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及效果探析
作者:柴茂勤
摘要:当下社会需要的不再是个人主义,而是需要懂得团队配合的集体主义,毕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仅能大幅度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从而培养出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新课改的要求也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合作学习的开展就更加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应用及效果分析做出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学习;策略应用
引言: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学校要培养的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携带者、运输者,而是在老师引导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知识,已经成为了就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
一、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面对着高考这座大山,让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使得学生每天都埋头在书山题海当中,觉得只要将书本上的公式和知识点完全背诵下来,做足够多的习题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来真正的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现象的发生完全使得教育的目的本末倒置,这种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会是一群只会做题的书呆子,即便成绩提高了,将来步入社会也不会适应[1]。高中生物是在高中分文理时理科生所学习的科目,根据其分类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和数学物理一样的理学科目,虽然是理学科目,但是生物却有着和其他理学科目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东西,这对于理科生的学习是一大难题。而且生物的学习还需要学生对书本里面的内有有着非常直观的认识才会掌握,所以高中生物的学习并不是死记硬背或者埋头做题就能够学好的,而是需要一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掌握这门课程。合作学习的方法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无疑使非常适合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找不到老师的话还可以在小组内询问其他同学,让学生的问题第一时间得以解答,不会影响以后知识的学习。而且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从小到大学生都在老师的管理下学习,使得学生在心中会生出一些叛逆的情绪,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着隔阂,但是学生之间就没有这些问题,学生之间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有任何的顾忌,这也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的融洽。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小组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但是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在高中生物学习的时候,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立足。在分组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平时就要好的同学分到一组,但是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5~7人为最佳,每个学习小组内必须有一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做组长,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即便遇到困难也会有人可以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2]。而且小组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们养成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团队力量是巨大的这一点。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有竞争就有进步,安逸只会使人落后。在社会上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竞争是少不了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会让学生在将来步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小组学习时,由于有一名学习好的学生,其他学生在学习和问题的时候对学生的本身也是一种激励,为什么我的学习不如他,我到底还差在哪里,这样的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不断地反思自己,进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比如体现生物生长的现象是什么?生命本质的三大分子是什么?向日葵为什么会向着太阳生长?提出一些问题让各个小组来回答,看谁回答的更快更准确,在学习中慢慢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面对失败或者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有的人面对挫折时就垮了,有的人面对挫折时却挫越勇,但是当遇到这些挫折时如何正确的面对,不被挫折打垮,这种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也能够得到锻炼。比如在举办人类遗传基因图谱的小组竞赛的时候,组织学生们公平竞争,在活动结束结束之后,老师要耐心的教导学生,不要太在乎竞赛的输赢,要从失败中寻找自身的问题,为什会做的不如别人,自身欠缺什么,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为下次的竞赛做准备。
(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进步的不竭动力,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在将来的发展中不断学习进步,而且创新精神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要求,学生在学好应有的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基因和载体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自己重组,看看会让不同的生物出现什么样新的性状,大胆的发挥想象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充分的提升。
结语: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在高中生物的教学生中使用合作教学的方法,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面对挫折的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时成为一名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摘要】一般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以老师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老师教授的理论知识而已,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封闭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针对这一现象,实施新的开放式教学的方案,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老师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开放式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高中生物的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物 开放式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60-0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方式是教育者在不断的研究和更新中创新的一种方案。开放式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学习,做课堂上的主人,并且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获得跟生物有关的知识。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研究,研究的方面主要从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内容、策略以及优势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细致化的分析。
一、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内容
(一)开放生物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大都是依据生物教材来进行讲解,教材是学生能否掌握生物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所以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首要的就是要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开放生物教学内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从知识面上进行拓展,不要单一的对生物教材进行讲解,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补充;另一个方面是根据生物领域的最新成果来进行补充学习,了解更多的生物科技知识。
