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5篇

时间:2019-05-12 23: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

第一篇:《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

《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

衡水中学陈过雷

抛开分数论,着眼课堂的过程;从课堂环节的安排目的和达成效果上看成就;从老师的课堂设计的达成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收获上着眼,看老师对学生是影响、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我们坚持评课按两个量化满分值相等的方面来评价,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课堂设计,对教材的处理体现英语文化特点、教师特色,语音语调和板书要给学生有示范作用,有对学生人文价值观念的影响。有利于教师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没有对课程的预习,有没有关注课堂知识内容,有没有笔记,有没有自己的思维、思维有没有深度,有没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有没有方法的探索,练习的效果好不好,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个人情感价值观等的成长与成熟,等等。这些对学生方面的评价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因为这些都是老师对课堂调控能力的体现,是对学生的影响,也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几个目标。

我们听课评课的量化表在制定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同行的研究者的一些量化表,比如娄底二小的和鉴开中学的教学评价表以及其他中小学的量化评价表。在借鉴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了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是一所教学质量很高的示范性高中,老师们有着较高的课堂教学能力,所以我们更加的关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收获,以及我们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我们制定的量表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量化采取了可观察到的课堂的一些细节,比如老师教学活动包括到了多少学生,学生的参与人数、学生的发言、学生的记笔记的人数、和同学共同探讨的人数次数等。

我们在听课时的做法认真观察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力,对教材处理的特点,给学生的反馈和亲合力等。看教师是否起到了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同时,我们也重点看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多少,参与的是否积极,和同学的交流的次数等。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下面就把我们的听课量化表做个介绍,共分为四大部分。

一、我们的评价量化表首先就是要评的老师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运用口语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反馈能力,其中,我们有三项是包括对学生的关注的,比如对教材的处理要考虑三维目标,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要考虑三维目标,对反馈要有机智、激励和亲合力等。

1.口语清晰,语音语调正确,用英语组织教学,教态自然。这里面我们对英语老师的口语要求能给同学们一个基本的示范作用,用英语表达简单基本的想法,起到英语交流的基本作用。用英语组织教学也给同学们一个英语的使用氛围,让同学们有一个用英语交流的准备。

2.反馈及时、准确、机智,有激励性、有亲合力。这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有个反馈评价,让同学们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尤其是要求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不能仅仅是以“对”或“好”来做简单的评判,必须是发自内心、充满真情的。教师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热情的鼓励来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能更好的激励他们的质疑与探索精神。老师应运用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以恰如其分的激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安全的感觉,获得情感的补偿,获得自信的力量,获得取胜的勇气。

3.教材处理有自己的特色,体现思想和人文教育。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材的取舍、课程资源的使用、教材的调整与补充,教材中的设疑与兴趣、教材的呈现方式等。都要为教学任务、教学目的服务。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都要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中。

4.英语用词搭配正确,句型、时态准确,语法运用灵活,解析严谨准确。以语言功能为主,兼顾语言结构。语法错误不能影响交流。要让学生会读、能用、明白语境需要。毕竟学校中的英语教育和日常用语和日常交流不同,尤其是词语的选择和语法的严谨上要高于简单的交流的目标。老师的语言要更倾向于可接受些。

5.适时、适度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堂活动是老师的重要基本功。课堂中的学生活动,作为某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必须紧紧围绕着课堂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闹哄哄、简单的给出媒体材料,而应该目标明确,指导到位,管理也要到位。

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设定了5个方面,其中,对学生的关注占了4个方面,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乐趣,到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到讲解和练习的梯度性都是从学生的学法来考虑的。

