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学习辩论与口才课程后的感想[范文]
浅谈学习辩论与口才课程后的感想
辩论词 1,在当下中国,违背大多数民众的意志实现废除死刑,就是顺应世界潮流了吗?
对方辩友认为,废除死刑是顺应世界潮流。实际上,他们无非是看到了胖子在减肥,就认为减肥才是潮流,或者看到胖子减肥得到的好处,就认为减肥也是瘦子的福音,至于胖瘦之别,他们是看不到的,瘦子不愿减肥,他们还指责瘦子观念落后。这正应了某位媒体人的话:“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其精英的落后,而精英落后最显著标志就是他们经常指责人民的落后。”, 1,在当下中国,如果废除了死刑,出现“私力救济”“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该怎么办?
当下中国,“杀人者死”的报复刑传统观念还很强大,国民普遍缺乏宽容的心态,需要死刑的介入来斩断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一般认为,死刑是对受害者家属的安抚和平息民愤,最大程度地避免“私力救济”。
2,为什么要花纳税人的钱养活罪大恶极的罪犯?
目前,国家给每名罪犯每月补贴132元,用于罪犯的生 保障,还没有加上医疗费用﹑监狱基础设施费用﹑干警费用,如果每增加10名罪犯添加一名干警,一名干警每年的费用平均在4万元,一名罪犯到时候一年的执行成本就达到31.5万元左右,如果1万名死刑犯人都不能执行死刑而改为无期,那么国家每年至少要在这上面投入将近2亿元的支出。
当下,中国人口压力大,住房紧张,房价节节飙升更是雪上加霜。守法公民都无房可住还哪有土地空间让无期徒刑罪犯占用。再说了,监狱里面有吃有喝,有地方住,会不会诱惑更多的人专门犯个无期徒刑去享受有房有吃有喝的监狱生活呢。
3,对方辩友说,有人会被误判死刑。那么,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也会被错判呀,这说明,死刑罪名的存在是问题所在吗? 死刑不可怕,怕的是司法稀里糊涂将你弄死。这些年,河南聂树斌案﹑内蒙呼格吉勒图案„„陆续暴露的一些冤死案例,是支持废除死刑群体的考虑之一。但是,其一,冤假错案毕竟是少数;其二,冤案的出现,更多的是司法不公﹑执法不严所造成,这并不能成为废除死刑的理由。正如执法固然会出错,但是我们难道因此就不要法律吗?吃饭不小心也会被噎死,但是我们难道就因此不吃饭吗?如何审慎地对待死刑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审慎地对待死刑才可以防止死刑的错判。
4,请问对方辩友,你认为废除死刑是社会走向文明的结果还是手段?
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初级阶段中国大陆,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我们的治安状况﹑我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仍未达到废除死刑的程度。废除死刑是社会走向文明的结果,而不应本末倒置,把它当成实现文明社会的条件。难道废除了死刑,中国就一步荣登高度文明社会了吗,就实现了与国际主流社会完全接轨了吗?如果当下就废除死刑,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为一个有大问题的社会,抹上一层遮羞的油彩而已。
6,对方辩友认为,死刑剥夺了罪犯的生命权,可是对方辩友有没有想过受害者的生命权呢?
人享有生命权的前提是尊重别人的生命和所在国的法律,公民违反法律,触犯死刑,国家有权剥夺其生命权。
每个人都有权利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是天赋人权,任何人不得剥夺。被害人亲属要求杀人犯偿命当然不过分,你给我造成一万元财产损失,我要求你赔偿一万元不过分,这种完全对等的赔偿合情合理,没有任何过分之处。《圣经》支持这种对等赔偿,《圣经·民数记》里说:“杀人者必须偿命,不能用金钱赔偿而逃避惩罚。”
7,死刑的威慑作用是其他刑罚方法不可比的,试问哪一种刑罚能比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更可惧?
8,有人认为死刑残酷,是一种对于生命权利的践踏,那么无法重获新生的无期徒刑是否也同样残酷呢?
