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巧妙借助动漫 生成精彩课堂
巧妙借助动漫 生成精彩课堂
【摘 要】:文章指出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营造动漫氛围,结合案例介绍了给对话配插图,利用动漫中的音像信息练习口语,以漫画为载体,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以及在课堂中插入动漫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动漫,漫画插图,音像信息,动画片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心理因素。动漫教学,与儿童的世界很接近,儿童对世间事物的天生夸张、取舍能力与漫画的造型要求不谋而合。
动漫是动画,漫画等艺术形式的总称。动画片,漫画以及Flash动画(如动画儿歌,歌曲,课件)等含有卡通元素的作品都可称为动漫。动漫这一艺术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小学生更是对其喜爱有加。动漫作品以其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形象的画面,时尚流行的表达,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教学中,利用动漫感性地展现教学内容,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动漫氛围 活跃小学英语课堂
在全面、正常地上好英语课的同时,逐步将漫画引入课堂。漫画种类多,内容涉及很广,有科普漫画、儿童生活漫画、时事漫画、肖像漫画等等。表现形式独特,常常通过夸张、比喻、比拟、借形、对比等手法来塑造形象表达主题,所以漫画极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实物、卡通图片、简笔画等这些形象化的事物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他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的目光注意集中在生动形象的事物中。我们在课前准备了大量的卡通图片、实物,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感兴趣,让他们一看到图就想说,想表演。
[案例1] 让学生收集漫画。
教四五年级英语时,我发动学生收集各种漫画,组织学生欣赏,提高是非、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审美能力。同时让他们通过自说自画,自画自说,形成浓厚的漫画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美育熏陶。并且让全班学生都学习漫画知识和技能,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所喜爱的漫画中,自己动手创作漫画,英语黑板报,学生渐渐把这种兴趣转移到英语学习上来了,不仅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也成了一种教学资源,给英语课堂增添无限的魅力。如在教学PEP8 Unit2 Let’s learn(sad,bored,angry,excited,happy)等,我让学生收集了漫画并选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图片在多媒体上播放:
提问How does it feel? 学生们一看到这个乐了,积极地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这堂课就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夸张的漫画形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 [案例2]利用动漫中的音像信息练习口语
动画片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更有时尚的英语表达和纯正地道的语音,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鲜活资源。我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选择一些动画片片段,知道学生开展模仿配音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观看动画片:全班共同观看一部英语动画片的截取片段,了解动画片的主要人物,熟悉动画片的主要内容,呈现一些关键词句,并让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动画片的主要情节。在选择动画片时,应选择学生熟悉的且喜欢的动画,如《喜洋洋与灰太狼》,《灌篮高手》,《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如在教单词house 时,我就选择了一首卡通视频《Big House》,让学生在诙谐的动画中学习,他们很是喜欢。
2、模仿配音:截取三分钟左右的动画片段,让学生记录对白。在此基础上,学生模仿原声进行对白操练,教师进行指导,并在小组内分角色联系。
这样枯燥的单词就有了故事情节,让学生赏析,跟读模仿,并进行配音。在配音活动中,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他们一遍遍模仿片中人物的语音,并进行自我修正。
[案例3]以漫画为载体,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漫画是一个有效的载体,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判断、质疑、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学生细致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和勇敢的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了句型,还激发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多幅连环漫画创作,或将无声的连环漫画结合自己的想象配上英语对话和说明。这样的形式很多,如添画、续画、说画。添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不完整的漫画画面,让学生发挥想象,补充添加使其更具意义。续画,教师开个头,学生接着画下去。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进行续画,并且让学生观察、思考、想象,进而说出画的大意。