1.导入自然、有吸引力。环节清晰、衔接好,时间分配合理,重点准确、突出,体现教学目标。导入往往是一节课的第一印象,各种导入要符合导入的基本作用:导入到新课的教学内容。只不过,导入还要考虑 导入材料要新,不能老用若干年前的东西。比如有一次我们听课,还有老师用到了8年前的新闻材料,这是不行的,我们的学生每天都看新闻,合适的媒体材料肯定很多的。另外,各个环节的安排要清晰,有转承,有梯度,有目的,有侧重。重点的讲、练要有10+10的时间长度。另外,各个环节还得有大部分学生的参与,也就是环节的安排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2.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讲、练、评有针对性,顺序安排科学。这一点是英语学科教学的必须。没有语境的教学,单词和词组的用法就不会清晰。必须在语境中讲解和练习,练习要有层次性,至少要分2层,这也是为了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力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3.激发乐趣,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学法和培养思想品德。这儿我们用乐趣,没有用兴趣,是因为的确有一部分同学是英语偏科的,没有兴趣的。我们先让这些同学感到一些乐趣吧。这一点也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你现在不行,没兴趣,老师也不是歧视你,还有帮助和促进你的英语学习。我们在评课时,这一点有个硬性的要求,就是 至少要让课堂中有一次笑声,这也是培养品德的一方面吧。

4.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手段娴熟、有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现在几乎各地中学都上了多媒体设备,我们主要是考虑的对媒体手段要熟悉,使用操作过程中不能慌乱出错。另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用也能适应不同学生的学法和性格特征。

5.各环节照顾到个层次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讲解和练习要有梯度。力争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我们听课时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评价就是围绕着什么样的目标,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多少学生参与,各层次学生参与的难度和人数等来判断。

三、学生参与这一部分中,也是5个方面,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心态,具体的学习动作,象笔记、预习、举手回答问题等方面,到学习中的更深层次的主动交流合作和质疑探究等几个方面。

1.学习乐趣浓厚,思维活跃,敢于开口说英语,学习过程愉快。有乐趣,有思维的活动,这是个基础。敢于开口说英语是我们老师给学生影响的一个好的结果,这都能导致学习过程的愉快,使得学生得有说英语的机会和敢说的心情。我们在评课时就是通过点人数来判断学生能开口讲英语的环境是否良好。

2.预习、记笔记、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人数多,有求知欲望。学习过程愉快了,有了求知的欲望了,预习、记笔记、参与课堂活动的人数才会多,我们的教学目标才易于达成。

3.主动学习并能和周围的同学共同合作、探讨,大方、积极。没有主动性,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没有和周围同学的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好,表现不是大方、积极,心态和精神状态就不好。这些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种精神层次的表现其实很大程度上和老师的长期影响有关。也是老师要注意观察和引导的。我们就是在评课时简单的通过观察这样良好表现的同学人数多不多来判断的。

4.探究问题有主见,敢于提问,自动总结提炼学习所得。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了学生学习的更深层次的脑力活动和精神活动。也是我们三维教学目标达成的最终结果之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自信和质疑,极大的提高学习效果。自动提炼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表现。

5.对老师认可和尊重,听从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对练习安排认可和配合。练习紧张、目的明确。有了前面几个方面的目标达成,信其师,从其道,才会有高效的课堂活动,才会更高的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对练习的目的意义才更明确,教学效果才更好。

四、达成收获方面,我们从掌握语言使用语言,掌握语言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到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等方面都有涉及。

1.掌握语言功能、了解语言结构,训练准确率高,知识目标达成度好。这主要就是我们常规课堂的任务,知识方面要有收获,知识有达成。

2.学会记忆和练习的方法,自觉使用和培养学习习惯。很大学生对英语单词有畏难心理,我们就通过课堂的训练来引导好的记忆方法,比如读到一个新词,我们慢慢的发出各个音节,并按节奏,板书各个音节的字母,按着模块式的方法形成记忆。在检查和复习环节就按着模块式方法进行。好的方法、习惯都是要培养的,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不停的在训练使用这些方法。

3.学习有序、有条理,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慌乱、有重点,笔记准确。我们听课时发现的很大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的笔记很乱,甚至错误。比如一次一个同学比较mind,head和brain三个词,有个同学就简单的记下:mind 思维 head 脑壳 brain 大脑 对老师罗列的一些短语的区分没有涉及,这其实就是没有条理的表现,毕竟这三个词的区分要在短语和语境中区分,而不是在汉语意思上区别。还有个同学在分析完型填空时,简单的说“按着上下文的意思,strong 更好”但是上下文中提到的“牛壮能伤人,不要到我的私人领地来”这层含义就没有理解到,这实际上是学习任务不明确造成的。而一旦学生明白了这些问题的来源和真正的含义,提高是很快的。比如分析完型的这个同学两次月考的进步达到了20几名。

