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

时间:2019-05-12 23:1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

第一篇: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

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

【缘起】

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执教的两位教师都设计了辐射全文的核心问题,力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问题设计指向不同,导致效果大相径庭。

【案例一】

(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同学们,读了全文,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美。

师:燕子美在哪里?

生1:外形很美。

生2:飞行的样子很美。

生3:休息的样子很美。

师:是呀,燕子多美呀。那么,燕子究竟美在哪里?现在,就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研读全文。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美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生: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很美。

师: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是怎样的?请完成填空(出示):

()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师: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生:这样写可以把燕子的外形写得更美,更活泼可爱。

师:把“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

(学生摇头)

师:哪一个词读起来更能感觉到燕子的活泼可爱?

生:凑成。

师: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燕子的活泼可爱。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上台把课文描写的燕子的外形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上台介绍燕子的外形)

师:燕子除了外形美之外,它还美在哪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余下几段……

【案例二】

(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同学们,读了全文,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美。

师:燕子美在哪里?

生1:外形很美。

生2:飞行的样子很美。

生3:休息的样子很美。

师:请连起来说说燕子美在哪里。

生:燕子的外形很美,飞行的姿态很美,停歇的样子也很美。

师:请把这些内容并成一句话说。

生: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姿态、停歇的样子都很美。

师:如果作者也像你们刚才说的一样,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因为这样不生动有趣,读起来很没劲。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让我们觉得生动形象的呢?今天,我们就要用发现的眼睛来领悟作者的写法。我们先看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外形美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者写了燕子身上的哪些东西?

生:羽毛、翅膀、尾巴。

师:燕子还有嘴巴、眼睛、爪子等,为什么作者只写了羽毛、翅膀、尾巴,是疏忽了吗?

生: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与众不同,它的嘴、眼睛、爪子的特点不像羽毛、翅膀、尾巴那么突出,所以作者就不写了。

师:好,这就是抓住特点。(板书:抓住特点)如果样样都写,就显得很??嗦。一??嗦还美吗?

生:不美。

师:所以我们写一样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不要面面俱到。作者为了表现燕子的外形美,除了抓住特点,还用了什么妙招?

(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重读描写特点的形容词)

生:“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这些词读起来很美。

师:这些词语啊,字数都差不多,结构都很相似,读起来很有节奏,朗朗上口,使我们觉得燕子也特别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

师:作者为了表现燕子的美,除了抓住特点,还运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板书:用词优美)。多美的句子,你们能背出来吗?

(学生齐背)

师:现在,你能不能用上作者描写燕子的方法,抓住特点,用词优美,来写写你熟悉的一样事物,比如一个人、一只鸟、一条狗等的外形?

(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一身金棕色的毛,一双闪着金光的眼睛,加上一个红红光光的屁股,一根又细又长的尾巴,凑成了调皮机灵的小猴子。

……

师:你看,我们用作者的方法,抓住特点,用上优美的词语来写事物的外形,写得多棒。

【反思】

上述两个案例中,第一位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燕子美在哪里?而第二位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两个问题虽然都着眼于“美”字,但第一个问题,只是游离于课文的表面,纠缠于文本的内容,停留在文字的表象。学生所研读的,除了内容还是内容,除了理解还是理解。而第二个问题,则立足语言运用,深入课文的肌理,从表达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抵达文本的核心,让学生欲罢不能,在内容和形式之间流连忘返。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核心问题的设计,不能只追求教学流程的简洁明了,更要着眼于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从“教会课文”转向“教会课程”。

一、提问应基于课程的本体目标

新修订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之处。只有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才是真正地进行语文教学。

上述第一个案例核心问题的设计,教师忘却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目标,忘却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只重视文本内容的传授和情感的表达,致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停滞不前。而第二个案例核心问题的设计,就引导学生以具体的语言现象为思考点,通过品读,做出自己的判断,从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到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有所了解,直至迁移练笔,自主运用语言规律。因此,我们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时,要紧扣语文课程目标,立足语言,立足表达,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更要知道词句使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

二、提问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指向

“教”应该为“学”服务,“学什么”是教师课堂教学首先要钻研的问题,然后“以学定教”,“以问促学”。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教,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问,这既是以生为本的体现,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任何一堂课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我们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以学生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功。

《燕子》一课,对学生而言,理解“燕子美在哪里”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读上几遍,便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来。而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语言,发现语言规律,领悟“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才是更具意义、更富挑战性的活动。当给学生探讨发现的空间、时间后,我们收获到的是学生思维的极大活跃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在设计核心提问时,就不必像第一位教师那样,纠缠于学生早已明白的内容;而应像第二位教师那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删繁就简,修枝剪叶,借助核心问题直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深处,揣摩语言使用规律,锤炼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使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典型语例的学习有一个新的发展和提升。

