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语文:并非美丽的童话(修改稿1)
生态语文:并非美丽的童话
——生态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张祖庆
一、功利的教育呼唤生态的回归
“生态理论”最先得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凭借发端于当代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精神现象、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和环境因素相互依存的世界。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系统观、生态观,促使课堂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转变,强化关联,避免割裂,注重实践与体验;另一方面要促使课堂生态的改善,通过转变课堂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避免“花盆效应”,建设和谐的生态空间环境,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者、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徐陶认为,对课堂的审视不能仅仅从教师或者学生出发,而应以生态学的角度进行。他指出:生态系统中有三类子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某个要素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发生改变都必然带来整个生态系统的变革,影响着其他各个要素的生存和发展。
现代生态学的思想就是要求人类从精神上或思想上发生一定的革命性改变,要求人类转换生存价值体系和生态价值体系,思考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问题。纵观教育发展史,原始形态的教育常偏重于自然规定性,到了近现代则越来越偏重于社会规范性与人类自身规定性,而随着生态化社会的来临,教育将最终实现向自然回归的整体规定性。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失去了在自然常态下的正常的心理、行为反应,一切“围着升学率”转。要知道,人是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的一部分。当我们用生态学思想来认识课堂教学生活,把教师、学生看作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因子,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考路线,朝向更符合生态原理的方面来思考教育问题。让课堂回归自然,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不仅给人全面发展、发展个性的机会,也应该给予人可持续的、终生发展的机会。
二、生态理念烛照下的语文教学
如果我们用“生态”理念来烛照当前常态下(指非公开)的语文教学,不难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学,课堂自身的生态系统和外部生态系统严重割裂,这种割裂直接造就了课堂“花盆环境”。花盆环境是一个极为封闭的系统,因为封闭,维系课堂生态的纽带——信息被阻断,信息之间的交流缺失了活力,因此,这样的课堂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冷静审视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说学生的大多是在花盆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花盆式的环境中发展的。学生整天被关在教室里,与沸腾的现实生活脱节,加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从书本到考卷,进行闭锁式循环。学生只要按老师的出的题目读,抄,背,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语文成绩。学生往往长期和少得可怜的几篇课文打交道,年复一日地在老师的带领下经历“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分析课文——巩固练习”这样涛声依旧的课堂模式。课堂上,我们听不到多少富有童心童趣的声音,去而代之的是成人化语言,标准化的回答。作文教学上,学生不为需要而习作,不为交流而习作。作文的过程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分强调命题作文,过分强调审题。相当多的老师甚至强调学生要注意作文的思想性,从小让孩子用似懂非懂、不着边际、空洞枯燥的语言去表现所谓有“中心”或表达自己不真实的感情,这样拔苗助长的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还有更多的老师只要求掌握现成的套路,不要求洞察产生这种所谓“套路”的过程。可以说,“花盆效应”削弱了语文教学中的课堂生态 1 个体与群体的创造性、求异思维能力、生存能力,泯灭了实践精神、开拓进取精神。
其实,我们从学生的“生命”本体去考察,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天真烂漫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对万物有他们自己至真至纯的独体验。儿童阅读、习作需要这种纯真本色,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让孩子用自己的心灵聆听文本,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让他们说孩子该说的话,让他们从小学会阅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束缚,让语文学习生态系统永远充满生命活力。由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要切实把学生放在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读写,让语文学习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原生态的自我。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读写,读出生命的真实,写出生命的本真。马克思也多次提到,人要“自由而充分地发展”,学生语文学习就是学生生命的体验,语文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语文学习过程中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寻觅、体悟、创造,让整个语文学习系统成为和谐、开放的生态系统,追求语文学习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谐统一,从而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三、课堂生态观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
课堂生态观,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对我们来说不啻是一声棒喝。至少,它能给视语文为单纯的 “工具”反复操练,以达到应试目的技术主义驱使下的语文教学以全新的冲击。
(一)打破花盆环境,让整个世界成为语文学习的外部生态系统。
语文学习中花盆环境的存在,主要是受教材以及学习时空的限制。因此,生态语文的实施,首先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着力,努力打破制约语文学习的“花盆环境”。首先,改变教室空间,让教室成为“语文生态园区”。人、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共同组成了课堂的生态要素。实施生态语文,必得要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态空间。目前,我们的教室,似乎留给学生的生态空间太狭隘。教室,首先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它应该有生活的气息,理想状态中的教室,应该是消解了传统教室概念的新教室:这样的教室,没有让人窒息的压抑,没有一成不变的呆板,而是富有魅力和引人入胜的。这样的教室是“润泽的”(左藤学语)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空间看到语文的广泛用途,可以在这样的教室里重建学习空间获得焕发自己的时间,借助焕发自己的时间唤醒自己的身心,借助身心的唤醒编织自己的话语,借助自己的话语获得自己的人际纽带。这样的教室应该是书香浓浓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母语的掌握是靠习得为主要途径的。我们当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设立一个语文生态园区,为学生营造书香浓浓的世界,让他们置身书的海洋,沐浴书的芳香,享受美好的精神食粮。我们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教师要引领学生感悟到,读书就是用精神的牙齿咀嚼她,用思想的胃消化她;告诉学生,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的精神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粮。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少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下降趋势。从事“人之初”教育的我们,若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黄金”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 2 步的阶梯,那么这个阶梯的第一个平台,首先应该由由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来搭建。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心智特征和阅读兴趣,选择相应的经典著作,建构语文课外读物的生态群落,让孩子们从小与大师对话,在一流的文字与思想中流连忘返,获得良好的文化积淀和人格熏陶。设若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伸手就能拿到名著,张口就是唐诗宋词的环境中,学生的语文素养还需要我们操心吗?
