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高考改革”学习的反思 政治课
关于“新高考改革”学习的反思
2017年9月17——20日我校组织老师去往杭州,学习新高考的备考经验。以下是我的简单思考。
一、备课组的压力变大。
改变了以往了行政班的评价体系,加大了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压力。要求大家协作进步,要有团队精神。这会倒逼老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新机遇,作为老师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做一名新高考背景下的合格老师。
二、学生的选科指导的难度加大。
学生首先要做好人生规划,同时学会应对性的进行学科选择。同时学生的学习考试次数加多,也因此学生考试的压力更大。
新高考通过多种选拔模式,实现从考试到评价、从单一考试到分类考试、从单一评价到多元综合评价的转型,拓宽了选拔升学路径;实现了“普通高考录取率高于以往”的目标,凸显了改革红利。
三、学生志愿填报更加重要
考生的选考科目与高校设置的专业要求匹配,既满足学生按生涯规划选课、升学的要求,也满足了高校的招生需要。新高考招生录取,希望能够按照专业进行录取,进一步提升了公平公正性,也为人才选拔提供新思路。
从学生成长看,凸显了学生个性化发展,扩大了学生选择权,学生成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从高中教育看,有力地促进了高中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和选择性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从高等教育看,增强了高校在招生选拔、专业建设上的紧迫感,这将势必倒逼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专业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但是如此下来就造成了学生不会填报,填报错误的现象。所以新的高考下,对于志愿填报提出了新的要求。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总是伴随着阵痛和些许的不尽完善。
四、学科老师如何应对
作为政治学科,虽然大学招生专业指定学科减少,但是由于学生的博弈选择,反而成为选课较多的学科,也为普通政治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意味着每一个政治老师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必须提早做好学科的提高,适应新高考的难度,以应对新高考的到来。
关于“新高考改革”学习的反思
政治科 高一备组
备课组的压力变大。
改变了以往了行政班的评价体系,加大了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压力。要求大家协作进步,要有团队精神。
语数外三科文理同考一样试题,其余三科可以把“理化生”“政史地”六科依据报考专业和院校要求进行组合。
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有选择性的选学学科知识,原来的行政班管理将面临新难题,学生会依据选修学科组成临时学科班。学生实行走班制,加大了德育行政管理的难度,更加要求选修科目老师要有集体合作意识。
另一方面科任老师也将面临学生选择的问题。这会倒逼老师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新机遇,作为老师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做一名新高考背景下的合格老师。
第二篇: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改革方案》下新的教学模式对班级稳定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以浙江省为例
12数学3班 颜瑞蓉
摘要
从新课改到今天的高考改革,中国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浙江省作为首批高考改革试点之一,在2014年9月正式实施了新高考方案。新方案以“文理不分科“、“多次考试”、“必考+选考”、“专业+学校”等内容,对过去的录考制度进行了大幅改革。为适应新的录考制度,“文理不分科”、“选课走班”等新的教学模式对班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以个性、自主选择为鲜明特点的新高考制度,班级管理只有抓住“个性”、“专业”、“走班”等产生的不稳定因素为突破口,才能使班级走向稳定,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关键词
高考改革;文理不分科;选课走班;班级稳定
1.引言
浙江省和上海市是全国首批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特制定《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下文简称“新高考改革”),并于2014年9月9日正式发布。新高考方案的各项内容和要求,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开始,分年逐步实施。
2.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浙江省的新高考改革,与浙江省的前几轮的教改是衔接的,前几轮课程改革为本次改革的顺利实施创造了分类分层、选课走班的条件。一些新的举措给班级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
2.1文理不分科
我国高考从1975年开始实行文理分科,前后累计40多年。本轮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制度,虽然有利于减少过度偏科、过度应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文科生与理科生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还是有显著差异的,不分文理后组建的班集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性格碰撞相较于以前会更加激烈,这便是班级的一个不稳因素。
2.2科目与选课走班制教学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我省已在普通高中全面推行了学生选课和走班制教学。改革的中心是加强选修课建设,同时实行学分制、走班制和弹性学时等制度。所谓选课走班制,是指行政班级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教学班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3.《新高考改革方案》下存在的影响班级不稳定的因素
3.1文科生与理科生学习心理差异产生的不稳定
改革前,高中入学前文理科不分,入学后学习一段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业选择等原因选择文科班和理科班。分班后的班级就形成了文理班明显不同的学习氛围、学习心理、思维