三、提问应基于文本的教学价值

不同的文体呈现着不同的教学价值,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如,写人记事类的文章,应引领学生揣摩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议论文要引领学生把握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观点、事例、结论三者的关系,运用事实说明观点的方法;说明文就要引领学生体会如何用准确严谨的语言介绍事物知识……教学并非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正如崔峦老师所说:“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因此,我们应努力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巧妙设问,以问题引路,带领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自觉地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燕子》是一篇状物的散文,文字浅显,但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这样的文本,学生在内容的解读上障碍不大,教学时就可以将着力点投注到表达的探讨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探讨语言规律。“抓住特点,用词优美”的写作特色贯穿《燕子》全文,而这一点也值得学生借鉴模仿。因此,我们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突破惯常运用的内容剖析的教学窠臼,由表及里,直面文章的表达方式。这种突破常规的设计,不仅能带给学生阅读的新鲜感,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更能切实地提高学生把握语言规律、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张楚廷先生指出:“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师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可以这么说,有效的教学,来自有效的提问。让我们紧扣课程目标,立足学生实际,关注文本特点,聚焦语言表达,设置有效提问,促成有效训练,让语文课堂弥漫着“语文”的芬芳。

(责编 韦 雄)

第二篇:加强课堂有效提问

泰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叁等奖

加强课堂有效提问,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但目前我们农村学校的许多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存在着提问肤浅,形式单调,联系不紧密,要求不明确等等弊端,造成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厌学严重,抑制了学生思维发展,这与开发学生智能的素质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剖析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提高提问的技巧策略,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提问策略技巧

一、当前课堂提问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提问还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1、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

2、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提问偏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

3、提问表达不明,零碎不系统,缺乏层次。

4、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教学。

5、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

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技巧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沟通师生相互了解的主要桥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与策略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1、把握好 “两度”

1)频度。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可取的。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使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突出,难点得不到解决,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坡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提问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例如对如下问题:提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这样的问题可以从直观例子入手,分层次问。如可先问:“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2x,y=2(x-1)及y=2(x-1)-1的图象?”再问:“这些函数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及“若各小题中二次项系数分别是-2时,结果又如何呢?”等。这样的提问,学生思维指向层层推进,就便于问题的解决。为了使问题呈现一定的坡度,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而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各小问题的坡度,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到原问题的解决,否则就是教师把知识“嚼碎”“喂”给学生,对提高学生的认知是没有帮助的。

2、提高提问技巧。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恰当时机,采用适当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课堂发问的艺术性,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洞然若开”,“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之疑一般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学已有疑,疑而不解。二是自知无疑却有疑。对学生自知有疑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把疑问讲出来,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把对此问题的多种疑问一一列出,逐步解决。

2)提问要适当。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更应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答不出,这是常有的事。原因往往是难度过大,这时,教师应想方设法“化难为易”,以避免陷入“启而不发”的境地。

3)、提问要精炼。要减少重述,一些教师在等候学生回答时,多次重述问题,其本意要么怕学生没有听清楚问题,要么想通过重述引起学生注意,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候答时,教师一般不宜重述问题,确有必要的,重述的次数应尽量减少,22

2同时在重述之前要通过各种方法予以明确提醒。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4)、提问态度要自然。

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教师发问的态度若含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不能安静的思考,因而不能畅所欲言。

3、提问要做到面向全班,因人而异,正确评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而异: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对学生的正确回答或接近正确的回答,要予以肯定并进行表扬,对于不完整或错误的回答,也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作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而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答问成功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提问中的评价,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要描述一下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应以赞赏和鼓励为主。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回答得到底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手段本身,能鼓励和督促学生对课程进行及时的消化,认真复习。提问的效果则又优化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得到了肯定和强化,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抓住时机,步步紧逼,穷追不舍教师采取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触类旁通,将问题推向深入。回答错误的,就要及时调整改变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三、反思

1、有效提问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有效提问要求教师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更要注意提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严密的逻辑性,还要新颖,适应学生的初中阶段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前,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都要心中有数。切不可有口无心,随意而问,只把提问流于形式,把课堂当作过场。严格地说,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项技能。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

2、有效提问必须关注细节。很少人会想到:真正有效的提问,原来只是倾听。学生一旦主动学习,教师的责任就由讲授、提问转换为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好的对话者总善于倾听。这需要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的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3、有效提问有利于教师成长。在新课程如火如荼开展的大环境下,在教学方面,由于以前缺少经验,一些教学活动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刚接触新教材时,一遇到“合作学习”就组织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其实,不少问题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或者要求同桌之间讨论即可。我通过有效提问的实践,逐渐能够有意识地根据教学目的找相匹配的形式,真正优化课堂教学;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也开始注意授课教师的提问结构,关注他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的提问技巧,并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累经验。

