮子仰望着星空,好像依恋神往的天堂”;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招手,愿与我们做朋友„„”

三、合作学习,个性张扬。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教师们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

一、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掌握等。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策略包括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教学时必须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

1、构建小组,分工明确。

为了在课堂上能严谨有序地学习,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将学生的座次排好,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尽量考虑到学生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每个小组有组长,任务明确,监管合理,发言人、辩论人、记录人,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2、精选内容,激发兴趣。

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要素,关系到合作学习中的操作要领。当前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素理解不深入,使得合作学习找不到突破口,虽有了合作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但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选定有价值的内容或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其探究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乐于参与。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先由学生读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比读,说出理由,赛读,说出感受,通过反复诵读,凸显了卢沟桥狮子特点。层层深入,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那些句子深受感受?为什么?这样引题有意,入文有感,恰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讨论成了趣事,学生各抒己见,谈出看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愉悦地学好全文奠定了基础,学习全文水到渠成。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定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组织者,监控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带来生生合作。

4、角色扮演,增强意识。

角色扮演是课程内容再现的一种表现,也是扩大小组学习的成果,全班交流的一个行之有效方法。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组织交流时,一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特有典型的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交流。如我在教《四季的脚步》一文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四季的变化,交流时,学生进行汇报表演,既提高了小组合作意识,又凸现了学生参与热情。

四、探究学习,激发动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总结,找到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探究方式,使之健康发展。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故设悬念,探索创新。

质疑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质疑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说,质疑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是与有无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相关的。一个习惯于思考的学生,他的思维节奏总是和教师授课进展同步的,而他提出的质疑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故设悬念,注重启发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如何质疑。

(1)抓住课题质疑。揭题时,让学生抓住课题关键词质疑,有利于学生运用推测,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课文思路,以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如教《飞夺卢定桥》一课,一生质疑题目中的“飞”、“夺”各是什么意思?文章重点写什么?“飞”与“夺”这两部分怎么连接?这样,学生能对自己的猜想,主动有效地自读课文,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的研读中,做到读中感悟。

(2)从课后精心设计的问题学习质疑,这些都是质疑的典范,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的角度方法,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解答。

(3)抓重点语句质疑。语句教学在小学语文是十分重要的,要多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提出问题。如:《桂林山水》一文,抓住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就能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了。

(4)从矛盾中质疑。教师应启发学生从矛盾处提问。

(5)从文章开头质疑。

(6)从课文写作特点上质疑。

(7)从文中标点符号上质疑等。

2、共同探究,释放质疑。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学生根据文本能提出问题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的感受性解决问题。如何把不懂的内容弄懂,怎样解决疑难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只要我们诱导有方,当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就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方法有:(1)联系上下文读懂内容,从字里行间里找到解疑的依据;(2)图文并茂,展开想象的翅膀加以合理的想象;(3)进行假设,推理;(4)把握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分析理解;(5)运用比较,区别异同;(6)小组讨论,合作探究;(7)联系课外知识,找到相似点加以揣摸。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更新,决定着教育教学新的旅程,能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感受性。只有造就了学生的乐学思想,才能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爱上语文。

2011年12月20日

第五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

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我没有急着讲授课文内容,我也没要求学生要怎样去了解课文,我只布置一个任务:全班同学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编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看哪个组是我们班的演艺明星?这样老师只担任评委的角色,不用在课堂上大喷口水!当然,我也不是放任自流,在旁边留意每个小组的情况,及时帮助。并且利用每个细节帮助学生们从表演中理解课文。比如,有同学很不想演东郭先生,我就要求他要说清原因,又叫他能否有能力找到人换角色,同时借机表扬他们组的合作精神。这样,不但学生在合作中了解了课文含义,而且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同心协力互相进步!这种教学的效果,靠老师的口干舌裂地讲解是达不到的!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合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摸索出进行合作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如以“校园一角”为话题作文,不少学生把目光放到了优美“校园一角”中的另一面:有人把纸屑、食品包装袋、饭盒等随手丢在校园一些角落中,这在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幅画面啊。这些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探究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治理学校环境的方法,探究学校的管理漏洞。这样,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有收获,写出一篇篇好文章,还收获了人生美德的感悟!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走在正确的教育道路上!

