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把握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把握
摘
要
讲授法是学生系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方法,发现法则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二者在教学中既各有特点,又相互统一。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因为把握不好二者的“度”而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讲授法运用的“度”过大时,会缩小学生的音乐视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发现法运用的“度”过大时,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而与授课内容发生偏差,影响音乐教学质量。若两种方法运用都不到位时,则会使音乐课堂变得无序又无实。因而,把握好两者间的度对课堂音乐教学极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的运用,探讨在直接讲授和引导发现过程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而真正把握好小学音乐教学的讲授法与发现法之间的“度”,是把“授鱼”过度为“授渔”的关键。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讲授法
发现法
程度把握
Abstract
The lecture meth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of the law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students access to knowledge, both in teaching and found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unified with each other.However, in practice, because the “degree” to grasp both bad and affect the quality of music teaching: lecture method the use of the “degree” is too large, it will reduce the student's musical vision, limi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Discovery Method use the “degree” is too large, will lead to students' thinking too divergent and lectures deviations occu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music teaching.The use of two methods are not in place, then make the music classes had no specific disorder.Thus, grasp good between the degree of classroom music teaching is extremely importan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use of music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 and “found” to explore how to grasp the “degree” in the direct teaching and guided discovery process.Truly grasp the “degree”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lecture method and the discovery method, “Give a fish” excessive “Give fishing method” key.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Discovery method
Degree of confidence
绪
论
自从我国的学堂开设以来,教学法就随之悄然而生,在课堂上,教与学相辅相成的,没有纯粹的教,也没有纯粹的学,教服务于学,学服从于教,我们常说,“取之有度,用之有度”,在教学法的运用上也是如此的,我们要学着如何把握各种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的度的问题,使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法能真正发挥其最佳的效果。
在音乐教育领域,随着20世纪末美育写入国家教育方针,学校音乐教育逐步受到重视,如今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尤其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法的运用上更是各具特色。每个音乐教师都从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然而,也有很多音乐教师在选择教学法时,常常从自身的角度来设计课堂教学,而忽略学生的真正需要,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教学上的真理。本文立足于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的运用,以“授鱼”与“授渔”的比喻形式来探讨在直接讲授和引导发现过程中如何把握“度”的问题。讲授法的度过大时,则缩小了学生的音乐视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违背了音乐教学的宗旨;发现法的度过大时,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容易与授课内容发生很大的偏差,从而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两者运用时把握的度过于小时,均会使音乐课堂变得无序又无实。
文章是以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中结合使用讲授法和发现法为前提,而展开探讨这两种教学法在使用时如何把握两者间的度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案例和实践调查提出解决方法,使两种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结合使用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讲授给予后得“鱼”,在引导发现后有“渔”。真正把握好小学音乐教学的讲授法与发现法之间的度,是“授鱼”与“授渔”能否达到最佳的关键。
论文主要分为绪论、主题概述及重要性、主题弊端、解决方法、结语五部分,部分间以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引用例证的方式进行论述。整体包含部分,部分组成整体,通过清晰的结构框架,站在主客观的立场,结合实际情况和统计信息,相对全面地展开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把握的探讨和研究,及拟定如何更好处理两者关系的方法。
一、讲授法与发现法是小学音乐教育中主要的教学法
讲授法和发现法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但两者的含义和在课堂中的功能都各自不同,单独运用和结合运用的程度也因课堂进度、授课内容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讲授法与发现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种教学法结合运用时产生的教学效果是呈正增长的,然而两者之度的把握对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讲授法与发现法的概念及意义
1、讲授法的概念及意义 顾名思义,讲授法是施教者通过口头语言向受教者传达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方法之一。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够使施教者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讲内容,能够使受教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较系统的知识,这种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施教者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1。从古代的讲堂至今天的学校,讲授法一直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管是任何学科,在课堂上使用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传授知识给学生,学生以其自身的条件反射来接收教师的讯息。讲授法包含讲解、讲演、讲述三种形式。讲解是通过解释、剖析去传授知识,运用讲解重在解释,是书面语言所不可及的,就是要讲明“书不可传者”。讲演是以言说的途径来讲授知识,这种途径要求教师要有吸引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感染学生的魅力。讲述是通过叙述来讲授知识,多用在某个知识点的来源发展或分析某个有一定发展历程的教材等○2。小学音乐课堂的讲授法来源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借鉴和模仿,同时又结合了音乐学科的特色,在运用的程度上也愈来愈完善。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考虑到学生年龄的问题,讲授的量和时间要适当, 学生处于初级的学习阶段,思维方式较简单且逻辑性较差,教师对学生的讲授不应以繁杂的理论来灌输,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解决方法。
2、发现法的概念及意义
发现法被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 ?布鲁纳(Jerome ?S ?Bruner,1915-)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定义为一种严格意义的教学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从而获得原理。发现法就其思想渊源说,是个古老的方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尔》中作过这样的表达:“至于我,我不是想教爱弥尔几何的,相反地要由他来教我,由我寻找那些关系,而他则发现那些关系,因为我在寻找那些关系时,采用了使他能够发现那些关系的方法。”○3