其次,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淡化功利意识,不能要求学生围绕提高作文水平、围绕考试来阅读,更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样的阅读不但会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消失,还会使学生的知识面禁锢在狭小的天地中,得不到拓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的提高。应该让学生自主选择,博览群书,古诗文要读,名著经典要读,科普书要读,时文政治要读,学生经常徜徉在这样的阅读空间和时间里,收获的不仅仅是语文,更能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丰富自身的精神底蕴。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阅读功利的淡化,学生的阅读有了自由,他们才会注意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才会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这正是语文阅读教学恒久的理想和美丽的等待。
第三,二度开发教材,让语文学习的外部生态系统永远如一泓活水。教材,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博士在《语文课程论基础》一文中所说的“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具体层面的概念,从教的层面来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乃至增删,更换”。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面描述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如果我们将视野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我们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语文教材。万里之外的亚马逊河,可以驰骋于学生的笔下;千年之久的京杭运河,可以进入学生视野。无情的海啸,可以在学生笔下再现;残酷的战火,可以在学生耳畔回响。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理念对教学的束缚。有了这种新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做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联系,进行探究,拓宽教学内容。要把语文课教活,除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外,还要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把课内外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拓宽教学内容,激活内外两个生态系统。特级教师孙双金在《送别组诗》的教学中,以“送别”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赠汪伦》,讲一首,联一组:《赠汪伦》以歌送别,《别董大》以话送别,《渭城曲》以酒送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目送别。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只有当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变得越来越广袤,语文学习的外部系统无限延伸,并与内部系统相互沟通,那么,语文,才有绽放她无穷魅力的可能。
(二)和谐共存,构筑语文学习的“共同体”。
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和谐”:生态内部系统要素之间的和谐,生态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和谐。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活力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缺乏个性以及所体现的个性之间的和谐。课堂上用的是同样的教材,做的是同样的题目,采用的是同样的评价,开展的是同样的活动方式,教室里传来的几乎是同样的声音。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有八种智力,有的人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某些 3 人在另一方面表现出色。又如学者吴一舟说的那样:“大自然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反展进化以后,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物类群。我们不会要求马儿像小鸟一样高飞,小猫像鱼儿一样游泳,蚂蚁长大像大象一样高„„正是这些生物各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才有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学生的天赋,设定不一样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方法。而在找到这样的方法之前,应该让学生充分摸索,自然引导,而不要过早地强制他们。在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构筑语文学习的“共同体”。这样的共同体,是基于差异的共同体。它不是“珊瑚礁”的共同体,而是“交响乐”般的共同体。比如教师让学生共读一本书,汇报的时候,各人按照自己不同的理解,各抒己见。每一个成员所发出的声音犹如交相乐团在和谐地演奏,音色音阶都不同的乐器发挥其差异性,和谐地发出音响。构筑这样和谐的共同体,教师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设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这方面,一些特级教师做了很好的尝试。如支玉恒老师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参与板书,学生用抒情的语句概括各段段意后,板书在黑板上。然后仿照实话实说的形式,组织了一个绕有趣味的互动性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构筑这样和谐的共同体,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经历的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情感经历的过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反复朗读课文,或激励,或高兴,或赞美。总结课文时鼓励学生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总体感受。例如《登山》一文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列宁第二次该不该走危险的小路进行辩论,让学生认识到锻炼意志与善待生命同样重要。在课文学完后,再让学生写一句提醒激励自己的话,教师让学生在每句话的末尾署上未来的×××的字样,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与呵护。
只有当语文学习中人与人,人与文本本身,人与课堂环境达到了高度和谐,我们才能说,这样的语文学习,是生态的。
(三)消解霸权,让课堂成为师生思想自由交锋的伊甸园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只有这两个要素相互平衡,生态互动,和谐共处,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才能成为学生和教师以及文本思想交锋的伊甸园。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老师太注重自己的师道尊严,学生完全受教师的支配。课堂上,学生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课堂,怎么能解放学生,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思想呢?生态的课堂,师生之间应该是没有鸿沟的。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左藤学指出,当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多是“伤害与受伤”的关系。其实,教师实在没有必要在伤害学生的同时也伤害自己,教师绝不应该凌驾于学生之上。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敢于超越教师,这是富有时代魅力的精神境界的表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向的互动。师道之尊,可以使学生仿之、效之,但不是不可超越。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理、发现真理,开创教师和学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超越了教师之后,放飞了他们的理想,解放了他们的灵魂,开掘了他们的智慧,学习成为了学生终生追求“真善美”的友人和伙伴,那才是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习。