习惯、乃至班级文化。所以单一的文科班或理科班在性格上和思维方式上更趋于统一,这样组建的班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性更强。另一方面,在基本确定了文理班的选择后,高中阶段一般就不再另行重组新的班级,这样避免了不断地分裂重组,对整个班级的稳定意义显而易见。
改革后的文理不分科,在一个行政班级中,就存在着文科类和理科类全然不同的课程选择,例如选择了物理与政治的。理科生的性格比较坚定果断,文科生的性格比较追求完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班级管理方面更加容易出现分歧,班级隐藏的内部矛盾会更加强烈。
3.2《新高考改革方案》下浙江省采取的走班制带来的不稳定
(1)选课走班模式带来的学生之间、学生与班主任相处时间的减少
随着浙江省《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教学成为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改革的深化,在走班过程中行政班不断弱化,年级概念也逐渐淡化。浙江省普通高中采取这样的基本方案:日常行政班分配班主任和成长导师,语文、数学、外语分层走班、班会课、自习课在行政班进行学习;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物理、技术七门课分类走班。年级部根据学生选课情况,确定各班和各科学段课程表,确定每个学生在选修模块上课时的上课教室。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切块重组,单元化的走班原则:将几个行政班组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走班单元。这就意味着原行政班的学生就不能全部集中在一起上选修课,在行政班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选课走班后虽然继续保留行政班班主任,但不可避免的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班主任作为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势必与学生的距离会疏远。团队归属感与集体荣誉感也会相对减弱,这对一个班级的建设是十分不利的。(2)班主任地位和工作方式改变
由于选课走班,行政班的学生由班主任授课时间缩短,在学生心理,班主任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地位降低,班主任不再具备学科的高度,而仅仅是一个琐碎事务的管理者,部分学生甚至将班主任和宿管员等其他管理人员等同起来。同时,班主任由于不再授课,工作中缺少了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课堂。行政班班主任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仅限于班会课和自修课,这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班级的领导核心,这样的变化趋势对班级稳定显然不利。(3)成长导师与班主任的业务能力不均衡
新增的成长导师的职位,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其与班主任的工作敏感度差异较大。相同的问题,成长导师要比班主任花更多的时间解决。高中生学习任务重,与人谈话的机会稍纵即逝,长此以往,学生问题不解决,对班级管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4.针对变化,采取的班级管理措施
多年来“班主任负责制”的惯性使然。事实上,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习惯了“班主任负责制”。教师习惯了管好自己的学生,对别班学生可以“友情相助”,却不能过多管理,以免有越俎代庖之嫌。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过分依赖班主任。无论是文理不分科还是选课走班制度,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始终不变:学生和教师。
4.1.班级班干部组建多元化
文理不分科后带来班级学生的性格等显著差异,在组建班干部队伍时,注意避免成员性格的单一化,尽可能地偏文和偏理性格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班级管理方面才更有信服力。
4.2班主任侧重于班级团队建设
班主任要利用团队建设增强班级归属感和凝聚力。班主任除了要增强个人自身育人自觉性外,还要认真开好主题班会,设计每次活动。一要强化团体目标意识,是班级每个学生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二要根据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动机、兴趣等心理,引导他们产生班级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三要建立班级的榜样作用,引导每个学生自觉地要求进步,力争向班级中最优秀的同学看齐。四是建立一种自我管理机制,通过班级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保障“选课走班”的正常开展。
4.3成长导师侧重于思想引导
如果说班主任在学生成长中具体以“管事”为主的话,那成长导师则是以“官人”为主,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导师要树立“以德树人”的意识,除了确保与学生的交流外,还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充分了解学生,增强“导”的针对性,成长导师则是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妥善处理自己的兴趣特长.潜质倾向与未来社会需要的关系,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主动发展能力,做好“导”的针对性工作,关键在于充分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1] 李韧.改革教学管理模式 向教学管理要质量[J].黑龙江教育.2001(Z2)[2] 文必勇,孙景霞.中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十大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1(01)[3] 李涛.教学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1(05)[4] 宁阳十一中强化教学管理[J].山东教育科研.2002(04)[5] 辛莉.创新教学管理 促进师生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06)[6] 李利梅.对教学管理人道主义原则的探讨[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7] 薛启华.把精细化教学管理落到实处[J].当代教育科学.2010(04)[8] 傅海洋.有感于“路熟不怕堵车”[J].教学与管理.2010(08)[9] 林藩.中小学教学管理实现性认识问题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0] 李正浪.加强课代表建设 提升学科教学管理层次[J].教学与管理.2011(25)
第三篇:2018年高考新改革
2018年高考新改革,从即将开学的初二学生开始全面实行,男孩苦,女孩乐!