作为数学教师,光靠埋头做题,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能把自己定位成“教书匠”,要以学者的姿态面对教学,密切关注新课程的动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做到厚积薄发,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必须积极地致力于教科研,以一种进取的心态来参与课题研究,并深化对教学理论知识,尤其是与课题研究联系比较密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思考和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陈京山《数学教学中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3、沈松乾《课堂提问的到位》

4、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7)

第三篇:有效教学、有效提问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可以说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关乎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幼儿园教师的提问存在数量多、质量低、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匀、教师回应方式机械等诸多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幼儿园教师必须认真设计提问,注意提问的适宜性以及教师的回应方式。

教师的提问对于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教师提问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关注并精心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

一、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通过几年的教育实践,我发现教师在提问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数量多,质量低。

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以及平时的听课观察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活动中提问次数非常高。高密度的提问严重干扰幼儿的有效学习。而且这些提问的质量低,往往是幼儿都懂的要问,幼儿不懂的教师不问;一看就明白的多问,无需解释的还问。例如,有位小班教师在语言活 动《我知道的动物》中是这样提问的: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幼儿:去过。教师:动物园好不好玩呀?幼儿:好玩。教师:动物园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呀?幼儿1:长颈鹿。教师:还有吗?幼儿2:老虎。教师:还有什么?幼儿3:孔雀。教师:还有没有?幼儿4:猴子。教师:有一种动物鼻子很长,它是什么?幼儿5:是大象。教师迅速捕捉:对,就是大象。然后呈现挂图,接着问:请小朋友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头上有什么?身体上面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身体后面有什么?它喜欢吃什么?它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如此高的提问频率与程式化的提问方式不仅显得冗长累赘,而且限制了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了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他们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另外,在活动中,教师习惯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幼儿无需任何思考,就可以机械地说“对”、“好”、“是”等来对付。这样的提问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容易流于形式。

(二)幼儿应答机会分布不均,存在不公平。

在观察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发展水平较好的幼儿被要求答问的机会最多,中等水平的幼儿次之,发展较缓慢的幼儿最少,即教师提问后喜欢请“能干”的幼儿回答,一个活动中有些幼儿获得了5-6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一小半幼儿一次机会也没有。由此可见,教师普遍较多地关注发展较好的幼儿。

如在大班的谈话活动《我喜爱的运动》中,小朋友们讲到运动都很兴奋,老师提了一系列问题,小朋友回答得也很积极。但有些小朋友自始至终都没有举手,等到活动结束后,问他们为什么不举手,有个小朋友说:“不想说。”另外一个小朋友说:“老师喜欢叫某某某回答问题。”还有一个小朋友说:“我每次举手,老师都不会叫我。”由于答问机会的不平等,致使一部分幼儿丧失了信心,或宁愿游离在教学活动之外,成为“边缘人”。

(三)封闭式问题居多,开放式问题少。

封闭式问题要求朝某个特定的方向去思考,只有一个或者几个固定的标准答案,而开放式问题没有明确的、固定的标准答案,能够给提问对象以更多的思维空间。在观察中看到的情况是,教师偏向于提封闭式问题,而较少提开放式问题。如:在中班语言诗歌创编活动《云彩和风儿》中,老师问:“为什么云会动?”一个幼儿说:“因为我在动”。教师说:“还有不同的回答吗?”有一个幼儿说:“因为这是动画。”教师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幼儿说:“我动,云也动。”很多幼儿开始加入讨论,究竟是风在动还是“我”在动。教师只好叫幼儿坐好,终于有个幼儿说:“是风吹动的。”教师欣喜地说:“我同意这个小朋友的说法,是风吹得云在动。”

既然幼儿对“云为什么动”这么感兴趣,为何不让幼儿探索下去呢?教师的回答是:“我也想这样做,但是如果原计划不能完成,活 3 动就不完善了,只好放弃。我的目标不是讨论云为什么会动,讨论时间太长的话就跑题了。”

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即使提问这么多,幼儿依旧是灌输的对象。他们的兴趣得不到发展,需要得不到尊重;他们的感受不被教师关照,观点也不被教师接纳。教师的启发和诱导都是在封闭的控制系统内进行的,塑造的是幼儿标准化的行为和反应。