当下的语文教学,似乎师生关系得到了一些改善。尤其是从一些“获奖课”、“交流课”中,我们的确能欣喜地感受到我们的语文老师能低下“高贵”的头,一步步走下权威的金字塔顶。这样的结果是课堂失掉了一些秩序,一些威严,却使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轻松和自由。4 然而,在《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并取得一定成绩的今天,我们却恰恰被表面的变化所遮蔽双眼,忽视了最为严重的本质问题。因为我们所听的大多是反复试教精心锤炼的“精品课”,相当一部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的甚至是耗时数月的“表演课”,这样的课尚且如此,那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学生接受的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在目前一些的教学现状,教师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霸权主义现象恐怕还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的存在,就人为的制约着课堂生态系统的和谐互动。
下面所举的例子,也许具有比较强的代表性:
这是一节低年级语文课《美丽的丹顶鹤》(苏教版第三册)。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怀课文内容之后,为了回归“第二整体”让学生产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对丹顶鹤说些什么?”随即出示了一条补充句子:丹顶鹤,你真
!这时,课堂上小手如林,有的说:“丹顶鹤,你真美丽!”有的说:“丹顶鹤,你真高雅!”„„突然,一位小男孩站起来:“老师,我„„我觉得丹„„”还没等这位小男孩说完,老师就立即示意:“嗯,想好了,请按老师给你的句式说”。小男孩究竟想说什么,也无从知晓。
这样的教例也许司空见惯,但仔细推敲,我们就会觉得问题多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作为引导者,如果一味地强调句式、句段的训练,那属于学生自己的语言能有展示空间吗?古人云:“熟则能悟,悟则能化。”这里的“化”就是指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感经验。那位小男孩也许会有一段精彩的独白奉献给大家,可是老师的一句看上去不经意的话打断了他。
如果我们冷静我们审视课堂中师生交往的语言现象,便会发现更多的意蕴:在语言的背后反映着人际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即语言霸权现象。语言作为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它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工具之一,是师生灵魂碰撞的媒介。可是语言霸权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师生交往的缺失和阻隔。在训练学生课堂语言表达方面,严重表现为以下两点:(1)角色歧视。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还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发言次数甚至超过五、六次,而有的学生却一次机会也没有,只能成为“默默的听众”。更何况一线的课堂教学呢?对于那些所谓“差生”,如果我们不能耐心地“蹲”下身子来与他对话,恐怕久了便会成为永远的沉默者,以至于一到上课,便缩起脑袋缩起手。(2)语言专制。课堂中,教师使用的“规范”语言和所体现的专制心态可谓屡见不鲜。我们知道:“规范”不是教学唯一的准则,更不是最高准则。语言表达训练不能否定和抛弃“规范”与“技巧”,但过分专制地禁锢学生的大脑,我们丧失的将是充满灵性的多元表达,学生虽掌握大量的句式和词汇,但扫荡的将是“语文课应有的绝美风景”。
现代教育十分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能,“表达”是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教师要跨越和学生年龄、地位、身份、经历、经验之间的鸿沟,平等待人,真诚对话。教师不能压服对方,而应学会“倾听”,使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让师生的知识和精神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融合的同构共生状态。为此,教师还应做到:(1)允许学生表达“出错”。学生出错十分自然,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等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可能心中所想未必能准确表达,要看老师怎样正确引导和评价。更何况,有时“错误”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教学资源,要看老师怎样恰如其分地利用这种资源。(2)允许学生表达“出格”。所谓“格”,这里指的是“规范”:就像练书法一样,如果过分地强调“人格”,让学生整天围着那些固定的词汇、句式等打转转,那“出格”之日恐就难盼了。某种程度上讲,“出格”更是学生创造性表达的体现。中国知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摇,百枝摇;它是活的。”他是从书面表达的角度说的,口头表达又何尝不是呢?“创造性表达”才是语文课堂教学最终的目标和本真的追求。
因此,我们要警惕教育霸权,因为它无时无刻不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撞击着师生彼此共存、和谐交往的生态链;追求共生理想,让师生在尊重多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精神家园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让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心灵约会、亲密交往,让我们的共生理想排斥霸权现象,重绘语文教学应有的生命色彩。
(四)立足生命发展,让作文成为生活的真实需要。
1、习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培植“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的习作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1)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习作与生命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留驻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日记与随笔,就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2)引导学生体验习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老师可以示范演示论坛交流,让他们感受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学生要举办影展了,教师让他们自己为影展写海报,写前言,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书信来往,畅谈人生,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展示。
