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课堂巧妙实行环境教育
数学课堂巧妙实行环境教育
摘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小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新《数学课程标准》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指出了小学数学课程所应承担环境教育的任务,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形势新课程的必然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利用一切契机为环境教育创造空间,努力开发利用数学资源,探究环境教育的最佳途径。使数学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数学知识,而且尽可能多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获取环境保护知识,受到环境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环境教育 数学教学 新课程 渗透 有机结合 正文:
“环境的和谐与平衡,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二十一世纪是环保的世纪,环境保护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科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学科知识,而且尽可能多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中获取环境保护知识,受到环境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新《数学课程标准》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指出了小学数学课程所应承担环境教育的任务,在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新形势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想结合数学教学,谈一谈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挖掘教材,寻找环保信息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生动的和有意义的。数学课本不但是承传知识的载体,更是发现知识、创新知识的凭借。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环境教育因素,把显性的数学知识和隐性的环保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环境教育功能。在教材内容上大做文章,给学生创造“环境教育”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取环境保护知识。
例如,人教版新教材比较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新知识的引入几乎都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而且图文并茂,呈现方式丰富而开放,大部分的插图都蕴涵着丰富的环境教育信息。所以我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注意把握好每一课、每一幅图中蕴涵的环境因素,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节数学课,我带领学生观察主题图,认识美丽的校园,在学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爱护校园,爱护周围的花草树木,才能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使学生感觉到在美丽的校园里学习是幸福无比的。又如,第三单元“1~5的认识”,教材插图是一幅参观动物园图,在学生观察主题图,沉浸在去动物园游玩的回忆中时,我趁热打铁,把有关野生动物知识贯穿于数数活动中,让学生在认识“1~5”的同时受到爱护动物的教育。这样,将环境知识充实到单调的认数、数数中,课堂内容变得丰富而有趣,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
另外,在一年级的上、下册教材中,“青蛙吃害虫”、“植树”、“统计马路车辆”等等大量数学问题都渗透了环保意识,都是鲜活的环境教育素材,作为教师应及时进行开发与利用。只要我们教师心中有环保,做环境教育的有心人,就会发现环境教育资源是无处不在的。
二、创设情境,营造环保氛围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天真活泼。喜欢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身边的问题更加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规律以及教学内容,在学生熟悉的小故事、小情境、小游戏等“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背景材料中,见缝插针,将环保知识、环境问题“搬到”学生身边,营造有利于环保教育的氛围,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时刻让学生感到环境知识就在自己身边。
听故事是小学生的最爱,在故事情境中学知识,学生热情非常高,探索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如,教学“0的认识”时,我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树林里有一棵大树,大树上有一个鸟巢,里面有3只可爱的小鸟。鸟妈妈去觅食了,小鸟在鸟巢里等妈妈回来。突然,‘砰’传来一声枪声,小鸟给吓飞了。鸟妈妈回来再也见不着它的宝宝了,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情绪激动,都义愤填膺,纷纷出主意要严惩可恶的捕猎者,保护树林中的小鸟。这样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与故事中的小鸟同呼吸、共命运,对小鸟产生同情心。进行环保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既可以顺其自然地引出0,教会学生“小鸟都飞走了,一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又培养了学生爱护鸟类的环保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在练习中经常设置“小猫钓鱼”、“鸽子送信”、“蚂蚁搬家”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故事中、在游戏中增长环保知识,使环境教育融于数学教学中,也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动手操作,激发环保动机
环保知识的学习,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发展、生活有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身边的有利于环境教育的一切因素,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获得环保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发现环保问题、获取环保知识的快乐,进一步激发环保动机。
如,教学“年月日”知识后,我组织学生制作“年历卡”或“日历卡”。在活动前,我提出几个问题:(1)家里有没有废置的纸皮、纸盒等物品?(2)为什么会有很多,这是不是一种浪费?(3)如何将浪费减到最低?(4)年历卡的制作能否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再利用?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如何将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由于有了事前的“预防针”,所以在正式活动课上学生都带来了家中废弃无用的纸盒、纸皮做原料。在想想、画画、剪剪、贴贴、看看等活动中,看到自己亲手设计制作的年历卡时,学生不仅体会到“年月日”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更加深刻体验到废物制作年历卡的乐趣,从而达到激发了学生节约资源、利用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组织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环保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成功,在操作中发现环保,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数学知识,又寓环境教育于操作活动中。
四、实际应用,深化环保行为
常言道“学以致用”,学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所以,在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由课堂走进社会的大空间,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发现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培养并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使环境教育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例如,教学“统计表”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我让学生对班内同学使用文具状况进行调查,搜集数据信息,将使用的铅笔、作业簿、橡皮擦、纸张等文具的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表。可选择个人独立完成统计表,也可以选择小组合作完成统计表。从节约资源、能源这个角度启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出与环境问题紧密联系的数学问题,并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在参与搜集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中,知道节约使用文具、纸张就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强化和提高。统计活动结束后,学生在数学日记里惊叹:“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原来在我们身边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我一个月大约用8枝铅笔,有的用了不到一半就弄丢了,有的没写完就换新笔。我一个人这样浪费,十个人,一百人该浪费多少啊!”这样来源于心灵的震撼,远比教师平铺直叙的说教更深刻、更让学生难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利用一切契机为环境教育创造空间,努力开发利用数学资源,探究环境教育的最佳途径。让我们用智慧和信念去点缀环境教育的春天,让绿色的种子在数学课堂中发芽!
