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
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
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落实农民的文化权益,让农村人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在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教育阶段,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 教学管理 创新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已渗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离不开教学管理,学校管理者应该抓住机遇,在基础教育改革大步前进的背景下,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但新课改实施至今,农村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仍然沿用老一套的管理模式,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已然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
一、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困境
(一)校长教育理念与教师不统一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管理是一项任务量、人数多的常规性工作,其中校长处于教学管理的核心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涉及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培养目标变化、教育评价体系以及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由表及里的改革,而每一项改革都有校长参与其中,是校长领导全校师生将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现实的。所以说,校长的理念对教育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是新课程改革付诸实施的关键一环。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小学校长在管理上束手束脚。作为教学管理的核心人物,校长对教学管理有一定的理解和创新,但在实施中得不到一些教师的认同,这样就产生了校长提倡的理念与教师实际操作不一致的情况,导致教学管理发展十分缓慢。
(二)教师综合素质不高,很难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维方式上,教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认知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能力上,教师要善于借鉴多种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有一定理解,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能够利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做科研型教师。然而,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些教师迫于压力,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观念老旧陈化,这些都给新课程背景下校长教学管理带来了难度。
(三)农村学生自然减少,师资配置不合理
农村教师的年龄普遍偏高,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目前,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是只出不进,年轻教师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就跳槽到城镇去教学。可以说,农村小学师资配置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师资配置严重不合理,尤其艺术专业教师匮乏,甚至一些小学出现非专业教师代教艺术课的情况。近年来,国家为了改变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实施了“特岗计划”,即招聘一些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到农村支教,但由于办学条件极差,最后能够留下来的特岗教师凤毛麟角。农村教师年龄偏大,业务能力不强,缺乏责任心,教学质量难以保障。一些较困难的学校,甚至出现一名教师担任几门课程的情况。一名教师担任一个班的课程,其教学质量水平可见一斑。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家长对农村学校的不信任,宁可花更多的钱也愿意选择到城镇就读,甚至一些家长专门到城镇租房子,就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
二、农村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小学校长要坚定不移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小学里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传统管理思想,将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发扬光大。当然,从一种观念转变为另一种观念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所以校长在教学管理改革中要有很强的毅力和勇气。校长要顶住家长、社会的压力,将正确的教学管理理念渐渐地植入到人们的心中,动员全校师生行动起来。此外,还要将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规章制度,以制度来约束全校师生的行为,使教学管理新理念常态化、基础化。
(二)转变教学管理的内容
淡化分数教学管理,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教学管理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习了知识却无法运用,就像茶壶里煮饺子,白煮了。所以在教学管理上,要淡化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更多去关注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教学管理应以教学为主,坚持走质量内涵发展的道路,无论是教师还是校长,都要积极投入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集中精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坚持“以为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任何教学管理手段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校长是最高领导者,其应合理应用自己的权利,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同时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善于发现有能力的年青教师,组织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同时,在教学管理中要注重疏导教育,避免填鸭式教育,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需求,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知识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引领者,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给他们知识和技能,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对于农村小学教师的要求其实是十分严格的。校长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求全体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并以为学生着想的心态教学,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所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还要对全体教师进行定期培训,让教师们得到全面发展。校长作为领导者,应该身先士卒,做好表率。此外,要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是小学生在学校最亲近的人,也是班级的灵魂,校长要注重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对班主任进行严格的考核,监督其做好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任桂艳.学校管理应以教师管理为核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1).[2]买金胜.管理从坚持做好细节工作入手[J].宁夏教育,2014(7).[3]姚永珑.农牧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初探[J].新课程(下),2011(12).(责编 张景贤)