一个人活着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社会,无期徒刑罪犯被终身监禁,还怎么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那么他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作为一个无期徒刑罪犯,还想立个罪犯人权的牌坊,这种人哪有资格继续花着纳税人的钱猥琐地活下去,既然活着也不能创造一个活人应创造的价值,那么死了不是一种解脱吗,死刑就是起到了解脱他的作用呀!
废除死刑,先提高中国多数人的素质吧!目前,多数极端罪犯的存在是社会教育、社会环境因素所致。这时候我们不去反思如何保证法制健全,而纠结于是否该当下废除死刑,是否过于牵强?如果说,中国社会福利程度达到很高程度,教育水平、幸福指数、收入水准、生活质量都能为民众所满意,根本无需担忧这些问题。
废除死刑就如拔掉老虎屁股上一根最敏感的毛,而这只老虎就是整个法制体系,拔掉这根毛,惹毛老虎,局面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不能不顾后果地拔掉这根敏感的毛,而应该先稳住老虎再拔掉这根毛,平安无事。
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要先稳健整个法制体系再废除死刑,而不该不顾整个法制体系废除死刑,再去处理无法想象的失控局面。在中国废除死刑无异于拔苗助长。
个人感想 首先想说,辩论对于我这样一个保守内向的人来说,就好比让兔子游泳,但我没说兔子想不想。我的意思是说,辩论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我有勇气去迎对。每次辩论,我都会抓住机会,为自己争取一个角色,但我深知自己的资本,所以我会做充分的准备,但难免有差强人意的地方。上场时,我更多的感觉到不足的是自己的心理状态,紧张﹑忐忑„„千言万语也汇不成一句话。面对对方激烈的盘问,总是脑子如浆糊一般,糊成一团,不知所云。偶尔,猛然站起来,说的都是驴唇不对马嘴,上茬接不上下茬。对此真是欲问苍天言又止,奈何纠结复纠结!个人认为,辩论赛不是真的要辩出个你对我错,也不是要辩出真理,因为往往辩论双方的观点各有可取之处,无可厚非。所以,辩论赛更多是在表现辩手的风采,反应能力﹑言谈举止﹑礼仪礼貌等等。所以,辩论后又不会因为你的错误被批斗,纯粹是表现和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我还是希望自己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辩论赛,因为我们以后是要做法律人,嘴里说出的每句话都有可能关联到相关人士的利益,不得不在意。所以,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口才,以后能够 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最后,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辩论赛,并且有幸听取两位老师的点评,以便以后更好地提高自己,我想这也是我参加这次辩论赛最大的收获。
法学院 2010181032 贾晓龙
第二篇:礼仪与口才课程学习感想
礼仪与口才课程学习感想
这个学期刚开始。发现几年多了一门课程叫‘利益与口才’。本来觉得在大三这个重要的学年里,开设这样一科听起来作用不大的课程。因为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在毕业以后找到好工作,而不是研究我该怎么坐,还有怎么穿衣服。但是当我们真正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当然有些也一样因为老师真的教我们怎么坐,怎么站还有怎么穿衣服,但不一样的那部分更重要。因为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让我们认识到了礼仪的重要性。他不仅是一门艺术,更关乎我们的形象,同时还是一门高深的文化。也许就是从你穿衣的品味或者习惯性的站姿坐姿,就能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高低。这让我觉得,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必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除了提高成绩锻炼智商外,还应该提高文化修养来培育自己的情商。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际经验,在交际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是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这样我们之间才能构建起真挚的友情。