(3)引导学生感悟习作是精神诉求的需要。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诉求——精神的诉求。有愿望的时候,需要倾诉; 有发现的时候,需要分享;有建议的时候,需要表述;有苦闷的时候,需要倾吐„„这一切,如果都用笔记录下来,就是原生状态下的作文。
2、习作题材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就要撤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1)自由聊天,让童心精彩飞扬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课堂上,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老觉得无话可写;而在生活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而且童心稚趣,见多识广。因此,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他们说个痛快,满足他们交流、表达的需要,然后把说的内容用片断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轻轻松松地进行了片断小练笔,又为写好作文积累了素材。
(2)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缺乏想像力的作文犹如一潭死水。要让学生的作文充满鲜活的原生状态,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像。儿童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 6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为2050年设计蓝图》等等;自由作文:我独自一个来到了一座荒岛上……,鼠和猫结合的混合型动物会怎样?一只狗怎样看他的主人?做一只小鸟有哪些快乐?……在这些童话世界、科幻天地中,有许多成人都已经幻灭了的想像,可我们的儿童天生具备这种想像的能量。我们做教师的的只要给他们一张白纸,他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展开翅膀,尽情翱翔。
(3)拥抱生活 让题材鲜活异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孩子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孩子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同时适当引入课外文本资源,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案例
写作主题:聆听古运河。
写作思路:开展考察运河历史与现状,调查水质,参观运河文化展览,游览运河主题公园,少年运河研究所千里行等活动,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写运河系列的主题。阅读套餐:《京杭大运河》
3、习作指导的策略——注重平衡多样
平衡性与多样性是任何生态系的共同特征。在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衡性与多样性,凸现作文指导过程本身的原生态。
(1)注重平衡性。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习作教学是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习作指导的过程也应该注意平衡。
首先,注重师生关系的平衡。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关系,更不是命令被命令的关系。在过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指手画脚,习惯于发号施令。这种“你应该怎么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的指导方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师要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习作过程中来,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虑着学生的忧虑。例如教师经常为学生读自己的人生随笔,与学生写同题作文,和学生一起经历习作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习作建议,师生一起在作文的园地里交流、吸纳与欣赏。这样的习作过程,才是师生语言与精神同步发展的生态过程。
其次,注重“放”与“收”的平衡。过去的习作教学,学生的文章为什么如在一个模子里印出来?那是因为教师指导时“收”得太多“放”得太少。因此,在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放与收的适度平衡。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学生习作视野,打开学生习作思路,而不要在技术上,语言上做过多的指导,尽量做到先放后收。
案例——《亚马逊虚拟探险记》
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阅读大量探险的文章,了解亚马逊河流的相关知识。课伊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到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虚拟探险,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探险队,确定所需的工具。7 然后利用音乐和教师的语言创设情景,让学生假想在亚马逊探险过程中发生的情景。习作中,教师只做简单的引导:或写探险中最惊险的一幕,或写探险中最重要的发现,或写探险中难忘的插曲„„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点评(点评的时候教师尽量少干预学生习作的语言风格,如有有明显的语病,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作适当的修改)。最后教师将课外所搜集的优秀探险片段集中在一起,供学生欣赏借鉴,然后小组合作修改。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习作指导的“放”与“收”的平衡。在放手试写的过程中,因为教师没有硬性规定习作思路与范围,学生习作的自由度非常大,他们可以根据友情提示,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放胆习作,写出富有个性灵性的好文章来。这一步侧重于“放”。而习作指导过程中,如果只有“放”没有“收”的话,学生习作语言的“增量”就体现不出来,因此教师用优秀文学作品片段来启迪学生的习作思路,让他们在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修改与完善。这一步侧重于收。
此外,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还要注重在表达时“想象与写实的平衡”、“模仿与创新的平衡 ”,此处不作具体阐述。
(2)注重多样性。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缺乏了多样性,该系统就不再具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因而,在习作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多样性。
首先,从习作指导的角度来说,要倡导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选择习作话题的时候,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在鼓励孩子创新的时候,力求避免单调,注重多样。只有这样,孩子的习作才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