第二篇:对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对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
大新镇 李王小学 王锋
【摘要】安全管理是小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安全工作。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校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不但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学生及家长的利益,危及社会的定。为摸索农村小学校安全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试图针对小学校安全管理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提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杜绝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小学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 安全管理 研究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和水平尚未完全成熟,个体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尤其是农村小学生,有90%以上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因此,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迫在眉睫。
一、农村小学安全隐患的分析。
1、运动伤害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由于课程性质所定,较易引起伤害事故发生。轻则擦伤、碰伤,重则残废、死亡。这是因学生活动方式不当,加上农村体育设施设备陈旧而引起的伤害事故。
2、课余伤害
这类事故最易引起纠纷。下课了,学生在操场、走廊和楼梯旁嬉戏玩耍,或是自己不小心,或是他人推搡打闹,或是学校设施设备的因素,引起伤害事故。农村小学教学楼和学校围墙等一些设施建设都非常陈旧,长年失修,这些很难完善的设施建设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上学或放学时的伤害
这是学校安全管理最为薄弱、也最为艰难的环节。既包括上学前放学后这一时段发生 在校园的伤害事件,也包括发生在路途中的伤害事件。农村学校学生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分的很散。道路窄,车又多,一路上都存在很多不同的安全隐患。
4、自然灾害的伤害 如汶川 5.12 的地震,火灾事故,洪水事故的发生等,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逃生自救方面的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交通安全事故
这是造成学生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安全工作的拦路虎,令社会关注、家长忧虑的。这一事件的发生也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造成的。农村小学学生对马路的意识不够强烈,大多停留在想象和书本中。
6、周边环境的伤害
学校周边的无证小摊贩,会引起学生食物中毒的事故。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经常导致学生相互殴打的事件发生。这些社会的因素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和伤害。
二、加强学生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 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刻不容缓。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生看安全教育片
小学生生理、心理都处在不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所表现出:抑制力差,自觉性不高,针对这些特点,有效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片,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观看前,老师应提出观看要点,观看的目的,应注意些什么,我们可以将:人被雷击的图片、烧死的图片、淹死的图片、交通事故中惨无人睹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当这些图片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血的教训就能铭记在他们的心中。通过观看这些片子,不仅能有效提高他们观看安全教育片的自觉性,更能提高他们安全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效组织学生“应急预演”,提高学生遇险逃身的能力
在演练时,分好组,各组有负责人,做到:演练有秩序,统一听指挥,让同学们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演练完后,老师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表扬,对表现差的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
3、上安全教育课 这里所说的安全教育课主要是指:教给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小常识,以此增加他们安全知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打雷时不在大树下玩,远离金属,关好门窗。可让学生记住安全知识歌:小朋友,仔细听,安全常识有本经,时时注意言和行,家长老师才放心。过马路,眼要明,一路纵队靠右行。照明电,不要玩,千万不能摸电线,电线处处有危险,用电知识记心间。遇火灾,119,火警电话记心头。说安全,道安全,安全工作重泰山,老师学生齐参与,校内校外享平安。只要学生记住这些安全理论知识,在应急时定会有所帮助。
三、加强校风与制度的建设,规范管理。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校园的安全环境。良好的校风会形成学生间相互尊敬、谦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校风肯定伴随着学生之间称王称霸、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弱小孤单的学生就会去寻求保护,从而助长校园帮派的形成和发展,如此产生校风和安全的恶性循环。学校校风的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领导班子做起,把这项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加强学校的制度安全的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做:
1、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对违者要严惩,对正向行为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2、校长应该将资源开放给大家使用,并要带头在校园里创造正向的且合乎人性的风气。
