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

时间:2019-05-14 21:5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

第一篇: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有六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看一看,做一做),、后教(议一议)、当堂训练(练一练)。其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1分钟左右),后三个环节(即四个一)为主要环节。运用这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学生学,即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看一看,做一做),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议一议),最后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但是年级不同,也有所改动。

小学一年级,可省去“教学目标”、“自学指导”,也可把“四个一”改为两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练一练”,也可搞三次“四个一”,不管搞几次“四个一”,都是先让学生学,发现问题后,让学生讨论,教师补充。

课型不同,也应有所改动。现举例介绍如下:

一、在“例题型”课中的应用

例题型课上的学习内容是例题。教学环节为如下六步:

(一)板书课题 半分钟左右:

上课开始,教师三言两语导入新课(语速要慢,不可东拉西扯,离题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板书课题;或者通过屏幕显示课题(可配有陪衬的画面,但不能喧宾夺主,更不必配音乐);或者教师直接一边慢慢读题,一边板书课题。小学一年级一般教师边读边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唱笔画,课题写在黑板中上方,字不宜小,不能潦草,笔画、笔顺不能错。怎样效果好,就用什么方式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半分钟左右

板书课题后,教师要通过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低年级一般以教师口述为宜。

操作要领: ① 为了让学生看清教学目标,屏幕上的字要工整,不要太小,屏 幕上不要配鲜艳的画面。

② 学习目标的内容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

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老师把握,靠老师的形象、情感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③ 学习目标要准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即不降低,又不能提 高。

④ 学习目标要具体,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富有鼓励性,比如: “比谁能„„”

⑤ 不要急于切换投影,使教学目标一闪而过,学生看不清楚。⑥ 揭示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注意情感投入,诱导学生尽快明确目 标,教师不宜节外生枝,说闲话。

(三)自学指导(1分钟左右)

揭示教学目标后,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通过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可以节省时间,学生容易看得明白。小学一年级一般以口述为主。自学指导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操作要领:

① 自学内容。一般教材中有不少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

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学习简单的小数乘法时,引导学生重点看例题中的列竖式、乘的部分,对加减的部分可省略看,因为加减的方法已学过。

②要精心出好思考题,因为思考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自学的路子和效果。自学指导中常有思考题。思考不宜多,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自学的方法。怎样学得好,就怎样学。一般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可以在课本上圈圈画画,做上记号,可质疑问难,但不宜边看书边讨论。

④自学的时间。安排自学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6分钟左右),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的完成自学任务;时间也不宜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提前,一定要讲究实效。

⑤自学的要求。要鼓励学生认真看书,比谁自学效果好,能做对检测题(但检测题在自学指导中不能出现,一定要在看书结束后提示,否则会影响学生专心看书)。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紧张的思维。

⑥师要满怀激情,精神抖擞,稳重端庄(不可用力拍手,敲桌子,敲黑板),语言要简洁(切不可随便讲一句废话),有条理,语调抑扬顿挫,能够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

(四)看一看(看书:例题,图)(4分钟左右)出示自学指导后,进入“看一看”这个环节。

按照自学指导,学生认真看例题(代替老师讲例题,传授知识),理解例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思考如何运用,能够做对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操作要领: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目光巡视每个学生,关注并确保每个学生专心读书,紧张思维。

(五)做一做(检测:运用概念,逐步解决问题:

学生看书一结束,就检测学生看书的效果,一般采用一次性板演练习的形式(一般不搞两次板演,不采用提问的方式),因为书面练习最容易暴露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就是下一个环节“后教”的内容(因为“后教”不是教课本,而是教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操作要领:

1学生看书一结束,教师讲好过渡语,并且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定学生板演的位置或准备好小黑板,供学生板演。

2教师先公布检测题,让同学们坐在座位上练习,再指2——3名后进生板演,叫后进生是因为后进生暴露的问题最多,最具有典型性,能够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上好课;如果让优秀生板演,不能发现问题,就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上好课。

3板演的内容是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性,能检测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情况,检测题做对了,就说明学生对例题理解了,如检测题哪一步错了,就说明对哪一点不理解。

4学生板演练习时,教师要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并分类板书,思考学生中的错误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思考如何“后教”,这实际上是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5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也会影响全班同学独立思考、紧张学习。

(六)议一议(后教)(8分钟左右)