发现法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程度是有限制的,因为小学一般分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的学生平均年龄相差一到两岁,他们的智力和理解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发现法是要求教师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来灵活运用的教学法。在音乐学科上,音乐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难懂和枯燥乏味的,对于小学四年级以下的学生,教师讲授得少一些,引导发现的度就稍大一些;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就可适当的调大讲授的度,也适当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如,教师在讲解歌唱的声音位置时,四年级以下的学生则应多训练和体会;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在通过较全面的讲授后进行训练,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得到更正确的理解。
(二)讲授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大卫?奥苏伯尔(David Ausubel)曾说过:“学生获取大量整体的学科知识,主要是通过有意义接受学习、设计适当的教材和讲授教学实现的。”从讲授法的含义及其运用的发展来看,它在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是不可取代的。教师的讲授能以直接、通俗化的方式将音乐理论知识的繁杂变成具体形象的话语让学生理解,在一节小学的音乐课,即便教师使用多媒体等设备来教学,其基本的链接和贯穿始终是由讲授来完成的,它具有简捷和高效的优点。
讲授法运用的把握则是体现讲授法重要性的关键,然而,运用的把握却是很有讲究的。针对小学生的年龄不
一、个性差异,讲授的内容既要照顾到音乐理解能力较好或较差的学生,也要照顾到班上绝大多数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讲授就要讲授得通俗一些,简单一些,幽默一些。讲授的度的把握就好比一个渐强记号一样,学生的年龄越小,讲授的度就变小,反之,则讲授的度就增大。比如,教唱歌曲《小燕子》时,音乐教师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灵活使用讲授法,给三年级以下(含三年级)的学生讲授小燕子的外形和生活环境,向学生传达小燕子的美好形象,使学生在演唱时更容易达到情感表达的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多讲授歌曲的寓意,给学生对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发现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法虽然在音乐教学中需要讲授法的配合,但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使学生对以学习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的音乐课堂上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来拓展音乐知识,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并给学生创造和发现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规定的主题和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接收和学习音乐知识的能力和效率。比如,教师为了使学生准确认识唱名Do、Re、Mi、Fa、Sol、La、Si时,可选择发现法进行引导教学,利用柯尔文手势来组织学生参与认识唱名游戏,简单的动作,有趣的形式,最终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
二、讲授法与发现法在运用中度之把握的意义
“讲授法”与“发现法”在实际运用中是互补的,主辅相间,“授鱼”与“授渔”的度均不可过,也不可不足,讲授过度则是累赘,讲授不足则是遗漏;引导发现过度则是多余,引导发现不足则是有头无尾。倘若两种教学法的运用过度或不足,就会给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带来不利的因素,形成一定的弊端。
(一)讲授法的运用不当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的弊端
讲授法固然很重要,但教师讲授的量切不可泛滥。小学的音乐课堂是多变的,单一简洁或过于繁杂深入讲授教学是不利于营造美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师一味地“授学生以鱼”,容易使他们形成依赖和等待心理,依赖老师的精心准备,等待老师给出更合理的解释,最终却忘记怎样思考,怎样主动,怎样独立,而一脱离教师的讲授,就像离开水的鱼儿,结果就是不能存活。
一方面,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的量过大时则会形成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或昏昏欲睡,或开小差的课堂氛围,从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如在实际的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为追求教学语言的专业性,在歌曲教学的导入环节中以理论性极强和涉及歌曲演唱的各种细节的讲解来引入,规范中略显死板和生硬,学生对于这样的导入是具有反抗心理的。相反,讲授的量过小,课堂的内容又显得无实。教师不能为了赶教学进度,而在以讲授为主的环节一两句带过,对理论指导的基础铺垫草草了事也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讲授的程度过于深入时,使学生本可以经过独立思考而学到的知识,却是以灌输来完成,学生以接受来代替思考,从而会有碍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即使他们在教师的讲授下学会了某些音乐知识,但是课后会很快忘记,更谈不上让他们熟能生巧和灵活运用了。如当教师跟学生解释什么是音符的时值时,讲授了具体含义之外,又深入到关于音符时值的重要性和意义,并直接通过课件来展示音符时值在音乐中的运用和表现,而没有给学生亲身体会如何在表现音乐体会音符的时值,这种来得太轻易的“鱼”,学生“吃”了就算了,不会去摸索“鱼”的来路,更不会在“吃鱼”后主动学习“渔”了。
(二)发现法的运用不当给小学音乐课堂带来的弊端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发现法的运用不当会使课堂变得无序,教学耗时,学生没有耐性,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消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动力。发现法的运用不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引导发现范围的宽与窄。教师的引导发现范围过于宽时,容易脱离主题,导致主次不分,不能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也难以达成教学目标;而相反,教师的引导发现的范围过于窄时,容易把简单的内容复杂化,使学生的思维逻辑混乱,从而导致产生学生厌学的心理,磨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比如, 一节音乐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唱维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维族民歌的特点和韵味有更深的体会,引导学生通过具有维族特色的舞蹈动作(抖肩膀、抖脖子等)来感受,这本该是好的引导发现,但有些音乐教师把控不住引导发现范围的宽与窄,就在这个环节中组织学生学起维族舞蹈,并给整段歌曲编舞,从而忽略了细致的教唱环节,甚至最终没完成教会学生唱的任务课堂就结束了。另一方面是引导发现收和放的把握。很多小学音乐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自以为是地把学生的表现做了详细的部署和安排,其实,音乐课堂很多教学细节是不可预知的。尤其在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时,教师只能有基本的思路,不能完全把学生固定在某个范围内不放手,试图通过个人的意志来规定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成为教师授课的工具,随心所欲地操控,这样就完全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不利于音乐教与学的长远发展。而有些小学音乐教师则在引导发现时完全放手,给学生过多的时间和过大的空间去自由发挥。如,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在创造环节中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来创编动作来表演时,没有拟定一个大致的方向或主题,让学生盲目地创设。大部分小学生还没有自主完成某个音乐知识点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完成一个没有明确主题和教师指导的创造任务是很有难度的,从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音乐课堂变得乏味无趣。
(三)两者结合运用之度把握不当时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弊端
讲授法与发现法在小学音乐课堂的结合运用固然比单独使用的效果来得更明显一些,但两者之度的把握不当时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不利于形成有条不紊的课堂教学秩序。讲授法和发现法是音乐教学的两种手段,音乐教师讲授的时间较长时,学生中则会出现坐立不安、注意力分散等情况,当小学生感觉不自在时就开始躁动,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紧要的事,或吵闹,或睡觉,这就有违音乐课堂所追求的活跃的学习气氛和环境,从而对教学进度和教学秩序产生不良影响。比如,音乐教师在教唱歌曲《小星星》时,简单而优美的旋律,学生很快可以学会,但有些音乐教师习惯于在教歌前给学生做一大篇幅的讲说,从简单的音乐知识谈到太空深处的奥秘,并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地理知识的问题,拖拽了教学进度,容易使学生分神,最终会影响课堂秩序。
