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时间:2019-05-12 23:3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第一篇: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

[摘 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提倡学科综合,规定音乐课程具有人文性。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在教学中应将其他人文学科知识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以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联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人文渗透

新课标下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应该和其他人文学科,如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音乐与各个人文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探索、参与、感受和创造音乐艺术的积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艺术通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新课标的理论看其他人文学科渗透的必要性

1.从新课标课程价值来看。它主要着眼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及社会发展价值。这些价值都是根源于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根本。音乐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学习音乐就不可避免的与其他人文学科相联系。音乐记录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和各人文学科的链接,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各文化背景,包容多元文化。任何一种音乐都首先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它本身就是受着文化定义的,离开了文化,音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音乐教学中不可能不和其他的人文学科发生联系,在音乐教学中的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学科知识都要渗透其中的。

2.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来看。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我们在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贯彻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把各个人文学科的知识运用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其兴趣。过去在中学音乐教学里,很多教师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教会学生唱几首歌曲,或是徒劳地提高学生辨识五线谱的技能上等。这方面最典型的问题莫过于“音乐扫盲=辨识五线谱”的误会,从而造成了整个教学内容非常狭隘,严重缺乏作为教学课程所必需的人文内涵。把各人文学科知识融入音乐课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状况,因此这是必要的。

3.从新课标内容标准教学来看。它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定为四项学习领域之一。重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正如新课标所指出的那样:“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二、从音乐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关系来看其渗透的可能性

1.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文学艺术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是天然契合的艺术。中国古代曾把不合乐者称为“诗”,合乐者称为“歌”。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到汉乐府,到南北朝民歌,到唐诗宋词,到元曲……一部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音乐史。

一首优美的歌词无疑也是一首优美的诗,它要有诗般意境,在艺术上应该有较高的品位。歌曲是歌词与音乐(曲调)的结合,但它绝不是简单的歌词加曲调,而是一种艺术升华。在艺术形象上更加流畅、更加生动和凝练。根据文学作品而创作的音乐很多,如《卡门》《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我如何不想他》《长恨歌》,歌词唯美、动人;如散文诗般的音乐作品也很多,如《橄榄树》《童年》。虽然音乐不是对文学作品的再现,但如果在教授这些作品时,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作品知识,会使音乐所蕴涵的感情和精神得到升华。

2.音乐与历史。音乐与历史息息相关,任何音乐的创造都是有它的历史背景;分析一篇音乐作品不可能不介绍作者,而每位音乐家都有他的生活的历史背景和经历;很多作品都是为了当时社会现实而创作。同时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迥异,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留下了音乐的声音。如《十面埋伏》和《霸王别姬》这两首琵琶曲,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楚汉战争,如果不了解秦末汉初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历史,就很难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知识。

3.音乐与美术。音乐是有声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音乐。德彪西曾说过“音乐是由色彩和拥有时间的节奏形成的”,可见音乐与绘画两门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当然,也有许多音乐作品,是因为音乐家受到直观的绘画作品的影响,而试图用音乐来表现画面的视觉形象或意境。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本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总谱第一版就是选择日本版画《神奈川冲浪里》做封面。

4.音乐与地理。音乐因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体裁、歌种、风格等方面呈现着明显的地区差别。由于不同地域的人民的自然条件、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千差万别,所以出现了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地方民歌和民族音乐。如在西北黄土高原,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出现的脚夫歌、信天游,其音调高亢、奔放、激愤、凄苦,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但在江南水乡,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听到的也是各类婉转秀硕的秧田歌曲,风格便也委婉秀丽。

三、渗透其他人文学科进行音乐教学的探索

音乐与其他人文学科有着剪不断的联系,所以想要上好一堂音乐课,不能用单一的方法,必须以综合的方式进行。既要有音乐学科内各种形式的综合(欣赏、唱歌、器乐等),又要有与多学科的综合(文学、历史、美术、地理等),让它们渗透于音乐的课堂教育。

1.文学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课前布置学生看唐代诗人张若虚的同名诗歌《春江花月夜》,再找到民族管弦乐《春江花月夜》的CD进行课前欣赏。正式上课时,一边让学生欣赏音乐,一边根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歌来描述景色。这样对《春江花月夜》所描写的艺术意境自然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2.历史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如西贝柳斯的《芬兰颂》,是芬兰民族解放斗争的象征,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不愿做沙俄统治下的附庸国,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着殊死搏斗。在上这节课时先简要的介绍芬兰人民发起的保卫宪法运动,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的气势磅礴,想象芬兰人民抗击俄国侵略者壮烈的战争场面。理解音乐中歌颂芬兰人民热爱祖国的崇高精神主题。音乐虽然不是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但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了解波澜壮阔的历史,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感受。

