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多年的文言文教学教学,但依然走不出老的套路,成绩也提不上,我认真地思考总结了一下原因:
1、诵读不够。在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教师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特别重视一字字地讲,一句句地译,力求面面俱到;学生在课堂上也是不停地做笔记,生怕漏掉一个词语解释,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来不及思考,被动地听着,结果使得学生成了接受的容器,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学生整理的文言词语的积累本,在积累的过程中,还存在方法方面的不足,要么整理的不够,要么不够规范。
3、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我们在文言文课堂教学方式上的尝试不够大胆,思维不开阔,有时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学生掌握的实效;有时,为了学生掌握的牢固,形式又不免刻板;有时两者兼顾,课堂时间又不允许。因此,在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上,依旧需要时间进行不断的摸索。
针对问题,我努力地寻找办法来解决问题,总结如下;
1、继续寻找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书籍,为课题研究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旧,同时更好的帮助我完成后面的工作。
2、强化教师的“诵读”意识,进而影响学生;加强诵读指导,充分利用早读和课堂的是将,指导学生有效诵读,是学生爱读,提高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3、教师要进一步改进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重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4、我们从课外搜集和整理了一部分短小得文言文,这些文言文既短小,又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文后,配合相应的习题,达到阅读与训练的有效结合。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的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而且易于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要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文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如词汇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掌握的实词虚词进行整理。对每篇课文的词语积累不能只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以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即做到纵向积累与横向积累相结合4、继续完善学生文言词语积累本的有效使用方法。
5、推荐篇幅及内容合适的文言或者半文言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文言文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二篇: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文言文历经了几千年时间的洗礼,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教育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而文言文教学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作为文言文学习主阵地的语文课堂,也必然地成为了学生学习、感受、承袭传统经典的殿堂。
初中阶段,7—9年级阶段文言文的目标有三个:①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②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③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而在现实教学与学习中,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差。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总结自己在平常的教学中所得一点经验与体会,浅谈以下几点现象与看法:
一、学习文言文常出现的现象:
(一)是文言文恐惧症,学生一看到文言文就怕,觉得自己没能力完成。
(二)是字词积累少,连平常常见的字词用法都没掌握。
(三)是理解能力差,不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充分理解句子意思。
二、在教学中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首先、重视文言朗读和背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诵读,并
要求学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从而起到诵读的作用。其次、从字词的理解上出发,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并结合书本注释贯通文意。第三、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名篇的阅读,从而有利于培养语感。第四、改枯燥的文言文为有血有肉的故事。把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转化为趣味性的阅读,以讲故事的方式先让学生理解大意,然后再回归到文本中逐字逐句理解。第五、改老师串讲为学生研讨。老师上课之前介绍相关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总体情况有所了解后,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讨与总结。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把文言字词教学与学生的情感、审美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多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思想发展。最终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在文言文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从而为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
第三篇: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初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大保当中学
韩军
文言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这许多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现在做如下几点分析:
(一)明确什么是文言文以及文言文的分类。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自己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 ” 是相对于 “ 白话文 ” 而言。“ 文言文 ” 的意思就是指 “ 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而 “ 白话文 ” 的意思就是: “ 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 “ 吃饭了吗? ”,而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述,就是 “ 饭否? ”。“ 饭否 ” 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 “ 文言文 ”。
其次,明确的分类。文言文可分为韵文、骈文和散文三大类。韵文包括诗词曲赋等 , 重点是辞赋这种文体 , 代表作品有《归去来兮辞》、<< 阿房宫赋 >>、<< 赤壁赋 >>、<< 秋声赋 >> 等;骈文指句式对称字数相等的文章 , 如 << 滕王阁序 >>;散文根据时代而有不同的形式 , 如诸子散文、历史散文、说理散文、叙事散文等。