3、学校的所有人员和家长,应当合作修订并执行校规。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安全制度。
4、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成绩不应该是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
5、提供咨询服务,以调解家长、学生和学校人员之间的冲突;加强学校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6、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落实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要抓好安全管理员、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安全管理员、广大教职工能掌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能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管理学校安全工作。
四、注重整改,及时排出安全隐患。
安全教育与管理要十分重视安全 隐患的整改。平时要仔细察、及时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确保防患于未然。
1、提高警惕,预防校园侵害。一是切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严把校门关。
2、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不准让未满 12 周岁的未成年学生骑自行车上 路,禁止学生驾驶 机动车辆;教育学生走路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抢道、不搭肩行,十字路口要小心; 不攀爬、追逐机动车辆,不乘坐手扶拖拉机和无牌照、无保险的营运车; 不 在公路上踢球、游玩、奔跑、戏闹,时时处处注意交通安全。
3、加强上下学路上的安全教育。不准独自下河洗澡、摸鱼,不准在回家的路上逗留玩耍,不独自走偏僻的小道。
4、加强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及时告诫学生,时刻敲响他们的安全警钟。总之,“安全工作无小事”,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安全事故常常发生在意料之外,安全防范却在我们的预防之中。安全工作应该从点滴抓起,从小事 抓起。我深信:只要学校管理人员心脑共用,眼耳同行,手脚齐动,时时处处讲安全,实实在在抓安全,一定能把学校建成稳定、和谐、平安的校园。
第三篇:对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的几点思考
大安区何市三校陈耀
摘要:新时期农村小学的安全问题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有成效,也存在问题。学校全体师生必须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识;落实制度责任;增强安全保卫的物防、技防、人防能力;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学校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
关键词:农村小学安全管理思考
小学生的安全涉及千万家庭的幸福,受到党和政府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央政法委书记***指出,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的安全。目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农村小学学生安全问题出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交通事故、溺水、中毒、触电、意外伤害等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安全工作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必须以对师生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意外事故发生。
针对何市三校地处远郊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抓不懈,举轻若重”的指导思想,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保障。结合我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在此谈谈我对
农村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小学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与前几年相比,农村小学对安全工作更加重视,措施更加有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不到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而需要全校每一个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但由于学校的主要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且由于农村学校普遍师资紧缺,教学任务繁重,一部分领导和教师因此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有的职责不明,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责任;有的有责任,无落实;有的存有侥幸心理、厌倦情绪甚至出现疏忽的现象,因此时有或大或小的安全事故发生,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制度不健全。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但由于安全工作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而学校工作总是在动态发展的,导致制度建设往往滞后于形势变化,或是制度过于笼统,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使学校安全工作或多或少存在漏洞。
3、技术装备力量薄弱,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这是农村学校安全工作的瓶颈。由于诸多现实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安全设备缺乏,技术手段落后,给学校安全工作增加了很大压力。教师们的安全知识储备还远远不够,平时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口头的宣传教育,往往限于叮咛、反复嘱咐的简单教育方式。对于通过哪些途径来实施安全教育,具体实施什么内容的安全教育,更好的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
能力,我们显然束手无策。因此,安全教育如同纸上谈兵,弱化了安全管理的效果。
4、家长、社会不够重视,参与意识差。农村小学 6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照管学生的亲戚相对溺爱孩子,孩子有不安全行为或进行危险游戏的时候,没有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和引导;很多农民安全意识相对淡漠,安全知识缺乏,认识不到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学生受家长和监护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安全意识也就减弱。而整个社会亦没有形成关注学校安全、关注未成年人安全的良好氛围。农村小学一般都在乡村公路边上,机动车辆的行驶对学生构成安全威胁,而多数学校门口的公路都没有斑马线和减速带,接送学生的车辆也多是两轮和三轮;2010年初的一系列针对幼儿、教师的恶性伤害事件更是血的教训。
二、加强农村小学安全管理的建议
1.提高学校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强化安全意识
