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22:2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本站推荐)》。

第一篇: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本站推荐)

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中教数据论文

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

张春雨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课堂中的问答是师生分享信息、观念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现出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效的课堂问答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且也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优化问答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问答行为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有效问答;评价标准;师生关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107-02

一、课堂有效问答的涵义

有效问答的理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到我国,并引起了我国教学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但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研究者对有效问答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例如,赵敏霞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问,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洪松舟认为有效课堂提问广义上是指教师在精心预设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切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和对话,全面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并对提问及时反思与实践的过程。在总结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有效问答包含两重涵义,即提出有效的问题和有效地开展问答。提出有效的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提出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高的问题。有效地问答是指教师通过合理运用问答策略,顺利完成师生间的对话,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实现自身教学水平提升的过程。从狭义上讲,有效问答应包括有效发问、有效候答、有效叫答、有效理答四部分。

二、课堂问答行为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纵观数十年有关有效问答评价标准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对于“有效”的评价标准是因人而异的,王立群、鲁志鲲、宋幼玲等分别提出代表自己观点的评价标准,其中有人认为学生的进步是有效问答的评价依据,有人认为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是评价有效与否的标准,但总体来说仍缺乏操作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评价量表。笔者认为课堂有效问答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师而有所差异,同时从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来看,有效问答的标准应兼顾教育者、受教育者两方面。

对教育者即教师而言,课堂有效问答首先应有助于教师掌控教学节奏。其次,问答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导向。最后,有效问答应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这三项标准以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自身发展为依据,课堂有效问答应能促进二者的更好实现。

对于受教育者即学生而言,第一,课堂有效问答应使学生享受到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的提问面向全体学生,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交给知识掌握水平不同的学生来解决,使学生获得平等的发言机会。第二,课堂有效问答应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问答过程是师生间展开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论二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还是碰撞,学生都需要积极调动思维,并组织语言,使口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第三,课堂有效问答应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摆脱枯燥沉闷的气氛,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完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将疑问、好奇转化为认知内驱力,主动参与到课堂问答中,这也应是有效问答的目标之一。

三、课堂有效问答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发问

1.问题难度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不同年级的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他们对问题的难易程度也有着不同的需求。研究表明,对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来说,低难度问题更有助于他们思维水平的提高;而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会更有效。教师应基于教学目标提出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保证合理的高、低认知水平问题的比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问题本身应清晰准确,富有启发性

问题的表述要清晰、简明,避免歧义和同时提出多个问题,否则,学生会一头雾水,找不到核心问题,导致提问失败,影响师生情绪及教学进度。同时,提出的问题应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出发,以便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目的。

3.发问次数得当

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教师高频率的发问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高频率的、与教学相关的发问能将学生的注意力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保障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课堂问题行为,有利于教学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中顺利开展。

4.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源于课程的期望,总体期望促使教师形成问题并影响问题的形式。通过提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重点上。

(二)延长候答时间

延长等候作答的时间可以使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回答的自信心,教师也可以在充裕的候答时间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情况,同时预测可能出现的答案,为进一步解释问题或接下来的理答做准备。

(三)科学叫答

叫答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按一定形式有规律地叫答比随机叫答效果更好。教师可以按座位、学号等叫答,这样有规律地叫答使学生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焦虑和担心,从而更容易专注于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按一定规律叫答,原则上保证了每名学生获得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平等的课堂氛围。

(四)灵活理答

1.恰当运用肯定性评价

对于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主动的同学,老师应该首先表扬其端正的学习态度,继而评价其答案的正确性;对于不经常发言或是平常课堂表现差的同学积极发言时,老师要表扬他们的进步,进而解释答案,这样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但也应注意表扬次数不宜过于频繁,否则,会变成无效表扬。

2.重视探问和转问

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问题,通过探问帮助学生对答案进行澄清和完善。但当探问仍然不能获得想要答案时,教师可以将该问题抛给其他同学,即转问,以使问题得到解决。探问和转问都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缓解课堂尴尬气氛,减轻学生的焦虑感。

3.深入分析原因,摆脱课堂沉闷的僵局

提出问题后没有人愿意主动回答,如果老师不及时打破沉默的局面,课堂就会呈现僵局,影响教学的连续性。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思考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是所提问题自身模糊不清,学生无法回答,还是学生知识有所欠缺,或者是学生的心理因素造成的。找到原因,采取恰当的解决办法缓和课堂氛围,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问答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为师生提供了深入沟通和了解的机会。有效的问答需要教师进行充分的准备,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面向全体同学进行发问,给予适当的启发和诱导,灵活应对问答中的突发情况,善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合理的评价。有效的问答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迪,求知欲被大大激发,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能得到提高。教师有效问答的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教师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这种教学智慧。