(二)把握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针对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人说: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目标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 “ 字字落实,句句过关 ”,唯恐有所遗漏,甚至 “ 字斟句酌 ”,对一些令许多学者、专家都感到困惑的文言词语也不放过,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二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点所谓的 “ 内容分析 ”,或者来个 “ 中心归纳 ”。教师是 “ 独霸课堂 ”,喋喋不休,出现了 “ 媳妇懒,婆婆勤 ” 的现象。三是 “ 从本到本 ”,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 “ 一 ”,学生只知其 “ 一 ”,却不知 “ 反三 ” 的结果。也有人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 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这种教法,有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经”,叫做“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由于长期以来文言文考试也主要考词义和翻译,“八字真经”更被语文教师奉为圭臬,以致使人误以为教文言文就该这样教,考文言文就该这样考,舍此别无他途。这就是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会成为改革死角的症结所在。所谓“八字真经”,无非就是由老师一字一句“嚼烂了喂”,以应付考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课文,而且其肢解的细碎程度,比之现代文教学中的肢解课文更甚更惨,说它“碎尸万段”也不算夸张。文言文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情感的“文”,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无论“韩海”“苏潮”,一到语文课上,都只是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实词和虚词而已,再也激不起丝毫情感的微澜。文言文教学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成了一件最索然无味,但为了应考又不得不忍受的苦事。一句话,文言文教学的发展瓶颈是有‘言'而无 ‘文'”。
(三)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针对以上教学现状,咱们究竟该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呢?、有意识多增加诵读、背诵的环节。诵读、背诵可以增强语感,进而理解文意,同时也可以在写作中化用、引用,缘此,辨明字音,理解词义句意,是诵读环节的必走之路,唯有此,背诵才能准确无误。、一定要清楚教材中的常用文言词和语,在做文本阅读时适时考察学生掌握程度,夯实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恰当的使用白文断句,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文言字、词、语、句以及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清人孙德谦说:“古书之流行,至于今日,既相承无圈点矣,吾人诵读时,正宜自行圈点。盖一经点读,其书文义或者难解者,即其上下句法,若何联缀,皆将再三谛审,与泛览者不同。”(《古书读法略例》),从中亦可见点读的好处。、以文代言,在设计中尽量以样本的形式出现,设计中要明晰文本究竟在哪里“导”、“导”什么,在什么地方“点拨”、“点拨”什么,在什么地方“引导”,在什么地方“发现”。使文言文教学文本滋阴学生的心灵高度。
那么,实际教学中,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借助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
首先,转变认识——通过学习杨老师的讲座,不但自己转变观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文言文”是咱们文化宝库中的经典之一,我们的中学生,作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现代人,适量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对他们提高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拒绝优秀文化传统熏陶的现代人,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人,正如一件缺乏民族性的艺术品谈不上世界性一样。”(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使他们懂得珍惜学习的机会。
第二,克服紧张心理。深深记得自己当初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总是有些害怕,害怕自己不会翻译却被老师提问的尴尬。所以,当我今天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首先注重营造轻松、快活的学习氛围。好比在讲《隆中对》的时候,我和我的学生在一边看《三国演义》,一边感受中学习的,学习可高兴了!
第三,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感受文言文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并不遥远。教学《关雎》的时候,孩子都在那里模仿鸟儿的叫声,可把大家都乐换了!当天的日记中,许多学生都写到,文言文真有意思,觉得很有趣!且有两个孩子还提到想仿写呢!
第四,体会文言美感。好比学生读完《木兰诗》,教师追问:那么你觉得《木兰诗》能够被我们汉族人世世代代传颂,原因是什么呢?这时学生就自然地得出来:诗里对于和平的向往、热爱。而《木兰诗》就是一首关于和平的诗。
第五,鼓励自己以及学生尝试写文言文,将古文化发扬光大。鼓励我们的学生大胆尝试写作,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剑平)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黄剑平)
实施新课标以来,面对文言文教学增多的现状,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普通学生,都叫苦连天。学生既“怕”又“厌恶”,老师又“愁”又“头疼”。本文将从四个层面来谈谈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学生厌学文言文原因初探
(1)文言文本身的因素。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推广普通话,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有用武之地。“难懂”和“无用”,使学生自然厌学。(2)教材因素。新教材中的文言文大都“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可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每一单元自有其理论体系,并没有考虑学生由易到难的接受规律。
(3)课堂因素。为了赶教学进度、落实教学目标,一些篇幅较长的古文课时紧张,学生任务重。
(4)试卷因素。考试多为记背的机械性考查,缺少真正的灵活性能力性测试,没有什么区分度。使学生认为只要课后背背,无需在课堂更加关注即可,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疲软。
二、学好文言文的必要性
初中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必须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多和杰出人物、一流人才对话,自己的情操才会得到提高。而文言作品多是中国古代精英文化的结晶,多为一流人物的精神产品。在阅读欣赏中,学生正确的生死观、荣辱观、价值观就会形成,责任意识、家国意识、忧患意识、人文情怀就会具备。只有继承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这个国家才会得到长足发展。当今汉学热在全球兴起,当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如数家珍时,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能为不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而汗颜吗?