第二,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讲授内容多而细致时,往往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较复杂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望而却步,不能主动攻克难题。引导发现的教学环节耗时过长,学生会产生疲惫感,从而降低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欲望,也使依靠想象的创造力处于一个不佳的状态。比如,一些音乐教师在教学吸气的知识时,讲授闻鲜花吸气和惊吓状吸气的细节,详细的讲授后进行练习,再选择发现法让每个学生用一样事物来形容吸足气的状态,并持续做长音练习,这样既单一又耗时,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营造唯美的音乐课堂。音乐的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各自的立场,但教与学不是分别孤立存在的,而是密不可分的。倘若教师的讲授像流水线般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学生的学只能是被动的,预设的师生对话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这样会逐渐拉远师生的关系。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又怎能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授和引导的知识,这就很难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难营造唯美的音乐课堂。比如,在一些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对音乐的理解有些固执,讲解歌曲《摇篮曲》的意境时,规定歌曲只有一种的画面感,不能有另外的解读,这样使讲授的张弛度上显得过于局限,使接下来发现法的引导发现环节调动不起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影响了师生间默契配合的关系的培养,也达不成音乐课堂美的追求。
(四)两者结合运用之度的准确把握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的益处 讲授法和发现法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法,讲授的发展趋势是引导发现,引导发现的质的升华离不开讲授的量的积累,两者既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准确把握能产生的益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两种教学法的结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讲授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则需要适当的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寻找和发现正解的过程中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比如,音乐教师采用歌曲《侗家儿童多欢乐》进行律动教学,选择讲授法,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知识简单化、幽默化,讲授的同时要让学生做一定的辅助练习;然后选择发现法进行引导,把学生分组,以比赛的形式来学习侗家舞蹈动作,跟着音乐做律动练习,无形中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用于指导音乐技能的能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一些较理论性的音乐知识单凭语言的讲授是不能让学生完全领悟的,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要求教师要通过一些引导发现的互动、游戏等形式来让学生切身体会音乐技能的学习。比如,音乐教师在给学生讲授节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把四分、八分、十六分节奏分别比喻成学生们最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中的羊村长、懒羊羊、喜羊羊行走的速度,顿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后选择发现法,通过引导,让学生选择《喜羊羊》中自己喜爱的角色来表现所学的节奏型,让学生经过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后,理解一些节奏型的时值和具体表现。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良好习惯。在生动形象的讲授后紧接着引导发现的创新游戏环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音乐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教学,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良好习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比如,音乐教师在给学生上以练习节奏为主的音乐综合课时,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塑料罐、球、笔等)来充当节奏乐器,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节奏无处不在,并通过讲授说明,走、跳、跑、说话、吃饭等日常动作都是有节奏元素的,后让学生在课后观察身边与节奏相关的现象,并进行组织,在下次课堂中表现出来,无形中慢慢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习惯。
三、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准确把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授鱼”是“授渔”的充分准备和前提条件,“授渔”是“授鱼”的目的,协调和兼顾好“授鱼”与“授渔”的关系是准确把握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关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讲授法与发现法的度的把握是没有硬性规定的,但要适当把握两种方法的度,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者度的把握的基本要求
1、以课前准备为基点
音乐教师在授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教材的选择、教案的拟定、课件的设计等,这都是音乐课前最基本的准备,只有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才更充实,“授鱼”的量才有更好的积累,因此以课前准备为基点是“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把握的基本要求之一。如,在教唱广西民歌《渔家姑娘在海边》时,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所教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背景教学中选择讲授的方式,在歌曲中出现较难的节奏和装饰音的演唱,教师应选择发现法来创设游戏环节引导学生在快乐中解决重难点。
2、以随机应变为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不能预知的,教师不能限定学生的想象空间,而应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当遇到学生问到比较无厘头的问题,或是学生钻牛角尖时,教师则要通过随机应变的能力,用通俗易懂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让课堂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因此,以随机应变为手段是把握“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另一基本要求。如音乐教师在课堂中设问:“请问有没有同学知道贝多芬呢”,当学生没有反应时,教师不要鲁莽地点学生回答,否则会出现较尴尬的课堂气氛,而应通过讲授法与发现法给予学生一些提示和引导,等到有学生跃跃欲试时再点名回答,这样随机应变的教学方式会更有效。
3、以有效互动为关键
“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的正确把握应以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为关键,适当的语言、演唱、舞蹈上的互动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讲授法只是通过语言传授知识给学生,但我们常说“言传身教”,传授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采取“发现法”来引导学生参与表现音乐。然而传授的量要精练、简洁,以重点带一般,并在讲授重点后紧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其重要性,从而实现了两者之度的很好把握。在音乐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关键因素,也是讲授法与发现法得以有效运用的体现。如,当音乐教师在教唱《山歌好比春江水》时,应将课堂还原于生活,再现对歌场景,师生对歌与学生间对歌相结合, 通过对歌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在这过程中让学生能从讲授理解后的学唱到引导发现后的体验山歌对唱,让学生在有效的互动中真正体验对歌的乐趣,巩固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两者度的把握的统筹兼顾
1、教学时间的控制
音乐教师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智力等因素来把握讲授的时间,对年龄越小的学生讲授的时间就应稍短一些,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然而把“讲授法”与“发现法”相间穿插运用,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是效果甚佳的。如在一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中,音乐教师给六年级学生进行音阶练习时,不应花费太多的时间,把音阶的理论含义讲得过于细致深入,运用讲授法把理论知识点到为止即可,然后更多的利用发现法来引导学生做一些音阶的模唱和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歌曲中,体会和发现音阶练习与歌唱的关系,从而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达到省时有效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简洁化