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家长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考改革趋势日益显著,最新颁布的改革措施也将于今年9月份开学的初二学生开始实行。因此,希望各位家长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及时掌握高考改革的新动向,提前给孩子规划好学习的大致方向。
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者,常常和家长们在微信上谈论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最近就有家长向我反映说:老师,我家孩子上高二,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近来还传出了2018年高考新改革的消息,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考大学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此次改革,您有什么好的应对建议吗?
其实,此次改革对于学生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高考成绩将不再作为评判孩子学习的唯一标准,避免了很多孩子因为一次高考的失利与理想学校失之交臂,孩子高中三年的表现更为重要了。而且,此次改革,对于在读高中的学生没有什么影响,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初中生。
鉴于很多家长向我咨询有关高考改革方面的问题,今天我整理了一份高考政策的具体内容,希望家长们看完能早做准备!此外,家长还有任何关于孩子学习和教育方面的问题,或者需要其他学科学习资料,都可通过文末方式与我交流。同时,我每周都会进行一些免费的公益课教程,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直接通过文末方式与我联系!
这样的改革教育,针对不同的孩子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照顾的到。倡导综合发展,有利于孩子全身心发展,不至于孩子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改革后初中孩子应该怎么办?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对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
亲爱的家长,如果您的孩子有偏科、学习成绩下滑、记忆力差、考试考不好、学习压力大等问题。可通过微信的方式与我沟通交流。
第四篇:新高考改革体会 英语
新高考改革体会
根据我省的《实施方案》新高考改革方案变化之一就是英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将其中最好一次成绩录入高考总成绩,分值保持150分不变。这一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方案,不仅稳固了外语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赋予学生两次冲击外语考试的机会,这一改革势必会对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和转变,作为一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呢?
一、2017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1.推行外语两次考试制度,打破了英语“一考定终身”的传统,直接影响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外語推行两次考试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多了一次冲击外语考试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分散并减轻他们在高三复习备考期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了学生一次挑战自我和开拓自我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这一改革方案也给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如何保证学生有效的冲击第一次英语考试?因此,这一改革对于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内容分配和安排以及教法的改革都有直接重要对影响。
2.促使英语教学由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向“应用模式”。2017高考改革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以记单词、背语法,反反复复练题刷题为主。新的高考改革一方面侧重对学生英语感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淡化选拔功能,不同的高校对英语有不同的等级要求。因此新的高考改革会促使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从“重语法,重做题,重得分”的应试模式转向“重能力,重英语思维,重实际能力”的应用模式。
二、应对新高考改革的英语教学策略
1.重组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试行“走班制”和分层次教学
新高考改革政策的“3+3”模式,规定除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及报考学校的要求,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政史地,物化生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因此,这一改革需要重组高中英语的教学形态和模式,推行走班制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推行小班化和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这样既能满足学生不分文理科,自由选择科目的需求,教师又能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多层次培养学生。
2.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狠抓高一和高二,精准应对高考
面对英语两次考试的机会,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合理安排各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在规定时间冲击第一次考试的需求。因此需加大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任务,狠抓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从高一开始便发力冲击高考。
(1)基础知识与高考衔接。从高一开始,每一学期每一模块的知识点,应与高考内容提前接轨,梳理出高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直击高考,反复灵活训练,在高一高二阶段打好基础,形成知识灵活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
(2)加强基础能力和英语语言素养的形成。高中英语《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综合运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技巧、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高一高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基本的运用能力。例如,完形填空的能力要平均分布在高一高二四个学期,在平时教学中就应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把所学词汇进行分类教学与高考相衔接,使学生逐步构建出一个知识体系,以便形成整体认知和驾轻就熟的能力。再比如阅读的能力,在高一高二就应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实行定期的阅读训练,多增加英美文学中原文阅读的训练,以逐步渗透和加强英语的语感、英语情感和英语跨国际文化等语言素养的养成。再例如书面表达能力,在高一要侧重书信和记叙文,使学生在高一阶段灵活掌握基本的句式结构的行文结构安排,对于十种书信题材也层层推进,高二要加强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训练,从热点题材入手,深化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作用