4.能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引发同学思考,见解有价值。思维上的积极,也是反映了学习态度和精神状态的积极。见解有价值也是获得同学们认可的重要方面,能做到这些就是明显的学有所成。我们评课时对这一条的评价就是数发言同学的人数,能达到2人以上就表明老师的课堂活动和对同学们的影响是高效的。

5.耐心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认识,能接受他人见解,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同学和老师和谐交往。这两点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耐心和客观的评价是人际关系良好的的一个基本因素,人际关系和谐了,生活和学习都少了很多的不良干扰。这一点的评价我们也是通过观察和数人数来确定的。在总评栏中,可以提出老师课堂中的亮点,也可以提出老师应该更加关注的点。对于优良中差的评价我们也是考虑到尽可能的不那么精确到分数,也给老师们一个较为轻松的心情。

五、通过这次课题的研究,我和各位参与课题的老师不仅从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对待教学理论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明白,理论都有着它们的背景和发展,经过人们的实践和比较,也存在着改善提高或者淘汰的过程。

其次,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也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明白了理论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并能在很多时候都让理论来影响自己的具体教学细节。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在评价体系上有了更明确和具体的项目,尤其是把学生放到课堂教学中和老师的地位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且把课堂教学的内容放到三维教学目标的标准上来考察,极大的提高了老师们的评课能力,改善了我们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语文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积极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方法,学会思维,学会交流,学会探究,学会体验。

文本使用

1、教师能准确把握教材,有自己的独特感悟。

2、教师能积极开拓课程资源,使课内语文学习、实践与课外活动、生活结合起来。

课堂实施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状态,激活学生的思维,努力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充满感情。

2、抓住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

3、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带动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效果

1、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表达、交流,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表达参与面达到80%。

2、能基本达到教学预设目标,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数学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1、体现教为学服务,课堂教学组织、调控从学生需要出发,而不是为程序的完成。

2、师生、生生平等,共同发展。

3、关注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习氛围和谐。

4、能以积极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多样的方式评价、鼓励学生。

教学目标

1、目标确立全面、恰当、具体,符合学段目标要求。

2、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程度,适应学生发展需要。

教学策略

1、问题设置新颖、开放,学习方式选取灵活,学生思维活跃,交流的信息量大。

2、要有培养学生自我表现、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体现,并提供相应的时间、空间。

3、学习过程突出学生的自行探究,创设问题情境,利于学生全面参与。

4、适时、恰当的选择运用学习材料,学生易于操作,易于合作研究。

5、恰当、自然地体现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6、引导、设问及时,适度,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得到深化,引发思辨)。

7、恰当选用各种媒体,突出实效。

8、教材的使用、修改、创编具有科学性,合理、正确,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9、教学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独立使用媒体,操作熟练。教学效果

80%以上的学生掌握本节课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及基础技能。

英语学科达标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教学目标

1、对本节课所要学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提出明确、具体、符合教材内容的要求。

2、制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容量适当,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并注意运用已学过的知识。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展开始终围绕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统一,活动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形式活泼有趣,组织有序。

2、课堂结构主次分明,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3、面向大多数,并能针对个别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4、教师能有效指导学生活动,能恰当处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失误或错误。

5、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关系融洽,人人参与。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使用要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合理使用实物、图片、挂图等教具或多媒体视听等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

教师基本功

1、发音准确,语法正确。

2、用外语组织教学,熟练使用教具,板书规范。

教学效果

1、面向全体学生,参与教学面达80%。

2、各类学生能达到基本的教学预定目标。

3、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有一定学习兴趣。

体育学科达标课教学评价标准

课前准备

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完整。教学目的明确,条理清晰,能够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场地和器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体现认知、情意、技能、素质、健康和适应能力的有机联系和统一。

组织教法

形式要多样化,在不断变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注重学生个体的进步。

学法指导

教学面向全体、突出主体;练习积极主动,循序渐进;形式开放自主,活泼生动。

教师素养

精神饱满、语言简练、口令宏亮、动作准确、态度亲切;爱护学生,作风民主。

练习效果

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有所乐,体验到锻炼带给自身的快乐。

美术学科达标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

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意志。

3、培养观察能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

恰当选择多媒体或其它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学具准备充分,设计合理。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有序,指导有效,教师语言富有激励性和启发。