音乐教学内容的简洁对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较好拿捏“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是有直接关联性的,内容的简单明了,板书的整洁美观,学生一目了然,一听便懂,这不仅可以缩短讲授的时间和讲授的量,还能给发现法的引导更大的更自由的空间。比如,教师在音高位置教学中,让学生辨别G音在高音谱表中所在位置,教师需讲授的内容包括高音谱号、G音的唱名等,学生明确后,运用发现法引导学生做“动手比一比”游戏,让学生在白纸上画五线谱,再标上高音谱号,后用手指出G音的位置。繁杂的内容简洁化,平淡的课堂活跃化,这无疑是“讲授法”与“发现法”运用之度的把握的效果。
3、教学形式的新颖化
新颖的授课形式对于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而言的极为重要的一方面,同样的学习任务和内容,采取创新的有趣的授课形式,会更得到学生的喜爱和积极参与,然而,讲授的新颖是需要与引导发现的新颖相结合的,这个结合的度则是灵活的,没有硬性规定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在引导发现环节,运用钢琴或虚拟键盘跟学生玩一些声音游戏,以创新的方式结合讲授法和发现法来引导学生。比如:对音高的感受,教师通过简短的讲授后,在琴上用缓慢的速度和宽舒的节奏弹出大字二组的一个旋律片断,再在小字三组用快速和密集的节奏型弹出一个旋律片断,引导学生从动物的形态或人的心情等方面进行联想、想象,这时,学生能体会到两组旋律片段的对比,后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动作或表情来表现。这样既活跃课堂的氛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演能力和敏锐的音高感受力。
(三)两者度的把握的考虑因素
1、总体的教学进度
正确把握讲授法与发现法的度,必须考虑总体的教学进度,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照顾到有音乐天赋的学生。总体的教学进度较慢时则要以讲授多一点,总体进度较快时就以引导发现多一点,平衡各个班级的进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到的音乐知识是持平的。如在节奏训练环节中,附点、切分等节奏型,对小学生来说是较难的,教师应选择讲授法以简洁、具象化来讲解,再选择发现法来引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来表现节奏。教师不能因为班上部分学生已学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快速地进入另一个教学环节,应以全班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为准,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的教学进度。
2、学生的接受程度
每个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上的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以因材施教的讲授和引导发现方式针对学生程度不一的问题来教学,充分发挥讲授法的作用,也使发现法的效果得到体现。如在音乐教学中,在讲授附点节奏的时值和准确表现时,教师不应使用过于专业和理论化的方式来表达,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使用符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年龄特点的教学语言来讲学。针对接受程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课后的节奏练习作业,运用发现法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某个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等)走路的节奏;针对接受程度较慢的学生,可在课堂中运用讲授法来简单明了的讲解,再运用发现法来创设节奏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拍手、踏步等动作来练习、巩固,从而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课堂的学习内容。
3、师生间的默契度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问答或游戏时,应善于观察课堂的细节,学生在互动时的状态和情绪怎么样,互动的效果如何,这也就要求师生间应培养的默契度,通过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就能更准确地进行讲授和引导发现,也能准确地把握讲授和引导发现的度。如,在学习歌曲《大海啊故乡》时,教师应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后在引导学生叙述发生在自己身边与歌曲贴切的故事,通过师生与学生间彼此交流。在创造故事环节中,教师不能框定学生该如何想象和创作,而应通过多次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潜移默化中形成善于与教师互动的习惯,从而提高师生间的默契度。
坚持“教”服务于“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支持者、辅助者及合作者,使讲授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有效地转化为发现法的“质”。并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与小学的音乐实际课堂融会贯通,即可恰到好处地拿捏“讲授法”与“发现法”运用的度,使遨游在音乐海洋里的孩子既得到“鱼”也学到“渔”。
结
语
讲授法与发现法之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把握的这一探讨,是针对当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法运用中出现的一些弊端。“授鱼”与“授渔”是对“讲授法”与“发现法”的具象化解读,“授鱼”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获得知识,“授渔”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本文较全面的探讨两种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运用,透析两种教学法分别运用和结合运用时的优缺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分析、讨论和研究,针对缺点提出解决方法。“讲授法”与“发现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恰当,既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也有利于小学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丹.音乐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2]尹红.音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2版
[3]杨燕迪.音乐学新论 ——音乐学的学科领域与研究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4]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 [5]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第1版
[6]贝内特?雷默<美>.熊 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
[7]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Wolfgang Mastnak).音乐教育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8]印滢斐.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介入[J].中国音乐教育.2011年第6期.33-36.[9]杨文立.让音乐课堂“减负”[J].中国音乐教育.2010年第3期.25-26.[10]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6月 [11]百科文库.讲授法与发现法的比较
注释: [1]陈玉丹:《音乐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6页 [2]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2011年6月《中国教育学刊》 [3]百科文库:《讲授法与发现法的比较》
第二篇: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现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新时代的课堂教学,需要配套新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打好基础。本文主要提出了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倡导用发现法这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培养学生学会协作学习,乐于交往的精神,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本文主要就发现法的来源、培养目标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提出教学还应当强调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关键词:发现法 能力 探索
学习
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无定法、教必有规”,这句话告诉我们教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有以语言文字为媒介传递知识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有以实物为媒介,培养实际技能,操作能力等功能的演示实验法;有以问题作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所要掌握知识的发现教学法。本文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倡导“发现法”,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人.。