如果说礼仪是表现给人的第一表面印象,那口才就是进一步加深你与他人交流的更重要的 U.不仅礼仪是一门艺术,口才也是一种艺术,一门科学,一种能力的表现,但口才并不等同于讲话,不是只要会讲话便是有口才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想。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语言。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包括我们经常在私底下侃侃而谈,而一到公共场合或遇到陌生人,便会脸红耳赤,说话断断续续,语无伦次的尴尬情况。这种情况对我们的人际交往是非常不利的。工作中,客户不会等你准备好措辞才让你说,同事们不会揣摩你面红耳赤背后的尴尬心情。所以一定要学会敢说,能说,会说。平常上课老师会让大家积极回答问题或起身做示范,这对锻炼我们的胆量十分有帮助。通过一个学期的礼仪与口才的学习,我想这对我们日后长久的人际交往中一定会起到很大作用。
第三篇:文才与口才的辩论
相关的论据: 人类生活到了现在,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生活及事业优劣成败的一个因素.一个人每天的喜怒哀乐,往往由其言语来决定。
一生失败于口才的人很多,我们和人接触时所说的话,是很容易被人估定其价值的。
口才好,说话流利会使人付托重任。
有了才干,即使没有口才,虽也可以达到成功的目的、但有才干兼有口才的人,他的成功希望大。回为你的才干可以通过言语谈吐加以充分地表露出来,使对方更深一层地了解你,并且信任你,这样对方才敢付托给你重任。
尤其是一个有学问而没有口才的人和人交谈时,就有点儿难于应付,同时在无形中就损失了不少的收获。
往往有些人,在繁忙的人事接触中,觉得别人说的话,有如自己被威胁似的,也许别人的说话圆滑多变,富于煽动性,使自己的说话反觉得木呐结舌了。
一个滔滔不绝的说话者,颇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影响周围气氛的松驰与紧张
1.从原始人开始,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是以口头交流为主的,所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所周知什么是第一印象,在交际中能说会道,风趣幽默的人总是第一时间备受重视的。
2.现代人比较“讲究效率”,难听点就是浮躁,能够一秒钟弄明白的东西就不会花多两秒去回味,造成文才被忽略,但同时也显示出口才在现代社会交流中的重要。
3.人归根到底是情感的动物,无论是在工作面试,择偶或是日常会面,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总是主导了对某人的判断,因此口才很优先地主宰这个游戏,会吹的人总先得到机会,就算后来发现其实他没有能力,但当你发现时他已用同样的口才能力跳到更高的职位去了。
4.口才好能加快沟通速度,文采好却不能有利于什么,顶多让文章更精彩,但仅仅限于文学方面。现代社会太讲求效率,以前要用文章表达的东西,现在都被表格取代了,那么好的文采又能用于哪里呢? 5.好的口才不仅善用词汇,还善用语气调动听众感情。稍微改动的一篇演讲稿就是一篇好文章。而文采却不是,不但需要写得好,如果演讲人没有技巧,就等于背书,毫无吸引力。
另:若对方攻击你说文采可以千古流传/流芳百世的话,你就可以反驳:有许多的故事都用戏剧等说唱形式流传广泛并延传下来的。
四辩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辩友滔滔陈词,侃侃而谈,神态大方而自然。看得出来,对方辩友也极为重视口才对于这场辩论的作用。我们很高兴你们能在这方面与我们达成共识。同时,也很遗憾。对方辩友可谓是心口不一啊!因此,我想首先指出对方犯下的几点错误:
1、一再缩小口才的内涵。对方认为口才就是耍耍嘴皮子,只是讲话。看来对方对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失误,我们所说的口才是指说话的能力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说话,言之有理、有序、有物方为口才。;
2、肆意扩大文才的含义。认为文才是口才的基础。而我方认为,文才与口才是思维的两种不同体现方式,不存在谁是谁的前提或基础。他们共同的基础应该是思维、智慧和知识。
3、片面认为文才在历史传承过程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要知道,口能言物先于文字,历史的传承也是口才和文才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字只是载体。
好了,回到今天的辩题,我方认为口才比文才更重要。谈更重要就要看谁对人、社会的发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举个例子在乐队中除了指挥家之外,还有乐师,甚至后勤人员,他们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他们必不可少就能论证出他们比指挥家更要吗?指挥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影响更大,更能解决关键性问题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口才就是指挥家,它更符合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请问对方辩友,文才如何比口才更直接地让大众接收和理解,更具有群众性?文才如何比口才更充分地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文才又如何比口才更迅速地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学识和世界观。很显然,文才无法做到,还是要靠口才。