学生读书、检测例题后,就进入“议一议”的环节。“议一议”不是指老师在讲,而是“兵教兵”,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教师与学生合作。通过“议一议”这个环节,让学生能解决自学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达到加深理解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

“议一议”一般分两个环节:

1.更正。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板演习题中的错误,并鼓励学生上讲台用红色粉笔更正写出不同的答案(不要擦去原来学生写的)。如学生更正错了,鼓励其他学生更正,如果在出错,继续让学生更正,尽可以让较多的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更正。教师不要轻易表态,不能让更正变成教师唱“独角戏”。

2.讨论。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

(1)讨论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时教师目光要巡视每个学生,不要盯住课本,或只看少数学生),应先提出讨论题,让全班同学思考,各个准备回答,以后再指名回答;不能先指名(或指定××组同学),再提出问题,让全班同学袖手旁观;要问:“会的请举手”,然后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选最差的学生回答,不要问“对不对”,让全班学生齐声回答(因为齐答学生不动脑,谁会谁不会搞不清楚),要让较多的同学畅所欲言,说个够(发言面力争100%).切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滔滔不绝地讲,使得学生讨论流于形式。

(2)讨论的内容。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对非重点的那几步应一略而过,如没有问题,可以不讨论。教师绝对不能信口搞“满堂问”。

(3)讨论的顺序。不能一题一题地讨论(即一题讨论完了再讨论另一题,因为这样,必然讨论一题与讨论另一题重复、无条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该同时看几位同学做的同一道题的第一步(并把座位上同学的有关这一步的错误并入一起讨论),问:“要知道这一步对的请举手”,“说说问什么”。大家归纳,教师板书(板书要点,字体工整,不宜太小);同时再看几位同学做的同一道题的第二步,讨论:“这一步对不对,为什么?”学生归纳,教师板书„„这样,一类一类地按逻辑顺序讨论,由个别到一般,找到规律,上升理论,指导实践。教师的板书要与学生的讨论密切结合,学生讨论哪一点,说对了老师板书这个要点,再讨论另一点,老师再板书另一要点。切不可等学生讨论完了,教师再边讲边板书,这样重复、费时,理论与实际脱离,影响学习效果。

(4)教师该讲则讲,而且要讲好:教师讲的内容应该是全班同学通过更正讨论,还不会的地方,即大家都说错了的或都说得不完整的。教师讲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

(5)老师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通过自学,就已经掌握的,坚决不讲;若部分学生做错了的,经优生帮助更正,能正确讲出“为什么”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也坚决不讲;切不可学生讲一句,教师跟着重复一句,学生讲一遍,教师重复一遍。对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个别问题,也可以不教(待课外个别辅导)。

(6)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善于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够驾驭课堂。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确保学生用好三角板、圆规,画图准确,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教师要用好教棒(不可用三角板代替教棒),千方百计让学生紧张地思维,解决疑难问题。

(七)“练一练”(10分钟左右)

“议一议”结束,即进入“练一练”,即“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三:一是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二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三是便于教师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课外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辅导。

操作要领:

①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必须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交 作业本。

② “当堂训练”可分两种:背诵知识点和书面练习,也可只搞书 面练习。

③ 课堂作业主要是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和习题,练习题要有代表

性,要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④ 学生课堂作业时,教师要巡视,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 们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按时完成作业。⑤ 教师不得辅导学生(如有错误,待课外辅导)。如少数学生做得 快,已完成了,教师可让他们完成别的学习任务。

以上六个环节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的基本教学程序。在应用时,不要生搬硬套,必须领会精神实质,灵活运用,教师在各个环节之间,还要讲两句鼓动性的过渡语,承上启下,引导学生紧张学习,当堂达标。

针对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教学程序可以灵活变动,例如,教学内容较简单的可采用“一次四个一”的模式;对内容较复杂可采用“二次四个一”(即“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以后再“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

二、在“概念+例题型”课上的应用

此类课型中的学习内容,分两部分:前部分是概念,后部分是例题。这类课的操作方法与例题型基本一样,仅增加看书的内容,即增加了概念部分。教学环节如下:

1.板书课题(略)2.揭示目标

3.自学指导(约2分钟)① 投影自学指导

投影内容要包括四点,要让学生看了后能明确自学内容、方法、时间 和要求。

指导自学的方法,边看书边理解边熟悉定义、法则、公式等概念,看 例题时,注意是怎样运用定义、法则、公式的。② 学生看自学指导。

4.看一看(学生看概念、看例题)(约4分钟)

