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态美和语言美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态美和语言美的探讨
摘要:本文将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态美和语言美进行探讨。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探讨研究的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态之美,其次,探讨研究的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之美,重点是讨论具体方法,最后将简要说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态美和语言美需要注意避免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兴趣;
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只有渗透“美”,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美”的感染下更好地学习。教态美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仪表、姿态、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综合审美体现,它既可以反映出教师的修养和学识,又能反映出教师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教态美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不但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语言美、教态美,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提倡全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用美的教态、美的语言、美的心灵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出茁壮成长的接班人。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态之美
(一)何谓“教态美”
教态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中努力使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热情活泼。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实践证明,这样的教态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明显地感到,丰富恰当的表情和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语言。亲切、期待、专注的目光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增强学习的成就感。
教师在上课铃响,要以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 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总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 然后点头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另外,小学的英语课本知识贴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是一个生活的大台。为此,我经常将教材内容转化为“生活小品”,与快乐的小朋友们一起表演,表演着来自生活的各个角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态的要求提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并进行操作,就是我们所指的“教态美”。简言之,“教态美”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神(神态、神采)、情(表情、情调)、行(行为、动作)、态(仪表、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之能较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教态美”的意义
1.“教态美”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教态美”有极强的美育功能,教师在教室门口一亮相,其整洁的衣着、端庄的仪表便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跨上讲台的奕奕神采就成为全班瞩目的焦点,以及一词一句都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而也更易被模仿,更具深远的教育效果。
“教态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讲解、演示过程中的动作、手势、表情强化了学生应用知识(实践)的能力,如:西方人在表示遗憾、否定等意思时经常耸耸肩,两手一摊——Sorry!Sorry!或No!No!教师的演示使学生的实践能产生极具西方风味的效果。另外,西方人在说话或谈话时都习惯用丰富的表情、贴切的手势表示意愿,我们在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也能如此,就让人感到非常地道。
“教态美”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态美”营造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有些学生对英语的畏惧情绪减弱甚至消失,这就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外课业负担,这样又为学生发挥其特长,提供了必要的时间,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2.“教态美”符合直观性和启发性教学原则
在英语课上,教师经常要解释一些新词汇,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汉语意思,虽然省事,但不利学生英语语言的输入,更不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如果你通过简笔画、动作、手势、表情来演示,效果就要好得多。如一些形容词:cold(冷)你可以演示瑟瑟发抖的动作;afraid(担心、害怕)你可以做出害怕的表情。又如一些动词,就更容易通过动作演示出来,如fly(飞)你可以模仿鸟儿展翅飞翔的动作;telephone(打电话),你可以做个手势,凑近耳边。
在我校举办的“英语口语大赛”上,我们的参赛学生在英语演讲时辅于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动作,以及运用一些道具,博得了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参赛选手的良好外语素质激发了广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这就是“教态美”对学生的良性影响。
3.“教态美”符合巩固性教学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优美的动作、丰富的表情使学生易于通过理解这一关,在下一节课复习过程中,教师再现这些动作、表情,又使学生极易产生联想,达到轻松复习的目的;而这些形象直观的“教态”使学生产生极强的认同感,从而巩固所学知识。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之美
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教师传情达意的符号系统,它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教学活动。如果语言枯燥无味、缺乏生机,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而美的语言则能吸引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使课堂生机盎然。英语课的教学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与幽默感。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良好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小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有很强的模仿性,通过语言之美,打动、感染、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语音语调具体可分为两点:
(一)语音美
英语语言的学习,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受方言的影响,但千万不敢为两者的协调而放弃英语的语音之美,老师的发音必须标准,科学的正确的才是最美的。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在课堂上讲英语时,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力求“洋腔洋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美,从而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教师的言语水平综合地反映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它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和效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的信息接受和知识掌握与教师表述的清晰度有着显著的互动关系,这是因为在教学中,最初显现观念与随后提供的有效反馈,都依赖于教师表述的清晰性、流畅性和准确性。
