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时间:2019-05-12 22:4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第一篇: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神木县第十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

贾海军

我校的地方课程教材是《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的与学生合作完成了本科目的教学任务。

本册地方课程内容丰富。有榆林各地的风土人情,也有传统文化教学。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榆林。在《可爱的榆林》里,我们会感悟到地方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榆林民歌的的荡气回肠。在“名人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榆林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榆林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苦难,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榆林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可爱的榆林》里,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榆林的民族艺术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榆林人的生存。

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熟悉教材,自绘地图。

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本地的情况一定要熟悉。我让学生自绘榆林地图。

二,结合专题教材,专门开设创建文明神木教育课。广泛向学生宣传并让学生向其他学生宣传,最终目的还是让广大市民将文明践行在日常生活中,让同学们切身感受着身边日益浓厚的创建氛围,将所见所闻落实到行动中去,使创建工作真正能引导学生改变陈规陋习,树立良好风尚。

三,利用兴趣小组进行,开展我爱榆林的知识竞赛。榆林的风景美丽而独特,古老的镇北台,文化气息很浓的红石峡,风光自然优美的红碱淖,是每个榆林人的骄傲,也是游玩度假的好地方。我给学生出了结合榆林十二县各自的特色的竞赛题,激发学生了解和热爱家乡的兴趣。

总之,学习地方与学校这门课程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要开拓创新,不断摸索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假以时日,能够成功。

第二篇: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年又将过去。回顾这一年,在领导的关心、同事们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在此,把这学期的工作稍作总结,也为这一年的忙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由于可爱的榆林教材没有参考书,老师们备课时经常要收集大量的资料,教学难度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同伴间的互助尤其重要。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更应相互切磋,互相交流。在这点上,大家做得很好,一个个学而不厌,潜心钻研,经常与组内的骨干教师交流教学方法,共享教学资源,确实让人感动。

二、深刻反思,共同进步

具备一点反思能力,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听课结束后,又对各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评课。评课现场,老师们各抒己见,给各我提出了两条优点和两条建议。同时,针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如“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地方课程的活动性、整合性、评价性的三条原则”以及“落实地方课程的多元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老师们认为,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相关教材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或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参与记录、学生自己的自我报告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进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促成课程目标的达成。本课程评价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为倡导评价目标先行的原则,所以,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结合课程与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目标的分析与准备,设计评价形式及评价标准。

三、物化成果,不断完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对课程的研究还欠深入,教学成果寥寥无几,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可爱的榆林》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第三篇:《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定边县第二小学 杨海莲

第一课 淳朴的榆林

教材分析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榆林人杰地灵,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自然资源丰富多样。改革开放以来,凭借资源优势,榆林迅速崛起。将这些鲜活的,学生可感知的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是本教材的目的所在。《可爱的榆林》地方课程,立足本地区课程资源,以学生审美、认知、实践、创造能力的综合发展为课程目标,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实行多学科整合,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与创造,是一门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综合性课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2.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地地道道的榆林人的性格特质,了解古代的和现代的榆林名人,将榆林人优秀特质传承下去。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独立总结榆林人的特质并互相交流名人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榆林人,你知道有哪些榆林人自己的节日?(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正在欣赏秧歌表演的榆林人,米脂婆姨扭秧歌。)

二、探索交流

1.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你们知道哪些?小组交流汇报。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二月二龙抬头,早上吃龙眼窝窝,室食清明吃“摊黄”。北部各县用面捏成青蛙、蛇、鱼、雀等动物,寓意万物复苏。五月端五吃棕子,门前插艾叶、菖蒲避邪。

六月六,新麦登场,农家尝新。七月十五中元节,农人携瓜果上坟,五更在地里选择庄稼长得最好的地块悬黄白纸幡,预示丰收。八月十五中秋节,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瓜果。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十一月冬至熬猪羊骨头叫“熬冬”。腊月初八,吃焖饭称为腊八粥。腊月二十三送灶君,旧时用糖粘灶君牌位,以盼望灶君大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过后,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忙碌地准备过年了。年三十除夕,早饭后祭祖上坟,回来后贴对联,挂红灯、垒火塔塔、点长夜灯、合家欢乐吃年夜饭守岁,给小孩枕下放压岁钱。)