(二)开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开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其实就是让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的交流,在生物课堂上老师要与学生主动的探讨交流,传授自己的教学思维;学生在课堂上也要积极的配合老师,主动积极的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够促进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三)开放生物教学手段
开放生物教学手段主要是指让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进科学。不要让学生的学习场地只局限在教室,可以充分利用学校里的生物实验室、学科阅览室和科技馆等资源,最大限度的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扩大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认知,让学生从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手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比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对于单细胞动物的学习,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验室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学生对于亲自观察学习的知识更能够轻松的把握。
二、开放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生物知识,对于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能够让高中生物更好的与生物科技发展相结合,培养生物科技型人才,首先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要仅仅是依赖于课本教材来进行讲解,最重要的是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其次,要让学生有能够实践操作的教学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面对学生要进行创新性的教学,根据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经验相结合,增加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提高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最后,针对生物家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学生对于教学的反映,及时的调整教学的课堂安排,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能够主动去解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式教学的优势
①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由的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积极性。
②实施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是营造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创造了一个涉及氛围比较宽广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由于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宽广,这样针对一些问题的思考也就更加的全面和深入。总而言之,开放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③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实施开放式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高中生物中实施开放式教学,主要是要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走出去课堂,走进社会,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不断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开放式教学的实施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对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总结:本课题主要是从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开放式教学的策略以及开放式教学的优势来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研究,重点在于打破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的生物教学方法不仅是从课堂教学内容、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生物教学的手段这几个方面,还有更多的教学方面都需要来进行研究分析,比如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等一些方面,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能够不断的完善开放式教学计划,学生能够更好的配合老师,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在高中生物学科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洪永清.浅谈开放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02)
[2] 周敏.试论高中生物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1(01)
[3] 杨海燕.关于高中生物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4(06)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初探
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上海市大华中学
张红志
[摘要] 本文阐明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和目标,介绍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定义和依据,提出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内容和要求,总结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效果和反思。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具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期课改对学生提出了四个维度的要求,即探究、自主、合作和创新。新大纲还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养成良好的意志和品格”的育人目标。
在这样的课改大背景下,广大教师在努力探求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学习和时间方法,进行诸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开放学习、建构学习、有效学习等等课题研究,与教学就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比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和进步。
作为一名20年 教龄的中学教师,我在学校推进二期课改特别是小班化教育的进程中,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尝试,自己的体会是,合作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课题。一方面,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这个概念;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和反思,我认为合作学习的概念和外延非常丰富,它可以包容或者说联系到上述几个课题的研究,小班化教育通过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师生比例的举措、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全面有个性的发展,为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提供极为有力的教学环境、教改环境。于是,我积极的以“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为课题,作为自己投身课改的突破口和抓手。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1、从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困惑
中学语文教学之难,这是不争的事。究其原因,一是教材的文选型与知识的网络化之间的矛盾。语文教材的各种版本都是以一篇一篇的文章为主的,而缺失的是听说读写的教学要求和训练系列,缺失的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网络化教程。二是大语文和小课堂的矛盾。语文学习的外延应该与生活的外延,而目前学生多束缚在封闭的校园和狭窄的课堂,语文阅读和写作往往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三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矛盾。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正确对待“文以载道”,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思想课。四是教和考之间的矛盾。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考试考不到的(少量要背诵的文言文除外),而考试卷中的文章是语文课中教不到的,语文课因此往往显得特别的松散和无所适从。
2、从目前语文教学的弊端和倾向看
以往,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是满堂灌,易延堂和程式化,语文课成了围绕语文课文的词语注释、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由教师讲、学生记这样一个内容和程序。这些年来,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题海战术”,即用大量的训练题、模拟题、检测题挑战学生,学生苦不堪言而效果事倍功半。
3、从当前教改课改的内容和相互关系看