(四)教师给予的待答时间太短,不利于幼儿思考。

有的教师提问之后,留给幼儿思考的时间很短,回答问题的幼儿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答非所问。这不仅没有发挥提问激发思考的作用,而且容易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大班音乐活动《小老鼠爬楼梯》中,教师和小朋友戴着小老鼠的头饰来到已经创设好的环境。教师:“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什么呀?”幼儿:“楼梯。”教师:“对了。我们一起来走楼梯,好吗?”幼儿:“好。”音乐起,教师和小朋友一起爬楼梯。音乐停,教师和小朋友都停下来。教师问:“为什么现在楼梯不唱歌了呢?”间隔不到1秒,教师就请了几个小朋友回答问题,小朋友都很茫然,不知如何作答,教师只好自答。

(五)幼儿回答问题的方式简单,教师的回应方式机械。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到的提问情况是,幼儿“齐答”和“个别回答”的频次较多,“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非常少。“齐答”只适合于有惟一正确答案的简单问题,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 幼儿思维的肤浅化与表面化。“个别回答”则无法照顾每一个幼儿,一部分幼儿可能得不到关注。教师应当多使用“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但有的教师认为这两种方式比较浪费时间,而且不易管理,因此不愿意多使用,从中可见教师对提问的高控制倾向。再次,在教师的应答方式中,“简单肯定”、“表扬赞赏”、“习惯性重述”是教师应答的三种主要方式,“评价”“简单否定”和“自己代答”三种方式较少,“诱导追问”“鼓励质疑”则更少,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缺乏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以及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不鼓励幼儿质疑的结果。

教师的回应方式单一,给予的肯定评价不仅简单,而且十分单调,不是“很好”“不错”,就是“真好”。这种大而空泛的评价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不可能引导幼儿拓展和加深讨论,致使师幼互动的质量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二、精心设计提问,努力提高提问的质量。

我觉得,要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所提问题的性质与作用

一个好的问题首先应该是难易适度的问题。所谓难易适度,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幼儿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即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幼儿积极思维;问题太深奥,又会使幼儿感不知从何做起,因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次,好问题应该是有启发性的。所谓启发性,即能引起幼儿认识中的矛盾,使问题处在幼儿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处,在其低级思维活动与高级思维活动的联系处,能激发幼儿去积极探索与学习。实践表明,能激起幼儿学习兴趣的问题,大多数是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从提问的内容来看,所提问题应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不能太空泛,设计提问时要抓住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尽量少问非此即彼的问题;从提问的形式来看,问题的思维空间应当较大,给予幼儿从多角度、多方式、多方法进行思考的机会,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再次,教师应考虑认知水平问题与非认知水平问题的结合。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一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认知水平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频繁地提低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而要多提一些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让幼儿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发展其分析、综合、评价、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幼儿情感、态度、价值方面的发展也不能忽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明确地把情感态度的目标放在了首要位置。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幼儿的情绪反应、情感、态度、兴趣与需要,通过设计提问内容,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二)提问的适时性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把握好最佳时机尤为重要,什么时候才是最佳发问时机呢?那就是孔子所讲的“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 6 能”的“愤悱”之时,也就是问在幼儿有疑之时。只有幼儿产生疑惑时,才会对教师的发问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究。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极大满足,就会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可见,最佳发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要求教师能够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有机不发或无机而发,都会给教学带来损失。

(三)如何提问

1.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2.突出重点,并给予适宜的回答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并保证给予幼儿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强提问效果。因此,教师适当延长回答时间,有利于幼儿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尤其是认知水平较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三、教师应注重发展幼儿应答技巧。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不回应。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情况的评价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我认为: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思考过程。第二,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没有完善的答案。如: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第三,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并可用其作为教学资源,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其次,发问要由浅入深,注意整体性。提问者在内容的难度上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架”,帮助幼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认知结构。

再次,提问要灵活多变,注意多样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提问也是如此。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类型、数量、思维水平等应注意灵活多变、丰富多样。提问可以从导入入手,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奇峰突起;可以相对集中,也可分散;可让幼儿自由回答、集体回答,也可让幼儿讨论作答。教师可以采取直问、曲问、反问、追问、评论、强化、延伸和扩展等教学手段,使提问不呆板、不落俗套,从而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与此同时,教师的提问应当面向全体幼儿,不要只问“能干”的幼儿、忽略中等幼儿、冷落发展相对较慢的幼儿,以免造成“少数人表演,多数人陪坐”的现象。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差异,对不同的幼儿,教师要考虑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或不同层次的问题。

(四)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并丰富教师的回应方式

教师“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开拓幼儿的智慧。如果幼儿对教师所提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思考,那么就很难达到“问”的目的。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完毕的过程,称为解答距。教师应适当延长问题的解答距,给幼儿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和较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幼儿有更多的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机会,以达到用“问”激发思维的目的。