今天,早已进入了大协作时代,人际间的横向联系大大加强,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辨论、宣传、演讲……。不论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口才发挥它比文才更重要的作用,外事工作、商业谈判、法庭辩论、企业公关哪项不用口才?教师、记者、节目主持人、导游、推销员谁个不需口才?就是汽车售票员,商场营业员、宾馆服务员也要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丹尼尔·韦伯斯特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一天神秘莫测的天意将从我这里把我的全部天赋和能力夺走,而只给我留下选择其中一样保留下来的机会,我将会毫不犹豫地要求将口才留下,如此一来我将能够迅速恢复其余”。
朋友们,培养你们的口才吧!它将是你人生路上的伴侣,它会助你成功,它会加速你的成功,在关键时刻他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第四篇:辩论与口才社团活动策划书
辩论与口才社团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时间:2008年12月27日7点
二、活动地点:教学楼A406
三、比赛说明:
A.各参赛队四人数,各队可自行决定各场比赛的排阵,即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名单必须在比赛开场前一天交学生会学习部,名单一经提交不得更改。
B.比赛由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四部分组成。
C.为便于评判团评判,便于观众(听众)了解辩论的内容和进程,要求用普通话表述。
D.辩论中辩手不得宣读预先拟好的稿件或展示事先准备的图表及大字报,违规者评判将酌情扣分,但可以出示或引述书本、报刊的摘要以加强论据。
E.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或本方辩手发言。
四、比赛程序:
1.主席开场,队员入场,介绍双方队伍及所持立场,介绍评委及其点评嘉宾,参赛员的自我介绍,主席发言并宣布比赛开始。
2.双方队伍依就辩题展开辩论。
3.评判团退席评议后交票选结果,点评嘉宾评析赛事。
4.宣布比赛结果,胜出队伍及本场最佳辩手。
5.比赛结束。
五、辩论程序:
1.开篇陈词:由正方一辩、反方一辩先后进行,各有3分30秒。
2.攻辩阶段:按照顺序由正方二辩、反方二辩、正方三辩和反方三辩分别选择对方的二辩或三辩开展一对一的攻辩,问答双方同时站立。双方总时间不得超过2分30秒。
3.自由辩论:由正方开始,每队各有4分钟。
4.总结陈词:反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正方四辩进行总结陈词,两方各有3分30秒。注:当每位辩论手发言时间剩下30秒时,将会有“一声短哨声”提示。第二次“长哨声”提示表示时间已用完,选手必须立即停止发言。
六、自由辩论规则:
1.在自由辩论时间里,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时间和次数都不受限制。但是,整队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每队自由辩论的规定时间。辩手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言论,如果流于空泛谩骂,则会影响该队的分数。
2.自由辩论时间开始时正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先起立发言。在他结束发言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发言,双方依次轮流发言,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3.两位计时员将分别为两队计时,当一方队员发言完毕,另一方的计时立即开始,所以辩手应尽量争取时间,在双方代表发言完毕后,即刻起立发言。
4.当一队的发言时间只剩下30秒时,计时员将以短铃形式提示。总发言时间已到,以长铃形式提示,辩论员应该立即结束发言。
5.如果一队的发言时间已经用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的一名或多名队员可以续发言,直到该队时间用完为止。
七、评判标准:
1.评分准则:
1)个人分数:
2)整体合作(全队论点结构的完整性,队员的默契和配合)
2.每场比赛的结果将由评判团依据各队得分,以一人一票方式决定,得票数最多的队伍
将是优胜队。
3.凡审题、论证、驳辩、配合、辩风等项目中,不符合评判要求和违反规则的,均酌情扣分。
4.由于参赛队自身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影响比赛的,由评判团决定,在其累计总分中扣除5%--10%。
八、备注:本章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活动策划:贺健2008年11月29日