学生看书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看的又快又认真的同学,激励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引起竞争;

5.做一做(检测)。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座位上练习(检测题是与例题类似的习题),通过练习检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一般不默写概念。

6.议一议(后教)(约10分钟)

(1)更正。做对的同学帮助做错的同学更正;通过更正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概念。

(2)讨论。弄懂“为什么”;

①逐类讨论。若对,则让他们说“为什么”对,加深对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若错,讨论:“为什么错”,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②教师点拨的重点应放在本节课的概念、法则、公式与例题的结合点上,即弄清是怎样运用本节课学的定义、法则、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

7.练一练(当堂训练)(约10分钟左右)

(1)布置作业内容(课堂作业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难度,选题要适量、适度),明确作业要求;

(2)学生做作业。

教师要巡视,确保人人独立、按时完成;下课时收齐带走全班作业本。

在“概念+例题型”课上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的一般操作程序有下面三种:

①“一学一教”

“一学”是指学生一次性的看概念、看例题,板演;“一教”是指一次性的更正练习中的错误、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当堂训练。这就是上面介绍的最常用的方法。

②“一学二教”

“一学”是指学生一次性的看例题、看概念。“二教”:第一次“教”是指提问、纠正概念理解中的错误;第二次“教”是板演、更正、讨论,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当堂训练。这一种方法就是在“一学一教”中增加了提问、纠正理解概念方面的错误这一环节。

③“二学一教”,也可以说是两次“先学后教”(即第一次“先学后教”:学生看概念,提问概念,讨论、理解概念;第二次“先学后教”,看例题,板演,更正,讨论,弄懂

第二篇:浅谈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白板逐渐走进课堂,成为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从趣味、生成、互动三个方面分析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趣味;生成;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90-01

电子白板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它不仅能使教学情景更加清晰直观,让静态画面呈现动态化,丰富教学形式,优化课堂互动,而且更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的平台,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趣味――巧用电子白板??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子白板具有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动感逼真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电子白板的功能优势,以直观、生动、逼真、趣味的画面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性和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渐入学习佳境。

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借助电子白板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体与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白板显示:美丽的公园里,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迎风招展;在校园里,一片片盘旋着的火红枫叶像天女散花般漫天飞舞;和煦的阳光下,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尽情地玩耍;蔚蓝的天空中,一群燕子飞过,留下了优美的弧线……展示结束后,教师出示一半的图形(如下图),让学生猜一猜图中对应的是什么?

接着,教师继续启发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图形美不美?为什么?你能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吗?”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新课学习内容:轴对称图形。最后,再利用电子白板的手写功能,板书课题和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巧妙地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自觉地投入新知的探究中。

二、生成――利用电子白板突破难点,深化理解

巧妙使用电子白板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有助于降低教学难度,节省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首先,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画出一个梯形,然后复制,呈现两个梯形,接着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梯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将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实践体验、动手操作、讨论交流,不难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通过电子白板的直观演示,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提高了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互动――巧用电子白板优化互动,碰撞思维

恰到好处地使用电子白板,有利于促进师生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上的绘画、复制、拍摄、放大镜等功能,创设互动情境,增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中的注解、画图、板书、列表、拼图等形式进行自主探究,讲述思考过程,汇报交流心得,展示研讨成果。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时,教师先用电子白板向学生呈现一张花瓶的图片,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共同研讨,估算出图形的面积,接着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在电子白板上拖动图形验证猜想,展示研讨成果。最后,教师再将学生的汇报成果随机地保存在电子白板中,以便于学生进行知识整理和日后的巩固复习。

巧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不仅促进课堂中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优化了师生关系,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还促使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巧妙应用电子白板,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功能优势,突破教学难点,让课堂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责编 韦 迪)

第三篇: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学也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光靠老师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直观的演示在我们教学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它能把深奥难懂的问题变成有趣的动画,生动、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化难为易,它能处理大量的信息,提供丰富的材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看动画片,爱看卡通书,就是不爱看枯燥乏味的汉字,而多媒体则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得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有意思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带来了优秀的老师,老师也减轻了很多负担,把教学难点都简单化了。我们在课堂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用好多媒体设备。