一、“发现法”教学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在《教育过程》艺术中就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新看法,他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此时的解决方法可能不适合彼时的问题,而且遇到的问题也不会是一样的。因此,教学应当强调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他认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应当包括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从教学角度看,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创设诱人的知识情境和创造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放手让他们独立工作,自行发现问题,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尽量发展学生认识的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研究、探讨和创造。
二、“发现法”的功能目标
1、提高学生发现、创新学习的能力;
2、提高学生计划、实施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提高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
三、“发现法”在具体教学中应用实例
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了发现法,但我认为,发现法主要运用于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为此,本文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例一:“圆的周长”的教学 教学过程:
1、课前或课间休息中,教师可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关于“圆”的配乐介绍:
古代人们认为天的形状是圆的,地的形状是方的;天能主宰万物,故称天为圆宰,以后还把大地连称为天圆的地方,而用圆颅方趾作为人类的代称,古钱币——孔方兄;我国北京的天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场所,天坛内的丘坛、祈年殿等都是圆形建筑。
人们总是把美好的愿望、美好的事件与圆连在一起:实现了理想叫圆梦,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叫圆满完成任务。还有像破镜重圆、花好月圆,若一个人很聪明则说他“圆通”等。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圆形的物品(让学生自己说他身边的圆形物品)。
2、教师主导
以提问的形式组织学生复习正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大小与正方形边长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S=4a,并说明对于正方形始终有S/a=4,不论正方形是大还是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是关于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鼓动学生动脑筋向教师提问有关圆的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在教师指导下把问题归类整理成子问题:(l)怎样画圆,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什么是圆的周长?(3)怎样测量圆的周长?(4)圆的周长与哪些因素(或量)有关?(5)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时便可补充完课题“圆的周长”。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三到六个学生一组)讨论,首先小组讨论结果在班上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体讨论,提出猜想或假设并提出验证方案。
4、提供给学生仪器器材:碗、杯、盘等,让学生用自备的软尺、直尺、棉线等测量碗、杯、盘的周长、直径。在学生动手测量中,教师应巡回检查,帮助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
5、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实验测量结果;小组代表操作演示、口头汇报交流合作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动画展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及介绍祖冲之。动画应起到使学生加深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的作用。
6、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处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例子来加强巩固新获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的新知识内容有机地串、并联在原有的知识网上,形成框架图示,即整体轮廓,最后通过音乐课件展示这节课的中心内容:圆的周长的定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及圆周率的意义,告诉学生以后还会学到圆的面积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布置作业,结束课题的探究。例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 教学过程:
开始先让学生各拿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折叠,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由一个直角和两个半个直角组成的。随后让学生拿一张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剪开,再试试能不能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学生很快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2个直角,因为一个长方形有4个直角,而剪成的两个三角形是完全相等的。教师还收集了一些等边三角形容器。儿童发现可以把6个这样的容器拼成一个新的图形。而且可以把三个拼在一起立在桌子上(右图)。这说明每个角(根据已学的图形的对称很快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等于2个直角的三分之一。这再一次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2个直角。
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能不能发现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教师建议学生各画几个不同的三角形,给每个角标上号。有的学生折叠三个角,使它们对在一起;有的学生撕开三个角,把它们拼在一起。他们发现拼成的 角的边形成一条直线。有些学生试图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有不等于2个直角的。
最后教师建议,在一个球面上画一个三角形。学生很高兴地发现,在球面上画的三角形有些内角和是2个直角,还有一些却大于2个直角。由此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采用“探索发现法”,对学生、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而言,在课前要花费许多时间钻研教材、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需要思考许多问题以备课堂上处理学生的提问等。另外需要指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具体使用发现法时,应该注意:
1、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能把“探索发现法”和“讲授法”完全割裂开来,甚至把它们对立看待。在探索发现法教学中,同样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画龙点睛的暗示、启发、引导和监控。例如:例一中,为探究圆的周长及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在上课之初复习回顾正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与边长的关系,即属于暗示、启发性的复习讲解,目的也是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的探询和知识的“顺化”。所以“探索发现法”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提出课题,提供材料,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发现问题、学会提出问题,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能盲目认为“探索发现法应全是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师应始终清楚,不论什么教学方法,教师都担负着主导作用,应把学生“领进门”并诱导、启发学生去积极“修行”,真正让学生学会发现并学习。
2、教学中,教师应设法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求知欲,让他们体验到探索发现成功的喜悦、作“第一”发现者的美妙感觉。教师实施“探索发现法”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探究的舞台,提供表现的机会(合作的机会、讨论的机会、发言的机会等),还应设法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很深很牢的印象:即他们是有能力学好这门课的,他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3、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应包含:尽力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们的好奇心。正如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经说:“每个人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着好奇和敬畏。”所以尊重学生,就是多给学生一分自信,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热爱科学、迷恋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索发现教学法,为保证学生能有较大的收益,教室中学生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左右。若学生人数太多,则可能有部分学生因教师“太忙”而受到“冷落”,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探索发现法应是小班授课制。