学校安全工作,关乎孩子的生命健康安全,孩子的生命和健康是一个家庭天大的事,所以也可以说,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校长和老师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必须认识到,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走马观花的事,更不是开展几次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搞几回安全检查就能一劳永逸的。要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坚持警钟长鸣,要让老师们明白: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怎么抓都不过分,决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所以,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而应渗透在学校一切活动中,重视每时每刻的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坚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做到了每期有计划,每月有检查,每周有教育,每天有值班,防微杜渐,举轻若重。
2、构建网络,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狠抓落实
要组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如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具体抓,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干部、学生家长配合抓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学校安全管理网络,使学生的安全工作时刻都有人负责、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防范措施。结合上级下发的安全制度文件,针对我校实际制定了各种安全制度,如《严禁师生爬树攀高》、《何市三校学生安全规范》等,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校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常规管理,坚决落实“一岗双责”。实行了领导责任制和追究制,将安全工作列入责任人的年终考核,并在有关晋级、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每学年,学校都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并督促落实。
安全责任范围划分,安全工作落实到人、到位、到岗,安全责任书的签订,有效地避免了校内安全真空地带的出现,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保障。
3.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但在安全的投入上决不能打折扣。一方面,要尽力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同时要有计划的加大安全经费投入,千方百计的提高物防、技防、人防能力,逐步改善学校安全防范装备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工作的核心是人,安全管理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很多农村学校的安保工作主要由教师们承担,老师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手段是目前的迫切需要,只有老师通过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后,才能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安全管理才能规范有效。使老师获得安全知识的途径很多。比如: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请有关专家进行讲座,购买图书、光碟,也可以上网学习,或是学校定期开展校园安全交流讨论会,通过大家各抒已见,相互交流增强各自安全知识的储备……且这些渠道都是投资小,收益大的,如能坚持落实,安全管理的瓶颈就突破了。
4、有效调动各方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形成合力,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学校无力对社会状况进行全面排查监控,无法掌握社会异端人群的行踪,只有全社会的参与和相
关部门的支持,才有可能消除隐患,确保学校安全。为此,学校要主动联系公安、交通、运管、工商、卫生、城管、文化等工作部门和社区基层组织以及家庭等社会群体,密切配合,协作联动,形成保安全、促稳定的合力,共同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每学期每班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其中把安全宣传教育作为重要的沟通内容;每逢节假日放假必须发放《告家长书》,向家长们宣传有关安全知识;教师们平时不定期的家访,增强家校联系,及时消除隐患。通过这些工作,争取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使他们积极与学校合作,把学生的安全保障落到实处。此外,我们坚决落实了教育主管部门布置的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建立了部门联动机制,定期与当地基层组织、综治部门联系,互通信息,争取相关部门、组织的支持,形成威慑,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及周边安全。
总之,目前农村小学安全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还需要全体师生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保卫能力,逐步改善安全装备水平,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为义务教育的发展保驾护航。
第四篇:关于我县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县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县农村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江西省湖口县舜德中心小学王新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普九”工作中,我县农村小学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危房改造。那些本该由县乡两级政府承担的危改资金,却由于这几年来县乡经济持续疲软,财政增收困难,使得校建经费无法及时兑现,债务自然留给了学校。这些不能按期支付的债务每年还要加收较高的利息。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全县尚有80%的农村小学存在校建欠款,多的有七、八十万元,少的也有一、二十万元。实行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停止了集资和征收教育费附加,原来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被打破了。虽然国家出台了转移支付的政策,但是转移支付的数额远远少于以前教育集资和征收的教育附加费的数额,许多学校难以维持正常运转。2004年政府实行“一费制”后,使得各校原本紧张的教育经费更是抓襟见肘,教育经费短缺成为当前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瓶颈”。怎样将有限的资金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是当前各个学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进行卓有成效的财务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近些年来,我县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从总体上来看比较正常,都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健全财务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没有出现乱收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违纪现象;村小使用经费实行包干政策,对超支学校严格兑现奖惩,限制了经费开支的弹性等等。但在极个别学校财务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