其次,从习作的内在机制来说,鼓励孩子“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多样性。学生习作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因此,他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是各异的,教师没有必要强制他们的习作如出一辙。有的孩子喜欢静静观察,独享发现的乐趣;有的孩子喜欢集体活动,感受合作的快乐;有的孩子喜欢理性思索;有的孩子喜欢感性抒情……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习惯,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宽松的习作氛围。“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丰收;大海宽容了河流,才有了浩瀚;蓝天宽容了云彩,才有了绚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有了希望。”教师的宽容,将给孩子的习作带来无穷的希望。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说出来时,无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第三,从习作指导的流程来说,要注重计划-指导-评价的多样性。习作本身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切忌模式单调、手段单一。从习作计划制订来说,既要严谨又要灵活——从整体上来说,要统筹安排;从局部上来说,要灵活机动。从指导方式来说,因文而异,求新求变。有的课侧重从读学写,有的课侧重情景创设,有的课侧重思维开拓。从评价手段来说,可多法并举,如出版班报、上墙报、教师为优秀作文配音乐朗读、评比习作标兵、推荐到刊物发表……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充分享受习作带给他们的快乐。
生态语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生态语文,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第二篇:生态语文
生态语文——原来可以这样美丽
重庆市丰都县树人镇中心小学校
江昌梅
引言: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至今仍记忆犹新:选手分通俗、民族、美声和原生态几种唱法参加。其中,原生态歌手用他们嘹亮、清纯的歌喉打动了所有听众的心,让人久久回味,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分,成为比赛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细细想来,他们的成功,一定取决与他们生态、无暇与纯朴的歌声。
那么,我们语文课堂能否象歌手大赛那样 “返璞归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课堂的真实性?能否“踏雪无痕”,真实、自然、和谐,再现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生态情境?如何构建生态语文课堂,从而达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教学高境界,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不断超越?我们丰都县小学语文教师在发展性阅读中追求着,探索着……
正文:
要想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必须以促进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尊重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尊重社会发展、追求人本、文本与生活之本的统一,从而使语文学习更近与质朴、自然的本真状态。
一、构建生态语文——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1、构建充满“爱意”的语文课堂。
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就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会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我在教学《揠
时一个小插曲:指导朗读“庄稼都枯萎了”之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这句话时,一学生读得声音很大,我笑着说:“要么是你的生命力很顽强,要么那拔苗的人力气很小的哟!”说完,朝学生做了个拔苗的动作,惹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学生的紧张消除了,精神放松了,明白了课文的内涵,对如何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2、构建富有“诗意”的语文课堂。
课堂应该富有“诗意”。什么是诗意?怎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这真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味道。如语文,我想,只有那种将课文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时而在上面栖息,时而又畅游四方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充满了“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只有那种师生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
3、构建饱含“情意”的语文课堂。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堂远离了“情感”只能是“一潭死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感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上,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特别是文章)蕴涵的情感相吻合,当喜则喜,该怒则怒,师生一起激动、平静、愉快、悲哀、得意、紧张、悠闲,让整个课堂“情意”浓浓,充满着和谐、合作的氛围。
4、构建体现“创意”的语文课堂。
教师的智慧体现在哪里?就课堂教学而言,应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创意”上。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内容的处理、导语的设计、板书的技术、提
“创意”的对象。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不出“创意”,教学就不可能新颖、与众不同,整个课堂就不可能彰显出“教者的个性”,更不可能成为“艺术”。
5、构建带有“写意”的语文课堂。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重在神态的表现与情感的抒发。以这种观念看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则不必面面俱到,而应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足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去以大观小、由小窥大,进而掌握所学的精髓,领略所学的美妙。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将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二、构建生态语文——让课堂“简单并精彩着”。
简简单单才是真。构建生态语文的课堂,老师应该 “倡简”,让语文课堂简单并精彩着。
还清晰地记得《谁动了我的奶酪》故事中的两只老鼠嗅嗅和匆匆,当他们发现奶酪不见后,比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要做得好。因为小老鼠总是把事情简单化,没有了就赶快另寻地方,结果每天都可以享受美味的奶酪。而小矮人凭自己复杂的脑筋和情感,总是一味地分析丢失奶酪的前因后果,把事情复杂化。结果当他们发现奶酪不再出现,当他们无法忍受饥饿时,才最终出动寻找奶酪。
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都说自从多媒体闯入语文课堂以来,语文课堂就变得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了。但是语文课基本的教学手段慢慢在被遗忘。常常为了追求精彩的环节紧密相扣,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把内容复杂化,明明直道可行却非饶个弯不可,好像不这样就体现不了语文的内涵和深刻性。其实,简单行事却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和精彩。上学期二校的孙老师上的《红领巾真好》儿童诗。她的教学设计简简单单,把“蓬松”一词引导得淋漓尽致。真正体现了简单并精彩着。
“蓬松”是什么意思?
生1:我觉得诗中的“蓬松”就是蓬起来松松的。师:用一个近义词来解释呢? 生2:“蓬乱”这个词语就可以呀!
生3:我反对,那不可以的哟!我有个疑问,这两个词可以交换吗 生4:老师,不可以的。因为“蓬松”就是蓬起来松松的,看了很舒服的。“蓬乱”就是“头发乱蓬蓬的意思”。师:同学们讲的真好!