第二篇:我 眼 中 的 有 效 教 学(2010.11.20)

我 眼 中 的有 效 教 学

——“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铁力市工农中心校

王书岚

2010年11月20日,在市教育局、教育进修学校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全市中小学“有效教学 聚焦课堂”展示活动。聆听了教师进修学校冯春尧校长和赵立华主任精彩的关于“有效教学”方面的讲座,他们的讲座高屋建瓴,深深地吸引着参加活动的每一位教师。他们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有效教学中的问题、方法、策略、注意事项等,我听后,深有感触。对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关注教师自身传授知识的艺术,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感受。面对新课程,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应该解决“怎样学和怎样教的问题”,因为这是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同时,也是从“以知识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向“以情境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其实质是如何有效地展现知识形成过程和学生鲜活生命的体验,实现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

1.有效教学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经验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卡特尔曾对包括教育官员、师资培训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内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优秀教师身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五项特征依次为:个性与意志、才智、同情心与机智、思想开明、幽默感。可见,有效性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2.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有效教学不是老师教给学生什么,更重要的是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学习;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在研究中首先要研究教师教学策略的改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最后再看学习结果的改变。

3.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能够发挥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帮助,学习内容具有适当的难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启发与激励。当这些特征都满足时,有效教学显得更为明显。

4.有效教学的策略是引起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有效教学策略有三条基本原则:

①关注学生。其一,教学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其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中的主角,在课堂活动中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其三,教师要从传统走向新生代,诚心诚意地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真正做到以民主平等的心态与小朋友合作交流。

②关注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追求教学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全过程的内在体验程度。

③关注发展。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即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同时,注重教师自身的发展。

(二)有效教学的做法 1.要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从直观的和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的情景之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景,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给予形式自由表达的空间,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还学生一个新奇、美丽、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2.要辐射浓厚的数学味。

数学教学一定要有数学味,否则,数学就不是数学。教学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科学的学习目标,合理地选择、组合学习材料,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学习路径与形式,组织学生进入主动、有效的学习情景的过程。

3.要发现不期而遇的亮点。

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教学资源,只要善于利用,就能够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从而克服有效教学的假性现象,促进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上的生成发展。实际上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许多“不期而遇”的资源,只要我们在这瞬间注意捕捉和运用,课堂上就能产生不少“亮点”。

有效的数学教学必须是让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而有价值的数学,就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有助于学生将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思维方式等运用于生活现实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就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思维品质提高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让我们的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实践等活动,架起小学数学与生活、自然、自我之间的桥梁,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满活力。

第三篇:有 效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永丰小学

2010年8月30日 有 效 永丰小学有效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和胡锦涛总书记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南,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狠抓有效教学管理,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新课程新理念,使我校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政治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l、本学期,我校将根据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健全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要求教师切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管理活动之中,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校内校外相互联系、协调的德育工作网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确立以德育为首的办学思想,建立以德育为内容的整体规划,学校挚、制定德育工作计划,设计出一个灵活多样,逐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品质的总纲目,要求各科教学按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及特点进行全面实旋。

3、加强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在学校教育中,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全体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因此,必须坚持政治学习不放松。认真学习“三个代表”和《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的重要论述,搞好育人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本学期要求教师做到“四自”(自尊、自爱、自强、自豪);“四戒”(戒自由散漫、戒说是了非、戒因循守旧、戒不学无 术);树立“四个观点”(全心全意为教育服务的观点;敬业爱岗以勤为荣的观点;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观点;向教改要质量的观点);发扬“四种精神”(争胜好强的创新精神;以身作则的师表精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忘我工作的无私精神)。

4、探索创新、超前思考。不改革就不能进步,不探索就不能深入,这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要求。本学期我校结合纲要精神和学生实际,确立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以五爱教育为中心,突出六个教育重点(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守纪教育、勤奋学习教育、安全卫生教育、动手动脑教育)。培养六种良好习惯(文明礼貌习惯、自觉守纪习惯、勤劳节俭习惯、讲究卫生习惯、自觉学习习惯、为校争光习惯)。开展“三好”活动(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少年,在家做个好孩子。)

5、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1)课堂教学坚持渗透;

(2)第二课堂重点渗透;

(3)少先队活动主题渗透;

(4)家庭配合经常渗透;

(5)社会力量有机渗透。

6、采用有新意的教育方法:

(1)知、情、意、行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2)教育的系列化和层次化相交融的方法;

(3)大、中、小队教育活动密切配合的方法;

(4)经常性教育和创新性教育互补的方法;