在回应方式上,教师首先应加强有指导地评价。有的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程度相等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很好”“真不错”“你真棒”之类,这是教师对幼儿园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是教师驾驶教学活动能力弱的表现。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应该是简单的评价,而应是进一步的具体指导。如肯定正确的观点,并进一步诱导追问,激发幼儿再思考,或艺术性地纠正幼儿的错误观点,引导幼儿正确思考的方向。其次,教师应激励幼儿发散思维,防止追求惟一答案。为此,教师应鼓励差异,尊重多元,注意生成,切忌要幼儿步步就范,把幼儿生拉硬拽到教师事先想好的框框中去。再次教师应鼓励幼儿提问,与幼儿平等对话。这意味着不仅要有教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要鼓励幼儿发现并提出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幼儿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幼儿才有可能真正对话。此外,教师要注意丰富语言,能够随机应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艺术性的提问=陈述语气+疑问语缀。如“你认为如何?”“你可以告诉我吗”“必要时可以将提问延伸一次,以引入“缓冲区”,获得更深对话的契机:“为什么要那样?你如何想起那种方法的?”如果再加上一点鼓励和期待,幼儿的回答可能会更精彩:“还有不同的看法吗?”“谁还有更合理的想法?”提问还要从实际出发,当幼儿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耐心期待并积极设法促成转机,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点、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巧用点拨”等方法。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的有效性,还有待我们大家继续研究、探索。为了孩子,为了他们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

新密市威方幼儿园 发言人:张丽敏 2009年11月

第四篇: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范文)

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要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那就是“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它作为教师了解孩子认知现状,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在各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提问太随意,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目前的提问模式化现象较重,千篇一律地“故事里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些问题对绝大多数幼儿来说没有多少探究价值,不需要经过思维加工便能得到答案,幼儿也就没有多大兴趣。

2、提问简单、封闭、层次偏低: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对不对啊,好不好啊?”其答案是限定的,唯一的;

3、提问数量过多。许多教师简单地把问答式教学等同于启发式教学,轻易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就是启发式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因此,集体教学活动中谈话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或对问答的反应上。其实,教师提问过多,容易使自己的主导地位发生由主导变为主体,同时如果此种状况长期下去,幼儿对教师会产生依赖,幼儿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最终会导致幼儿的问题意识的丧失。

那么,什么是有效性的提问呢?

1、引发讨论的提问: 引发探索讨论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在相互讨论中得出多种答案,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如听了故事名称后让幼儿猜一猜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可根据故事的名称猜想出很多答案,这样既激活了幼儿的思维,又使幼儿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活动的进一步进行。再如“认识扇子”的科学活动,在幼儿直接感知扇子在夏天给人们带来凉风时,提出“如果夏天没有扇子会怎么样?”“夏天除了扇子能使人们凉快外,还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凉快?”等问题,让幼儿去扩散、去讨论,充分发挥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2、激发幼儿想象的提问:

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如学习故事“七色花”后,老师问“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孩子们就会张开想象的翅膀,去体会七色花瓣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美好。

3、便于换位思考的提问:

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如学习童话问幼儿“假如你是„„,碰到这样的事怎么办?”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就会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4、有助于探究的提问:

探究性提问是一种设置悬念,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或操作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以寻求答案的一种提问,例如: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幼儿提出了“为什么小鸭会游泳而小鸡不会游泳?”对此,我引导幼儿:“小鸭和小鸡的脚一样吗?”当幼儿通过观察实物得出结论后,我们又进而提出“为什么小鸡的脚和小鸭的脚不同就不会游泳?”的悬念以引起幼儿的好奇,并在一只大木盆里装满了水,让幼儿体验五指分开划水和五指并拢用手掌划水的感觉,幼儿在积极的探究中终于找到了“小鸡的脚没有脚蹼,在水中不能产生浮力和动力,所以不会游泳”的答案。

5、利于双向活动的提问:

同时,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教师要善于设问,还应该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因为幼儿的自主活动不是单独的个体活动。如看图讲述活动中,让幼儿说说哪一张图片还不理解,哪一个问题还不明白,需要请同伴或老师帮助解答等。这种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地开展讲述、问答活动常常会给幼儿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利于帮助教师针对幼儿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教学,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好奇、好问、好学的良好习惯。

第五篇:有效学习从心开始(学习心理学)

网易公开课[开场白] :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是我们微访谈栏目“师说”的第四期,暑期炎炎,正是总结学习心得的好时机。所以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上海市心理学会秘书长庞维国老师作为我们的嘉宾。庞老师是学习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今天的微访谈正是大家交流和学习问题的绝佳机会,请大家踊跃发言!今天的前半小时由主持人来提问,后半小时交给大家,欢迎大家踊跃提问!