2、学生喜爱学习,喜欢与教师交流,绘画兴趣浓厚,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参与积极、主动。

3、学生求知欲望强烈,懂得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生活的美。教学效果

1、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喜欢自己创作。

2、能适当展开想象,并通过画画表现出来。

科学学科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2、坚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愉快、轻松、有序、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

1、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灵活,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2、教学手段恰当,能合理有效使用教具、学具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注重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和习惯的培养。

4、教学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能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实验。鼓励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尊重学生人格,允许学生有异议。

教学效果

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活动。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合作交往愉快。

3、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问难。

4、学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能力、行为与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均有一定程度发展和提高。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

2、突出学科特点,将情趣、品格、习惯的培养融于教学之中。

教学内容

1、结合学生实际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2、结合学生需要和教学实际选择、改变教学内容,或有所创新。

教学过程

1、能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平等民主。

2、关注学情,适当调控,并做必要指导。

3、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适当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

4、板书合理规范,课前各项准备工作要充分。

5、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6、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愉快合作。

教学效果

1、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的学习基本符合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

2、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合作能力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3、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并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音乐学科达标课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其它的综合素质。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切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1、内容丰富、理解正确、把握恰当、处理得体。

2、重点、难点突出,解决合理。

教学过程

1、能创设良好的教与学的和谐情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以音乐激情、以音乐激趣。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2、能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发挥教材和资料的辅助作用。有效地让教学工具为教学情景服务。

3、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结构张弛有度,时间分配得当。

教师素养

1、教师具备示范演唱能力、即兴伴奏能力。

2、有调动学生情绪能力、有调控驾驭班级纪律的能力。

3、有书写工整板书能力。

教学效果

1、师生配合、愉悦默契。

2、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3、组织有序、效果明显、学有所得。

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体现新课标“三维”要求,符合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过程

1、整体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体现课标基本理念,课堂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教学内容科学准确,处理得当;活动组织有条不紊,课堂民主开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理、熟练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操作得当。

2、教师行为: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组织引导有效;重视教育性,富有启发性,突出实效性;关注学习过程,延缓评判;能有效利用和开发现场资源,给学生提供学习发展空间;重视学生方法和过程的指导,促进促使品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3、学生行为: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提出问题,思维活跃,能发表个人见解;自主学习,交流。

教学效果

1、情感体验较为充分,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氛围较浓厚。

3、能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获得知识,积累生活经验。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2、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发展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无科学性错误,语言表达准确、规范。

2、处理教材有整体性,注意本学科相关内容的有机整合,使用教材有创造性;重点突出、难点化易。

教学过程

1、培养创造性思维、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关注学生。教学步骤有序,符合认知规律。

2、知识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布局得当、合理。

3、媒体准备充分,利于操作。

4、能够明察学情,并留有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教学方法选择得当,做到讲练结合。

6、辅导细心、到位、有针对性,并能抓住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教师素养

1、教学技能娴熟,教法灵活多样;有一定课堂应变、调控能力。

2、能熟练运用各类媒体辅助教学。

3、尊重学生的自尊和人格,语言表达与示范操作准确到位。

教学效果

1、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动手操作热情高。

2、时间利用有效,达到预期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3、绝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氛围宽松和谐。

第三篇:构建科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

(2013-01-07 21:04:41)转载▼ 标签:

杂谈

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摘要: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因此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两部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三维科学素养的发展。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评价 科学素养