总之,要想学生在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知识方面有优秀的表现,就需要那些懂得探寻方法的优秀老师的帮助。教师们仅仅理解科学内容、掌握科学知识是不够的,好的教师总能够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解决,并从解决问题中获得新知识,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的观念,使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科学探究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探究获得新知,最终实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第三篇:“引导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
“引导发现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尝试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新一轮课程的改革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们数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及观念的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开展数学教学改革的实验与探索,创造出了许多生动活泼、各具特色、效果优良的教学方法。其中“引导发现法”操作程序自然合理,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同时也能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用性强。下面就我所探索与尝试的“引导发现法”总结,供同仁参考,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模式简介
“引导发现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探索、发现数学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或策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引导着、促进者;学生是探索者、发现者。
二、适用范围
“引导发现法”主要适用于下列教材内容:
1、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新知识不太难时,可用推理发现新知。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等。
2、某些教材概念较多,但又不太困难,教师可以出示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寻求正确答案。如圆的有关性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
3、某些知识容易混淆,教师可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比较,再通过教师点拨,找出各自的解答规律。如同底数幂的乘法,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等。
4、从直观及实物操作入手,教师指导操作过程,让学生边做边想,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函数图像的平移问题等。
三、操作程序
“引导发现法”一般有下列程序操作完成: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拟定计划——验证假说——总结提高
1、提出问题
“疑虑,思之始,学之始”。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或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建立假说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把教材的新内容与以往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而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些认识,本节课可能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可能与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很可能用哪种方法或途径来解决等一连串的问题。
3、拟定计划
当学生通过联想、猜测,对解决新知识的方法有了一种“我认为这样做”或“我认为可能这样做”的想法后,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应向学生指明探索方向,控制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又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交换意见,造成创造性的气氛,以促进他们的愿望才能积极活跃起来。
4、验证假说
这一阶段极其重要,当学生对解决新知识的途径有了初步的思路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想“试一试”,此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尝试练习或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对照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当他发现自己的思路、认识或方法与正确结论相吻合时,对自己便充满了自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不断探索问题的勇气和决心。
5、总结提高
师生共同参与或由教师总结知识内容,概括思想方法,抽取知识要点,解题类型、方法、技巧,强化应注意或忽视的问题,加深学生影响,使个别学生零散的意识统一起来,达成共识,回扣知识目标。
四、注意事项
1、教师在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要求。把教材内容划分为一个一个的“发现过程”,并制定出包括知识、能力、思想教育在内的教学目的及要求。
2、严密组织教材,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
3、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发现学习的情境。教师要保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发现学习,要尊重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创造发现。
4、必须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若让学生发现全部内容,象科学家发现那样来要求学生,就很可能把教学引向歪路。
5、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面向全体,不能只注重“优生”的发现。
第四篇: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解析
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发现法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生物学科本身特点所决定的,生物学知识是经过前人的观察、实验而总结和证实的。因此,中学生物教师在有意识地引导下,学生有目的地介入,在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自己的逻辑推导而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即发现法教学是值得我们尝试和研究的。本文试从发现法教学的层面,组织发现活动的基本原则,对发现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谈谈笔者的看法。发现法教学的层面在中学的生物教学中,依据生物知识的层次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发现法教学分为三个层面。.1 听课中的发现———第一层面这一层面是教师在叙述,演示教学中,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多适用于这一层面。例如我用常温实物投影仪演示蚯蚓运动的实验,同时演示蚯蚓体壁挂图,这时我再用提示语让学生自己发现出蚯蚓运动原理。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教学优点是:①它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知识的巩固率高。②培养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的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对全体学生的“覆盖面”不很大。在40~50名学生中,教师只能口头让全体学生去发现,然后只能让一名或几名学生说出发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学生可能不会去主动发现;此外,也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的技能。
1.2 教师控制下的发现———第二层面这一层面是教师控制下的发现法教学,即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作业,事前教师不告诉学生将有什么结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但发现的过程严格地置于教师的控制下,分段齐步前进,最后教师给每位学生的结论做出评价。例如发给每名学生一条活蚯蚓、玻璃板、甘油和马粪纸等物品,让学生观察蚯蚓在光滑面和粗糙面上运动的原理。这种发现法是由于研究的客体就在每名学生面前,而且都在自己处理的情境下进行,所以它的优点有:①学生接受和追求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信息量较充足。②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感到求知的乐趣。③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技能,补充了第一层面教学的不足。④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充实,能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一层面多适用于初、高中生物的观察、实验课的教学。