第二篇:巧妙应对课堂意外
巧妙应对课堂意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是啊,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不论教师课前准备多么充分,都可能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尤其是气氛活跃的课堂,出现 “意外情况”的频率会更多。这些“意外情况”处理不好,就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机智而巧妙的处理这些“意外情况”,把干扰因素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让一次次的“意外”生成一次次的精彩。下面我将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意外及感受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学生思路不畅
案例
1、在学习《与城信结伴而行》时,我设计了一个活动:我国正在构建和谐社会,请你以“诚信”为主题创作一条警示语,倡导人们自觉诚信。问题一抛出,我原以为学生会畅所欲言,没想到我看到的是学生眼中的茫然。糟了,学生出现了思维障碍,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冷场的沉闷气氛呢?我先做了一下深呼吸,稳住自己的情绪,思维高速运转,我想出了两条警示语,“同学们,老师先来说两个。比如:‘人无信不立、企无信则衰、国无信则败’‘ 诚信是走进别人心灵的一把钥匙,要以诚信待人。’同学们再好好想一想。”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简单的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开始你一句我一句说了起来,其中还有许多精彩的语言:“生活是书,但书中的字要用诚信去写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如果说人是一辆车,诚信则是轮子,没有诚信就寸步难行。”“只要你身上还有诚信可言,那么你就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 “思路不畅”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感,保持冷静,用理智驾驭感情,“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同时还要随机应变,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灵活处理课堂中的这种意外情况。因为教师无法预见到课堂中出现的所有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我在备这一课时,就根本不觉得让学生写警示语是一个难点,所以完全没料到学生会出现冷场。我的“抛砖引玉”打破了僵局,但如果我当时头脑发热,将学生训斥一番,只会形成师生情绪的对立,课堂氛围的紧张,不会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不会看到学生后面敏捷的思维和精彩的发言了。
二、学生五花八门的怪问、怪答
案例
2、在学习《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列举生活中的合作现象,结果有的学生说:考试时合作作弊、合伙打架、八国联军进中国,学生听了都哈哈大笑。学生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令我应接不暇,也使我很意外,该怎样引导他们呢?我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让更多的学生去说,学生说完以后,我问学生:通过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你有何感想?有的学生说生活中处处有合作,也有的学生说合作有好也有坏。“对,生活中有的是为了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去合作,也有的是 为了达到一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两种合作?”学生思考一下说:“我们应该提倡第一种合作,摒弃第二种合作。”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感到很欣慰,这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同时我也非常庆幸当时没有简单粗暴的批评学生,要不然我也就无法顺其自然的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案例
3、在学习《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时,当谈到互联网时,学生情绪高涨,大谈特谈网络的好处以及在网络中结交的朋友,听着学生的高谈阔论,我即惊讶学生的视野开阔、业余生活丰富,又着急学生现在已经远离我的教学轨道,怎么办呢?生搬硬套的把学生拉回来,肯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面的教学效果也不会好.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同学们那么喜欢网络,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你能否说一说网络的魅力在哪?”“为什么有的人在网络中迷失自我,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有的人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以至于家长谈网色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问题抛出以后,学生开始认真思考这些问题,这样我就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把学生和问题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上来了。
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遇到一些学生提出的不知所措的问题或学生“唱反调”时,我们一定不能来个“高挂免战牌”,来个“回避肃静”,要灵活处理,或把问题当作“绣球”再抛给学生或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讨论,甚至可以让学生争论。在学生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我们自然能够得到启发,适时对学生点拨,最后由学生或教师作出归纳。对于我们拿不准或不会回答的问题不妨如实承认:“这个问题我也拿不准,等查了资料再回答你。”这样的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激发学生莫大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会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三、教师出现失误