教学语言艺术的严密度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教师悦耳动听、抑扬顿挫的语言,赋予学生听觉的舒适,从而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接受心态,教师审美语言的情感性和生动性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艺术的内在逻辑性,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系统而有条理,大大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例如:一位老师上课准备课前小测,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很多学生没精打采,昏昏欲睡。他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但是大家要听清要求。”学生一听到玩游戏,马上全部精神抖擞,认真听老师说。这位老师继续说:“游戏时间是十五分钟,要求是每人都要参加,不准弃权;游戏规则是不准作弊。”说完,就把小测试卷发下去,学生都很认真去完成。美的语言能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激发他们做人求知的愿望,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美的言语对教育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的话讲得得体就是感染力,讲得精彩就是影响力,讲得深情就是冲击力,所有这些“力”加起来,就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能推动着教育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向前展开,推动着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课堂用语美
学生喜欢朗诵诗歌,充分说明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具有的独特作用。抑扬顿挫、韵律和谐、节奏明快的语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我在教学Get up和Have breakfast等句子时,就教学生们边唱边学:One two three, get up, please.Four five six, wash your face.Seven eight, have breakfast.Nine ten, say it again.明快的节奏,琅琅上口,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记下了所学内容。
英语课的教学语言还必须有幽默感。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的语言是课堂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巧妙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可使教学顿时生辉。有一次在讲到西方文化礼仪时,我便成功地运用了一则“幽默”:一位外国友人去中国朋友家做客,进门时看见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听了,谦虚地说:“哪里,哪里。”翻译直译:“Where, where!”外国友人一听,回答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孩子们一听,都乐开了花。同时也懂得了在西方国家,有人夸你时,应落落大方地回答“Thank you.” 在学习句型“How old are you?”时我还通过“笑话”告诉学生,国外女士不喜欢别人问她的年龄,所以这句话也不能随便问。这些“幽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各国风俗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认识美、辨别美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教学要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要倾注情感,让课堂,甚至教材乃至教学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教师的“教态美”和“语言美”在英语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英语的美妙。但是,一切教学的艺术性以科学性为基本原则,否则,再多的艺术性,技巧性的东西都将是无用的。也就是说,提升学生的兴趣一定要符合一定的原则,紧紧抓住提升学生兴趣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冯忠良,吴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二篇: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
论中学历史教学的语言艺术
郑州市第106中学 许书珍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手段,教师更是主要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交流,掌握一定的谈话技巧,让自己的语言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是每一个老师梦寐以求的事情。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会运用到多种教学方法,诸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每一种方法的成功都与语言密不可分。恰当合适的语言会很快将学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横生的语言会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对于历史教材,“我们应该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不能期望教材像一本畅销读物或者野史轶闻一样使学生兴趣盎然。”①(《历史学习方略》,张静等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第35页)也就是说,“历史教材不能引导学生对于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形成对于历史问题的直接兴趣。”②(《历史学习方略》,张静等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第35页)这就对历史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语言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很难调动起来。
《百家讲坛》栏目蜚声海内外,吸引了大批忠实的观众,一批专家学者更是通过《百家讲坛》红遍大江南北,像易中天教授、纪连海老师等,他们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历史讲的引人入胜,引发了人们的三国热、清史热,躲在历史帷幕后面的历史人物正是通过纪连海激情的语言、通过易中天风趣的讲述走进人们的视野。易中天教授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一家之言品三国。在易中天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了“韩信这小子是个待业青年”,“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周郎就是周帅哥”这样通俗的说法,这些通俗的语言让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一下子站到了现代人的面前,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易中天等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扎实的专业研究,也得益于他们向受众传达语言的方式,得益于他们的语言魅力。这给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以极大的启发,我们也应该用语言魅力征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喜学、乐学,陶醉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一、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用现代人最易接受的语言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中,这种方法随处可见。如关于空城计,他用了诸葛亮坐在城楼唱卡拉ok,打开城门开party这样的说法。他通俗的解释四两拨千斤,平民化现代化的语言迎合了现代人的口味,让枯燥乏味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古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与现代人有太大的差距,这也导致许多人看不懂从而也不愿看历史著作,历史工作者的使命之一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当代人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通过自己精彩的语言,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古老的历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一点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讲到“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时,涉及到两个概念,即“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我原以为对于高一学生这两个概念已经不用多做解释了,但在测验时发现很多学生选择错误,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未真正理解这两个概念,因此也就无法正确选择。于是我就给他们进行通俗的解释,让他们明白所谓“商品输出”说白了就是卖东西给我们,像洋烟、洋火、洋碱、洋布、洋纱等等就属于列强对我们进行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就是列强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投资,这种投资有多种方式,如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修铁路,采矿等。这样一解释,学生便豁然开朗了。
二、吟诗赋词,用诗词歌赋让语言灵动优美、意境深远。