1.3 教师指导下的独立发现教学法———第三层面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是“高档次”的,探索的内容比较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很少讲述,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发现和获取教师安排的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组组合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认知理论在教学中的集中产物,它比控制下的发现法又高级一步。为了培养具有发明创造的人才,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发展学生对待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探索态度,掌握科学地研究方法。这也正是实施素质教育在生物学科中的真正体现。例如,高中生物中有关“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知识的比较教学,我把学生组织进实验室。发给学生两种细胞分裂的装片,让他们自己操作、观察、比较、分析和总结。然后学生书面绘制出两种细胞分裂类型的比较图。这样学生通过独立发现、得出课本上没有给出的结论,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①能更好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发展创造力。学生有了发现结果,还能自我产生成功感和赞誉感,从而持续产生学习的动机。②能引导学生掌握沿着科学的逻辑思维路线去探索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能锻炼思维,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③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这一层面的发现法教学适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组织发现活动的基本原则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发现活动,一般需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2.1 结合实际情况的原则中学生物课的周课时较少,在组织发现活动时要遵循“少占时,精安排、有结果”的原则。另外城市与农村中学的环境条件是制约开展组织发现活动的一个因素,所以,教学中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开展活动。2.2 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使学生分段活动,由浅入深,由主动因素少向主动因素多过渡,由动手和思维量少向动手和思维量多过渡。通过简略分析看出,教师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学生的发现活动,能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实践中,我发现确实如此。.3 教师指导的原则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发现法的成功与否是由学习目标,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三个因素决定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确定发现的具体目标,但是,题目必须由教师提出,而且教师不仅知道发现什么和怎样发现,还应知道学生的情况。无教师指导的发现活动必然导致时间的浪费或徒劳无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教师的指导是在备课时进行的。上课时,学生处于发现过程中,教师就应退守“二线”。也就是说,指导因素并未因退守而削弱,只是行为上的变化。备课时首先要确立发现的可能性。例如我在“生命起源”一节的教学中,针对本节知识难于由学生直接发现。因此,宏观上我多方面考虑,粗线条设计,并提供必要的资料,力求通过我的指导,使学生独立发现生命起源的背景及过程。from:生物学杂志1999.01 〖相关视频请到: 优质课视频观看〗 〖相关视频请到: 优质课视频观看〗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
正文:
导学案作为课程改革中的新生事物倍受关注,在一些地区通过推广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诸如“杜郎口模式”、“太谷模式”等先进典型。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减少教师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确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我市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也积极推进导学案的运用。但在这项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编制和运用导学案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加以思考、研究和改进。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理解导学案的意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实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套方案。教师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的预设,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阶梯和平台,以达到引领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目的。它的设计行为主体是教师,它的实施行为主体是学生。通过“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让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策略,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质疑问难、达标检测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遵循导学案的基本要求
一是吃透教材是基础。教材是学学习的媒介,导学案的编制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炼知识脉络,把握重点,研究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拓展提升点,找准关键,研究学法,探寻规律,深挖情感因素。二是要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与开发”。对导学案的编制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四是逐级生成讲实效。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状上升。
三、走出导学案的误区
误区之一:重学轻导,教师不敢讲授。
很多教师认为,导学就是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将学习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课堂上应该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尽量少讲,能让学生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能讲明白的教师决不讲。既然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应该越放越好,不需要指导和点拨,更不需要接受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有的教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而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有的领导在培训教师时甚至说:
“课堂上老师通常站在一边没事做,十几分钟都不说一个字。”这样一来,课堂难免出现“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三年级《年、月、日》一课时,开始就让学生根据家里带来的年历表自己观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一会儿提到一年有几个月,一会儿说平年、闰年,一会儿又提到节气,还有的组在比赛谁知道的重大节日多,甚至还有的问什么是“皇道吉日”……教师忙于在各个小组听取汇报,任由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可许多知识点根本没有提到,难点也没有突破。最后教师只好无奈地宣布:“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很多,请同学们下课后再去看书,完成学案中的习题。”从表面上看,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开放教学、动态生成的理念,各学习小组的讨论也十分热烈,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广泛,实际上在学生没头没脑、无目的的自学和“探究”中,在教师随意的、无序的解释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已支离破碎,知识体系没有形成,探究方法也得不到提升。
作为教学应是双边活动,导与学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学生作为不成熟、非稳定的一方,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全面的,有时是偏颇的。因此,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探究,也需要教师的体验去感染、唤醒和引导学生的体验。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当学生的学出现偏差时,决不能坐视不管、视而不见,而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因此,这堂课中教师的“导”可以这样设计: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了年历表,提出了很多与年、月、日有关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更有价值呢?请同学们翻开学案,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梳理。学生进行第二次自学和交流,与教师共同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
1、一年有几个月?这些月份如何分类和记忆?