一、会计基础薄弱。一是学校会计人员多半是半路出家,全部由教师兼职,会计基础薄弱,对有关制度不够熟悉,理解得不透彻,特别是对会计科目的运用难以作为正确的抉择。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不完善,一些学校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账卡、账物不符。有的建筑物已投入使用多年,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导致固定资产不能按时入帐。三是票据管理不够规范,一些收费项目没有使用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四是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把关不严,对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合规,财务人员心中没谱。
二、预算外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在收入上表现为资金没有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个别学校没有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没有将学杂费、住宿费、搭膳费等预算外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而是留有余额,有的还存在坐支行为;在支出上表现为从财政核拨返还的资金没有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存在违反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随意挤占改善办学条件的资金,用于滥发奖金、公款旅游等铺张浪费行为。
三、经费的使用计划性不强,随意性较大。没有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来制订财务长远规划,不能按学校人、财、物的实际情况编制学校一年内的教学教研、后勤等方面的财务计划,对某些并不急需的大宗物品添置的随意性较大。
四、教育经费不能直接或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用于教学教研的金费偏紧,而用于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的接待等事情上超支较严重。
五、财物的购置、保管、领用手续不清,甚至三者为同一人。在制度上缺少制约。
六、旅差人员办理学校事务不能统筹兼顾,旅差费偏高,浪费了教育资金。
七、因个人婚丧喜庆单位间的送礼之风愈演愈烈,每学年学校资金流失逾万元。
八、绝大多数经费管理者在长期自我约束中形成了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职业习惯,但有极少数人利用经费流通过程中的种种方便,挤占挪占教育经费,为个人捞好处。甚至把经费管理视为某种特权,把自己凌驾于教职工之上,引起教职工的不满。
九、上级行政部门硬性摊派学校订购各种不必要的书报、刊物,加重了学校的负担。
十、教师缺编严重,只好请临时代课教师,个别学校本学期请临时代课教师超过了十人,无疑增大了学校负担。我认为,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就要进一步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一、加强财会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学校要选拨思想正、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会计工作,并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胜任会计工作。财务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增强防腐抗变能力。
二、有计划地使用资金。国家所拨经费和学校筹集的预算外资金,都是学校实现事业计划,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财力保证,合理安排、有计划地使用资金,是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各校要按预算及时、合理、节约地安排与有效地使用经费,做到无预算计划者坚决不予开支,努力使经费直接或间接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三、正确调度资金。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积极为教学服务,从资金上保证教学所需。对各项财务开支,只要有利于教学的,就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做到以教师为本,以教育教学为本。
四、学校应根据上级有关政策、法令和制度,结合本校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如:财务人员规章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资金结算管理制度等等。
五、自办食堂,来人接待一律在食堂用餐,节约开支,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加快网点布局调整,节约教师资源,减少代课教师,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效益。学校网点布局的调整势必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学校办在家门口的习惯,因此如何赢得广大干群对布局调整工作的支持,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学校要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宣传网点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将调整与不调整作新旧对比宣传,将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的效益作对比宣传,使人们认识到网点布局调整工作的重要,从而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七、制订校务公开方案,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工作,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收支情况。通过校务公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八、上级教育财务部门每年应对各校的财务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发现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九、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定期召开教代会,通过教代会审议学校的重大决策、改革方案、财务管理状况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促进政治文明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发展。总之,抓好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既要国家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又需要学校最大限度且切合实际地开展多渠道筹措资金,以扩大教育经费的来源,保持教育经费的适当增长,以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矛盾。既要健全教育经费管理机制,管好用好现有经费,又要加大财务监督力度,确保教育财务资金合理、节约、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保证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思考
刘文庚
攸县的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在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紧扣“着力转方式,建设大交通”工作主题,严格执行道路客运安全管理法规,切实改进道路客运安全监管手段,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整治力度,提高了道路客运安全管理水平,增强了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了良好的道路客运环境。
一、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攸县已经开通农村客运班线65条,投放客运班车323辆5944座,在皇图岭、黄丰桥、鸾山和坪阳庙开通了农村短途客运线路,投放客运面的53台。全县乡镇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为60%。