案例
4、我在讲《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课时,由于我特别自信,就没有试放多媒体,结果当我要播放多媒体课件时,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播放,修理了好大一会才恢复正常。当时我和学生都很着急,如何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祢补自己的失误呢,想想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就是没有预料到会出现这种结果,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所以,同学们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预料会出现什么结果,从而作出充分的准备。”这样一来,既缓解了学生的急躁心理,又紧扣课本知识给予了学生现身说教,使学生明白了应该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位知识、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避免不了会因为疏忽或大意出现错误,当错误发生时,教师不能极力掩盖自己的错误,如有的老师会说我故意写错的考考同学们能不能发现,而应该坦诚的承认 “老师确实做错了,老师太大意了。希望大家在做题时不要学老师这个毛病啊”教师这样做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谦虚诚实的做人道理,同时又能提醒他们平时做事不要马虎。但是,在 能补救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反问补台的方法,当教师发现某一问题没有讲完就要进行下一个问题时,可以反问学生:这个问题我们分析完了吗?经老师提醒,学生会发现没有,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向下讲,从而巧妙地避免了不应发生的教学错误。
四、学生违反课堂纪律
案例
5、有一次,在课上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是有学生讲话,不能注意听,影响到其他同学,也影响了我的正常教学,为了使学生专心听讲,于是我说:“真奇怪,今天咱们班的某些同学是把耳朵忘在家里了,还是忘记了给耳朵戴上‘四心’。”学生听完一愣,但很快明白老师的意思,这正是我们刚刚学习的交往讲艺术中的“学会倾听“,全班同学都笑了,讲话的同学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集中心思听课了。
案例
6、在一次课堂小测试,我发现许多学生在那里偷偷的看书,以前严厉禁止的处理效果并不好,于是我拿起学生的一本课本说:“哎,书为什么每每到这个时刻总显得那么亲切可爱,”学生听了都笑,“同学们的心愿让老师感到高兴,希望自己每次都能做到最好,但请同学们也别忘了‘狼来了’的故事,把我们的第二身份证‘诚信’丢了,平时多用些工夫,我们就不会再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一定要坚信:一份为耕耘一份收获、工夫不负有心人。”学生听后主动把书收了起来,以后我很少看到学生再作弊。
演讲家雷麦曼说过“用幽默的方式引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接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这两次意外事件的处理,使我充分体验到幽默的伟大作用。恰当地运用幽默,不仅可以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化干戈为玉帛,更能释放教师感召能量,塑造一种高雅的风度、健康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一种神奇的教学艺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充分利用幽默这一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对于学生中发生的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如:打瞌睡、看课外书、开小差等,教师还可以运用目光、手势、表情、语言速度及语音的阴阳顿挫来制止学生的不良作为。如教师边讲课边走近学生,轻拍肩膀或摇头示意;也可采用突然停止讲课或假意咳嗽的办法,在不中断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消灭不良因素,阻止其发展下去。
课堂意外情况复杂,应对的方法灵活多变,但首先教师要有面对意外的正确心态。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服务于学生的,当学生有意无意地跳出教师设计的思路时,千万不能不知所措,也不能硬着头皮按原计划上课。教师应冷静对待,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机智,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把课堂意外事件转化为的“教学资源”,使意外成为课堂教学中“无法预约的精彩”。同时教师也要感谢“课堂意外”,正是这种意外在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成长。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师要想把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失误弥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并达到天衣无缝的妙境。甚至面临“山穷水尽”的关头,也能急中生智地化险为夷,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加 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人文素养,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老师。那就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不断历练,不经意间你就可能发现你已经拥有那“昙花一现”的精彩的教学机智了!