诗言志,歌抒情。从《诗经》开始,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大量的反映这个时代特点的诗歌。把这些诗歌运用到教学中去,无疑会为自己的语言增添一抹亮色。“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一语写尽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豪迈气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出了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惨状。“大江东去,浪淘尽,三国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我们展开一幅大气磅礴的三国画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既是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写照,又是对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的讽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对清朝政治黑暗环境压抑的抗议和呐喊„„在教学中,娴熟的引用诗词歌赋,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中感悟文史不分家,文化底蕴有助于历史学习,历史学习有助于理解文学的时代背景。
这里吟诗不是卖弄,而是为了辅助教学,是为了给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为讲授的内容画龙点睛。例如,毛泽东是开国领袖、一代伟人,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诗人、书法家、思想家,有什么语言能比得上引用他自己的作品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呢?在评述毛泽东时,我们就可以引用他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从中领略他的万丈豪情。大革命时期,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1925年)“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国共十年对峙,“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岗山》,1928年秋)“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1934年夏)长征途中,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解放战争即将胜利,他指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东欧一些国家发生动荡,毛泽东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
三、用对联工整语言,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情趣性 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它字面上对称,构思上独具匠心,音韵和谐,创造了如詩如画的意境和韵味,看上去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入木三分。如“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该联上联的“一个人”指民主战士闻一多,下联中的“一个人”指蒋介石,这副字同而义不同的回文字联,别具一格的表达了人们对民主的渴望,对独裁的抗争。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时人作对联曰:“这征税,那征税,除却菩萨都征税;英自由,美自由,只有国人不自由。”“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有屁无捐。”日本侵华时期,国人做对联一副:“感时溅泪,恨别惊心。”把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空出“花”、“鸟”两字,无字胜有字,表达了中国人对日本侵略造成国已不国的愤懑控诉。抗战胜利后,毛泽东指出:“国共合作的基础如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战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这里,毛泽东借用中山之言、国人之口,指出国共合作的基础和抗战胜利的原因。“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是对文革时期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历史写照。“借新帐还旧账帐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把对联引进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课堂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已发表于《中学政史地》2007年1月号
第三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样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审美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美育也成为时代的客观要求。何谓美育,它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地、有计划地进行美育教学.特别要抓住主阵地——优化课堂结构,渗透美育。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美育,促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所以美育也是小学生最易于和乐于接受的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渗透美育?如何能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快乐,从而感受美,欣赏美,让学生始终对英语保持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就英语课堂中如何渗透美育内容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是美的传播者
1、教师的语言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自然流畅的语调,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保证教学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发挥最佳的效能,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和英语语音语调。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和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太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
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除了口语流利外,还要学点洋腔洋调,注重语意与语境、语调与语速相结合。“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英语时,具有节奏感的语调,听起来像外国人特有的那种韵味会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语言的另一种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就会增强说英语的欲望。
语言要风趣,有幽默感。英语教师不应总板着面孔上课,这样学生就如芒刺在背。笑是感情激流的浪花,课堂里常有笑的细流在潜动。师生感情融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讲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语言要新鲜,青少年学生具有好奇好新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求活动。语言新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新的探求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语言要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爱迪生说过:“最能直接打动心灵的还是美。”自然美、人文美能打动学生心灵,教师优美的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
2、教师的教态美
要实现美育教学,首先要增强外语教师的审美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态度端庄大方、热情活泼,衣着美观得体,既可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愉悦,又为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美的氛围。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小英课本知识接近生活,情景性强,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百花园,犹如一个大舞台,老师与快乐的小朋友在舞台上尽情饰演着来自生活的角色。英语教师们必须集言语、表演、造型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全方位地给学生施加影响,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使英语课充满阳光!每当上课铃响,英语老师总是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并亲切地向学生问候:“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每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老师可微笑着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Good job!”然后点头致谢:“Thand you very much.”反之,则摇摇头或摆摆手并鼓励学生:“Try next time.”