三、让学生乐学、会学,学好文言文
1.用古人的博大情怀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兴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李白的傲岸不屈、桀骜不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范仲淹的心系天下、忧国情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诸葛亮的壮志难酬、死而后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中王勃的坚忍不拔、矢志不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中李密的至善至孝、至情至理,这些高尚美好的情愫难道不能使我们在面对人生坎坷时“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蓑烟雨任平生”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名人的事迹、伟人的情怀应是学生审美内化的楷模。教师要让课本成为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让作者的喜怒哀乐、一笑一颦与学生息息相关,学生才会自觉地走进课堂。2.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几种有效途径
(1)导课激趣。如在教《诗词五首》时,我以《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导入,浅显易懂,又使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课前5分钟学生演讲、同桌互评也是激发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2)提供必要的作者和写作背景材料。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自然会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3)诵读激趣。如果让一些掌握了音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本身又喜爱吟诵的同学范读,或者让老师示范读,或者听下载的一些文质兼美的音频朗读,也可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4)结合教学情境及时激趣。捕捉课堂中的精彩生成适时地补充相关材料,既可展示老师的个人素养,也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三阶段时,我引入王国维文学三境界学说。学生既很快地理解了文意,又充实了自己的课外知识。(5)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适时运用方言教学。偶尔运用方言不仅可使知识点简单易记,而且更加会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为某些方言词汇恰好是文言知识的活化石。比如我们瑞安方言中的“汤“(热水义)等。3.巧妙利用多媒体资源,建立合作探究的精品课堂
我校今年实施的“大实践、大探究”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小组探究”“学案式教学”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只是在实施时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准备:(1)分好小组。将学生按性格互补、成绩优劣合理搭配,选小组内综合素质优秀的同学作组长(2)设计好文言文教学的进程。言浅意深文章的在疏通文意时可让小组长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讲解,意浅言深的文章可以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由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补充讲解。在分析文章内容时要做到两个务必:一要不脱离文本;二要密切结合社会现实。(3)精心设计小组讨论问题。讨论问题要小而精,给出问题的时机也要恰当。(4)老师要精心组织。老师不能一味作演讲者、传授者,要作组织者、导演、鼓掌者。有些学生讨论后不能定夺、讨论也无法得出结论的问题老师还要及时点拨。(5)关注中考动态。中考考试说明的落实应该在每一堂文言文教学中。4.有效、有序的能力训练
(1)体验阅读的乐趣。提倡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注重文言文的整体阅读效果。
(2)名句名段的反复玩味。仔细揣摩,方能感知语言之美。
(3)比较性阅读。在比较中既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又可提高鉴赏水平。例如对《桃花源记》与《大道之行》比较理想社会的异地同。这种比较既开拓了视野,又训练了思维。
(4)重视作业布置。作业要有数量,但更要有质量,作业题一定要精心筛选。我的作业一般分两个内容:①积累型作业。如名句名篇及字词整理等。②表达见解型作业。③能力提升型作业。每次作业都控制在3个题以内,半个小时即可完成。
文言文教学任重道远。要让学生在短期内喜欢文言文不切实际,但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平台,经过一系列扎实而有效的学习活动之后,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但会形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建设型人才也会涌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让我们乘着新课改的春风在文言文有效教学的路上越走越稳健!
第五篇: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1〕。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要渠道。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一课三练、精析精练„„。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题假设
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等情况为主,共设计了10道是非选择题,调查范围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其中包括一所省一级中学及两所普通中学。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出的初三年级学生(每校各70名)共210人,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被统计的学生中,男生111人占55%,女生90人占45%,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4.结果及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1)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时仍以集中讲授为中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实验、体验、探究的学习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3)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上课之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或是课堂上废话太多,补充内容太多等原因。
(4)课外学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过重。做题一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5.措施及策略
5.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物理是物理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发现—分析—结论”中获得体验,感受物理世界的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
如“神奇的纸筒”、“旋转的纸杯”、“神奇的电”、“空气炮”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5.2 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手段的活动。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3〕。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4〕。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
〔5〕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由于学生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具有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观摩、分析和思考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3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
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5.4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教学中来。
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5.5 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1)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案例1:多中方法测电阻阻值
【教师讲述】电阻是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电阻阻值的测量一般用“伏安法”,用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用R=U/I计算得出。当我们现在只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我们能不能测出电阻阻值?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写出实验器材、实验方法和结论。
【学生讨论】 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当只有电压表时可以借助于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的特点进行实验,当只有电流表时可以借助于并联电路中两端电压相等来进行实验,也可以借助于滑动变阻器或开关的断闭合来设计实验。优化答案时,选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操作
简便为最简方案。
【探索设计】 方案一:把待测电阻与已知阻值电阻并联,分别用电流表测出两电阻的电流,运用U=IR算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运用R=U/I算出电阻值。
方案二: 把待测电阻与已知阻值电阻串联,分别用电压表测出两电阻的电压,运用I=U/R算出通过电阻的电流,然后运用R=U/I算出电阻值。
(2)自主交往式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
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自由安全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6.结束语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
本研究不足之处,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望广大同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附件:问卷设计:
根据我们从教学中了解到的情况,编写了影响课堂效率因素的10个题目,如果您认为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如果您认为这道题不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认真的回答。
1、学物理的目的,想在升学考试中得最高分。()
2、物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想了解物理重要性。()
3、物理实验很神奇,有意思。()
4、学物理以听课为主,大多数课堂听课的时间超过了4/5。()
5、课堂上遇到问题想问教师或同学,但缺少更多的交流时间。()
6、课外有较多自主学习物理的时间。()
7、物理课程抽象、零散难记,难学懂。()
8、复习物理时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9、物理教师由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时常施堂。()
10、能按时完成物理作业,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并发现纠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