师小结:虽然节日习俗有一些迷信色彩,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

2.各式各样的节日,各种习俗,环境造就了榆林人独特的性格。你能说说榆林人的性格如同()。

例如:榆林人的性格如同塞上随处可见的白杨和柳树,白杨是高大挺拔的卫士,柳树是温柔体贴的护士;白杨是豪情大气、刚直不阿的男人,柳树是柔韧缠绵、婉约细腻的女子。曲直相扶,刚柔相衬,粗犷相依细腻,峻傲相伴多情。师小结:榆林人的性格融合了草原游牧文化和黄土农耕文化大包容的精气神:粗旷豪放、热情率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三、分小组交流,有关于榆林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

1、榆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以来英贤辈出,人才济济。在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著名人物数不胜数,他们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书写下光辉的一笔。千百年来,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故事经代代相传演绎。自由读书,说说榆林从古至今有哪些名人以及名胜古迹?

2.学生汇报:(杨家将真正的家乡也是在我们榆林的神木。塞上绥德自古是座铁城,不乏舞剑挥枪的英雄豪杰,南宋名将韩世忠正是出自这里。榆林有名将,更有时代的开拓者。他们是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继迁,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在革命战争时期,榆林更成为革命的摇篮,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革命志士。例如:杜斌丞、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阎揆要、霍世杰、胡廷俊、贾拓夫等,他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杨家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米脂县城东二十公里的杨家沟扶风寨,主要包括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张闻天等革命家的旧居,十二月会议、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庆祝宜川大捷大会和东渡黄河动员大会旧址,以及亚洲部保卫科、供销科,中央政治部,中央机关医院和新华社旧址等。)

(榆林有武将,也有文人。例如:当代著名小说家柳青,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等。除了历史名将、文人墨客,榆林还有美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正是咱米脂的婆姨。牛玉琴是靖边县东坑镇金鸡沙村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从1985年开始,他和丈夫张中旺承包万亩荒沙,丈夫因患骨癌,到1988年春病故。但牛玉琴绿化沙漠,承包治沙的决心和毅力始终不变,她忍受着沉痛的打击,克服种种困难,含辛茹苦,顽强拼搏,经二十年的奋战,万亩荒沙披上了绿装。在搞好治沙造林的同时,她始终不忘当地群众,先后办学校、修通东坑镇到金鸡沙村12公里的油路、拉电打井搞移民,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和爱戴。)

四、自由读完课本第七页,学生回答:柳青和路遥的作品中,哪些是以榆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

五、作业布置 1.做一做(课后题)2.给家人讲讲榆林名人。

第四篇: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三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安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育等地方性课程。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逐渐适应,现在孩子们对诗句朗朗上口,感受到了课本中的营养,体验到了对传统文化更深刻的认识。这让我为他们高兴,现将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本学期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心理健康课程、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育等课程的知识都掌握不少,基本达到预期效果。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二、取得成绩:

(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1.在诵读中领略古诗的声韵之美。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5.熟识中国传统文化,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6.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安全教育: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安全行为规范》等等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索与实践,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三)环保教育:环境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引导学生全面看待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环境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五)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下学期我会收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及时的解决本学期的问题,我们会 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六)继续进行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教育,通过教育,学生们掌握了预防氟中毒的方法,并通过学生对家庭、对社会进行宣传。

总之,在本学期的可爱的榆林课程中,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固定的内容,加之自己经验不足,使学生学习较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争取更好的效果。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全册教案

2017-2018学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

可爱的榆林教案

第一课多彩榆林

课程目标:

1、寻找能够代表榆林色彩的物品和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3、拓展讨论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交流和辩论等形式,了解多彩榆林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难点

讨论拓展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激发学生热爱榆林、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准备

榆林的实景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浏览图片、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自己的家乡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级有关家乡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榆林风光务图和物产图)

2、说说观后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今天,就让我来学习第一课《多彩榆林》,一起去了解家乡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吧。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步学习了解红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红色榆林的理解。(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革命历史。

榆林是革命老区,1923年初,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传播到榆林;1924年建立了陕北第一个中央党组织,1934年建立了县级苏维埃政权;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2万多榆林儿女,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过渡:是啊,我们的家乡榆林如此美,我们能生活在这么一片富饶的土地上,让我们一起具体的认识我们的家乡吧。

三、学习了解黑色榆林的基本内容。

1、学生畅谈对黑色榆林的理解。(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教师简介榆林丰富的矿产资源。

榆林有54%的地哉域含煤,预测储量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居全世界七大煤田之首,榆林的煤具有低硫,低磷,低灰的特点,并且发热量高,是理想的环保用煤。