3、教师的板书美
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是对教材的一种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要文字精练,一目了然,运用和谐的色彩,图形、表格等构图清晰。创造板书的形式美可以强化课堂教学效应。板书形式的美,顺应了学生喜新、好奇心理,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知,生发美的思索。科学实践证明,人对不同色彩的注意程度是截然不同的。色彩搭配合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单调的色彩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厌倦情绪。精心设计的色彩搭配、和谐美观的板面,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也是课堂美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时授课时我通常用黄色笔强调某一词,用同一色笔书写同一规律的知识。这种习惯有利于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学生是美的实践者
1、在音乐中欣赏美
音乐是最能直接感动人的艺术。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陶冶儿童的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就应该把音乐引入课堂。与音乐课堂教学相比较,可以发现这两门学科存在着许多共同点,如:听音、模仿、歌曲训练等。可见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它们也必然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教授根据课文内容重点编写的歌曲、韵文、小诗时、让学生边唱边跳,或边说边动,在优美的韵律中,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也因此较易为学生所掌握。比如教学英语数字时,可以借助“Ten Little Indians”来帮助他们掌握。
另外还借用一些熟悉的曲调(如“Two Tigers”等)让学生自编歌曲。伴着悦耳的音乐节奏吟诵感受音乐美,领悟语言的艺术特色,培养一定的欣赏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英文歌曲,在音乐美的熏陶中复习掌握新知识。
2、在环境中鉴赏美
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能让学生愉快地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一直认为英语教师应该有一个固定教室,有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让自己的教室变成美丽的“大花园”,用一些非常漂亮的图画配上简单易懂的英文说明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有意无意地看或者读,在美丽的图片的吸引下把英语单词和图画结合起来记忆,这样不仅记忆的效果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比如,在教pretty时,我特意用几盆可爱的鲜花布置了教室,还从家里拿来了一把小巧玲珑的伞,一些可爱的动物玩具,美丽的物品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就趁势问学生:Is it pretty?这样结合实物学单词效果是相当好的。再如,我在教授picture时,把很多美丽的照片贴在教室四周,学生兴致很高,于是抓住机会,问What is this ? It's a picture.然后师生问答,他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单词,还 美美地饱了一次眼福,这样的学习学生怎能不喜欢呢?另外,我也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美术作品,再配上合理的英文说明在教室进行展示,换一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这样,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富有情趣的氛围下去感受、去表达,使教学增添了活力,使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3、在教材中感悟美
走进英语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灵魂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知道了深受欧美人喜爱的hot dog, hamburger, salad, 学会了去McDonald’s吃快餐可以礼貌地说“May I have„?” 在得到帮助时不忘说声“Thank you!”给人造成麻烦时道声“Excuse me.”别人有困难时,主动询问“Can I help you?”别人诚心道歉时也不忘道声:“That’s OK.” 进别人房间要说“ May I come in ?”初次见面,要说 Nice to meet you.How do you do!这高尚的情操,美好的心灵,不正是教材的翻版吗?礼貌礼仪教育在英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礼仪修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道德。英国和中国文化虽然相却甚远,但也都是礼仪之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礼貌礼仪和言谈举止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一大任务。
4、在情景中感受美
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电化教育手段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情景中迅速排除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英语知识,这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在教学中,通过色彩、背景、音响效果等,通过学生的表演,真实地表现人物活动场景。表演者和观赏者都是审美的主体,都能从中感受和鉴赏美,学会创造美。教学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充分利用教具、体态语、动画等,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形象、富有感染的情境界中去,让学生直观感受美。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中美和趣味性的因素,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美育融于英语知识学习之中。比如每个单元的Story time,虽然它的趣味性、情景性比较强,但仅靠老师的语言描述仍是不够的,于是我就利用动画画面,录音带的音响效果等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感受。让学生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设不同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他们不仅锻炼了自己听说的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5、在活动中体验美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活动能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课堂里可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把单调的语言个体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个体,边听边做,边说边做,在发展听力、训练口语、培养创造性运用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比如在学水果、动物等名称时,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或边听边画;在学时间的表达时、让学生做一只钟的模型,边拔动时针分针边练习句型;在学习家庭成员名称时,让学生做一做指偶,互相玩一玩,猜一猜„„在这些活动中,会画会做的小朋友总是特别受到大家的注目,而其他孩子们从他们那儿既能学到如何用英语自由表达,又能欣赏优美的艺术品,得到了美的熏陶,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正蕴含于这一次次的教学活动中。