正文:《科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如何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评价,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四个方面入手,以更有效、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倡导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应由多种人组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参与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过程中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主要是完成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评价。考察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学习观察中有没有新发现;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等。教师的肯定评价能有效激发孩子们持久的兴趣。“老师,我发现了„„”“老师,如果这样做,我想会更好!”“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得越来越多了。教师的评价摈除了单一的知识考核,给孩子们的思维与情感松了绑。这些,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更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教师的积极评价,犹如学习的催化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2.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弱,教师特别需要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关注。他们常常不是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和所收集到的数据,而是依据他们自己的某种想法来建立一种理论;当通过实验所得到的证据与自己原来的想法相矛盾时,他们经常忽视不一致的证据或以歪曲的方式注意这些证据,通过调整证据以适合他们的“理论”。我们要珍视小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从他们的“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发现他们理解的困难所在。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已有经验与事实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引发其认知冲突,促使起其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学会欣赏自己,评价自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反思,了解自我发展情况,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比较自我学习的前后变化,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我每次都能准备好老师要求带的东西。”“我虽然好动,但我提的问题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组里的实验情况都是我记录的。”„„评价,使孩子们看到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也使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加油。

3.同伴评价。由于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他们在生生互评时肯定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为此,教师一是不要给学生定下评价,而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要以命令者、管理者的姿态居高临下。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要懂得适时、适宜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在课堂教学中用语言、姿态、表情等对互评过程进行不断的调控、推进,务必使学生明确互评的中心必须针对学习内容,而不是他人本身。学生在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他的实验设计很好,应该给他五颗星。”“我觉得他每次的课前准备比我充分,应该给他五颗星。”“他在实验时,总是不做,最多给他两颗星。”„„评价的同学头头是道,被评者心服口服。互评,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比教师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而且也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同伴间的交往和了解。4.家长评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频道”等阵地或根据教学内容,让家长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我们来造纸》这一内容时,让家长参与对孩子们自制纸评价。“废纸还能造纸,是我儿子的实践让我相信了这一点。”“孩子,虽然你在语文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我知道你的手是很巧的。”“不错,下一次如有类似的活动,我们一起做。”„„家长的评价,不仅给了孩子们以鼓励,对教师也是个重大鼓舞,让家长参与评价,也是对科学课的一次自我宣传。这样的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孩子成功的喜悦与兴奋,对于提高家长的科学素养也大有裨益。

二、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是指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科学的行为和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实验:平时的分组实验是科学学习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及时评价学生的一些突出表现。

2.制作:科学教学中有很多专门的制作活动,如制作雨量器、制作油菜花标本、布标本、纸标本等,这些活动最适合发现一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同时也可能是基础知识较薄弱的(传统的差生)学生的强项与重树信心的转折点。3.家庭小实验:科学教学中经常有许多小实验是需要学生回家动手并长期观察的,例如种子的萌发、种植物(油菜或太阳花等),这也是我们在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4.科技活动(读书活动、金点子评选、小论文、小发明、野外考察等),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他们的表现,把它纳入评价中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评价内容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在制作航模、风筝、船模、车模、动植物标本、种植花卉、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到自身力量的存在,从而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比如:有的同学在记忆、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一般,可他们擅长制作,当他们的作品被展示、获奖后,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信心倍增,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由此不断提高。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新课程的评价应当打破那种单一的、过多地注重知识技能、更多地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除传统的评价方式外,应尝试使用多种评价方式。1.课堂中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在学生心目中,一句肯定的话语,一种会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让我们的学生增长成功的自信。但在科学课堂中,光靠教师的评价有时太单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及家长都要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通过互评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的感悟,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有些素质,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才能进行评价。我的做法是在平时的探究活动中着重观察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期末进行常规实验能力、实证意识、探究方法等的综合考查评价。3.笔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介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科学课堂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看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动手操作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评价可采用教师口头激励的方式进行,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及行为习惯等具有个体性、程度差异性以及内隐于心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反映出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科学探究的评价就是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评价时机全程化”的提出基于两个理念,一是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评价时机全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是科学课的新教学目标内容所决定的,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1.前置性评价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2)评价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就?(3)评价是否反映了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或不足?(4)评价是否反映了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等等。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注意平时积累的形成性评价的相关内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得轰轰烈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总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还要探索复合、多样、立体的教法与学法,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孩子的需要,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科学素养。【参考资料】

1、《新基础教育》 叶澜主编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郝京华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3、《科学课》2006年第4、7、10期

4、朱逢田。《新课改下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也要规范化》。

5、唐洪菊。《新课标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第四篇: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概述

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概述

一、教学体系 1 实验教学模块

全面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实验教学模块,即食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食物安全与卫生、烹饪学、营养评估与干预。