第五篇:文才与口才辩论材料-个人精心整理
部门组织辩论赛,本来已做思考,但因故未能参加.网络上的很多文章,写得相关材料经不起推敲,自己写的如果弃之不用未免可惜,挂上网,供需要的朋友发挥用途。
主持人、各位评委、同事大家好。
文才和口才作为人们表情达意、呈现个人风采的两种形式,往往相得益彰、互为补充。文采好的人,激扬文字、挥毫泼墨,将万千思绪付诸笔端,可以带现代人任意驰骋在任何年代,领略不同的时代特色,博古通今、无所不能。口才好的人,纵横捭阖、口若悬河,凭三寸不烂之舌鼓噪一时,一时间闻着变色,听者动容,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然而,不论是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还是个人职业发展中,文才都发挥着比口才更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来自于书籍,而通过嘴巴传达的信息中,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书籍、教案。也就是说文才是口才的基础,没有好的文才就不可能有好的口才。没有文才充实的口才只能是夸夸其谈、言而无物。口才的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完全不及文才表现力。现分述如下:
1.在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人类的语言能力早于人类的文字能力,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文明才进入了质的飞跃。从古至今,没有文字的民族,都逐渐被淘汰出局,或被其他民族融合。而富有文采的各种记录、典籍、史书、科学著作等更是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影响范围方面:好的书籍,可以远渡重洋,被世界各国所了解。当年马可波罗的一本游记,大大丰富了欧洲人的地理知识,打破了宗教的谬论和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同时对15世纪欧洲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等众多的航海家、旅行家、探险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以后,纷纷东来,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这样的深远影响,即使苏秦、张仪再世,也是无法完成的使命。3.发挥场合方面:文才的发挥不受别人的影响,只要自己愿意,就可以写下来。今天写了,明天还可以改。觉得不好还可以抹去,就当没发生过。而口才却不行,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了。司马迁就因为发言直率而遭受宫刑,是因为他口才不好吗?非也!满腔郁闷、一番心血,只有借助文才得以发挥,如果没有文才,我们又怎么能欣赏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的千古奇书? 4.受个人因素影响方面:一个人的口才,往往受到个人口音、语种、嗓音、肢体语言、情绪、疾病、先天缺陷甚至相貌的影响。比如三国时的张松,伶牙俐齿、口才了得,才华堪比杨修,更有过目不忘的神奇才能。但他却长得尖脑袋、塌鼻梁、大嘴巴、身材矮小、其丑无比,导致曹操心声厌恶,将他乱棍赶走,结果好端端一片巴蜀富庶山川拱手让给刘备,岂不痛哉!再比如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如果出自一个娘娘腔,那是多么的滑稽可笑?而文才的表达完全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各位看看莫言长得丑吧,但是丝毫不影响他拿诺贝尔大奖。再比如天生聋哑的海伦凯特,是什么让我们品味到了震撼心灵的《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 时间有限,不再赘述其他例证。基于以上论据,充分证明了我方观点:“文才比口才更重要”,文才是内在,口才是外在形式,口才只可以锦上添花,却永远不可能喧宾夺主,谢谢大家!
攻击问题举例:
1.给对方一个化学方程式,或者复杂点的数学表达式,让他口头表达一下。
2.我记得对方辩友曾在内网上发表过一篇“关于如何提高听力”的文章,洋洋洒洒,千字文章,不少人为之喝彩。请问你为什么不是把你的观点讲出去,而是选择了发表文章?
3.请问,黑格尔、柏拉图等等哲学家、政治家、外交家是不是能言善辩、口才一流?
那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听过他们的演讲吗?(如果对方一口咬定,是老师口授、口口相传,并且说老师也是老师的老师给口授的,那么可以对着观众,明白的告诉大家,这明显是口才的一大弊端,为达目的,口是心非。并且要求对方,当场口传下老师当年的讲述到底是什么?对方必然,目光游离,一笑了之。我方可接过话题,口才的表现,具有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不可再现,不可重复。要想呈现它,必须借助文辞的表达和描述,也就是没了文才,口才连传承、传播的机会都没有)4.给对方一篇英语美文,让他们念念?