榆林还有黑色的金子——石油,绿色的能源——天然气,榆林石油储

量有3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四、阅读教材进步感受文本。

1、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知识。

2、谈学习收获。1)、红色榆林 A、学生交流。

B、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具体学习感知。

2)、出示有关黑色榆林的资料,学生阅读。交流汇报。3)、总结。

四、总结、布置作业。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回去在家里将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和父母交流。并写出导游词。

3、整理自己的信息。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引入新课。

1、请小导游简介黑色榆林和红色榆林的内容。

2、同学们介绍的非常好,听了大家的讲解老师相信,只要是一个外地游客,他们一定会对榆林很感兴趣,一定会按耐不住自己的脚步来榆林一睹多彩榆林的风貌。

3、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了解绿色榆林

1、简介:为了扎实推进“十大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榆林市专门制定了《榆林市推进能源企业绿化工程实施意见》,确定2010年能源企业总筹资3亿元,完成造林绿化30万亩,其中煤油气开采企业完成20万亩,加工和运销企业完成10万亩。目前,全市各类企业积极响应,踊跃植树造林,掀起企业绿化国土,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热潮。截至目前,全市企业完成植树造林15.2万亩。筹资1.47亿元。

府谷县新民镇按照“山体全方位、弃渣不外露、川道铺满绿、景点巧点缀”的思路,所辖范围的企业筹资2230万元,在企业的矿区、厂区周边的山头和坡沟见缝插针,处处见绿,完成造林5万亩,榆阳区榆树湾煤矿筹集资金200万元,在矿区所在地与金鸡滩镇曹家滩村的集体林地上栽植樟子松5.6万株,完成造林2000亩,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投资318万元购买樟子松、紫穗槐,在牛玉琴植树造林基地栽植共种灌木林1000亩,紫穗槐240万株,常绿树1000亩,栽植樟

子松3.5万株,同时在油井周围、生产道路两侧、井场、集注联合站栽植樟子松1.5万株,垂柳2万株,定边县各类企业筹资400万元,在乱井子林场集中造林樟子松5万株。

2、交流资料。说说自己所知道的。

3、拓展学习:讨论榆林还有哪些颜色,举例说明

三、互动分享

1、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现自己跟中的多彩榆林。

2、完成书16页习题。

3、全班交流。

4、总结。

四、作业:

办一份以《多彩榆林》为主题的手抄报 附资料参考:

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核心载体和综合配套服务基地。经过十二年多的开发建设,产业园区已基本形成一个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多功能、外向型的综合园区。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产业园区位于榆林市区西南郊,是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组团。总体规划面积达914平方公里,距市中心5KM,新机场17KM,火车站3KM,神延铁路擦境而过,210国道纵穿南北,榆靖高速、陕蒙高速和307高速与开发区联通。交通十分便捷。主供水源地尤家峁水库与开发区相连。煤、气、油、盐四大资源就地供给,发展制造业条件得天独厚。

规划体系科学完善。按照高标准、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形成了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交通、电力、通讯、绿化等科学、完备、超前的规划体系,目前,产业园区共有企业113户,2010年已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完成科技研发投入5000万元,已经成为榆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成为晋陕蒙宁接壤区新兴非能源产业示范区之一。

投资环境日趋改善。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七通一平”。建成市政主次干道30KM,形成“三纵三横”交通主骨架。开发区实行集中供热供气,10万吨/日水厂、2*5万KW热电厂一期工程和榆林目前规模最大的120万吨物流枢纽——榆林石化物资转运站投运,建成两座110KV 专用变电站,8万吨/年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供排水、通讯、电力、燃气、供暖等配套管网全部到位。完成绿化面积6000多亩,形成了防护、景观、小区三位一体的绿化体系。新建了榆林中学、榆林第一医院、榆林国际大酒店、商业步行街、阳光广场、榆溪公园、榆林技术学院、榆林会展中心、榆林中心医院等27个社会事业项目已建设完成,还引进了各类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了完善的配套服务机构,构筑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载体建设具规模。根据开发区新的功能定位和“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我们先后规划创办了科技研发、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现代物流等专业化产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的新载体,努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别是毗邻产业园工,规划面积102平方千米的榆横煤化学工业区全面启动实施,两大园区一体化、统筹协调发展,榆林产业园区区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雄关漫道真如换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榆林开发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建区方针,不断创新开发功能,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开放水平,加快构建综合服务,循环经济示范,科技研发、生态文化四大基地,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加工制造、煤化工、盐化工、科技教育、生态文化五大产业园区。将产业园区建成国内知名,西部一流的创新型、和谐型园区,为推动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速榆林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榆林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见。

