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代数教学三步走
初一代数教学三步走
【摘要】 初中数学在初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又是初中代数,所以说初中代数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如何做好初中代数教学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都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从初中代数教学存在的问题说起,谈谈初中代数教学的关键策略.【关键词】 初中代数;教学策略;初中数学;问题
初中数学在学生的初中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快速时期,思维逐步趋向成熟,此时对学生的思维和个性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数学又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初中数学在中考中占据着比较大的分数比值,数学成绩的高低将会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升学情况.因此,必须做好初中数学的教学.初中数学又是以初中代数为核心展开的,所以,提高初中代数教学质量是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的使命.然而,目前初中代数的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着代数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接下来,笔者将简单地来分析初中代数教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改进初中代数教学的三个关键对策,供各位同仁参考与借鉴.一、目前初中代数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育思想没有及时更新.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传授大量的应试技巧和固化模板,实行题海战术,忽略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2.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传统代数教学中,教师喜欢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简单而粗暴,教学效果非常差,课堂效率低下,大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大都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缺乏主动思考的精神,不热衷于参与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没有自己的思维方法,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二、改进初中代数教学的策略
策略一:关心和沟通,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初中代数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和学习代数知识,相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抽象程度.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代数时,容易产生畏难心理.对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尤其是对数学的学习心理状态.教师应该不断以正面鼓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竖立正面的学习观念,在课堂中创设合适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信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有关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建立在小学数学的正数运算法则基础上的.在这章中,学生不仅要考虑正负问题,还要考虑绝对值问题,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有较大的考验.学生往往会混淆了计算“符号”,而导致出错.此时,教师万万不可因为觉着这些知识很简单而且又讲过多次,而对学生失去耐心,甚至发脾气.而应该是课下多和学生沟通,了解清楚他们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别被一时的失败打倒,勇敢面对.策略二:改进教学模式,整合课程结构
教学模式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结构会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为提高代数教学效果,要改进教学模式,整合课程结构,构建素质教育体系.教师应该抛开传统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要形成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时,有关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教师应该改变过去的“一言堂”,进而变成学生讨论学习的模式,教师则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生在讨论中学到用代数列方程解题时,先把未知数用字母代替,形成一个新的已知条件,然后将这个条件变成有用的等式方程,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桥梁”.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必然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形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知道如何运用已知条件.策略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初中代数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总结规律和方法,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学习,将代数的技巧转变成数学思维.教师应该善于启发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带领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整体,从表面到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和知识.例如,在《有理数》的学习中,借助数轴来探究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帮助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又如,在《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中,教会学生用类比的思想,类比数的运算来学习整式的运算,以此来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规律和法则.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便能得到较大提高,为后续的代数学习做好铺垫.三、结 语
总的说来,做好初中代数教学不但能让学生学习到许多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要做好初中代数教学还需各位教师不断的努力,创新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习惯.【参考文献】
[1]张金战.初中数学新课程中数与代数教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2(8):11.[2]高德模.初中数学代数教学方法之我见.教学月刊,2014(2):36.[3]李全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代数教学与对策.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10):25.
第二篇:作文教学三步走
作文教学三步走:兴趣.材料.想象
---------任丽萍
作文教学向来被视为小学教学的一大重难点,如何落实教材中写作训练,对广大师生来说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小学生阅历与学识均浅,如何使学生的作文既能言之有物,又不失文采呢?为了更有效解决学生作文中的实际问题,在创新教育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我有以下拙见。
一、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作文兴趣黯然,动笔时,积蓄内心深处的情感就难以充分表现出来,这样的文章自然难以产生良好的审美效果。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作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如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呢?