一、多媒体在导入环节的运用。

无论做什么事,一个好的开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环节一定要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课堂上来,我们需要创设一个情境或复习上节课的重要内容来引出本堂课的内容,把它们制成动态的幻灯片,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让他们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屏幕上是车窗,学生和老师座在车里,车子在前进,有三角的自行车从车窗外闪过、有三角形的输电铁塔从车窗外飞驰而过、有三角形的电线杆从车窗外飞过,逼真的场景,加上音效的插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样创设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自己对图形的观察在轻松的气氛中轻而易举地就认识了三角形,在检查识记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掌握得牢,记得清楚,理解得也快。

二、多媒体在讲授新知时的运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只能用幻灯片、挂图、实物等静止的东西让学生观察,想想,对于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他们也不感兴趣,使好多学生在难题面前“知难而退”,根本就不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懒得动脑去想。而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展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让抽象的问题在学生面前形象化,从而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理解更容易,掌握得更牢固。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运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在鼠标的控制下图形折叠,伴随着音效的加入和动画的演示,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就非常直观的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进而是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变得容易了许多。还有在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出时,就可以利用平面图形的移、裁、补、拼等多种形式的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并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这种视频动画运用到教学中,很好地解决了许多靠学生抽象的去想象的问题,比如说直角三角形的旋转,形成圆锥体等类似的问题,让学生再也不用费劲脑筋地去抽象地想象了。

三、多媒体教学在反馈环节的运用。

温故而知新,复习也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有些学生一复习就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学会了,也懒得听复习课。这都是我们没有给学生上好复习课,复习课不是简单地复述旧知识,做很多的练习题,他是一个归纳、总结、升华的过程。好的数学复习课,不仅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查漏补缺,还应当重在知新,提高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更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传统复习巩固。我们要把复习的旧知识做成精美的课件,把知识点有声有色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使本来让学生没兴趣的枯燥的复习课变成了有趣的知识课,因为掌握起来容易,所以学生们就爱学,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在复习课中的运用起到的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在活动课中的运用

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玩中获得知识。但在以往的活动课,由于准备的材料不好找,基本都是一带而过,没有发挥活动课在学习中应有的作用,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具有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的特点。在“玩”中“学”,“学”中“玩”更符合数学活动课的要求。数学活动课,它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都能最大限度开发智力。多媒体技术及设备能再现声形,图文并茂,使活动课变得“有声有色”,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使用这一手段,无疑会收益更大。例如在学习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拼图,我用课件制作了拼图,一个个图形伴随着

音效,动画飞入屏幕自动组装成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自己动手去画,没过多久,一件件创意十足的作品就展现出来了,学生学得开心,知识也掌握了,这一切都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成果。

多媒体设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不能滥用,要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刘 霞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表现无可比拟的优势,并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小学数学的现状。《标准(2011年版)》指出:“信息技术能向学生提供并展示多种类型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灵活选择与呈现;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适应的情境;能为学生从事数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工具;可以使得相距千里的个体展开面对面的交流。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实施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能使学生在“静态”的教学中得以解放,信息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可以将复杂、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形象、气氛活跃,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轻松地学习环境。在新课程理念下,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导入是教学的一个关键。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好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关系着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效果。如果导入成功,学生就会做到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质量就会相应提高。所以如何很好的导入数学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需要慎重考虑。信息技术中的文字、图像、声

音等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可以将复杂、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形象、气氛活跃。因此,在数学课堂中的导入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这样会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