1.1 食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教学模块

主要包含了营养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安全评价、食品感官评价等课程的实验项目和方法。如营养素的测定、食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检测、油脂酸价测定、食品重金属元素如总砷的测定等验证性实验,以及牛奶、蜂蜜掺伪、掺假的检测、液体食物和固体食物的感官品评等综合性实验。

1.2 食物安全与卫生教学模块

主要包含了与“微生物学”、“食品安全与卫生”等课程相关的检测方法与手段。显微镜使用与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微生物分离纯化与生理生化反应、理化生物学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基础性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微生物试验及仪器设备使用方;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主要有鲜畜禽肉类、肉制品、鲜水产类及其制品卫生、食用油脂卫生评价,根据国家标准,选择从感官卫生评价、pH值与水分测定、三甲胺—N与亚硝酸根及Aw值测定、酸价、过氧化值、TBA值等测定指标;另外食品天然毒物的测定与安全性评价,主要进行皂素、胆汁毒素、TTX、STX的测定。这些综合性实验项目选择的目的不但让学生会具体的操作,也让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质量检测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3 烹饪学教学模块

主要包括了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学、中国名菜、中国名点、江苏名菜、江苏名点、西餐工艺、雕刻工艺、茶艺、调酒、药膳制作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

1.4 人体营养状况评估与干预教学模块

属于专业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及生化测定,并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营养评估的结果,进行食谱制定等营养干预,更加直观地运用营养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对营养工作者的工作范围、工作程序、工作内容的了解,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营养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膳食调查:主要包括膳食调查的方法、结果的数据处理与评价,膳食调查的撰写。体格检查与生化测定:包括人体体格测量,如身高体重的测定,体围如胸围、头围、腰围、臀围的测定、及皮脂厚度的测定;实验室检查样品收集如毛发、血样、尿样、粪便样本的收集,测定结果的判断等。

营养评估:根据膳食调查及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查结果,写出营养评估报告,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食谱制定: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干预方法和手段,也是应用营养学专业常用的专业技能。通过计算法、食物交换份法及计算机软件为不同年龄及生理状态下的健康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同时也可以为一些亚健康人群和相关疾病人群进行营养干预。实验教学层次

在各模块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基本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基本实验注重学生基本操作规范和技能的培养,提高型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面向社会需要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充分体现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内容,满足社会的需要。注重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学科新进展,根据现实中出现的涉及到本专业的问题,及时更新、充实、改革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例如食品成分的测定与分析教学模块实验教学内容中,根据2008年出现的三鹿奶粉事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三聚氰胺检测方法与手段的讨论;根据近年来“地沟油”事件,增加了对地沟油制作过程的了解及检测方法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实践了教学内容。

第五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创新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与创新

大水学校

徐沙沙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诊断、调节、鉴别和激励功能,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文对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校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问题和原因分别进行了追溯和深入分析,进而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与创新。

关键词: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

一、国内外课堂教学评价的源起及发展

17世纪班级授课制的形成标志着课堂教学的产生,课堂教学评价是随着课堂教学而产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随着课堂教学模式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而变化。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这一阶段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强调是对教师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编写教案和教学设计评价。19世纪末,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即学生、经验、活动,在这一阶段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进行评价。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效果,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评价都强调对教师知识教学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教育评价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策略,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了解这些目标并达成目标。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外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师的评价更注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强调教师的发展对工作带来的实际变化及对学生和学校的影响。

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受前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依据教学理论建立起来的课堂教学评价系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针对知识的教学即知识的理解、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教育评价思想被介绍到我国,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迅速开展起来。此时的课堂教学评价,其评价内容大多是依据教学过程的展开确定的,以李秉德为代表,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以下几个方面,即目 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在这之后我国的教学理论发展迅速并且逐渐成熟,随之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也旱多样化发展。国内的教育家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以王汉澜教授为代表,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评价的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有的教学家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如赵明仁、王嘉毅认为,从教师对学生、学生之间、学生自我在知识、思维、技能、品质、作品等方面以及教师自我教师对学生在教学知识、教学方法上的表现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二、现行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功利性较强