1、善于观察生活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写作来自生活,而生活需要用心观察、体会,否则,写作的源泉就会枯竭。然而观察生活是一个老套的说法,尤其是现下学生们的课业负担较重,又往往耽迷于电视、电脑,远离自然,对生活的观察十分缺乏。如何使学生能更善于观察生活呢?我想,我们教师应该在这里起到“激发”的作用。在每学期的教学中,都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比如观察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皆可取自学生的生活,学生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而这样的作业学生也会感到兴趣盎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思考上再动笔成文,久而久之,平凡的生活学生也可以挖掘出素材,使作文的书面表达水到渠成。
2、紧抓阅读教学中的习作机会
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有许多想象可供延伸之用,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是进行习作训练的大好机会。如学习《凡卡》一文,在讨论分析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凡卡的生活充满同情,更为爷爷收不到他的信感到悲哀,凡卡以后的遭遇将会怎样?我立刻让学生讨论“假如我是凡卡”。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发言,有的说要报复地主,有的说:“好汉不吃眼前亏”,逃走再说„„随后让学生动笔写《凡卡发出信之后》;《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写到“河沿上传来几声枪声„„”,后来写雨来没有死。这当中,雨来是怎样死里逃生?在学生学得津津有味时,教师让学生以《雨来脱险》为题,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习作练习。此时,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拓展,很快地为雨来想出种种脱险的好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3、以读促写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作文教学为了增强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积极鼓励阅读。它可以丰富学生词汇,开拓学生视野,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多了,写作胸有成竹了,写作的兴趣便与日俱增。但以往存在的的问题是,学生对读书并不感兴趣。在这方面,我认为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大多数学生平时同的都是作文书,枯燥乏味;二是学生读书以出自硬性规定为多,而大多数的长篇文章常令小学生望而却步。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一是丰富推荐的书目,应该推荐学生多读一些有趣味性、贴近小学生心理的书,推荐不爱读书的同学先读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激发其兴趣,再寻序渐进。二是在推荐阅读时紧密联系教学。我在教《井阳冈》后,给学生留的问题便是:武松为何会来到阳谷县?武松第二天又发生了什么?学生本来对课文的内容就很感兴趣,这两个问题更是激发了他们对前因后果的好奇心,果然,放假回来再提问时,不少学生已经能回答上来。这便是拓展阅读的良好效果。
二、精心选择写作材料
一篇好的文章,必须要有明确的中心和主题,要充分表达文章中心,就必须选择最具表达力、典型的材料,这样才能使文章达到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目的。而在学生写作中,一些学生急于下笔,见啥写啥,写出来的东西往往东拼西凑,凌乱无章,甚至中心表达错误,“牛头不对马嘴”,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进行“立意调控”,根据中心的要求,在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最能突出主题的例子。例如,我曾有一次布置了写人的作文,有位同学选取的题目是《我的妈妈》。这篇很长的文章里记述了不少事情:妈妈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年轻时的拼搏、为我的操劳,等等,虽然事例丰富,但全篇看下来给人以流水帐的感觉,并不能留下什么深刻印象,主题也并不突出。我找到这名同学,问他,为什么要写妈妈,要写妈妈的什么。他不假思索地答道,因为妈妈对我最好,我要写妈妈对我的爱。我因此引导他说,这样泛泛记述,不如深刻挖掘一件最令你感动的事情好。于是,他第二天又交给我一篇不一样的作文。这篇文章中他开头开门见山道出中心:妈妈是多么劳苦!在材料选择中,作者选取了一件极为平常又极具感染力的小事:一天早上,我贪黑欲为操劳一辈子的妈妈做一顿早饭,没想到妈妈已在厨房不断忙碌着。小作者从妈妈的动作、神态、身躯、白发中一点一滴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不断折射出妈妈的劳苦,也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便是材料选择的重要。我们在作文教学当中,也应该随时注意这一点,使学生的材料都能够精致、富有感染力。
三、善于培养学生想象力
鸟儿没有翅膀就不能在蓝天上飞翔,文章没有想象就失去魅力。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写作时要指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想象大胆奇特、构思奇妙、独具匠心,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如冰心的《樱花赞》,由樱花那种迎风怒放的精神与活动,联想到日本人民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热情。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克服思维上“固其一端不发”的现象,注重挖掘所写事物内部蕴涵的哲理。如,有位学生写《雨伞》,文中她写了母亲为自己撑起一把雨伞同路行走,在分手路口,当母亲将伞交给她时,她猛然感到自己要学会为自己撑起生活的伞,当她看到不远处一位老太太在雨中艰难行走时,不由得想到应凭自己的能力为需要之人撑起一把关怀之伞。文章的主题因不断地联想而再次升华。
以上是笔者对作文教学的点滴看法,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之下,新世纪的作文教学会冲出旧思想的束缚进入全新的教学轨道。
第三篇: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高一化学三步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高一化学三步走
化学学习对于同学们在知识水平、思维层次、能力要求等诸方面与初三阶段比较都有很大提高,其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非常基础的地位。如何进行高中起步化学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首先做到以下两点:一要扎实掌握初三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重要化学用语、物质的溶解性、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关化学式、溶液、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有关内容;二要在中考后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加以完善。在完成深化初三学习的基础上,希望同学们认真通过下面三步的学习顺利进入高中化学学习阶段。
第一步、明晰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一化学知识的联系是基础。
第二步、建构高一化学知识体系是重点。
第三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1.抓住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明晰知识节点、建构知识网络。化学概念与原理都是抽象概括的知识,是比较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更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体系中它们充当着知识网络中的“节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核心内涵,理清概念间的相互联系,透析基本原理的实质。