3.美术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比如,在让学生欣赏著名的钢琴曲《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先让学生欣赏法国著名画家雷诺阿的油画《康威尔斯小姐像》,画面上展现的是一位亚麻色头发少女盈盈含笑的清纯形象。接着再让学生来欣赏这首音乐作品,乐曲主题旋律线条清晰,富于歌唱性,音乐轻柔、飘逸、朦胧,增加了少女形象的温柔、贤淑、美丽。油画与音乐作品的结合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

4.地理渗透下的音乐课例子。如《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一课,让学生了解了地理环境与民歌特征的关系、风土人情与民歌风格的关系、民族语言与民歌韵味的关系等。通过地域和水系的了解来分析民歌的特征和风格,这不但给了学生丰富的人文知识,而且对各民族的民歌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扩大了音乐的视野,极大地丰富了知识,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中的传统价值,真正达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促进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其他人文学科融于音乐教学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责任编辑 沁 砚

第二篇: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的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江宁区陆郎初级中学 陈维源

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施,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它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全新的内涵,显示出勃勃生机。其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出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些都是音乐教学大纲中没有阐述的,同时也是我们音乐教师必须更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我们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把握的依据和支撑。

那么在农村的音乐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如何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做新课程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呢?笔者在近几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理念做了一定的尝试,现成文与大家探讨。

一、让出课堂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个老师讲到底”的封闭教学形式、“一单元唱歌+乐理一单元欣赏+音乐知识”的单一教学内容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系统论有序原理告诉我们: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要千方百计地促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系统,让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活动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生机,有活力。

1、让出时间

现在学校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有科学证明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多能集中20分钟的时间。所以,我认为不妨利用这高效率的20分钟,对课堂内容的引入、结尾总、中间重点和难点做“蜻蜓点水、画龙点睛”的精讲。剩下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去演唱、演奏、创作、交流、教授和赏析等等。此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思考,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但不能越俎代疱,以免变成活动的操纵者。教授活动就是由学生自选内容(比如某位音乐家,某件乐器,某个音乐知识等等),在课下像老师一样备课(查出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像老师一样把知识传授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有补充或者反驳都可以交流。表演活动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用才艺表演的方式向新同学介绍自己,我也通过表演活动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了深入了解。刚开始几节课,还有个别学生觉得不好意思或者其他原因放不开,随着参与学生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走到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了,而且他们发现在教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在学习着,这样,我的课堂开放时间逐渐增加。我很高兴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从最初的照本宣科,到使用版书和教具;从个人表演到集体合作;从扭捏不自信到大方自如,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学习的过程。

2、让出讲台

美国实用主义家杜威早就说过:教师不应该站在学生面前上课,而是站在学生后面。细细想来,是非常有道理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以一对众,与学生距离遥远,怎能亲近沟通呢?新课改要求教师做学生的合作者,不再以知识权威 2 和道德权威的角色出现。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如果教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融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知识,其乐融融。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话愿意跟你讲,有什么问题愿意向你问。在学生进行教授活动和表演活动的时候,我会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和他们一起聆听“小老师”的授课,观赏“小演员”的节目,有异议,我也参与到他们的辩论中,自身也受益匪浅。学生走上讲台,其主动性、积极性等内在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了。学生能走上讲台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一种方式。

当然,我所说的“让出课堂”不能浅显地认为是将课堂扔给学生,彻底撒手不管。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思维启动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学生思维断裂时,教师要帮助衔接;学生思维堵塞时,教师要进行疏通;学生思维模糊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思维紊乱时,教师要帮助梳理。教师要以自己的敏锐的觉察力,将学习活动引向更深的层次,并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各种能力。

二、让出权利

让出(一部分)权利。过去教师的权力是很大的,说话是绝对的权威,容不得学生有任何质疑。我认为教师的权力过大,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很大的禁锢作用。我们是否可以将部分权利下放给学生?