1——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探究性学习理念

探究性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问题或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练习写作的综合性作文训练。它把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学生心理的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生活与作文、作文与研究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特点。

高考作文进入话题作文时代,可以说是历年来高考命题中的一个最成功的改革,它改变了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在作文命题中轮流坐庄的单一局面,使作文教学进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为了适应话题作文的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的根据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对作文教学进行积极的探究。

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探究性作文训练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要注重加强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一是思维独立性的培养,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习惯。二是思维深刻性的培养,要培养学生作文审题、立意、选材中透过表面现象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三是思维广阔性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既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视事物的重要细节。四是灵活性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探究性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自主探究法

探究性作文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写作。因为学生只有融进生活,有丰富的感受,才有作文的愿望,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如同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让学生自主探究性作文,正是为了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积极参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例如以“母爱”为话题作文,学生写歌颂母亲,感谢母亲,不少作文总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原因之一是学生平时已习惯于母亲的付出,而对母亲的“伟大”并未有真正的体会。我作了这样的尝试:让学生写一篇《妈妈一天纪事》,这就要求学生对母亲一天的所有事情进行跟踪记录。对学生而言,这样的作文任务比在课室里凭空想像更饶有趣味,更引人入胜,而且更能加强自己对母亲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忙碌,为家庭做出的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说:“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那么,所有课堂教学以及课外作业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对于礼物,学生是乐意领受的”。

二、情景探究法

情景探究法要求教师要创设探究性作文的情境,创造业种宽松、自主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情感化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作文。只有把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一对新婚夫妇在路上遇到了一起车祸,在千钧一发之际丈夫用尽生命的最后一丝气力,推开了新娘,自己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学生听后眼眶湿润了,随即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在探讨“什么才是真挚的爱”的过程中,学生一下子切入了文章的主题,并且明白了很多。学生这种结合自身感受的畅所欲言,有的不仅是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更多带来的效应是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学会了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审视,道德情感得到了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积极性,更乐于去探索未知领域的东西了。

三、多向探究法

多向思维方法,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如以“校园一角”为话题作文,不少学生把目光放到了优美“校园一角”中的另一面:有人把纸屑、食品包装袋、饭盒等随手丢在校园一些角落中,这在美丽的校园中是多么不和谐的一幅画面啊。这些现象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他们探究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探究治理学校环境的方法,探究学校的管理漏洞。

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训练,学生的作文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鲜活充盈;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必定会思维活跃,文思泉涌。

四、合作探究法

合作探究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同学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拨动,形成主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以产生1+1>2的效果。

我根据高考命题以话题作文为主的趋向,吸收外地教师的成功经验,尝试进行专题读写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如“体察亲情”“关爱生命”等,搜集一组多种文体的佳作,自己创作一篇,写上一段序言,整理成册,定期进行交流,收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在这个合作探究活动的推动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不少学生注意了思考,重视了摘抄积累。大家纷纷亮出精心制作的专题,如《生命的本色》《成长的足迹》《倾听动物的呼声》„„ 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写作活动不再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或仅仅作为个人情感的宣泄通道,而是将其视作一种创造性活动,并把自己独特的创造贡献出来,影响其他同学,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五、读写结合探究法

阅读与写作各有自己的目的,但阅读与写作又是密切联系的,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动人的故事,美丽的景色,独到的见解,精巧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会在同学们的心底激起波澜,使他们产生写作交流的冲动。

譬如我在教《阿Q正传》时,要他们在认真阅读课文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一为阿Q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自传,二代理法院写一份判决书,三为阿Q写一份上诉书,然后进行交流。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仅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进行了多种文体训练。当然,探究性学习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在运用中重要的是能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综合使用。关键用之合适,行之有效,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亦多术矣,动用在乎人”。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改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笔者将从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角度阐述,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乐学、愿学、会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1.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2.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物理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物理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物理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物理。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合作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摸索出进行合作学习,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合作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觉得物理不再枯燥,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概念、规律和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亦称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动学生“做一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学。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物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在课堂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

下载农村初中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初中小班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瓶颈与解决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