例如:我们在教学一段有关介词的小短文时。我们先画了几幅简笔画来教学介词:in on under near,接着我把学生喜欢的卡通玩具海宝拿出来,把它放在box里,放在box上面,放在box下面等等,让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卡通玩具,跟着我的指令做一座,他们就很快领会了其中的内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纷纷组成介词短语及句子,再学习短文就显得轻而易举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语言的习得是由输入转变为输出的过程,这里的听便是语言的输入,说是语言的输出。在这动静和谐的输入输出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素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总之,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为了将英语教学与漫画更好的结合,使两者在最大程度上达成一致。
二、利用漫画教学的效果
1、从视觉、听觉角度全方位切实地感受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保持愉快的心情,人在心理愉悦的情况下,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明显提高。学生平时感受英语的主要途径是课堂和录音,对于小学生来讲,英语是由一些很抽象的符号组成的。教者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精心选择了配有简单对话及英文字幕的卡通情节。而学生在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地欣赏过程中,潜意识地把配音、画面及字幕结合起来,去弄懂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学生在边看边听过程中,逐渐听懂并理解了其中的对话和内容,而原本在学生眼中抽象不可琢磨的英语也在有趣的卡通人物的帮助下,一下子变得具体而形象。学生们一方面获得了学习的成功感,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对英语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2、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乐”说了。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学生口语表达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对口语训练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我们努力从漫画上下功夫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看漫画猜猜啥动物,挑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参与兴趣,并且自然托出了口语训练的内容。漫画不仅诙谐机警,而且妙趣横生,它以强烈的讽刺性,幽默性和教育性深深地打动着学生的心弦,为学生所喜爱。我们借助漫画图片,利用了学生爱动、爱玩、爱表演、爱猜、好奇、好表现的情感特征和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多层操练、互动操练,全部动作反应法,创设一些真实和准真实的交际活动,给每个学生创设体会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感受它的有趣、有意和有用。
3、“有情有景”,给学生以视听享受。
在组织全班同学观看英语动画片前,教师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目的在于在学生的脑海中“刻录”故事的情节。英语动画片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刺激,使新知识从导入起就引人入胜,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栩栩如生,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教学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真实的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理解能力。
总之,动漫不仅是儿童喜爱的艺术形式,更是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地动漫作品,设计新颖的练习形式,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讲动漫融入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中,通过看动漫,说动漫,写动漫,为动漫配音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英语学习资源缺乏的问题,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运用英语动画片教学使得教学难度具有层次性和可接受性,兼顾了语言的真实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和教学的目的性。英语动画片必将为我们探索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王蔷.《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 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7 Jean Brewster Gail Ellis Denis Girard 著 王晓阳等译 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
胡春洞.1990 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柴佳佳.2007.小学英语活动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
第二篇:关注课堂生成,演绎精彩
关注课堂生成,演绎精彩
——听课后再读崔波校长写的《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一文后的反思
作者:国玉虎
