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和测评研究★

时间:2019-05-12 23:1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和测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和测评研究》。

第一篇: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和测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法和测评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研究依据,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开展了相应的地理教学实践及效果检验,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实际,探索实践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方法和测评。优化和完善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实践教学,为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培养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方法

测评

新一代人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和特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提出,未来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以下几种重要品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以指引他们的行动;具有积极地审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具有坚强的意志与对逆境的处理能力;具有对自然、社会、他人、自己的关系的正确认识、评价与责任感;具有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素养等。由此看来,新一代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修养。因此,从中学生教育特点出发,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他们的情况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以学生为本,探索适合中学教育特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育模式,使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学更具有实操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

1、图片资料分析法

图片、资料分析法可以借助多媒体,利用图片、录像、卡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其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联想,使学生印象深刻。

教学案例

展示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地球出汗了”,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 观察学生在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环境的态

度。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多少与深度,在表述这些环境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环境问题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漫画,并说出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对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2]。

2、情景剧教学法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地理价值观教育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课间剧、角色扮演法,环境情景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体会,提高理解和谅解他人的能力,使之能站在别人的价值立场上考虑问题并理解其行动。利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时,角色可以全部由学生自己来课间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教学案例

在广东省发展核电是否利多于弊?(以大亚湾旁边建核电厂为例)角色分配:

角 色

(一)主持

(二)中国电力部长

(三)香港市民

(四)大学地理系教授

(五)环保团体代表

(六)核电厂负责人

(七)居住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

(八)香港特区政府代表

扮演同学

“在广东省发展核电是否利多于弊”这一个角色扮演活动中,每一个演员的表演如何、大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学生评委们的评判水平如何、学生角色扮演的认知差距何在、如何来加强角色学习、如何来处理角色矛盾等等,教师要认真地总结、正确地指导,以便让学生对某些角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短期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结果分析:如果这节课教师用传统方法从文字层面上对学生讲授我国新能源的有关问题,不仅课堂枯燥、沉闷,而且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采用上述方法后,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发言人数显著增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辩论法

争议性问题的辩论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有效方法,运用辩论法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同时听取别人的想法并理解别人的不同观点,在争议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原有观点中的缺陷和漏洞,从而调整、改变和提升自己原有价值观。

教学案例

1993年起,西安市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强令拆除二环以内大型燃煤锅炉,改用燃油、燃气锅炉,引导污染大的工业企业外迁,汽车尾气含量是否超标与交通违章挂钩,居民楼采用集体供暖或采用燃气壁挂式锅炉,„„。

[问题辩论]市民甲:煤改气工程有利于提高西安大气环境质量。

市民乙:煤改气工程成本过高,不宜实施。

你支持那方的观点,为什么?

结果分析:通过辩论,使学生作为西安市民,了解西安市政府为保护环境所实施的措施,支持和响应政府的决策,作为地球公民,为了防止全球的大气环境污染,自己应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使学生懂得:环境无价,生命无价,健康无价[43]!

4、校园文化熏陶法

学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辐射源,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质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隐性课程”。通过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上与其认同,发挥着课堂中无法完成的一些作用。

利用地理活动的机会,开展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可以以互联网班级主页、墙报,手抄报,倡议书等形式来进行,如杜绝和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号召,对“贺卡”发送是对资源浪费的正确认识,“节约每一滴水,从我自身做起”,使学生了解资源的有限性,使学生自我体验到资源危机感;可以和学校有关部门协

调,组织学生参与西安市“创卫“活动,参与大擦洗活动,利用劳动课开展绿化校园、美化校园、净化校园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会其行为对生活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参与意识;通过学校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地理和其它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体现地理思想、发挥地理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增长知识、积累经验、丰富思维。