(5)学英模,学身边典型并重的方法。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要认真贯彻市颁发的《学校管理30条》和《教学管理10条要求》,实行目标管理和规范全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把好教师教学关。立足常规,稳步改革,学校对教学常规五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通过教研活动积极稳妥的学习、实施、推广目标教学方法,学校建立健全教研制度,开展专题说课活动,统一备课,统一教案,使常规教学落到实处,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2、把好学生学习关。通过教师课堂传授,学科专题讲座,学习方法交流等形式,从纠正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习惯入手,逐渐引导学生改进他们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四会”即会阅读预习、会提问质疑、会归纳总结、会自我检测。

3、把好检查考评关。根据县局、教育组的安排对教学过程进行每月检查和教师工作的考评,是落实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六年级达到县测试前三名的目标。学校在加强值周领导对教师上课、到岗严格检查登记的同时,实行学生考评教师的制度。每两周汇总一次,作为对教师工作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认真贯彻《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快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 教育质量。

l、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造力。

2、继续抓好素质教育的实践工作,本着加强基础,拓宽视野,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精神,积极创造条件,推动新课程教学,初步建立新课程教学的运行机制。

(1)加大新课程教学实践力度,建立攻关组织,定期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和观摩、示范教学活动,力争人人达到熟练驾驭新课程教学的能力。

(2)明确实验目标,大胆进行尝试。各教研组要进行新课程理论辅导,指定研讨专题,积极全面的推广新课程教学。

(3)开展“名师”工程活动。通过大批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评选出一批教学能手、教研新秀和学科带头人。

(4)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把减负工作纳入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中,坚决制止给学生配发练习、复习资料,严格控制作业量,大力开展各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知识、长才干。

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强化有效教学手段

l、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设施,提高应用程度。加强教师对两个模式的教学应用技能,做到得心应手。使远程教育最大限度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2、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教师宿舍,充实部室设备。

永丰小学 2010年8月30日

第四篇:有 效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有 效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本学期,我把有效教学工作重点放到四个方面: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有效练习、有效辅导。

1、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它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备课中做到细致、新颖、独特,具有操作性。要细致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所蕴涵的信息,注意把教学内容向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发展。侧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知识产生的方法,展现研究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侧重知识的运用,体现实践性;侧重知识的更新,体现时效性。教师在备课中必须做到“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设计、备习题。

2、有效上课。

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全过程。为此,我在课堂上做到有序、有趣、开放,使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在知识的呈现、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练习的安排等方面都要考虑有序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做到有趣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过程要做到开放性,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关注学生思维实际,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质疑,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决不搞一言堂,坚决不做无效的提问。课堂上以“一要精讲、二要多练、三要有法、四要紧凑、五要高效、六要完整。”来严格要求自己。

3、有效练习。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课堂知识巩

固的基本环节。所以,抓好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练习设计要做到多样、开放、创新,具有实效性。练习形式要多样,同一知识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促使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练习内容要开放,要结合社会生活题材以及学生生活素材来选题或命题,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方法要创新,笔答、口答、竞答、征答等多种方法并举,提高学生的体验能力。

4、有效辅导。

培优补弱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辅导是实现这一要求的一个有效办法。对于优等生:要求以扩充与提高为主,完善课内打好基础,丰富课余提升能力,重视激励知难而进,加强辅导脱颖而出。对于中等生:要求以补充与转化为主,促进向优生转化。丰富课内强化基础,适当扩充有利提高,及时鼓励重在推进。对于学困生:要做到多关心、多接触、多面批、多鼓励。要重视其特长发挥,多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完成基本教学任务。

总之有效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与关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不断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做到教师有效的教,学生有效的学,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五篇:课堂观察问答

课堂观察问答

何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回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课堂观察的意义何在

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的过程是合作体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的专业品性: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在观察之后对被观察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而课堂作为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从事研究的宝贵资源;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是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比较有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

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它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规定性的任务,而是出于自愿和协商的专业学习活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而课堂观察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为什么需要建立一种课堂观察的合作体

课堂观察不同于传统的听评课活动,它需要观察者、被观察者、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整个观察活动。然而,这种合作不是形式化的,而是基于主体的意愿、可分解的任务、共享的规则、互惠的效益等四元素的真实合作。开展课堂观察就要建立一种基于四元素的专业合作共同体(即合作体)。具体而言,有以下三方面的理由可以验证建立课堂观察合作体之必需。

第一,建立合作体,有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听评课方式。面对复杂的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仅凭教师个体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群体的智慧参与,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找并创造听评课的合作机会,抱着求同存异、尊重多元的心态,通过对话、倾听、讨论等交流方式,开展多样化的课堂行为的合作研究。