教师出示PPT画面,鸟儿羽毛蓬松的和小女孩蓬乱的头发进行对比。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哦,原来是这样,我们懂了。
师:让我们读一读这句诗,让这个可爱的鸟儿蓬松的羽毛定格在我们心中。
构建生态的语文课堂,就应该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文本,感悟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把握文本语言的内在精神,使学生文本语言与接受人文熏陶融为一体。片段中关于“蓬松”的教学,从理解,到质疑,到拓展,再到想象,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学生自行发现,自行创造,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理解由肤浅到深入,由简单到具体生动,由模糊到准确。这些词语也在学生心中变得厚实起来,在学生心中有了生命。
三、构建生态语文——让学生合理需求得到满足。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学生与生俱来各不相同,他们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人的本能是多元的。为了建构新型的语文课堂“生态环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的、适宜的、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和策略,使每个学生以自己特有的脑。鼓励学生放飞想象,从不同角度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换角度、多方位探究,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了增强。因此,很好地把握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心理需求,才是改善语文课堂面貌的关键所在。
㈠、满足学生听的愿望。语文课堂上,大多学生都喜欢听到美丽的传说,有趣的故事,神奇的科技知识,感人至深地佳作朗读。而这些内容也正是语文学科应有的一些特点。优秀的语文文便善于抓住这些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特点,满足他们“听的愿望”。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内容新奇,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感。他们希望能多收集这方面的实例。那么,作为教师何不就此入手,多让学生课前收集“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学习了课文后,让他们自己主持“我心目中的仿生学”实例给他们听呢?让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展开五彩的翅膀飞过山川,飞过大海,飞上云天;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㈡、满足学生说的愿望。当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了疑问,或是那被放飞了的想像有了特别地发现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能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请老师和同学帮助解答,或是共同分享那份喜悦啊。然而,教师往往就忽视了这一点,结果是教学任务似是“完成”了,学生却失去了“说”的机会。如此久而久之,他们再不愿动脑思考,被压抑在心底里的那些疑问,那些发现也会变质、腐烂,将他们本来很灵活的大脑锈死。反之呢?如果课堂上学生能有机会去说的话,不定哪个疑问的解答或是独特的发现,就会如破土的春笋,终长成一片茂盛的竹林。
㈢、满足学生读的愿望。
教师动情地朗读,往往能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使之与作者或主人公同悲、同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但佩服教师,而且特别希望自己也
能同教师读得一样好。这时就需要教师满足他们的愿望,让他们通过读,去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思想、情感,并抒发自己的感受。《假如只有三天光明》这篇课文的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去充分地读,又怎能与作者海伦凯勒站在一起,来体会一个双目失明者对光明地渴望,对生命地珍惜呢? ㈣、满足学生写的愿望。
教学中遇到好的章节、词句,反复地读后,仍觉余兴未尽,这就需要满足他们写的愿望。教师应适时激发,或抄原文,或录侍句,亦或仿写片断。这样,在写的过程中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大量地积累了作文的词句材料,进一步掌握了作文的技巧,不知不觉中,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不是把大量的作文布置回家里,让他们舍近求远去找些二、三流的例文作参考,写些文章应付了事。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地,有个性地读写,读出生命的真实,写出生命的本真。生态语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生态语文,必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让学生的生命存在、成长、完善,使教师、知识、学生在生态的课堂环境中发生共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得以全面提高。【背景扫描】
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
第三篇:生态语文浅论
生态语文浅论
摘要:“生态语文”首先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明提出,得到较多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认同。生态语文是一种用生态理念去学习、教授、研究语文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新流派。基于学生、以文为本、个性教学、适性发展是它的基本理念。自然性、自主性、生命性、创新性是它的主要特征。语文课程体系生态化、语文教材编制人性化、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语文学习方式个性化、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是它的主要策略。生态语文课堂的构建对语文教学、学生和教师发展都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生态生态语文生态语文教学“生态语文”首先由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张家港市教研员蔡明提出。几十年来,他一直以“生态语文”教育为抓手,带领团队研究生态阅读文化、生态作文教学和生态课堂建设。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一批一线语文教师找到了精神栖息家园,走上了专业成长道路。生态语文正成为改革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乃至基础教育的一股重要力量。下面将对“生态语文”的概念、基本理念、主要特征、实施策略本质意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态语文概念的厘定
特级教师蔡明认为,“生态语文”是语文的一种信仰、理想。“生态语文”自身否定了试图给它定义的任何轻举妄动。无论如何,你不能把语文当成一门孤立的和静态的学科观察。什么时候,你第一次感到了“生态”?或者是在什么样的时候,你感觉到了语文需要“生态”?你就会默许“生态语文”这一存在[1]。朱治国提出,生态语文就课堂学习而言,指课堂中的语文生长状态。生态语文关注的语文生长状态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的语文活动状态,而“珍惜独特性、尊重多样性、强调关系性、追求和谐性”,是将生态语文与其他语文教学区别开来的本质所在,是生态语文的基本价值取向[2]。徐凌云觉得,生态语文就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系统观、生态观,促使课堂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发生转变,注重实践与体验,另一方面促使教学生态的改善,通过转变教学生态中的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平衡课堂群体生态,建设和谐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3]。
综上观点,生态语文是一种用生态理念去学习、教授、研究语文的语文教学新模式、新流派。生态语文的关键在于“生态”,而“生态”的本质就是遵循规律。遵循规律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有两点:第一,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生态语文教学中既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又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第二,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两个主体,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即“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承认学生是有不同个性的个体,让语文课堂真正充满“生态”气息。