5月下旬,我十分荣幸到喀喇沁旗锦山第一小学参加了赤峰市第十二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听课观摩活动,聆听了来自赤峰市各旗县区21位教师的语文课。在5天的听课活动中,让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收获颇大。诸位赛课教师的精准提问和学生们的精彩回答言犹在耳,那一幕幕近乎完美的课堂预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此行,我收益颇丰。回到学校后,我再读了贝子府中心学校崔波校长的《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其不能言述的疑惑和感受,立刻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串串文字符号,可谓茅塞顿开。这时,我悟到了“课堂生成”这个词语。就此方面而言,21节课中,每一位授课教师都用心进行了课堂教学预设,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力求完美,多数教师反复磨课。在实际赛课中,有的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下抓住了课堂生成,演绎出了精彩。也有近乎四成的教师与精彩的课堂生成擦肩而过。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课堂预设”走,不惜抹杀掉孩子们的“视角和思路”。上课之初,学生往往有着一定的“言论空间”,偶时,有的学生利用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且精彩地道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时,有的教师往往用了一句“你再想想吧,看谁说的更好”等语言让正在回答问题的孩子“闭嘴”,直到有的学生切合了教师下一步“预设”才罢休,在课程运作中,教师的角色根本没有有效地实施转变。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这无疑成为“课堂生成”的沃土,这些“生成”演绎着课堂的精彩。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推进,而应是因有价值的“课堂生成”不断调整的过程。
《女娲补天》的一节课堂教学中,来自敖汉旗贝子府中心学校的赵志荣老师在抑扬顿挫的引导中,便充分利用了课堂“生成”,演绎出了精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谈及发现的时候,有的学生回答:“我发现女娲非常了不起!”赵老师立刻追问:“他发现了女娲很了不起,那么,我们从哪些语言可以读出女娲很了不起呢?请再读,并作批注。”之后,教室里开始充斥着刷刷的写字声和郎朗的读书声。在激烈的汇报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女娲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她将炼好的的特殊液体“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自此以后,便在天边留下了五彩的云霞。赵老师便微笑着说道:“你真善于发现,的确很了不起。他说自此以后,便在天边留下了五彩的云霞,多美多神奇呀,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女娲补天后的情景,拿出笔来写一写。”至此,非常顺畅地开始了课堂练笔,再次地演绎出了精彩。
这样的课堂生成处理,成就了一堂堂精彩的课,给听课者以真正的享受。与此反之。在《三个儿子》的一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让3名学生到前面演绎3位母亲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研读关于三个儿子的文字时,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个儿子?”霎时,小手全部举了起来,一致地喜欢第三个儿子。谈及理由时,有孩子说:“我喜欢第三个儿子的理由是因为他孝顺,同时他也有一位好母亲。”教师示意该生坐下,继续问:“谁能说的更全面一些呢?”后来,一位学生回答道:“他孝顺父母,懂得感恩”。教师终于露出了微笑,便要求大家送给他掌声。原来,这位同学的回答切合了教师的预设。“他还有一位好母亲”,难道不可以作为这位同学喜欢第三个孩子的理由吗?为了导出自己的预设,进行板书。教师没有任何评价地忽略了这样的课堂生成。试想,如果这位教师抓住前者学生的那句“他还有一位好母亲”,势必会引出三位母亲教育孩子的态度差异,继而利用课堂生成地拓展了文本。在《鱼游到了纸上》的一节课堂教学中,在课堂练笔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围观“画”的人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在展示中,有三位学生进行汇报。第一位学生的语言抓住了描写,第二位学生抓住了细节,第三位学生语言的精彩体现在了用词上。教师一一点评:“你真棒”,“你真了不起”,“太好了,你真棒!”。因为教师完成了预设,对于生成的习作特色,教师却错失了“方法与技巧”的整合和指导机会……
赛前,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的李卫东老师作了一节示范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课中,李老师让学生提疑难问题时,有学生提出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读不懂,是:“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李老师笑了,让男女同学分角色读这句话。并问:“作者问这句话的时候想没想过自己养花给别人看?”有的学生起立回答:“没有,他认为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同时,女房东也没有想过养花给自己看。”李老师立刻抓住了这一课堂生成,问道:“你从哪里发现了女房东也没有想过养花给自己看?”学生回道:“我从‘莞尔一笑’这个词看出来的。”李老师就此引导学生学习了“莞尔一笑”一词,并找学生到前面表演“莞尔一笑”,立刻引发了连连笑声,课堂再次演绎精彩。
我想,虽然我们精心的备课也不能预料到学生所有的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但是我们应该要像李老师一样,一定要在实施预设的过程中,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及时调整预设,并开展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和指导,使课堂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正如崔波校长在《课程运作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中所阐述:新课程提倡合作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教不再是简单地写出常规的教案,教师还要根据课堂上师生互动中表现出的真实情况重组知识传递方式,改变以往那种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思考、提问纳入自己原先设计好的框架中。面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预见之外的情景,教师应当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第三篇:电子白板生成精彩课堂
电子白板生成精彩课堂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电子白板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探讨,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是——电子白板生成精彩课堂,针对这个主题我要讲的有四个知识点。
1、电子白板课件与ppt课件的优劣。
2、电子白板软件的打开方式。
3、电子白板软件的几种实际操作。
4、电子白板软件与ppt课件结合教学。