2、怎样判断平年和闰年?
3、说出我国几个重要的公历节日,并指出它的前一天和后一天分别是几月几日?
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教材、展开讨论和汇报,教师和小组长重点指导大、小月和平、闰年的知识……
这样的教学,将力气花在了“刀刃”上,让学生从繁杂的信息中抽身出来,关注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学会梳理知识和有效质疑的方法,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误区之二:重练轻思,学案成习题集。时下许多老师编制的导学案,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转化为一个个的习题,其作用只相当于课堂或课外作业,只注重了对知识的训练和巩固,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和激发,只考查了学习的结果,看不到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样的导学案,很难起到引学、启思、导法的作用,只是给学生增加了一份额外的作业。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解题时照抄课本、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也成了师生讲评习题、订正答案的过程,思维含量大大降低。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我们在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时,在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具体化”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自学问题,注重体现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展现数学思考的过程和策略,让数学学习真正成为“思维的碰撞”而非新一轮的“题海战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圆的整理复习》时,设计的导学案从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作图题到解决问题,从基本练训到巩固练习、从变式练习到拓展练习,可谓层次分明、无所不包,类似于一张知识点和题型履盖全面的单元检测卷,应试的“味道”极浓。再加上本来就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完成习题时兴致不高,小组合作的意识也不强。这些问题虽然很多抓住了“考点”,却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教学效果不佳、课堂气氛也十分沉闷。如何凸显复习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平时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和本校几位老师经过探讨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效果不错:
1、自主整理,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圆的基础知识,课前通过看书、小组合作,拿出一份作品;在课上进行交流、欣赏、分析、评价,找出各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将复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课内复习与课外复习相结合,课堂成为展示学生思维成果的舞台。学生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画图表示的,有提纲式的,有表格式的,也有整理成树形结构的……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以及科学分析、评价的能力。
2、重点强化,加深认识。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环形小路的面积、已知周长求面积等关键处导学、讨论。在学生全面复习圆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平时容易忽略和错误较多的典型问题进行重点复习,“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对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更加深入,真正达到“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目的。
3、联系生活,学会创造。结合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如计算捆扎4瓶啤酒所需要的绳长、求阴阳太极图黑色部分的面积等,促进学生灵活地分析问题、寻求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难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享受到运用平移、割补等方法使难题大大简化产生的“顿悟”体验。
误区之三:重案轻材,教材被替换。
在导学案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拿到导学案就做上面的题目,而不是利用导学案中的问题去预习教材、回归教材、探索教材内容;也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只围绕导学案来组织学习,对教材不加重视。有的甚至一节课、一学期下来,课本被搁置、几乎是新的。还有的导学案与教材练习基本雷同,只是数据和情境稍加改动,连编排顺序都一致。这些“以案代本”的做法无疑都是错误的。导学案毕竟不能包揽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切内容,更不能替代教材的基础功能。导学问题的来源主要取决于对教材或其他教学文本内容的选择,应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对学习内容进行“再设计”和“二次加工”的过程。有的教材本身就是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是很好的导学之材,却被教师弃之不用或随意创编,实为可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一课中“三角形的高”这部分内
容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问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2、三角形有几条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结果学生围绕“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展开了辩论,有的说直角三角形只有一条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也只有一条高,还有的说钝角三角形没有高……教室里乱成一团,几位优秀生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多的同学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三角形的分类”是三角形特性之后的内容,还没有学,对于这几类三角形的定义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提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造成了知识体系和课堂秩序的混乱。于是我在与这位老师交流时,要求他充分利用教材的导学功能,改进了导学问题的设计,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高:
1、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从课本例题情境的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 试着分析一下:
(1)高是一条();
(2)高和底是()出现的,一条边可以作底,另两条边()作底。
2、画高的方法是怎样的?书上没有图示哦,三角板怎样放,你能画出来吗? 这样的导学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度而适度的挖掘,能引导学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高”的含义以及底和高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后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画高方法时,又弥补了教材没有直观图的不足,让学生画出三角板的位置,既可以训练学生规范的作图习惯,又突破了操作的难点,巧妙地顺水推舟,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导学案的“度”,我们要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处理好导与学、练与思、案与材的关系,努力走出偏执、极端的误区,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打造出和谐、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