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

时间:2019-05-12 23:25: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

第一篇: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

摘 要: 文章通过对高职教育的正确定位、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及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高职教育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亟待改革,以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与高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现有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独具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看高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客观地讲,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和根本任务已基本形成一定的共识,那就是: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依然存在三种值得关注的倾向:一是在办学理念上倾向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本科院校的做法,办成了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二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把教学要求和考核偏重于少数学生的“专升本”,忽视了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要求;三是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不安心于扎扎实实办好高职教育,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想方设法提高办学层次,及早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工作上。因此纠正对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的偏颇迫在眉睫,在对高等职业教育正确定位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也迫在眉睫,十分必要。

二、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看高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高专不同类型院校都要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共同宗旨和上述特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协作攻关,各创特色。

三、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1.明确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建立科学实用的专业学科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师授课及实习指导水平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为目标,打破一切框框,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市场,真正能够培养出外向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2.教学改革的目标。培养复合型、实用型专业人才。所谓复合型,即英语+专业技能;所谓实用型即所有课程均强调实用性,切实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就业和岗位竞争能力。

3.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1)政治理论课采用案例教学,增强针对性、系统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时事政策、特色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政治理论基础上,切实增强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思辨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按照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压缩文化基础课内容,减少课时比例。(3)适应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对英语能力水平的客观需要,增加英语教学课时并将其设计为通课,强化听力和口语教学训练,切实增强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4)按照专业基础课为主干专业课服务的原则,根据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的对应关系,删、简专业基础课内容,确保其为专业主干课服务,增强专业基础课的实用性。(5)增加主干专业课和技能训练课时,突出实践性教学,有条件的专业实施“订单式”教学,根据“订单”企业的需要,开设专业课程,直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训练。(6)学生作业突出实用性和课题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注重理论应用和分析方法的掌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按市场要求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直接引进社会考试,校内考试考核突出应用能力。(8)按照实用性原则,加强教材建设,鼓励教师深入实践一线,收集教学素材,编写切合市场实际的实用性讲义,并保持教材内容的常用常新,待成熟后,编印成书。(9)按照培养外向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加大“双师型”和“双语型”教师队伍建设。(10)根据部分同学继续深造(专升本)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培训班,重点学习专升本课程,争取实现较高的升学率。

4.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第一,基础课。(1)“大学语文”课改为“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课改为“应用数学”,并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有关内容。(2)政治理论课实行案例教学,抓住精髓,突出重点,分段授课。作业和考试都不再拘泥单一形式,而以应用为主。(3)将就业创新教育课分为就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两门课,实行案例教学。就业指导课第1~5学期,每学期开设一周课时,第1学期授课3天,实习2天,联系1个单位;第2~5学期联系2个单位,所联系单位不得重复;第6学期授课一周,重点讲解“应聘技巧”、“文明礼仪”、“自荐书的制作”等内容,然后进行一周的实习。创新教育要分段上课,每学期组织实习,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提合理化建议,不拘一格搞创新。第二,英语教学。(1)加大课时量,不低于总课时量的2/5。(2)强调实用性,引进合适教材与自主开发校本教材相结合,注意将实用内容编入教材中。(3)组织学生统一参加英语雅思考试,达到雅思4.0的为合格,否则不予毕业。(4)所有英语教师均要达到雅思4.0,学院组织英语教师进行雅思培训。(5)参加出国培训的教师每人选择一门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在第五或第六学期选取一门专业课(课时量较少)进行外语教学,考试不及格者不予毕业。第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要体现为专业主干课服务的原则,在各系充分论证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对专业基础课的内容进行分解,按照与专业主干课的内容具有的映射对应关系,重复的内容进行合并;无关或无关紧要的内容要删除;专业基础课实行分段模块教学,结合专业主干课内容,同步授课。主干专业课是专业实用性最强的中心专业课,至少开设一年。内容要继续充实,强化动手能力,突出实际操作,每章节需要培养学生哪些实际操作能力要一一列明。每节课授课时间与实际操作辅导训练时间比例为1:1。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量不低于总课时量的2/5。第四,选修课。选修课集中在下午开设,主要为专接本学生提供教学辅导。不列入正常教学计划,但纳入学院统一管理。第五,考试考核。(1)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就业岗位的要求,凡是可以进行社会化考试的,一律组织学生参加通行、规范的社会化考试,相应的校内考试取消。