庞维国 [开场白]:学习是我们成长的最重要的一种途径。自从我的网络公开课《学习心理学》上线以来,许多网友就学习问题与我展开了讨论,让我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高兴,网易公开课今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时的相互学习的机会,我愿意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大家就学习的任何问题进行交流。

网易公开课 :庞老师好,现在大家的学习的载体日趋丰富。但是知识的碎片化,也越来越突出。想要自己系统性地学习一些东西,但不知如何入手。不知道庞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呢?

庞维国[答] : 系统化的知识,是围绕一些核心主题和概念组织在一起的。我们想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关键要找到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核心主题。然后,围绕这些主题看看已有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存在争论。简言之,就是围绕核心主题,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拓展学习。

网易公开课 :在互联网教育不断创新的今天,有很多人都在试图利用互联网来学习,但是互联网又是一个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地方,从您的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互联网上学习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呢?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庞维国[答] : 利用互联网学习,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方便地获取海量信息,在第一时间掌握新信息。但互联网学习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除非登录专门的学习网站,否则难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其次,与课堂学习相比,即时的师生互动较少。所以,要想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学习,一要注意选择那些经过系统设计的学习网站,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互动功能,有问题及时讨论。

网易公开课 :TED演讲中有一个名为《让我们将差生都培养成企业家》的视频,主要是说那些对学校的学习毫无兴趣,逃课,和同学们合不来的孩子,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家。其实主要是说学校及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要多挖掘孩子的兴趣,不要只走单行线!您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让那些不爱上课的学生爱上学习呢?

庞维国[答] :根本的一点,是要抓住学生的成长需求。学生的成长需求包括认知的、情感的、人际的、自我的等诸多方面。通过问题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实际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营造宽松、愉悦、富于互动的课堂气氛,创设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都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易公开课 : 有一句话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庞老师在公开课里也提到,“要给学生目标选择的自主权”。在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小学初中高中都是按统一课表上课;大学里,虽然有公选课,但绝大部分课程还都是给定的。庞老师在这个“自主权”面前,是不是也跟学生一样感到无奈?

庞维国[答] :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存在课程内容标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内容方面相对缺乏自主权,但其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可以相对自由一些。但是对于其课外学习内容,应该充分尊重其自主权。在大学阶段,可以更多地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譬如在作业方面,可以让他们围绕自己的兴趣中心来展开研究和写作。

网易公开课 :很多人刚开始学习(一项技能,一种知识)的时候往往兴趣盎然,但是时间久了,难度高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慢慢烟消云散了,这个从心理上怎么解释呢?我们应该怎么调节才能一直保持高兴趣的学习呢?

庞维国[答] : 主要原因是,随着难度提高,自己的能力日益受到挑战,感觉自己的学习进步很小。遇到这种情况,要明白此时深入学习一小步,等于以前学习进展一大步,这同样也是难等可贵的。

网易公开课 :问几个和网络公开课有关的问题,网络公开课的兴起为那些职场人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充电渠道!每天在网上、ipad、手机上就能轻松听课。现在公开课已经成为一个热潮,但公开课目前更多的还是针对那些大学生、白领等有一定知识积累的人!您如何看待公开课以后的发展趋势呢?怎样才能扩大它的受众群体?

庞维国[答] :网路公开课推倒了大学的围墙,成为当今世界知识分享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各国,都会推出越来越多的公开课,更多人将从中受益。任何好的课程,都具备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一特征。所以,要想扩大网络公开课的受众群体,要注意根据公众需求来推出新课程,同时也要考虑其学习的便利性。

网易公开课 :网易公开课有一个口号是“我们淘课,不逃课”,它在形式上越过了被动接受与主动学习的界限,克服了学生心灵深处对于不得不学的本能排斥。庞老师您怎样看待这种新的授课方式?您对公开课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和希望吗?