第三篇:巧妙设问,课堂增色
巧妙设问,课堂增色
柴霞
【摘 要】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不仅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思辨能力;而且能够更好地了解学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课堂提问是手段更是艺术,教师要巧妙设问,才能事半功倍,使课堂增色。
【关键词】提问;课堂;问题;激发;引导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展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达成思品教育的目标,从而使课堂生动活泼,巧妙设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提问的作用。
课堂提问可以说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师生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教学矛盾的一把“钥匙”。提问可以通过师生相互作用,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使教师了解学情,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具体的作用如下:
1、提问有利于把握课堂节奏,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充满了大道理。学生单纯地阅读教材,听老师讲解很容易产生倦怠,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适时的提问,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创设出有效地教学情境,达到以问置疑,以问求思的目的。
2、提问有利于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对学情的了解。“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提问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和表达。在师生的问答中,既让学生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同时也增进了双方的情感交流。
3、提问有利于调整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走神时,在学生自满时,在学生急于求成时,适时的提问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振学生的思想,更是激发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好方法。
4、提问有利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其思辨能力。
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会陷入紧张的思考,然后面临组织语言表述的情境。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
二、提问的内容。
首先,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学情即学生的认知程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比如,学习“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时,我们可以以伽利略的比萨斜塔试验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明确对固有知识的质疑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因此教育学生在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才能有所发现。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意义 ,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考价值,又要难度适中 ,使学生“跳一跳,搞得到”。比如学习改革开放一节时,针对改革开放的意义,我们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回顾历史,通过历史的对比产生印象,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提问,围绕中心和学生的难点,有的放矢,有利于唤起学生思考、想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所学道理。
再次,提问的问题要简明、生动、有吸引力 ,且能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的放矢,避免那种少数优生频频发言 ,大多数学生闷闷而坐的状况出现。例如,学习“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一节时,可以提出问题:“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有哪些?比如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以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内容为题,这样就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达到预期的效果了。
三、提问的方式。
1、教师的提问要目标明确。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要难易适度。所提问题应围绕所学理论又要切合实际。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经过积极的思考之后,引起和促进学生的思维,从而解决问题。
2、教师的提问要新颖。
设问要明确具体,又富有趣味。既要“放”,又要“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的提问要灵活。
提问应是多层次、多角度,努力做到一题多问,并深入浅出。可以从时政热点入手去提问,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情境入手,可以以诗词为提问背景,也可以从知识的关键点去提问。
4、教师的提问应循序渐进。
教师的提问应步步深入,前后衔接,引导学生联想拓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围绕“总问题”,逐步深入探究,最终理解深化所学知识。
四、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在课堂气氛沉闷时抛出问题,会“于无声处起波澜”,让学生兴奋起来;在学生浮夸松懈时点出问题,则会“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学生聚精会神专注起来。问题的出示必须适时恰当,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
2、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因题施问”即:有难度的问题让学习好的学生回答,容易的问题则叫学习差的学生回答,也有些问题叫中等的学生回答。可以有针对性的点名提问,也可面向全体学生泛问,这样才会创设出平等宽松的氛围,给每个学生进步的机会,从而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3、提问要善于赏识激励。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表现出期待和信任,在倾听回答时要专注。对回答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赞扬,对回答差的或错的同学要予以点播和纠正,同时更要给予鼓励。“严厉的鞭策不能使马儿奔跑半步,温柔的一吻足以使它飞驰百里。” 教师要善于赏识激励,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总之,如教育家林·G·卡尔汉所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善于提问是手段更是艺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巧妙设疑,才能事半功倍,使课堂增色。
*【作者简介】柴霞,山东省沂源县历山中学教师,中教一级(山东 沂源 256100)
第四篇:巧妙运用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巧妙运用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向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新课改要求数学要实现生活化,要将数学内容融入生活中,因此,教师需要将数学课堂生活化,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教师在将课堂生活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问题.许多教师认为数学课堂生活化,就是只有生活中的数学才是值得学习的知识,这样,就将生活与数学本末倒置,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生活,导致教学脱离了生活,没有一点数学乐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都是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追求将数学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本身.过于关注数学本身或者过于关注生活,都不是合理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运用生活教材,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一、认真选择,为数学课堂提供合理的素材
1.生活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本身
初中生的逻辑思维特点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对于学生来说都十分的抽象难懂,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将知识点融入到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中去,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用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来解释数学中的抽象内容.这样就会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学科,进而更加喜欢数学.2.生活素材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抓住本质