第二篇: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并没有削弱,而是显得更加重要。因此,如何改革农林院校现有教学模式,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能为新时期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是所有农林院校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园艺专业,公司、基地等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尤为重视,而目前高职院校中的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又相对欠缺,因此如何转变现行的教学实践模式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教学现状

1.1 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园艺专业一般为三年制,第一、二年为学校学习,第三年为实习,因此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基础课非常多,如大学英语、政治等,大一几乎都在学习基础课,仅大二一年学习专业课。但是园艺专业的专业课也包罗万象,除了基本的果树栽培、蔬菜栽培等外,还学习如园艺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检验、植物组织培养等,但每门课程教学时数又不足,大部分课程都是每周2-4学时,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没有学到。

1.2 教学模式死板单一

高职院校仍存在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被动的接收信息,完全没有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积极实践的能力,这种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要求园艺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条件,因此造成了社会紧缺园艺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我们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又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1.3 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要完全发挥园艺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关键。园艺专业涉及范围广,植物种类多,需要的实践场地大,如果有条件还需要自己的基地,而很多高职院校的园艺专业教学缺少的恰恰是实验基地,由此造成实践教学不够,老师只会纸上谈兵,学生对田间操作更是知之甚少。高职院校园艺专业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模版)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必须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改革。本文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语文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语文还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语文在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但是,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语文的教学课时被大量削减,在理工科专业甚至取消了语文课。高职院校语文骨干教师大量流失,许多转向教文秘、新闻、心理健康等其他课程。这是大多数高职院校语文课所面临的共同境遇。究其原因,从许多学者的分析中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不重视,削减课时,甚至视之为可有可无的课程并加以取缔。二是学生不重视,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对语文学习无新鲜感而产生厌倦情绪。三是教学内容停留在以字、词、句、章为主的中学教学阶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目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偏重于文学性和鉴赏性,尤其“满堂灌”的倾向较为严重。这样的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必然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重中之重的突出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作为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在这场大改革中是不是只能面临着被改掉的厄运?如果高职院校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那么,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以以学生为本,抓好三个立足点,即学生能接受、学生愿意接受和学生应该接受。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几点:转变指导思想,重新定位教学目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日益增多。语文在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就是说高职学生目前的语文学习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学不可的。当前有相当数量的高职生对语文这门工具没有很好地掌握,许多学生连申请书、求职信这类常用的应用文都不会写,要么是格式不当,要么是错别字连篇。说起话来要么是词不达意,要么是胆怯害羞不敢表达。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看,语文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来看高职语文教学应该转变观念,一方面要加强口头表达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式各样的日常应用文训练。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实用性教材

当前,许多学校使用的教材为本科教材或普通高中教材。本科教材以古文为主,缺少现代文,突出作品的欣赏、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高中教材则没有一篇是反映工厂生活的,而且应用文的篇目极少。而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的文字水平较低,理解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强迫他们去分析寓意深远的文章,描写远离他们生活的人物,势必会造成教学相克。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教材要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所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的教材应选择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经典时尚且有强烈感染力的文章和文学作品,还要增加应用文的篇目。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领悟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从学生兴趣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是兴趣的源头。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目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考试成绩的高低未必是最重要的。对他们来讲,考试仅仅是检查掌握和巩固知识程度的一种手段。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在于社会性。所以教法的改进要力求体现最大的实效性。高职语文的教学模式要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不仅指传统的课堂教学而且包括与语文相关的各类讲座,在语文教学课时大量削减或停开的情况下应以讲座为主。

高职院校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注重口语教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管理相结合。语文老师参与学生管理可以多层面地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从读音、吐字抓起。让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在各种场合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如课前三分钟演讲、进行班级干部竞选演说、举办诗歌小品比赛、参加辩论会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每天记El记、要结合学校各类活动的开展,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如学校的运动会、文艺汇演、讲座等都要让学生参与,并布置他们写报道、消息、通讯等佳作,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第四篇: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

【摘 要】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数量、招生数和毕业生数占普通高校的50%以上,已成为社会各行业一线应用人才培养的绝对主力。而作为高职学生提升政治素质、塑造人文精神、培养理论素养和加强“三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的建设与改革也自然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关键任务之一。因此,剖析当前思政课面临的困境,积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对于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增强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政课 就业导向 专题授课 评价多元