我的认识和体会:合作学习的课题,与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开放学习、建构学习、有效学习等,有着不同的重点和内容,但合作学习与这些课题有着密切的、有机的联系。合作学习课题内容极其丰富,其中包括自主和合作、主题与主导、教法与学法、预设和生成、接受与活动、积累与归纳、课内与课外、精讲与精炼、减负与增效等等对立和统一的矛盾关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积极实施合作学习的策略,可以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对待上述辨证关系,也可以有助于解决上述的语文学习的困惑和弊端,有助于实现二期课改的目标。
4、从推行小班化教育的目标和做法看
1998年开始,上海市推广实施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为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和相互学习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全面、富于个性发展,即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学习倾向给予不同的学习和帮助,充分挖掘内在潜能。从我校实践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在完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在实施小班化教育中探索的分组配合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活动法、尝试探求法、鼓励表扬法、情感交融法、活用资源法和动手操作法,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整体性、活动性、互动性、差异性和发展性,无不与合作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定义和依据
早在2000多年前的《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成语“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学而时习”都可以看做源远流长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大教育家孔子在与弟子们“各言其志”时,先引而不发,让弟子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然后才发表自己观点,看来,这就是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儒家教育思想的一个体现。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小孩子是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子”,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的“小先生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20世纪70年,掀起了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和教学体系,明确提出合作学习的概念,“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而从二期课改的根本目标看,从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看,合作学习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时间需求。二期课改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不仅仅是指为了完成某一个具体的教学任务,其实质应该是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内容和要求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认识,我在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以解决上述几种辨证关系和内容,探究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1.关于“自主与合作”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同时,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语文是表情达意的载体,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情感体验的过程。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都是有情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师生在语文学习的在载体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和团结快乐地学习。
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演讲和辩论的活动,因为语文课平时进行读写训练,而听说训练少。演讲和辩论是听说训练的方法,而且演讲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自己准备演讲稿,每个学生有上台表演交流和展示自己才华风采的机会,每个学生都非常看重在全班同学中的“亮相”。而辩论比赛,学生分成正反两方,相互交流、相互配合,这正是交流合作和培养团队精神非常好的形式。
2.关于“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过去常常有人把学生比作演员和运动员,把教师比作导演和教练,我认为这样的比喻形象的说明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关系”。就教育方法是把教师作为主角,学生是配角,这是主客颠倒的错误,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体现在创设情景、质疑答疑和多元评价等方面,与学生一起体验和感悟。有人把初中四个年级的教学分成四个阶段,六年级是“喂”学生学,七年级是“抱”学生学,八年级是“带”学生学,九年级是学生“看”着学生学,这样阶段的分法太过机械,但这样的过程倒是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在情境创设、提问设计以及对学生的调动和评价,对知识点的归纳,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尽情发挥主体作用,“以我笔写我心”,写出自己的生活感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而问题是,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优劣难以自我评价,对自己落笔成文缺少思路和方法。我在教学中,加强对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解释,强调了作文按“中心与材料”、“语言”和“思路与结构”三个方面评分,一方面讲解具体的要求,一方面印发学生优秀作文,一起鉴赏,这样的引导,使学生的作文不在无的放矢,不再放任自流,而逐步走向成熟。
3.关于“教法与学法”的关系
教学要制定的三个唯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改的根本理念是让教师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从关注“鱼”到关注“渔”,这里就要解决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不能光看教参,不能光备教材,光备教法,更要备学法。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统一是合作学习的体现,也是于漪老师一直强调的“心中有数、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的方法。
例如,在上朱自清散文《背影》时,我感到要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文章生动描写父亲在车站送行儿子的情景,前提是要让学生认识父爱的真切细腻。所以我先讲了《孽债》中亲人离别的情景,启发大家回忆自己家庭中亲朋好友分别的情景,再一起读《背影》,学生能比较好地体会到动词准确使用所产生的描写细腻的好处。
4.关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生成教学是根据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课堂教学的行为,它突破了教师备课内容的局限性、上课的有序性、问题处理的固定性和问题答案的唯一性,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生成即动态,打破程式,主动探求,关注学生发展,要求师生合作交流。教师要预设,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教学要生成,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具有足够的智慧和机制,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使课堂呈现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局面。
例如,我在上《韩信胯下之辱》的一则文言短文时,原本计划只是做词语的解释翻译,而讲到文中说韩信受胯下之辱,是“中情怯耳”,有同学在地下切切私语:“大丈夫能屈能伸。”我感到这个说很有意思,于是提出让大家讨论。一下子,两种意见针锋相对。一方说,韩信做法没错,好汉不吃眼前亏,识时务者为俊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另一方说,韩信做法不好,大丈夫不能受欺受辱,人要活得有尊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样的异向思维,大大激发了同学的兴奋点。我在表扬大家直抒己见的同时,又讲解了辩论时的技巧和原则,使大家获益匪浅。
5.关于“接受与活动”的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善于思考的人。”因此,合作学习要求改变单一的接受型学习方式,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及活动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不行,“放羊式”教学方法也不行。其实,学习有三种形式,一是学得,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二是习得,即自然状态下的联系、交流、阅读、拓展;三是默会即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可以而且应该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坏的老师奉送真理,好的老师发现真理。于漪老师:“少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因此,语文教学要充分的阅读文本,书不熟读不开讲。
例如,我观摩《安塞腰鼓》的教学公开课,老师成功地采播了电影《黄土地》中的大西北农民击鼓豪迈情景,集中组织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其中包括单独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两步朗读、全班同学朗读等等。整堂课,学生看得入神,读得很有味道。试想,如果这篇文章知识由教师讲解,让学生凭空想象或机械记忆效果或这样好吗?