第二课 美丽的秧歌场图

课程目标:

1、了解秧歌场图里面的绘画艺术。

2、收集不同地方的秧歌场图,感受形式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了解秧歌场图里面的绘画艺术。教学难点:

收集不同地方的秧歌场图,感受形式的多样性。教具准备:

榆林秧歌图、文字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秧歌图(或视屏)

1、同学们,你们喜欢秧歌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欣赏一场秧歌。(播放视屏)

2、说说观后秧歌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课题、齐读。

二、了解秧歌场图

1、什么是秧歌场图?

2、榆林秧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载歌载舞的表演,榆林秧歌有大场和小场之分。大场是„„。小场是„„又细腻。

三、遍地开花的榆林秧歌

1、自由读文,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补充后归纳。

四、总结,布置作业

1、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2、将所学知识与父母谈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复习引入新课

1、请谈谈榆林秧歌场图的特点。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二、秧歌伞头、“方胜”“盘长”

1、自由读文,谈谈什么是秧歌伞头?

2、在生活中,你是在哪里见过这流动的画卷?(1)学生交流;(2)教师归纳。

3、“方胜”“盘长”是中国流传至今的吉祥图案,榆林秧歌把“方胜”“盘长”作为秧歌场图的重要因素„„请同学们读一读“资料链接”,了解“方胜”与“盘长”。

(1)读后交流。

(2)观察P21各种秧歌场图。

三、学习秧歌场图中的角子

1、自读课文。

2、观察“五马控城”场图。

四、拓展学习从榆林看世界

五、互动分享

1、我知道的秧歌场图。

2、我会这样做。

六、作业: 填采访记录表

第三课 历史上的榆林名将

课程目标:

1、了解历史上的榆林名将及其事迹。

2、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中外历史上的名将及其事迹。

3、通过故事会,激发学生对英雄名将的崇敬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历史上的榆林名将,能简单了解中外历史上名将事迹。教学难点:

通过故事会,激发学生对英雄名将的崇敬之情。教具准备:

榆林名将图片及文字资料。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自古至今,榆林出现了许多驻边名将,他们明知边塞艰苦,却仍然选择驻守榆林。榆林古长城及边长城遗址„„

今天,我们就去寻找这些历史上的榆林名将吧。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了解历史上的榆林名将

1、满门忠烈杨家将

(1)教师出示京剧中的杨业形象,请学生说说所知道的杨家将故事;

(2)阅读课文;(3)教师介绍相关资料;(4)谈谈感悟。

2、南宋名将韩世忠

(1)自由读文,了解韩世忠;(2)交流读后感。

3、“万人敌”李显忠(1)教师简介李显忠

(2)请说说近代的榆林名将,他们有什么事迹?(3)教师归纳总结。

三、总结全课

四、作业 搜集榆林名人事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历史上的榆林名将。

2、谈谈你知道的榆林名人事迹(当代)。

二、了解中外历史名将

1、中国历史上的名将知多少。(1)学生说说

(2)教师介绍,例如:孙武、伍子胥„„

2、外国历史上的名将(1)学生阅读课文(2)教师讲解

3、通过本课的学习,说说看,成为一位名将需要哪些品质?讨论,归纳。

三、互动分享 英语事故会 要求:

1、声音要清晰,把每句话、每个字都讲清楚。

2、音调要抑扬顿挫,要将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表达出来。

3、还可以加入肢体语言,配合事故情节,借助肢体动作,使听者觉得更加生动。

4、注意用眼神和听众交流。

四、作业

写一篇关于故事会的听后感。

第四课

石头上的史诗 教学目标:

1、了解榆林地区的汉画像。

2、了解汉画像上的故事。

3、通过汉画像,了解榆林古代人民的农耕及生活。教学重点:

大概了解榆林地区与众不同的汉画像。教学难点:

透过汉画像来了解榆林历史。教具准备:

图片、资料 课

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粗犷的黄土高原,广阔的毛乌素沙漠,都不缺少灵山秀水,这样的环境孕育了榆林人豪迈的性格,灵巧的双手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汉画像石。

2、请看画像石图。

3、今天我们就去体会我们家乡的汉画像文化。

二、初步了解汉画像石中的生活画像:

1、学生根据资料图片观察汉画像的图案。

2、学生讨论(观察)。

(1)体现达官贵人娱乐生活的汉画像石。

(2)迎宾客六博图。

(3)四神汉画像。

(4)汉画像石中的朱雀。

(5)汉画像石中的白虎。

三、作业:

回家后调查榆林汉画像石的出土情况.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对汉画像石的了解,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图片再观察。

二、观察、讨论:

1、汉画像石反映了怎样的生活。

2、汉画像石和传说中的神兽。

三、总结汇报:

1、表现农业生活的。如:牛耕、翻地、播种、拾粪、锄草、收割。

2、表现牧业生活。如:六畜兴旺、牛羊、马群等。

3、体现达官贵人娱乐生活的场景。

4、反映各种传说的墓中画像。

四、榆林的汉画像石博物馆:

1、了解参观顺序。

2、了解参观时的注意事项。

五、作业:

参观榆林汉画像石博物馆。

第五课 冬暖夏凉的神仙洞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陕北地区的土窑洞(建筑材料、结构、样式,冬暖夏凉的特点)。

2.通过了解认识土窑洞体会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3.帮助学生树立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意识并掌握一些简单的途径。

教学重点:了解、认识陕北地区的土窑洞

教学难点:体会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并且激起学生自主了解家乡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播放图片导入

1、师播放陕北土窑洞的图片;

2、生欣赏图片后谈谈自己对土窑洞的了解。

二、师结合图片介绍土窑洞

1、大概是从秦汉时期开始,随着铁农具的出现与普及,黄土窑洞这一深受人们喜爱的地穴式民居,在以陕北为中心地带的西北黄土高原上涌现和普及开来了。陕北人居住黄土窑洞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举凡陕北区域内后来所出现的石窑洞、砖窑洞、接口窑洞以及薄壳式窑洞,其实都是由黄土窑洞转换衍变而来的。黄土窑洞实际上已成为陕北高原上的一种母体窑与祖宗窑。

正因为黄土窑洞的历史渊源是这样的久远,所以,凡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便都懂得打土窑。

打土窑先要斩地工。在一个出入方便的山坡上,选一处山势不是太陡的背风向阳的位置,将上面的虚土和危土全剥掉,使山势更平缓,以减少潜在的日后塌方与滑坡的威胁。然后,在剥去土坡斩出一个六八米不等的竖直的平面来,这就叫斩地工。实际上,斩地工也会同时挖出一块不小的平地来。这平地自然就是以后这排窑洞的院子。而具有了与未来院落互成直角的那个竖直平面后,就完全可以开窑口打土窑洞了。陕北黄土窑洞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窑洞里睡人的设施是一盘土炕。这土炕在窑洞的右边,又总是紧靠着窗户来展开。在土炕上一般会有两三道走向基本一致的炕洞子,有了这样的一组炕洞子后,这土炕就完全可以在人们需要烧热它的时候将其烧热到一个合适的温度了。在那冬天的寒夜里,人们正因为是睡在了这样的火炕上,才能够丝毫不受窗外寒风的干扰,才能够进入甜美的梦乡。一个平平正正的大院落,几孔有门有窗的新窑洞,用手推开木板门,一盘盖好炕板石、镶有炕栏石的土炕就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当人们住进了这与山水田土浑然融为一体的黄土窑洞后,自然而然便得到了人间一种恬适美好的享受。在山坡上厚厚的黄上覆盖下,窑洞中出现了一种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环境;夏天里,窑内的温度比室外低十几度;冬天里,室内的温度又比窑外高十多度。黄土窑就好像天生带一副性能优良的空凋器,总是把室内的环境调配到一个恰到好处的程度。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住在这样一种窑洞里,外面的噪音被隔绝了,里边的一切条件又那么地如意,怎么能不觉出生活的愉快与美好呢?怎么能不觉得自己所享受的是一种神仙一样的生活呢?