高职的“高”即高等教育,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共性的一面;“职”即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它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一线应用人才为目标和主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思政课教学与普通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但在思政课建设与改革实践中我们看到,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面普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做法,并伴随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偏见,思想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改革也常常是流于形式。因此,高职思政课教学建设与改革,首当其冲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现从普通高等教育到高职教育的转变,积极探讨适合高职教学特点的新路径。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国家重视与高职学生轻视同在

我国历来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各高校一直以来也都严格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思政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意见》的要求,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国家的高度重视相比,学生普遍存在着轻视思政课的现象。有的认为相对于专业课而言,思政课是辅助课程;有的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无法考核和衡量的软课程,对于将来没有太大用处;还有看法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无所谓的课程,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可见,思政课的改革和发展面临着国家重视与学生轻视相交织的窘困。2.教学改革与效果不佳共存

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若干文件精神,各高校积极开展了对思政课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方面面的研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与共识。与教学改革的成果相并存,目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仍不理想,集中体现在其教学内容的重复、陈旧以及脱离现实等方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状况,使得思政课授课内容枯燥、乏味,成为空洞的理论说教,缺乏现实感和吸引力,加之理论框架的单线条传输的现状,最终终导致课堂教学的苍白无力。

3.教学无法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出的新挑战

思政课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既有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有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社会上泛滥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都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理论与现实的反差,主导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公利与私利的较量,左右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看法。变化发展着的社会环境也带来了许多新观念和新思维,而思政课的内容仍停留在旧思维世界中,无法适应社会大环境提出的新挑战,浅层次的简单重复必然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设想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强调思政课要“重在建设、重在发展、重在创新、重在实用”。思政课的教材及教学内容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即使在高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游离于课程改革体系之外,同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体系与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真正把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建设落到实处可以从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专题授课模式和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入手。

1.思政课也要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

培养一流的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成为阳光的劳动者是思政课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也要明确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理清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科学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相互支撑的平台,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实训的关系,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贴近专业培养目标、贴近社会、贴近实践、贴近生活,促进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深入生活,在达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目的的同时,为解决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探寻科学的结合点。

2.专题授课带学生走向实践

为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应彻底转变教师“独角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由于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思政课教学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根据教材的章节体系按部就班地进行,而且根据教学内容“要精要管用”的要求,也不需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讲到。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实际,将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形成若干专题,按照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

选择性地实行专题授课的方式,在专题讲授前,教师要将专题所涉教材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和理论观点明确告知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充分准备和讨论基础上实现相关专题的互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上,要以教师为主导,进行启发性、引导性教学,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既向学生提问,又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双向互动既可以随时进行,也可以由教师在每次课或每个专题结束前安排一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同时,进一步探索使用发现性教学、问题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法。

3.评价标准的适当多元化

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就必须下大力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直观教学和实践教学,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相关基本理论的现实感、认同感。使教学内容、方式、选材进一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努力处理好思想性、知识性和能力性教学的关系,而同时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也直接关系思政课教学效果。在专业课教学中,项目是十分具体的,评价标准也是相对容易制定的。然而对思政课来说,“一卷评价制”显然无法考核评价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应当适当多元化。应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分析、演讲等多元表现纳入过程考核范围,以科学合理权重综合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成绩,给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一个有效的评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给予学生学到的正确理念和价值观内容以强有力的正强化。同时,我们还可以增加学生访谈法,系部评价法、学生跟踪调查方法等,丰富立体的考核学生思政教学效果。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改革保障条件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思政课专任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够用、水平较高的从事思政课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专职教师的骨干作用。

2.提供丰富的资料保障。学院图书馆或图书资料中心要购置适量的思政课理论研究书籍和相关刊物,要购置、录制与复制思政课电视资料片,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保障。

3.建立若干个思政课参观考察基地。地点选择以高职院校所在市城区、郊县为主。积极支持学生参加思政课的参观考察活动。同时,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丰富授课内容。

4.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联系,要为学生社团成员开展思政课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辅导和讲座,积极指导有钻研精神的学生撰写小论文。

5.思政教研活动经常化,及时就新政策形势的把握和宣讲等问题展开教研,及时了解学生反映的问题和要求,通过研讨予以解决。经常性开展集体听课、评课、备课活动,研讨各门课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合理的思政课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高职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的高职课程改革大潮中,如何让思政课既保持自身本色,又充分体现职业性,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一门课程,需要我们高职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文件,2004-08-26