(3)立足能力,开展灵活多变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效果。实践证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新的高考制度呈现出等级性水平测试发展的趋向,英语教学应该努力设计符合学生心里年龄及特点的,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不同规模的,形式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节奏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渗透人文精神和趣味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又能开拓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饶有兴致的,目的明确得参与到课堂中,切实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其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利用优美的名曲、动漫、诗歌等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到一个全英文的语言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再比如开设“英语模仿秀”活动,通过英语配音模仿,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以上是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的体会。总之,高考英语改革的推广对于英语教学科学的规划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新高考改革的精神和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的策略。
第五篇:新高考改革培训学习心得
2018年新高考改革与课堂转型专题培训心得
2018年8月2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学校在教师培训基地举办的“2018年新高考改革与课堂转型专题培训”,收获颇丰。下面简单说说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期间,学校邀请到了华林飞、左璜和廖飞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给我们做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
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华林飞老师的讲座。华林飞是武汉教科院中学教研室副主任。同时他也是湖北省新课程改革培训专家,在研究新时期学生心理特点,优选教育方法上处于国内研究的前沿。
华林飞老师的报告以《我的亲民主义——关爱学生的技巧与智慧》为题,围绕“学会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生活实际,让教育回归生活”的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师生关系中“为什么我们讲道理他们不屑一顾”“他们和我们并不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为什么他们喜欢《喜洋洋和灰太狼》”“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生活之中”四个问题。华老师用高超灵活的教育智慧、生动鲜活的教学事例、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分享德育工作的点点滴滴,引起老师们的强烈共鸣。会场内笑声阵阵,掌声不断。
为了让我们这些听报告的老师对教育有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智慧认识,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学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实际,教育回归生活
结合华老师的内容和我个人的理解,我想对于了解学生,回归生活,应该就是我刚才在上面的文字中所说到,要时刻和学生们保持亲密的关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促进心与心的交流,真正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二、学会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建构 现在的教育已经不在是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了,需要我们在情景中去教育学生,这也是为什么我每周给学生们讲一个励志故事,因为我想通过这些故事来鼓励教育我班的学生,让他们在故事中得到成长,不过,我还需要学习华老师的体验教学思想,让学生们真正地去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才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这些道理。
三、学会关爱生命,提升师生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
我们是老师,但是我们同样也是人,华老师认为我们老师也要关注自己的幸福,我们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需要做好,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关注自己是否幸福,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而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孩子们需要全方位的提升,有些学校推行“半天上课,半天兴趣”的方式,非但没有降低升学率,反而升学状况越来越好。因为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指数上去了,学生愿意学,教师乐于教,成绩自然就不成问题了。
四、学会互动技巧,互惠共生,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我想我从中的体悟是我们要平等地和学生们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真正和他们共同地成长起来。
五、学会改变自己,不断调整心态,懂得宽容与忍耐
华老师列举了好几个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问题学生,他是如何转化他们的,从他故事中我感到华老师对孩子们的宽容和忍耐,恰恰是这点,让一个个有问题的孩子转化成优秀的学生,成就美好的未来。我想在未来的教学中,务必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毕竟我们教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更多需要的关心和爱护。
六、学会励志,掌握有效励志方式,改变学生的人生态度
关于志向的思考,对于新带的班级,无论良莠,华老师都会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写周记,比如第一篇周记就是《我的梦想》。他还会每周给学生讲一个励志故事,来提升学生对志向的认识,督促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我想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才会让学生们真正成长起来。
七、掌握关爱技巧,用行动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爱,不能是无方向的,盲目的,应该找到合适的方法,比如处理一些学生矛盾,不能直接找他们谈话,而应该选择不同声色的方式挽救他们的关系,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的,从中去感受关爱的快乐。
八、学会以善致善,尽量减少“反教育现象”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的确不乏反教育的现象,我们很多时候不应该直接告知学生某些缺点,也更不能直言不讳的说出学生的问题,这样反而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对学生不好,而华老师的“对面的女孩或者男孩看过来”的方法,互相指出错误,利用集体的力量,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九、学会捕捉教育时机,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总之,这次培训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提升学习的平台,帮助我们成为教育思想先进,教育规律熟悉,教育技能扎实,教科意识强烈,个体风格显现,富有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专家型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对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应该更要有教育智慧,就像华老师所说的,真正的教育智慧蕴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改变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用智慧去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们一定能把学校营造成孩子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