6.关于“积累和归纳”的关系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彼洛夫斯基说:“教学任务与其说是在大量掌握原始的事实,不如说是在于掌握编码系统。”师生共同合作过程中最终目标,让学生掌握思维训练方式,找到一条通往自主学习的捷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归纳、比较、贯通”,要有单篇意识到单元意识的归纳。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习惯于逐字逐句死板地讲,然后又让学生死板的记,当然,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词要懂、要记、要积累,但是更需要的是归纳和迁移,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注意在注释翻译中常犯的错误,归纳了“四忌”:一忌只写本义,二忌只抓单字,三忌只看局部,四忌主观臆断;同时归纳了“四看”:一看形声字,二看对应词,三看语法关系,四看逻辑关系,总的要求是“看语境,作注释”。这样有系统的归纳可以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学生从课本学习迁移到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初中学生中,我适当的渗透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内容,在讲词法时,还与外语老师联系,一起体会古文注释和外语翻译的相同之处,效果是促进了共同提高。
7.关于“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语文学习十分强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合作学习的外延可以拓展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在这里,首先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授之以鱼”提高到“授之以渔”。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习课文的目的,是掌握分析文章的方法和能力。拿现代文阅读为例,如果能有文体意识,即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种不同文体出发,那么课内学习可以起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地步,以后不断引导学生拓展视野,学会赏析课外的文章。
曾经观摩到一位老师上《稀粥南北味》,整堂课大讲特讲各种粥的名称、原料、烧法、营养等等,真是“粥天粥地”,语文课几乎上成了烹调课。其实,这堂课应该体会“散文贵散、散文忌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才是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可以设想,这堂课后,学生从课外再读到类似的散文,还是找不到阅读分析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要思考和实践的切割辨证关系。这些关系解决好了,就是解决了“精讲与精炼”的关系;而“精讲与精炼”的关系解决好了,那么“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可以迎刃而解。人们担心的“减负减负,责任自负;松绑松绑,考试落榜”的现象不再出现,减负的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这样的教改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因之而少教,学生因知而多学,校园里充满了欢笑”。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教学理想境界!可以相信合作学习的进一步探究和实践,一定会使这样美好的理念逐步成为美好的现实。
四、中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研究的效果和反思
1、合作学习有利于化解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造成的语文教学的困惑和教改瓶颈,有利于转变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两个极端。“满堂灌”的“死讲”,“题海战术”只有学生的“苦作”,合作学习强调师生互动“精讲精炼”,正是解决两个极端的最好办法。
2、合作学习有利于推进二期课改,面对教改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不少学校和教师采取的是“其他年级轰轰烈烈搞教改,毕业班扎扎实实抓应试”的办法,其结果教改流于形式而应试也完不成任务。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互合作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作为课堂教学效率的金钥匙,形成了“寓教改于教学之中,寓教学于教改之中”“扎扎实实搞教改、教学改革促应试的生动局面”。
3、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个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和发挥个人潜能,使学生学会与全体师生相互沟通、交流和协作,也是学生体会到建设和谐人及关系的意义和快乐。
当然,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而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上述第三部分所述合作学习“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切割辨证关系,要有理性的认识并不容易,要有实践的应用难度更大。
例如,强调了“生成”教学,注意了上课的灵活性,注意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上课也自由活泼了;但如果忽视“预设”的重要性,没有精心备课,没有教法与学法的预见和预备,上课只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热闹变成了混乱,教学进度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也不能实现。
又如,不少课堂教学强调学生活动、自由讨论、个性发言,而当学生观点产生分歧,看法产生偏差时,教师只是空洞地赞扬学生的积极性,这是不对的。教师应该改变这种“不作为”的做法,教师不能忽视合作学习中的引导点拨和归纳。
又如,不少教师能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但是常常出现以画面和音响的形象效果,代替了文本的阅读和赏析,而且常常是公开教研课上精心设计和展示,平时上课还是老一套。
今后,在推进二期课改的进程中,在学校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进程中,我将继续探求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切实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把探究合作学习的课题作为推进小班化教育的抓手,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简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简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学生语文能力以及语文思维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选择,与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合作学习模式的应运而生,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 效果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高效、发展性的教学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明确了教学目标,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还实现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取恰当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展开全面的学习。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设计一个恰当的合作学习目标,根据课文展开全面的教学。比如,在学习《天净沙?秋》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诵读,并且从整体上理解诗歌含义,想象诗歌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明确方向,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合理分组
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展开,结合学生性别、能力水平、个体差异等予以合理分组,一般而言,每组成员在4~6人之间,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组内成员的互补性、差异性,促进合作学习的展开;同时,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性,展开公平竞争,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知识内容。除此之外,在分完组之后,可以指定或者由组员推选一名学生担当组长,这样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
(三)精心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之后结合所学内容,展开相关的思考与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应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可以通过组内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快的解决问题;同时,通过组间讨论,可以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进而使学生产生了求知欲,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进而找出自己不懂、不理解的词句与内容,之后让每组提出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为什么乌鸦喝不着水?水为什么会升高?乌鸦怎么衔石子……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让组长代表组员发言,表达本组的看法,在此过程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在每组发完言之后,可以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深化讨论,总结评价