电子白板在我校已逐步走进每间教室,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新助手,配合应用电子白板软件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形象、生动、直观的学习的平台,而且能够引领教师采用精彩纷呈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进行教学活动。
下面我就PPT课件和白板课件之间的优劣简单比较如下:以往我们所使用的多媒体PPT课件无论制作的多么精致,它都脱离不了鼠标操作,教师不能在大屏幕前对投影在大屏幕上的内容有任何控制,只能回到计算机前用鼠标操作,教师不时地在屏幕和主控台之间跑来跑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破坏了他们对知识内容的关注和理解,也影响教师自身语言的发挥和与学生的充分交流。教师只能是“鼠标的点击者”,学生也只好做“录音机”。PPT课件最大的缺点就是在使用播放时无编辑修改,多以演示为主,课堂教学只能按预先设定好的顺序演示课件,很难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进行及时调整,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学生参与的机会很少,学生只能处于知识的接受状态,学生的思路只能跟着教师的设定思路,限定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也限制了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机智的发挥。因此被称“死板”。
而电子白板是一个积件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可以
建成积件库,每 个 教 师 都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生成自己的教学课件。这种方式生成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及时地添加、删除和更
改设
计
好
的 内
容
。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不管是教师对知识的理
解,还 是
学
生
的 回
答,只 要 在 白 板 上 操 作,白
板
系
统
会
自
动
储 存
从而生成每个教师每堂课的个性化的课件,这样可以及时反思,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我们称电子白板为“活板”。
二、电子白板的打开方式
最简便的是第三种,在白板两侧各有15个双功能快捷键,用白板笔任意双击某一选项即可打开白板软件。
这就是黑板上安装的白板面板两侧提供的15个双功能快捷键图标,在WINDOWS状态下和白板软件下均可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功能操作。其实这15个双功能快捷键在我们白板页面的主工具栏中对应存在,看大家方便使用哪种。要想在电子白板上熟练的进行操作,就要对主工具栏和白板两侧的15个快捷键加以了解,这里我就主工具栏给大家作以简单介绍。
认识了主工具栏之后,我们看一下上学期在电子白板培训过程中遗留下几个问题,现予以解决。
三、电子白板的几种实际操作
(一)如何将手写体转化成印刷体 它的操作流程如下:
1、点击白板两侧的文本框快捷键,文本框快捷键在15个快捷键的下面倒数第三个。上面是一个T还有一个小手的图标。在白板页面上任意拉一下便可以出现四个小圆圈组成的可编辑文本框,(此时光标必须在内闪烁)
2、点击左下角的圆圈→倒数第三个显示工具栏→根据工具栏提示可编辑字体、字号、颜色等。
(二)如 何 给 汉 字 注 音
首先点击主工具栏的第五个学科工具选项卡,然后点击学科工具选项卡中的第四个小书图标,出现的就是语文学科浮动工具栏。再点击拼音wǒ→在白板页面上拉一下→四个小圆圈组成的中国文本框→点击左下角的小圆出现下拉菜单→(倒数第五个)→利用键盘写字便可以自动注音。
(三)如何给汉字设置笔画顺序
首先点击主工具栏的第五个学科工具选项卡,然后点击学科工具选项卡中的第四个小书图标,出现的就是语文学科浮动工具栏。再点击字→在白板页面上划一下→出现四个小圆圈组成的文本框三→点击三左下角的小圆→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显示属性浏览器 →点击汉字笔画→设置笔画顺序→播放。
四、白板软件与PPT课件结合教学
目前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是将白板软件与PPT课件结合进行教学,这样教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白板软件,切换至桌面模式;
2、打开PPT文稿进行全屏播放;
3、选择白板软件浮动工具栏中的任意一支笔即可实现当前PPT页面的批注;选择工具即可将任意对象插入到当前页面中。
总之,电子白板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琢磨、反复实践,才能真正使电子白生成更多精彩课堂。
一场以“数字化教室”建设为切入点、以教育信息化助推现代化为目标的教育手段变革正在悄悄进行中。电子白板的出现意味着在教学中可以不再用黑板与粉笔,只需一台电脑、一块电子白板和一支神奇的笔就能带来一堂精彩的课。为提升同学们的教育技术,3月22日,我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培训讲座在2幢举行。我们有幸邀请到金楠教授作为此次讲座主讲人。
根据现场调查,金教授将电子白板的使用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学习,使学生学习更直观、更专注,而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和及时纠正,这是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所无法媲美的。金教授详细地介绍了电子白板的每一项功能和操作方法,以及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培训过程中,金教授精彩地讲解了白板的互动性与可操作性,使全体学生耳目一新,也引起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的方便、灵活以及易用的特性,纷纷表示希望通过实践,更好地进行操作,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捕捉教学细节 生成精彩课堂
捕捉教学细节 生成精彩课堂
荆门市东宝区象山小学
陈松能