[2]张华.高职院校与专业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西教育,2009(11).[3]邹瑄.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6).[4]胡斌武.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闫连朵.文化多元化境域中高校道德教育困境及其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第五篇: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高职田径教学要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指导思想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学校各极领导和体育教师对田径运动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加之田径老师教学综合素质不高,使学生厌倦田径运动,田径教学很难开展。在21世纪培养符合社会人才的要求下,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体育 田径教学 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46-02

一、当前高?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普遍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中的田径教学依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技术指导为主,忽视田径强身健体的作用。现行的教学仍以传授竞技技术为主,过于注重对技术的要求,而忽视了对健身教育的挖掘和对学生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培养,以致造成教师只教技术方法,学生只是为了动作的规范而学,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而学。长期以来,在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了培养人才的一部分,而忽视了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如果不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

陈旧和多次重复的田径教学内容,不仅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抑制了大学生参与。这种教学方法无法挖掘运动项目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法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显得难以适应学生的体育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味地从时间上、速度上、距离上来强调田径运动的高目标,让很多大学生难以从中体悟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囹圄了学生催人奋进的体育精神。田径教学模式上缺少必要的创新。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依赖于过去的教学习惯,从课前的热身,到运动技能各动作要领的讲解与示范,再到学生的训练和学习,最后以集体的测试等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好感和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教学理念。体育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自主地接受并经常进行田径锻炼。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却认为,学生的体育课程属于健身的范畴,竞技体育内容不能作为体育课程的主线,健身体育内容才应该是学生体育课的可开发内容。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新时期学生的发展特点、新课程标准下社会及学生的需求,思考怎样培养出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优秀学生。

2.加强对学生田径教学教育理念的认知。在当前的高职田径课堂教学中,对体育理论课的教学与体育实践课的训练是两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方向,如果不能从理念上给予体育课堂的教学作指导,将会直接导致体育教育的成败。为此,结合当前大学生体育教育实际,从田径教育的意义上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教育目标,最终实现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3.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注重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知识性 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优化田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定向越野是体育教育者比较熟悉的项目之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竞技性以及健身性,田径跑步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定向越野的形式进行,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能够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等,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于田径项目比较多,课时少,可以分项目设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及身体情况等,选择不同的田径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田径教学顺利开展。

4.改变传统田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高职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学校的田径教学资源,创新田径运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已的兴趣和体质自由地选择喜欢的田径项目。在教学过程中,田径教学要突破现有的田径运动教学模式,改革田径教学内容,优化田径教学内容,更新田径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利用田径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创新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和教师之间有着良性的互动,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愿和积极地参与到田径教学当中,这加深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的理解,不仅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也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5.强化田径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田径运动包含的体育项目比较多,对于不同体质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更有助于自身体育素养的锻炼。为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根据学生的情况来突出田径教学的重点,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得到技能的训练和思想的培养,从中逐步树立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6.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思想的培养。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健康的体魄是实现大学生未来创新能力的关键,没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就难以承担起时代对现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只有从思想上高度的重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才能促进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体育教育活动的参与度,从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中来传播科学的体育训练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在积极的体育锻炼中将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主动自觉的从体育教材、体育教法、体育教师等方面来汲取有益的知识。

7.提高田径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田径运动作为综合性的运动,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够熟练掌握各运动项目的教学要求和动作规范,这就需要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努力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和知识储备,从专业化的田径运动中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以适应未来田径教学的需要。为此,开展大学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从田径知识结构的探讨中来扩展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8.完善高职院校田径运动的评价考核机制。要采用过程性的考核机制,全面考察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态度、参与的积极性、完成程度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等。新构建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定要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进行人性化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学生努力的程度,学生进步的幅度,各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幅度,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锻炼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

参考文献:

[1]马占胜.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运动,2012(4).[2]张文杰.高职院校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育学刊,20170.8.[3]杨文敏.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6.02.

下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5篇

    高职院校语文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处境尴尬,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现状、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精选5篇)

    浅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来源:液压扳手 http://www.xiexiebang.com/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需求......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改革[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高校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对大学语文进行深度改革......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制约着高职人文素质......

    探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

    探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高校应用型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

    高职院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高职院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 时间:2008-12-26 22:52:50 点击:7 摘 要: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针对高职学院人才培养......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改革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构想: 切实加强......

    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会议总结

    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会议总结 2013年10月11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三位老师:张全政、万颖、姜秋杰参加了广东省高职公英教指委举办的“2013年高职院校公共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