2.以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指导,重视实验,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⑴将各章内、各章间知识点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联线结网。
高一化学按教材顺序,以第五章为界,碱金属、卤素的学习是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氧族、碳族的学习,是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主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掌握“结构葑位置葑性质”的关系是重点。
⑵要以元素性质为核心,掌握“相似性”、“递变性”的同时注意“特殊性”,再跟物质的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
⑶重视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原理、设计、操作,重视实验习题探讨与处理。加强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
⑷元素化合物学习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3.掌握基本概念(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及概念间的联系;理解重要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是增强计算能力的基础。同时还要学习例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化学用语及解题格式;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纠正每一道错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三步走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握住这大好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力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此,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出想做的而又能做的,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要,然后考虑可行性,这就是职业规。对现在“不包分配”的大学生来说,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有所准备。职业规划强调的是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规划。它无疑为迷茫中的大学生又多了一个方向标。
一个大学生在毕业走出学校走入社会时,首先就会遇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你的工作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社会对你的接纳程度。毕竟刚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仅凭毕业时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符合一个创业者的条件的,所以就我个人观点,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一、先就业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本身能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较明确的生活目标。当我们走出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们胸怀抱负,我们渴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先就业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自身的知识储备是够的。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实习机会,但仅靠有限的实习机会是远远不够的。就职业而言,现代竞争日益激烈,仅凭走马观花似的了解又怎么能做出明智的创业项目选择?就社会而言,学校社会有着不同的规则,先就业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可以适合做什么,对社会和所从事的行业有更深入地认知。而且先就业有利于提高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我们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发展我们社交的能力。通过各项能力的积累,给自身以明确的定位,以利于自我实现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二、再择业
第一次就业,就是为了先融入社会,先理解社会、提升自我,再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样,我们也怀揣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经过磨砺和锻炼,为以后自己的创业之路做铺垫,在第一份工作中我们不断的自我成长,积累资本,我们终于有能力、有权利去选择最适合我们的工作、行业,但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理想的概念。所以我认为,认知社会是在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认知行业,是在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认知自我,是知道社会到底需要我们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三、最后创业
创业不仅仅是靠一个策划,创业之前应该理性再理性,创业需要具备有经验、人脉、点子、资金、团队等条件,先就业,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积累足够的从业经验,再有能力,有信心去选择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再在那里经过两三年的磨炼、学习,丰富社会知识,积累行业经验和人脉,并进行相应的财富积累,然后才去创业,这样日后创业才有成功的可能。只有具备雄厚的实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的创业者眼光才会更开阔,经营目标才会更明确,才能少走许多弯路。才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一个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的职业理想、工作价值观、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根据这些方面情况再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当前社会就业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职业生涯发展线路图。我认为,创业的成功必须是基于雄厚的实力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之上的,所以大学生毕业后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就应该先就业,在择业,最后创业。与其一毕业就投入创业的行列中,还不如先找一份工作试试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适当适时的转换工作环境,在工作中不但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还可以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更重要的是能积累一定的资金,更好的为创业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当就业机会来临时,当创业条件成熟时,果断出击,在激烈的竞争中开拓自己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步走有感