当前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出现了异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侧重在奖惩、晋升或降级、加薪或减薪等方面,过分关注评价活动结果,通过等级划分(优、良、合格、差)对教师进行鉴别分等,或者把课堂教学评价当作工具,简单地从外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核、鉴定等,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过度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评价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反思等功能体现甚微。很难客观公正地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实际水平,对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不突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归纳为:课堂教学评价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不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限制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全面性较差

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偏离新课程改革的轨道,现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认知目标的达成,表现在特别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过分注重教材分析的评价,尤其是课本上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评价中“重智育,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尤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缺乏重视。大部份学校仍然是按照教学要素分解法对构成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分解形成的,如把课堂教学要素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或者从教师的外显行为来评价,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教师的教态是否认真饱满,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工整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有序,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详略得当等等,注重教师的“教”偏离考虑学生的“学”。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单一化凸显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改变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理应有多元的主体来实施,主要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自身、同行、专家、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而目前大多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任课教师会感到恐慌,感到自己处于被动受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而且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评优或晋升。教师同行们对被评课教师的教学行为和特点比较了解,即使能对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评价,但受制于诸如人际关系的处理,同行教师平日都在一起工作,相处地和和气气,谁都不愿因为自己触及他人不足而惹是生非,评价的结果往往都是肯定和赞赏。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参与评价完全没有必要,他们的理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不真实的,他们有的是因为教师的某一次批评产生厌恶教师的情绪,在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时就会把不满的情绪通过评价量表表现出来学生评价的随意性较大,有时并不能真实的反应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不能相互结合

当前国内的课堂教学评价基本上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简单的定性描述;二是偏重于定量分析,这两种评价方法各有优缺,但任何一个都达不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相对的准确性,因此信度、效度不高。单独地崇尚量化评价,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但课堂教学中有些方面是无法量化,如教师的个性特长、学生的兴趣、情感等因素。这些方面即使能够量化,也是带有主观判断的成分。单一的量化评价缺乏灵活性,学生在课堂中个性的表现及教师在教学中的进步和发展以绝对的抽象的分数来表示教学活动貌似精确,实际上具有很大的模糊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复杂的过程,单一的量化只会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无法从本质上抓到问题存在的原因,使教育过程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丢失。所以,不利于教师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影响现行课堂教学评价原因分析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滞后

我国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队伍及其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督导评价机构、评价的规章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文件中对评价的吸纳运用等基本是空白。只是到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才有了一定的发展。近20年来,这些方面尽管有长足进步,但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加大课程与教学改革力度的客观要求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制约

在我们理性地探讨评价理论仅仅有短暂的历史时,我国传统考试评价制度却有了千余年的历史(中国隋唐兴起的科举考试首开了笔试考试的先河)。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中国 的教师和学生往往通过外在的评价来得到认可和发展,而不是靠自身内在的品质来获得应有的一切。因此,当新的评价体制要求用于内在的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时,便不能很好地适应及采取有效的对策。

(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物化

课堂教学评价我们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这往往导致教育主管部门常常为追求自己的业绩,显示推进改革的力度,过分推崇“看得见”的评价。这就使得学校和教师未能结合自己学校或自己的专业学科背景来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不在提高内在精神品质上下功夫,而是受评价指标体系驱使,不断追求外在的、物化的、数字化的、虚假的发展。

(四)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消极的影响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对课堂教学过程有着最深刻的了解和体会,是最具有发言权的群体。可以说他们是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当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充分理解时,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积极转变。但是由于教师们的自身情况和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每个个体对新课程及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也各有看法。

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效果的策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的评价理念,这种理念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某些方面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无论是评价理论的研究者还是评价的具体实施者,都需要在教学中慢慢摸索,对其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积极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更好实施。为此,以下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进行思考,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一)理论层面 1.深层次转变评价理念

在新课程体系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看教师教学模式。更应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自由个性的张扬、师生平等对话、课堂教学气氛和谐民主、学生之间的主动合作、学生自主思考、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学生的情绪和交往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投入学习之中,学生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评价一节课时要关注课堂教学氛围,新课程课堂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改变过去课堂沉闷压抑,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2)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确定,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广度。从深度来说,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还是被动的迎合老师;从广度来说,全班学生是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还是只有各个层面的少数学生参与。