发现和关注细节,反映教师的睿智和思想,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功力。以往,我们教师习惯利用预设性的教案对学生进行标准答案的顺应和认同,这种“牵引”式的教学,犹如教师设计好的一个“圈套”,设法领着学生往里跳,学生很少有思维火花的碰撞,缺乏积极主动的探究,答案是统一的,学习是枯燥的,课堂气氛是沉闷的。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作为活跃的思维个体,在教师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显得愈来愈重要。于是,如何在教学细节上下功夫,使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成为我们教师探索新的途径。一、一个巧妙的设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中,老师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师巧妙设计教学和学生一起直面疑难,使学生真正激起对科学探究的意识,会对课堂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教《电路出故障了》一课,教师将一个1.5V电池用电线串联两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发现灯泡一个有点亮,而另一个根本不亮。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询问学生:“老师手中的灯泡为什么不亮,你们能帮老师查出原因吗?”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有的同学说:“是灯泡坏了!”有的同学说:“是灯座的问题”还有的说“是电线的问题!”看到同学们探究的欲望这样强烈,教师进而问道:“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检测呢?”教室里安静下来,接着有人开始窃窃私语„„就是这两个提问,让教室里一热一冷,表面上看好象是同学们遇到了难题,而实际上正是把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欲望在老师的引导下从感性提升到理性,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有序研究状态中。
又如,教《物体是沉还是浮》一课,教师抓住现象引出问题,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教师精心准备教具,向学生展示大小相同但重量不同的几个瓶子在水中分别沉浮、悬浮的现象,学生根据看到的现象,提出了“为什么大小一样的瓶子,有的沉到水底,有的浮在水间,有的浮在水中?它们受到水的浮力一样吗?沉在水底的瓶子受到水的浮力了吗?”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需要提升的知识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课堂生成了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探究的有效探究过程。二、一次课内外灵感的捕捉,促进探究活动更为生动
在教学中,科学教师似乎是最注意课前准备和材料应用的人,似乎都喜欢关注学生中的新鲜“玩意”。课堂中教师教学材料的创新和实验的重新设置,往往得益于教师课堂内外瞬间细节的捕捉。
如,我们做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偏折实验时,一般要求各组将准备的纸盒在烧杯中固定,让电筒光透过纸缝两次,一次杯中装水,一次不装水,并在杯的另一面标出两次光的位置。而我们在这次实验时,发现电筒光束不集中,且在杯中光速的距离过小过短或者偏向,实验现象很不直观。如何突破这一瓶颈,让学生看到准确、直观的实验现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光的偏折,从而深入了解折射现象呢?一次上课时,我偶尔发现一个调皮的学生将一束激光打在桌角处,光鲜红,十分集中。他自己在下面玩,没想到我会看得那么清楚。课后,我想,学生经常偷着玩的这种激光灯,光束集中,颜色鲜艳,能否让学生做这个实验既简单又直观呢?于是,我们想起了用激光水槽,后设一纸屏,行记下光点,后倒入水,当水淹没光束时,若光点发生位移,则证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穿过时,会发生折射。果然,当水淹没光的一瞬间,不单光点位置移动较大,而且光束的偏折,同学们看得清清楚楚。顿时,同学们为自己实验成功欢呼不已;对于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穿过时,会发生折射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课堂内探究活动的生动与否,是与教师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力以及教师瞬间灵感的捕捉密不可分的,教师捕捉得好,便能使一节本来很不好理解的课变得浅显易懂,趣味性增强,从而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三、一句刻意的追问,构建一个立体的概念
课堂上,教师的一句引言,一句追问,都能使课堂灵动起来,甚至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从已有的表象认识中,迅速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探究的能力,理解探究的本质,形成形象的概念,从感性探究提高到理性探究,养成了较好的科学思维力。
如,在教《空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塑料袋中的空气”作为情景引入以后以“引导性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思路。如“塑料袋里的空气能看见吗?你有什么方法证明?”这样学生就会围绕“怎样看到无形的空气”等相关问题去思考,学生这时会在一定的理解逻辑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假设与作出猜测。进而,教师再追问,“为什么我们平时都没有发现自己生活在空气里?”进而,让学生回到概念上来,“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如此这样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定向思维能力。
还有,在“花的报名会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汇报,得出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雄花和雌花,单性花和双性花的概念,进而老师进一步追问:“这么多种类的花,它们受精强果的方式会一样吗?如果不一样,那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一步紧一步的追问,把学生引到花儿究竟是怎样受精结果这一关键性问题上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对已掌握概念进一步内化。
课堂上,老师只要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认真捕捉教学中的细枝末节,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就会被充分激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由感性认识向理性探究推进,从而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促使自身科学概念得以形成,科学思维能力得以拓展,而我们的课堂,也会因此而更加鲜活,生命力更加强大。
第五篇:课堂生成