虽然对《中国改革三步走》的理解只停留在表层,但是我很佩服郑永年老师独到的见解和犀利的剖析。与一些学者不同,郑老师高屋建瓴,直言不讳,实事求是,毫无保留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敢于说真话,说实话,说出中国人敏感的字眼和话题。他不仅分析了中国目前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改革方面的问题,更为中国共产党日后的走向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科学的建议。
在读这本书之前,关于中国改革,我听的最多的最熟悉的字眼就是改革开放。在我脑海里,改革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在经济上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迅猛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是读了郑永年老师的《中国改革三步走》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中国改革发展的理解太过狭隘,并对中国的发展建设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改革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在他看来,改革就是一种计划,改革必须对改革对象有一个成熟的看法并以此制定出符合逻辑的完整系统蓝图。改革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改革,都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因此,他提出了中国的改革分三步走: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这种过程是渐进的、分解式的逻辑演绎过程。
就我个人我言,对高深的政治经济问题可能解读得不够深刻。所以,在这呢,我就想简单谈下自己的感想。读完《中国改革三步走》后,令我印象深刻的几个概念和词汇就是:中产阶级、信任危机、优质民主和劣质民主。
中产阶级在中国出现的频率似乎并不高,但却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改革在邓小平的大力推动和努力下已然打开一片天空。尽管现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基本的框架已经建立并开始运转,并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不凡成就。经济改革的成效却并没有能够为政权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因为蛋糕做大只是一个整体成果问题,要让每个民众切实感受到才是真正的成功,达到成功的方法就是社会改革。正如郑老师所说,社会改革要面临的问题已经随着经济改革而产生了,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层出不穷。这种现象的具体表现在于中产阶级没有真正的确立起来,在于富二代、官二代的出现。
社会平衡的关键力量就是社会的中产阶级,只要中产阶级对国家政权有广泛认同,那么社会政治就肯定是稳定的。但是中国现在的情况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高度不健全,人们总是成为物质的奴隶,没有办法超脱于其外而展开自己的抱负,这样即使在收入上能够衡量出中等水平的一群人也无法真正称得上“中产”,变化的瞬息会让中产变成“低产”。而中国目前正处于“两头强,中间弱”——即中间阶级发展不足的状态中,因此,让中产阶级强大起来势在必行。
接下来就是信任危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国人纷纷开始发声“中国这是怎么了,中国出现了什么问题?”。老人摔了不敢扶;看到小偷行窃只会袖手旁观;面对被肇事司机丢弃的生命垂危的幼童,视而不见;还有那一系列的“健美猪”,“染色馒头”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了有着“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称号的中国脸上。人们之间互相猜忌,热情冷漠,世态炎凉。我们以前所崇尚的“真善美”现在被人嗤之以鼻。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中国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出现了道德问题。我们的灵魂需要被唤醒,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需要重新建立。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富二代、官二代以及上面提到的种种社会现象就是令人厌恶的,他们的产生造成了人与人,社会与社会的互不信任;造成了社会严重的分层并由此产生的层级对立。有人说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但无论什么因素,我们国家都需要进行社会改革。社会改革首先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努力,要强化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建设以及努力将蛋糕分好,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上要不断完善,在物质基础逐步提高的情况下推动共同富裕,同时要注重社会的精神建设,提倡物质精神双提升,否则只会导致社会畸形发展。
民主似乎是一个繁荣富强国家不可避免的话题。中国有古代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在坚持不懈的追求民主。建国之初,中国就提出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民主这个话题。但是究竟民主是什么,什么样的民主才是健康的民主,一直是个未解之谜。郑老师提出了优质民主与劣质民主,可以说非常到位。他认为如果国家制度准备不足,达不到优质民主那就不要急于民主化,因为劣质的民主比任何东西都坏。这一点确有例证,东南亚、西亚南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那些劣质民主表现已经能够充分说明问题了。那么中国目前的民主处于什么状态呢?我个人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健康的状态。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因此,追求民主任重而道远。现在好多人都在羡慕西方,欧美所谓的民主社会,认为中国社会不好。其实我觉得这样想是很狭隘的,由于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发展必然会面临重重阻力。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说人人参与进来就万事大吉了。政治的终极目标是民众的幸福,国家的繁荣,并非民主的选举游戏。因此,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需要找到自己的改革话语权,找准适合自己的民主,循序渐进,避免盲目跟风,一味模仿某一国家或某一理论,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因此,中国要结合自己的国情,走出一条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有关改革的书大多晦涩难懂,但是郑老师的《中国改革三步走》是我看到的有关中国改革的著作中较为通俗易懂一部作品。在我看来,他的观点是从负责任的角度出发的,并不是一些所谓的激进无聊的反对和攻击。目前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改革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命运前途,而且将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改革三步走》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的改革发展提出了非常中肯的意见,这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