庞维国[答] :网络公开课是一种重要的课程实施方式,它可以与传统的课程教学相互补充,还能满足许多不能在大学听课的学习者的求知需求。公开课的生命,在于质量,除了教师讲解形式生动活泼、富于启迪外,更重要的是要立足公众的需求。所以在设置一些新课程之前,最好能做一些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分析。网易公开课 : 现在公开课的视频越来越多,有些题目让人非常想看,于是就下载了。但下载完后就没时间看,有一种“书非借不能读”的状态。这种学习的心理究竟是哪里出问题呢? 庞维国[答] : 这是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需求暂时不迫切、不强烈。如果需要急迫地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解答疑问或获取回报(如学分、证书或其他物质利益),就会马上看了。

网易公开课 : 我们都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我们大部分人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时代学习是由于高考以及就业的压力,工作时候的学习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退休之后的学习是为了修身养性,那么学习最终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庞维国[答]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自己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体验到人生的成功和自我的幸福。

网易公开课 :好了,今天的主持人提问就到这里,庞老师的回答非常精彩,相信大家也有好多问题想问,下面的一个小时留给大家,请大家踊跃发言!124393807 :小学生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庞维国[答] : 小学生学习当前首先要注意好他们的睡眠时间,其次要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此外,如果可能,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

过齐鸣 :庞老师,您好,现在背诵课文都成了孩子们的烦恼,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记忆提高? 庞维国[答] :良好的记忆,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兴趣、理解、知识背景。最为重要的,是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不容易遗忘。对于不能理解的机械的材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采用一些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

一朵美丽的萝卜花 : 庞老师,您好。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在学习心理上,哪些方面不同呢?目前关注网络学习心理学的学者多吗?研究现状是怎样的呢?在哪里可以看到相关成果吗?

庞维国[答] :网络学习,当前在学术范围内主要由从事学习科学研究的人探讨。这方面的文献非常多,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术语叫“移动学习”,你可以看看这方面的资料。总体看来,网络学习研究方兴未艾,提出的问题很多,需要系统的研究。

etoile15 :请问庞老师,现在的孩子学习英语的年龄越来越低,很多孩子汉语尚未学好就开始学习英语,这是否是好现象?一个人是否应该掌握好了母语再去学习外语? 庞维国[答] : 不见得一定要学好了母语再学外语,因为学好母语的时间比较长。研究表明,早一点学习外语,如从幼儿园开始,有助于习得准确的发音。D饺子 :老师,知识的学习是需要主动性的,“被逼”学习的孩子很容易厌学,甚至会产生逆反情绪,您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有什么建议呢?

庞维国[答] :我们当前不感兴趣的东西,好多是未来成长不可缺少的。国家为学生制定的课程内容,立足的多是他们10年、20年后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有时认识不到其价值。一尘绝骑 :老师,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么多完全不感兴趣的内容?

庞维国[答] :大学按很窄的专业口径来招收学生很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有三种做法来改变这种情况,一是有少数高校进校时不分专业招生,现在只有个别;二是按专业类招生,相对以前拓宽了专业面;三是部分学生可以在一年级后换专业。但总体来说,学生的选择空间还是很窄。

嘟嘟嘟噜噜 :您提倡创新性学习,小到重组,衍生,大到革命性的成果,这些都是创新,您认为创新需要什么条件呢?

庞维国[答] :从外部条件看,创新最重要的是要面对一些新问题,绝大多数创新都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创设自由思维、集体头脑风暴的支持环境也很重要。从内部条件看,创新要有知识储备。没有见过猴子和听过神话传说的人,是不可能创造出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实际上是哲学、数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

网易公开课 :您在最后一堂课中提到了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记忆力似乎才是考试晋升的王道,创新性学习在当下的学校教育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庞维国[答] :按照当前国际公认的认知学习分类层次,学习由低到高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创新性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动机是内在的,学习结果是令人感到满足的,学生会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有了创新能力,学生在未来就不会局限于仅仅适应社会,他们更能改造社会。

起司控 :我们常常制定非常详细的学习计划,但执行却会遇到很多问题。请问老师,如何制定和执行更科学、更灵活的计划呢?

庞维国[答] : 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学习目标的落实过程。大家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一定先制定要学习目标。一般说来,目标越具体越好。其次,制定的学习目标不要太大,应该在近期内可以完成。第三,制定的目标不要太难,实现不了,就不愿实施学习计划了。

咕噜噜的吃货 :学习是一种终身过程,在校生学习是天职,走入职场后需要继续充电,退休赋闲时有人也会按兴趣学些国画、围棋、健身运动。那么在不同的阶段,学习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侧重于哪些方面呢? 庞维国[答] : 每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的选择,都要围绕发展的需求。只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发展,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选择。

折翼天使也是天使 :庞老师,现在很多小孩人手一台ipad,各种小游戏玩得是游刃有余,手指灵活程度让人惊讶,所以我就想问,您觉不觉得这其实也是一种动作技能的学习呢? 庞维国[答] :这其中包含着动作技能的学习,因为涉及到动作练习和熟练。如果Ipad里面的内容经过系统设计,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技能的发展。