(一)“实”字为本,注重教育强责任
今年以来,我局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年初,调整充实了局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局与运管所和3家客运公司签订了农村客运安全管理责任书。依托“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等活动,深入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印发安全宣传资料5000余份,通过“攸县百事通”平台向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发送安全宣传短信9500条。3家客运公司举办驾驶员安全知识学习班6期,引用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深刻剖析事故原因,教育驾驶员要文明行车、安全营运、遵章驾驶。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宣传教育活动的推进,牢固树立了“无安不稳,无安不强”的科学发展意识,夯实了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严”字当头,突出排查治隐患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生命。我局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突出排查整治
农村客运安全隐患,今年上半年,采用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承运人责任险关,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着力强化客运站安全监管,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对无从业资格证、不按期进行二级维护和实施安全性能检测、不投保承运人责任险等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取缔报废客车23辆,查处农村客运安全隐患22处,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立即整改或限期整改。
(三)“好”字落脚,创新管理树形象
结合攸县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创新安全管理手段,运用激励机制,实行客运安全“四挂钩”。一是安全监管与资源配置挂钩,将客运安全责任落实情况与运力投放相挂钩,促使了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增强了安全管理能力;二是安全监管与质量信誉考核挂钩;三是安全监管与评先评优挂钩;四是安全监管与个人利益挂钩,对安全工作抓得好的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对出现安全问题的责任人追究责任。今年上半年,我县农村客运安全有序、形势趋好。有效地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了交通运输行业形象。
二、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客运为繁荣农村经济,方便群众出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一)非法营运安全隐患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少数小轿车(5座)、面的(6座)车主纠集在一起,形成了有组织、集团化的非法营运态势;两轮摩托、三轮摩托、四轮摩托和残疾人代步车从事非法营运的达几百台。这些车辆无牌无证又未投保、技术状况差,驾驶员未经专业培训,安全意识淡薄,行则随意拐弯掉头、停则成群结队,聚集在公路主干道上,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无抗风险能力,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道路安保设施欠完善。受经济条件限制,已经建成的乡村公路等级偏低,基本上是四级公路或等外公路,几乎无安保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加之老百姓爱路护路意识较差,在公路上和公路两边乱堆乱放、打场晒粮、建房搭棚等现象屡禁不绝,给客车安全行驶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车辆行驶途中难监管。由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于客运行业的范围非常有限,致使对农村客运班车超速行驶、驾驶员疲劳驾驶等情况缺乏动态安全监管措施,成为农村客运安全监管的一个薄弱环节。
(四)车辆技术标准不够高。从事农村短途客运的客车有7座的和5座的面包车。这种客车未达到中级车标准,安全性能较差,车上未配备有效的安全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五)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目前,县级运管所未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责任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三、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对策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安全便捷的客运环境,就加强农村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一)加大打黑力度。一要采取联合执法的方式,运管所与城区客运管理处要经常性地开展联合执法,形成高压态势,震慑非法营运行为。二要注重调查取证,要改善执法装备,强化执法手段,想方设法获取有力证据,依法从严查处非法营运行为。三要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持久的打黑战役,避免一阵风的做法,总结打黑经验,巩固打黑成果,建立长效打黑机制。
(二)强化站场监管。要督促客运站建立健全并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完善安全生产硬件设施,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突出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加大“三品”查堵力度,积极协调站务纠纷,妥善处理旅客投诉,确保
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到实处。
(三)突出客车管理。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严防非客运车辆、报废车辆和安全技术条件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进入农村客运市场。要因地制宜,发展高效低耗安全性能有保证的新型运力,严把车辆技术状况准入关。要在三级以上(含三级)农村客运班线的客车上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做到能实时监控行驶中的客车安全状况。
(四)着力宣传教育。运管部门要严把经营者资质准入关和驾驶人员从业资格关。要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黑车带来的社会危害和处理黑车的相关政策,充分表达执法机关整治黑车的决心,让旅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监督和举报,使黑车无立身之地。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规范客运市场秩序。
(五)完善安保设施。在发展农村客运市场时,不能一味追求村村通客车的目标,而应该脚踏实地,深入现场考察,在路况符合安全条件的情况下许可客运班线。已开通的线路必须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推动农村客运健康发展。
(六)健全管理机构。建议在县级运管所设立安全股,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安排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扎实有效地开展道路客运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作者系攸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党委书记