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往往由于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十分的复杂.所以,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帮助学生排除掉那些没有必要的干扰因素,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所举素材的根本原因.教师为学生选择合理的素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得容易,教师也可以教得轻松,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3.生活素材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气息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的过程中,也要与时俱进,选择一些时代感比较强的内容.初中生都是15、6岁的年纪,所以教师应该选择一些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喜欢或者感兴趣的事物,而不要选择那些没有年代感的例子,学生没有经历过年代久远的事情,所以对教师所举出的素材根本不会有任何的亲切感.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缺少现代气息的知识点结合一些现代气息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可以更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二、巧妙运用生活素材,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教师在将数学课堂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合理有度.这一过程中,教师在选取生活化教材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更好的发挥,课堂效果也会越来越好.1.面上的合理
新课改要求数学课堂要尽量生活化,可以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入数学的课堂中,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数学教材老化带来的问题以及缺乏时代感的缺陷.让书本可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改变课本所带来的枯燥单一的状态.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生活化不是数学课堂所要追求的唯一目标.倡导将数学生活化,是要让学生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要应用于生活,要用数学的眼光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可以将所有的知识都与生活结合起来,要有选择性的,做到面上的合理,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整理、归纳和总结”这一教学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一些超市或者商场的购物小票,然后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带到课堂上来,向其他学生描述自己所搜集到的小票,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还可以培养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2.部分的合理
每一个数学教材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每一个知识点就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在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教学内容,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点,不仅仅是用来解题和考试的,最终的目的是要将所学的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数学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几何图形,比如,冰箱是什么形状,车轮是什么形状,桌子是什么形状等等.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图形,进而引入新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还可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起来,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和时代化,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三、动态把握,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选择合适的生活化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但是如果素材使用不当的话,则会对学生的学习有所限制.教师可以从课本中选择生活素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素材,还可以根据课堂上的动态来进行选择.无论是选择哪一种生活素材,教师都必须将所选择的素材合理运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1.把握课堂生成的生活素材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有很精彩的表现,所以,教师要及时地捕捉到精彩的瞬间,把握动态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数学本质.2.合理利用生活中的生活素材
现在的初中教材都十分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系:内容的设计逐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素材也开始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紧密相关.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综上所述,数学要生活化,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所选用的素材既要体现知识的理论性,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所以教师要仔细选择生活素材,将生活素材合理运用,就会让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第五篇:将幽默巧妙的运用到数学课堂
将幽默巧妙的运用到数学课堂
江都市黄思小学 陈小荣
摘 要:幽默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从而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幽默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幽默展现着教师乐观的性格和开朗的胸怀。幽默的教学语言,有时像“味精”,能增强学生的“食欲”。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教师讲课语言幽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受到启迪。
关键词:幽默 调剂 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语言是纽带,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教师如果当“教学机器”,学生就会“冷眼相待”,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没用的。所以,他主张,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
如今,在我们平时的备课中,备的最多的、准备的最充分的是教
学环节的设计和现代教学设备的运用。而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预设,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调、语速,问题的提问方式或方法等,考虑的并不多,导致课堂教学“跑题”的现象特多。实践证明,教学能否取得成功,跟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组织有着很大关系。
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备了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幽默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教师善不善于运用幽默, 具不具有幽默感, 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 这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口才的重要标志。
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种用俏皮、含蓄、机智的方法,使人感到有趣可笑,意味深长,启迪心智。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睿智,从而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 幽默有什么作用呢? 下面, 本人就这一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幽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语言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学得轻松,从而产生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它是环境的产物,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我们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幽默有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