1、让出表现权

长期来,音乐学科因为是小三门、旧课堂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等原因,课堂纪律一直是音乐教师苦恼的问题。有些教师说,一堂课45分钟,有20分钟用来维持纪律了。还有的教师干脆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只为求一个有条不紊的课堂纪律。试想这样一堂音乐课,不仅是一种低效率的教育资源浪费,还直接扼杀了学生对音乐课的仅有的一点兴趣。“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思想和感情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不应该,也不可能会在“纪律优良,绝对安静的音乐课”中被束缚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因素,而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学生在音乐的喜怒哀乐中获得丰富的情感,通过情感的体验,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是自己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当学生陶醉于扣动心弦的旋律中时,很可能会禁不住有随之哼唱、击掌合拍等行为,我想此时的一句“乐感不错”“节奏感很强啊”要比一句斥责引起的效果更显而易见。

2、让出考试权

多年来音乐的考试,形式单一,要么“一歌定分数”,要么“一卷定分数”。虽然不记入生的总成绩,却也让部分学生头疼不已,更有甚者,到考试那天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音乐学科是有它的特性的,并不是每个学生演唱、吹奏、乐理、4 音乐常识样样精通,绝大多数学生可能专其中一项,唱得很好,未必识谱;吹得很好,未必能唱全五个音。所以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上学期得到了满分,下学期却勉强及格;有的学生平日回答问题相当踊跃,音乐知识与教师不相上下,考试的成绩却差强人意。我想不妨针对这种情况,把“老师说考什么就考什么”转变为“表演、笔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更有利由于学生自信心和持续能力的发展。

3、让出评价权

“每到考试,老师总会嘀咕一句‘五音不全’,声音虽然不大,但我听得清清楚楚。音乐课的教室,简直是我的刑场!”这是出自一个学生心底的话。教师们,把我们权威性的评价放下吧。此次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发展性的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其核心是重视过程,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评价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再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会对评价对象进行指导帮助,并给予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在我们的音乐考试中,不妨加入平日成绩的记录,加入对学生在音乐学习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组评。实践证明,如果重视了过程评价,就会发现终结

三、让出一份爱

苏霍姆斯基说过:我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只有一个爱 5 学生的教师,才配得上“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教师必须树立“爱即师魂”的观念。面对一群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才可获取爱的回报。知识是冷冰冰的,只有经过老师心灵的加温,才能使学生快乐地接受。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把爱简单地理解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师生间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多看到学生的闪光处,多与学生交流,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关照,就如马卡边柯所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经验的本领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不给学生打低分,在任何情况下不羞辱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不给家长告状。

教师的爱,像三月的风,可以吹开枯萎的花朵;教师的情,是温馨的雨,可以滋润一片干渴的心„„只有在爱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心灵才能是纯洁的,其灵魂是美好的,其长大成人后才能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上仅仅是我在农村教学中摸索出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我的这片“瓦”能引出“金玉良言”。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认真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反思、进取!

第三篇:思索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思索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摘 要】 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

新课标

音乐教学

理念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各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1、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2、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二、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教学重心的转变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第四篇: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文山州实验小学

林光丽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得到体现,寓教于乐,如何体现音乐教学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是当前形势下,新课标改革发展中教育工作者不断渐进与摸索的漫漫长路。【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角色、学生主体、教法

【内容】音乐,自然的发声与乐器的结合,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对实现生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份的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到半数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有些枯燥与乏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接受教学呢?

一、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转换

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不仅只是传授个人所知所闻那么回事,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喜欢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主动或渐进地克制不良习惯;任何学科的教材纲要都是国家教委精心筛选、统一规划凝聚而成,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教材的作用专注于一个国家主流文化和教学计划的一个大体前景。至于是否就已有教材照本先科教,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和个人经验来讲,教师应该坚持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主流文化这一主体,集教材纲要与教师个人智慧于一体,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乐于走下讲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允许学生畅谈各自对该门课程乃至于具体某一章节的理解和看法,从中查找理解的盲区,对于常识性的问题有意识地渗透和灌输,矫正和引导学生对常识的理解,鼓励其增进和提高个人兴致,在音乐词曲唱法和乐器普度方面,教师不应刻板地信服于原声唱法,允许学生掺入自己的理解,聆听每一段独有的发声,未必都比原唱的差,未必就不是人类需要的乐章。当然,诸如国歌以及一些革命歌曲等等国粹宝典是不允许篡改和歪曲的,这就需要进行直接、正面地渗透和教导,至于其他曲艺类歌曲和现代孩童热衷的流行时尚,我们应该认真地聆听孩子们发声的整个段落,即使跑掉也未必就都是不能容忍的结局,或许一段优美的旋律因此而铸就也说不准,这样的教育意义不在于误导和唆使学生篡改版权,旨在尊重版权、尊重原唱的同时,善于发现和挖掘属于学生们原生的美,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学习主体的乐趣,才有效于发挥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谈及教学的劣与优;这样既不违背原则,又能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才会使得音乐教育迈向教育的成功之路。