冬暖夏凉神仙洞——陕北人就怡然自得地居住在这样的黄土窑洞里。

2、你还想了解“神仙洞”的那些知识?(生提问题师解答)

3、陕北土窑洞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

师指导:勤劳与智慧。

三、课外活动

采访老爷爷、老奶奶,请他们讲一讲家乡的土窑洞,并且做好记录。(展评学生的采访记录)

第六课 踩在黄土高原上的布鞋

教学目标1、2、3、了解朴素纳底鞋的诞生及文化内涵。掌握布鞋的特点及作用。

体会布鞋在陕北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在学文的基础上说说,布鞋除了鞋的基本功能以外,在榆林人的心中还有哪些衍生出来的功能。教学过程

一、以歌曲导入

二、学文感知

1、读课文了解陕北布鞋的起源。

2、说一说布鞋的特点及功能。

3、为什么说纳布鞋是草根阶层的智慧?为什么生活在榆林农村的喜欢穿纳底布鞋?

4、歌王与布鞋

为什么王向荣直到八岁才有自己的第一双鞋?你知道你的第一双鞋是什么鞋?

三、阅读课文,讨论问题

刷鞋时切忌什么?如遇水该怎么办?怎样存放鞋是最好的?自己该怎样爱护鞋子?

四、总结思考,说说自己知道的与布鞋相关的故事。

第七课

九曲黄河经榆林

导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河流经榆林的线路。

2.让学生了解晋陕大峡谷、黄河入陕第一湾,天下黄河第一湾。3.让学生欣赏黄河沿岸其他美景,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黄河在榆林的流经线路,欣赏沿岸美景。难点:通过欣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导学方法:激情讲解法、图片欣赏法 导学准备:课件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课件播放黄河图片,配乐《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

这首陕北民歌,歌唱的是我国第二大河----黄河,谁来说说看到此景此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

2.是啊,播放课件,这气势磅礴的黄河不仅看起来壮观无比,而且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被称为母亲河

二.新授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九曲黄河经榆林》

2.现在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黄河的发源地、流经路线和支流情况吧!课件播放,指导学生填写P15页内容。

3.刚才我们看到了地图上的黄河流经路线,从形状上看它像一个什么字?还像哪一种动物?

4.欣赏《晋陕大峡谷》课件

5.黄河为什么取名为黄河呢?指导学生阅读P93,课件源头图片 6.流过长长的晋陕大峡谷,他就一路浩浩荡荡地来到我们榆林了,他到榆林的第一站是府谷,请同学们阅读P94内容。

7.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8.欣赏太极湾课件、这幅图漂亮吗?谁的家乡在这里? 9.请一生介绍太极湾

10.讲得真精彩,来大家鼓掌感谢 11.来继续欣赏黄河沿岸其他景观 12.天台山课件图片欣赏 13.请一生介绍香炉寺 14.欣赏吴堡古城 15.歌曲《榆林美》

三、教师总结

让这里山常绿,水长清是我们应该做的,建设这里,让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更是我们每个榆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片美丽的故养育了我们,我们爱这片可爱的故土,让我们携起手来,从小事做

起,建设更可爱的榆林吧!板书设计

九曲黄河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卡日 曲河入海口 山东省垦利县经陕西 山西(西)榆林(东)

8、沙地小草

导学目标

1、浅谈沙地小草,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了解沙地的自然环境,学习固沙先锋的品质;

3、培养学生做一个像小草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小学生,从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重点 学习治沙、防沙措施,感受沙地的希望。

难点 课前准备 搜集你知道的治沙楷模,谈谈你的收获是什么。学法 在老师的启示、指引下感受小草的生命力,从而懂得学会奉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一首《小草》引入新课)

二、了解榆林的自然环境

1、课件出示,沙漠地形图;

2、知道毛乌素沙漠;

3、沙漠中,你发现小草长得怎么样?为什么风沙地带的植物稀少?(在沙漠中生长,一定要有极强的生命力。)

三、固沙先锋

1、阅读文字,找一找先锋队伍中都有哪些成员?(沙蓬、沙芥、沙竹、籽蒿等)学

2、你发现这些成员有什么特点?(形状结构、生命力)(——

宝塔形结构;过 沙芥——叶子细长;沙竹——10厘米长得地下茎;沙蒿——丛生的茎)

四、沙地的希望

1、阅读文字,了解治沙的必要,体会沙漠的希望;

2、在治沙固沙途中,人们都做了哪些?

3、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大胆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治沙的方法?你又会怎样做呢?