5、户外教学法

是地理学习的一种独特的方法,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最容易满足审美者对美的需要,是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原初动力。在野外观察中,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想象力,细细品味其中固有的美感,从而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使学生获得美的感知,美的享受。这既可以培养其审美能力,又可以陶冶其高尚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更好体验到地理的自然美因素,以达到促进自身发展的目的。能够提供直观感受,使受教育者亲身经历某一过程从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这种方法对于初、高中学生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通过与社会、与大自然的接触,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从而促进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案例

根据提前搜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西安北郊团结水库实地考察,观察水质污染与治理状况,实地观察,出示讨论提纲:(1)西安团结水库水质的现状如何?(2)西安团结水库水质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西安市政府在治理团结水库水污染方面有哪些举措?(4)我们为团结水库的保护与治理应做些什么贡献? 现场学生讨论,活动后要求每个学生就西安团结水库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问题写一篇小论文。

结果分析:通过户外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在亲身观察中体会到城市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对人类的活动进行反思,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价值观念,进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

二、测评的目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知识中心论”的影响,再加之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到价值观这部分的内容,所以大部分教师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还是过多强调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几乎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关教育。这样就无法实现《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无法适应地理教育改革趋势的需要。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中,确确实实应该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但是在教学的三维目标中,知识、技能是外显的,是比较容易量化和评价的,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越难以测量和评价。所以在现实中,各种地理考试,种种选拔机制、用人机制,在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高低的时候,自然就变成了简单地用知识和技能这些外显指标去测量和评价一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往往被忽略。所以要实现地理教育的全面改革,实现《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就必须关注对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测评工作。

三、测评的内容和方法

1、测评的内容

在测评时应关注学生以下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1)学生是否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否初步形成了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是否初步具有了对社会和自然资源的责任感,是否养成了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行为规范。

(2)学生在分析价值问题时是否具有较全面的价值意识,是否能善于理解和谅解别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学生能否批判性的思考自己对环境、资源、人口以及有关社会发展问题的态度和行为。

(4)学生是否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2、测评的方法

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测评,主要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

(1)问卷法:即在评价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书面测试等手段,设计评价对象的相关问题,然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价值判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主观的认识和理念,属于内在特征,因此,评价时常常用书面测试与问卷调查法,通过投射技术让评价对象回答,按照设计标准对问卷结果进行分

析量化,从中了解他们的认识和观念。

(2)访谈法:师生之间的沟通和访谈是评价学生各种情意表现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从与学生进行的个别访谈、团体座谈、公开讨论,或者偶尔的闲谈中了解他们的态度、兴趣或价值观等。这种方法让教师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姿势、表情、声调,还可以通过追问要求学生澄清或具体说明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所以能更准确,深人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要通过访谈有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意状态,教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要保持温暖、积极倾听的态度,要在访谈前准备大量清晰、简要的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观察法:主要是通过行为对比观察,来评价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虽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知识和技能那样外显出来,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影响他们的行为与习惯。如对比被试者在环境意识方面的行为差异,是否随手乱丢垃圾,攀折花木,乱踩草坪等,通过对学生某典型行为、举止、习惯的考察,也可间接地反映出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白文新.地理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 郭文毅.地理新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天水师范学院学报.[4] 陈松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研究.[5] 杨叔子.科学与人文相融则利,相离则弊,高教探索.[6] 刘学梅.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计,地理教学.[7] 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商务出版社.

[8] 孙根年.地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9] 陈美华.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0] 杨军峰.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第二篇: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面对考试的压力,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不高,地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要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能学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得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得到真正的落实,也得从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开始。培养好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激发学生增强地理学习的原动力。我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要做好下列几方面工作:

一、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发展积极兴趣,对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内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兴趣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促其成功,可以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活动。如在初中起始年级初一年级学习地理的初始,有意识地播放一些有关于神奇宇宙奥秘的探索录像;如《地球探索》、《生命之源》等等。让学生领略广阔宇宙空间的神奇。再如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要。为此,教师必须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揭示矛盾,或通过设疑,把学生带入一种问题的情境,唤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降水》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就学生常见的现象适时提问:梅雨时节墙上怎么会“冒出”水来?天空中的雨水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从天空中降雨下来?而且这种降水没有固定的时间等。通过这些问题设立问题情境让学生急切想揭开最常见的迷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的需求,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在初次学习地理的初一学生中利用实际还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问题。如利用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对周围地貌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地形这个概念,进而进一步认识陆地地形的五种基本形态。在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时,因人类不注意保护和使用不当而导致可再生资源变为非可再生资源,甚至变为非资源、污染源。这时用我们身边的一些实例由学生举出。如晶桥镇是一个以化工工业为主的乡镇,其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导致原本清澈的新桥河已经变成如课本中提到的淮河一样,受污染非常严重,原来清澈的河水是重要的灌溉水源,同时也给沿岸人民带来丰富的淡水渔产,如今受污染的河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河水已经不能饮用、河中的鱼不能吃了,就连引用河中的水进行灌溉也会有大量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到人体内,给生活在沿岸人民带来严重灾害。这样不仅用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可再生资源在利用不当时也会变为非可再生资源,而且可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再如在每一次学习新的知识开始时,不失时宜地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地理知识的实际问题:“今天下雨对你有何影响?”“上午是晴天,下午为何下雨,这些雨水是从哪里来的?”等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可激发学生为揭开这些迷团而迫切地深入到有关气候与天气的地理知识学习中。有了原动力,学生的学习将会更主动,更充满着对新知识的渴求。

3、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在现代教学中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手段。因为地理知识,尤其是有关大气的运动变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变可以把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更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更清晰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复杂过程,让复杂的内容变得更易理解,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初学地理的初中学生来说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把学生难以见到难以理解的世界各地自然风貌直接搬到课堂中来,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在学习《世界气候》这一节时,如何更好地认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这是一个难点问题。这时可利用多媒体制作地形雨的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演示,把地形雨的形成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地形雨,另外也让学生认识清楚地形是如何对气候造成影响的,进一步认识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产生的气候差异如何,还可直接插入一些山脉两侧的景观图进行对比;在认识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时,可展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各种自然景观;从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到温带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沙漠、亚寒带针叶林,再到苔原带、冰原带,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同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坐在课堂中领略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融洽学生地理学习的情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

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对认识起反正面的动力作用。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的直接体现,美好的心境是学生智力活动的条件,能使人产生学习兴趣。良好心境能使注意力集中,记忆效果好,想象力丰富。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情感一般有下面几种方法:

1、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的结合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教师中心意识,寻求“主导”“主体”的最佳结合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融洽其学习的情感。如在观念上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是服务者,服务的对象则是学生,因此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应从有利于学生利益的角度出发。再如,在上课时很多学生都会在回答问题时有心理负担,怕答错了,怕回答的结果与老师的正确答案有出入等,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减压,告诉学生你本身就是因为不会才来学校的,只要你认真思考了,怎么回答都可以,而且只有你将错误的认识暴露出来,经过大家的帮助,才能纠正错误得到正确的知识。从大量的心理学调查结果和成功的国际经验来看,民主的、自由的、宽容的教育环境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

2、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德育内容。紧扣教材,寓德育与地理知识之中。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基本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科学的认识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长知识,提高认识,有培养深厚情感的基础。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例如通过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辽阔的领土,广阔的大陆架,丰富的资源,众多的物产,多彩的名胜古迹,雄伟的名山大川等地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伟大可爱,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知识学习的强烈愿望。

3、科学地评价学习成绩,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新课标中就要求:“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因而就要求为师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要客观慎重,不可惟分是优,更不可一棒打死,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上的对立心态和恐惧心理。在评价上,要不重视知识结果重知识的学习过程,不重分数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取得多高分数,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创造出新的知识结合体,寻求真正的自然规律,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知识的保障。比如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学生重点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分数,而更多地是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解题时不是只关注结果,而是要求学生将解题的思路和过程表达出来,解题的思路和过程正确、合理了,其结果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从而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育,就是使之形成习惯。可见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培养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教授地理知识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一般也要做到下列几个方面:

1、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解答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去思考问题,深入探讨,理解概念,融会知识,掌握技能。地理知识、地理现象往往是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教会学生对这一演变过程的认识,可寻求许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可作为许多新知识的突破口。如学生通过正确认识降水形成的过程和形成必备的条件,可成为认识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降水少的原因,也可因此分析地形雨是如何形成的,并直接认识为何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等等。

2、要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思维的好习惯。创造能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创造能力的形成,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钻研磨练的结果。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和地理实践中要挖掘材料,随时对学生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到马六甲海峡的时候,从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航海价值上体现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也可仿效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提出思考,让学生展开讨论:可否在狭窄的马来半岛上开凿运河,缩短东西方的航海里程,提高经济效益呢?既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又可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思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习惯。养成习惯是学生地理学习的基础,它包括运用工具书、查阅地图等等,尤其养成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地图的习惯,是学好地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图的运用和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现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读好图、用好图的养成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产生想象和情感活动,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平时上课时,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好图、用好图,我不仅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相关的地理事物,而且对于一些带有明显特征的地理事物还要用笔在图中描出来,如河流,首先要学生找出其源头,再用笔沿源头描出其干流。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河流,而且可由此理解河流的流动的方向和路径,轻松地判断河流流经地区和地形区等等。同时,这些养成习惯的形成,还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养成起着很好的帮助作用。

总之,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增强地理学习的原动力,从而大大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因而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对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王玉芹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地理教学中每节课都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比如学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就确定为: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良好情感。学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度》一节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人口过度增长对资源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是怎样渗透的哪?下面具一个例子在学习《巴西》一节“热带雨林的危机” 这一内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生看书总结热带雨林的作用一方面提供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木材、水果、药材、动物等;另一方面具有维护生态平衡、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环境效益。利用多媒体展示雨林遭到破坏的现象,在有学生总结出热带雨林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外国的掠夺、迁移式的农业。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质疑: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生态环境有多大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这个“地球之肺”会失去它的功能是全球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不能提供新鲜的空气,环境日益恶化。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引出热带雨林需要保护,让学生认识到21世纪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让热带雨林被我们人类永续利用。接着问学生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分别是哪一天?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是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责任。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哪?接着学生说出很多自己身边应该做到的。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以上是我的做法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第四篇: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是数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各种纯数学问题、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探索研究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情感。通过体验加、减、乘、除运算符号的简洁美;化繁为简的概括美;化方为圆、化曲为直的转化美;层层演绎的严谨美和逻辑美;富于变化的神奇美;数形结合的和谐美……让学生从心底上喜欢数学。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题材,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对自然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了解一些数学在人类历史上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的事例,使学生充分认识数学的价值,习惯用数学的眼光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重视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和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最高层次。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在体验中认识社会生活,是每个学主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言传身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习主体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这种尝试的实践行动中形成个性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认知,形成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主要可通过以下四个过程实现:

一、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过程中培养

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教材中的几何内容大多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通过推理证明的教学,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合情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种的辨证关系。

二、在解题过程中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良好的解题习惯应该是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的调动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如信心,毅力等)的参与中形成的,有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往往表现出缺乏耐心与信心,产生放弃或等待老师解决心理,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学生对学习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在哪里,或者让会做的学生来分析。指导学生在解题前要求做到:一要多读题;二要勤思考;三要多联想。要弄清题目已知、要求、未知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观察出潜隐的已知条件。由此即可产生清晰的思路,就易探寻到解题的途径。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激励放弃学生的上进心,一方面可以增强优秀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解题中增进情感,在解题中端正态度,在解题中体现人的价值,是数学教学与数学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在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中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倡导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真正的在课堂上思考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并培养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把一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数学应用价值的认识。在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使学生明确数学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培养