滴答滴答滴滴答 :您在课上有提到一个心理学家公认的学习的定义,即“学习是经验引起的我们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可是我们高中生物课本上说人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甚至一些动物也天生有学习的能力。可是天生下来我们怎么就有“经验”呢? 庞维国[答] : 高中课本上的不是一个科学的学习概念。人的学习能力,有先天的基础,但更多是后天发展的结果。例如,各种各样的有效学习方法,都是后天习得的。iendjcmg :有些学生平时成绩很不错,一到大考就发挥失常!有些人平时成绩一般,一到大考就发挥超常!这是不是跟学生的心理情绪有关呢?该怎么调理这种考试恐惧症呢? 庞维国[答] :这主要是考试焦虑导致的。考试需要一定的焦虑水平,但不能过度焦虑。过度考试焦虑,主要是因为担心自己考不好导致,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致。避免考试焦虑,首先要立足于平时的学习准备,其次要把考试视为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此外,每次做作业时,把它当成考试一样对待,考试时也会感觉习以为常,因为平时就是这样做的。独一无二ke修改 :庞老师您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最晚是几岁呢?我都26了还有机会么? 庞维国[答] : 当然可以。每天读一些书,3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让你不读书就会感觉难过。

lingtong2003 :庞老师,孩子学习也算努力,但学习效率很低,往往花了很多功夫,却没什么学习效果,并且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庞维国[答] : 首先要保证睡眠充足,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活动状态;其次,看看学习过程中是否缺乏自我监控,如果是这样,可以先从学习时间上作以要求;再次,还是要耐心地帮助他寻找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比如练习应该怎么做?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此外,还要注意,孩子的进步都是比较缓慢的,不要急。

greenwind234 :庞老师,我们都知道西方的教育模式是基础教育阶段让孩子痛快地玩,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高等教育阶段才是一些偏理论的东西,就是遵循一种思维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而我们的教育模式中基础教育阶段就是一些很难的东西,你说这是不是有悖人的思维的成长规律?

庞维国[答] :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这一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因为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师评估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练习册册册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在写作此书时,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可见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成功,孤独是一门必修课吗? 庞维国[答] : 我不这样认为。大凡作家、艺术家、科学家进入“孤独”、“封闭”状态时,主要是为了集中经历“分娩出”自己的思维产品。在“孕育”阶段,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因为这会影响知识获取的途径。所以孔子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七堇年花 :自主学习有什么方法没有啊,我现在已经上班了,确实是感到现在的知识不够用了,但是也没什么精力去报班上课了,想自主学习,可是又不知道怎么下手,求指点啊!庞维国[答] : 自主学习不一定要报班上课。想想自己最需要学什么,或者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不断学下去就好。如果怕自己偷懒,可以建个学习博客,每天放上点东西。积累久了,就发现学到很多东西了。

网易公开课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的微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提问和庞老师的精彩回答,相信今天的微访谈一定让我们大家都很有收获,欢迎各位继续关注我们的“师说”栏目,下一期再见!

庞维国[答] :今天非常快乐!非常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由于时间限制,今天我们只能暂时讨论到这里。抱歉!有些网友的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更多关于学习心理学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网易微博进行互动。随时欢迎大家提问题!祝各位网友暑期快乐!(完)

下载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和谐征纳从有效沟通开始

    和谐征纳从有效沟通开始征纳沟通是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和交流情感的过程。通过有效沟通,可以更好的了解纳税人的困难和需求,得到纳税认的理解与支持,提高纳......

    有效教学从有效备课开始——心得

    有效教学从有效备课开始 海丰仁荣中学刘静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如何备好一节课,对每位教师而言,永远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在实施新课程......

    沟通从心开始----《有效沟通》心得体会

    沟通从心开始 ----《有效沟通》心得体会近日观看了余世维老师的讲座《有效沟通》,前期接触此类的课程不是很多,观看后感触颇深。 “沟通从心开始”这是中国移动的一句经典的......

    有效的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表达态度、交流感情、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增强领导工作的透明度,帮助员工了解工作任务和目标,以及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组织发展中存在......

    减负提质.从有效课堂开始

    减负提质 从有效课堂开始 腾冲县芒棒乡中心小学:引路人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提质”,我认为在课堂教......

    有效的课堂教学,从把握起点开始

    有效的课堂教学,从把握起点开始 小学阅读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性,这是新课程背景下重要的课题之一。笔者认为,要保证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就要从找准课堂的起点入手,有效把握课堂教......

    教师有效提问修改大全

    语文学科有效提问的相关措施 一 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 1、 教师的有效提问应该体现在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前者是基于学情的有效问题的预设,需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时研讨,并在教......

    有效的提问和反思[模版]

    主题研修成果 有效的提问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催化剂 ——小学数学教学叙事《分饼》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