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在对待或处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上,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也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或者是他(她)的教学方式,从而喜欢这一门课程,而并非是那些被大人所陈列出来却背得只字不漏的理想追求,未成年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回想我们的童年,对比现实孩提的童年,不外乎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从个人的物质满足上去攀比别人的不足,获得自己的满足,在自己驾驭的童话世界里玩得忘乎所以,那就是快乐,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是符合常态的;上升到教育,不过就是未成年学生们展示自我聪明才智和博取大人欢心的一大法宝,有多少孩子因为个人的爱好而曾经左右大人的想法改变,却不曾看到家长们望子成龙而附加各种条件:吃、穿、玩、哄等引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而为了适应社会放弃努力。家长的寄予厚望,孩子的天真无邪,小学教师扮演的不仅只是教授教科书那些段落和字节那般轻忽,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即有的潜力,树立一尊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潮,那也是身为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不只局限于科目里所倡导的那几首曲目和罗列的那点常识性的东西,教授学生咿呀学唱倡导的歌曲,只是完成了教会学生怎么聆听已有的旋律,借助已有的旋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谱写新时代柔美的旋律,还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让擅歌者创造属于时代的乐章,升入中学乃至大学成为专门的人才,铸就人类的精神食粮,让擅长文理以及拥有科学创造力等方面的学生们,一样通过音乐教学受到的熏陶,在音乐的旋律和活泼的海洋里发挥各自的闪光点,为步入高年级发挥各自特长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赏识教育,正确矫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感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善于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驰骋于音乐课堂中。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谈,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况。音乐源于生活,就应服务于生活,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与老师一道创设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环境,诸如课堂教室的布置等等。让他们进入教室就有熟悉感,消除面对教室即将带来的学习压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并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

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学生才是音乐课上的台前主角。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甘当课堂教学的观察员,疑难问题的解惑者,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人,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习音乐看成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比如从上课场地上作改变。讲台是教师传授课教学纲要,凝聚学生注意力,抄写文字等等的供位。教师的至高无上地位应该体现于学生的乐于亲近和积极好学的角色互换中,不是站在讲台上威严审视的模样,勤于穿插在学生座位的排行当中,融汇到学生群体当中去;既可亲近学生,又可震慑学生,让好学的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也使得后进生们慢慢地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讲授知识与课堂讨论并行,听候学生的意见,表达老师的理解,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学生们的朋友。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改变,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想像环境,这才是变化的实质。在传授知识时,还可故意安排错误的讲解,在课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和范唱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错误多,老师就奖励谁”,通过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学生对教师的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攻略”。长此以往,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使音乐课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三、音乐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知这个世界。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际一衣带水,互不脱节,与生活密切联系,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要真实的表现生活情境,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应当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体验的空间。

根据即有教材的曲目与现有电视或新闻媒体传唱的曲目有所不相切合的现实,教条式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使得学生面对教材上的歌曲越发枯燥无味。鉴于电视上、新闻媒体上曝光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流行曲目的耳濡目染,容易使得学生流于形式的驱使,盲从于所见和所闻,忽视对教材曲目的寻味和意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歌曲的选择上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认同学生们当下的价值体系,过路不忘铺路人,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述革命歌曲背后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对未知谜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衍生到课堂教学中的曲目,经典与流行各不冲突,学习与爱好合二为一。如从赞美学生对周杰伦的《双节棍》品位,到《南泥湾》以及背后的故事。社会生活由艰苦到富足,从理论约束到表达自由,和学生分享过去的历史,传唱留存的经典,向学生讨教时下的流行,品位当今的感受。在特定的日子选择意下的曲目,例如:教师节前选唱《亮在梦里的红烛》;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而垂头丧气时,就选唱《愚公移山》、《明天会更好》;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就唱《永远是朋友》等歌曲。除此之外,可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音乐游戏”、“才艺展示”等综合性表演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寓教于乐,达到有意注意,无意学习,消除乏味与学习压力构成的疲惫。

四、结合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方法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他们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更快地发展,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犹如《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各自应该适应的节奏,以及故事所蕴藏的道理等等。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余带领学生去观看演唱会、文艺晚会或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同时让学生以各种方法去查找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信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音乐教学只是整节课都用来讲音乐知识,枯燥的技能训练又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音乐课堂更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体现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2)浙江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年第4期;