第二,以合作体为组织依托,可以使课堂观察专业化。课堂观察合作体作为一种组织,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会对备课组、教研组的运作赋予新的意义,要求备课组、教研组成为合作体的示范性组织,并要求参与者基于课堂观察的目标、任务和规则开展专业性的日常观察活动。每个合作体成员默认合作体的组织属性,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职责,规范而有序地开展课堂观察的专业活动,避免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趋于业余。

第三,有固定的合作群体,使课堂观察更加有动力,更加持续。课堂观察对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而言,不是“突击战”,而是“持久战”,不要期望通过

一、两次的观察就能实现双方的各自需求,它需要双方保持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双赢。依据群体动力学原理,组织对个体的压力与情感维系会促使个体的工作更加有动力。一般来说,在一段时期(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参与课堂观察合作体的人员基本是固定的,群体中个体的需求差异就会带来开展观察活动的动力,如某观察者可以持续地观察一个点,也可以不断更换观察点;观察目的可以“为我自己”,也可以“为群体中的他人”;可以一个人观察,也可以一个小组合作观察;这种需求的多样性会形成持续而有效的观察活动。

为什么将课堂观察框架设计为四个维度

要观察课堂,首先必须解构课堂。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需要有一个简明、科学的观察框架作为具体观察的“抓手”或“支架”,否则将使观察陷入随意、散乱。我们尝试从四个维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和课堂文化构建这样一个课堂观察框架。

这样一个四维框架的形成,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

理论依据主要是对课堂构成要素的认识,即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四者既各有所指,又相互关联。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四维框架的实践依据则是“我观察什么课”这一问题的提出。这是每一个课堂观察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由这个问题我们可推导出(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哪里?(4)我在该课堂呆了40或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这四个问题恰可通过课堂观察的四维框架的使用得到回答。

教师如何利用课堂观察框架

课堂观察框架将课堂分解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4个维度,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例如,学生学习维度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这5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合计68个点,例如,学生学习维度的达成视角就由3个观察点组成,它们分别是:①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②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③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这些观察点不再以评价标准的方式出现,而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旨在引领教师思考某个视角的属性。

第一,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理解课堂提供了一个支架。如果让教师们描述课堂是什么,对大多数老师而言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事实上,不能描述课堂的构成,当然也就难以理解课堂,难以真正做到有效教/学,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风格。课堂观察框架的观察点为老师立足于“点”来思考课堂提供了支持,而68个点,20个视角,4个维度的综合又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为老师从“面”上理解课堂提供了支持,所以,课堂观察框架从“点”和“面”出发引领教师理解课堂、反思课堂、改进课堂,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专业发展的品质。

第二,课堂观察框架为教师选择观察点、选择/开发观察工具提供了参照体系。我们发现,每次确定观察主题内容时,常常令老师们颇费周章。在开展课堂观察的初期,教师们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阅读观察框架中每个维度的“观察视角”和“观察点”,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中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在比较熟悉课堂观察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从观察框架中寻找相关的观察维度、视角和点,设计自己的观察点。在主题式观察中,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为分析观察主题的属性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思路。观察点确定后,可以根据观察框架的架构体系选择或设计观察工具,如量表、记录单、调查问卷等,选择合作观察的伙伴,商讨分工合作的观察内容,研讨双方观察的规则等。在实际的操作中,根据《课堂观察框架》选择观察点时,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一人一点,多人一点,一人多点,多人一点”的观察模式。

下载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课堂有中教效问答(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效学有习心得体会

    效学有习心得体会 永兴镇中心小学康敏 我们常常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这就不得不提到“教学有......

    有 效 教 学 学习心 得(样例5)

    有 效 教 学 学习心 得 石油小学 曹璐璐 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在我们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实践有效教学,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运用语言提示与非语言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和制止个......

    有 效 教 学 的 理 论 与 实 践

    教 学 简 案 教学内容:《教育学原理》教学部分有效教学 专题 教育对象:2011级教育硕士研究生 授课教师:叶显发(教育学院 )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目标: 一、在知识上: 1.了解有效教学......

    追求优效课堂的初探

    追求优效课堂的初探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课程资源三大要素组成的。其中,师从其“教”的行为,实现对课程教学的组成、引导;先从其“学”的行为,从课堂上汲取知识,获得发展;课......

    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六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看一看,做一做),、后教(议一议)、当堂训练(练一练)。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1分钟左......

    早教家长常用问答

    家长问答 1. 有家长说,课程内容太多,家长担心以后陪伴孩子上课会感到很吃力、力不从心。 A.在早教课程上,我们安排了10个左右的活动环节,家长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到小朋友特别喜欢......

    三效课堂集体备课发言稿

    浅谈三效课堂下的学科组集体备课 三效课堂采取一定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组织管理形式,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

    构建双效课堂活动总结

    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活动总结 七道沟学校 课堂是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途径,全面落实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