二、生态语文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共同的课堂,生态语文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和文本作用的课堂,保持学生和文本的活跃性是生态语文课堂的主要任务,因此生态语文课堂教学理念集中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基于学生。基于学生就是以生为本,从学生经验出发,重视学生兴趣。语文的意义只有在“课程”执行中才会发生,无论你对语文有怎样完美的认知,如果失去了与学生的紧密关联,就失去了价值。有些风靡一时的语文教育思想之所以成为明日黄花,就在于它是教师的语文,而不是学生的语文。生态语文课堂以人为本、基于学生的理念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使学生习得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以学生为本,培养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4)基于学生的经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2.以文为本。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阅读教学,所以生态语文首先强调生态阅读教学。如果一节语文课对文本的诠释不是生态化的,生态语文就没了载体。文本自身具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内涵,具有生态本质,应当成为引领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设计的依据。文本生态维度应该成为生态语文课堂建构的核心。解决语文课堂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用科学方法合理调适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于文本的充分理解与吸纳,使语文学科真正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教师必须从文本内在生态型这个维度出发,建构学生丰满自主的精神家园。
3.个性教学。课堂既是学生的课堂,是文本的课堂,又是教师的课堂。在生态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之外,还要注重自身教学个性的开发。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有鲜明的教学个性与教学艺术,并且个性是符合自身特点,能够扬长避短,将自己的优点长处发挥到最大限度的。生态语文课堂除了尊重学生、尊重文本之外,还要尊重教师,彰显教师教学个性。
4.适性发展。蔡明觉得“生态语文”倚重“习来”而非“学来”,学生具有语言学习与生俱来的能力,教师是“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一[4]。“生态语文”价值追求的核心是:自然的、自在的、自由的。凡是用各种所谓的形式和教条制定出的种种“规范”,都与真正的生态语文有距离。语文就是它本身,每个学生天生都有学习语文的能力,生态语文课堂提倡尊重这种能力和天分,不过分强加干涉,顺其自然,适性发展。
三、生态语文的实施策略
“生态语文”理念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更重要的是把先进的理念付诸实践,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和引导。关于生态语文的实施策略可以从以下五点论述。
1.语文课程体系生态化。生态语文提倡创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网络“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形成“大语文教育”的基本体系。“大语文教育”最早是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大语文”建立的课程体系正是构建生态语文课程需要的。生态课程体系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体系。
2.语文教材编制人性化。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的形象载体,教材内容体现课程要求与目标;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介,更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凭借。语文教材的编制对语文教学有重大影响。“生态语文”教学需要的教材应该充满人文化、人性化,充满人情和人道气息。语文教材在编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符合学生需要,选编入的课文要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教材在选文时既要选一些传统的经典文章,又要与时俱进,适当选入一些时文。整个社会都在进步,教材编制当然不能落后,在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的同时,要注重教材的人文性、时代性,让教材的编写深入学生内心,对其产生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实现真正的“生态语文”。
3.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语文课程来源于生活,甚至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应在课堂中尽量将课文叙述和描写的内容还原于生活,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文本融合,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请看案例“这是语文课吗”:在美国,语文课是在语文情境创设与开发运用中进行的。小学一年级第一堂语文课,老师提出一个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是怎样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到底是怎样生出来的呢?老师说:“从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老师把事先准备的一对老鼠请进教室。从这一天起,语文课就变成了老师和孩子们养老鼠、观察老鼠生育过程的活动。同时,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出了一系列词汇。一个月左右,小老鼠生出来了,孩子也掌握了不少词汇。第二个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鱼是怎么生出来的?老师和孩子在教室养了一对鱼。第三个月,老师问孩子们:“校园里的树有没有妈妈?”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在校园里开垦一块土地,种下树种„„第四个月,老师再问孩子们:“山上的石头风吹雨打、日晒夜露,他们有没有妈妈呢?”老师带着孩子走出校园,采集各种石头标本„„这就是生态的、生活的语文。
4.语文学习方式个性化。个性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学习方式。在以终身教育为典型特征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必经之路。《语文课程标准》主张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为目标,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独特的感受,面对同一个文本会产生不同理解,“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必然有一千种语文课程”,“有一千个学生就会有一千种独特感受”。所以,语文学习没有千篇一律的程式,每堂课都是不可重复复制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想、个性,在生态语文课堂上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运用不同学习方式,实现语文学习个性化。
5.语文教学评价多元化。生态语文在教学评价上要求多元化。这里所说的多元化有三层意思,即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新课程语文评价要求注意评价主体多元性,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和家长参与相结合。语文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指根据评价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评价方式。例如,对基础知识的评价,可以采取笔试,或将基础、阅读和作文三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对于听说能力的评价,还可以灵活一些,进行口试、朗读、口语交际等。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指语文具有人文性或文化品格,文化本身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再加上学生语文学习存在个性差异,语文素养存在差别,这些都决定了语文教学评价要遵循价值多元化标准,使每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领略成功的喜悦。
生态语文是符合教学规律的语文,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语文,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语文。构建生态语文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生态解读文本,绿色写作,实现语文教学生态发展和学生学习生态发展,是生态语文生命和奋斗目标。生态语文的提出,对语文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语文在新世纪的新诠释。
参考文献:
[1]蔡明.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语文课堂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25):13-16.[2]朱治国.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语文课堂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25):17-19.[3]徐凌云.叙说生态语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1):38.[4]蔡明.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态语文课堂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2(25):14-15.