第五篇: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摘 要: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英语词汇教学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遵循英语词汇的教学原则与教学实际, 分析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并结合自身词汇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将英语词汇多角度多渠道地教学,展示了将英语词汇教学趣味化、多样化、条理化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教法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是语言的基础.没有词汇就构不成语言;不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能用用语言进行正常的交际.学习英语,词汇教学是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教师和学生都要重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搞好词汇教学始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初中词汇教学的现状

从《英语课程标准》和原大纲的比较来看,词汇量的增加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压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内,既要完成大量的词汇教学,甚至是一般的认识,又要完成课标规定的其它任务。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也没法在一两天内学会,甚至运用这些英语单词。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教师按课标要求赶进度,弱化了词汇教学;另一方面学生理解消化不了,学习滞后。这就像急行军一样,一定时间内为了赶时间,不断有人掉队。因此,部分学生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教师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另外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以老师讲解单词、学生记背单词为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教课本上出现的单词,没有联系学生生活,适度地扩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词汇,从而压制了他们的求知欲。这种单

一、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动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搞好词汇教学始终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那么,英语老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下面就笔者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的几点体会加以论述。

二、多角度多渠道激活词汇教学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用直观教学,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现在的教学条件是优越的,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词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利用图画、简笔画进行词汇教学

我在讲BookⅡUnit 2时,重点是掌握五种动物的单词。我课前制作了画有熊猫(panda)、老虎(tiger)、大象(elephant)、小猫(cat)、猴子(monkey)的课件。讲课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利用课件展示出动物园(zoo),指着图问学生: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 学生回答: I can see a panda.这样反复练习,最后给学生留下来一个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作业:每个人制作一张卡片。这样利用学生喜欢动物和画画的特点,学会了单词并在运用中保持住记忆。

.利用情景教词汇,让学生通过句子领会词意和用法

这种方法体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如在讲Book ⅡUnit 4 时 “pass”一词,我问学生“Could you have a ruler?”学生答“Certainly.Here you are.”然后我再说:“ Pass it to me.”让学生猜出 “ pass”一词的意思。一部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分动词可以模拟动作来直观表达它们的词义,如在教Unit 7时,在教“ lift”、“ climb”时,可以用手来表达它们的意思,这样能给学生留下来深刻的印象。有时我会把课文中的一段情景让学生通过对话表达出来,这时同学们都很容易被记牢。

(二)、运用对比法学习词汇 1.同音词对比

在新教材教学中,应注意到有部分单词读音相同词意却不同。如在讲 sea(大海)一词,很快联想到另一个同音词see(看见),类似的同音词还有很多。

如:too---two meet---meat deer---dear here---hear father---farther won---one there---their weather---whether hair---hare son---sun where---wear no---know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对同义词、反义词、同形异义词进行归纳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区别异同,找出单词的使用规律,从而促进词汇教学,这样一举多得,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单词。2.读音规则对比

新教材每一单元的最后一课都按单词的读音规则来归纳单词。

因此,讲单词时时应特别注意单词中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把规则的读音和不规则读音列举出来,加以对比,加深学生记忆。

首先,把相同的原因字母在单词中发音相同的放在一块记忆。

如:face-place-take-make中字母“a”发[ei ],但在重读闭音节单词中“a”发[A ],象fat-cat-hat-at等.其它四个元音字母e、i、o、u也可以用相同的办法来归纳,学生便能容易记住大量的符合规律的单词,还可提高单词拼读能力。

其次要用一部分有代表意义的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律,帮助学生归纳和记忆单词。如教到part一词时,可以例举一些包含有ar的单词,如art-car-far-park-start等,强调“ar ”读 [B: ]。

对一些拼读不规则的单词,要让学生特别牢记,并在学习中注意对比。如“ea ”在单词中通常读[I: ][e ],但在单词“great ”中却读[ ei ],字母组合“tion ”通常读[ F[n ],象station、dictation、dictionary,但在question一词中,却发[ tF[n ]。再如一些字母在单词中不发音,但在拼写单词时不能漏掉不发音的字母。如light一词,gh 不发音,学生拼写时很容易忘记gh。遇到这种情况,要在不发音的字母下面点一个小点,以提醒学生加深印象。