美无处不在。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有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进而创造出美,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第四篇:课堂教学中的“美”
课堂教学中的“美”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人类创造美表现美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美,创造美,展现美。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教学活动中,除了教学效果,“美”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追寻的目标。因为美好的事物能给师生的身心带来愉悦和享受,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美的熏陶,况且“美能启真,美能导善,美能怡情”。所以,美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最能撼动人心和最富教育性的力量。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美就像五颜六色的火柴棒,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激情,而且可以引燃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成功。所以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教育质量,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创造精彩而成功的课堂,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的美,充分挖掘和增添教学过程中美的因素,注重课堂教学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让课堂教学美起来!
一、教师的仪表美
讲究外在美、仪表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更受学生的喜爱,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美好的仪表有利于学生“亲其师”,所以说教师的外在仪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而且还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甚至影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教学效果,况且教师这种职业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仪表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会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的仪表包括教师的服饰、容貌、姿态、手势、发型、表情等方面。教师的衣着服饰最起码的要求是符合自己的身份并做到得体、大方、整洁。仪表不能造就一个人,却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增添教学的美感,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激情,更加精彩。
二、教师的人格美
教师的人格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质量和职业发展,还影响学生的道德品格和全面发展。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人格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对教师对学生甚至对教育事业的作用巨大。事实上,在教师的各种素质中,人格魅力无疑是核心,是教师的灵魂。根据《辞海》的解释,教师人格实际上是道德品质、知识素养和个性气质在教师身上的综合反映,它是教师在从事教学过程中,教育和教学才能相融合形成的气质、能力、道德、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
三、教学的语言美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逼真亲切、自然而充满情和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并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声调,以便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使之赏心悦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激励。教师要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特别是教学语言要精当,思路要清晰。抽象的知识用生动的事例、直观形象的语言,让学生在语言产生的视觉效应下唤起表象或产生联想和想象;点拨时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给学生一种似隐似现、若明若暗之感,使其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读题、谈话、讲解时语言要运用得体,快慢适度、突出知识的逻辑重音,字字清晰,声声入耳;讲话要有艺术效果,有幽默感,或开宗明义,或含蓄婉转,或说理比喻;讲解叙述时思路须正确清晰,辩驳论证时语言要简洁严密。
四、教学的内容美
教师要善于从教材里感受美,提炼美。如数学,如果从美学角度看,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们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如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和谐的美„„连美术上的比例美、节奏美都是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的应用。就圆周长公式C=2πr来说,它体现了圆周长和半径之间存在的一种简洁、绝妙、和谐的关系。它是数学家的心灵智慧所迸发出来的一种庄严、永恒和宏伟的美。知识本身潜在的美,是不会自发地起作用的,教师的任务在于挖掘美、渲染美。也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去揭示知识中包含的美、再造美,使原有的美更添色彩。
五、教学的过程美
教学过程的美首先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丰富的创造性。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多种心理能力的协同作用,实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交融,从而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主体部分的一定发展阶段精心安排“小高潮”,使学生兴奋、愉悦、深思、体味,在思维活动中,智力宝库得到有力开发,智慧花蕾悄然绽放。教学过程的美还指教学在动态中形成的具有美的特征的组合形式,即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这种结构是由教和学双边活动的协调统一所形成的。教学中的完整性、有序性、节奏性等等,都是和谐的教学过程结构的必备因素,也是其美的核心。