第四篇:成功并非偶然
成功并非偶然
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百的坚持。——题记
成功并非偶然,因为他让我们擦亮了眼睛,辨别了方向才好前行;成功并非偶然,因为它让我们懂得了坚持,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坚持;成功并非偶然,因为它让我们提高了警惕,“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恶小而为之”。
爱迪生知道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才让他有了试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实验的佳话;牛顿也知道成功是不简单的事,所以才有了在他功成名就时“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谦逊话语;比尔盖茨更知道成功并非偶然,所以才让他有了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财富的观念,也许下一秒的财富会比掉在地上的要多得多;而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更懂得成功不是容易的这个道理,所以二十年多来,他一直重复着当年的那个动作。
成功并非偶然。张爱玲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才会冲动;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才会彷徨;然而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我们才要清醒。因为在这条成功的旅途中,又有几个人是一帆风顺的,这一路上我们不断地跌倒爬起,命运像是在有意的整我们,一次次将我们领到悬崖的边缘,然而我们还是不顾一切的终身往下跳,落地的前一秒还天真地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上天对我们的垂怜,等到重重的摔下来时才清醒过来,后悔当初的愚昧。于是拼命的往上爬,可是还是一次一次的无功而返,我们还不知道还在这里绕多久,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因为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才有希望,要想重新站起来,就一定得坚持。所以我们不论外在环境是否狂风暴雨,只要心中有阳光,人生永远充满希望。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成功并非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付出与收获很多时候是不成正比的。有时感觉自己的一腔热血付诸东流,真心的付出得来的只有心痛的感觉,可是再想想,也许是自己的付出不够多,还是付出的方式不对,或许自己在怀疑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付出呢?当你斤斤计较付出和收获时,也许得到的将会是痛苦。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奉献一颗真诚的心,孤独的人就少了。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吗?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即使仅仅是收获幸福的感觉。”而蒙牛的总裁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是不行的”;“不要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要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须要多少口锅;不要问我的一盏灯能够照亮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这就是中国牛奶第二大企业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经典语录。
成功并非偶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校训的出处。勤奋自强是一种包括自信、自尊、奋发、坚毅在内的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进与退、成与败、荣与辱。勤奋自强是我们的一切成绩一切成功取得的基石。而厚德载物就要我们用感恩的心去感谢一生中折磨你的人:
感谢伤害你的人,他让你变得坚强;
感谢欺骗你的人,他让你有了慧根;
感谢欺负你的人,它让你明白了抗争;
这不是一种悲观,这是一种成长; 这不是一种退缩,这是一种成熟;
这也不是一种残酷,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成长的催化剂。成功并非偶然。只要你不甘于寂寞,你有你的理想,一有机会就去实践它,时间长了,自然水到渠成。
山,如果不过来,那就让我们过去吧!
第五篇: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然而,它并不是路边的石头,随处可捡;也不是花园里的花朵,随意可得.前途总是光明的,道路却总是曲折的.平静的大海锻炼不出勇敢的水手,恒温的花房里开不出耐寒的花朵,安适的环境中造就不出时代的伟人.失败是成功之母取得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学位之后,艾柯卡进入福特汽车公司,从最初的部门经理到风靡一时的“野马车”,最终他登上了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就在事业日新月异取得成功时,他受到公司董事长的猜忌,惨遭革除,一夜间跌入深渊。然而,艾柯卡并不一蹶不振,他受濒临倒闭、负债累累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之邀出任总裁,不久又兼任董事长。在公司生死存亡关头,艾柯卡大力整顿,又一次向汽车市场进攻,克莱斯勒终于起死回生,反败为胜。到1984年,该公司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艾柯卡也成了美国企业的英雄。失败是成功之母, 失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财富,试想,如果艾克卡没有惨遭革除,或许他还一直停留在公司总裁的位置吧.教训为成功添枝有一个商业机器公司的部门经理,因工作细节失误损失了1000万美元,沉重的压力使他忐忑不安,精神不振。几天后,董事长约见了这位部门经理,处理了“1000万美元损失”事件。处理出人意料,部门经理既没被开除,也没被降职,却委以同等重要的新职位。结果是:这位部门经理因工作出色,几年之后,变成了董事长极好的助手。公司因这位部门经理吸取了那次失误的教训,且用心经营,前景特别看好。避免不必要的失败,关键在于失败后总结失败教训,紧记教训,迈出成功的步伐。教训为成功添枝。
机遇为成功加叶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是个勤学的人,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一条蛇自己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圆环,这诗他猛然醒来,回想刚才做的梦,立刻与他正在研究的苯分子结构联想起来,经过仔细的研究与推敲,终于发现苯分子的结构是圆环状的.凯库勒做的梦对于他来说算是一个机遇,而这个机遇的到来是那么普通寻常.可是凯库勒却即使发现并抓住了这个机遇,这是这一点,使他走向成功.谁人不向往成功?但通往成功的路上,失败又是在所难免,我们要从失败的地方爬起来,吸取失败教训,用信心,勇气,和智慧抓住一切机遇,向成功的彼岸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