经常用对比法教学,学生也会以旧比新,注意词形相似,读音相同的单词,并进行归类总结。

⒊ 教一些构词知识。如教teach到时,让学生回忆teacher这个词,并注意它们的词性,让学生巩固旧单词,快速记忆新单词。类似的例子很多,如:(1)invent(名词)----inventor(名词)(2)drive(动词)---driver(名词)(3)wind(名词)---windy(形容词)(4)slow(形容词)---slowly(副词)(三)、做一些填字母的单词游戏,在玩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少犯拼写错误,更好地掌握词汇,提高学习英语的科学性,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四)、使学生对词性有初步的认识。

如学生见到同义词“ good”和“ well ”两词,往往不会用,很多学生对这两词的词性了解不深,便会出现这样错误的句子:(1.)He is a well student.(2.)He runs slow.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给学生多举一些例子是必不可少的。

如讲到“teach ”和“teacher ”两词,举例:

(1)I am your English teacher.(2)I teach you English.这样学生可以从例句中判断“teach”是个表示动作的词,是动词。“teacher”是名词.有很大一不分学生对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不理解,教师如果抽象地给他们讲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学生很难理解,必须举例来说明,如: She is a careful girl.She listens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这样举出例子来一目了然,学生自己可以归纳出“careful”是形容词,“carefully”是副词.三、词汇教学尝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习过程。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学习或课外阅读中难免会出现遗忘或不认识的词,这时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学习读音和词义。这样,学生不仅主动学习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能力

2、精心预备,使尝试达到预期效果。

所做的动作和联想要合理、可行、到位,学生马上能产生“共鸣”,否则会弄巧成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选取的例句要合适,有趣味性并且与所教生词联系紧密,学生易于理解,句子结构也不要太复杂,忌用生词解释生词。假如给出一个句子,学生愣了半天,似懂非懂,脑海中产生不出新词的印象,句子与词联系不大,也就失去了使用句子的意义。

3、练好词汇学习基本功。

词是语音、语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的统一体,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强化基本的语音知识(含读音规则、重读与弱读等),要学生多模拟,大胆练;注重音、形、义的结合,认真把握重点词的用法,做到在词境中学词汇。

4、相关话题的词汇可以集中教学.词汇教学时不能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教,可结合相关话题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授“Is this your pencil?”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把有关文具类的所有单词呈现给学生,这样便于学生记忆、交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能“词汇开花,字典搬家”。以往教学中教 师在 教授词汇时喜欢知识的扩展性,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所有相关的词汇一一例给学生。即当在教学“look”这一词汇时,就有以下扩展:look for—look out—look after—look like—look down....这样做的结果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学中特别注意相关话题的词汇不等同于“词汇开花,字典搬家”。

5、不断渗透学习策略,发展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的培养,从近景说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英语,从远景说是为学生终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教师应充分理解课程理念,不断在词汇学习中渗透学习策略,创造性地进行词汇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践,自始至终地注重词汇教学,并有意识渗透学习策略,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英语教师必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问题,因应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建立把从引入词汇到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经验模式,彻底转化词汇知识为语言能力这一过程,形成科学而完整的体系,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才能有法可循有样可学,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盛建元,《强化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J], 《外语界》,1996.1 [2] 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 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余德敏,“探索英语词汇教学”[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期 [5] 朱小芳,2006 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中小学外语外语教学02 [6] 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优秀文档,精彩无限!

[英语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者:刘江霞

位:安阳市第十中学

优质文档,精彩无限!

下载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精选合集]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北城二中 王翠英 在我们农村中学,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英语教学举步维艰,最突出的表现在语法教学上,大部分老师还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本文......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自选课题(《牧歌》欣赏)案例自评 新建县第六中学 余江红 课型:综合课 年级:初二年级 教学目标:能够感受音乐的意境,以及根据音乐即兴创编表演。......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古诗词教学与音乐的融合 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音乐的发展,处处体现出“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融入音乐,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

    体会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体会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新的课程目标、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三维教学目标,在音乐教学中以审美为......

    浅谈音乐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5篇范文

    浅谈音乐新课标下的音乐欣赏教学 林海城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摘 要】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如何选择更有价值的教学方式,如何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主题,也是教育者永恒不变的旋律。......

    新课标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改中农村中学地理教学教师角色转变的反思 莱州市朱桥中学王新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作为农村中学的我也责无旁贷地参与到新课程改革中来。但我所在的农村中学教学......

    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古诗词与音乐鉴赏教学的融合 【摘 要】中国古代文艺的发展历程中,古诗词和音乐交相辉映,在当今中学音乐鉴赏教学中有大量的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怎样将二者更好地融合运用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