六、教学的情境美
情境式教学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而适宜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因此,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从各种媒体上搜集设计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资源,有时,一段优美的音乐,一首甜美的歌曲,一幅唯美的图片,一篇深邃的美文,或一个壮美的场景,都可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美丽情境。
七、教学的情感美
情感是教学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没有真挚、强烈的感情,就没有触动灵魂的教学。教师没有鲜明的爱憎,没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冲动,是不可能用他的语言去征服学生的。纵观课堂教学,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学生就像春天的鲜花,婷婷玉立,抖擞精神。而有的教师上课,课堂乌云密布,雷雨交加,学生就像暴风雨中的麦苗,趴在课桌上,无精打采。为什么同一个班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上课,学生的学习情绪迥然不同?这就是教学艺术,是教师调节情绪的艺术,是一种“阴转晴”的艺术。兴趣与爱好就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性与活动倾向性,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良好的情趣去学习他所学的东西,效果也特别好,可以说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勤学、巧学的内在动力,甚至师生之间的情感,给人的一生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八、课堂的气氛美
好的课堂气氛,令学生如浴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好的课堂气氛应是:有疑问——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有猜想——通过猜想,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求知的心理定势;有惊讶——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释疑学生的迷惘,轻轻点拨后茅塞顿开,心理惊叹不已,惊讶中有说不出的喜悦之情;有笑声——老师的课堂讲述要生动有趣,幽默诙谐,使得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有争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问题弄明白;有深思——在关键问题上教师要留出“空白”让学生探索;有联想——教师不要把课讲的过于通透,要留有空白,让学生联想,要透过有限去展现无限。
九、教学的节奏美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共同参与并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活动有着很强的运动规律和节奏。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所形成的起伏有致、张弛交错、快慢适宜、详略分明的教学节奏,会使教学节奏呈现出一种明快生动的韵律之美、流动之美,这种美利于学生学习和创造、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学节奏作为教学艺术的律动必须根据学科性质、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相适应的教学节奏;根据教学时间进展来确定教学节奏;运用教学语言来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控制教学节奏;根据大脑分工特点来调整教学节奏。唯此,教学节奏的美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减轻学生身体的劳累,唤起他们追求新知识的喜悦感进而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十、教学的互动美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为此,教学过程要从学生被动接受式的认知活动转向交互、对话与合作。教学中的互动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还包括师生与其他教学要素的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学习内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产生交互影响,达到共同发展。在教学互动中,双方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和方法,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融。教学中的互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美感。
十一、板书的艺术美
板书是教师在备课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发展学生智力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的桥梁和工具。好的板书不仅在内容上概括剖析,恰到好处,自成一体,浑若天成,而且在形式上因内容不同,重点不同,各具特色,结构精巧,妙趣横生。它以确切的科学性,指导学生学习,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堪称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好的板书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讲究艺术构思,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达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功效。板书艺术要做到:内容美——用字遣词准确无误,内容精炼,整体上线索分明,重点突出。形式美——布局合理,排列有序,条理清楚,具有立体美、对称美、奇异美、多样美、和谐美和造型美。书法美——字迹工整,一丝不苟,合乎规范,美观大方,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课堂教学既是师生一起体验美享受美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创造美展现美的活动。课堂教学处处充满着美,课堂教学之美,美在语言;美在形象;美在韵律;美在思辨;美在交流;美在有始有终;美在张弛有度;美在断续有致;美在雅俗共赏。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的艺术性和美感,引导每个学生从教材、教学、学习中发现美,寻找美,感受美并努力按照美的要求来设计和完善教学。为了做到课堂教学之美,教师需要“设计好起点”、“搭建好跳点”、“夯实好落点”、“调整好视点”、“选择好支点”、“控制好沸点”、“预留好空白点”。当教师以美的教学展示教学之美的时候,教学这种传递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人的体魄与智慧、塑造人的心灵的艺术,一定会被升华为美轮美奂的艺术中的艺术;当教师以自身的魅力和教学感染学生,让他们完全痴迷于其所创设的情景中时,那将是多么成功的教学,多么“美”的课堂啊!