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精美的画面,逼真的配音,营造出虚拟的现实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在适当的提出问题,这样,学生会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例如:在学习二年级数学找规律这一课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老师的一件掉了花朵的衣服,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回花朵。同学们听说要帮老师的忙,立即精力集中,仔细观察,唯恐自己落后,很快得到答案,成功的引入新课。接着出示老师的家,利用配音告诉学生:请大家来做客,但是要经过一个带有密码的门,破译了密码才能进入。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于是通过这张图片,学生又进入了新的情境中去积极主动的探究、思考,从而发现规律。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导入了新的情境---客厅,看到美丽的地板,感受到客厅的美,利用配音出示问题:看到这么美的地板,你发现了美的秘密么?学生经过讨论后,信心满满的说出了答案。就这样,每一次的导入都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新情境。而精美的画面,逼真的配音,营造出虚拟的现实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将复杂、枯燥的数学课变得生动形象、气氛活跃,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轻松地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轻松地找到了规律,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熟练地掌握了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在学习四年级数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先利用多媒体出示错误的身高(点错小数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信息技术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顺利的导入新课。再利用多媒体导入第二个环节,一边看屏幕,一边听故事《西游记》:话说孙悟空和他师傅一行人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遇到一个妖怪,妖怪喝到:“猴头,交出唐僧!” 孙悟空大声喊道:“休想!看我金箍棒!”于是从耳朵里掏出一根只有0.009米长的金箍棒, 妖怪觉得很奇怪,想:这么短有什么用? 孙悟空嘿嘿一笑,对着金箍棒轻轻吹了一口气, 金箍棒从0.009米变成0.09米,接着又吹了一口气, 金箍棒从0.09米变成0.9米,吹第三口气的时候, 金箍棒从0.9米变成9米,孙悟空喊道:“看棒!”, 金箍棒重重的砸在妖怪身上,把妖怪打死了。让学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思考:小数点移动与什么有什么关系?虽然教材上为我们也呈现了这样的情境图片,但是利用信息技术,把新知识的探究用动画的形式导入,呈现了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小妖的情境,通过让学生观察动态的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的关系,探究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由于多媒体形象生动,动静结合,声色兼备,使抽象的变为具体,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成自主的探究,发现,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达到有效,高效。

从以上的案例我深深地领悟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中的合理应用,一定会拉近学生与数学课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定能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课堂导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充分加以应用。

第五篇:四步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四步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党原乡樊家小学 陈玉荣

多年来,我们一直习惯于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这固然说明传统教学法中有许多值得继承发扬的地方。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学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经传统教学法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差,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其结果必然使学生学得被动,学得肤浅,学得呆板,效率低,学生的各种潜能不能充分发挥。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效率地完成课时任务,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是教育教学永恒的主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数学教学,总结出“读、讲、练、测”四步教学法,收到了效果显著。

这种教学法是指把课堂教学划分为“读、讲、练、测”四个阶段,下面谈谈这四个阶段如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读”即指导学生读书,提倡自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及能力,大约用10分钟。教师依据教材、大纲、考纲编排自学提纲写在小黑板上,为学生创设自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并指明所学知识的要点或安排好的练习题,提出层次不等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教师来回巡视,及时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通过学生的自学情况掌握学情,达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讲”即精讲,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采用边提问边讲解,然后小结归纳出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设疑、讲解。讲解时思维要与学生同步,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品质,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的目的。对于易错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教师参与,鼓励学生发言,允许学生辩论,通过辩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探索、辨析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这一阶段用15分钟左右。

“练”这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约用10分钟,把与本节课密切相关的习题按易、中、难分三等,按学生的好、中、差三个层次各叫一至二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估计学生完成后叫学生上讲台批改板演,并强调划错号要指出错误之处,并以准确性,合理性、速度等方面综合打分,其余学生同桌互相批改,学生抽查。有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选一些变式题,即让学生自己改变题目的已知条件自编题目,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探索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测”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手段。大约用10分钟,教师在小黑板上给出或印发课前精心选取的考查本节课内容的试题,题型灵活多样,数量不等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在测验本上完成。教师来回巡视了解教学效果,发现个别同学的问题及时纠正,以防止学生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掉队,同时也要注重让优等生学得更加出色,其余学生学得好。

测验完,通过互评、自评、教师抽查等手段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问题的下课抽时间弥补。

最后用简短术语小结本节课,布置课外作业。

这样通过教学课“读、讲、练、测”四步教学法的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探索、猜测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

综上所说,教学课“读、讲、练、测”四步教学法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能从课的类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相配套,才能效果更好。

下载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先学后教在数学课堂中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初探 所谓的“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索的新学习方式。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者冯·格拉塞斯菲尔德认为:知识的掌握是学生......

    论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论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易操作性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用处越来越大。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安装多媒体也有几年了,今年我又进行了......

    浅谈合作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合作教学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

    在数学课堂中感受现实生活(定稿)

    在数学课堂中感受现实生活 摘 要: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数学课堂上要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活动化、实用性。对于在初中数学中存在的知识与......

    三段五步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三段五步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曹小辉近段时间,通过系统学习“三段五步式”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同事之间经常探讨自己对“三段五步式”教学模式的独到见解,让我对这......

    “教学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共5则范文)

    “教学白板”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 要:宁都县好多学校都配备了50寸以上的大屏交互式“一体机”。老师排队“争”用学校多媒体教室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利用好这些“一体机......

    论对话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论对话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式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营造自由的学习及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由发言,进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