(3)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在于学生课堂思维。学生要有思维的内容、空间和时间,即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倾听、独立思考;是否善于交流、从多角度解决问题;是否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能从异议中彼此得出肯定性的评价、分享见解。

2.构建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制度

新课程改革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教育评价理念与实践,提倡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涵义是多面的,同时也要依据评价的目的和评价的内容进行选择。在实施中我们应该坚持如下基本策略:

(1)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显然,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公正和有效,必须考虑评价主体队伍的多元组成。

(2)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化。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采用定性评价为主,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以定性评价统整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关系,我们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建立评价方式多样化的制度。

(3)课堂教学评价功能的多元化。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评价功能从重视评价的鉴定与奖惩到重视评价的发展与激励等。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改进等功能,弱化鉴别、定级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二)操作层面

1.创设课堂教学评价的文化氛围

成功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要与学校文化相兼容。教师群体大多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每个个体具有特有的文化,在编制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时候,要让教师参与整个编制过程,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制定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评价氛围。

(1)师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学校评价文化。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让教师和学生在参与课堂 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结果的确定等过程中感受参与的意识和认识到评价能促进自我发展和进步。

(2)多重角色坦诚交流,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功能。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多重角色之间应该坦诚交流他们的体会和感受,让学生评教、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家长参评、专家评价之间主动沟通评价的信息,建立一个民主、开放的评价气氛,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3)教师之间互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发扬民主的一种评价方法。通过互相展示课堂教学,教师有机会讨论观察和教学反思,听取优秀评价者的意见,从同行教师中借鉴和吸收经验。开展教师互评,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均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2.加强教师理论培训和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指导

学校在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多的给教师提供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机会。学校应为教师购买和新课改有关的参考书籍,学校定期印发教学改革参考资料,从而让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监督的重要作用,是课堂改革成败的关键。加强相关评价知识的培训和指导,使教师能有效掌握具体的评价方法,包括不同评价方法的含义、特点、具体的应用步骤和使用范围。同时,我们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需要辨证地认识,科学地运用,使其与新课程要求的质性评价相结合。从操作上来说,学校可以与高校以及相关的科研机构合作,邀请课程论专家到学校进行教育科研讲座,内容涉及现代教学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学校还可以选送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新课改培训。3.健全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保证机制

形成课堂教学评价组织机构,严密组织、科学实施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组织机构和框架系统来有效的保障课堂教学评价的顺利实施,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组织机构。学校要提高认识,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使课堂教学评价工作顺利进行,成立的课堂教学评价组织机构应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领导小组要拟出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总体计划与实施方案,并广泛吸纳有经验的教师和判断能力强的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参与,统一协调、建立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授课教师的反馈改进情况,更充分地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和激励导向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小结: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提高与发展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是为学生提供一流教学条件的有力保障。良好的评价体系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其评价体系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科学、客观而有效地建立。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应该予以实施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团体能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而更好地配合教学,并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评价结果,进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董玲.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 杨丹.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

[3]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71-72.[4]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12.

下载《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学科有效教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研究成果概述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探讨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探讨 摘 要:大学英语承担着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任务,是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而课堂教学仍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的研究” 开题报告 建湖县沿河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迅猛发展和社会形式变化,知识经济初见端......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研究》08总结与09计划 2009-01-12 14:58:08.0 田乃明 提供 访问量:958人 2008工作课题工作总结 08年,我校继续进行省“十一五”课题实验......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研究作者:朱斌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邮编:201400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与评价

    小学英语有效课堂与评价 有效的课堂,首先当然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现在我们都提倡备课不只是备内容,还要备学生。备课一定要备学生,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

    英语技能竞赛与职业英语评价体系的有机研究

    摘要:从职业需求出发,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目前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

    新时期党员干部廉政评价体系探讨与研究

    新时期党员干部廉政评价体系探讨与研究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处于武汉城市圈内的“8+1”城市群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去年,我省适时提出了......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葫芦岛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讨论稿) 为了促进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的优化,发挥教学设计评价的功能,提高学科教师教学设计的水平,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特制定《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