1、榆林三北防护林的改变。

2、欣赏一些有关的图片,感受绿色带给人类的贡献。从榆林看世界: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在治沙方面做出努力,并取得了成效(宁延)

3、伸 夏人民用麦秸草田字格固定沙丘;澳大利亚用植物治沙。

板书设计

沙蓬——宝塔形结构;

沙芥——叶子细长;

计沙竹——10厘米长得地下茎; 沙蒿——丛生的茎

9、钱钱饭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钱钱饭;

2、学习钱钱饭的制作方法;

3、通过学习钱钱饭一课,体会榆林饮食文化

重点 品尝学习钱钱饭,体会榆林饮食文化,感受榆林之美。

难点 课前准备 询问长辈,什么事钱钱饭,都需要什么材料,可以试着跟长辈学学它的做法。

教学过程;学法观察、亲自动手,体验钱钱饭风情。

一、欣赏图片

1、请同学们认真观看钱钱饭,说说都用了什么材料(小米和各种豆类);

2、俗语:“钱钱饭,钱钱饭,黑豆压成板片片。太阳落,月儿出,妈妈做熟钱钱饭。你一碗,我一碗,妈妈问我甜不甜??”

二、了解钱钱饭 钱钱饭是榆林丰富美食中的一种。“钱钱”,主要原料是黑豆,黑豆经过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人们称之为“钱钱饭”。它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消暑止渴的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三、钱钱饭的制作 挑好豆——泡豆——碾豆——晾豆——凉水下锅,10分钟后下小米,煮至稠糊状即可。

四、钱钱饭的营养价值

五、钱钱饭的故事 为钱钱饭卖命的大将军岳飞。

毛主席与钱钱饭 阅读126页的文字,说说:毛主席为什么要吃

钱钱饭?管理员为什么不给毛主席课吃钱钱饭?

板书设计

9、钱钱饭

黑豆 钱钱饭 黄豆 营养丰富 小米

10、幸福榆林·书香醉人

导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感受“书香榆林”活动;

2、提高学生的读书意识,体会读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目观。

重点 提高学生的读书意识,体会读书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难点 课前准备 每人选择一种你爱读的书,谈谈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对你起到了什么启示。

自主阅读、学习,品味书香榆林,体会榆林开展“书香榆林”活动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你能体会到读书带来的幸福吗?你知道“书香榆林”活动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洋溢浓浓的书香塞上古城——榆林。

二、了解榆林文化背景

1、陕北地区教育并不发达,远不如“江南才子”“洛阳秀士”“长安俊彦”;

2、阅读文字,了解从当代到现在都有什么样的文化改革(唐代到元代:官办儒学教育;明清:创办书院;现代)

三、“书香榆林”活动的提出 1、2009年,市委书记李金柱提写倡议信,字里行间体现出他盼望榆林处处飘书学 香的迫切心情。

2、认真读李金柱书记的话语,为什么说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文化也提出程 了更高的要求?“物质的富有不能代替精神的富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四、“书香榆林”活动的开展

1、自从该活动提出后,全市展开了各种活动,形成“人人读书学习,处处崇尚知识”的社会文化氛围。(诵读国学经典、办书展、开专栏、发放图书等)

2、读书给你带来什么幸福体验?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阅读这些书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

五、书香榆林数字图书馆(书香榆林的网络平台)

读书交流会 邀请几个同学,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每人戴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把这本书课推荐给大家。然后,提出自己想要交换的图书类型,将自己的书和别人的书进行交换。堂最后,填写读书交流卡。

板书设计

10、幸福榆林·书香醉人

物质富有+精神富有=幸福

下载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可爱的榆林是课改以来开设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

    五年级上册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神木县第十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总结 贾海军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学工作,这学期每周星期四最后一节课是可爱的榆林,学生普遍对这......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学设计

    神木十小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年级下册榆林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家乡的概念仅限于表面认识,对于他们来说,家乡的历史、文化、特产、以及家乡的非物质......

    《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补浪河中学关于课堂教学改革及《可爱的榆林》 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榆林市《关于对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及地方课程实施情况》的通知,我校认真学习了《榆林义务教育阶段......

    《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岔河则中学关于地方课程《可爱的榆林》 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榆林市《关于对全市地方课程实施情况》的通知,我校认真学习了《榆林义务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和《......

    《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可爱的榆林》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榆阳区小壕兔中学 一、基本情况 针对不同年级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我校按照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要求,选用的地方课程教材《可爱的榆林》,它符......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六年级《可爱的榆林》教案 第一课 淳朴的榆林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

    三年级下册可爱的榆林教案

    三(1)班地校课程教案 刘国清 《可爱的榆林》作为一门综合性地方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确立课程目标。3—4年级,学会观察事物的多种方法,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