奋状态,从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好奇,但自制力差,上课的铃声虽然把他们带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但上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立即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而且特别是数学课,有些学生本来就不太喜欢,如果我们数学老师课始运用趣味性的语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立即转移到老师身上。
案例1:幽默开课。
课始,学生的注意力还不能从课间活动中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幽默,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我先请小朋友们从教师身上找出一些数字。如:教师有1个鼻子,就找到数字1。这下子,他们可高兴了,纷纷举起了小手。我要求相同的数字不说,他们还是找出了好多:老师的衣服上有6粒纽扣――6,老师的耳朵像“3”,老师的下巴和脖子组成“7”,头和脖子组成“9”,有2只手――2,四肢――4,眼球像“0”„„然后我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发现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他们快乐的组着,算着„„
这样寓幽默于学习活动中,为新课的学习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中,促进学生对新知的探求。
案例2:幽默批评。
另外在处理课堂违纪事件时,要机智、灵活,要给学生留有余地,使他们有时间去思考,要相信学生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能力,并且也能自觉地改正错误。
课堂上,学生有时精神疲劳,或昏昏欲睡,或魂不守舍。这时,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委婉的提醒,常能使教室笑声顿起,也达到了批评的目的。有一次同学们正在讨论回答练习题第一题,我发现一位同学精神“跑题”,请他来回答问题,这名学生答非所问,回答了第二题,当时我没有批评他心猿意马,而是说:“答得不错,不过刚才老师应该问第二题就对了!”一句玩笑话,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让那位学生明白他精力不集中。
再如,春季的下午,小学生常常打瞌睡,则问他“你梦见吃汉堡堡了吗?味道怎样?我也能享受一下吗?”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到了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老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又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案例3:幽默救急。
幽默化的批评语言有时又像是一剂“良药”,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醒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同时避免了学生的抵抗情绪的产生。
课堂上进行集体练习时,常有学生没钢笔水,急得四周借墨水,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一句“某某今天闹干旱了,谁能给与他一点雨露?”幽默风趣的语言,既解决了此学生的燃眉之急,又达到了婉转批评,促其改正缺点的目的。
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学生幽默时,语调要恢谐,充满喜剧色彩,充满情和意,在笑声中完成教育的目的,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在讥讽他。让学生在笑声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学习内容才能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我们也才能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之目的。
二、幽默有利于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我们知道, 传统的师生关系讲究“师道尊严”, 而这种师生关系造成了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掌握。据调查, 学生最不喜欢的教育方式就是严肃死板型的教育, 而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教育方式, 则是轻松活泼的幽默式教育。数学教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具备规范性、科学性、逻辑性的特点。但也并不是要一成不变,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应伴随着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若能抓住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 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适时运用幽默, 就能够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强烈地感染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情绪高涨, 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快乐地学习。
案例1:0的特殊性。
0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应有比较广泛,情况也比较复杂。在学习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如605-128),为了突出“0”无法退一给低位,只能再向高位借“1”的计算要点,老师形象地将0说成是一个“穷光蛋”:0是一个“穷光蛋”,再向高位借1才能算。在学习一个数加0或减0时,为了突出“一个数加0或减0还等于这个
数”的特征,老师又表扬0是一位“大好人”:0是一位大好人,加它减它不烦人。在乘法中学习“0乘任何一个数都得0”时,老师又给它取名“大坏蛋”:0是一个大坏蛋谁来乘它都完蛋。诙谐幽默的取名和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不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映射出0在计算中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案例2:对“一般”的理解。
“年、月、日”教学中“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教师抓住“一般”指通常、大多数,那么有没有“二般”呢?激发学生去寻找特殊,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分析问题。
案例3:单位的正确写法。
法国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提出严肃的真理, 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教师运用幽默的方法来揭示教学内容, 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深刻的印象, 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
在做一道关于时间的解决问题时,有一题问:张健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多长时间?我班的王培,不会写单位名称和答,误把“5小时”答成“5时间”,同学们哈哈大笑。我没有对她进行说教,也没有板起脸孔指责批评他,而是做了如下有趣的调节:我说:王培同学,问题问用多少时间?你答5时间;那如果问你今年多大?你答11大;问你有多重?你答42重;问你有多高?你答1.53高吗?。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这时我和王培一起进行订正,这样不但调节出情趣与气氛,而且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感觉,减弱或抵消一部分紧张和疲劳。因此我们鼓励课堂中采用幽默性的教学语言,但不是所有的幽默语言都可以拿到课堂上来,课堂教学语言的幽默必须遵循教学性、规范性、科学性、启发性,同时应做到适时适度。这样对课堂教学才会起到催化和促进作用。
幽默体现着教师的智慧, 幽默展现着教师乐观的性格和开朗的胸怀。幽默的教学语言,有时像“味精”,能增强学生的“食欲”。有助于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教师讲课语言幽默,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受到启迪。
当然,教师的幽默感不只局限在表面的言行上,更重要的是,幽默感是教师的信心、智慧和才华的表现。那么,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呢?
首先,要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乐观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那些真正伟大的幽默家和革命导师的幽默感,是与他们坚定的信念,坚毅开朗的性格分不开的。
其次,要勤于对事物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积累。幽默要有深刻而高超的洞察力,迅速地捕捉住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或夸张的手法,用诙谐有趣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使人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提高我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机智和敏捷的作风,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再次,就是渊博的知识。幽默感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的,是智慧的火花。不断的扩大我们的知识视野,吸取多方面的知识乳汁,才能把握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幽默的情趣来。
幽默的教师在学生心中是良师,更是益友。幽默, 帮助教师构建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了和谐的课堂,给学生创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
老师,你幽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