在情感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能够积极地并且是自信的学习数学,是学生学习状态很重要的标志。谈起数学学习,很自然会联想起背许多数学公式,做大量繁杂的数学题,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并未反映数学的本质,长期这样,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良感受。新数学课程标准与原有的数学教学大纲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标准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教师在情感教学中可以“以形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简介笛卡尔,让学生了解笛卡尔生平以及他是如何执著研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使学生由了解到认识,由认识到学习,由学习到敬佩,从而学生的态度自然会有所改动,从思想上价值观上会得到熏陶,这对他们形成执著向上的价值观会有积极的影响。

总之,我认为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养成是成功教育的展示,教育应使得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应拥有一个精彩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方法自有万千,望专家同行指正。

第五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蓝 甜

摘 要: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因此语文教学要担负起这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首先,教师要有“育人”的意识;其次,要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再次,教师要言传身教,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敞开心扉,坦诚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流。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方面实施。

一、注重文本的朗读与感受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因此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朗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作用,也便于学生从个体角度深切体会文章的情感因素。所以,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除朗读外,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其他阅读方法感受文本的意蕴。例如在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首先简单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课文配乐朗诵,而后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随音乐朗读,学生相互点评朗读。整整一堂课,在反复朗读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在朗读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度赞扬和深切缅怀之情。在第二节文本阅读课中,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文后的独特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得到了培养。

二、重视文本的阅读与体验

现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蕴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为了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形象的方式可采用以下几种。

1、表情感染。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爱憎分明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表情以及身体动作去激发学生、感染学生。例如教师在朗读时面部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手势中的握拳摆手等等。让学生在你的各种表情中不知不觉地走进文中境界,身临其境般地去领悟文章内涵。

2、语言感染。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信息,具有直接的感染性。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用爱憎分明、抑扬顿挫的声调,真挚的语言阅读,能叩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3、画面渲染。小学语文课文中的画面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童话故事等,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能引导学生畅游其中,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共鸣。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画面去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4、实物演示。一幅幅画面吸引着学生,如果把生活中的事物拿给学生观察,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引导一年级学生阅读《看花灯》时,我问学生:“课文中都写了哪些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把正月十五灯展的各种花灯呈现出来,再让学生在原文中标画出相对应的句子,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并由对现实的感受转到对语言文字的赏析上,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时,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文字描述的美丽情境之中。

5、表演体验。体验指的是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课堂中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引进体验教学思想,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和句子所要表达的精神。如在一次口语交际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模拟在具体情境中扮演一个社会角色。如老人、妈妈、售票员、路灯管理员等等,体验其中的苦与乐。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按要求不折不扣完成。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争相表演,表达了内心要讲的话,抒发了请求、抱歉、赞扬、悔恨等感受,整个课堂被一片真情包围着。课后,他们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构思精巧,情节迭宕起伏,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总之,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展示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但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说,一定要重视整体感知、感性体验和直觉感受,这样才能拨动学生阅读的情感之弦。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加以培养,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更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好好学习。

下载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和测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地理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方法实践和测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地理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观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有感嘉兴市第一中学李 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技能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而且需要具有更强......

    地理学科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学科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形势的发展,以及我市中学地理的实际,提出我市中学地理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意见如下。一、......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布时间:2009-7-24 阅读:417 中学物理教育是由认知教育(智育)、德育、技能教育和美育等构成的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德育以认识、情感、......

    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应用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问题及解决对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

    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陕西省铜川新区铜川新区正阳路鱼池小学 赵向辉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

    中学地理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 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 长春市第十七中学 马 春 梅 [摘要]公民意识教育是一个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教育课题,它和多学科有着不同的结合点。地理,作为一门综......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宽邦满族镇中心小学 2011.11 “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研究”中期报告 《如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