5.如果对方念稿,可以问问:既然口才比文才重要,今天这个辩论的场合,对方辩友为什么还要拿稿来念呢?这是不是正好说明口才离不开文才呢? 6.请问对方辩友,CAE工作的交付物是什么?为什么不是口头演讲?
7.请问对方辩友,找工作时是简历发的多还是亲自口才推荐自己的机会多?没有简历,哪来的面试机会?如果对方说,如果没有口才,有了面试机会,你也找不到工作。可回答,面试中考察的并不是口才,而是专业知识技能、个人素养等。按照对方观点,难道现在找到工作的都是口才不错的人吗?显然不是!8.其他现场发挥了。
反方问题举例: 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不就是说口才比文才重要吗?
答:这是一个人的悟性的问题,没有十年苦读,哪来的彻悟的灵性?(有没有更好的回答?)
2.所谓“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国”,不正是说明口才重要吗?
答:请问是哪一言?为什么不赶紧说出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这就叫“危言耸听”(或这可真是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3.律师如果没有口才,再有理的事情,也可能被冤枉。
答:错。法律讲究充分的证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更何况律师如果没有好的文才,诉讼状都递不上去,又哪来的机会在那发挥口才?实际的法庭辩护也并不像对方宣称的那样,我想是对方辩友看香港片看的过多了。
4.销售人员如果没有好的口才,怎么卖车?我们的工资怎么发?
答:你难道不知道销售之前,宣传部都要写一些“销售话术”来培训销售员嘛?销售人员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你就是说的天花乱坠,也没人买。公司的销售人员里面难道没有口才好的人吗?那我们的销量在哪里呢?(这说明,口才并不是销售业绩的决定因素)
5.外交家纵横捭阖,顷刻间风云际会,也可能战火烧到某个国家。
答:外交家谈的再好,也要写到纸面上,签订协议,方才算数。否则,都是空口无凭,谁知道背后放什么冷箭?再好的外交家都是以本国实力作为支撑,否则,你口才再好,人家都懒得理你。
6.主持人出口成章、主持的节目收视率极高。
答:你没看看这些主持人都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高学历代表什么?读的书多,肚子里喝的墨水多,否则怎么出口成章?(所有凭借口才的职业,都只能说明,该职业对口才的要求比其他职业要高,但并不能说明口才比文才重要,这些职业的要求应该是文才、口才缺一不可。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少之又少)
7.演员、小品、相声口才好
答:你以为都是现场发挥吗?哪个不是照剧本来的?而且还要排练好多次。8.口才不好,工作以及日常交流都困难,难道口才还不比文才重要?平常交流中你是用嘴巴还是用文字? 答:驳斥这个问题,两个要点。一,日常的交流并不是口才,所谓才,必须是超乎常人的能力。日常交流人人都会,不能称之为才。二,交流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口才,而是对方的理解力。譬如:我跟外方人员交流,体会最深的是,我听不懂对方的话,而我的表达,对方却能领会。试想我的英文表达当然称不上口才。可见,影响双方交流的并不是有没有口才,而是有没有理解力、听力。(这个思路,我认为很具杀伤力!自我表扬一把。)9.等等
第一次总结陈词:刚才我方和对方就„„„„„„问题,展开了辩论。对方一味的混淆视听、毫无实例、夸夸其谈,但是只能说明口才的重要性,而不能说明口才比文才更重要。一个人如果只有口才而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那他只能是牙尖嘴利,被人唾弃。而我方基于一辩陈词,可以充分说明我方观点:文采比口才更重要。第二次总结陈词: „„,好的口才就像流星,虽然灿烂夺目,但终究是一闪而过,只能告诉这个世界,他曾经来过。而好的文才则像恒星,永远停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始终发出耀眼的光芒,指引人类前进的脚步。
对方辩友说我们将“文化”等同于“文才”。文化和文才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试想没有文才,文化又怎么传播呢?又怎么传承呢?对方强行的将文化和文才分割,难道认为口才也可以和文化分割吗?如果只有舌头,而没有素材,再好的嘴巴,也说不出值得别人倾听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