第五篇:英语课堂中的教态和体态语言
英语课堂中的教态和体态语言
楚雄市前进中学
缪
楚
摘要:目的是让教师们了解在英语课堂中怎样做才是良好的教态和体态语言。英语课堂中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和素质,每位英语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深刻体会,配合课堂恰当使用,从而使英语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教态
身姿
手势
表情
目光
一、教态和体态语言的意义:
教师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态和体态体现教师的人格修养、气质和整体素质。教学信息和知识除了靠教师有声语言传递外,还要通过教态和体态等非语言因素辅助完成。教态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包括教师的仪容、风度、神色、情绪、表情等;体态语言指的是伴随语言教学的姿势或动作、手势和目光等,其运用频率很高,方式很多,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良好的教态和体态,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和表演能力都非常有利,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方面的能力都是必要的,在教育教学上都有很大的意义。
二、教态的原则和构成:
(一)教态的主要原则
知识水平与人格形象高度统一;生理素质、健康状况与文化修养统一;教学过程、步骤、方法和手段统一;视、听、动协调;适当模仿与 1 发自内心的体验一致以及教师个性与行为的整体育人效应统一。其基本要求如下:
1、着装整洁,端庄。
2、目光亲切,表情轻松,态度和蔼。
3、举止文雅,精神饱满。
4、面向全班学生,与学生视线交流的时间不低于60%。
5、善于用不同的眼光表情达意。
6、根据教学需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情感。
7、身姿、手势、一举一动都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喜爱、关心、信任和期待。
8、位移幅度和频率适中,并根据教学内容与演示、讲解、板书等活动协调。
9、各种动作从容、敏捷、准确。
10、没有不必要的动作,遇乱不急,受挫不躁。
(二)良好教态的基本构成:
1、服装:
教师的服饰会对学生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衣着要高雅大方,整齐干净,协调自然,美而不俗。教师的服饰体现了教师的风貌。服装色彩不要太艳,也不要太暗淡。教师不能穿奇装异服走进教室,更不能不修边幅。教师穿上新工艺装,应课前到教室一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哗然。
2、面部表情:(1)目光亲切,目视全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用眼神表示肯定、否定。要做到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
(2)含蓄地微笑,轻声笑,不要放声大笑。
(3)喜怒哀乐不宜表露太过,课堂上不能对学生有冷面孔、恶面孔面或淡漠面孔。
3、身姿
(1)进——走进教室上讲台时,胸部挻直,头部平正,端庄大方,温文尔雅,精神饱满,欢快而严肃,可亲可敬。无形的威风才能压得住课堂阵脚。
(2)站——站稳、挺直,手不乱放,腿不乱抖,双手不撑讲台,也不插在裤兜里。
(3)位移——讲述、演示、板书、朗读、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应是一个流畅的动态过程:
A、讲述、演示时位移应适度,一般以讲台为中心,幅度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度。
B、板书(写、画)时,取笔、转身、移动、书写移行、收笔都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手臂长度和板书内容,确定起始线和往返线的高度和长度。
C、操作电教设备和教具时,开、关、暂停、张贴等动作都要求从容、敏捷、准确。
4、手势:(1)点——指点黑板上的词句或挂图上的物件,或向学生发出指令。
(2)划——比划,模拟再现空间形状和形式。
(3)压——表示缩短、挤压,两手手心相对挤;表示安静、暂停,两手手心向下压。
(4)抬——手心向上,示意学生齐声读或站立。
(5)挥——表示气愤、决心、果断、誓言时,一般采用圆弧形动作。
这些手势应该在柔慢中隐含刚劲、徐缓中渗透坚定。直线动作、圆弧动作、快动作、慢动作、大动作、小动作等随着教学整体发展而适度变化,并与语言、表情、身姿等有机配合。
三、体态语言的分类
在课堂上,教师的姿态要自然大方,切莫矫揉造作、故作姿态。大方、自然、得体、恰当的体态语言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知识讲解的效果,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根据英语教学的任务和作用,教学中老师常用的体态语言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身姿体态语