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每组汇报学习成果。通过组间交流与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最后,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并且教会学生抓住课文重点,明确课文含义。之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倾听他人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是教学的义务与责任,只是依靠教师说教,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的将学生融入到合作学习当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一定要重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成就感,进而对教学内容展开全面的学习。并且随着合作学习模式的不断应用,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形成合作意识,增加了师生互动机会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通过小组讨论环节的实施,鼓励每位学生发言,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阐述同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表达,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增加了师生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对新知识进行讨论,并且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进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合作分组,有效调动了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与思维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春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0,(02).[2]庄雪梅,周丽.学会倾听,让低年级语文教学更精彩[J].科学大众,2011,(01).[3]袁明军,胡智恩.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小组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3,(12).[4]马亚辰.如何加强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J].科技致富向导,2010,(18).
第五篇:简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简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摘要】新课改的深入使学校越来越关心学校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引入了创新和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语文能力及思维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引进了合作学习的方式,本文就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简析 合作学习小学语文 教学 应用 效果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方法中较为高效,且具有发展性的教学方法之一,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课堂互动与教学效果上更容易被小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和所具备的心理成熟程度所接受,而合作学习的方法的引入对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兴趣培养及调动积极性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通过对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入将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良好的影响。
1:合作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1选取合适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分组讨论,而有着具体的规则和流程,因此,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具备充分了解的同时科学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进而能够结合学生现有水平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同时将教学内容与思维传递给学生。
1.2合理分组
分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教师兼顾组与组之间在性格、知识水平、个体差异等的均衡性,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后续的合作学习中的竞争意识,进而使学生能够在对于语文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更为活跃和积极,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分组过程中在每个组具备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进而监督和促进学习目标的完成,实现教学与学习的目的的结合。
1.3精细设计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是对汉字与简单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是在思维方面的一种思想的延伸,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课前预先准备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作为引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问题与教学内容的深入以及学生的反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得出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及关于教师问题的答案,而在合作学习的讨论过程中使学生在思考上形成一种互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进而对组内成员在知识和思维上形成了提高,而通过教师引导形成组与组的交流的过程中再度将问题深化,使得学生能够进一步的问题和答案进行深入探究,从而具备更为完善的思维,在取长补短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4深化讨论,总结评价
通过合作学习的组内交流与后续的组与组的交流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与此同时,需要教师在结合得到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对于问题的产生、解决到结论有清晰的了解过程和认识过程,塑造学生除对知识的理解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科学的总结评价过程实现教师今后教学的改进思考,同时学生完善自己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果。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2.1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加强课堂积极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起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逐渐呢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欠缺,而结合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使学生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思维上的补充和帮助,对于教学质量的有效保持起到了良好的效的同时对于培养小学生全面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要求组内成员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并且在后续要求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提问相比,更加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表达想法和认知的能力,同时通过辩论等环节使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好动,合作学习使传统的规矩教学得以转变,使小学语文课堂脱离死板的教学氛围,从学生间的交流与教师的引导的过程相结合的情况下,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内容中来,通过组内交流及组间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摆脱“听讲”的状态,而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从学生的年龄段、心理接受能力到学习的积极性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提升自身在教学中的教育水平和教学技巧,从而结合自身能力和合作学习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的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在表达、思考、归纳等各方面能力,将合作学习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俊;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探索与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2]刘电芝,马颖;对我国基础教育“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3]司绍喜;浅谈“愉快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