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回答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课本上相同的答案,总希望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中的问题,否则教师会十分着急,即使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也不予理睬,顶多用“你真聪明”、“这问题以后你会明白的”……之类的话来搪塞。这是因为教师为了完成所谓的“知识”、“教学任务”,按预定的教案在教学,千方百计地把学生拉到自己的教学思路中来,不允许学生出“格”,这样的课很难焕发生命的活力。我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应坚持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而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笔者联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例举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更理性地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前提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有人提出教学预设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动态生成”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关系。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要生成精彩,增强实效,其教学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精心预设的。但这种“精心”不是体现在以往注重教师教法的预设,而是体现在能立足于教材与学生实际预设开放的学法方案上,体现在教师的预设为品德课堂的动态生成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上,体现在教师对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生命中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的追求上。如案例1我就是这样精心预设的。
【案例1】一年级《欢天喜地过大年》中“玩过年”教学片断预设
1、今天才1月6日,离春节还有一个月。你们想不想现在就来过年?好,那我们就来玩过年!你们看看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有没有一些过年的气氛?
2、我们想办法把它打扮得漂亮一些,好吗?你们说怎么打扮?(学生分组布置教室)
3、这幅画是谁贴的?你为什么这么贴?(教师针对教室的布置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中了解有关过年的习俗。)
4、过年了,你们会吃些什么?做些什么?……
细读这个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我所进行教学预设的“精心”,主要根据一年级学生认知与心理发展水平,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创设过年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当下情境,并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适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我们想办法把它打扮得漂亮一些,好吗?你们说怎么打扮?”;“这幅画是谁贴的?你为什么这么贴?”;“过年了,你们会吃些什么?做些什么?”等等。这给学生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和自主建构的空间。同时,我还通过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物品布置教室、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有意无意地了解一些有关过年的风俗习惯等方向的常识,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过年的欢乐。我认为,这样的预设,就是为留给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生成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都成为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
从上所说,教学的动态生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生成。只是教师在预设过程中,从传统的线型设计(关注“教师怎样教”的设计)转到新理念下的板块设计(关注“学生怎样学”的设计)上,即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理念上来,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这样,才能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课堂教学才能得以生成精彩。
二、敏锐反馈——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关键
尽管教师通过精心预设开放而有弹性的教案,已经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了充分的预设,但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会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关注品德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关键在于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流程,从而使教学过程得以生成和推进。
(1)敏锐反馈,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生成。《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条件有形和无形资源,”每个教师都“应树立浓厚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也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线形教学活动的影响,充分发掘和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案例2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