教师的身势和姿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好的印象会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因而教师要做到站姿端正、大方、稳健、挺直、精神饱满。点头或摇头时,幅度不宜过大,频率不宜过快,要与说话内容节奏协调,切忌摇头晃脑、探头探脑。讲课累了时,可以将重心移向一条腿,稍作 休息。身体切不要后仰或歪斜,更不要摇摇晃晃。讲课时,不要下意识地抖动双腿,也不要始终将双手撑在讲桌上或俯身在讲桌上。
(二)手势体态语:
以手势帮助说话是教师在课堂上必不可少的讲解手段。教师常用的手势体态语大致分为四类:
1、指示性体态语
教师运用事物或图画进行教学时,常结合手势语帮助提问。例如“What’s this?”(指近物)“What’s that?(指远物)这类手势语的特征是所指事物作为教学内容和目标,它的活动虽然简单,但也有特点:即所指对象必须为全班学生明了。
2、演示性体态语
此类手势语演示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如演示渐进语(progressive words),教师一边说“Every morning I get up at six.I brush my teeth.I wash my face„”,一边演示这些动作,然后过渡到师生齐说、分别演示,最后达到学生自说自演。教、学、演三者密切配合可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此类身势语需要提前设计,并需要一定的创意。
(三)表情体态语
表情是心灵的屏幕。它把师生双方复杂的内心活动像镜子一样地反映出来。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常规性表情,二是变化性表情。前一类要求教师做到和蔼、亲切、热情、开朗、面带微笑。教师的微笑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态势,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对学生不仅是一种鼓舞,还是一种督促,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变化性表情是指随教学内容而产生的喜、怒、哀、乐,随教学情境与学生发生的感情共鸣。这种表情可以使课堂效果丰富生动而充满活力和吸引力。
教师的表情变化要适度,不能过分夸张,以避哗众取宠之嫌。教师的笑容应是含笑、微笑、轻声笑;不能捧腹大笑、嘻嘻哈哈或嘿嘿冷笑。教师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气地讲课。从心理健康的观点来考虑,教师应把学生惧怕权威、缺乏自信或自卑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要创造一种谅解和宽容的气氛,不仅允许而且鼓励学生自我提高、自我表现,以利于培养创造性。
(四)目光体态语:
眼睛为心灵之窗。教学的高层次是心灵的交流与和谐。教师的眼神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严肃、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
讲课时,教师要尽量扩大目光的视区,始终把全班学生置于自己的视幅内。要用广角度的环视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关注。要注意用眼神交流来组织教学、捕捉反馈信息。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点视。例如,对听课认真、思想活跃、回答问题正确无误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并伴有点头动作;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学生可投去制止的目光并拌有摇头动作;对于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可以投去鼓励的目光。教师要始终保持目光明亮、神采奕奕。丰富明快的眼神能使口语表达生动传神。教师切忌眼神暗淡无光、昏昏欲睡;切忌双目望着天花板、望着讲义或 窗外;切忌视角频繁更换、飘忽不定,以免给学生心不在焉的感觉。
综上所述,英语课堂中的教态和体态语言是英语教师必备的技能和素质,每位英语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深刻体会,配合课堂恰当使用,从而使英语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姓名:缪 楚
出生年月:1973年12月25日 性别:女 籍贯:云南楚雄 民族:汉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市紫溪镇前进中学 学历:云南省师范大学英语系 邮编:675008 电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